• 83.50 KB
  • 2021-06-03 发布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六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一六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 语文试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伎俩 迫不急待 怔住(zhèng) 硕果累累(lĕi)‎ B. 牌楼 披星带月 胆怯(què ) 生杀予(yǔ)夺 C. 灰烬 奴颜卑膝 契(qì)据 曲曲折折(qǔ )‎ D. 噩梦 挺身而出 谄媚(chǎn) 滂沱大雨(pāng)‎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平时要善于积累,同时要结合词义、词性、汉字“六书”等相关知识及技巧进行辨析。‎ A项,迫不急待中的“急”,应写作“及”。‎ B项,“披星带月”中的“带”应写作“戴”;胆怯的“怯”应读作“qiè”。‎ C项,“奴颜卑膝”中的“卑”应写作“婢”; “曲曲折折”的“曲”应读作“qū”。‎ 故选D。‎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诺贝尔奖揭晓之前,到底哪些人获得了________或者谁最有可能是最终的获奖者,人们会有许多猜测。‎ ‎②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________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中外童话故事》的艺术________是非常高的,它启示我们:最浅显的幼儿童话故事可以“蕴丰富于单纯,寓深刻于浅近”。‎ A. 提名 以至 品位 B. 题名 以至 品味 C. 提名 以致 品位 D. 题名 以致 品味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本题要求选择“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提名”在评选或选举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或事物名称;而“题名”写上姓名作为标记。语境中说的是“诺贝尔奖揭晓之前”的被提出来有可能当选的人员,所以选“提名”,从而排除BD两项。“以至”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有“一直到”的意思。“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从语境做出错误的结论可知,该选“以致”,从而排除A项。再看,“品味”和“品位”。前者多为动词,表示“品尝、体味”;而后者泛指人或事的品质、水平。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C。‎ ‎【点睛】近义词辨析的重点在于区别不同语素,大体有以下八种方法:(1)从字形上去区分,(2)从词性上去区分,(3)从词语涉及的对象上去区分,(4)从词语适用的对象上去区分,(5)从词语的侧重点上去分析,(6)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去区分,(7)从词语的轻重色彩上去区分,(8)从词语的特指和泛指上去区分。‎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一项是 A. 大多数网民认为那种缺乏正义感、不敢仗义执言的人,可以与奉行沉默是金、明哲保身的“和谐先生”同日而语。‎ B. 时尚总是在不断地轮回,一度杳无踪迹的古董怀表、经典腕表复刻系列,最近纷纷重现各大名表专卖店。‎ C. 那些埋头苦读而不假思索的像“书橱”一样的人,常常难以承担实际工作的重担。‎ D. 国庆黄金周,北京各大景点人流如潮,接踵而至,真是名副其实的国庆黄金“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同日而语”把相同的人或事物放在同一时间比较,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常用于否定式。A项,语境中“缺乏正义感、不敢仗义执言的人” 与奉行沉默是金、明哲保身的人显然不是同一类,应该表述为“不可同日而语”,故排除。“不假思索”多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C 项,语境是埋头苦读且像“书橱”一样的人,显然是被否定的对象,用“不假思索”不合语境,应排除。“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成语的使用对象是“人”。而D项,说的是“北京各大景点人流如潮”,对象是“人流”,显然对象不当,应排除。“杳无踪迹”指一点踪迹都没有,即不知去向。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B。‎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战国策》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家们游说诸侯、相互辩难的言行,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所著,共33篇。‎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事件,相传为左丘明编订。‎ C.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体制,断代成书。‎ D. 《红楼梦》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而对于外国作家作品,我们要知晓其内容,掌握其国别;对于中国的作家作品,古代部分的重点记清楚他们的朝代、代表作、创作风格等,现代作家主要是记住代表作或主要作品及其大概内容。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零散琐碎,繁多庞杂。这么多的内容,要想掌握它,确非易事。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A 项,关于“《战国策》”的描述,基本上是正确的,错在“由西汉刘向所著”这个地方。刘向不是著作者而是编者。‎ 故选A。‎ ‎5.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 A.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 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C.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 朝济而夕设版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本题选择“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首先,我们来看例句:“孟尝君怪之”中的“怪”,形容词活用作意动,译为“以……为怪”;“认为……奇怪”。‎ A项,“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的“封”是名词活用作使动,即由名词“疆界、封地”活用作使动词,译为“使...成为边邑”;‎ C项,“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中的“阙”,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损害、侵损”。‎ D项,“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朝”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在早晨”。‎ B项,“不拊爱子其民”中的“子”也是意动用法,即译为“以……为儿子”或“把……当作儿子”。‎ 故选B。‎ ‎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B.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C. 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D.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通假字的识记和判断能力。通假字重在平时的积累和记忆,每次学了课文要主动的进行归纳整理,并在平时的文言学习中不断温习和巩固,日积月累、勤学苦练才能在课外文言文的情景中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哪个字是通假字,并且通什么。‎ A项,“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辟”通“避”,译为“躲避”。‎ B项,“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责” 通“债”,译为“债务”。‎ C项,“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决”通“诀”,译为“辞诀”。‎ D项,“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无通假字。‎ 故选D。‎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其还也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B.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和掌握的根本方法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素养。虚词题的着眼点主要是从词性和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角度来考查学生,我们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项,“吾其还也”中的“其”副词,表商量,可译为“还是”;“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中的“其” ,副词,表反问,译为“难道”。‎ B项,“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中的“之”,动词,译为“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的“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项,两句中的“且”,都是副词,译为“将,将要”。‎ D项,“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中的“以”,介词,译为“把”;“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中的“以”,连词,译为“因为”。‎ 故选C。‎ ‎8.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A.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B.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C. 常以身翼蔽沛公 D. 遂墨以葬文公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动词活用作使动,译为“使……跟从”。‎ A项,“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中的“壮”,形容词活用作意动,译为“以……为壮”。‎ B项,“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中的“闻”,动词,活用作使动,译为“使……听闻”,与例句同。‎ C项,“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名词活用做状语,译为“像鸟的翅膀一样”。 ‎ D项,“遂墨以葬文公”中的“墨”,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穿着黑色的衣服”。 ‎ 故选B。‎ ‎9.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A. 晋人御师必于殽 B. 夫晋,何厌之有 C. 嬴闻如姬之父为人所杀 D.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特殊句式。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要熟悉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固定结构。判断文言特殊句式的关键是抓标志。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是宾语前置句。‎ A项,“晋人御师必于殽” 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晋人必于殽御师”。‎ B项,“夫晋,何厌之有”,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有何厌之”‎ C项, “嬴闻如姬之父为人所杀”被动句,“为……所”是被动句的标志。‎ D项,“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 故选B。‎ ‎10.下列各句中,画线部分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文: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偏爱我 B.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译文:用一车的熟牛皮作为先行的礼物 C.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译文:对他如此迅速的办完差事感到奇怪 D.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译文:希望委屈一下您的车马,我去拜访一下他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画线部分翻译有误的一项”。B项,“以乘韦先”中的“乘”是“四张熟牛皮的”意思,而不是“一车”。‎ 故选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11. 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列了大量的数据,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对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揭露。‎ B. 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 C. 从全文看,这是一段插叙材料,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D. 从全文看,这里是倒叙,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 ‎12. 对第一段中加横线句子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B.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 C. 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D.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13. 对第二段文字表达效果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段整句,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B. 这是一段散句,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C.‎ ‎ 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D. 这是一段整散结合的话,通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 ‎【答案】11. C 12. A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列了大量的数据,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A项,“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错误,这是列数字,属于“说明”表达方式;“对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揭露”不准确,此处是揭露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B项,“这里是倒叙”错误,应是“插叙”;“揭露了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残酷剥削”不准确。D项,“倒叙”一说错误,“议论”错误,这一部分是插叙,属于“说明”。C项,“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从所列举的数据来看,这是使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揭露了帝国主义利用包身工获得了巨额利润,点明这是帝国主义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的最残酷、最野蛮的剥削,故选C。‎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第一段中加横线句子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B项,“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错误,没有使用比喻。C项,“‘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错误,与全文的基调不合。D项,“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尸首’‘冤魂’等词语增添了文章的诗意”错误。A项,“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美国对爱尔兰工人的剥削与日本对中国包身工的剥削相类比,指出了帝国主义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工人阶级的尸骨之上的,“尸首”“冤魂”等词语使得这种揭露更生动,更触目惊心,故选A。‎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第二段文字表达效果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A项,“这是一段整句”错误,这段文字不但有整句,还有散句;“通过……借代等修辞手法”错误,这段文字没有使用借代。B项,“这是一段散句,……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不当,这段文字有散句,也有整句,且是概述包身工一天的工作。C项,“通过……借代等修辞手法,概述了包身工的工作”错误,没有借代,且是概述包身工一天的工作。D项,从句式的角度来看,第二段文字既有整句,也有散句,整散结合;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有反复,如“工作,工作……工作”,有排比,如“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有比喻,如“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作者借助这些方式,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工作,形象地说明了包身工苦役般的繁重劳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愤慨和对包身工的关切与同情。故选D。‎ ‎【点睛】鉴赏文章语言,须从三方面建立起模式:构建起关于表达特色(表达技巧、艺术表现)的知识网络系统模式。如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①修辞手法(优先) ;②表现手法(次之) ;③表达方式(其次) ;④ 文章章法;⑤语言表达(④⑤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的提示) 。思考分析时的两个结合。 ①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②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14.阅读《王选的选择》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1974年8月,经周恩来总理的批准,我国开始了一项“748工程”的科研。王选听到这个消息已是1975年,他最感兴趣的“汉字精密照排”,国内已有5家在研制。王选正“病休”在家,能做什么呢?‎ 但是,他动员起自己还很虚弱的身体,日复一日地挤公共汽车去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外文杂志。“我常常发现,我是那些杂志的第一个借阅者。”他看到,世界上第一台照排机是手动式的,1946年在美国问世。50年代,美国发明了光学机械式二代机。1965年德国推出阴极射线管三代机。1975年英国正在研制的激光照排第四代机即将问世。‎ 文中划线的句子“我常常发现,我是那些杂志的第一个借阅者”有什么深层含意?‎ ‎【答案】要点:表明王选求知的渴望,关注科研最新动态;暗示了王选所关注的科研项目当时很少有人问津。‎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本题要其回答:文中划线的句子“我常常发现,我是那些杂志的第一个借阅者”的深层含意。结合语境可知,王选借阅的是外文资料,而且是有关“照排”技术的。这说明,王选的外语水平高,求知欲强,他时刻关注着国际科研的最新动态;从国内的角度看,说明王选的研究项目属于国内崭新的领域,他可谓这个领域的在国内“拓荒者”。‎ ‎【点睛】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答题方法如下: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中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含义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 三、默写 ‎15.在横线处写出课文原句。‎ ‎(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______,又弗如远甚。‎ ‎(2)令初下,________,______;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_?‎ ‎(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将焉取之?‎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________,________。‎ ‎(6)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________,庄不得击。‎ ‎【答案】 (1). 窥镜而自视 (2). 群臣进谏 (3). 门庭若市 (4). 焉用亡郑以陪邻 (5). 若不阙秦 (6). 奉之弥繁 (7). 侵之愈急 (8). 常以身翼蔽沛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窥”“谏”“庭”(是“庭院”而是“朝廷”);“焉”“阙”“弥”(“弥”副词,越来越的意思);“翼”“蔽”等字在语境中意思的理解和字形的正确书写。‎ ‎【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四、课外文言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段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①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②为尚书,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士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邠宁节度使白孝德③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①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 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乱天子边,欲谁归罪?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②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节选自《段太尉逸事状》)‎ ‎【注】①汾阳王:即郭子仪。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受封汾阳王,权柄隆重。 ‎ ‎②王子晞:汾阳王郭子仪第三子郭晞。 ③白孝德:邠宁节度使,段太尉上司。‎ ‎1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寓军邠州 军:驻扎 B. 能为公已乱     已:已经 C. 植市门外      植:竖立 D. 无伤也    伤:妨害 ‎1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 王子晞为尚书 B. 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 今尚书恣卒为暴 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C. 愿奉军以从 D. 且大乱,若何 ‎18. 下列划线句子大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白孝德虽然内心忧戚,但因为郭子仪的缘故不敢加以管束 B.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向节度使府报告,表示愿意为他出谋划策 C. 晞一营大噪,尽甲 郭晞全军营都躁动起来,纷纷披上了铠甲 D. 命持马者去,旦日来 ‎19. 分别概括①②处人物形象特点。‎ ‎20. 用斜线“/”给下面文段断句。‎ 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士庶人有德能保其身天子有德能保其天下无德而富徒增其过恶重后日之祸患今日虽富岂能常保况天生民而立之君故君者所以为民也(陆九渊《杂说》)‎ ‎【答案】16. B 17. B 18. D ‎ ‎19. ①段太尉有勇有谋 ‎②郭晞处事谨慎,知过则改 ‎ ‎20. 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士庶人有德//能保其身/天子有德//能保其天下/无德而富/徒增其过恶/重后日之祸患/今日虽富/岂能常保/况天生民而立之君/故君者/所以为民也(陆九渊《杂说》)‎ ‎【解析】‎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B项,已:阻止。意思是:我能替您制止暴乱。故选B。‎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B项,“则”均为连词,且意义相同,就。A项,“为”均是动词,但意义不同,其一是担任;其二是制造。C项,“以”其一是连词,表修饰;其二是介词,表用。D项,“且”用法和意义均不同。其一是副词,将要;其二是连词,并且。故选B。‎ ‎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D项,主语有误,主语应为段太尉;去,离开。故选D。‎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文中的两处人物描写都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第一处通过“尽辞、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段太尉有勇有谋。第二处通过“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表现了郭晞处事谨慎,知过则改。‎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找到句子中的名词“常人、君子、士庶、天子”,这些名词不是作主语就是作谓语,从而前几句断句为“常人所欲在富/君子所贵在德/士庶人有德//能保其身/天子有德//能保其天下”。然后在看句中的一些标志性词语,如“岂、况、故、所以”,这些是放在句首的词语,从而正确的短句。‎ 参考译文:‎ 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的时候,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汾阳王的儿子郭晞担任尚书之职,暂时驻军在邠州,纵容士兵违纪枉法。有些士卒用贿赂手段使自己有军队的名号,恣意妄为,官吏都不能干涉。邠宁节度使白孝德虽然内心忧戚,但因为郭子仪的缘故不敢加以管束。‎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报告白孝德,表示愿意为他出谋划策。到了白孝德府中,他就说:“天子把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到百姓受到残暴的伤害,却无动于衷。大乱将要发生,您怎么办?”白孝德说:“我愿意听您的指教。”段太尉说:“我担任泾州刺史,很空闲,事务不多;现在不忍心百姓没有外敌却惨遭杀害,使得天子的边防被扰乱。假如你任命我为都虞候,我就能替您制止暴乱,使您的百姓不再遭到伤害。”白孝德说:“太好了”,便听从了段太尉的请求。‎ 段太尉担任都虞候职务一个月后,郭晞部下十七人进街市拿酒,又用兵器刺酿酒的技工,砸坏酒器,使酒流进河沟中。段太尉布置士兵去抓获这十七人,全都砍了头,把头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外。郭晞全军营都骚动起来,纷纷披上了铠甲。白孝德惊慌失措,把段太尉叫来问道:“怎么办呢?”段太尉说:“没有关系!”白孝德派几十名士兵跟随太尉,太尉全都辞掉了。他解下佩刀,挑选了一个又老又跛的士兵牵马,来到郭晞门下。全副武装的士兵涌了出来,段太尉边笑边走进营门,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呢?我带着我的头颅来啦!”士兵们大惊。‎ 郭晞出来会见太尉。段太尉说:“副元帅的功勋充塞于天地之间,应该使其流传。现在您放纵士兵为非作歹,这样将造成变乱,扰乱天子边地,应该归罪于谁?大乱从您这儿发生,人们都会说您是倚仗了副元帅的势力,不管束部下。那么郭家的功名,将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有说完,郭晞拜了两拜道:“承蒙您用大道理开导我,我愿意率领部下听从您。”郭晞回头呵斥手下士兵说:“全都卸去武装,解散回到自己的队伍里去,谁敢闹事,格杀勿论!”段太尉说:“我还未吃晚饭,请为我代办点简单的食物。”吃完后,又说:“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想留宿在您营中。”段太尉命令牵马的人回去,次日清早再来。于是段太尉就睡在营中。郭晞连衣服也不脱,命警卫敲打着梆子保卫段太尉。第二天一早,郭晞和段太尉一起来到白孝德那儿,郭睎道歉说自己实在无能,请求允许改正错误。邠州从此没有了祸乱。‎ 五、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注】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皱:有皱褶的纱。‎ ‎21. 本词上片写景,下片言情。下片所言何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2.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历来为人激赏,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答案】21. ①对无常、短促之生命的遗憾。②对欢愉、美好之春光的留恋。 ‎ ‎22. 指出“闹”字用得绝妙。对词句阐述以拟人(或通感)手法,灵动地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饱含了作者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做这种题的通常思路是:首先,看作者,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其次,结合诗歌中的注解,进一步了解内容;第三,如果有选择题,可以在选项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就是细读诗歌文本,对其中的意象,带有情感的字眼,要紧紧地抓住。本题要求结合词句简要分析下片所言何情? 从下片“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中的“浮生”可看出作者感叹人生短暂,岁月不淹。一个“恨”字,表现了自己的遗憾,遗憾什么呢?“欢娱太少”!“爱”在句中是“吝惜”的意思,在“千金”和“一笑”的权衡中,作者宁可舍弃“千金”而博得“一笑”,这恰巧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向往。‎ ‎【22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炼字艺术,品鉴语言的艺术魅力的能力。“炼字”即锤炼诗句中的字词,从而达到凝练、含蓄和简约的艺术化境。诗歌的“炼字”往往需要从带有色彩的字眼、具有表现力的动词等方面去分析和品味。本题要求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妙处。此题的重点是对“闹”字的赏析,一个“闹”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宜人美景的赞赏和喜爱之情。‎ ‎【点睛】凡是考查诗词“炼字”的题,思考的点有如下: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作者的情感表达起了什么作用等等。‎ 六、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鲁院的柿子树 郭严隶 ‎①鲁迅文学院有一座花园,花园里有一棵柿子树,因为我们来到的时候正是秋天,属于它的季节,它便成为突出的风景。柿子树长在园子的中央,被一些别的树木围绕着,跟那些树木一样高大,因为它满枝头缀着柿子的缘故,树木们都成为陪衬。它自身的叶子也是陪衬了。‎ ‎②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结着果实的柿子树,不由就看得发了呆。那是刚来到那天的中午,饭后我们到园子里去散步,一眼看见了它。震动的时刻里,觉得它根本不是树,分明是一首正在唱着的歌。是大地的歌唱,也是天空、阳光、微风、碧草,甚至是空际白云,地上湖水的歌唱,因为所有这一切都在它之中。人们会把这些笼统地称为大自然,说大自然的歌声是天籁。北京的秋天,多的是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天蓝得像是要透到天外边去,这样的蓝里,白云就呈现最艳的颜色,让人知道这世界上浓丽的极致是洁白。当美以不可言说的方式击中生命,人不免要恍神的。恍神中,就觉得那柿子树上缀着的是一团团结晶的阳光,使它们幻闪人间难以见到的明亮。‎ ‎③‎ 许多时候,我来到花园里,并不是为了柿子树,却总是它止住我的脚步。是由于唯它身上,秋的痕迹明显的缘故吗?当然,银杏不让。银杏的通体金黄最终在倾听中变作呼应。我不知道自己感受色彩的方式何以竟是倾听?也许已经只能这样了,面对一切都直接捧出心灵。银杏的呼应加深了柿子果实的意义,秋显出慈悲和丰饶。‎ ‎④这样写着的时候,秋在窗外变成了冬,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变的,是信手一翻,哗的一声,就成了新的一篇。冬乘着一场寒风来,不见雨,风是独自来的。楼窗外的那棵银杏树,所有叶子都像足透了的金子,在黄昏里闪着朝晖的明亮。有些轻轻洒落地上,灿灿的,就在地上铺了一层锦,让人觉得这美景可以地久天长,宛如心中珍藏的爱情。后来,银杏的叶子都不见了,树枝是叶片落尽后那种崭新的光洁,对于切切依恋的东西的突然离去,对于这大地上司空见惯的发生,树枝似乎还有些回不过神儿来。‎ ‎⑤这时候,柿子树一派沉静。它的叶子也不见了,都被风带走了,柿子却以果实的姿势仍旧挂在枝头。我从小径的回环处走来,抬头看着树上的柿子,强烈地感觉看到了一些清澈温暖的眼睛。柿子仿似诗句一样精致地悬挂在没有了叶片的枝头,那枝干的光洁就成为诗歌里的留白。我看柿子的时候,柿子也在看我,犹如我看蓝天的时候,蓝天也在看我。这样的惊觉下,内心怎能够不慌张?我有那样足够的澄明吗?有那样足够的灿烂、温暖、殷实和爱吗?‎ ‎⑥刹那明白自己为什么总要到这柿子树旁边来了。‎ ‎⑦是的,它在看着我,以无声之言与我交谈,说在那些喧腾的日子里,它怎样让自己的心泊于安详和沉静。它打开自己让我细细地进入,让我在抚摸和凝视中明白,自己来到了一个只有祝福、珍惜和善良的地方。真的从来没有过愤怒、怨尤、仇恨以及伤感吗?过去的时光会告诉说,那是曾经的青涩。柿子在春天曾经是花朵,在夏天曾经是一颗小小的被叶片遮蔽着的青果。只到秋天来了,它的金色才漫天归流,凝成这样一捧盈硕结实、可摸可触的爱。‎ ‎⑧我思索柿子树在来到这里之前的经历,是长在一群同样的树木中间?或于园圃,或于野谷深山。山风的强劲中有灵,阳光和花朵的灿烂中有情意的香气。它是怎么样被命运选中,这样站到鲁院的花园里来,成为它独特的风景?就如同我们被命运选中,来到这里度过一段珍贵的学习时光。我们是遍涉了苦难之河而终于被长风荡尽衣衫上的淤尘,踏上这清宁的岛屿。你呢,柿子树?你命运中的飓风雷霆是怎样?你生命里的春风清露又是怎样?你可是也深味人间悲喜、世上情仇,才这样以物外之姿呈现尘世的喜乐和殷实?‎ ‎⑨将这些献给生命,所有的挣扎、疼痛、念想便都化为风景。‎ ‎⑩‎ 有一天,我清早来到柿子树下,在枯萎的草柯间捡了两枚熟透坠落的柿子,小心地抚摸它们,就像抚摸深夜里凌空而降的神谕。我甚至相信这里面包含着一切关于世界和生命的宣言,也就是爱的宣言。我由此知道了,果实怎样演绎音乐与星光,传递快乐和希望。‎ ‎⑪这座独一无二的花园里,在树荫和花丛中掩映着一些大文学家的塑像,巴金、茅盾、丁玲、冰心……他们生命的气息透过那些颜色沉郁的大理石火焰一样在时空中传递,这是永恒的穿透,永恒的温暖和光照。当微风轻拂,花摇影移,四下里充满眷爱的情意,谁听见星光、月辉、草木、清波,这些事物轻盈地转化成意象,以审美的方式凝聚成饱满玲珑的主题,那是喜悦和善的思绪,那是文学的痕迹。‎ ‎⑫而柿子树在这些思绪和痕迹中,从容呼吸着,就像一篇文章在写作着,一幅画在描绘着,一声祝福在传播着。‎ ‎⑬秋色一日一日深了,霜冻从很高很远的地方砸落了,花园里一切都沉进稳妥静寂的灰色里,沉进无言的诉说,只有柿子树,仍旧高举着一簇簇火焰般的鲜艳的柿子,在微笑着高歌。这样的时候,你看着那些一片叶子都没有的枝头上,挤挤地悬挂着的果实,会觉得它们还仅仅是果实吗?那已是宇宙天地之心,是关于生长、繁衍、丰收、护佑等等仁慈的旨意。‎ ‎2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情感饱满丰富,既有对柿子树的敬仰赞美之情,又有对其他树木只能成为陪衬的遗憾之情。‎ B. 第⑤段结尾处的三个问句,层层递进,形成磅礴之势,表达了作者对自我生命状态的叩问和反思。‎ C. 第⑨段作者说“所有的挣扎、疼痛、念想便都化为风景”,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苦难生活的赞美。‎ D. 文章结尾写柿子火焰般鲜艳的色泽和高挂枝头的姿态,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4. 文章第③—⑤段,作者描述的柿子树和银杏树有哪些不同?‎ ‎25. 作者为什么说“刹那间明白自己总要到柿子树旁边来了”?‎ ‎26. 文章写文学大师的雕像,有哪些用意?‎ ‎27. 作者借“柿子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答案】23. D 24. 银杏树以叶子展现美,绚丽、张扬,短暂;柿子树以果实呈现美,沉静、安详,持久。 ‎ ‎25. 柿子树结出的丰硕、明亮、温暖的果实吸引了我;柿子树在喧腾中活得安详沉静,让我获得做人的启示;柿子树在春夏慢慢生长,耐心等待秋天的收获,使我得到关于成长的感悟。 ‎ ‎26. 揭示文章主旨: 文学大师恰如秋天的柿子树一般,以丰硕的作品馈赠读者,传递温暖,传递生命的气息。 ‎ ‎27. 表达了对文学大师的敬仰热爱之情,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的写作追求,使文章意蕴更加丰厚。‎ ‎【解析】‎ ‎【2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艺术特色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做出准确判断。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A项,错在“对其他树木只能成为陪衬的遗憾之情”这个地方。从后文“银杏的通体金黄最终在倾听中变作呼应。我不知道自己感受色彩的方式何以竟是倾听?也许已经只能这样了,面对一切都直接捧出心灵。银杏的呼应加深了柿子果实的意义,秋显出慈悲和丰饶”可看出选项曲解了文意,故应排除。B项,第五段的后三句是“内心怎能够不慌张?我有那样足够的澄明吗?有那样足够的灿烂、温暖、殷实和爱吗”,只是以排比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反思和体悟,三个问句之间是并列的,并没“层层递进,形成磅礴之势”的感觉。‎ C项,错在“对苦难生活的赞美”这个地方。从原文相关语句可知:柿子树“所有的挣扎、疼痛、念想便都化为风景”,表现的是关于生长、繁衍、丰收、护佑等等仁慈的旨意。而通览全文可知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对以丰硕的作品馈赠读者,传递温暖,传递生命的气息的文学大师的礼赞。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D。‎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它们在作者的艺术笔法下,已经不再是客观外在的事物了,而是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喜恶、褒贬的文学“意象”了。因此,要概括作品的形象特点,需要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结合作者渗透于其上的情感来分析和鉴赏。本题要求根据文章第③—⑤段,把握作者描述的柿子树和银杏树有哪些不同。首先找出描写银杏和柿子树的语句。“银杏的通体金黄最终在倾听中变作呼应。我不知道自己感受色彩的方式何以竟是倾听?也许已经只能这样了,面对一切都直接捧出心灵。银杏的呼应加深了柿子果实的意义,秋显出慈悲和丰饶”,从语句中看出,银杏侧重于用叶子的颜色给人“倾听”的启示,而且柿子树给人以“果实的意义”,彰显的是秋的“慈悲和丰饶”‎ ‎。而银杏在秋风中,“树枝是叶片落尽后那种崭新的光洁,对于切切依恋的东西的突然离去,对于这大地上司空见惯的发生,树枝似乎还有些回不过神儿来”,可以看出美丽、张扬的叶子始终不持久,显得短促。而“沉静”的柿子树却给我们留下了甜蜜、丰硕的果实。‎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作者对文中某个问题(观点)的态度的能力。要判断作者对某个观点的情感态度,需要回归文本,细读相关语段,然后用简洁的文字,条分缕析的作答。本题要求探究作者说“刹那间明白自己总要到柿子树旁边来了”的原因。很显然,要结合文章中作者对柿子树的情感的相关语句去分析。与银杏叶相比,柿子树结出的丰硕、明亮、温暖的果实深深吸引了“我”总要到柿子树旁。而这个“果实”是经过“春夏”的孕育才有的,历经艰辛的成长,才能有丰硕的、甜蜜的果实,这正是给作者的一种人生启迪。‎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创作意图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文章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文本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此类阅读探究题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一般不设定标准答案,鼓励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是综合性,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疑难问题;三是辐射性,即对问题可适当拓展至阅读的文本以外的内容。本题要求回答:文章写文学大师的雕像的用意。从第11自然段“在树荫和花丛中掩映着一些大文学家的塑像,巴金、茅盾、丁玲、冰心……他们生命的气息透过那些颜色沉郁的大理石火焰一样在时空中传递,这是永恒的穿透,永恒的温暖和光照……那是喜悦和善的思绪,那是文学的痕迹”和12自然段“柿子树在这些思绪和痕迹中,从容呼吸着,就像一篇文章在写作着,一幅画在描绘着,一声祝福在传播着”可看出:大师们的作品就是甜蜜的“柿子”。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以丰硕的作品馈赠读者,传递温暖,传递生命的气息的文学大师的礼赞。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就是彰显文章的主题。‎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做这种题的通常思路是:首先,整体阅读文本,把握文章的观点内容;其次,根据文章中相关语句,特别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抒情和议论句,来揣摩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最后,可以结合文本中其他人、事、物的特点,及其与作者的亲疏喜恶来评判作者的情感。本题要求回答:作者借“柿子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题干的重点是“借”‎ 这个字,所以回答的方向不是作者对柿子树的情感,而是对柿子树所象征的文学大师的情感。结合文末“柿子树,仍旧高举着一簇簇火焰般的鲜艳的柿子,在微笑着高歌”和“那已是宇宙天地之心,是关于生长、繁衍、丰收、护佑等等仁慈的旨意”等语句以及根据前面几个题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回答出:对文学大师的景仰、赞美,并表达了像他们一样笔耕不辍的写作追求。‎ ‎28.对下列经典作品中的“事物”与其内涵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药》中夏瑜坟上的“花环”,是鲁迅认为“须听将令”,为了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而特意添加的。‎ B. 《红楼梦》中,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喻指“金玉良缘”,暗示了宝玉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与选择。‎ C. 《边城》中的傩送曾面临“碾坊”与“渡船”的选择;前者意味着世人眼中门当户对的姻缘,后者则代表着自己想要的爱情。‎ D. 《平凡世界》中孙少平在草垛上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工地上读《牛虻》,这些书使他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高意义的理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阅读经典,梳理故事主要情节及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形象和评价作品主题等方面的能力。做这种题,平时一定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真正的爱上阅读,不断地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对于经典名著要了解作家、朝代(国籍)、作品表现的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等,不断地在文字中沉淀、涵泳,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B项错在“暗示了宝玉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与选择”这个地方。结合小说可知,主人公贾宝玉对他和薛宝钗之间的“金玉良缘”并不喜欢,而是希望与林黛玉能“木石结盟”。‎ 故选B。‎ 七、作文 ‎29.微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等经典名著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熟知。‎ ‎①有人说:“大师的笔触,处处惊人。”请从这三部作品中任选一处笔触(可以是情节设置、细节刻画、手法运用、遣词造句等),阐释其“惊人之处”。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180字左右。‎ ‎②你认为上面三部作品中的哪一个人物“最美”?为什么?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180字左右。‎ ‎【答案】①我认为《老人与海》中作者在最后写桑地亚哥梦到金色狮子的情节设置最为惊人。一个苍老的渔夫,84天打不到鱼,好不容易捕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后却又被鲨鱼吃得只剩骨架。生活给了他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就在书页渐薄,读者以为这位老渔夫拼搏的烈焰已经熄灭,准备叹惋之时,那只金色狮子的出现彻底惊撼了读者。那是桑地亚哥打不败的象征,人们会惊讶于老渔夫在这样打击下仍振作的意志,也会被他不屈的烈焰所深深折服,掩卷难忘。‎ ‎②我认为薛宝钗最美。薛宝钗生得肌骨莹润,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因为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品格端方,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先天壮实,是健康美,一看就是好生养的女娃;相反的那个林黛玉是病态美,天天药不离口,无论是当女朋友还是娶回家,都嫌累。有人说,林黛玉长得漂亮,是仙子下凡,要气质有气质,要脸蛋有脸蛋,真性情,可爱,不像薛宝钗,是个有心机的胖女人。所以我认为,薛宝钗最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第一小问,要求学生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处笔触(可以是情节设置、细节刻画、手法运用、遣词造句等),阐释其“惊人之处”。在解答时,可以从情节设置、细节刻画、手法运用、遣词造句等角度入手。情节设置的手法,悬念,反转法,误会法。遣词造句就是选择最恰当的词语组织或句子,恰如其分地把某个意思表达出来。在写作时要紧扣题目要求,注意修辞手法和字数要求。‎ 第二小问:题目要求从上述三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美”的人物。《红楼梦》中的人物有“金陵十二钗”正册便为金陵十二钗,有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女性还有其他人物。《呐喊》中各篇:《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疯狂的社会造就的疯狂的人。《故乡》中的闰土是一个在旧中国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木偶人。《药》中的华老栓是一个在旧中国无可救药的市民。《阿Q正传》中的阿Q 是一个空前绝后的精神胜利者。《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形象孙少平,孙少安,孙玉厚,田润叶等。‎ ‎【点睛】“三步走”写好微作文: ‎ 第一步:审题辨题,明确要求; ‎ 第二步:巧妙选点,以小见大; ‎ 第三步:有效表达,夺人眼目。 ‎ 合体:语言表达的风格要与选择的文体相适应。 ‎ 形象:要尽量修饰语言,使之光彩夺目。 ‎ 简明:要紧扣写作的中心。‎ ‎30.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任选一题)‎ 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这个人的成长史。这个成长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 是事业上的。好的阅读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不良的阅读会为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①结合你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积累,谈谈阅读是如何促进一个人成长的,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②以“阅读影响人生”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答案】阅读,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 ‎ 读小学时,我就迷恋上了阅读,最喜欢的是文学作品。小学三年级时,偶尔在同学家看到一本《苦菜花》,同学不外借。于是,每天下午放学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她家,坐在院子里,拿着这本残缺不全的书,如饥似渴地看到日落,直到看不清书上的字才恋恋不舍离开。大概用了一周时间,读完这本书。从此,书中的世界像是在我面前打开的万花筒,令我深深迷恋。那时,能读的课外书几乎没有,找到啥看啥,记得家中有本《新英雄儿女传》,囫囵吞枣看完了。《金光大道》也是在小学读的,也不知道看懂没。 ‎ ‎ 读初二时,师范刚毕业的范老师来校实习,教我的语文。他带来一大木箱的书,当时在我的眼里,是一座图书馆,一个宝库。他对我很慷慨,看完一本再借另一本,他带的书几乎全看完了。我的作文被他当作范文,常常在班里诵读。记得写过一篇《猫与螳螂》,是看到二姐日记本上的一则插图,而联想写的童话。他非常赞赏,鼓励我向《少年文艺》投稿。喜欢写作大概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 ‎ 读初三时,学校举行读书背书比赛,我得了第一名,奖励一本《唐诗三百首》,繁体字竖版,至今还保存着这本书。因为喜欢看小说,有时好容易借到一本书,忍不住偷偷在课堂上看。教课老师把书收走了,我还沉浸在故事里发呆。教语文的孙老师布置过一篇作文《眼睛》,我写了母亲慈爱的目光。孙老师推荐给县教研室主编的《小苑》报,发了五元稿费。三十多年前的五元,对于家庭贫困的我是一笔巨款。 那时住校,吃的都是从家里带的馒头和咸菜,买一碗热粥,一个礼拜才舍得花一角钱买碗面条吃。贫穷更激发了我读书的志向和兴趣,初中毕业,全县近万名考生,我以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考上省级师范。遵照父母指示,不再读高中,早早跳出农门,为家庭减少负担。当年中考语文成绩,我所在的地级市第一名95分,我的93.5分,作文得了高分,这也得益于喜欢阅读,读的课外书多。 ‎ ‎ 阅读,让我遨游于古今中外。那些灿若繁星的经典,那些直抵心灵的讲述,令 ‎ 我开阔胸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阅读,让我脱离了低级趣味,远离了庸俗势利;阅读,让我追随圣贤的脚步,追求高洁的品格,充实精神家园;阅读,让我抵御人生的挫折,永不言败;阅读,让我拿起手中的笔,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阅读,照亮我生命里每一个角落!阅读,不是装点人生的花边。阅读,就是生活本身,生命本身的厚度与颜色,永怀梦想的根基与力量。理想,不褪色,阅读,生生不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 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内容是阅读对人的影响,立意时注意抓住材料中提示语“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这个人的成长史。”这个成长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事业上的”,即阅读伴随着自己的精神和事业的成长;“好的阅读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不良的阅读会为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讲的是“阅读对人的影响”,好的阅读给人带来益处,不良阅读会带了不良影响。‎ 立意角度:‎ ‎①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 ‎②阅读有助于一个人的成长。 ‎ ‎③阅读,发现生活之美。 ‎ ‎④阅读,要学会理性选择。‎ 素材积累:‎ ‎1.勤奋苦读的故事: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牛角挂书。‎ ‎2.宋濂的读书经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代重臣,被称为“开国文臣之首”。一代礼乐,多由其裁定,著作宏富,主持编修《元史》、著有《宋学士文集》。 他幼年家贫,常借书苦读。他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叙述了自己苦读的经历:他幼时就爱读书,可是家贫买不起书。就经常到有藏书的人家借书。一借到书,就日以继夜地赶抄,即使在数九寒天,砚台结冰,手指冻僵,也不停笔。‎ ‎3.读一切好书如同与往昔时代最优秀的人们交谈。 ——〔法〕笛卡尔《方法论》‎ ‎4.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 ‎ 结构层次:‎ 这是一段引语式的材料。材料的内容围绕“阅读”展开。要从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话做一番思考。“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这个人的成长史”是全段材料的中心。这个成长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事业上的。同时,我们虽然提倡“开卷有益”,但读书有性质的好坏之分。好的阅读可以提升一个人的生命质量,而不良的阅读会为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所以,我们既要看到阅读于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意义和价值,也要区分好的阅读和不良的阅读。这正如冰心奶奶在《忆读书》中告诉我们的“九字箴言”——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本题是二选一型。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如果是议论文,则规定了题目:以“阅读影响人生”为题,要从如下方面思考:为什么阅读会影响人生?阅读有何意义和价值?面对如此丰富的资讯时代,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有价值、有品位的书来阅读。如果是写作记叙文,这样通过讲述自己的阅读的经历,以及通过阅读获得的成长体验来写,重点是以情动人,让读者爱上阅读,成为阅读的下一个受益者。‎ ‎【点睛】材料作文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 ‎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