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50 KB
  • 2021-06-04 发布

湖南省武冈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武冈二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年级中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王雪辉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缪钺所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则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诗让宋代诗人仰望,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典范,更多的是带给其沉重的心理压力。‎ B.宋诗对唐诗的创新体现在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C.宋代诗坛追求平淡为美,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所以他们分别有畅达与瘦硬的风格。‎ D.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唐诗终于和宋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二段论证宋诗相较于唐诗的创新时,从宋诗的题材和选材角度两方面进行论证。‎ B.文章第三段论证宋代诗人刻苦钻研,终于在诗歌领域另辟新境时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第四段分析苏轼和黄庭坚对各自偶像的推崇之处,是为引出宋诗“平淡”的内涵。‎ D.文章末段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是证明唐诗有丰华情韵的特征,宋诗以平淡为追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条件是宋代诗人在对唐诗的继承中有创新。‎ B.唐代诗人普遍不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细物,会以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为抒情主人公。‎ C.一些宋代著名诗人有相对唐诗而言新生的风格特征,那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D.宋代诗人追求的“平淡”不同于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淡”,前者包含了“雕润绚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龙盏寺的品茗盛会 吕啸天 竟陵城西湖之滨有一座千年古刹龙盖寺,住持智积大师擅制葱油饼,寺中僧人每日必食,竟陵葱油饼由此成为当地的美食。智积大师更擅长的是煮茶品茗,每有高僧来访,智积大师就会取来珍藏的茶中珍品,用化开的积雪之水烹煮,端坐于禅房之中品茗论禅。竟陵城中的达官贵人对此很是神往,把能与智积大师围炉品茗视为人生一大幸事。‎ 竟陵城北天井山北峰有一棵珍稀的山茶树,长在悬崖上,要采摘非常艰险。曾有当地茶农腰绑绳索前去采茶,但是脚下的万丈悬崖让其不得不放弃。也有茶农甚至专门驯养了一只猴子,临到采茶时节,来到山上,猴子面对那万丈悬崖也吓得落荒而逃。‎ 清明前的一天,智积大师给大弟子广教留下音讯后,径自朝天井山北峰而去。‎ ‎“师傅冒着巨大的艰险前去采茶,这该如何是好?”广教大惊失色,召集众弟子商议对策。但是面对师傅做出的如此决策,众人也无计可施,只有暗暗祈求佛祖保佑。‎ 半个月后,衣衫褴褛的智积大师回到了寺里,大笑宣布:“采到了山茶。”那高兴万分的样子就像得到了世间的珍宝。智积大师说完给大家展示了放在陶罐里的一点儿茶叶:叶片厚实鲜艳,通体金黄,外形细嫩而卷曲,芽肥壮匀齐,香郁的茶香扑鼻而来。‎ ‎“师傅,你何苦冒着生命危险去采摘这点儿茶叶?”广教忍着热泪,半是责怪半是不解地问道。‎ 智积大师又是一笑,道:“在老衲眼中,禅事与茶事都是天下第一大事。能采到如此珍稀的茶叶,真是令人高兴。”至于他是如何千方百计在悬崖采到茶叶的,他闭口不谈,众人也不敢细问。‎ 竟陵城南富豪钱万有,也喜品茗。得知智积大师冒着生命危险采到珍稀山茶的消息,派管家前来,愿出百两银子来购买这点儿茶叶。智积大师一口回绝,笑道:“在老衲眼中,再多的银子也换不来品茗的乐趣,别拿银子败了品茗的兴致。”‎ 百两银子买不到一点儿茶叶,让珍稀山茶叶名声大振。竟陵城中人在猜测智积大师将会如何处置这些珍稀山茶叶的时候,智积大师在寺中贴出了一张告示:中秋节当天将在寺里举行品茗盛会。‎ 中秋节当晚,皓月当空,众人云集在龙盖寺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中央,智积大师沐浴更衣、净手焚香之后走上广场中央的品茗台上,令人从藏在地窖里的一个黑色陶罐中取出三块泉水结成的冰块放在铜炉里,化开之后再用文火煮开,然后再从陶罐之中取出珍稀山茶叶放进紫砂壶中,冰泉化茗,奇香四溢,聚集在广场中的人们不由连声称赞:好茶!好茶!‎ ‎“老衲采下珍稀山茶叶,不敢独享,邀请众人前来闻香品茗。”智积大师朗声道,“老衲穷尽二十余年的时光研究茶道,品茗的精髓就在一个‘品’字。今日举行品茗盛会,一杯为量,老衲只沏茶一杯,能说出茶中智事、乐事、趣事、妙事者,最有资格品用。”‎ 智积大师话音刚落,人群中走出一位富态的中年男子,迫不及待地说:“在下正是竟陵城南富豪钱万有,商贾之余最喜品茗。曾经为求茶中极品白毛猴,花费过三百两银子。不知这算不算趣事妙事?”‎ 智积大师尚未答话,人群中走出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男人,只见他朗声道:“在下左正南,湖州人氏。本来生在富裕之家,最喜品茗。只因生不逢时,家中遭遇灭顶之灾,左某沦为乞丐,纵是如此,还以品茗为乐。竟陵城每有茶事,左某必赶去观摩。年前得知竟陵城南富豪钱府花重金购买了名茶白毛猴,左某不顾身份赶去只想讨一杯香茗。”‎ 人群中有人就问钱万有:“如此名贵之茶,钱老板一定不舍得吧?”钱万有闻言脸红耳赤,无言以对。当日他得知有一乞丐上门乞讨,不求一饭,只为一杯香茗,很是生气,叫仆人连骂带赶把左正南轰走。‎ ‎“行乞亦不忘茶事,左施主奇志可嘉。”智积大师哈哈一笑,令人弹琴,再请左正南来台前品茗。‎ 左正南端起茶杯先闻香,再慢慢品味。一杯香茗勾起了他无尽的往事,不由得泪流满面。许久他擦干眼泪,感慨道:“月下品茗,人生百年。杯茗万里路,壶中乾坤大。品茗可怡情养性,可寄高风雅韵,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杯香茗尽藏清、寂、廉、俭、美、乐、静的要义。”‎ 龙盖寺的品茗盛会成了竟陵城谈论了许久的话题。‎ 又过一个月,这天的早上,智积大师正在做早课,左正南匆匆赶来,告诉他在西郊一座小桥旁边发现了一名被遗弃的婴儿。智积大师就把婴儿带回寺中精心抚养,并教他品茗之道。‎ 许多年后,这个婴儿成了名满天下的品茗宗师。‎ 婴儿名叫陆羽。‎ ‎(选自《珠江时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在曲折的情节中,推进故事一步步地发展,从而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文中对左正南的品茶细致描写,极写品茶之用心。因用心,故而才会道出品茗的真谛,说尽茶之要义。‎ C.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煮茶品茗的动人故事。‎ D.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如:用茶农和猴子的畏惧和智积大师最终采到山茶,钱万有与左正南追求茶道的不同方式等对比。‎ ‎5.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智积大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 ‎6.文中结尾处提到,多年后,弃婴成了名满天下的品茗宗师陆羽。有人认为多余,有人认为必须有,你觉得呢?(5分)‎ 二、古诗文阅读(47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7.下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下 我決起而飞 決:快速的样子 ‎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去,往 则芥为之舟 芥:芥草 ‎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发怒 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 ‎ 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于:在 ‎8.下列各组划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B.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C.鹏之徙于南冥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9.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逍遥游(节选)》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文章的特色。 ‎ B.《逍遥游(节选)》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 C.《逍遥游(节选)》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令人叹服。 ‎ D.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追求绝对自由,不与统治者合作。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景皇帝讳师,字子元,宣帝长子也。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晏常称曰:“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魏景初中,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宣穆皇后崩,居丧以至孝闻。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寻加卫将军。及宣帝薨,议者咸云“伊尹既卒,伊陟嗣事”,天子命帝以抚军大将军辅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命百官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四海倾注,朝野肃然。‎ 或有请改易制度者,帝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人之美也。三祖典制,所宜遵奉;自非军事,不得妄有改革。”‎ 五年夏五月,吴太傅诸葛恪围新城,朝议虑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诸水口。帝曰:“诸葛恪新得政于吴,欲徼一时之利,并兵合肥,以冀万一,不暇复为青徐患也。且水口非一,多戍则用兵众,少戍则不足以御寇。”恪果并力合肥,卒如所度。帝于是使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距之。俭、钦请战,帝曰:“恪卷甲深入,投兵死地,其锋未易当。且新城小而固,攻之未可拔。”遂命诸将高垒以弊之。相持数月,恪攻城力屈,死伤太半。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恪惧而遁,钦逆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 (节选自《晋书·景帝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 B.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资内外/置阵甚整。‎ C.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 D.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帝”始于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从此, 历代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 B.“路”是中国古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称。在宋代时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本文中“要其归路”即此意。‎ C.“太傅”周代设置,位列三公,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后来多用于为大官加衔,无实职。‎ D.“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帝才华出众。他年少时就博得好名声;高雅有风采,沉者坚毅,深谋远虑;与年少时的景帝名望相同的何晏曾称他是一个几乎能够成就天下事的人。‎ B.‎ 景帝重视人才。他制定选用人才的方法,提出了选人用人要求,命令百官推举人才,关心人,体恤人,因此赢得了人心,自己也得到了朝廷内外的尊重。‎ C.景帝遵守旧制。当有人提出要改变现有制度时,景帝引用一位诗人的诗句,表示祖先留下来的典章制度应当遵守,但他同时也表示,如果有战争则例外。‎ D.景帝洞察战况,诸葛恪合肥起兵,应验了景帝战初的判断;景帝下令以防守消耗敌人的力量,再根据战况,令属下主动出击,结果大败敌军,生擒诸葛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5分)‎ 译文:‎ ‎(2)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5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脊令:鸟名,即鹡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表达了兄弟二人分手时,难分难舍的惜别之情。全诗感情深笃,首联即侧面写离别的哀痛,掀起感情的波澜。‎ B.颔联诗人抒发了自己报复落空的苦闷,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悟言一室之内,畅享天伦之乐。‎ C.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回程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 D.这首诗表现出黄庭坚在化用典故上的深厚功力。他善用典故,经过锻炼熔铸,显得浑成无迹,真所谓“水中着盐,食而方知其味”。‎ ‎15.本诗的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四)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6.(1)策扶老以流憩,       。 (2)山原旷其盈视,     ________   。‎ ‎(3)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4)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 ‎(5)山寺钟鸣昼已昏,_____________。 (6)臣以险衅,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8)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 ‎(9)炉边人似月,____________。 (10)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的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对于书中的金玉良言,要融会贯通,付诸实践;对于书中的糟粕要及时剔除。‎ ‎②中纪委在调查中发现,这起贪腐窝案涉案官员级别之高,数量之大,覆盖系统之多,涉案金额之巨,令人侧目而视。‎ ‎③深化改革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不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一味品头论足,改革何时才能成功?‎ ‎④党员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软约束或是置之度外的一纸空文。‎ ‎⑤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⑥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傣家人胼手胝足,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幸福的交响曲。‎ ⑦这一特大贪污腐败分子被挖出后,该利益链条背后的一系列同案人物纷纷呼之欲出,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法律的严厉制裁。‎ A.①②⑥ B. ④⑥⑦ C.①③⑤ D.③④⑦‎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国际足联2017年度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多项大奖名花有主。最引人瞩目的世界足球先生竞争激烈,葡萄牙球星C罗击败梅西和内马尔,连续两年蝉联该奖项。‎ B.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物质表现,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善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与轻声细语。‎ C.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时刻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孩子们在幼儿园期间的人身安全、教师的道德素质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广大家长备受关注的。‎ D.2017年度游戏《王者荣耀》对历史人物及符号的改编曾饱受质疑,但没人能否定它在泛娱乐时代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态与娱乐方式。‎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观赏名胜古迹时,人们常会沉浸于历史并发出种种感慨;阅读史传作品时,人们常会含咀吟诵并抒发个人感受。赏景和读文的感受,往往各不相同。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①针对不同赏景者面对同一景物时的不同心态 ‎②从赏景来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 ‎③而即使读同一文本 ‎④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论断 ‎⑤个人的感受自然也有不同 ‎⑥因读者的人生际遇、现实处境有不同,特别是个性心理有差异 A.③⑥⑤②①④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③⑤⑥②①④‎ ‎20.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B.“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周邦彦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C.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D.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21.选出下列语句使用得体的一项(    )(3分)‎ A.这个事情是个好事,你们尽管放手去做,若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B.新居落成,我明日乔迁,为答谢您的厚意,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C.今天我能够莅临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感到万分荣幸,谢谢您们的聆听!‎ D.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 白首偕老!‎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5分)‎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 ① 。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②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 ③ 。‎ 四、写作(60分)‎ ‎23. 我愿站在高处,因为那里能听到上帝的声音。 ——托尔斯泰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维特根斯坦 这两句表达形象、寓意深刻的名言,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武冈二中2018年下学期高二中考 语文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 王雪辉 一、 现代文阅读(23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 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正如缪钺所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钱钟书则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选自莫砺锋《宋代文艺高峰的启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诗让宋代诗人仰望,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学习典范,更多的是带给其沉重的心理压力。‎ B.宋诗对唐诗的创新体现在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C.宋代诗坛追求平淡为美,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所以他们分别有畅达与瘦硬的风格。‎ D.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唐诗终于和宋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答案:D【A 曲解文意。原文用的“但”表示强调,不是代表“更多”。C 强加因果。苏黄两人 的风格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D 理解不当。唐诗已达中国古典诗歌史的高峰,宋人努 力让宋诗与之比肩。原文的“与”是介词,前后的对象不可调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二段论证宋诗相较于唐诗的创新时,从宋诗的题材和选材角度两方面进行论证。‎ B.文章第三段论证宋代诗人刻苦钻研,终于在诗歌领域另辟新境时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第四段分析苏轼和黄庭坚对各自偶像的推崇之处,是为引出宋诗“平淡”的内涵。‎ D.文章末段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是证明唐诗有丰华情韵的特征,宋诗以平淡为追求。‎ ‎2答案:D【解析:引用缪钺和钱钟书的话,为证明宋诗与唐诗成为古典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重要条件是宋代诗人在对唐诗的继承中有创新。‎ B.唐代诗人普遍不写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细物,会以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为抒情主人公。‎ C.一些宋代著名诗人有相对唐诗而言新生的风格特征,那是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D.宋代诗人追求的“平淡”不同于现在通常所说的“平淡”,前者包含了“雕润绚烂”。‎ 答案:D【解析:原文是“超越了雕润绚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龙盏寺的品茗盛会 吕啸天 竟陵城西湖之滨有一座千年古刹龙盖寺,住持智积大师擅制葱油饼,寺中僧人每日必食,竟陵葱油饼由此成为当地的美食。智积大师更擅长的是煮茶品茗,每有高僧来访,智积大师就会取来珍藏的茶中珍品,用化开的积雪之水烹煮,端坐于禅房之中品茗论禅。竟陵城中的达官贵人对此很是神往,把能与智积大师围炉品茗视为人生一大幸事。‎ 竟陵城北天井山北峰有一棵珍稀的山茶树,长在悬崖上,要采摘非常艰险。曾有当地茶农腰绑绳索前去采茶,但是脚下的万丈悬崖让其不得不放弃。也有茶农甚至专门驯养了一只猴子,临到采茶时节,来到山上,猴子面对那万丈悬崖也吓得落荒而逃。‎ 清明前的一天,智积大师给大弟子广教留下音讯后,径自朝天井山北峰而去。‎ ‎“师傅冒着巨大的艰险前去采茶,这该如何是好?”广教大惊失色,召集众弟子商议对策。但是面对师傅做出的如此决策,众人也无计可施,只有暗暗祈求佛祖保佑。‎ 半个月后,衣衫褴褛的智积大师回到了寺里,大笑宣布:“采到了山茶。”那高兴万分的样子就像得到了世间的珍宝。智积大师说完给大家展示了放在陶罐里的一点儿茶叶:叶片厚实鲜艳,通体金黄,外形细嫩而卷曲,芽肥壮匀齐,香郁的茶香扑鼻而来。‎ ‎“师傅,你何苦冒着生命危险去采摘这点儿茶叶?”广教忍着热泪,半是责怪半是不解地问道。‎ 智积大师又是一笑,道:“在老衲眼中,禅事与茶事都是天下第一大事。能采到如此珍稀的茶叶,真是令人高兴。”至于他是如何千方百计在悬崖采到茶叶的,他闭口不谈,众人也不敢细问。‎ 竟陵城南富豪钱万有,也喜品茗。得知智积大师冒着生命危险采到珍稀山茶的消息,派管家前来,愿出百两银子来购买这点儿茶叶。智积大师一口回绝,笑道:“在老衲眼中,再多的银子也换不来品茗的乐趣,别拿银子败了品茗的兴致。”‎ 百两银子买不到一点儿茶叶,让珍稀山茶叶名声大振。竟陵城中人在猜测智积大师将会如何处置这些珍稀山茶叶的时候,智积大师在寺中贴出了一张告示:中秋节当天将在寺里举行品茗盛会。‎ 中秋节当晚,皓月当空,众人云集在龙盖寺大雄宝殿前的广场中央,智积大师沐浴更衣、净手焚香之后走上广场中央的品茗台上,令人从藏在地窖里的一个黑色陶罐中取出三块泉水结成的冰块放在铜炉里,化开之后再用文火煮开,然后再从陶罐之中取出珍稀山茶叶放进紫砂壶中,冰泉化茗,奇香四溢,聚集在广场中的人们不由连声称赞:好茶!好茶!‎ ‎“老衲采下珍稀山茶叶,不敢独享,邀请众人前来闻香品茗。”智积大师朗声道,“老衲穷尽二十余年的时光研究茶道,品茗的精髓就在一个‘品’字。今日举行品茗盛会,一杯为量,老衲只沏茶一杯,能说出茶中智事、乐事、趣事、妙事者,最有资格品用。”‎ 智积大师话音刚落,人群中走出一位富态的中年男子,迫不及待地说:“在下正是竟陵城南富豪钱万有,商贾之余最喜品茗。曾经为求茶中极品白毛猴,花费过三百两银子。不知这算不算趣事妙事?”‎ 智积大师尚未答话,人群中走出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男人,只见他朗声道:“在下左正南,湖州人氏。本来生在富裕之家,最喜品茗。只因生不逢时,家中遭遇灭顶之灾,左某沦为乞丐,纵是如此,还以品茗为乐。竟陵城每有茶事,左某必赶去观摩。年前得知竟陵城南富豪钱府花重金购买了名茶白毛猴,左某不顾身份赶去只想讨一杯香茗。”‎ 人群中有人就问钱万有:“如此名贵之茶,钱老板一定不舍得吧?”钱万有闻言脸红耳赤,无言以对。当日他得知有一乞丐上门乞讨,不求一饭,只为一杯香茗,很是生气,叫仆人连骂带赶把左正南轰走。‎ ‎“行乞亦不忘茶事,左施主奇志可嘉。”智积大师哈哈一笑,令人弹琴,再请左正南来台前品茗。‎ 左正南端起茶杯先闻香,再慢慢品味。一杯香茗勾起了他无尽的往事,不由得泪流满面。许久他擦干眼泪,感慨道:“月下品茗,人生百年。杯茗万里路,壶中乾坤大。品茗可怡情养性,可寄高风雅韵,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一杯香茗尽藏清、寂、廉、俭、美、乐、静的要义。”‎ 龙盖寺的品茗盛会成了竟陵城谈论了许久的话题。‎ 又过一个月,这天的早上,智积大师正在做早课,左正南匆匆赶来,告诉他在西郊一座小桥旁边发现了一名被遗弃的婴儿。智积大师就把婴儿带回寺中精心抚养,并教他品茗之道。‎ 许多年后,这个婴儿成了名满天下的品茗宗师。‎ 婴儿名叫陆羽。‎ ‎(选自《珠江时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在曲折的情节中,推进故事一步步地发展,从而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B.文中对左正南的品茶细致描写,极写品茶之用心。因用心,故而才会道出品茗的真谛,说尽茶之要义。‎ C.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煮茶品茗的动人故事。‎ D.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如:用茶农和猴子的畏惧和智积大师最终采到山茶,钱万有与左正南追求茶道的不同方式等对比。‎ ‎【答案: C此题考核对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内容判断正误,此题A项考核小说的情节,B项考核内容,C项考核人称,D项考核手法,其中A项,“情节一波三折”错误,小说情节较为平直,没有波折;B项,强加因果,要真正品出茶之要义,只用心是不够的;D项,不是对比,应是衬托手法。】‎ ‎5.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智积大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 ‎【答案:①做事肯钻研勤动手,做葱油饼成为当地美食,煮茶品茗水平高超。②为了追求不畏险阻,成功采集了珍稀山茶。③不贪图财富,拒绝百银购茶。④追求茶道的极致精神,采到的珍稀山茶没有独享,而是召开品茗盛会,与同道交流,探求茶道极致。 】‎ ‎6.文中结尾处提到,多年后,弃婴成了名满天下的品茗宗师陆羽。有人认为多余,有人认为必须有,你觉得呢?(6分)‎ ‎【答案: 不多余。①从情节发展来看,文章从智积大师煮茶品茗的高超,到冒险采山茶,拒百银卖茶,成功举办品茗盛会,再到品茗宗师陆羽诞生。层层推进,构成整体,完善了情节。②从文章主旨来看,智积大师与左正南,为品茗不畏生死,无视财富,看淡荣辱,追寻极致的精神,以此作基础,才会有后面陆羽这位宗师的产生。而宗师的产生,又进一步印证了这种追求极致精神的成功,也是对这种精神最大的褒奖,从面极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二、古诗文阅读(47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7.下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下 我决起而飞 决:快速的样子 ‎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去,往 则芥为之舟 芥:芥草 ‎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发怒 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 ‎ 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于:在 ‎8.下列各组划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B.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C.鹏之徙于南冥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9.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逍遥游(节选)》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文章的特色。 ‎ B.《逍遥游(节选)》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 C.《逍遥游(节选)》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令人叹服。 ‎ D.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追求绝对自由,不与统治者合作。 ‎ ‎7.C 8.C 9.D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景皇帝讳师,字子元,宣帝长子也。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晏常称曰:“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魏景初中,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宣穆皇后崩,居丧以至孝闻。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寻加卫将军。及宣帝薨,议者咸云“伊尹既卒,伊陟嗣事”,天子命帝以抚军大将军辅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命百官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四海倾注,朝野肃然。‎ 或有请改易制度者,帝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人之美也。三祖典制,所宜遵奉;自非军事,不得妄有改革。”‎ 五年夏五月,吴太傅诸葛恪围新城,朝议虑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诸水口。帝曰:“诸 葛恪新得政于吴,欲徼一时之利,并兵合肥,以冀万一,不暇复为青徐患也。且水口非一,‎ 多戍则用兵众,少戍则不足以御寇。”恪果并力合肥,卒如所度。帝于是使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距之。俭、钦请战,帝曰:“恪卷甲深入,投兵死地,其锋未易当。且新城小而固,攻之未可拔。”遂命诸将高垒以弊之。相持数月,恪攻城力屈,死伤太半。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恪惧而遁,钦逆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 ‎ (节选自《晋书·景帝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 B.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资内外/置阵甚整。‎ C.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 D. 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 ‎【答案:A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帝”始于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从此, 历代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 B.“路”是中国古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称。在宋代时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本文中“要其归路”即此意。‎ C.“太傅”周代设置,位列三公,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后来多用于为大官加衔,无实职。‎ D.“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答案:B 本文中的“要其归路”是拦截敌军退路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帝才华出众。他年少时就博得好名声;高雅有风采,沉者坚毅,深谋远虑;与年少时的景帝名望相同的何晏曾称他是一个几乎能够成就天下事的人。‎ B.景帝重视人才。他制定选用人才的方法,提出了选人用人要求,命令百官推举人才,关心人,体恤人,因此赢得了人心,自己也得到了朝廷内外的尊重。‎ C.景帝遵守旧制。当有人提出要改变现有制度时,景帝引用一位诗人的诗句,表示祖先留下来的典章制度应当遵守,但他同时也表示,如果有战争则例外。‎ D.景帝洞察战况,诸葛恪合肥起兵,应验了景帝战初的判断;景帝下令以防守消耗敌人的力量,再根据战况,令属下主动出击,结果大败敌军,生擒诸葛恪。‎ ‎【答案: D 生擒诸葛恪错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5分)‎ 译文:‎ ‎(2)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5分)‎ 译文:‎ ‎【 答案:(1) 景帝暗地里收养了三千名不怕死的士人,分散在百姓中,到这时一个早晨就集合起来,众人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阴”“死士三千”“人间”各1分,句意2分)‎ ‎(2) 景帝就命令文钦督率精锐部队奔赴合榆,拦截敌军的退路,毋丘俭率领众将作为后继。(“敕”“趋”“要”各1分,句意2分)】‎ 附参考译文:‎ 景皇帝名师,字子元,是宣帝的儿子。高雅有风采,沉着坚毅很有远大的谋略。他年少时就流传有好声誉,和夏侯玄、何晏名望相同。何晏时常称说:“差不多可以成就天下事的,是司马子元。”魏景初年间,任散骑常侍,多次升官为中卫军。制定选用人才的方法,提拔人不超越他的功绩,任免官吏无私情。宣穆皇后去世,景帝服丧以极其孝顺闻名。宣帝将要诛杀曹爽时,精心秘密谋划,单独跟景帝悄悄策划,文帝不知道这件事。将要动手的前一天晚上才告诉他,之后派人窥视,景帝像平常一样入睡,而文帝不能安然就寝。清晨在司马门会集兵队,景帝镇静内外,布置非常严整。宣帝说:“这个儿子终究真行啊。”当初,景帝暗地里收养了三千名不怕死的士人,分散在百姓中,到这时一个早晨就集合起来,众人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事件平息后,因为有功被封为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接着加封为卫将军。等到宣帝死时,议政的人们都说:“伊尹已死,伊陟继承事业。”天子任命景帝为抚军大将军辅佐朝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升为大将军,加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命令百官推举人才,明确年少与年长者的尊卑,体恤贫困与孤独的人,清理被废除不用的人。四海倾心向往,朝廷内外恭敬。‎ 间或有人请求要改变制度,景帝说:“‘好像什么都不知道,顺从上代帝王的法度去做’,这是诗人所赞美的。三代祖先的典章制度,是应当遵守的;如果不是有战争,不能随意更改。”‎ 五年夏五月,吴国太傅诸葛恪包围新城,朝廷的议论担心他分兵侵犯准泗,打算守卫各水路口岸。景帝说:“诸葛恪新近在吴国得到权势,想求得一时的好处,聚兵合肥,希望侥幸得手,没有精力再在青徐找麻烦。再说水路口岸不是一个,多守卫就用兵多,少守卫又不足以抵挡敌人。”诸葛恪果然在合肥集中兵力,最终正像景帝所推测的那样。景帝便派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人抵御敌军。毋丘俭、文钦请求出战,景帝说:“诸葛恪全力深入我方,把军队置于险境,他们的锋芒难以抵挡。再说新城既小又坚固,敌军进攻也难以攻克。”于是命令众将领筑城防守。相持了好几个月,诸葛恪攻城的力量耗尽,死伤超过半数。景帝就命文钦督率精锐部队奔赴合榆,拦截敌军退路,毋丘俭率领众将作后继。诸葛恪因害怕而逃跑,文钦迎上去攻击,大败敌军,杀敌一万多人。‎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脊令:鸟名,即鹡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这首诗表达了兄弟二人分手时,难分难舍的惜别之情。全诗感情深笃,首联即侧面写离别的哀痛,掀起感情的波澜。‎ B.颔联诗人抒发了自己报复落空的苦闷,但求将来能兄弟相伴,悟言一室之内,畅享天伦之乐。‎ C.尾联从自身宕开,翻进一层,写兄长在回程归舟中常常翘首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 D.这首诗表现出黄庭坚在化用典故上的深厚功力。他善用典故,经过锻炼熔铸,显得浑成无迹,真所谓“水中着盐,食而方知其味”。‎ ‎【答案: A(A.这里是正面写离别的哀痛。)】‎ ‎15.本诗的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答案: 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正反应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运用比喻,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鸟,恓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与共(答出鹡鸰鸟或鸿雁其一即可)。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一点2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 ‎(三)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6、(1)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 · ‎(2)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3)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 (4)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 (5)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 (6)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8)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9)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10)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三、语言文字的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对于书中的金玉良言,要融会贯通,付诸实践;对于书中的糟粕要及时剔除。‎ ‎②中纪委在调查中发现,这起贪腐窝案涉案官员级别之高,数量之大,覆盖系统之多,涉案金额之巨,令人侧目而视。‎ ‎③深化改革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不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一味品头论足,改革何时才能成功?‎ ‎④党员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软约束或是置之度外的一纸空文。‎ ‎⑤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⑥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傣家人胼手胝足,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幸福的交响曲。‎ ⑦这一特大贪污腐败分子被挖出后,该利益链条背后的一系列同案人物纷纷呼之欲出,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法律的严厉制裁。‎ A.①②⑥ B. ④⑥⑦ C.①③⑤ D.③④⑦‎ ‎【答案: C 金玉良言: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使用正确。‎ 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句中形容令人吃惊,不合语境。‎ 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使用正确。‎ 置之度外:形容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使用对象不当。‎ 莫衷一是:强调很多意见各不相同,众说纷纭。使用正确。‎ 胼手胝足:只手脚因长期摩擦而长出老茧。形容长期辛勤劳动。使用正确。‎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十分生动。使用对象不当。】‎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国际足联2017年度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举行,多项大奖名花有主。最引人瞩目的世界足球先生竞争激烈,葡萄牙球星C罗击败梅西和内马尔,连续两年蝉联该奖项。‎ B.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物质表现,而是你面对他人乃至这个世界,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善良与宽容、坚强与淡定、宠辱不惊与轻声细语。‎ C.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时刻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孩子们在幼儿园期间的人身安全、教师的道德素质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广大家长备受关注的。‎ D.2017年度游戏《王者荣耀》对历史人物及符号的改编曾饱受质疑,但没人能否定它在泛娱乐时代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态与娱乐方式。‎ ‎【答案:D  A项,“连续两年蝉联该奖项”语意重复,“蝉联”意思是“连续不断获得”,前面的“连续”多余。B项,“高贵优雅不是外在的物质表现,而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轻声细语”后添加“……的定力”。C项,“……等问题一直以来是广大家长备受关注的”句式杂糅,选项把“……是广大家长关注的问题”和“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家长关注”两句杂糅,可以改为“一直以来备受广大家长关注”。】‎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观赏名胜古迹时,人们常会沉浸于历史并发出种种感慨;阅读史传作品时,人们常会含咀吟诵并抒发个人感受。赏景和读文的感受,往往各不相同。 ,, 。, ,,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①针对不同赏景者面对同一景物时的不同心态 ‎②从赏景来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 ‎③而即使读同一文本 ‎④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论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