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西方为何称赞在中国被妖魔化的科举
近代以来,中华学人为自强图存,主动吸纳西学,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形成了一股完全否定国学、彻底抛弃国学的文化激进主义。中华文化或者被强行纳入西学框架体系,或者被解构、割裂得七零八落,失去了独立性、主体性。我们的思想史、社会史、政治史无不是在西学体系下的重新组建。中华自身的学术体系、传统文化的固有面貌已不复存在,许多价值被淹没而得不到彰显。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科举。
“五四”以降,科举被认为是落后挨打、人才萧条、科技落后的主因。但事实是,1300多年的科举制中,涌现出无数俊杰,不仅有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苏轼等伟大诗人与政治家,还有沈括、宋应星、徐光启等科学家,甚至直到晚清,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等人才皆从科举中来。科举制度到后期确实出现了选题过窄、禁锢思想、选拔不公平、鼓励官本位等弊端,但这并不是科举制度内生的问题,而是专制主义的必然结果。如果将整个系统设计的缺失全部归罪于分系统,至少有欠公允。
有趣的是,虽然近代以来国人对科举制度口诛笔伐,必欲除之而后快,可它在西方却颇有口碑。孟德斯鸠曾说,中国古代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因为官员毕竟要通过考试,在普遍不公正的大背景下,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的通道。早在明朝末年,当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时,曾经对中国的制度发出由衷的赞叹。他在给欧洲人的信件中,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甚至提到了八股文。1621年在英国出版的伯顿的《忧郁症的解剖》,在讲述中国的科举制度时,说道:“他们从哲学家和博士中挑选官员,他们政治上的显贵是从德行上的显贵中提拔上来的,显贵来自事业上的成就而不是由于出身的高尚。”
葡萄牙人曾德昭的《大中国志》详细地记录了科举的全过程,并且评论道:“从学生头次赴考,直到最后考取博士,是这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因为学位和职位带来的名利,都取决于这些考试。”他的言说背景是针对欧洲世袭的贵族特权和教会神权的权威。在西方人看来,在中国,人的能力是决定性的,一切荣誉利益都从个人能力的平等竞争中得来。因此,西方人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科举是最公正、最平等的选才方式。这种平等与民主正是西方中世纪所没有的。因此,一旦了解了中国的科举暨文官制度,西方思想界便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种平等的“中国精神”成为西方一系列启蒙思想家,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人的理论武器,在法国以及后来的英国形成一股倾心中国文明的潮流。通过他们,中国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历史进程,甚至成为英国现代文官选拔制度的蓝本。
1868年10月,晚清来华的美国人丁韪良在一篇演讲中赞扬了中国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发明后说:“如果我们采用中国测试候选者能力的办法,来选拔最优秀的人任政府公职,那必将对我们的文官政府产生积极作用,其益处将大于那些技术方面的发明。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老最好的拔取真才的制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近代,中华学人对于西学的吸纳,在丰富中华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形成了一股完全否定国学、彻底抛弃国学的文化激进主义。
B. 近代以来的中华文化在被强行纳入西学框架体系后,被解构、割裂,自身的学术体系已不复存在,传统文化的许多价值在这一过程中被淹没。
C. 1300多年的科举制中,无数人才涌现出来,这雄辩地说明,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人才萧条、科技落后的主因并不是被口诛笔伐的科举制。
D. 由于整个专制体制系统设计的缺失,科举制度在后期出现了选题过窄、禁锢思想、选拔不公平等弊端,但这并不是科举制度内生的问题。
2.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在孟德斯鸠看来,中国人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官场,尽管这并不公平,但在普遍不公正的大背景下,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的通道。
B. 意大利人利玛窦在明朝末年来到中国,他在给欧洲人的信件中,对中国的制度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详细介绍了科举制度,并提到了八股文。
C. 伯顿在著作中指出:中国的显贵来自事业上的成就而不是由于出身的高尚。可见在当时的中国,由于科举制度,人的出身并没有任何作用。
D. 曾德昭认为,与欧洲世袭的贵族特权和教会神权的权威不同,在科举时代,科举考试是中国的头等大事,并决定了学位和职位带来的名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西方人看来,在中国,人的能力是决定性的,一切荣誉利益都从个人能力的平等竞争中得来,所以,科举制度是最公正、最平等的选才方式。
B.
由于平等与民主是中世纪的西方所没有的,所以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西方思想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成为西方一系列启蒙思想家手中的理论武器。
C. 因为科举制度的影响,在法国以及后来的英国形成了一股倾心中国文明的潮流。中国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成为英国现代文官选拔制度的蓝本。
D. 丁韪良认为,中国考试制度是最好的人才选拔制度,如果采用这一制度选拔公职人员,其为文官政府带来的益处和影响将比四大发明更加深远。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近代以来的中华文化在被强行纳入西学框架体系后,被解构、割裂”错误,第一段说的是“中华文化或者被强行纳入西学框架体系,或者被解构、割裂得七零八落”,文中“被强行纳入西学框架体系”和“被解构、割裂得七零八落”是选择关系,而选项变成承接关系,错误,故选B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本题中,A项,“在孟德斯鸠看来,中国人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官场,尽管这并不公平”错误,第三段说的是“孟德斯鸠曾说,中国古代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因为官员毕竟要通过考试,在普遍不公正的大背景下,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的通道”,孟德斯鸠只是指出“中国古代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并没有说“中国人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官场”“并不公平”。B项,“他在给欧洲人的信件中,对中国的制度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错误,第三段说的是“早在明朝末年,当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时,曾经对中国的制度发出由衷的赞叹。他在给欧洲人的信件中,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甚至提到了八股文”,“对中国的制度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并不是他给欧洲人信件中的内容。C
项,“……可见在当时的中国,由于科举制度,人的出身并没有任何作用”错误,第三段说的是“他们从哲学家和博士中挑选官员,他们政治上的显贵是从德行上的显贵中提拔上来的,显贵来自事业上的成就而不是由于出身的高尚”,从“中国的显贵来自事业上的成就而不是由于出身的高尚”无法得出“在当时的中国,由于科举制度,人的出身并没有任何作用”这一结论,且“并没有任何作用”这一说法过于绝对化。故选D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所以,科举制度是最公正、最平等的选才方式”错误,文中第四段说的是“因此,西方人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科举是最公正、最平等的选才方式”,选项忽略了“几乎”这一限制词。B项,“……所以中国的科举制度……成为西方一系列启蒙思想家手中的理论武器”错误,第四段说的是“一旦了解了中国的科举暨文官制度……这种平等的‘中国精神’成为西方一系列启蒙思想家,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人的理论武器”,应是体现出来的“平等的中国精神”,而不是“中国的科举制度”。C项,“因为科举制度的影响,在法国以及后来的英国形成了一股倾心中国文明的潮流……”错误,第四段说的是“这种平等的‘中国精神’成为西方一系列启蒙思想家,……在法国以及后来的英国形成一股倾心中国文明的潮流”,应是“这种平等的‘中国精神’”,而不是“科举制度的影响”,选项偷换概念。故选D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文官的死
(俄)契诃夫
在一个挺好的傍晚,有一个也挺好的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正厅第二排,举起望远镜,看《哥纳维勒的钟》。他一面看戏,一面感到心旷神怡。可忽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珠往上翻,呼吸停住……他取下望远镜,低下头,便阿嚏一声,打了个喷嚏。切尔维亚科夫一点也不慌,掏出小手绢擦了擦脸,照有礼貌的人的样子望四下瞧了瞧,看看他的喷嚏搅扰别人没有。可这一看,他就心慌了。他看见坐在他前面第一排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顶和脖子,嘴里嘟嘟哝哝。切尔维亚科夫认出小老头是在交通部任职的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
“我把唾沫星子喷到他身上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不是我的上司,是别处的长官,可这仍然有点不合适。应当赔个罪才是。”
切尔维亚科夫就嗽一下喉咙,把身子向前探出去,凑着将军的耳根小声说:“对不起,大人,我把唾沫星子溅在您身上了……我出于无心……”
“没关系,没关系……”
“请您原谅我。我本来……我不是有意这样!”
“哎,请好好坐着,劳驾!让我听戏!”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傻头傻脑地微笑,开始看舞台上。他在看戏,可再也感觉不到心旷神怡了。他开始惶恐不安,定不下心来。到休息时间,他走到布里扎洛夫跟前,在他身边走来走去,终于克制住胆怯心情,嗫嚅道:“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原谅……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够了!我已经忘了,你却说个没完!”将军说完,不耐烦地撇了撇嘴唇。
“他说忘了,可他那眼神多凶!”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不时怀疑地瞧着将军。“连话都不想说了。应当对他解释清楚,我完全是无意的……这是自然规律……不然他会认为我故意啐他。他现在不这么想,可过后就会这么想的!”
回家后,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先是被吓着了,但后来听说布里扎洛夫在“别的部门”,也就放心了。但他觉得妻子对发生的事似乎过于轻率。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他的妻子说,“他会认为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
“说得对呀!刚才我道歉过了,可他有点古怪,且一句合情合理的话也没有。不过那时候也没时间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布里扎洛夫那儿解释。他走进将军接待室,看到那儿有许多人请托各种事情,将军本人夹在他们当中,开始听取各种请求。将军问过几人后,抬眼望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在剧场,如果大人还记得的话,”切尔维亚科夫说,“我打了个喷嚏,无意中溅了……务请您原……”
“简直胡闹……天知道是怎么回事!”将军扭过脸,对下一名来访者说:“你有什么事?”
“他连话都不愿意说!”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一下……”
当将军接见完最后一名来访者,正要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科夫一步跟上去,嗫嚅道:“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纯粹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您要知道才好!”
将军做出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挥一下手。
“您简直开玩笑,先生!”将军说完,进门不见了。
“这怎么会是开玩笑?”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连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也没有呀!他是将军,可是竟然不懂!既然这样,我也不想对这个摆架子的人赔罪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再也不来了!真的,再也不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么思量着回到家里。可给将军的信却没写成。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这信该怎么写,只好次日又去向将军本人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大人,”当将军向他抬起疑问的目光,他开始嗫嚅道,“并不是如您所说的那样为了开玩笑。我是来赔礼道歉,因为我打喷嚏时溅着您了……至于开玩笑,我可从来没想过。在下胆敢开玩笑吗?倘若我真开玩笑,那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
“滚出去!!”忽然间,脸色发青、浑身打颤的将军大喝一声。
“什么,大人?”切尔维亚科夫小声问道,他吓呆了。
“滚出去!!”将军跺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突然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迷迷糊糊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咽气了。
(选自《契科夫短篇小说选集》,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
A. 小说运用了讽刺和反衬手法,开篇交代的“挺好的”环境和人、切尔维亚科夫看戏时“心旷神怡”的神态,与结尾主人公悲惨死去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小说感染力。
B. 小说善于用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如“没关系,没关系”“哎,您好好坐着,劳驾!让我听戏!”简单数语,将军高高在上和表面客气实则冷淡的形象立现。
C. 本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重复和渐进深入的描述技巧,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喷嚏对主人公的影响,从而使人物的心理变化逐步显现。
D. 小说结尾带有明显的“欧亨利”特征,主人公出人意料的死去,不仅传递了作家对主人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且更能激发读者反思制度的合理性。
5.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切尔维亚科夫回家后和妻子谈话这一情节的作用。
6. 切尔维亚科夫之死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①侧面烘托出切尔维亚科夫胆小怯弱、惶恐忧郁的性格特点。当他妻子得知将军是“别的部门的”,就放心了时,他觉得妻子对这件事的态度过于轻率。
②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当切尔维亚科夫内心惶恐不安地把自己的失态告诉妻子时,她给予丈夫的建议是向长官道歉,这才有了之后的切尔维亚科夫向扎洛夫将军的道歉。
③深化小说主题,表明了当时社会中切尔维亚科夫式的奴性意识和等级观念的普遍性。不仅切尔维亚科夫,就连他的妻子也认为应该再向布里扎洛夫将军进行赔礼道歉,可以看出奴性意识在人民心中的根深蒂固。
6. ①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不知道将军是否消气,在猜忌中惶惶过日,终于凄凉地死在得罪上司的罪恶感里和对自己命运的忧虑中。
②将军的态度与权势:将军的每一次漠视,都引起他的猜疑,增加心理压力,加速了他的死亡。等级森严,权势至高无上的社会风气,使下等人整天处在惊慌不安中,乃至死亡。
③切尔维亚科夫的性格弱点:胆小懦弱,奴性心理极重。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情节,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D项,“小说结尾带有明显的‘欧亨利’特征”分析不正确。“欧亨利”式结尾最显著的特征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切尔维亚科夫的死是夸张手法,是意料之中的事,结局是自然而然的,目的是引起读者更深层次的反思。故选D。
【5题详解】
试题分析:小说中写切尔维亚科夫回家后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妻子认为将军在在“别的部门”,“也就放心了”,可是切尔维亚科夫却认为妻子“过于轻率”,切尔维亚科夫和妻子的态度形成了对比,用妻子的态度侧面烘托出切尔维亚科夫胆小懦弱的特点,突出了人物形象。妻子建议切尔维亚科夫赔礼道歉,才有了后文切尔维亚科夫道歉的情节,所以这一情节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从表达主题来看,切尔维亚科夫和他的妻子都认为切尔维亚科夫的行为是不得体的,应该向将军道歉,他们的这种心态是一种奴性意识的反映,二人意见的一致性也表明这心种心态是当时人民中普遍存在的,这就揭示出小说主题的普遍意义。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小说情节的作用。这类题在回答时是有规律可循的,小说情节的作用一般在内容上: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主题(揭示小说主旨)。在形式上,主要是指情节本身上的作用,有:推动情节发展,丰富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引人注意,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待心理,在情节的发展上宕开一笔,使情节曲折起伏有波澜,耐人寻味,造成情节发展的变幻莫测,使情节的发展波澜顿生;贯穿全文,有线索作用。因此本题可参照这些规律,有哪些作用答出哪些作用就可以。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答出切尔维亚科夫之死的原因,考查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时可通读全文,从切尔维亚科夫自身和将军两方面来分析。从切尔维亚科夫的角度来看,他胆小怕事,性格懦弱,有着很强的奴性心理,他觉得自己冒犯了将军是一个难以原谅的错误,因此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多次去给将军道歉,希望得到将军的原谅,但都没有达到目的,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最后将军的暴怒使他彻底吓坏了。从将军方面来看,将军拥有权力,他对切尔维亚科夫一再的道歉逐渐感到了不耐烦,最后甚至暴怒,在权力至高无上的社会中,将军这样的态度无疑加剧了切尔维亚科夫的恐惧心理,加速了切尔维亚科夫之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生
沈从文
场坪上,白日照着,一圈闲人,为小小热闹粘在那里。
一个年过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走来,到了场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无可奈何的停了下来。
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轻轻咳着,调理着嗓子。他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什么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位置既不适宜,天又那么热,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闲人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乎正用这种话安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爷们回去还会说: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可不是,天那么热,你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个学生,站着,没动。
老头子瞥了眼,微笑着,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膀子向上向下摇着,一面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
“王九,你瞧,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的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再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笑了,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第二个人跑来了。
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闲人聚集得越来越多。
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出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小小的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又将傀儡扶起,自言自语:“王九,好小子。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你累了吗?热了吗?来,再来一趟,咱们赶明儿还上国术会打擂台,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过一阵,围的人已不少,他便四面作揖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沿着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
这老头子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在做,故多数人皆用希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照例也不吝惜钱,但只要有了件新鲜事情,大家便会忘了这里,各自跑开了。
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晕了过去,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也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查觉了头上的烈日,渐渐散去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之前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去了五个人。等另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人便全跑去了。
老头子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作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
他从那堆敝旧衣里爬出时,已空无一人。
于是他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数着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城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真的赵四,五年前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文中多次描写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这说明傀儡“王九”不仅是老头子表演的道具,更是老头子儿子的替身,是孤独人生的寄托。
B. 老头子在闲人们纷纷离开时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有趣、认真的表演吸引挽留闲人,另一方面也借摔倒来发泄心中的苦痛。
C. 小说中的闲人们从“嘻嘻的笑着”到“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再到“众人又哄然大笑”,作者通过接二连三的笑声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这群看客的百无聊赖与冷漠无情。
D. 小说结尾交代老头子之子王九被人致死已有十年,但老头子十年来表演的傀儡戏中一直让王九在相拼中胜利,作者同情中又有对其人其行“怒其不争”的批判。
E. 作者语言朴实,用从容淡然的笔调叙说了一个老卖艺人的悲苦人生,然而平静的文字下却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感喟和悲悯情怀。
8. 小说主人公老头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9. 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答案】7. AE 8. 年迈,地位卑微⑵孤独寂寞,悲哀,无人理解⑶深沉的爱子之心
9. 结尾揭晓了老人行为的原因,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增强了情节的起伏性及小说的可读性,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揭示并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加重了小说主人公的悲剧性。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B项,老人摔倒并不是为了吸引挽留闲人,也不是发泄心中的苦痛,是以这种“绝对而虚幻的胜利”表达他对孩子深沉的爱;C项,无中生有,“冷漠无情”文中没有依据;D项,“对其人其行‘怒其不争’的批判”不当,作者没有“怒其不争”的批判。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分析人物,关注手法;最后结合小说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中“老头子”年过六十,以玩傀儡为生,被多数人用希奇怜悯眼光瞧着,可知他年迈,社会地位卑微;他儿子死去了,自己孤身一人,孤独寂寞;他把自己耍的傀儡取名王九和赵四,而王九是他儿子的名字,赵四却是杀死儿子的仇人的名字,老头子不断地和王九亲切交谈,并让王九最终战胜赵四,都表达出对儿子深切的爱。
点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老头子”其人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9题详解】
试题分析:从情节发展来看,上文只写到了老人的两个傀儡一个叫王九,一个叫赵四,王九战胜赵四,老人经常和王九亲切说话,结尾揭示出老人这样做的原因,照应了上文,也增加了情节的起伏。另一方面,这一结尾告诉读者老人的孤独处境,表明老人一直是以这种方式思念着自己的儿子,加重了老人的悲剧性,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5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蔡齐以为天下奇才。举茂才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西夏赵元昊且叛,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为不可胜以待之。虽终于必叛而兵出无名吏士不直其上难以决胜小国用兵三年而不见胜负不折则破我以全制其后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上善其策而不果行。后出师,元昊降。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顾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骑而击球于前,酌玉卮饮之,且赠以所乘马。还,知制诰,代知开封府。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进翰林学士,且大用,会判官杨仪得罪,坐与交,出滁州。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先横赋四十万,又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英宗崩,神宗即位,召见,请约山陵费
,帝曰:“奉先可损乎?”对曰:“遗制固云,以先志行之,可谓孝矣。”终费省什七八。方平进诏草,帝亲批之,“卿文章典雅,焕然有三代风。”尖石行新法,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诘安石:“累朝之令典,旦夕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而方平求去。数请老,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立,加太子太保。元祐六年,薨,年八十五。赠司空。遗令毋请谥,尚书右丞苏辙为请,乃谥曰文定。方平慷慨有气节,既告老,论事益切,至于用兵、起狱,尤反覆言之。守蜀日,得眉山苏洵与其二子轼、辙,深器异之。尝荐轼为谏官。轼下制狱,又抗章为请,故轼终身敬事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七》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终于必叛/而兵出无名吏士/不直其上/难以决胜小国/用兵三年/而不见胜负/不折则破/我以全制其后/必胜之道也
B. 虽终于必叛/而兵出无名/吏士不直其上/难以决胜/小国用兵三年/而不见胜负/不折则破/我以全制其后/必胜之道也
C. 虽终于必叛/而兵出无名/吏士不直/其上难以决胜小国/用兵三年/而不见胜负/不折则破/我以全制/其后必胜之道也
D. 虽终于必叛/而兵出无名/吏士不直/其上难以决胜/小国用兵三年/而不见胜负/不折则破/我以全制其后/必胜之道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推荐,推举。“举”和“察”相配合,构成我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即察举制。“茂才”与“孝廉”都是察举的科目。
B. 修起居注:宋代官职名,主要负责记录皇帝言行,并将其整理编辑为《起居注》。《起居注》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C. 山陵费:原文指英宗去世后的安葬费用,语出“山陵崩”。《礼记•曲礼》中称“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
D. 谥号:有官谥和私谥之分。文中张方平的谥号“文定”、欧阳修的谥号“文忠”都是官谥,而陶渊明的谥号“靖节”则属于私谥。
1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方平年少才高。张方平少年时聪敏绝顶,家庭贫寒,买不起书,他就向别人借三史读,十来天就归还,并直言自己已经详细了解了。蔡齐认为他是天下奇才。
B. 张方平大胆进谏。面对西夏赵元昊的叛乱和西部边境的战事,张方平大胆进谏,先后向朝廷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献上计策、谋略,均得到皇帝的称赞,并全部采纳。
C.
张方平博闻强识。张方平以修起居注的身份出使契丹,期间得到契丹王的赞美和奖赏。回国后代理开封知府,府中杂事全靠默记然后审判发落,没有一点差错。
D. 张方平慷慨耿介。张方平遗言不要谥号,后苏辙替他请了谥号。他退休后,评论时事仍尖锐犀利,尤其是对于用兵、判案等事,反复辩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大用,会判官杨仪得罪,坐与交,出滁州。
(2)诘安石:“累朝之令典,旦夕削除之,其意安在?”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 张方平正要被重用,碰上判官杨仪犯罪,方平因为同他有交往,贬职出任滁州知州。
(2) 张方平质问王安石:“将历代的典章制度,一天之内全部废除,居心在哪里?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断句类选择题往往可用排除法,本身难度不大,比较选项异同,往往只有两三处断句不同,依据上下句的字词、结构搭配和句间逻辑关系,容易判定。“兵出无名”呼应元昊 “反叛”,指反叛缺乏借口,语意完整;且“吏士不直其上”,没有同仇敌忾的心,是“兵出无名”引起的官兵表现,所以“无名”与“吏士”应断开,排除A项;“难以决胜”是“不直其上”引出的结果,故“其上”后应断句,排除CD两项;根据“必胜之道”可知,“不见胜负”“不折则破”是“小国用兵三年”而难以与宋朝抗衡的结果,故“小国”前应断句,排除AC两项,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中的文史典籍、古代职官、科举制度等方面做出判断。C项项,“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错,应为“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C项张冠李戴,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B项,“并全部采纳”错误,依据“方平上《平戎十策》,上善其策而不果行”可知皇帝赞赏了他的策略,但是最终没有施行。依据“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先横赋四十万,又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可知,对西蜀的用兵策略才被完全采纳了的,故应为“有的全部采纳,有的没有采纳”,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倒装句式要调整,典故和比喻处通常意译。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且:将,将要;大用:被重用,被动句;会:恰逢;坐:因为;与交:省略句,与(之)交往:出:被贬出任。(2)诘:质问;累:数,多,历代;旦夕:早晚,从早到晚,极言时间短;安在:宾语前置句,在哪里,在什么方面。
【点睛】翻译句子之前,应先明确翻译的要求,即信达雅。然后把句子代入文中,做如下分析:有无特殊句式,有无专有名词(尤其要注意人的名字,因只有名没有姓,易被当做实词翻译),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通假等现象,理解大意,最后逐字进行对译。
译文: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从小聪明过人。家境贫穷,没书读,向人借三史读,十天就归还对方,说“我已经懂得它的详细内容了。”被举荐为茂材,才能出众,担任校书郎、任昆山知县。西夏赵元昊将要反叛,方平向朝廷请求说:“(应)顺从他的意思,让他虽然元昊最终必然反叛,但师出无名,官吏将士没有同仇敌忾之心,这样就难以同我们决战。小国家用兵三年还分不出胜负,国内就会不攻自破,我们再乘机攻击,这是必胜之道。”当时国事强盛,都认为他的意见是姑息纵容,(最终还是)决定用兵。方平奏上《平戎十策》,皇上赞同这一策略而没有实际采用,后来军队出击,元昊降服。元昊臣服后,张方平以修起居的身份出使契丹。契丹王对左右说:“有这么好的大臣,多好!”陪他骑马打猎喝酒,并将坐骑送给了张方平。回来后,任知制诰,代理开封知府。府中琐事繁杂,前任一律用书板记录,张方平却靠默记,没有一点差错。升为翰林学士。正要重用他,碰上判官杨仪犯罪,方平因为同他有交往,贬职出任滁州知州。当时西部边境打仗,两蜀是大后方,很多都被调发。张方平上奏请免两蜀横赋四十万,又献上十四项谋略,皇帝称好,全部依照他的意见行事。英宗驾崩,神宗即位后,召见张方平,请他估算英宗的安葬费用。神宗说“:孝敬父母可以节约吗?”方平回答说“:英宗既然有安排,满足他务行节俭的最后愿望,也是孝顺。”最终费用节约了十分之七八。张方平上奏章,神宗亲自批复说:“你文章典雅,有三代圣贤的风范。”王安石推行新法,放松了对铜的专营管理,奸商即常常销毁铜钱做器具卖,钱渐渐毁损。张方平极力论证这一现象的危害性,质问王安石“:将历代的典章制度,一天之内全部废除,居心何在?”皇帝采纳了一些。张方平请求辞职。几次请求退休,后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职。哲宗即位,加封为太子太保。元佑六年,死,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司空。遗言不要谥号,尚书右丞苏辙替他请谥号,于是谥为“文定”。张方平为人直率豪爽有骨气,退休后评论时事更加尖锐,尤其对于用兵、判案等项,尤其反复辩论。任蜀太守时,见到眉山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非常器重。曾推荐苏轼为谏官。苏轼受处分,又毅然上奏为他辩护,因而苏轼终身都敬重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西江月①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②。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此词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当时苏轼62岁,被贬琼州(今海南省琼山市)通判。②邹同庆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谗人蔽君,忠直见谤。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借《庄子·齐物论》的典故,以梦喻世事,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
B. 上片“新凉”二字与下片的“中秋”呼应,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含有无限惋惜和悲叹。
C.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的“寒”与本词中的“凉”,都意在以节候之“清寒”,反衬世间真情值得留恋。
D. 过片中,“酒贱”源自词人谪居期间经济的贫困,“客少”主要是因为词人被贬在外,远离亲友,以及贫困的处境。
E. 苏轼是宋代豪放词的大家,然而这首词却包含哀怨隐忍的心绪,由此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
15. 本词中蕴含着词人哪些丰富的思想情感?请分别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CD 15. ①经历宦海浮沉后的悲凉。将世事比作一场大梦,可见内心的幻灭感。②对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慨叹。借“人生风度新凉”和“眉头鬓上”的白发道出无法摆脱的怅惘之情。③对世态炎凉的愤慨。
“多被云妨”、“常愁客少”两句,写尽对群小当道的愤懑和被疏远冷落的凄凉。④对北方亲友的 无限思念。词人在中秋良宵无人与共,只能“把盏北望”,可见其思念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题中C项“都意在以节候之‘清寒”,反衬世间真情值得留恋”情感表述错误,前者在于以节候之“清寒”反衬人间的美好,后者重在喻示人生之“凄凉”。D项“‘客少’是因为词人被贬在外,远离亲友,也与贫困的处境有关”原因理解错误,“愁客少”源自作者身遭贬斥,受人冷遇,表达的是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悲凉感慨,可由对句的“月明多被云妨”推知。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中关键词“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情感。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例如,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惜别、热爱自然、归隐田园、关心民间疾苦、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例如本题就可根据标题、注释、等关键词句分析作答。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头,鬓边生出了白发。酒并非好酒,常因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注释: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世事一场大梦:《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李白《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新凉:一作“秋凉”。风叶:风吹树叶所发出的声音。鸣廊:在回廊上发出声响。《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徐寅《人生几何赋》:“落叶辞柯,人生几何”。此由风叶鸣廊联想到人生之短暂。眉头鬓上: 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贱:质量低劣。妨:遮蔽。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亮。琖:同“盏”,酒杯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第一,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第二,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做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翻译(24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2)_________________,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晚有儿息。
(3)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4)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____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
【答案】 (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 茕茕孑立 (3). 既无伯叔 (4). 门衰祚薄 (5). 鹏之徙于南冥也 (6).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7).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 置杯焉则胶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情景)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解答此类题时,如果是情景默写,必须注意情景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如果是直接默写上下句,则背诵出诗文内容即可。不管什么形式的默写,都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属于直接默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期”“茕”“孑”“既”“祚”“徙”“抟”“覆”“坳”“胶”。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答案】(1)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2)我的辛酸悲苦,不单是蜀地的人士和梁州和益州长官所看见和明明白白知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关键词(1)苍苍,深蓝色;其,用在选择句中,表示选择,是……还是……;极,尽头。(2)辛苦,心酸悲苦;牧伯,州郡长官;实,实在;鉴,看得清楚,审察。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三、语言文字运用(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幻,在2019年开年迎来好时光。以前,面对“科幻”二字,电影投资人总是 。而今《流浪地球》高歌猛进,票房已超40亿元,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让我们深切感觉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瞩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 ,它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流浪地球》为科幻注入了中国文化的表达,影片用集体主义取代了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中国科幻电影终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话。
,这是一部好作品,也对得起大多数的赞誉,它让我们在追赶好莱坞大片的路上“看到了希望”。但是,在矛盾冲突、场景创新上与优秀之作仍有一定差距,弥补差距不是 的,需要众多导演、编剧继续努力,追赶状态仍然是进行时。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望洋兴叹 厚积薄发 毋庸置喙 一挥而就
B. 望而却步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一蹴而就
C. 望洋兴叹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一挥而就
D. 望而却步 养精蓄锐 毋庸置喙 一蹴而就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部电影的成熟,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更需要依靠强大的科技发展
B. 一部成熟的电影,既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也要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
C. 一部电影的成熟,是需要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D.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仅依靠科技的飞速发展,还需要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让我们深切感觉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魅力。
B. 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C. 这部影片的题材是以拯救地球为内容,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影响。
D. 通过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我们深刻体验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答案】18. B 19. D 20. B
【解析】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台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第一组: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而却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语境说的是,以前,电影投资人面对“科幻”二字,总是很害怕,不敢拍。因此选用“望而却步”。据此可排除AC两项。
第二组:厚积薄发: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语境说的是《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际上是经历了充分的准备。因此选用“厚积薄发”。据此可排除D项。
第三组:毋庸置喙:指不用别人插嘴,不需要多话。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语境说的是《流浪地球》很明显是一部好作品。因此选用“毋庸置疑”。
第四组: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语境说的是中国的科幻作品《流浪地球》虽然不错,但是和好莱坞的优秀作品之间距离很大,不是一下子能赶上的。因此选用“一蹴而就”。分析可知,B项成语全都恰当。
故选B。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此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科技发展对科幻电影的影响,引出下文中科幻电影融入中华文化。依据括号后面《流浪地球》的例子,可推知,括号内是的主语应当是电影,因此排除AC两项。比较BD两项,B项,后面分句间的关系是“既……也……”是并列关系;而D项,后面的是“不仅……也……”是递进关系。语境后面强调的是文化对电影的影响,因此应选用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仅……也……”,应排除B项。故选D。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A项,“在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中”,滥用介词造成成份残缺,去掉“在……中”;“感觉”与“魅力”不搭配,应: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C项,“这部影片的题材是拯救地球,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影响”,搭配不当,主语应为影片,应: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影响”,“认识”与“影响”,搭配不当,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D项,“通过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影片,我们深刻体验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滥用介词造成偷换主语;“体验”与“影响力”,搭配不当,体验应改为感受,“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应:这部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影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展、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故选B。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今日中国之繁荣昌盛,离不开千千万万人民英雄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我国古语云:“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当下,部分人由于没有经历过英雄们的特殊时代,而在网络上对英雄事迹进行质疑,甚至出现诋毁英雄人物的现象。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感触和思考?在新学期升国旗仪式中,你要面向全校同学演讲。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看法和认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学习英雄精神,再创民族辉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很荣幸能在升国旗仪式中作为学生代表进行演讲。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学习英雄精神,再创民族辉煌。
今年,是建国70周年。七十年春华秋实,七十年风雨兼程,如今的中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定,这些都离不开革命老前辈的英勇无畏,离不开人民英雄的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然而,近日却出现质疑英雄事迹、诋毁英雄形象等恶劣行为,着实让人愤怒。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靠无数英雄的努力换来的!我们应该敬畏英雄,学习英雄精神,再创民族辉煌。
看昨日,国家危难当头,英雄选择前赴后继,流血牺牲。
新时代领路人曾多次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在革命年代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林则徐在国家危亡之日进行了虎门销烟,不仅使中国人民的身体免受鸦片侵蚀,更是振兴了人们的精神,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在黄海大战中,邓世昌亲自率领部队与敌军抗衡,在以寡敌众的危难下,仍坚持奋斗,最终沉船,壮烈牺牲。试想,如果没有英雄们的壮举,中华民族何来今日!
立当下,美好生活是英雄在为我们守护。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人民最闪亮的坐标。”当今社会之前行,与无数英雄的善举密不可分。作为一名军人,杜富国踊跃参与我国边境扫雷行动,遇到危险,脱口而出的总是“你退后,让我来”。为了扫除边境的一方雷患,在一次扫雷行动中,他英勇负伤,双目失明,双臂残疾。正是因为有像杜富国一样成百上千的排雷英雄,我们的边境才少了许多雷患,边境人民的内心才多了几分安宁。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这么安定和美好,正是因为有这些英雄们的守护!
望未来,学习英雄,维护英雄,共创未来新佳绩。
古语有云:“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当下,部分人无视历史,甚至歪曲历史。他们通过漫画恶搞英雄人物,诋毁英雄形象,这些行为应该受到大家的一致谴责!没有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哪里会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古往今来,无数英雄的事迹应该被铭记,这些英雄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只有感恩英雄、学习英雄,我们的思想才会提升,中华民族才会愈加辉煌!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英雄,学习英雄,感恩英雄,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开创祖国未来新篇章!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任务十分明确——在新学期升国旗仪式中,要面向全校同学演讲,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演讲稿,表达看法和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审题】首先审材料。这则材料的中心话题是“英雄”,首先展现英雄对中国的意义,接着借助郁达夫的讲话和我国的古语展示没有英雄或者忘却英雄带来的后果,最后联系现实,指出当今社会出现的不好现象,即质疑甚至于诋毁英雄。材料中的“英雄”指的是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们,所以立意时应该肯定英雄,否定诋毁英雄的行为,立意为敬畏英雄,向英雄学习。命题人让新时代的高中生面对社会现象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意在引导考生不忘历史,敬畏英雄,让考生明白中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命题导向。这则作文材料紧扣时代脉搏,以大时代为背景,围绕“英雄人物”展开叙述,让新时代的高中生面对社会现象谈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树立正确的“三观”。总体审题难度不大,但具体写作时要特别注意演讲稿这一文体的特点,演讲稿要有针对性,要有鼓动性。
参考立意:
①坚决抵制质疑、诋毁英雄的现象;
②勿忘革命英烈,护卫“中国梦”;
③捍卫英雄就是捍卫中华民族的历史;
④守望英雄,守望中国的未来;
⑥勿忘国耻,敬畏历史;
⑦怀抱赤子之心,做祖国荣誉的捍卫者。
行文构思: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的题目,比如“学习英雄精神,再创民族辉煌”。然后开头便亮明了自己的中心观点,接着从昨天、今天、明天三个层面对自己的观点“学习英雄精神,再创民族辉煌”进行了立体式的层层论述。最后发出号召。
素材:
1.我们伟大的民族所能够有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今天,我国所以能够走向世界大舞台的中央,离不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人民英雄的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所以,清明时节,慎终思远,我们最该缅怀的就是为国捐躯的英烈们。170多年,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青山处处有忠骨,不仅如此,抗美援朝、抗美援越……还有成千上万的英烈安眠在异国他乡,但他们的英魂都凝聚在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里,共和国旗帜上有着他们血染的风采。
2.
“英雄者,国之干。”所以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习近平总书记更强调:“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因此,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革命先烈、人民英雄。无论英雄烈士身安何处,我们都要铭记他们、祭奠他们,学习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崛起而奋斗。
3. 祭英烈学英雄,为中华而奋斗,新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蓝图美好,但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种种挑战和艰难考验,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学习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烈精神,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4.祭英烈学英雄,为中华而奋斗,重要的是把英烈敬在心里。我们必须始终怀有一颗感恩英烈的心,在此祭祀季节,更当饮水思泉,将祭奠英烈作为一种向革命英烈表达崇敬之心、感念之情、传承之志的庄严仪式,把“英烈”二字铭刻在心底,以先烈为镜,对标英雄,更激发我们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激情,忠心报国。
5.今年,是新中国70周年的诞辰,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步伐正铿锵,祖国不忘,每个人都不能忘记,值此国家大庆之时,我们更要学习英烈和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决不能遗忘一个英灵。民族正强大,国家已无羌,我们期待更多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英烈,能够魂归故乡,安息在祖国的大地上,受到全国人民的缅怀与祭奠。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
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