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09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疆石河子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末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B.中国文学为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文学思维,已位于世界文学之首。 C.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的力量是文化自信。缺少了这种自信,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也就 无从谈起。
一、现代文阅读
学校:
姓名:
班级:
第 I 卷(选择题)
考号:
D.特定的文化产生特定的文学,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包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指出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取得的成就。
(本题 12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必须以文化自信为现实基础。从现代文学诞生至今,中国文学的发展在不断成熟和繁 荣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积淀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发展理念和理论。20 世纪中期以后,特别 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为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的中国经验和中国式的文学思维,向世界全方位展示 了建于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中国文学范式,成为世界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但也不可否认,在这种发展流变和日益壮大的文学实践中,有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特别是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的自身建构上还缺乏原创的勇气和视野,缺乏基于中国文化自身逻辑的理论创设和延伸。 这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缺少了这种自信,也就会缺失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现实基础,建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学也就无从谈起。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信不仅是新时代中国文 学发展的现实基础,而且是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必须蕴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中。正如人们所知,特定的文化产生特定的文 学。因此,新时代中国文学一定是蕴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的。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凭空 产生的,它是历史的积淀、过程的总结、时代的凝练,是它们相互作用、彼此呼应的结果。总书记指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 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论述指 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构成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层 面累世叠加,通过不断继承和创新,积淀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这三个方面既构成了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线性文化线索,也指明了新时代中国文学 发展必然的文化逻辑,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性和当代性总结。每一个作家都是带着自身的文化积淀和文化 经验开始文学创作的。因此,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浸润下,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 的优秀文学作品,才能从文化还原的角度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提供丰富源泉。
(选自《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路径与秩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一直以文化自信为现实基础,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B.文章两处引用总书记的话,一处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一处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要素。 C.文章第二段中指出缺乏文化自信的情况,从反面论证了中国文学发展要以文化自信为现实基础。 D.第三段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拥有文化自信,可能就不会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的自身建构上缺乏原创的勇气和视野。 B.要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文学作品,就必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浸润。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线性文化线索。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构成方面融合起来,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本题 12 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近日,关于 2016 年中国网络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规模调研结果出炉。网络视频行业规模已达 521 亿元,
10 年间增长近百倍。同时,作为产业另一潜力支柱的数字音乐行业,近年来也获得了飞速发展。调研数据显 示,2016 年,数字音乐行业规模已突破 150 亿元,逐渐与国际接轨。
进入 2017 年,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在严惩盗版的同时,也为知识产权内容的健康成长 提供了最好的支持。在经历了盗版阵痛后触底反弹的网络版权重要领域中,数字音乐与网络视频的产业间距 正在慢慢缩小,回顾这些年的发展历程,网络视频所积累的经验也正是其最好的前行向导。
(摘编自“互联之家”2017 年 8 月 30 日) 材料二 今天,未经授权传播的音乐作品被要求全部下线。版权主管部门的这一重拳,被业界看作网络音乐产业
的重要转折。 一纸禁令并未对网络音乐平台造成冲击。几大在线音乐平台似乎早有准备,动作频频:宋柯、高晓松加
盟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用户数量宣布破亿……而另一边,一些小众平台在版权禁令下,选择关闭音乐服务。 国内知名音乐分享网站“音乐盛宴”已于 27 日正式关闭,距离 2006 年的创建,不过 10 年时间。
音乐人对网络传播始终又爱又恨。爱的是其传播效率远远超过之前的磁带或 CD,往往一首歌在网络走红
就能让音乐人名满天下;但是免费下载又让网络人气成为看上去很美的产业气泡,人气变现在免费下载,时
代几乎无解。正因如此,网络音乐在走红的同时,也时常被歌手抵制。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5 年 7 月 31 日) 材料三
C.互联网音乐平台将产业链变成简捷有效的“内容+渠道”,意味着音乐产业的产业链调整已到位。
D.互联网音乐平台的营利点虽多,但由于版权费用昂贵,目前还没有平台实现盈利。
6.在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的情况下,未来的网络音乐产业应如何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
互联网数字音乐将销售渠道彻底改变。音乐产生之后,直接放到互联网音乐平台上,没有发行公司、音
像市场,而是将产业链缩短为更为简捷有效的“内容+渠道”,但渠道已经从传统唱片公司手中转移到了互联 网音乐平台上。
(本题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毋相忘
移动互联网时代,发行渠道渐渐转移到了平台手中。速途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各类应用的使用率中, 音乐应用以 77.2%排名第四。QQ 音乐推出付费数字音乐专辑之后,互联网音乐平台基本完全掌握了线上发行 渠道,并且逐渐取代线下发行渠道。此时,帮助词曲作者进行版权维护与收费的工作也转到平台,QQ 音乐为 此甚至建立了专门的法务团队。
音乐产业链的重构将给音乐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但对音乐平台公司而言,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盈利问 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 年,移动音 乐市场规模已达 96.2 亿元。但各互联网音乐平台中,实现盈利的只有 QQ 音乐,而且还是首次盈利。
目前各音乐平台的营利点包括付费用户、数字唱片、版权转让费、维权收费、广告等营利点虽多,但金 额却都有限,甚至难以覆盖昂贵的版权费用。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全球娱乐和媒体产业年度报告》中断言,音乐播放平台尽管发展十分迅猛, 但仍然难以为音乐产业带来更多收入。而要解决平台盈利问题,最快捷的方法就是回归音乐本身。
在互联网协作模式下,资源开放、技术升级、渠道易主,让音乐人摆脱了过去依赖唱片公司的模式,音 乐创作、推广方式也越来越灵活多样。音乐产业的产业链未来还会调整,正在探索中的新商业模式也有待稳 定,但无论如何,几年前濒临死亡的音乐产业,如今又迎来了曙光。
(摘编自《财经》2017 年第 4 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音乐与网络视频同属一个产业,但其规模比网络视频要小。 B.数字音乐在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的情况下未受到冲击。 C.数字音乐的销售渠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转移到了互联网音乐平台上。 D.在互联网协作模式下,数字音乐要想盈利,回归音乐本身无疑是最快捷的方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对网络版权产业的监管愈加收紧,可以说是为知识产权内容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B.数字音乐和网络视频在过去 10 年都获得了飞速发展,行业规模增长近百倍。
①我有一个学生,她先到澳洲,后到英国,如今暂时栖泊在加拿大。飘泊的成果是英语说得像流水一样
畅快,举止温柔舒曼,很有些欧美气味。可是这些年,总是会在假日里到唐人街去买些字帖、笔墨。她的才 华并不在把笔挥毫上,她只是喜欢字帖里古典的气息。
②我想起秦汉瓦当、竹简上让人心跳不已的四个字---“长毋相忘”。这是怎样的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怀啊!
③有时我总是想,一个人的信念被遏止,譬如不让我纵笔泼墨,沉醉于这千年的回声里,日子将是何等 昏暗,有时候出长差,宾馆舒适的环境只能看看电视,我明显地感到擅长提按的手指变得荒疏了。这使我生 出几许恐慌来。可以消遣的娱乐场所无处不在,却从来没有一处摆上文房四宝,让这些痴迷于翰墨的游子放 牧心灵。于是时间一长,心结就纷乱,惶惶然急着赶回,步入书斋,倒上一缸子墨汁,拈起那杆已经枯干多 日的羊毫,痛快淋漓地埋头狂写,不知今夕何夕。
④在都市,每到周末,总会看到不少家长载着小孩,背着琴袋、画夹,提着笔墨、颜料,去学手艺。而 我没有兴致教这些孩童,他们的监护人总是希望早日学成,眼神里闪烁着催促之光。他们没有耐心通过逝去 的古代名家的遗留笔墨,回归到遥远而又寂寞的意境中。我只想循着自己的思路,培养一种兴趣,让其随时 日推移而长,顺其自然地延伸,如听松风天赖,如观山光水色,这就是艺术生命的自然律。我听过《击壤歌》, 见过那些带着泥巴气味的乡村人,他们该播种时播种,该收割时收割,该耐心等待时则和土地上的植物同在 岁月中不急不踩地守望。他们面对好年成不喜,面对坏年成不忧。在他们看来,有了好的光景也必然有不好 的年成,五个指头伸直了还不一般齐呢。那么,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去吧。他们心目中没有搏一把就走的怪 念头,他们缠系着最久远的亲情:人与土地长毋相忘。
⑤再回到艺术的话题上来吧。有着几千年积淀的古典艺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为今人所把握呢?人 总是希望一生更多地拥有,只是,不经磨难而拥有,则多半易逝。有几次我走进北方几家大的书画社,看到 了名人之后的丹青,笔墨太平庸了,却在落款处都标明与祖上的亲缘。这是何等的笨拙呢。在我的印象中, 父子同嗜一艺,子跃居其父之上的终归是少而又少。王献之着实是好样的,算是走出了其父的影子,而后来 的欧阳通之于欧阳询、苏过之于苏轼、米友仁之于米希,大都在前辈荫底下讨生活。他们缺乏筚路蓝缕的拓 跋精神,屋下架屋床上叠床,大气象萎落成了小格局。
⑥有一些质量充实的生命,要最后离去,不为我们琢磨,真是很难很难。这对于人们追逐时尚的天性来
说,未免是一种悖反。时尚的追逐,显然容易多了,这支有声有色的队伍始终是以狂欢的状态行进的。而人,
难以破开迷雾飞升。苏东坡活了大半辈子,最有价值的就是悟出了这个道理。远离,是对古典更真切的亲和, 相对的控制力量被摆脱,那种支配艺术的利益、欲望会相应地远去,守护精神家园的愿望会愈发坚韧起来。 曾经有几次,在偏僻的乡村,我看到了出手不凡的墨迹,贴在破旧的祠堂的柱子上。书写者远离文化中心, 远离都市名人,却凭着由表的喜欢,常常是晚饭毕,推来几张旧报纸垫着,再放上一张毛边纸,不计新墨宿 墨,不择笔尖笔秃,畅畅快快地写去。不知不觉,平平淡淡地萦回着田园牧歌。
⑦那些湿漉漉的古典情绪,期待着梳理和归位,还有些在喧闹的季节里走失了,需要找寻。青年时代的 热烈和自信,也掺和着目空古人睥.睨.古典,似乎古人的笔墨也没有那般神奇。如今我们知道穿过古典的皮表 很难,更不消说在古典的内核漫游了。我们为自己找到了理由,爱归咎于外界的诱惑呀,困扰呀,是它们使 我们的精神锋芒如此疲软。如果从个体生命来剖析,我只能固执地认为,是元气流失了。人身上原来充足的 精气神,漫漫旅程上,这儿滴漏一点,那儿跑冒一点,待用于自己喜爱的古典艺术上,已经力不能穿缟了。 养气从来为文人所重,老庄提醒过“万物无足以铙心”,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都在于提升净化人的 自然生命,去除生理过分的欲求。当时光老人的巨手叩动我中年的心扉时,“删去平生多余事”的念头就转 化为渴望。安宁清明中,我觉得自己仿佛坐落在古典的层面上,大量流逝的时光在这里汇聚,隔着老远的距 离,可以察觉到古贤人正无声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③每晚睡前,我总是取出枕边的一本《汉简书风》细细玩味,让飞扬的思绪湮没在已逝的久远里,长久 相守,长毋相忘。
(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③段运用“赶回”“步”“倒”“拈”“狂写”等一系列词语,细致生动地写出作者急切的心情和 由纷乱到痛快淋漓的心绪变化,表达了对书法的痴迷之情。 B.文章第④段写乡村人遵循农事规律,保持耐心,不急不躁,与都市中家长们对孩子艺术教育急功近利的做 法形成鲜明对比,意在强调应遵循艺术生命的自然律。 C.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简洁、含蓄而深沉,意在强调只有摆脱支配艺术的利益、欲望,才能更为真切地、 纯粹地亲近古典艺术,才能更为坚定地守护精神家园。 D.文章第⑦段中的“睥睨”一词意为“斜眼看”,带有傲视的情感意味,生动写出了作者对自己青年时代艺 术趣味的反省,点明了造成我们精神锋芒疲软的原因。
8.请围绕“长毋相忘”简要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
9.如何理解“长毋相忘”的丰富意蕴?文章以“长毋相忘”为题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本题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配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
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 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 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 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 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 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 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 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 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 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 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哼”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
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 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
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他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
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 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已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
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 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 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 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介绍父亲的名字很气派,但他其实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配角”而已,作者巧妙设置悬念,引起读 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中画线的句子“漫天大雪,朔风怒吼”属于自然环境描写,形象地突出了父亲工作环境的恶劣。 C.小说通过叙述父亲生活中的几件小事,生动地塑造了“父亲”这样—个普通的小人物形象,他为了让家人 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D.小说几个人物形象都刻画得很生动,以“父亲”为例,除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外,作者还特别 重视描绘父亲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
11.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12.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本题 2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 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 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
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
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 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
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
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 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
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 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 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 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 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造.其庐 造:建造 B.躬樵.爨以事父母 樵:砍柴 C.父子昆弟每相饬.曰 饬:告诫 D.士之道.洛者 道:取道
14.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B.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C.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D.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师,学习《河图》、《洛书》、
《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B.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 号安乐先生。 C.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 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没有什么好处。 D.邵雍不求仕达,先后两次被举荐为官,都是在坚决推辞之后接受任命的,但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去世时, 追赠秘书省著作郎,同时赐谥号康节。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
(2)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
三、诗歌鉴赏
(本题 10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夕旅怀 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唐代诗人,浙江人。公元 888 年举进士,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 湘鄂的时候写的。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7.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颔联第二句视听结合,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 怀。
B.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 C.诗中前四句都是对春夕之景的描绘,写春景之寥落;后四句重在抒情,抒发了凄婉动人的愁绪。 D.“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两句运用设问,言外之意是,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跟 我争的。
18.全诗除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外,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四、情景默写
19.(本题 10 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 了择师的标准:“ , 。”
(2) 贾谊用 “ , ”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 应的情况。
(3)《劝学》正面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 。
(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 中的“ , ”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五、材料作文
20.(本题 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 世纪 70 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
20 世纪 20 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0 世纪 50 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
20 世纪 80 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
21 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 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新疆石河子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1.C
2.D
3.D
4.B
5.A
6.①网络音乐产业应巩固发行渠道,帮助词曲作者做好版权维护与收费工作。②网络音乐产业应在互联网协作模式下,开放各种资源,做好技术升级。③网络音乐产业应使音乐创作、推广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④网络音乐产业应调整产业链,努力探索新商业模式。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未来的网络音乐产业应如何发展”;然后确定答案信息范围,在材料中仔细筛选相关内容,并进行归纳概括;最后将有效信息分条表述,得出答案。
7.D
8.①首先从作者旅居外国的学生钟爱古典字帖谈起,引出“长毋相忘”的话题。②写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痴迷,突出对古典艺术的无法割舍的情结。③含蓄指出要做到“长毋相忘”需要具备的内在修为:自然而持久的兴趣,承袭基础上的创新,摆脱利益、欲望牵绊的淡泊。④最后写自己艺术趣味回归古典的过程,写古典艺术对自己的深情呼唤和自己对古典艺术的热烈拥抱,进一步深化“长毋相忘”的意味。
9.意蕴:“长毋相忘”是一种自觉亲近古典气息、古典意境、古典情绪的依恋态度,是一种尊重规律、排除纷扰、涵养元气、持守精华的传承情怀。艺术效果:词语雅致深沉,富于古典色彩,巧妙契合文章所谈的古典艺术;一语双关,既是古典艺术对于现代人的深情呼唤,也是作者对传承古典文化的深情倡议,抒情色彩浓郁,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0.D
11.①刚嫁给父亲时满怀期望,认为父亲会大红大紫;②嫁给父亲后,深怀悔意,对父亲“配角”职业颇为不满,公开场合尽量避免提及父亲的“演员”身份;③女儿长大后,对父亲多了关怀体贴,安慰受伤的父亲,提醒孩子不要干扰影响父亲拍戏。
12.①情节结构上,留白,给人以思考的空间,让人回味。②人物塑造上,这个画面,突出表现了父亲这个普通小人物辛勤努力的形象。③揭示主题上,这个画面进一步深化主题,赞美了像父亲这样的普通小人物认真生活、认真工作的品质。
13.A
14.B
15.D
16.(1)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退居洛中,他们很敬重邵雍,经常一起交往(随从交往、求学),大家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宅院。
(2)邵雍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
17.A
18.⑴春逝之伤:春水远流,春花凋谢,诗人送春归,渲染了一片暮春景色,表达作者的伤春情怀,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
⑵迟暮之悲:三四联有对自己“华发”“满镜”而功业无成、心有不甘的慨叹。
⑶欲归隐又不得的矛盾:尾联两句是倒装,从暗用范蠡典故来看有归隐之意,可诗人却“不归”,反映其处于彷徨矛盾之中:欲为不能,欲隐不甘。
1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其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0.与君共赏,魅力中国
莎翁曾言:“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我要说:“一千个旅者眼中有一千个中国。”或许你已曾听过种种言说,心中对中国有些许模糊印象,但现在,请听我这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一言:中国,绝对是一个魅力十足的中国!
当然,空气污染阴霾未褪,食品安全心尚存疑,但正如高峰常伴雨雪,大海也有风浪。中国不是一点一片的中国,中国是横有960万平方公里,纵有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中国的魅力绝不因短暂的呜咽而稍减,绝不因一时的阵痛而凝绝。
中国的魅力,在异彩纷呈的美食。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加之民族的众多,风俗的各异,从而形成极具地域特点的各色美食。先有川菜、鲁菜、粤菜、苏菜,后继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源远流长;技分炒、烧、煎、炸,兼具煮、蒸、烤、淋,技艺出神入化;味具南甜北咸,杂以酸麻辣鲜,其香淳美四溢,其味不可言宣。更令人惊叹的是美食的背后或蕴含着美丽的故事或承载动人的传说:尝棕子,便忆及屈原愤而投江的爱国情怀;品月饼,便思及嫦娥奔月的满腹幽怨;吃元宵,便虑及万里飘泊的乡思深情。中国的美食不仅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更蕴藏着黎民百姓的万千情丝,而这一切在长远的流传中又悄然深化成中华民族的魂魄。品美食而知中国丰富,品美食更应感中华民族之魅力。
美食之外,中国的魅力,在创新之精神。共享单车遍布城市角落,移动支付触手可及。数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方式,在一夜之间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成为百姓生活的日常。习总书记说:“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创新的号角吹响的时刻,城市的发展正阔步向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两种基于互联网的方式异军突起,深刻改变了国人的支付方式和出行方式。创新引领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提供了创新的平台,中国正昂扬地走向未来,以其创新的魅力吸引着整个世界。
仓促之间,中国的魅力难以言尽。以其遥闻言说而幻想其形,莫如亲临中国而身感其味。只有走近中国,才能遇见中国的宽广;只有走进中国,才能懂得中国的深厚。中国的一点一滴都是中国,中国的魅力无处不在。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来到中国,我当与君携手,领略中国的魅力,共赏魅力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