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32 KB
  • 2021-06-04 发布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语文试题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春期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二第四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 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春秋笔法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一种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那就是追求语言的简洁和意蕴的丰富,寓褒贬于叙事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是非和爱憎。‎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文,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而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隐瞒,仅是对比较小的事情所作的隐瞒,大事从简或者曲笔。春秋笔法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晦,婉转的陈述和评论以及有目的的选择;曲笔是曲折抒笔,这里的曲是曲折,并不是歪曲。能够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以教化人民,在笔墨中又流露出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这是曲笔的最高宗旨和理想。‎ 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协,是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1.下列各项中,其手法不属于春秋笔法的一项是(3分)‎ A.《窦娥冤》中三桩誓愿一一应验,印证了窦娥的冤情,暗含了作者对事件的评判。‎ B.《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从鸿门宴上逃走时,写道:脱身独骑。用了一个“独”字,来显示作者的态度。‎ C.《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完璧归赵”一节中,全部以“相如”称呼,而在“引赵使者蔺相如”中用了“蔺”这个姓,体现了秦王前倨后恭,急切想得到美玉的心态。‎ D.《晋灵公不君》一文,赵穿杀了晋灵公,史官董狐却书曰“赵盾弑其君”,为维护君臣之礼,把弑君罪名归于当时的实际掌权者赵盾。‎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编写《春秋》,行文不直接阐述自己的看法,而用一些特别的手法来委婉表达,褒贬惩劝,各有义例,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B.左丘明最先对春秋笔法做了精当的解说,但他对春秋笔法的解说还有些朦胧,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思考过程。‎ C.董仲舒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春秋笔法,但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 D.杜预最终完成了春秋笔法的普及工作,使这种表现技巧得以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笔法除了使用影射的手法,还对一些历史大事做了隐瞒、从简或曲笔,因而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B.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为标准,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这使乱臣贼子害怕。‎ C.‎ 春秋笔法虽用曲笔,但追求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在笔墨中又流露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所以曲笔并不是歪曲。‎ D.春秋笔法委婉行文,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写史向政治的一种妥协,是史官的无奈之举,所以并不值得提倡和效仿。‎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熊出没·原始时代》等多部影片同场竞技,将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票房推升至58.4亿元的新高度,观影人次达1.3亿。据国家电影局的初步统计,仅正月初一的单日票房就高达14.43亿元。‎ 被誉为大陆首部“硬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改编自“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膨胀将要吞噬地球,人类为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地球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春节档期叫好又叫座,短短5天,票房逾14亿元。这部电影以其大胆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让世界感受到了“充满未来感”的中国带来的感染力。《流浪地球》一上映便在豆瓣网拿下8.4的高分,影院排片率从第四逆袭到第一。猫眼专业版对《流浪地球》的票房预测是人民币53.34亿元。‎ ‎(摘编自《第一财经日报》)‎ 材料二:‎ 国内票房突破40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 中国科幻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培养出刘慈欣等科幻名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更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鼎者。往前追溯20年,中国科幻文学因缺乏好作品,一直不被外界熟知,最顶尖的作品在国外最多也只有几千本销量。因此当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并在海外热销时,人们将其称为中国科幻文学的转折点。而《三体》同样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王晋康、刘慈欣等科幻作家的作品版权被诸多投资方争抢。但王晋康却认为,这把火似乎烧得有点虚热:“《流浪地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但我们不能忽略它作为一部硬核科幻的不完美。无论是祖孙三代矛盾逻辑的不流畅、剧本上的科学硬伤,还是演技上的不足,目前想打动外国人,还是有一定困难。”‎ 王晋康认同中国科幻电影已走入元年,但在他看来,这其实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即便《流浪地球》失败,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最迟也只再延迟五年。而《流浪地球》的成功更多的是让资本更早地涌入,科幻作家有了培育的土壤,即便后续跟风的科幻电影失败,也不会让中国科幻热再次断流。“中国与美国科幻电影之间,是工业化的差距。美国领先中国不止十年。科幻电影烧钱,同样需要烧时间。”而谈及何时中国科幻电影可以与美国并称“双雄”,王晋康坦言,是早晚的事,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 ‎(摘编自《新京报》:《王晋康:美国科幻片领先中国不止十年》)‎ 材料三:‎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流浪地球》表面上描绘末世的凄凉景象,骨子里却含着积极的正能量。影片传播了“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这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截然不同。‎ 美国《纽约时报》称,这是中国即将推出的一系列大制作科幻电影中的一部,这类电影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投资上,都是中国大多数制作人目前还无法企及的。《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让人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 ‎《人民日报》刊文称,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应该说,相对影视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还有一些差距。我们要既看到长处也看到短板,既不捧杀也不棒杀,才能激励文化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摘编自《参考消息》)‎ 材料四:‎ 在航天科技硬实力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时候,体现我国软实力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隆重上映,让戏内情景与戏外现实交相辉映。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国家不断培育电影新的人才、技术、市场等力量所产生的令人欣喜的成果。如此视觉奇观式的庞大制作凸显了这些年我国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都一直是很有影响的题材,即便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总是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 ‎(摘编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流浪地球》在春节档与多部影片同场竞技时脱颖而出,好评如潮,仅仅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14亿元,实现精彩逆袭。‎ B. 从材料二看,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巨大发展,乐观地估计,中国科幻电影在十年之内就能比肩美国。‎ C. 过去20年中国科幻文学很少被外界关注,刘慈欣的《三体》使中国科幻文学发生转折,并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 D. 《流浪地球》传播的向往家园、眷恋故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核心价值观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春节档国产电影票房与观影人次的增长,既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也说明了中国科幻电影取得的初步成就。‎ B. 中国电影要想继续走创新道路,就需要在坚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多面向未来思考,少涉及穿越、幻想等尚古题材。‎ C. ‎ ‎《流浪地球》中人类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与中国航天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交相辉映,让人联想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D. 电影《流浪地球》虽然在剧本内容、科学设定、人物表演等方面存在着令人遗憾的瑕疵,但是总体质量还是被认可的。‎ ‎6.电影《流浪地球》取得成功的时代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综合材料内容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丁 玲 ‎“娃娃,甭怕,咱是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这孩子大约十三岁大小,迟疑地望着老太婆。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 ‎ ‎“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 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不要怕,娃娃!”她把灯点着了。灶里的火光舔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 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蒙着尘土的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迹印。他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着自己。那天正在野外放马,突然飞机来了,他藏在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洞口塌了。等他好不容易爬了出来,就只剩他一人了。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后来才遇着老太婆。‎ 有人送来包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来。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么?”‎ 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他暂时忘去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学来的话:“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 看见那些围着他的脸露出无限的羡慕,他就更高兴了。老太婆也扁着嘴笑:“咱一眼就看出了这娃娃不是咱们这里的人,你们看他那张嘴多灵呀!”‎ 有一夜,跟着狂乱的狗吠,院子里响起了庞杂的声音,马嘶声、脚步声和喊声一齐涌了进来。烧着火的孩子,心在剧烈地跳:“难道自己人来了么?”‎ ‎“呯!”窑门被枪托撞开了。冲进来的人一边骂,一边走到灶边,“哼,锅里预备着老子的晚饭吧。”‎ 孩子悄悄看了一眼,他认得那帽子的样子,那帽徽是不同的。他的心一下紧缩起来。‎ 有人眼光扫到老太婆脸上。她瑟缩地坐在地下,掩护她身后的孩子。“这老死鬼干嘛老挨在那儿,藏着什么!”老婆子一动,露出了躲在那里的孩子。孩子被抓到跟前。一个兵打了他一耳光。‎ ‎“老子有枪先崩了你!”孩子大声嚷叫,因为愤怒,倒一点也不惧怕了,眼睛里燃烧着火焰。‎ ‎“什么地方来的!”拳头又落在他身上,“听口音,他不是这里人!”孩子一声不响,只是咬紧牙。门突然开了,门口直立着一个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 ‎“报告连长,有一个小奸细!”‎ 连长走了进来,审视着孩子,默然坐到矮凳上。‎ ‎“可怜咱就这一个孙子,咱要靠他送终的。”老太婆嚎哭起来。几个围观的老百姓壮着胆子附和:“是她的孙子。”‎ 连长凝视着那双直射过来的眼睛,下了一道命令:“搜他!”‎ 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连长手上:一把小洋刀、两张纸票子、一顶黑帽子。纸票反面有一排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帽子上闪着光辉的红色五星。看着它,孩子心里更加光亮了,静静地等待判决。‎ ‎“这么小也做土匪!” ‎ ‎“招来吧!”连长问他。‎ ‎“没有什么招的,任你们杀了吧!不过红军不是土匪,我们不骚扰老百姓,四处受人欢迎。我们对东北兵也是好的,争取你们一道打日本,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过来的!”‎ ‎“这小土匪真顽强,红军就是这么凶悍!”他的顽强虽说激怒了一些人,但也得了许多尊敬。连长仍是冷冷地看着他,又冷冷地问道:“你怕死不怕?”这问话似乎羞辱了他,他不耐烦地昂了一下头,急促地答道:“怕死不当红军!”‎ 围拢来看的人一层一层地在增加,多少人在捏一把汗。连长不动声色,只淡淡地说道:“那末给你一颗枪弹吧!”‎ 老太婆又嚎哭起来了。许多人的眼皮沉重地垂下了,有的便走开去。但没有人,就连那些凶狠的家伙也没有请示,要不要立刻执行。‎ ‎“不,”孩子却镇静地说,“连长,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 忍不住了的连长,跑过来用力拥抱着这孩子,他大声喊道:“大家的良心在哪里?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家乡,杀了我们的父母妻子,我们不去报仇,却老在这里杀中国人。看这个小红军,我们配和他相比、配叫他土匪吗?谁还要杀他,先杀了我吧……”声音慢慢地由嘶哑而哽住了。‎ 孩子觉得有热的东西滴落在他手上,衣襟上。他的眼也慢慢模糊了,隔着一层水雾,那红色的五星浮漾着,渐渐地高去,而他也被举起来了!‎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的环境描写富有表现力。“没有一个人影”的原野衬托孩子与大部队走散后的彷徨,“孤冷的月亮”则反衬孩子做美梦时的温馨。‎ B. 有着“红五星”的帽子先被隐藏,后被发现,最后“红五星”“渐渐地高去”,“红五星”的多次出现隐含人物心理变化,暗示小说主题。‎ C. 老太婆一开始就了解小孩的身份却对他呵护备至,百姓也乐意与这个小红军亲近、为他打掩护,这些都反映人们对红军的信任与拥护。‎ D. 小说结尾看似突兀却在情理之中。连长和他的东北军一开始对红军与抗日心存排斥,孩子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让连长彻底改变了立场。‎ ‎8.小说标题“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9.小说在塑造“小红军”的形象时是如何做到真实可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宇文绍节,字挺臣,成都广都人。祖虚中,签书枢密院事。父师瑗,显谟阁待制。父子皆以使北死,无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绍节为之后,补官仕州县。九年,第进士。累迁宝谟阁待制、知庐州。时韩侂胄方议用兵,绍节至郡,议修筑古城,创造砦栅,专为固圉①计。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谮于侂胄,谓绍节但为城守,徒耗财力,无益于事。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侂胄得书不乐,乃以李奭代绍节,召还,以宝文阁待制知镇江府。‎ 吴曦据蜀,趣绍节赴阙,任以西讨之事。绍节至,谓大臣曰:“今进攻,则瞿唐一关,彼必固守;若驻军荆南,徒损威望。闻随军转运安丙者素怀忠义,若授以密旨,必能讨贼成功。”大臣用其言,遣丙所亲以帛书达上意,丙卒诛曦。权兵部尚书。统制官高悦在戍所肆为杀掠,远近苦之。绍节召置帐前,收其部曲。俄有诉悦纵所部为寇者,绍节杖杀之,兵民皆欢。升宝文阁学士,试吏部尚书,寻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安丙宣抚四川,或言丙有异志,语闻,廷臣欲易丙。绍节曰:“方诛曦初,安丙一摇足②,全蜀非国家有,顾不以此时为利,今乃有他耶?绍节愿以百口保丙。”丙卒不易。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 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卒,讣闻,上嗟悼,为改日朝享。进资政殿学士致仕,又赠七官为少师,非常典也。谥曰忠惠。‎ ‎(节选自《宋史·宇文绍节传》,略有删节)‎ ‎(注)①圉:读“yǔ”,养马的地方。②摇足:动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 B. 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 C. 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 D. 侂胄以书让绍节/绍节复书谓/公有复仇之志/而无复仇之略/有开边之害/而无开边之利/不量国力/浪为进取/计非所敢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中的“补”“迁”“升”“除”“进”都与官职变动有关,且这里都指官职升迁。‎ B. 阙,本意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常用来代指皇帝的居处,也借指朝廷。‎ C. 赠,追赠,指加封死者官职、勋位,古代可用于特别表扬对政府有贡献的死者。‎ D. 谧,即“谥号”,古代对死去的有地位的人接其生平事迹,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宇文绍节出身官宦,世代忠君。他的祖父宇文虚中和父亲宇文师瑗都因为出使北国而死,宇文绍节以族子身份成为他家后代。‎ B. 宇文绍节谋划长远,措施得当。韩侂胄筹划对敌发兵,宇文绍节在庐州郡中谋划修筑城池,创立修造砦栅,专门为固守考虑。‎ C. 宇文绍节善于识人,眼光独到。讨伐吴曦时,他推荐了随军转运使安丙,并派遣亲信用帛书传达上意,最终成功诛杀了吴曦。‎ D. 宇文绍节为国尽忠,深受器重。皇上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叹息伤悼,为他改变了朝拜祭祀的时间,并给予了特殊的恩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有诉悦纵所部为寇者,绍节杖杀之,兵民皆欢。‎ ‎(2)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访,绍节审而后言,皆周悉事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古诗歌,完成14~15题。‎ 书 愤(其二)‎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本诗写于1197年,作者时年七十三,已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家多年。②的博:地名,在今四川省。皋兰:县名,在今甘肃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诗的三四句写当下自己虽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悲愤存胸,宝剑在握,还是愿为国拼尽全力。‎ B. 诗的五六句为实写,诗人回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 C. 本诗题为《书愤》,诗中虽无“愤”字,愤却贯穿始终:从当年的壮志凌云到现在只能袖手旁观,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苍凉。‎ D. 全诗共分为两层,前六句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两句写不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死的感情。‎ E. 全诗笔力雄健,气壮山河,充分地显示了陆游对国家、民族的每饭不忘、终生难释的深厚情意。‎ ‎15.这首诗是如何通过对比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赏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后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表现自己绝不卑躬屈膝的态度。‎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一诗中感叹自己中年多病无人理解的一句是: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在巴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习近平强调,要把中法关系发展好,政治互信是关键,务实合作是____________;新形势下,既要筑牢互信的堤坝,也要____________理想的灯塔;要坚持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____________,求同存异。‎ 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法国1688年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这部《论语导读》仅存两本。《巴黎人报》评论说,这本《论语导读》原著非常珍贵”。一部《论语》,见证着中法交流的源远流长,印证着____________是中法关系的独特优势。‎ 据最新消息,马克龙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德方官员,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一道,在3月26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访问欧洲举行会谈中欧关系。这种“组团”做法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是马克龙在外交上的一次“创新”。( ‎ ‎ )然而,欧盟28个所持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各不相同、且对华利益大小不一,“用一个声音说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摘自2019年3月25日观察者网)‎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必由之路 竖立 和而不同 文化亲近感 B. 当务之急 树立 齐心协力 政治互信力 C. 必由之路 树立 和而不同 文化亲近感 D. 当务之急 竖立 齐心协力 政治互信力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毛病,下面所作的修改没有毛病的一句是(3分)‎ A. 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德方官员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一道,3月26日与正在访问欧洲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欧关系举行会谈。‎ B. 马克龙将于3月26日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德方官员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一道,就中欧关系与正在访问欧洲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谈举行。‎ C. 马克龙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德方官员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一道,在3月26日与正在欧洲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中欧关系举行会谈。‎ D. 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等德方官员一道,在3月26日与正在欧洲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中欧关系。‎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法德虽然依然是欧盟举足轻重的大国,但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毕竟不复当年,欧盟希望有协调、统一的行动,当然可以理解。‎ B. 法德虽然依然是欧盟举足轻重的大国,但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毕竟不复当年,希望欧盟有协调、统一的行动,当然可以理解。‎ C. 法德虽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毕竟不复当年,但依然是欧盟举足轻重的大国,欧盟希望有协调、统一的行动,当然可以理解。‎ D. 法德虽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毕竟不复当年,但依然是欧盟举足轻重的大国,希望欧盟有协调、统一的行动,当然可以理解。‎ ‎20.下面是一位作者发给图书编辑的一则短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亲爱的编辑老师:您好,您今天专程来拜访我,我万分感激。但是我今天日理万机,实在是没有时间与您会面。明天我会抽时间光临您的寒舍,并带上我的拙作请您拜读。‎ ‎21.你十分想要拥有一件物品,但你的零花钱不足以购买,还需要向父母寻求资助,请你选择具体的物品,按照以下框架,向父母提出合理诉求,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说:“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都没做好一件事。”‎ ‎(2)法国作家雷杜德一生只画玫瑰,整整二十年,他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绘成了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0年春期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二第四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A 2.B 3.C 4.C 5.B ‎6.①电影(文化)发展:为中国科幻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促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②国家形象展示:凸显了我国综合国力提升背景下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世界观察中国、了解中国提供了独特视角;③文化精神展现:突破了中国电影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 ‎7.D 8.(1)指的是东北军连长要杀害孩子的一颗枪弹,但最后却没有执行;也指孩子让东北军连长留着的那颗枪弹,希望他拿它去打日本。(2)象征着小红军的精神品质,他虽未上场杀敌,却有坚定的信念、团结一致来抗日的觉悟、英勇无畏的精神;也象征着东北军连长被孩子感动,国耻家仇未忘,良心未泯。(3)象征着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统一战线,团结一致来抗日,必将摧毁敌人,取得胜利。‎ ‎9.‎ ‎(1)如实(或通过细节)正面描写孩子的言行心理,符合“小红军”年龄与身份特征。小说写孩子离开集体的彷徨,初见生人的戒备,被人羡慕时的高兴,其言行心理等细节符合其年龄特点,又符合“小红军”身份。(2)通过合理安排情节,使“小红军”形象真实生动。小说先叙述“小红军”想念部队,后又写他向群众宣传抗日,最后写他面对东北军时的英勇无畏等,前有伏笔铺垫,后又照应升华,真实自然地突出“小红军”形象。(3)在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人物,使之真实可信。小说描写了典型的陕北自然环境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环境,符合史实,在这样真实的历史环境中刻画“小红军”形象,使其言行举止均有了现实基础,从而真实可信。(4)通过次要人物的侧面衬托来塑造“小红军”形象,使之真实可信。小说一方面通过老太婆等百姓对小孩的呵护、掩护以及连长受感化等言行来正衬其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东北军的蛮横言行来反衬其“小红军”形象,使之更加真实。【从叙述人称(第三人称叙述)、语言风格生活化等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10. B 11. A 12. C ‎ ‎13. (1)不久有人诉说高悦放纵他的部下抢掠,宇文绍节用杖刑处死了他,军人百姓都欢悦。‎ ‎(2)朝廷对于四川的事情经常向宇文绍节咨询,宇文绍节详细审查之后再发言,都全面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 ‎ 参考译文:‎ 宇文绍节字挺臣,是成都广都人。他的祖父宇文虚中,任签书枢密院事。父亲宇文师瑗,任显谟阁待制。父子二人都因为出使北国而死,没有儿子,孝宗怜悯他们,命他的族子宇文绍节作为他家的后代,补官任州县职务。九年,进士及第。屡次升迁任宝谟阁待制、庐州知州。当时韩侂胄正在筹划发兵,宇文绍节到达郡中,策划修筑古城,创立修造砦栅,专门为固守考虑。淮西转运判官邓友龙向韩侂胄说宇文绍节的坏话,说宇文绍节仅仅考虑守城,白白耗费财力,对事情没有用处。韩侂胄写信责备宇文绍节,宇文绍节回信说:“您有复仇的志向,却没有复仇的方法;有开拓边疆的害处,却没有开拓边疆的利益。不衡量国家力量,轻率地作出进攻的计划,不是我所敢于知道的。”韩侂胄得到回信不高兴,就任用李奭代替宇文绍节,召他还朝,以宝文阁待制的身份做镇江府知府。‎ 吴曦占据蜀地谋反,朝廷急忙催促宇文绍节回京,把西讨吴曦之事委任给他。宇文绍节到达后,对大臣说:“现在如果进攻,那么瞿塘峡这个关隘,叛军一定固守;如果驻军在荆南,只是白白地损失威望。听说随军转运安丙素来怀着忠义,如果授给他秘密旨意,一定能使征讨贼人取得成功。”大臣采纳了他的话,派遣安丙的亲信用帛书传达皇上的旨意,安丙最终诛杀了吴曦。宇文绍节代理兵部尚书。统制官高悦在戍守的地方大肆杀人抢掠,远近的百姓都以他为苦。宇文绍节召他在帐前任职,收纳他的部下。不久有人诉说高悦放纵他的部下抢掠,宇文绍节用杖刑处死了他,军人百姓都欢悦。升任宝文阁学士,试任吏部尚书,不久授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安丙宣抚四川,有人说安丙有二心,事情报告皇帝,朝廷大臣想要撤换安丙。宇文绍节说:“当初诛杀吴曦的时候,安丙一跺脚,整个四川都不归国家所有了,他不趁那时谋反获利,现在反而会有谋反之心?我愿意拿全家百口性命担保安丙。”安丙最终没有撤换。朝廷对于四川的事情经常向宇文绍节咨询,宇文绍节详细审查之后再发言,都全面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 嘉定六年正月甲午日去世,讣告告知皇上,皇上叹息伤悼,为他改变朝日宴享的时间。进官资政殿学士退休,又追赠七官为少师,不是一般的恩典。谥号为忠惠。‎ ‎14.BD ‎15.①前两联通过身心对比来表现诗人的奋争之情。诗人两鬓苍苍,衰老发胖,但内心依旧赤热,迟暮之态与未老雄心形成对比,悲愤中流露出奋争的情怀。② 后两联通过今昔对比来表现诗人的悲愤之情,诗人回想壮年豪迈的战斗经历,慨叹如今关河未安却只能袖手旁观,在今昔对比中表达出内心的悲愤。‎ ‎16.三顾频烦天下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17.A 18.C 19.B ‎20.(1)拜访-看望 (2)日理万机-事务繁忙 (3)光临-前往 (4)寒舍-家中/宅邸 (5) 拜读-指教/指导/阅读 ‎21.爸爸妈妈,我想买一双溜冰鞋,价格在一百五十元,我很喜欢溜冰这项运动,因为它可以锻炼身体和胆量,也可以放松紧张的学习。请我爸妈支持我的请求。‎ ‎22.一生做好一件事 ‎①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想来真是痴长.‎ ‎②先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一个园子,引得蜂来燕往蝶飞蚓爬,使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 ‎③当然,这种私家的园子后来很快就没有了,支援了国家建设.园子变成了一座丝织厂,工厂的围墙抵在我家屋后,整日整夜哐当哐当地响,我不喜欢这声音.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非常想养花种草.渴望与日俱增,可多年来就偏是没有机会,既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有自己的一寸土地.‎ ‎④十几年熬过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竟然留了养花槽.这一高兴,头脑轰地发了热,不知不觉拿业余爱好当了正经事做.一连好些日,提只篮子和小桶,四处挖湖泥.在大大忙了一阵之后,花种上了,草也养上了,菜子也撒上了.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赏,倒真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以后每逢出差或笔会,凡遇上奇花异草,都挺执著地弄点回来栽进盆里.家里厨房三天两头做鱼、肉,也常记得将洗鱼洗肉的水倒入花槽.‎ ‎⑤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开几朵,从庐山植物因特意带回的碗莲之类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为此,我特意找了《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渐亮.合上《花经》,扔下花铲,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实际上,《花经》这本厚书我翻来覆去看的只是前面一节:序言。‎ ‎⑥序言里简洁地记叙了本书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的时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他做什么呢?他购买田地十余亩(时田价每亩约二十金),渐扩充至百亩.黄先生从此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甘为花木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花异草奇,声名远扬.每逢花时,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睛话雨.众人深得启示:既混浊之世,百无一可,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已.‎ ‎⑦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已,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⑧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⑨曾少年狂妄,自以为聪明.把表面的一些由头借来,实际标榜自己为至情至性之人.这也做做,那也试试,好听人评价个多才多艺.近年来国家大兴经济,文人纷纷“下海”,我也曾与人发议论说作家的智商是足够经商的.最近由读《花经》而获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们终身搞阴谋,商人们终身搞欺骗,情种终身搞爱情(比如贾宝玉),黄岳渊先生终身搞花草.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够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⑩总之,我是不敢再说文人经商之类的话了,也不敢再狂热地养花弄草.就连剪裁时装、研究烹调之类的兴趣也淡了下来,兴致所至,偶尔为之,拿得起,放得下,决不长期牵肠挂肚.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写作,我这一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