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0 KB
  • 2021-06-04 发布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春期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信息文明不仅建立在信息的共享本性基础之上,而且通过信息的共享本性,大大扩展了物能的可共享性。‎ 一方面,文明的发展,分享和共享的内涵区分越来越需要进一步清晰。“分享”是享有方各占部分;“共享”方均独拥整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物能完全不同,信息具有共享的天然本性。物能资源越是为更多人共享,共享者各自拥有的份额就越少,因此,物能共享实质上是一种分享,与物能越分享越少完全不同,信息却越共享越多,一个蛋糕,分享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份额就越少;而一个微信群,参与信息共越多,一个蛋糕,分享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份额就越少;而一个微信群,参与信息共享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反而越多。由于分享范围有限,物能文明往往是伴随物质利益冲突的文明;而信息共享的天然本性,则为人类文明发展奠定了共享的存在论基础。‎ 信息的共享本性,不仅意味着不因共享而损耗,而且还能够随着共享面的扩大激发出更多的信息,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信息的共享本性将使物能资源具有前所未有的共享可能。通常所说的硬件软件化的共享趋势,就是通过将硬件转化为软件,达到以信息扩展物能共享可能的目的。这正是工业文明使物能共享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信息文明将使物能资源的共享可能性空前扩展的重要原因但作为资源,物能与信息具有本性上的根本区别,物能资源只是具有共享的可能性,但不具有信息资源那样的共享本性。因为物能资源不仅不会因共享而增加,而且会随着共享面的扩展而加速损耗,结果一方面是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共享,另一方面则是历时性的实质分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物能资源在本性上归根结底是分享性的。信息文明虽然不能改变物能资源的历时分享本性,但能越来越充分地展开物能的共时态共享性,从而使信息文明具有越来越充分展开的共享文明物能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文明的发展,会使物不断信息化,从而不断展开物能资源的共时态共享性DNA芯片就分别是自然进化和人类创构最为典型的例子。这里涉及从物数据化到物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机制。‎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相互性所蕴含的共享本性越来越充分开展相互性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凸显和展开,这是人类共享需要的类特性根据。人的本性在根本上就是人的需要,人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需要的发展,而不同层次需要的满足具有不同的性质。越是低层次需要的满足,越具有个别性,物质需要的满足就具有这种典型的性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正是这一性质的极端表现与此相应,人的需要水平越高,共享本性的展开越充分,因而越是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越具有共同性因为人的需要层次越低,越具有物能的性质;人的需要层次越高,越具有信息的性质。在生理需要到心理需要再到精神需要的发展过程中,物能越来越居于基础地位,而信息则越来越处于界面位置由于信息具有共享的本性,而物能在根本上只能分享,信息和物能的不同本性,决定了信息文明与物能文明性质的不同。‎ 当然,信息离不开物能,信息文明必须基于物能文明,但信息文明并不是外在地建立在物能文明的基础之上,而是通过文明的整体化反过来对物能文明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物能资源越来越成为信息文明的共享基础。‎ ‎(摘编自王天恩《解“发展”的信息文明“钥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信息共享与物能共享完全不同,前者是越共享越多,后者实质是分享,越分享则越少。 B.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都能够导致物能共享可能性的扩展,但后者比前者作用更为显著。 C.信息文明通过不断信息化,增强共享文明物能基础,能充分实现物能的共时态共享性。 D.信息与物能本性的不同,即共享与分享的不同,决定了信息文明与物能文明性质之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解析了信息文明与物能文明的差异与联系。 B.文章论说信息共享与物能共享的不同本性时,列举生活实例加以解说。 C.文章厘清分享与共享的内涵后,深入阐述了物能文明对信息文明的影响。 D.文章按"总-分-总"结构论证,辨证分析了信息文明与物能文明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一个微信群,参与信息共享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信息越多,对成长的帮助也越大。 B.物能资源会随着共享面扩大而加快损耗,而信息资源则会因共享面扩展而变得愈加丰富。 C.物能资源的历时分享性是信息文明难以改变的,可见这种属性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进步。 D.人的需要层次高低不同,其共享本性强弱相异需要层次越高的人,就会越没有个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可以满足三个产此相互渗透融合的新动向,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摘编自《现代农业科技》)‎ ‎‍材料二:‍‎ ‎‍自从田园综合体这个词进入国家高层文件以来,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浪潮正在席卷全国。田园综合体不仅成了文化旅游资本的宠儿,也成为中产阶级安放乡愁的栽体。在本质上,田园综合体是在乡村发展起来的新范式,是旧乡民、新乡民、新乡贤共同营造的现代田园理想。田园综合体还原了农业的本质,还原了农北的生态循坏之美、文化创意之美、休闲体验之美,在此基础上,田园综合体开启了以乡村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文化旅游开发新模式。‎ 田园综合体的内核是乡土经济逻辑,追求的是“农业集群+休闲产业集群”的利益最大化,所以,田园综合体更加符合中国农耕社会的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来说,田园综合体树立了逆城市化的成功范式。‎ ‎(摘编自《楚天都市报》)‎ 材料三:‎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中面临着文化重塑的过程,任何一个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者,所面对的风景是田园风景,但是所面对的当地居民可能是被异化的中间人(失去了乡民原本的淳朴,失去了民俗文化的传承,“中间人,”既不是纯粹的乡下人,也不是纯粹的城里人让中间人重拾自己的民俗文化传承,重新找回田国心性,这是田园综合体能够具备灵魂的关键。‎ 中产阶级的新田园文化和农民的旧田园文化之间需要找到一种平衡机制,这种平衡机制的建立不依赖于管理运营者,也不依赖于任何商业模式,而是依赖于一种自由和谐的文化开放机制。未来,基于田园综合体,一定会生成一种全新的乡贤文化形态。‎ ‎(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四:‎ ‎“留住绿水青山,守住淡淡乡愁。”长久在钢筋水泥中生活的都市人大多有一个田园梦,秀美的风光、传统农耕场景,蕴藏着从古至今的乡村美好意盛。‎ 浙江省绍兴市漓渚镇素有“国兰祖地、春兰故乡”的美誉,如今正在进行“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试点,其中的裳棣村是千亩花海的核心区块。“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坏境优”,2018年,裳棣村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批3A级景区村庄。漓渚利用兰花经济、美丽乡村、乡村治理等优势条件,创建生态经营示范项目,“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即将美丽绽放。‎ 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着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改变着当地及周边乡村的发展格局,一幅推动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摘编自《钱江晚报《“田园综合体”载起乡村来来》)‎ ‎4.下列关于“田园综合体”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田园综合体是旧乡民、新乡民、新乡贤共同营造的现代田园理想,其本质还是乡村社区,不过是以新范式来呈现。 B.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新型产业综合发展模式,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C.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关键是被异化的"中间人"重拾民俗文化传承,找回田园心性,这样才能进行真正的文化重塑。 D.田园综合体的内核是乡土经济逻辑,与城市经济逻辑不同,追求的是"农业集群+休闲产业集群"的利益最大化。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材料二指出了田园综合体的本质,林料三关注建设中的文化重塑,材料四则用真实的事例说明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B.当前我国乡村正大力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花香漓渚"项目就是一个例子。 C.具有生态循环之美、文化创意之美、休闲体验之美的田园综合体还原了农业的本质,更加符合中国农耕社会的特点。 D.田园综合体不仅文化旅游价值较高,同时也为中产阶级安放乡愁提供了载体,因此在全国各地出现了一股建设浪潮。 6.请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田园综合体建设应有怎样的文化价值。(  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兵车行 唐栋 六月的喀嘲昆仑山依然贼冷。风襄起细碎的砂粒,拍打得车体啪啪作响。‎ ‎“同志,请开快一点。”‎ 司机慢慢地扭头看了我一眼:“这车,不能开快。”‎ ‎“真见鬼啦!”‎ ‎“你!”司机的脸冷峻得像块冰岩,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你不知道,这车……只能跑这么快。”‎ ‎“耽误了病员怎么办?”‎ 司机神情坚毅沉稳,催促是没用了。我把头往后一靠,想像看病中的上官星。‎ 不知这次领导怎的开了恩,竟派车专程送我。一辆军车静静等候在卫生队院子里,车厢用帆篷严严实实地罩着,夜色下犹如一块巨大的岩石。‎ 这不是上官星的卡车吗?‎ 车子颠了,司机竟如临大难,绕车察看了一圈,发现一切完好无损才不安地驾起车缓缓前进。‎ ‎“自己班长的病一点也不急,车上的东西倒这么经心!”我嘀咕着,心想,这车要是上官星开,早就飞起来了…‎ 那是我第一次接到去5700哨卡处理病员的命令,司机就是上官星。车子呼地窜了出去,罗盘上的指针一下就指到了八十。‎ ‎“开这么快干什么!”‎ ‎“不是去救护战友吗?哪能慢慢腾腾!”‎ 一团旋风旋起高高的尖柱,在山谷间游动。我感到头有点疼痛 ‎“不大好受吧?这儿是死人沟,海拔四千米以上。”‎ ‎“你少唬人!谁不知道前面是个兵站”‎ 他哈哈大笑起来,“那不是灯火,是鬼火,一代代的商队和朝圣者留下的,我们哨卡就守卫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多有意思!”‎ 车灯下,路两旁尽是片片白骨。我胸口直跳,只想快点走出这死人沟……‎ 司机突然停车,看看路线,才漫慢开过河。磨磨蹭蹲,上官星的病……我想起过河的情形 他会不会是自那以后病倒的呢?‎ 那天水势真吓人!只记得上官星挠着脑袋思索片刻,一咬牙:要闯了 他像尊铁塔稳操着车艰难推进。突然,车熄火了;江刻,冰抉撞击着车体,水从门縫缝直往驾驶室灌!‎ 忽地,我闻到股浓浓的酒味——上官星举着酒瓶咕咕嘟地猛喝!‎ 这深的水,冷的冰,怎么可以……‎ 他光身站在齐腰深的水中,用手摇柄狠劲地摇着发动机,摇柄猛击着水面,整个车都在晃动。‎ 我仿佛觉得站在水中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那冰冷的水似无数把锥子,直往骨头缝里钻……‎ 车发动了!他磕碰着牙踏进驾驶窒,我只管为他擦身上的冰水,忽然,他咳嗽了,先是一声两声,很快成了一串……‎ ‎……‎ 车子开始登山了。曲曲弯弯的盘山公路紧贴着悬崖,一头钻进了天,难怪叫它天神达坂。恼人的司机走一阵就停下来检查,稍微有点灌风的地方都要严密堵好。我连催他的气力都没了。“顶住,这次一定要闯过达坂,上官星在等……”‎ 那天天气可不像这么平静。刚挨上达坂,挡风玻璃上倾刻就落满一层雪。上官星打开车门,将身子探到外面辨路,不一会儿就成了个雪人,脸色发紫,眼睛又紅又肿。‎ 正行间,不料车子被一溜暗冰滑了一下,半个后轮已经掉到了路外,那雾腾腾的深谷像只张大了嘴巴的饿狼!‎ ‎“冰雪太厚,车挖不出来了。趁天还早,我步行去哨卡上搬兵。”‎ ‎“我跟你一起走!”‎ ‎“开玩笑,雪这么深,海拔又高,你怎么行?这是打火机,冷了就点燃汽油。祝你……保重了。”‎ ‎“你也保重!”泪水情不自禁地打湿了我的睫毛。‎ 他对我留下意味深长的一瞥。雪地上一串深深的脚印,仿佛是一条永远不断的线,牵动着我的心……‎ 像谁把一盆鲜血泼给了夕阳,天际间一片艳红;满山满谷的冰雪静諍地注视着天空。风照旧在刮,雪地上卷起层层白浪。绕过一段之字形的山路,整个哨卡豁地展现在眼前。几十名战士,分列两行,肃立在大门旁…‎ 仿佛无数朵白花在眼前旋转起来。战士们从车上抬下一副盖着白布的担架,扫架上躺着的就是上官星!‎ 原来他就跟我在一辆车上……‎ 我扑过去,呆杲地注视着他坚毅安祥的神情,感到整个世界都凝固了……‎ 连长告诉我,上官星留下话:把他送回“家”,埋在积雪的山岗;希望秦月能到哨卡为他送行,因为在所有熟识的战友中,只有我这个唯一的女性。‎ 秦月同志。”连长拿来一封信,信里是一首诗:‎ 我是星星,你是月亮,我们同在永恒的天上;‎ 美丽的夜晚,我们闪耀着理想!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小说以“兵车行”为题既是对小说情节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暗示了社会背景,赋予作品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B.上官星已经牺牲,他就静静地躺在送秦月去哨卡的军车的车厢里。这个最后才解开的悬念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在情节叙述中已留下了多处伏笔。 C.“仿佛无数朵白花在眼前旋转起来。”心理刻画简单而深刻通过人物心理感知的变形,表现出上官星的牺牲给秦月带来的巨大心理震动。 D.死人沟、天神达坂等处都是小说情节的关键连接点,对它们的描述不仅是简单的环境描写,更是美与力的象征,充满着诗性意味。 8.小说以秦月的视角,在现实与回忆的两次“兵车行”中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 9.小说结尾处上官星留给秦月的小诗,堪称全篇表现主人公的点晴之笔请作简要分析。(  6分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 又三署郎吏二千余人,三府掾属过限未除,但当择善而授之,简恶而去之。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陈蕃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 B.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 C.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 D.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豫章,是汉朝设置的郡,治所在现江西省南昌,唐初将其改为“洪州”。 B.临朝,即临御朝廷,处理政事。也特指太后摄政称制,由西汉吕后开创。 C.食邑,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也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D.中官,既可指宫中、朝内的官员,也可指宦官。“中宫”与之意思相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陈蕃品行出众,为人所推重。在郡中时就被推荐为孝廉,并被授予郎中一职。母亲去世后,他弃官守制。服丧期满,周景征召他担任别驾从事,后来他又受到李固的举荐。 B.陈蕃为政清廉,不惧显赫权势。大将军梁冀威名震慑天下,派人送信请他办私事,陈蕃拒绝会见使者。使者说假话以求见,陈蕃大怒,把信使鞭打致死,因此被贬为修武令。 C.陈蕃刚正不阿,竭尽臣子之责。桓帝去世后,在没有确立皇位继承人的情况下,陈蕃针对当时尚书们托病不上朝办公的问题,写信责备他们,使得他们最终都去上朝办公。 D.陈蕃嫉恶如仇,为国除奸被杀。陈蕃和大将军窦武不满曹节等人勾结赵娆、讨好太后、获爵封官,密谋消灭他们。但因事情泄露,太后命曹节杀了窦武,王甫后又杀了陈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分 )‎ ‎(1)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 ‎(2)又三署郎吏二千余人,三府掾属过限未除,但当择善而授之,简恶而去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歌,完成14~15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①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都城长安。长安多杏树。‎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 B."一枝红艳出墙头"与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表达的情感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回大地的无比欣喜和激动。 C.颈联写天色渐暗,寂静的树林中黄莺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 ‎ 却没有蜂飞蝶舞。 D.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 15.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2) ,心念旧恩。(《短歌行》)‎ ‎(3)《赤壁赋》中,苏轼放开小船自由飘荡后“ ”,此情此景,让他欢乐之极,不禁“ ”,想要登仙而去。‎ ‎(4)《氓》 中 以 神 态 动 作 来 表 现 女 子 期 盼 见 到 心 上 人 的 急 切 心 情 , 见 之 则“ 。”未见则“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____________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在海外圈粉无数。李子柒的海外走红,(     )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海外传播。如何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____________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____________,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在翻看李子柒的视频时,一个不经意的小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她将捕获的小龙虾中还没长出大钳子的小龙虾扔回池塘。细节之处见用心,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千军万马,她能从中____________,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①荣获     ②交融     ③自怨自艾     ④脱颖而出 B.①荣获     ②交互     ③孤芳自赏     ④锋芒毕露 C.①荣膺     ②交融     ③孤芳自赏     ④脱颖而出 D.①荣膺     ②交互     ③自怨自艾     ④锋芒毕露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化输出。 B.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 C.不仅是一种文化输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D.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输出。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B.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C.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D.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20.下面是某校一在校学生写给母校百年庆典的文章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 金秋十月,惊闻母校百年庆典,我夜不成眠!饮水思源,永难忘怀!回想在母校生活和学习的这几年,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我兄弟般的鼓励和帮助!今年,是您百年诞辰!弦歌百年今又始,桃李不言满庭芳。祝福您,我的母校!祝愿各位恩师扬名杏林!祝愿莘莘学子学业有成!‎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 礼,是从行为举止上讲的。个人的修养、社会的运行都包含①__________和行为举止,内和外两个方面。内在的情感通过外在的行为举止而落实和体现。行为举止必须有规范。在中华文化中,这种规范就是礼。守礼一项,如何做创新性的继承和发展,特别需要研究。一方面,礼的特点是②__________。今日的中国和世界,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礼的变革远未能跟上(变化)。另一方面,近代以来在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特别是批判旧礼教的影响下,③__________。由此造成礼的严重缺失,带来了社会失序和风气浇薄的不良现象。‎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70年,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而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跃令世人瞻目:从两弹一星到北斗导航,从港澳回归到加入世贸,从中国桥到中国网…… ‎ 以上述材料,触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为建国70周年献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春期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D 6.①重构现代田园理想,留住乡愁。 ‎ ‎②激励“中间人”传承民俗文化,找回田园心性。‎ ‎③创设自由和谐的文化开放机制,生成全新乡贤文化形态。 7.A 8.①情节安排上,秦月的“急”与司机的“慢”形成了对比,不断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②人物刻画上,有利于通过秦月的回忆集中描写上官星为救战友而奋不顾身的行为,刻画其的英雄形象。③表现手法上,有利于更好地运用侧面描写,通过秦月、司机和哨卡战士们的表现,来体现上官星精神的感人力量。‎ ‎9.①诗句体现了小说主人公为祖国守卫边疆、英勇献身的崇高爱国主义理想;②诗句体现了主人公在极度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奋力实现生命超越的顽强精神。③诗句体现了主人公追求人与人之间真诚、温暖情感(包括异性战友之间的相互吸引与依恋)的浪漫情怀。‎ ‎10.B 11.D 12.D 13.(1)前后郡守招请,(周璆)不肯去,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陈蕃只尊称他的字而不直呼其名,还特意为他安放一张床榻,周璆离开时,就把床榻悬挂起来。 ‎ ‎(2)另外,三署中郎官有二千多人,三府中的属官超过限额还没有委任,只应选择优秀的人授予官职,挑出昏庸之人加以清除。 解析:【参考译文】 ‎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最初,在郡里做官,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剌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劝谏意见不一,弃符离去。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升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缪,高洁之人,前后郡守招请,(周璆)不肯去,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陈蕃只尊称他的字而不直呼其名,还特意为他安放一张床榻,周璆离开时,就把床榻悬挂起来。大将军梁冀是威震天下的人,当时派人送信给陈蕃,请陈蕃办私事。送信的人不得见,于是说假话请求见陈蕃,陈蕃发怒,把送信的打死了,罪降为修武令。后来逐渐升迁,被任为尚书。这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商议要派军队去讨伐,皇帝又下诏州郡,所有讨伐有功者都可以保举孝廉、茂才。陈蕃上疏说:“以前高祖创立大业,抚养百姓如同养育自己的儿子一样。现在二郡的老百姓争都是皇上的儿子,导致儿子们为害的原因,难道不是当地官吏贪污暴虐逼迫他们像这样造反的吗?应该严厉责成三府,暗暗地考核州牧太守县令长,如果有为政残害百姓的人,立即向朝廷揭发,另选清正贤明,能够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这样可以不必烦劳国家的军队,却可以使所有的盗贼平息啊! ”‎ ‎ 另外,三署中郎官有二千多人,三府中的属官超过限额还没有委任,只应选择优秀的人授予官职,挑出昏庸之人加以清除。(陈藩)因为这个得罪了皇帝身边的人,所以被下放到豫章郡担任太守。后升任大鸿胪,恰逢白马县令李云上疏直言劝谏,桓帝大为震怒,李云应被处死,陈蕃上书救李云,获罪被罢免回家。又被征任议郎,几天之后,升任光禄勋。永康元年(167),桓帝去世,窦皇后执掌朝政,任命陈蕃为太傅并管理尚书事宜。当时刚遭国丧,还没有确定皇位继承人,各尚书害怕触怒朝中权臣,都假称有病不上朝办事。陈蕃写信责备他们说:“古人讲究节操,侍奉去世君主的态度如同他还活着一样。现在皇嗣还没有定下来,政事日益紧迫,诸君为什么抛弃国家的苦难不管,在家躺着休息呢?在义已经很亏缺了,哪能谈得上仁呢?”各位尚书惶惶恐怖,都去朝廷办公。灵帝即皇位后,窦太后再次下诏表彰陈蕃,封陈藩为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陈蕃上疏尽力辞让。陈蕃和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起用名流贤士,共同参与国家政治。然而桓帝的乳母赵娆,早晚都在窦太后身边,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同她勾结,讨好太后。太后信任他们,多次下诏令,给他们封爵授官。陈蕃常恨这帮人,决心消灭宦官。恰逢窦武也有谋划,陈蕃于是与窦武商量。因为事情泄露,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王甫当时从宫里出来,于是命令逮捕陈蕃,当日杀害了他。 ‎ ‎14.B 15.①惜春之情。长期观赏都会有花败的遗憾,更何况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 ‎②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要行色匆匆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③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16.(1)挥斥方遒; (2)契阔谈䜩; (3)凌万顷之茫然;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载笑载言; 泣涕涟涟 17.C 18.B 19.D 20. (1)“惊闻”改为“欣闻”或“喜闻”;(2)“夜不成眠”改为“激动万分”;(3)“兄弟般”改为“亲人般”; (4)“杏林”改为“杏坛”; (5)“莘莘学子们”改为“莘莘学子”;‎ ‎21:①情感精神(或内在情感、思想情感或情感意识);②因时而变(或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③守礼的传统遭到极大破坏 ‎;22:略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