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6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断句 学案
一、故事引入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 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
什么是断句呢?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二、考点解读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4分)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
(《史记·太史公自序》)
【答案】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
【解析】文言文断句停连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文意理解的综合能力,属能力层级B(理解)。除了通过判读文意进行划分之外,考生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文言语段中的虚词、
重复出现的实词等典型标志帮助断句。该题中前三处可根据虚词判断出来,后几处则根据文言文多用骈句的特点可判断出来。
三、方法指津
(一)基本方法: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 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二)具体方法: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1、名词(代词)断句法
(1)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小结: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 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注意下列代词:
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
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 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或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3)练一练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2、虚词断句法
(1)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们看加黑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 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 12 处标点,有 10 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 “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 “鸟兽” “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
(2)小结: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尾词:也、矣、焉、耳、耶、与(欤) 、邪(耶) 、哉、夫等后可断句。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且夫、嗟夫、嗟乎、呜呼、 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首时间词:如“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前可 断句。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 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 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 (“而”表转 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
注意: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吾从而师之”一句, “乎”用在句中同“于” ,是介词,词性变了。如“师道之传也久矣!欲人 之无惑也难矣! ”一句, “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3)练一练: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不然古之桀骜者岂少哉
3、对话断句法
(1)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鸿门宴》 )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小结:文言文中,有一些对话的标志,如: “曰”“云”“言”等,在它们后面一般都要断开。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
(3)练一练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4、修辞断句法
(1)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 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小结:排比、对偶、对称、顶真、对比、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另: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 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愚公移山》 :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3)练一练
虎豹之为害也则焚山不顾野人之菽粟蛟蜃之为害也则绝流不顾渔人之钓网其所全者大而所去者小也(罗隐《辨害》)
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5、特殊句式断句法
(1)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 小结: 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句式和固定结构已成为断句的显性标志, 我们可以据此来断句。
(3) 常用典型句式有:
判断句式:“…者… 也”,… 者也等。
反问句式:不亦… 乎、何… 之有、安… 哉(也)、孰与… 乎、岂… 哉、奈何… 乎等。
固定结构:如… 何,奈… ?何,若… ?何,得无… 乎,无乃… 乎,况… 乎,何以… 为,
固定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作为独立成分,中间不能断开。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名, 由于古今习惯的不同,很容易混淆。如:何易于、中期等。
(3)练一练: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 “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买鸭捉兔》
(四)步骤总结:
1、审题(断哪些,断几处,多少数)
2、语感(通读文段,凭语感断,先易后难)
3、大意(什么文体,什么内容,表达什么)
4、标志(抓词语,观句式)
5、检查(符合情理和语法规范)
四、总结:
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介绍的方法,那么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有了它还不能确保走进科学的殿堂,因为进入本身是需要行动的,也就是需要自身的能力。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文言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多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内容大意先理解,熟读精思把句断。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名词动词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顶真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必须常实践。
五、综合练习
1、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2、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玉示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各有其宝
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 手足
4、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5、 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6、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7、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9、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练习答案
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 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译文——那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光武帝便与她一起谈论朝廷群臣,悄悄地揣 摩公主的想法。公主说:“宋公的戚容与道德,所有的朝臣都比不上。”光武帝说:
“待我考虑一 个办法。”后来宋弘被光武帝引见。光武帝便叫公主坐到屏风后面,于是对宋弘说:“谚语讲人升 了官就换朋友,发了财就换老婆,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答道:“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 妻不下堂。”武帝回头对公主说: ?事情没办法了。 ?
2、答案: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 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 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 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 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译文——宋国有个人得了一块玉石,便把它献给自己尊敬的齐国大夫子罕,子罕不肯收。献玉 石的人说:“我给玉匠看了,玉匠说这是块宝石,所以我才敢把它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 宝, 你把玉石当作宝。 如果你把玉石给了我, 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宝。 还不如各自都保留自己的宝。 ” 子罕最终也没有要那块宝玉。
3、答案: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 无所措手足
【译文】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 能复兴;礼乐不能复兴,刑罚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
4、 答案:有妇人昼日臵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 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料想)虎 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译文】有个妇女把二个小孩放在沙滩上自己在水边洗衣服.有只老虎从山上跑下来,妇女急忙 跳到水中躲避老虎,两个小孩却仍在沙滩上嬉戏,老虎看了很久,甚至用头去触碰小孩子, 大概是 老虎害怕了吧,而小孩子懵懂无知,竟然不以为怪.我想老虎吃人一定要先用虎威震慑,可是遇到 不怕老虎的人威无处施加。
5、答案: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无 知无觉的样子)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
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译文】人们活在这个世上,只知道已经死了的鬼,而不知还有没死之人(其实)也是鬼。 (那 些)只知吃喝的人,有的醉生有的梦死, (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 活着,和已死的鬼又有什么两样?我曾经见过未死的人间的鬼去凭吊已死的的鬼, (他)没想过(活 着的鬼与死了的鬼)这件事, (其实它们之间)只是一点点差别罢了。
6、答案: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 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 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劝我,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 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太宗震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 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 不向您祝贺呢??
7、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即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 入学舍,昼夜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 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贫困没有依靠,就改嫁了常山朱氏。他长大后,知道出身于世代 为官的人家,感动地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以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 睡觉,有时候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于是就 博通儒家经典的要领,慷慨有抱负于天下。因此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 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8、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 “孺子何不洒扫以 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 对他说: ?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 ?一个有志向的人生活在世上,应该以治理天 下为己任,哪里能只打扫一间屋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认为他很奇特。
9、 原文: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 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译文: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 ?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 ?于是项梁 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