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50 KB
  • 2021-06-04 发布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元旦竞赛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2017 级元旦竞赛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8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 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和人文,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来看,科学的发展 需要人文,人文的发展也需要科学。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有助于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首先,科学的发展不但需要人文,而且也离不开人文。科学的成长需要一个能促进其发 展的良好的人文文化背景。同时,科学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也需要有包括理想、精 神、境界、信念、意志、兴趣和激情等在内的人文动力。科学创造过程本身也并非纯粹是“科 学”的,它需要各种人文因素的积极参与。人文因素还往往变为科学家的灵感、直觉与想象, 直接参与科学的创造活动。 其次,人文的发展也需要科学,而且离不开科学。人文的发展,特别是艺术的发展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的进步。现代艺术 之所以取得迅猛发展,各种作品、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现代 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不仅带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视角,而且也带来了新材料、新工 艺和新技术,这一切都为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和前景。人文创造过程本身也并 非纯粹是“人文”的,它需要各种科学因素的积极参与。 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不仅有助于直接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有 助于把握科技发展及其应用的正确方向,防止或克服科学技术对人、自然和社会可能或已经 产生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和社会获得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同样,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依 靠人文,而且需要依靠科学。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将大力促进整个文化和精神文明 - 2 - 建设,从而更有力地促进整个社会蓬勃而健康地发展。科学对人类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具 有别的文化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人文,而且也需要 依靠科学。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不仅有助于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和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还 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然,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三个主题本身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无疑,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 荣,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而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又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 发展。反之,也是如此。 (摘编自赵静荣《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表明科学和人文相互融合,紧密联系,影响彼此的发展。 B. 人文因素是科学家的灵感、直觉与想象的根源,能够直接参与他们的创造活动。 C. 科学带来的全新变化是艺术朝向更加广阔的地方、更加美好的前景发展的途径。 D. 科学技术总是有助于直接推动经济的蓬勃发展并促使社会得到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科学和人文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开门见山地表明二者融合的意义。 B. 文章用较多的文字揭示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并深入论述了二者的融合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C. 第 4 段主要论述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对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精神文明发展的作用。 D. 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行文,思路清晰,语言严密,体现了论述类文章的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促进发展的良好的人文文化背景和多种人文动力结合,科学才能得到成长与发展。 B. 如果现代科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就能够使现代艺术的作品、流派、风格多样无穷。 C. 如果将科学与人文融合,就可能有助于经济与社会的进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 展。 D. 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能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进而有利于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B 项,“根源”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人文因素还往往变为科学家的灵感、直觉与想象”。 - 3 - C 项,“途径”不当。原文“科学不仅带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视角,而且也带来了新材料、 新工艺和新技术,这一切都为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天地和前景”强调的是条件和作 用。 D项,“科学技术总是有助于直接推动……的发展”错,原文“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有 助于……”而且需要“科技发展及其应用”向“正确方向”。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B 项,“深入论述了二者的融合对个人发展的作用”错,原文提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不仅 有助于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和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还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 发展”,没有“深入论述二者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B 项,“如果现代科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就能够使现代艺术……”说法绝对,原文是说“艺 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故选 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罗布 许实 罗布的威严和震撼在于荒凉与焦渴。 其实,罗布曾经是一片海,叫蒲昌海,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孔雀河、疏勒河河水都流 进了罗布。众河相聚,容易让人憧憬,生发激情;容易让天空交出蓝,云朵交出白,海水交 出自由和波涛。三月,大雁随暖流迁徙而来,蓝翅鸭咕哝咕哝着。海浪翻滚,海风劲吹,强 烈的阳光把年轻人的肌肤晒得黝黑又健康。他们谈情说爱,海中畅游,享受着青春和幸福的 时光。 黄昏,渔船满载而归。夜晚,集市沸腾,汉人、匈奴人、印度人、粟特人铺开毛毡,点 灯相谈。星光垂落,月色皎洁,十万户人家就安睡在这片水域里。不远处,寺院辉煌,僧侣 们的诵经声照耀漆黑又透明的夜晚,也照耀着寺院里的果树。果树的花早已开过,拇指大的 - 4 - 果果就藏在树叶里。这些经过风霜、寒冷、酷热的植物们与人们一起为安定、舒适、平静而 奋斗,一起享受美妙而幸福的夜晚。公元 266 年的某晚,大宅西窗下,笔杆细长光洁顺滑, 兔毫在墨汁里自然舒张,稚嫩的孩童在书写未来。 清晨,楼兰城里,道旁的杨树生机勃勃,明亮、宽大的树叶在风中唰啦啦地欢笑,微风 把鸟雀送得很高,鸟雀翅膀用力拍打着晨阳。这里常有来自长安、叙利亚、撒马尔罕、波斯 等地的驼队。集市里,罗布人、汉人、士兵、巡城的将军摩肩接踵。集市有象牙、黄金、瓷 器、铜镜,也有日常的渔网、石锤、项链、玻璃,还有华美的丝绸、床罩、羊毛毯子。楼兰 城里客栈住满了,就在罗布人的草屋里歇歇脚吧。草屋用红柳和芦苇搭建,罗布人叫“萨特 玛”,在这里,罗布人用罗布麻、鱼骨针编制衣服、渔网,哺育子孙。 罗布水多,只要一下水,就有能把人绊倒的、吃不完的鱼,妇女们把半人长的大鱼埋在 沙子里脱水,然后将鱼干悬挂在迎风的“萨特玛”。独木成舟,在罗布是平常事。罗布的胡 杨枝繁叶茂,身材粗胖。储存了一千年六月阳光、腊月寒霜的胡杨树被罗布人砍去,掏空身 子变成小舟,整天在蒲昌海游荡,或者载着死去的罗布人一起成为鱼图腾。 三月,罗布草原总会有非同凡响的变化:青草长出来了,臭鼹出来晒太阳;兔子不再为 贫困而恐惧;公羊开始罗曼蒂克情趣;大雁高高地、目空一切地飞过罗布人头顶,在宽阔的 水面闲荡。这是罗布草原上带有野性的诗歌。 一千六百年前的罗布——楼兰王国应该就是这样。这个给了人们无数梦想的地方,它的 旗帜倒下了,驼队再也无处停靠,再无人为我们运来远方和梦想。罗布淖尔死了,道路、城 池、驿站、胡杨、芦苇、果园、麦田随之死亡。1899 年冬,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沿河漂流 到罗布。赫定的铁铲穿过了昼与夜,当罗布人奥尔德克将几枚古钱和雕刻着精美的涡卷装饰 与树叶的木板送到赫定手里,也就把祖先引向了世界,送进喧嚣。 在楼兰废墟一个古代居民垃圾堆里,赫定得到了大量鱼骨、一颗猪牙、一根鞭子、一根 锈铁链,两支中国毛笔、撕碎的桑皮纸、写有汉字的木简;还有一堆羊粪,新鲜如初,像羊 刚刚离去,侧耳细听,隐隐有咩咩咩的叫声。很快那娇嫩的声音引来了更多的探险家,楼兰 古城被掏空了,楼兰古城被摆在世界面前,这个最古老的突厥族,最古老的吐火罗语言,这 些淡出历史的人开始与现代文明交融。 被沙漠、塔里木河、孔雀河控制命运的罗布人,不与外界争夺什么,也不与外界交流什 么,他们脸上少有笑容。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再也没有密林护持,没有广阔的水域相伴, 罗布人只好在绿洲过起寄居生活。可是,如果听到罗布地区哪儿有了水,即使天涯海角他们 也要寻水而去,在水边建起自己的“萨特玛”,一家人又拾起捕鱼、行舟的本事,用红柳针、 - 5 - 石斧过起更贴近祖先固守海子时所过的那种生活。 此时,我想起了 1900 年,赫定在穿越罗布沙漠时看到罗布淖尔的情景:风吹来,泛着泡 沫的水浪一波一波地推送过来,水花溅起很高。野雁和天鹅扑啦啦从水面上飞起,野鸭则贴 着水面飞行,翅膀都点到水浪了。湖水泛着深蓝色,白色的浪花在落日光辉反射下呈现出紫 色,水浪如雷鸣般激烈地拍打湖岸。日落时分,天空、大地和湖水都弥漫着神奇的色彩。 ——这些距离我们仅仅一百来年。 (节选自《散文》2017 年第 10 期)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拇指大的果果就藏在树叶里”运用叠音词“果果”与动词“藏”,亲切传神地写出了果 实的活泼可爱与生机活力,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场景的喜爱与眷恋。 B. 作者运用细节描写与想象等手法,通过描写公元 266 年某晚一个孩子在大宅西窗下写字的 场景,再现了罗布人富足、安定、充满希望的幸福时光。 C. 千年古杨被罗布人砍去作独木舟,或者载着死去的罗布人一起成为鱼图腾,写这些是为了 表明罗布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造成了楼兰文明的消失。 D. “还有一堆羊粪……咩咩咩的叫声。”这里调动视觉与听觉,既写出了罗布文明鲜活如初 的情景,又引出了作者对楼兰古城文明被西方探险家掏空的慨叹。 5. 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历史上罗布的魅力。 6. 文章开篇说“罗布的威严和震撼在于荒凉与焦渴”,为何却用大量笔墨来描写罗布曾经的 种种景色与生活场景? 【答案】4. C 5.①水源充足(水多);②环境优美;③物(水)产丰富;④经济繁荣(繁 华富足);⑤民族和谐;⑥人与自然和谐。 6.①作者对历史上罗布的盎然生机作了最充分的描绘,与罗布现在的荒凉与焦渴形成强烈的对 比。这样写是为表现历史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带给读者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②表达出作者 对罗布地区历史上曾经的美好与繁华深深地眷恋与向往,对现实中楼兰文明消失及楼兰古城 文物流失海外的深切忧思,深化文章主旨。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 项,“写这些是为了表明罗布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造成了楼兰文明的消失”错误, 由文本“罗布水多,只要一下水,就有能把人绊倒的、吃不完的鱼,……然后将鱼干悬挂在 迎风的“萨特玛”。独木成舟,在罗布是平常事。……储存了一千年六月阳光、腊月寒霜的 - 6 - 胡杨树被罗布人砍去,掏空身子变成小舟,整天在蒲昌海游荡,或者载着死去的罗布人一起 成为鱼图腾”可知,这是为了表现罗布人当时生活的情形,最终却成为文化遗迹,而不是为 了表明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楼兰文明的消失。 故选 C。 2.本题考查理解和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 由文本“其实,罗布曾经是一片海,叫蒲昌海,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孔雀河、疏勒河河水 都流进了罗布”可知,水源充足(水多)是历史上罗布的魅力之一; 由文本“众河相聚,容易让人憧憬,生发激情;容易让天空交出蓝,云朵交出白,海水交出 自由和波涛。三月,大雁随暖流迁徙而来,蓝翅鸭咕哝咕哝着。海浪翻滚,海风劲吹,强烈 的阳光把年轻人的肌肤晒得黝黑又健康”可知,环境优美,适合人们享受着青春和幸福的时 光,是历史上罗布的又一个魅力; 由文本“集市有象牙、黄金、瓷器、铜镜,也有日常的渔网、石锤、项链、玻璃,还有华美 的丝绸、床罩、羊毛毯子”“有能把人绊倒的、吃不完的鱼……然后将鱼干悬挂在……”可 知,物(水)产丰富是历史上罗布的第三个魅力; 由文本“黄昏,渔船满载而归。夜晚,集市沸腾……”“集市有象牙、黄金、瓷器、铜镜, 也有日常的渔网、石锤、项链、玻璃,还有华美的丝绸、床罩、羊毛毯子。楼兰城里客栈住 满了,就在罗布人的草屋里歇歇脚吧”可知,经济繁荣(繁华富足)是历史上罗布的第四个 魅力; 由文本“这里常有来自长安、叙利亚、撒马尔罕、波斯等地的驼队。集市里,罗布人、汉人、 士兵、巡城的将军摩肩接踵”可知,民族和谐是历史上罗布的第五个魅力; 由文本“星光垂落,月色皎洁,十万户人家就安睡在这片水域里。不远处,寺院辉煌,僧侣 们的诵经声照耀漆黑又透明的夜晚,也照耀着寺院里的果树。果树的花早已开过,拇指大的 果果就藏在树叶里。这些经过风霜、寒冷、酷热的植物们与人们一起为安定、舒适、平静而 奋斗,一起享受美妙而幸福的夜晚”“三月,罗布草原总会有非同凡响的变化:青草长出来 了,臭鼹出来晒太阳;兔子不再为贫困而恐惧;公羊开始罗曼蒂克情趣;大雁高高地、目空 一切地飞过罗布人头顶,在宽阔的水面闲荡”可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历史上罗布的第六 个魅力。 3.本题考查分析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从手法、效果上看,由文本第二段“其实,罗布曾经是一片海,……都流进了罗布。众河相 聚,容易让人憧憬,生发激情;……海水交出自由和波涛。三月,大雁随暖流迁徙而来,蓝 - 7 - 翅鸭咕哝咕哝着”、第四段“清晨,楼兰城里,道旁的杨树生机勃勃,明亮、宽大的树叶在 风中唰啦啦地欢笑,微风把鸟雀送得很高,鸟雀翅膀用力拍打着晨阳”、第五段“三月,罗 布草原总会有非同凡响的变化:青草长出来了,臭鼹出来晒太阳;兔子不再为贫困而恐惧; 公羊开始罗曼蒂克情趣;大雁高高地、目空一切地飞过罗布人头顶,在宽阔的水面闲荡。这 是罗布草原上带有野性的诗歌”和第七段“罗布淖尔死了,道路、城池、驿站、胡杨、芦苇、 果园、麦田随之死亡”可知,历史上罗布风景优美、生机盎然,现在罗布荒凉、焦渴,作者 将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带给读者更鲜明更深刻的印象。 从情感主旨上看,由文本第三段“黄昏,渔船满载而归。夜晚,集市沸腾,……十万户人家 就安睡在这片水域里。不远处,寺院辉煌,僧侣们的诵经声照耀漆黑又透明的夜晚,……这 些经过风霜、寒冷、酷热的植物们与人们一起为安定、舒适、平静而奋斗,一起享受美妙而 幸福的夜晚。公元 266 年的某晚,……稚嫩的孩童在书写未来”和第七段“当罗布人奥尔德 克将几枚古钱和雕刻着精美的涡卷装饰与树叶的木板送到赫定手里,也就把祖先引向了世界, 送进喧嚣”可知,作者对罗布地区历史上的美好与经济繁华深深地眷恋与向往,对现实中楼 兰文明消失及楼兰古城文物流失海外的深切忧思,深化文章主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坛祭酒[注]余光中 张昌华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诗人如是说。 余光中记忆深处的铁轨上的第一颗铆钉,当是九九重阳节。“谁言秋色不如春,没到重 阳景自新。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茱萸更宜人。”重九登高,两千年来绵延不绝,典出何处? 据余光中考,源之《续齐谐记》中记录了一个家族为避灾祸,盛茱萸囊饮菊花酒登高的故事, 一个美丽而哀怨的传说。 1928 年的重阳节,美丽的少妇孙秀君偕同亲友攀南京栖霞山登高眺远,动了胎气,次日 凌晨产一男丁。族人命名“光中”,“光耀中华”之意。母难,令余光中的“寸草心”终有 难报“三春晖”之恨,但他很自豪自己的生日,那毕竟是个诗和酒的日子、菊花的日子、茱 萸的日子。余光中得意地自称为“茱萸的孩子”。 “茱萸的孩子”生于人文荟萃的六朝胜地金陵,十代名都的灵山秀水浸润着他的豁齿童 年。 然而,记忆又像铁轨那样凄冷。 - 8 - 往事知多少?童年的花瓣还未尽绽放,却被战争的硝烟骤然卷去。“故国不堪回首”,烙 在余光中记忆中最深的印记是做亡国奴的悲哀。国人十四年浴血,终获正果。抗战胜利后, 余光中随父母重返故土。痛心的是内战狼烟又燃,他在金陵大学仅读一年半,复流离上海、 厦门。在厦门大学学生会主办的一次“各言其志”座谈会上,他第一次表白心迹:“我将来要 当作家。”由此,余光中正式开始他的文学之旅。20 世纪 70 年代他如日中天,虽未达“诸葛 大名垂宇宙”之望,但真正地“光耀台湾”了。 此时的记忆对余光中来说,又像火车汽笛那样昂扬、激越。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以这首“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的《乡愁》,一夜间令千万大陆读者倾倒。他这位“望乡的牧神”在阔别近 半个世纪后,才独自擎着“一把怀古的黑伞,撑着清明寒雨霏霏”回到故土。不过,自那以后 历史已翻开了新的一页。 余光中对大陆的“破冰之旅”始于 1992 年。那年他应中国社科院外研所之邀,讲演《龚 自珍与雪莱》,紧接着“海峡两岸外国文学研讨会”“当代华文散文国际研讨会”……请柬沓 至纷来,他回乡的步伐越来越紧密,几近一年一趟。 令他难忘的是 1997 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七卷本“诗歌散文集”,他足遍 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和北京,为他的诗迷们签名。在东北师大演讲《诗与散文》后,他 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朗诵墨迹未干的新作《只为了一首歌》:“……只为了一首歌槌打着童 年/槌在童年最深的痛处/召魂一般把我召来/来梦游歌里的辽河、松花江”在台下如雷掌声 中,他又朗诵自己的《民歌》和《乡愁》,当吟到“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 能歌唱”时,台下的青年学子同声应和“风/也听见/河/也听见”,情感鼎沸到极致。当时, 中央电视台做了跟踪采访,这催人泪下的一幕在央视《读书节目》中数度播出,受到观众的热 烈欢迎。 如今,诗人余光中走了,不走的是他的诗。“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的中国。” 他的这诗句可以作为墓志铭…… [注]祭酒:对同辈或同官中年高望重者的尊称,后用为官名。 【相关链接】 ①余光中,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 “江南人”。1947 年高中毕业,同时报考北大、金陵大学,同榜题名。1950 年就读于台湾大 学外文系。先后在台湾、美国、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任教。1985 年始,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 - 9 - 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2017 年 12 月 14 日在高雄医院离世,享 年 89 岁。 ②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驰骋文 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 沉,为当代诗坛健将、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 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 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前四段简要记叙了余光中的出生及童年岁月,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和浪漫的气 息。 B. 文中多次以“铁轨”“火车”来作比余光中的记忆,既贴合诗人的生命历程特点,又生动 形象,别具韵味。 C. 余光中历经诗书浸润的童年、颠沛流离的青少年时期,为他在 20 世纪 70 年代成为文坛盟 主奠定了生活基础。 D.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余光中多次回大陆参加会议,举办讲座和演讲,进行文化交流,影 响广泛,受到人们热烈欢迎。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文章开篇引用的诗句“记忆像铁轨一样长”,说明余光中先生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漫长。 B. 余光中的《乡愁》一夜间令千万大陆读者倾倒,说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和 国家统一的追求。 C. 余光中在东北师大朗诵自己的诗作《民歌》,青年学子同声应和,主要是因为其诗语言通 俗易懂。 D. 余光中一生的创作涉猎过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多种文体,著述甚丰,均取得了不俗 的成就。 E. 诗人余光中已经去世,但是他的诗作将永远流传,他的思乡、爱国的赤子之情也将永远流 传于世。 9. 文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及余光中本人的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BC 9.①余光中的诗句情感浓烈,体现了他的思乡情结,突出了他的文学才能。②增添了文学韵味,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③深化主旨,更能表达对诗人的敬仰怀念之情。 - 10 -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 项,“为他在 20 世纪 70 年代成为文坛盟主奠定了生活基础”错误, 原文只是说“20 世纪 70 年代他如日中天”,并没有说他成为文坛盟主。 故选 C。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B 项,“说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国家统一的追求”错误,由原文“余光中 以这首‘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的《乡愁》,一夜间令千万大陆读者倾倒”可知, “三春三月忆三巴”说明说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历史记忆,而“具有共同国家统一的 追求”于文无据; C 项,“主要是因为其诗语言通俗易懂”错误,由原文“他又朗诵自己的《民歌》和《乡愁》, 当吟到……时,台下的青年学子同声应和……情感鼎沸到极致”可知,是因为引起了青年学 子的情感共鸣。 故选 B、C。 3.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作用的能力。 从人物塑造上看,引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 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只为了一首歌 槌打着童年/槌在童年最深的痛处/召魂一般把我召来/来梦游歌里的辽河、松花江”“传说北 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等余光中的诗句,通过诗中提及的大陆、辽河、松 花江以及黄河等可知,作者思想情感浓烈,有着浓郁的思乡情结,又体现了他的文学才能。 从表达效果上看,引用“谁言秋色不如春,没到重阳景自新。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茱萸更 宜人”的诗句以及由此引出的一个家族为避灾祸,盛茱萸囊饮菊花酒登高的美丽而哀怨的传 说,使文章增添了文学韵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从情感主旨上看,结尾引用余光中的诗:“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的中国。”他的 这诗句可以作为墓志铭,由此深化主旨,更能表达对诗人的敬仰怀念之情。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11 - 裴矩,字弘大,绛州闻喜人。隋高祖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以母忧..去职。高祖已受禅.., 迁给事郎,奏舍人事,累迁吏部侍郎,名称职。 帝在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踵至,讽帝悉召天下奇倡怪伎,大陈端门前,百官都人列缯楼 幔阁夹道,被服光丽。蛮夷嗟咨,谓中国为“仙晨帝所”。天子以为诚,谓宇文述、牛弘曰: “矩所建白,皆朕之志,未发,矩辄先闻,非悉心奉国,焉能是邪?” 从帝巡塞北,幸启民帐。时高丽遣使先在突厥,启民引见帝。矩因奏言:“高丽本孤竹 国,周以封箕子,汉分三郡,今乃不臣,先帝疾之,欲讨久矣。方陛下时,安得不事?请面 诏其使,令归语王,有如旅拒,方率突厥诛之。”帝纳焉。高丽不听命,征辽自此始。王师 再临辽,皆从,以劳加右光禄大夫。 矩性勤谨,未尝忤物。化及僭位,署.矩尚书右仆射。后为窦建德所获,建德以矩隋旧臣, 遇之厚。建德败,来朝,擢殿中侍御史,爵安邑县公。时突厥数盗边,唐高祖遣使约西突厥 连和,突厥因请婚。帝曰:“彼势与我绝,缓急不为用,奈何?”矩曰:“然北虏方炽,岁 苦边,若权顺许,以示嘉慰,须我完实更议之。”帝然其计。 太宗即位,疾贪吏,欲痛惩之,乃间遣人遗诸曹,一史受馈缣,帝怒,诏杀之。矩曰吏 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帝悦,为群臣言之,曰: “矩遂能廷争,不面从,物物若此,天下有不治哉?” 年八十,精明不忘,多识故事,见重于时。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二十五》,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B. 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C. 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D. 矩曰/吏受赇/死固宜/然陛下以计绐之/因即行法/所谓罔人/以罪非道之/以德之谊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母忧,亦称丁母忧。古代官员由于父母亡故必须暂时辞官回乡守制称作丁忧,但朝廷因特 殊情况亦可要求其留在朝廷或提前将其召回。 B. 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与“登极”“践祚”“即位” 等都指旧帝死后新帝登上皇位。 C. 署,古代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与文中“迁”“擢”“爵”“赠”等都是古代官职任 免升降的术语。 - 12 - D. 谥,指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文中“敬”是裴矩的谥 号,“太宗”是李世民的谥号,都有褒扬之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裴矩身经乱世,处事谨慎。他前后侍奉多位帝王,都受到皇帝的倚重和厚待,这与他精通 朝典礼仪规矩、为政勤勉、善于谋划是分不开的。 B. 裴矩敢于讽谏,能够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外国使节纷纷入朝进贡,隋炀帝大搞排场,铺张 奢靡,裴矩曾极力劝阻,虽未被采纳,但后来皇帝也肯定了他全心为国的忠诚。 C. 裴矩熟知历史,精于谋略。他引述史实先帝遗志,向隋炀帝提出收服高丽的策略,从此开 启了征伐辽东的战争。 D. 裴矩富于智慧,懂得妥协。当时突厥多次到边境抢掠,唐高祖派遣使者邀请西突厥订立和 约,突厥乘机要求联姻,皇帝为之忧心,裴矩给出一计,得到皇帝认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矩所建白,皆朕之志,未发,矩辄先闻,非悉心奉国,焉能是邪? (2)然北虏方炽,岁苦边,若权顺许,以示嘉慰,须我完实更议之。 【答案】10. B 11. A 12. B 13. (1)裴矩建议的事情,都符合我的心意,我还没说出来,他就先向我报告了,如果不是 全心全意报效国家,怎能做到这样? (2)不过北方各族气势正盛,我们年年为边境不安而困扰,如果暂且顺从许可他们,表示夸 奖慰勉,等我们富足强大之后再商议这件事。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翻译句子:裴矩说:“官吏接受贿赂,处死本来应当。不过陛下是用计谋诱骗他,凭这就要 处以死刑,就成了所说的用罪名陷害别人,不符合用道德来教育他的情理。” “然”有“这样”和“但是”的意思,语境意在突出前后语意转折,“然”当归后一句, “然”前断开,排除 AC;“以罪”是“罔人”的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 13 - B 项,受禅指旧帝让位给新帝,而非旧帝死后新帝即位。 C 项,“爵”是封授爵位而非官职,“赠”指为已死的官员或其亲属加官。 D项,“太宗”是庙号。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 项,“敢于讽谏,能够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裴矩曾极力劝阻”错,原文“讽帝悉召天下奇 倡怪伎”,结合语境,正确判断“讽”的意思,“讽”是委婉规劝、建议,不是“极力劝阻”, 应为裴矩建议皇帝大搞排场,彰显繁荣。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翻译时的关键词有: (1)建白:建议。志:心意,心思。闻:使……知道,报告。焉:怎么。 (2)炽:气焰高,气势盛。苦:困扰。权:暂且。完实:富足强大。 【点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 “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 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 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 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参考译文: 裴矩字弘大,绛州闻喜县人。当时隋文帝杨坚任定州总管,聘任他为总管府记室,因母 亲去世离职回家守孝。文帝登位,提升他为给事郎,主管内史舍人的事务。后升任吏部侍郎, 以称职闻名。 炀帝巡视洛阳时,裴矩认为朝拜进贡的外国使节很多 ,婉言要求炀帝召集天下技艺高超 的人,声势壮观地摆在端门前边表演,诏令文武百官和洛阳居民用绸缎装饰街道两边的房舍 屋宇,穿上光彩华丽的服装。外国来宾赞叹,说中国是“仙晨帝所(天堂)”。炀帝称赞裴矩 忠诚,对宇文述、牛弘说:“裴矩建议的事情,都符合我的心意,我还没说出来,他就先向 我报告了,如果不是全心全意报效国家,怎能做到这样?” - 14 - 裴矩随从炀帝到北部边境巡视,视察了启民可汗的营帐。当时高丽派遣的使者已先到了 突厥,启民可汗带领他拜见炀帝。裴矩乘机禀奏说:“高丽本来就是孤竹国,周天子把它封 给箕子,汉朝把它分成了三个郡,如今却不做隋朝的属国,先帝憎恨它,很早就想讨伐了。 在陛下这代,怎能无所作为?请陛下当面命令它的使者,叫他回去告诉国王,如果聚众抗拒, 就率领突厥军队一起讨伐。”炀帝采纳了他的意见。高丽不接受命令,征讨辽东从此开始。 隋军两次征讨辽东,裴矩都参加了,由于立功,晋升为右光禄大夫。 裴矩性情勤勉谨慎,不曾得罪过人。宇文化及篡夺了帝位,任命裴矩为代理尚书右仆射。 裴矩后被窦建德捉住,窦建德认为裴 矩是隋朝旧臣,对他很宽厚。窦建德失败后,裴矩归降 唐朝,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封为安邑县公。当时突厥多次到边境抢掠,高祖派遣使者邀请 西突厥订立和约,突厥乘机要求联姻。高祖说:“突厥的发展趋势会跟我们绝交,事情一紧 急就不会听我的,怎么办?”裴矩说:“不过北方各族气势正盛,我们年年为边境不安而困 扰,如果暂且顺从许可他们,表示夸奖慰勉,等我们富足强大之后再商议这件事。”高祖同 意他的计策。 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憎恨贪官污吏,打算严厉惩处他们,就暗中派人向各部门官员赠 送财物,有一个司门令史接受了一匹细绢,太宗发怒,命令杀掉他。裴矩说:“官吏接受贿 赂,处死本来应当。不过陛下是用计谋诱骗他,凭这就要处以死刑,就成了所说的用罪名陷 害 别人,不符合用道德来教育他的情理。”太宗听了很高兴,向朝臣们讲了这件事,说:“裴 矩能做到在朝廷当众对我强谏,不肯当面阿谀逢迎,人人都像这样,天下还会不太平吗?” 裴矩八十岁,精细明察记忆力强,通晓典章制度,很受人们推崇尊重。他于贞观元年(627) 去世,被追认为绛州刺史,谥号为“敬”。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韦应物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①芳。 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②。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 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注]①踯躅,杜鹃花的别称。②芸香,古人常在书籍中放芸香草防止虫咬噬书籍,其香气也 称为“书香”。 - 15 -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句中的“试吏”即出任官吏,与后面的“新绶”照应,表明黎六郎将出任阳翟少府。 B. 腰垂新绶、衣满芸香,通过描写友人上任时的衣着,暗示对方并没有因做官而改变读书的 习惯。 C. “春山踯躅芳”“乔树别时绿”,描写了送别时的自然环境,衬托出别离的浓浓哀伤。 D. 尾联是对友人的深深祝愿,直截了当地表达勉励之情:为官一任勿忘孝顺家中父母。 E. 全诗既有写景,又有叙事议论,表达方式多样,用语朴素,言简意丰,情感真挚。 15. 该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案】14. CD 15. ①对友人的祝贺与赞美之情;②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与关怀之情;③对 友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勉励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 项,“衬托出别离的浓浓哀伤”错,由春山“芳”乔树“绿”可知,送别的心情是舒畅喜悦 的; D项,“勿忘孝顺家中父母”错,尾联是希望友人用好的政绩让家中父母为之欣慰。 故选 C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首联中首句交代送别黎六郎的原因和赴任时的季节,以漫山遍野开放杜鹃花这一乐景衬 托黎六郎赴任时的喜悦之情。“腰垂新绶色”说明朋友将赴任新的官职,露出赞美之情。“客 程关外长”写赴任路途遥远,隐含牵挂担心之情。尾联“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希望友 人用好的政绩让家中父母为之欣慰,充满勉励之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 16 - (5)________,_______。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 【答案】 (1). 伏清白以死直兮 (2). 固前圣之所厚 (3).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 去以六月息者也 (5). 安得广厦千万间 (6).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 今宵酒醒何 处 (8). 杨柳岸晓风残月 (9). 过春风十里 (10). 尽荠麦青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识记和默写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字,如“伏”“抟”“厦”“庇”“俱”“宵”“宵”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方能 上行下效....,共同实现中国梦。 ②在全社会倡导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中小学生利用节假日走进博物馆,了解关于上 古英雄的种种想入非非....的神话故事,感受极富魅力的民族文化。 ③为应对网络书店的冲击,海曲路两家实体书店都已改头换面....,彻底改变原有的单一经营模 式,在店内设置茶座,定期举行文学艺术讲座,吸引了大批阅读爱好者。 ④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离世后,许多人评价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另类科学家”, 赞叹他的精神山高水长....。 ⑤网络阅读平台的急速发展在给传统文学创作以有益启发的同时,也带来浅薄浮躁的不良影 响,当下的我们缺少力透纸背....的优秀作品,许多知名作家对此表示担忧。 ⑥“医闹”反映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医患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既需要坚决依法惩处违法行 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①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不能带宾语。使用错误。②想入非非:指意念进入 玄妙虚幻的境界;也形容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使用正确。③改头换面:比喻只改 形式不改内容,含贬义。此处褒贬失当。④山高水长:像山一样高耸,像水一样长流。比喻 人的品德高尚,影响深远。也比喻情谊或恩德深厚。使用正确。⑤力透纸背:形容书法刚劲 - 17 - 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文章深刻有力,此处用的是后一种词义。⑥釜底抽 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前面“从根本上”重复。 故选 B。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阻止游客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的影响,日照市一些景区针对现状,采取办法,如五莲 山景区、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都招募了多名志愿者做景区文明监督员。 B. 白先勇先生是台湾著名作家,他与大陆艺术家携手打造了青春版《牡丹亭》,是在保持昆 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基础上创新而成的艺术经典。 C. 我们不能因少部分人的非法牟利行为否定整个线上商业经营活动,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完善 市场经济规则等措施来防范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的发生。 D. 《国家宝藏》节目中,通过李晨、王凯、梁家辉等国宝守护人的精彩表演,使观众了解了 来自九大博物馆的 27 件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 项,搭配不当,不能说“阻止……的影响”,应删去“的影响”。 B 项,偷换主语。“是在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以简驭繁的美学传统基础上、创新而成的艺术经 典”的主语是“《牡丹亭》”。 D项,“通过……使”造成主语残缺,删掉其中一个。 故选 C。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王局长接到市电视台的邀请,他说:“这次公益活动很有意义,我一定提前安排,拨冗出 席。” B. 苏宁电器正在搞手机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几款名牌手机的价格,发现优惠力度并不大。 C. 我妻子和刘主编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们从大学时代结识,到现在已有十二年了。 D. 我可以遵照您的安排做好接待工作,但要我主持整个活动,那我就敬谢不敏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 18 - A 项,“拨冗”,用于对方在繁忙中抽出时间来做某事,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B 项,“垂询”,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C 项,“内人”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此处用来称呼别人的妻子,不当。 D项,“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恰当。 故选 D。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的贡献有目共睹,可国外还是有不少关于中国的误解 和不当言论。除了一些人有意为之外, ______。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很多外国人眼里,中 国是神秘的,他们对中国的文化、文明很陌生。有时,国与国之间已经实现了经济上的互惠、 政治上的合作,_______。人文交流的滞后,会出现加深误解和不信任,影响政治、经济等领 域的合作的状况。_____,就需要拓宽渠道、增进了解。 【答案】(1)更多的是因为对中国缺乏了解 (2)但人文交流没有跟上 (3)消除这种状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 该段首句提出话题国外“关于中国的误解和不当言论”。①处与其前一句都是对首句所提现 象的原因分析,联系前一句的句式“除了……之外”及后一句内容,可确定①处。②处结合 前一句“已经实现了”及后一句“人文交流的滞后”可推出答案。最后一句是总括,提出解 决问题的办法。结合之前一句“出现……的状况”及后一句“就需要……”的句式,可推出 ③处答案。 四、写作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 19 - 图中的男孩叫军军,今年才 3 岁,因高烧不退被父母送入医院治疗。接诊的正是画面里 的杨惠琴医生,她迅速将孩子放在治疗床上,把他的头偏向一侧,并撬开其牙关,将自己的 手指伸了进去,以防孩子的牙齿咬伤舌头。随后,对孩子进行了退热、镇静等一系列治疗。 半小时后,杨医生的手指被咬得发麻,但军军的病情好转了。两天后,军军到医院复查, 父母告诉军军,他的病是由杨医生治好的,示意孩子向杨医生表示感谢。没想到,军军用了 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感谢,那就是一个深深的鞠躬,杨医生被孩子的可爱和真诚感 动,也随即弯下腰来,行鞠躬答谢礼。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爱在左,情在右,“新冠”奈何 医患关系向来紧张,但这样一幅画面感动了很多人:小患者军军经由杨惠琴医生用心治 疗,康复出院时,军军向杨医生鞠躬致谢。这张图片感动了无数人。泰戈尔说过:“爱是亘 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而今年的新冠疫情中,更多的画面让我们心潮澎湃。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当初的来势汹汹,到全国许多地方新增确诊病例连续 几日为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民在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中所创造的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 正因为有无数像杨惠琴这样心有大爱、勇于奉献的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及各条战线的工作者们, 才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抵御新冠病毒的肆虐。他们带给我们的力量,如同一束强烈 的光,为我们的社会带来无限的温暖与满满的感动。他们眼中有光,灵魂有香;心怀大爱, 勇于担当。因为有许多这样心有家国的人,我们才能穿越风雨,迎来春暖花开。 其实,感动患者、感动社会的不仅仅是杨惠琴一人,而是一群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年初一接到组派医疗队驰援湖北的通知后,河南大学各附属医 院的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24 小时内,52 名医务人员集结完毕,整装待发。截至 1 月 28 - 20 - 日,共有 30 支医疗队、4130 人到达湖北开展工作。无数医务工作者倾尽全力守护人民健康, 摘掉口罩,鼻梁已被磨破,脸颊的勒痕清晰可见;脱掉防护服,汗水早已湿透衣背;年幼的 孩子隔着防护栏探望几天没有回家的护士妈妈……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定格了抗“疫” 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的执着坚守。是他们的默默守护、无私奉献,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 其实,向这些逆行者致敬的也不只是小患者一人。 湖北恩施利川的残疾菜农秦大安,先后两次自费购买了两千多斤新鲜蔬菜,骑着电动三 轮车,从武汉东西湖区跋涉数十公里,将其送给援助湖北的外地医疗专家团队。秦大安是个 普通的劳动者,他的生活不算宽裕,身体还有残疾,但他用最朴实的行动,为最美“逆行者” 们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这些逆行者们用自己的爱和行动书写着人生最精彩的华章。 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 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爱在左,情在右,“新冠”奈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材料作文,讲述的是杨惠琴医生与三岁小男孩军军互致鞠躬礼的 感人故事。考生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手指被咬得发麻”“深深的鞠躬”“可爱和真诚感 动”“行鞠躬答谢礼”等来分析。本题目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更倾向于对价值观 的考查。对材料中的杨医生,要运用理性思维,褒扬医生的优良品质、敬业精神与担当意识, 传递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军军和医生的互相致意实际上展现出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 德,这是一种报恩的意识,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一种美德,实际上就是突出一种家庭教育,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立意。考生写作时要注意“议论文”的文体要求。 参考立意: 1、从军军和父母角度: (1)知恩、报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人的美德;知恩、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 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2)家庭要重言传、重身教、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 台阶。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 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从杨医生角度: - 21 - (1)爱岗敬业、急人之难是一种职业操守。 (2)只有付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3、从父母、军军、医生三方面综合角度: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相互理解、相互感恩,就能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素材: (1)一名合格的医者,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护士帮小患者治愈新冠肺 炎后,面对小患者的感恩,急忙弯腰低头,鞠躬还礼,没有居功自傲,不是高高在上。医德, 何等高尚。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无数医护人员临危受命,白衣逆行,不计报 酬,不畏生死,用血肉之躯构筑起守护国人生命健康的钢铁长城。若非德艺双馨,难以担此 重任。我们也要学习他们,做德才兼备的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担当。 (2)面对患者的感谢,护士和老院长和反应何其相似。这看似不经意的一个举动,让我们看 到了根植于两颗高贵灵魂深处的文明因子。3 月 5 日,一张照片在朋友圈刷屏,援鄂医生刘凯 在护送一位老人去做 CT 的途中停下来,陪着住院近一个月的老人欣赏了一次久违的夕阳。这 个温暖人心的瞬间,同样折射出人内心深处的文明。文明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一种无 需提醒的自觉,一种能折射出人格温度的善良。立根还须固本,聚气才能凝魂,平凡如你我, 也要擦亮名片,做文明人。 (3)以生命发光者才能照亮他人的生命,以灵魂散热者才能温暖他人的灵魂。两个孩子鞠躬 致敬,传达出他们内心深处对医者最真诚的感恩。由此不难推断,两位医者在医治孩子身体 上的疾病的同时,他们的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也无形中深深影响了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求 真向善,追求美好。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先发 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天下患者都能明白医者的菩萨心肠,和谐的医患关系 自然不难构建。 (4)独特一课,别样收获,沉思愈久,感悟愈多。让我们怀揣感动,为白衣天使祈福,静候 抗疫胜利的佳音;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 敢担当。 结构示例:《爱在左,情在右,“新冠”奈何》,议论文文体。开篇简引材料,引出“爱”的 话题。首先以杨医生为例,展现他们在新冠疫情期间心怀大爱,勇于担当的精神;然后由一 个人延展到一群人,歌颂他们的默默守护、无私奉献的精神;再抒写如军军一样的心怀感恩 的人们的朴实行动。最后扣题升华。 - 22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