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16.5分)
1.下面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1.5分)
A峥嵘(rǒng) 颓圮(jí) 氾(fán)南 青荇(xìng)
B箕(jí)踞 玉决(jué) 谍(dié)血 雏(chú)菊
C桀(jié)骜 弄(lòng)堂 皮辊(gǔn) 不惮(dàn)
D戮(miù)力 儒(rú)缕 赁(lìn)屋 浸渍(zì)
2.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5分)
A.春秋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C.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D.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东面西,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西面东,所以古书上有“东家”、“西宾”的说法。
3.下面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5分)
A.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是寡人之过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吾属今为之虏矣 以其无礼于晋
D.给贡职如郡县 夫晋,何厌之有
4.下列加点词语都是古今异义的是( )(1.5分)
A.行李之往来 秋毫不敢有所近
B.大礼不辞小让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沛公在山东时
D.约为婚姻 太子丹恐惧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5分)
①其人居远未来②则秦未可亲也③若亡郑有益于君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素善留侯张良⑥拔剑撞而破之⑦此其志不在小⑧群臣怪之
A.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B.①⑦②④③⑥③⑤
C.①②③⑦④⑧⑤⑥ D.①⑦②⑤③⑥④⑧
6.下面对课文内的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5分)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击”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竞”是竞相之意,充分展示宇宙万物竞相自由生活的动感)
B.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沉重的包袱。(“包袱”指的是对自己出于自私而抛弃小狗的自责。)
C.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这句话只针对纳粹说的,他们丧失人性,残害无辜,不可能向上帝祷忏悔)
D.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表达作者要摧毁包身工制度的愿望,并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发出警告。)
7.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1.5分)
A.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比喻,拟人)
B.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排比、比喻)
C.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双关)
D.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国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反语、借喻)
8.名句名篇默写(6分)
(1)复为慷慨羽声, , 。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
(3)寻梦? , 。
(4)她飘过 , 。
(5)《论语》中,以实事求是对待学习的句子是 , 。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威王依据批评者不同表现,设置三等奖赏,在“ , ”的情况下能够接受下赏。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一)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9—12题(8.5分)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5分)
A.若入前为寿 寿:祝酒
B.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通“纳”
C.哙拜谢,起 谢:道歉
D.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5分) ( )
A.因击沛公于坐 因人之力而敝之
B.劳苦而功高如此 拔剑切而啖之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樊哙侧其盾以撞 以待大王来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1.5分) ( )
A.项庄在接受了刺杀刘邦的任务后,于心不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中,既表现出他极大的勇气,也足见他的勇武。
C.樊哙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礼有节的,表现了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
D.樊哙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
12.课内句子翻译(4分)
(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分)
(2)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2分)
(二)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13-16题(13.5分)
李元忠,赵郡柏人人也。元忠少厉志操,居丧以孝闻。袭爵平棘子。元忠粗览史书及阴阳数术,解鼓筝,兼好射弹,有巧思。遭母忧去任未几相州刺史安乐王鉴请为府司马元忠以艰忧固辞不就初,元忠以母老多患,乃专心医药,研习积年,遂善于方技。性仁恕,见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救疗。家素富实,其家人在乡,多有举贷求利,元忠每焚契免责。乡人甚敬重之。
天平初,复为太常。后加骠骑将军。四年,除使持节光州刺史。时州境灾俭,人皆菜色,元忠表求赈贷,俟秋征收。被报,听用万石。元忠以为万石给人,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巳,徒有虚名,不救其弊,遂出十五万石以赈之。事讫表陈,朝廷嘉而不责。兴和末,拜侍中。
元忠虽居要任,初不以物务干怀,唯以声酒自娱,大率常醉。家事大小,了不关心。因庭之内,罗种果药,亲朋寻诣,必留连宴赏。每挟弹携壶,敖游里闬,
遇会饮酌,萧然自得。常布言于抗事云:“年渐迟暮,志力已衰,久忝名官,以妨贤路。若朝廷厚恩,未便放弃者,乞在闲冗,以养余年。”武定元年,除东徐州刺史,固辞不拜。乃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曾贡世宗蒲桃一盘。世宗报以百练缣,遗其书,其见重如此。
孙腾、司马子如尝共诣元忠,见其坐树下,拥被对壶。谓二公日:“不意今日披藜藿也。”因呼妻出,衣不曳地。二公相顾叹息而去。三年,复以本官领卫尉卿。其年卒于位,年六十。
(选自《北齐书 李元忠传》,有删节)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5分)
A.遭母忧去/任未几/相州刺史安乐王鉴请为序司马元忠以艰忧固辞/不就/
B.遭母忧去/任未几/相州刺史安乐王鉴请为府马/元忠以艰忧/固辞不就/
C.遭母忧/去任/未几/相州刺史安乐王鉴请为并司马元忠以艰忧固辞/不就/
D.遭母忧/去任/未几/相州刺史安乐王鉴请为司马/元忠以艰忧/固辞不就/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5分)
A.射:指射箭技术,是古代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的一种。起初只贵族才能学习。
B.忧:指父母之丧。古时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C.节:以竹、铜等材料为竿,上级以旄牛尾。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力。
D.升斗:古代的度量衡单位。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标准的统称,其进制是逢十进一。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1.5分)
A.李元忠年轻时就以孝顺父母而闻名。因为母亲年老多病,他曾花数年时闻去研习医学,最终颇有心得。
B.李元忠天性仁爱宽厚。对于病患,不分身贱,都会为他们请来医生进行救治。又曾烧掉乡人的借据,为他们免除债务。
C.李元忠当官不拘小节,而且非常谦虚。平日管日常杂事,常常喝醉。还说希望朝廷能让自己担任闲职,给贤才让路。
D.李元忠为人洒脱。经常挟弹携壶,饮酒作乐,怡然自得:有人来访,他坐在树下披着被子迎客。
16.翻译下面的字词与句子(9分)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1) 从兄: 距: 且:
(2) 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3分)
(3) 世宗报以百练缣,遗其书,其见重如此。(3分)
三.诗歌阅读(5.5分)
1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5分)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①。
【注释】①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1) .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1.5分)
A.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松下久久徘徊,不愿离去,更不愿匆匆入睡而要充分享受这良辰美景的心境。
B. 五、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池塘里的荷花好像怕风吹,所以将叶子卷了起来,山果以雨为病,形象地写出山中雨久,山果因遭雨害而自落的情景。
C. 七、八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在自问自答中结束全诗。
D.作者以诗人兼画家的双重眼光,观察和体会月夜美景,描绘了高松、月影、荷卷、果落、虫唱等景色,写出山中月夜初晴后的幽美、寂静、清爽。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4分)
四.现代文阅读(11.5分)
(一) 课内现代文阅读(6.5 分)
六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络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也就够了。
七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竞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8.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
A.“无恶意”
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死难有所哀痛,但他们容易忘却历史的教训。
B.“有恶意”的闲人指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他们把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世界的态度是极端冷漠。
C.陶潜的诗表达了他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作者引用陶潜的诗,是为了表达死去的烈士与青山长在,浩然正气永存天地间。
D.第七部分第一段的三个排比句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的凶残及卑劣的愤怒和抨击,对中国女性从容不迫的扬。
19.第六部分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潜在意义?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3分)
20.从这两部分看,作者是如何看待学生请愿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5 分)
材料一:山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报高密10月1l日讯 晚上7点刚过,高密的大街上便响起了鞭炮,一
条消息在鞭炮声中口口相传:高密走出去的山东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
文学奖。这是中国籍作家首次问鼎这一奖项。
几天前,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大热门的消息不胫而走。来自国内20余家
媒体的记者奔向高密,在莫言文学馆的手稿里,在莫言出生的大栏乡平安村,在
高密的剪纸、扑灰年画和山山水水中找寻密码,期待一条爆炸性新闻。
这是收获的季节,高密的玉米棒子黄澄澄地摆满了场院和房顶,侍弄着活计
的老乡们略带疑惑地观望着纷至沓来的记者。莫言的二哥管谟欣已说不清接待了几拨客人,但他还是面带笑容。
随着时间推移,记者群里散发出焦急和期盼的气氛。他们不停地看表,翻着
网页,并一遍一遍地追问莫言的下落。莫言事后对记者说,那时,他正躲在一
个地方逗着小外孙玩耍,还舒舒服服吃了顿晚饭。
“成了!”晚上7点刚过,记者当中一个手疾眼快性子急的率先确认了这一
消息,人群中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远在北欧的瑞典文学院宣布,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瑞典文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
布了获奖者姓名.他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说,莫言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
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莫言获奖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晚9点,让各路记者找得好苦的莫言终于现身。对于获奖,莫言表示“可能
是我的作品的文学素质打动了评委,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表现中国独
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写人,超越了地区、种族的界限”。
他强调,“诺贝尔文学奖是重要的奖项,而并不是最高的奖项”,自己要“尽
从热闹喧嚣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
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小学即辍学,曾务农
多年,也做过临时工。1976年2月离开故土,尝试写作。1981年开始发表作一
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他
的主要作品包括《红高梁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等。长篇小说《蛙
》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摘编自山东《大众日报》2012年10月12 第1版)
材料二:莫言获诺奖让中国当代文学进入世界视野
中新社北京10月11日电(应妮 蒋涛)“莫言的高度就是中图当代文学的
高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曾如是说。今天,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得到
了世界的承认。——诺贝尔奖委员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
学奖花落中国作家莫言。
委员会表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起。他创作中的
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
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得知这一消息时,现年57岁的莫言正在山东高密。他坦言很高兴,但认为
“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他们的优秀作品也被世界所认可。接下来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创作上”。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21.下列对材料一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1.5分)
A.第一段从大街上放鞭炮的具体场景写起,现场感强,抓人眼球。
B.在场景、气氛的层层铺垫之后,新闻人物出场,增强了新闻的吸引力和可
读性。
C.记者的焦急和期盼与莫言的淡定、从容形成对比,突出莫言的态度和性格
特征。
D.使用鲜活的词语和反问句式把人物、事件、场景写“活”,现场感强,引
起读者的共鸣。
2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5分)
A.材料一多次出现莫言获奖被确认的时间,在体现消息准确性的同时,也流露出记者的喜悦与自豪。
B.材料一展示了富有地域特点的生活场景和莫言的生平资料,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莫言作品与这块土地的关系。
C.材料二中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晓明教授高度评价了莫言的文学成就,指出莫言的高度代表了中国文学的高度。
D.两则材料引用的莫言“获奖感言”表明莫言冷静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作品还存在不足,要继续努力改进。
23.两则材料对“莫言获诺奖”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角度不同.请简要概括。(2分)
五. 语用题(3分)
2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1.5分)
A.近日,哈尔滨市警方破获犯罪嫌疑人冒充手机机主补办手机卡,继而转走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存款的系列非接触性盗窃案件。
B.因新建或改建的视频监控点迅速扩张,有的地方出现了商业机构为攫取巨额利润而推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情况,应该引起警惕。
C.之前,奥巴马政府向韩国施压,要求韩总统朴槿惠不要参加将在北京举行的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
D.事实上,中国网速的问题早巳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业界就此已探讨多年。根据网络民调显示,多数消费者对于网速及网价的体验并不满意。
2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1.5分)
A.他们为了祖国荣誉,为了世界和平,牺牲在维和的战线上,让我们长歌当哭,谨奉一曲表达哀思与敬意。
B.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企业机密,若随意泄露,无异于是里通外国,必然要受到处分的。
C.讲到伤心之处,他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引得听他讲课的人也不禁泪下沾襟。
D.有分析者认为,美国发动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反恐战争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明里是反恐,而实际上是为了遏制中国和俄罗斯,在亚洲寻找一个驻军的理由。
26.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里,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写序号( )(1.5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最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 。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以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转变的发展走向。
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从城市到市的变化
六、作文:40分(30+10分)
27.请以“在餐桌上”为题,写一篇800字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述说餐桌与你之间的故事。
三明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半期考试卷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
2.D(最尊之位是坐西面东)
3.B(都是判断句)
4.C(秋毫、大礼、恐惧不是古今异义词)
5.D(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6.C(对纳粹来说,他们丧失人性,残害无辜,不可能向上帝祷忏悔;对被害者来说,他们
无力反抗,他们祷告也得不到上帝的保佑。)
7. D(夸张、互文)
8.(6分)
(1)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2)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3)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4)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9.C(C项的“谢”应为“感谢”。)
10.D(D都表目的,A项,前为趁机,后为依靠B项,前表并列,后表承接,C前表判断,后为的人)
11.A(A项中项庄于心不忍有错)
12.(4分)(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样很难的。(鄙和句子通顺各1分)
(2)我留下来的原因,是要等待我的客人,并和他一起去。(所以与省略句各1分)
13.D项。
14.D(并非其进制是逢十进一。)
15.B(李元忠亲自救治病人)
16.(9分)
(1)(3分)从兄:堂兄 距:通拒,抵抗 且: 暂且
(2)(3分)他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远远地躲开我。”(顾、尔曹、相各1
分)
(3)(3分)世宗则回赠百匹绸绢,还附有一封信,他就像这样被器重(敬重)(状语后
置、遗、见各1分)
17.(1)(1.5分)B(五、六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2)(4分)诗歌表达了作者漫步月夜林下的恬静、愉悦之情(或醉心山水的淡泊之情)。(1分)寓情于景:(1分)首联和颈联用极细微的笔墨,描写了月夜山林中高松、月影、荷卷、果落等幽美、静谧的景色;(1分)颔联和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林中夜景的留恋、喜爱之情。(1分)(如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18.B(是“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极端冷漠)
19.(3分)作者把“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类比成“煤的形成” ,说明“请愿”的方式
收效不大(1分),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的方式(1分)。运用类比的写法,能更形象地揭
义,把道理讲得通恪易懂(1分)。
20.(2分)学生徒手请愿的教训是深刻的,斗争者应改变斗争方式;请愿能让“苟活着”看到希望,能激励革命者更加奋勇前进。
21.D(“反问句式”表述有误,文中无反问句式。)
22.B (A.出现时间是为了体现消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非准确性。C.偷换概念,原文中
说的是“中国当代文学”。D.材料中莫言的感言中没有涉及自己作品的不足。)
23.(2分)材料—从莫言获奖与山东高密有密切联系的角度报道新闻;材料二从莫言获奖
的世界意义的角度报道新闻。
24.A(B成分残缺,“推动视频监控系统的”后面加“建设”;C“9月3日”放在“不要参加”后,“纪念”后加“活动”;D句式杂糅。)
25.A(长歌当哭是指用诗文来抒发心中的悲愤。)
26.(1.5分)
27.作文(30➕10分)
附译文:
李元忠,赵郡柏人氏。元忠年轻时磨炼志向操守,丧居以孝义闻名。袭爵平棘子。元忠粗略地读过一些史书和阴阳数术,会弹筝,还爱好射箭,(常)有巧妙的想法。 遭遇母亲逝世,辞职归家守孝。没多久,相州刺史、安乐王元鉴请他做府司马,元忠以守孝为由,坚决推拒不赴任。当初因为母亲年老多病,元忠就专心医药,研习数年,于是很擅长医治病人。他本人不问身份贵贱,都会为其治疗。元忠的家境一向殷实.家里的人喜欢放贷求利,他常常烧掉掉他人的债务。因此,乡人极其敬重他。
天平初年,复职担任太常。后加官骠骑将军。天平四年(537年),被任命为使节光州刺史。当时州内灾荒粮食欠收,人们大多面有饥色,元忠上表请求
救济放粮。朝廷同意,准许使用万石。元忠认为万石赈民,平均下来,一家只有升斗而己,徒有虚名,不能赈灾荒,于是拿出十五万石进行赈济。事情完结后,上报朝廷,朝廷并未责难并且嘉奖了他。兴和末年,官拜侍中。
元忠虽居要职,最初对日常杂事从不插手,而只以声酒自怡,且常常喝醉。大小家事,也是一点都不关心。园庭之中,种满了果树药材,亲戚朋友来访,一定留下设宴喝酒。经常挟弹携壶,遨游里巷,饮酒作乐,怡然自得。常公开对身边掌事的人员说:“(我)渐渐老了,只齐志气精力已经衰微,愧于久居显位,阻碍了进贤之路。如果朝廷恩惠,还想用我的话,请安置在闲冗的职位上,好让我静静地度过余生。”武定元年( 543年)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曾向世宗进献蒲桃(葡萄)一盘。世宗则回赠百匹绸绢,还附有一封信,他就像这样被器重(敬重)。孙腾、司马子如曾一同拜访过元忠,见他坐在庭院中的树底下,披着被子端着酒壶。元忠对二位说:“没有想到今天只有粗糙的饭食。”于是叫妻子出来,他妻子的衣服都不能拖曳到地上(下衣不能遮盖住足部,意即着装太过粗朴,不合礼仪)。孙、司马二人互相看了一眼,感叹着走了。武定三年(545年),又以原取兼任卫尉卿。这一年,元忠在任上去世,享年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