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00 KB
  • 2021-06-04 发布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本卷命题范围:高考模式 ‎ 第I卷(80分)‎ 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 ‎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是戏剧的灵魂 陈彦 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讲故事就是文学。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 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讲好一个 故事。戏剧这个靠故事安身立命的文艺样式,讲故事的能力就更需技高一筹。中国历史上的名剧《赵 氏孤儿》《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哪一个不是因故事讲得感天动地、精 彩绝伦,而放射出了永久照耀历史、社会、生命、人性的精神与思想光芒的?世界上那些久演不衰 的歌剧如《卡门》《图兰朵》《茶花女》,更是凭借优秀的故事登上了经典的位置。故事永远是戏剧的 命脉,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 戏剧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立即就会苍白、缺血。忽视文学的戏剧,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表现在文本的粗糙上,也有的表现在不注重对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神升华上。过度强调外包装 的作用,尤其是对舞台设计与声光电的倾心依赖,因而形式大于内容。不适度的包装,会破坏作品 内在精神意象的释放。有时舞台上最重要的布景道具,可能就是一棵象征无穷生命力的树木,甚至 是一株需要特别强调的小草,硬要弄出铺天盖地的森林、草句来,反倒把紧要处遮蔽了。还有些大 制作、大场面、群体舞的运用,让一些本来可以进入思考的段落,变得躁动不安、浮皮潦草起来。 戏剧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张力,很多地方是要通过留白来完成的。文学是人学,在戏剧舞台上,“人” 是通过演员来传情达意的,演员是中心的中心,一切不能为演员表演提供帮助的辅助手段,都是不 可取的。 戏剧文学是演出团队共同的努力方向,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让故事变得 波澜起伏、情感跌宕交错,让人物变得立体圆融。在戏剧舞台上,其实每个参与者,包括导演、演 ‎ 员、作曲、舞美、演奏等,同时也都是文学创作者,一旦哪个部门脱离了该剧的文学统摄,这个部 门就会出现艺术创作问题。 戏剧要在文学这个基础上下功夫,只有基础扎实,二度创作才可能飞升起来,一旦基础不牢不稳, 二度创作发挥、增生、堆砌得越多,越让作品的缺陷暴露无遗。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以动人为前提的。 动人的根本,就在于对所塑造的对象性格、心灵的精准开掘与把握。舞台剧由于受时间、空间与篇 幅限制,塑造人物尤其需要单刀直入,使性格快捷显现。因为舞台剧只能通过精彩洗练的独白、对 白、旁白、咏叹、宣叙、对唱、重唱、合唱,来形成人物的生命个性、故事的起承转合、思想感情 的波澜起伏。每一句话、一句唱,都需反复推敲打磨,尽量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才是戏剧这 种独特文学样式创作的要妙。当然,戏剧文学的根本,还是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任何 精致的戏剧文学,一旦脱离了社会责任,就如雕刻精巧的鼻烟壶,终不过是一种玩物而已。几乎所 有剧种都可以久演不衰的《窦娥冤》等戏曲经典,就向我们深刻地昭示了这一点。‎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戏剧这种文艺样式,故事是其核心,这既体现在中国历史名剧上,也同样体现在那些优秀的外 国戏曲上。‎ B. 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戏剧不但文本粗糙,而且只注重包装,忽视对戏剧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 神升华。‎ C. 戏剧演出团队应统一在文学的旗帜之下,无论导演,还是演员、作曲、舞美、演奏等都是文学的 创作者。‎ D. 文学艺术都以动人为前提,戏剧表演要想动人,需要对其塑造对象的性格、心灵进行精准的开 掘与把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古今中外,传承久远的戏剧,都是从传奇、话本、小说的故事中获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 凭借优秀的故事成为经典。‎ B. 布景道具在舞台上是不能忽视的,哪怕是一棵小草,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如果包装不适度,就会 损害作品内在精神意象的释放。‎ C. 戏剧舞台上,所有的演员、工作人员都要为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让故事变得波澜起伏,让人 物变得立体圆融而努力。‎ D. 戏剧艺术强调二度创作,这种创作的前提条件是文学基础要扎实,否则,二度创作越多,越会 让作品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舞台剧受时间、空间与篇幅所限需要快捷、直白地塑造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的塑造要靠独白、 对白等来完成。‎ B. 戏剧表演的形式不能大于内容,有些大制作、大场面的运用就很不恰当地破坏了留白,忽视了人 们思考的时间。‎ C. 演员是舞台的中心,他们通过表演来表现文学中的“人”,那么,一切辅助手段都需为演员表演 提供服务、帮助。‎ D. 戏剧文学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因为几乎所有剧种都可以久演不衰的《窦娥冤》等 戏曲经典都是这样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屋小记 史铁生 二十三岁时我曾到一家街道生产组去做工,做了七年。我们常常一边干活儿一边唱歌,如今回想,能够符合它的只应当是一句平白的歌词,惟颤动的一条直线,可一旦去找它却又飘散。当时V带我头一回看见那两老屋:尘灰满面,屋门前有一块不大的空场,一群老太太正在屋前的太阳地里劳作,纷纷停了手里的活儿,直起腰,从老花镜的上缘挑起眼睛看我。V仰头叫了一声“B大爷”,房顶上蹲着一个老头,正在给漏雨的屋顶铺沥青。“怎么着爷们儿?来吧!甭老一个人在家里憋着……”B大爷笑着说,露出一嘴残牙。 老太太们盼望这个小生产组能够发达,发展成正式工厂,有公费医疗,一旦干不动了也能算退休,儿孙成群终不如自己有一份退休金可靠。我们干的活儿倒很文雅:在仿古的大漆家具上描绘出仕女佳人,花鸟树木,山水亭台……然后在漆面上雕出它们的轮廓、衣纹、发丝、叶脉……再上金打蜡,金碧辉煌地送去出口,换外汇。很多年以后,我在一家五星级饭店里看见了那样几件大漆的仿古陈设:一张条案、几只绣墩、一堂四扇屏风。它们摆布在幽静的厅廊里,我一阵他乡遇故知般的欣喜。走近细看,不错,正是那朴拙的彩绘和雕刻,一刀一笔都似认得。我左顾右盼,很想对谁讲讲他们的来历,但马上明白,这儿不会有人懂得它们,不会有人关心它们的来历,不会再有谁能听见那一刀一笔中的希望与岑寂。 冬天的末尾,老屋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但阵阵笑声不单是因为新屋就要破土动工,还因为B大爷带来“基建队”中的一个傻子。这是我的小学同学,可怎么这样老了呢?驼背,而且满脸印纹。 ‎ ‎“多少年了呀,你还记得我?” “那我还能不记得?你是咱班功课最棒的。” 众人插嘴说:“那最孬的是谁呢?”“小学上了十一年也没毕业的,是谁呢?”“俩腿穿到一条裤腿里满教室跳,把新来的女老师吓得不敢进门,是谁?”B大爷领着三子走了,甩下老屋里的一片笑骂。 B大爷对旁人说:“三子呀,人可是一点儿不傻,只不过脑子不好使。”B大爷领着三子和V去挖地基,三子一边挖土一边念念叨叨地为我叹息:“谁承想他会瘫了呢?唉,这下他不是也完了?这辈子我跟他都算完了……”V听了眦瞪三子:“你他妈完了就完了吧,人家怎么完了?再胡说留神我抽你!”三子便半不吭声,拄着锹把抵头站着。B大爷去拽他,他慌抹了一把泪,脸上还是歉意的笑。——这些都是后来B大爷告诉我的。三子的话,又在我心里灌满了惶恐和绝望,一个傻子的话最可能是真的。 摇着轮椅,耳边和心里都空荒的岑寂。我常常觉得,应该有一首平缓、沉稳又简单的曲子,来配那两间老屋里的时光,来配它终日沉暗的光线,来配它时而的喧闹与时而的疲倦。或者也可以有一句歌词,一句最为平白的话,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便可呈现那老屋里的生活,闻见它清晨的煤烟味,听见它傍晚关灯和锁门的轻响。 这一天,我沿着一条大道不停地走,暮色苍茫中,碰上了一个年轻的长跑者。一个天才的长跑家——K,K在我身旁收住脚步,愕然地看着我,便推起我,默默地跑——也许那个年代,恰可以这孤独的长跑为象征、为记忆、为诉说吧。K因为在“文革”中出言不慎,未及成年就被送去劳改,三年后改造好了回来,却总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有一份正式工作。K从未受过正规训练,只靠两样天赋的东西去跑:身体和梦想。他每天都跑两三万米,还要拉上六七百斤的货物蹬几十公里路,其间分三次吃掉两斤粮食而已。生产组的人都把多余的粮票送给他,只临近大赛的那一个月,他才每天喝一瓶牛奶,然后便去与众多营养充足、训练有素的专业运动员比赛。年年的“春节环城赛”我都摇着轮椅去看他跑,年年他都捧一个奖杯或奖状回来,但仅此而己,多少年后我和K才懂了那未必不是上帝的好意相告:梦想就是梦想,不是别的。有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要跟K学长跑,K便当起了教练。后来,这男孩的姐姐认识了K,爱上了K,并且成了K的妻子——那时K仍然在拉板车,在跑,在盼望得到一份正式工作,或被哪个专业田径队选中。 从老屋往北就是护城河了。河很窄,水流弱小、混浊,我摇过小桥,沿河“漫步”,烈日晒了一整天的河水疲乏得几乎不动,没有浪,浪都像是死了。若是大雨过后,河水涨大几倍,浪也活了,浪涌浪落。‎ 老屋里的歌,应该是这样一句简单的歌词,不紧不慢反反复复地唱:不管浪活着,还是浪死了,都是水的梦想…… 3.下文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回忆了一群平凡小人物的幸与不幸、绝望与盼望的生存状态,他们或以死亡激烈地反抗,或以坚守冷静地抵制,来表现对人生困境的抗争。 B.“他乡遇故知”的兴奋激动本应是敞开心扉的畅聊,却因无法分享将“我”的情感无情地推向无人能知的寂寞与寥落,可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C.本文语言不放任感情的泛滥抒发,不纵容回忆的恣意招摇。这种语言风格很好演绎了史铁生回忆散文的特点——寓深远于相素,寄激情于从容。 D.本文的叙述方式,并不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来描写,而是在简朴直白之中随意讲述着关于人生、关于生命等重大命题的深刻故事。 4.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的作用。(5分) 5.米克·巴尔说:“在第一人称回顾往事的叙述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叙事眼光。一为叙述者‘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可称为‘叙述自我’;另一为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可称为‘经验自我’。”结合这句话,请对这篇散文的叙事视角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 ‎5日,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表彰来自世界各地杰出环保人士和组织的最高奖项。这充分表明,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和成效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能量。‎ ‎“地球卫士奖”颁给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表明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日益引起世界关注。从过去“以砍养家”到现在“以砍养树”,塞罕坝形成良性循环发展链条,折射出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生动变化:人们已逐渐开始习惯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摘编自2017-12-07新华网) 材料二:‎ 为了防止火灾、及时预警,刘军、齐淑艳夫妇驻守山上的望火楼11年,全年365天,没有一天休息日。‎ ‎“我媳妇盯前半夜,后半夜我来,我俩就这样轮替着暸望。”刘军说。2006年,在做了十几年的护林员后,刘军被林场安排到了塞罕坝9座望火楼其中的一座担任防火瞭望员。这看似一份简单的工作,背后却满是艰苦、寂寞和枯燥。 每年的3月至6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刘军、齐淑艳夫妇一刻都不敢懈怠。他俩每隔15分钟,就记录下所辖范围内的瞭望情况,并向总场进行汇报。一天,96次瞭望,一年,28000多次。能把一件简单的事重复到极致,是最不容易的。齐淑艳说,“像如果林子冒烟了,我从颜色就能分辨出是什么着了。白色的是草,黑色的是树。一有火情,我们立马就向林场汇报。” (摘编自央视网2017-09-03) 材料三: ①巨大的生态效益。塞罕坝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2%增加到现在的80%,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每年为滦河、辽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 ②显著的社会效益。塞罕坝林场助推区域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群众致富,促进地方发展,推进苗木生产、生态旅游、交通运输、养殖业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③可观的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立方米。 ④强大的精神力量。塞罕坝林场的巨大成就,为广大人民群众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摘编自2017年第17期《求是》) 材料四: 特点:氢气燃料、风力发电 芝加哥市长理查德·达利从1989年上任至今一直带头植树,为芝加哥创造了50万棵新树的环保纪录。2001年,芝加哥大规模推行的通过“屋顶绿化”储存太阳能和过滤雨水, 以节省能源的举措取得很大成效,每年为芝加哥市政府节约1亿美元的能源开支。市政府还将位于市中心的机场改建为公园,并在千禧公园内建造了一座可容纳1万辆自行车的“车站”。芝加哥也是全美第一座安装氢气燃料站的城市。风力发电也是这座“风之城”‎ 最可利用的能源之一。 (央视网旅游频道《让身心自由呼吸,全球最干净整洁的10大城市》) 【注】塞罕坝林场地处河北最北部,平均海拔1500米,这里气候条件恶劣,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最低气可至零下43.3℃。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1949年前,塞早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塞罕坝林场的获奖,表明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国际认可。 B.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将简单的工作重复到极致。 C.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就是明证。 D.绿色出行、利用氢气燃料、风能等是目前国际社会高度认可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塞罕坝林场的成功,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科技创新等多方向的革命性变革。 B.刘军、齐淑艳大妇工作生活融合为一,矢志创新坚守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塞罕坝能够育林护林成功的重要原因。 C.由上述材料看,环保主要是种树,因为树能够改变天空,改变环境,带来生态文明,造就青山绿水。 D.塞罕坝林场由过去的掠夺性采伐、无节制农牧活动,到现在的“以砍养树”,走出了一条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E.塞罕坝和芝加哥的做法都体现出尊重科学、顺应自然规律的特点,是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对科技探索的结果。 9.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给塞罕坝以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几条建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僧达,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子。兄锡,质讷乏风采。太祖闻僧达蚤慧,召见于德阳殿,问其书学及家事,应对闲敏,上甚知之,妻以临川王义庆女。‎ 少好学,善属文。年未二十,以为始兴王浚后军参军,迁太子舍人。坐属疾,于杨列桥观斗鸭,为有司所纠,原不问。性好鹰犬,与闾里少年相驰逐,又躬自屠牛。义庆闻如此,令周旋沙门 慧观造而观之。僧达陈书满席,与论文义,慧观酬答不暇,深相称美。与锡不协,诉家贫,求郡,太祖欲以为秦郡,吏部郎庾炳之曰:“王弘子既不宜作秦郡,僧达亦不堪莅民。”乃止。寻迁太子洗马,母忧去职,兄锡罢临海郡还,送故及奉禄百万以上,僧达一夕令奴辇取,无复所余。服阕,为宣城太守。性好游猎,而山郡无事,僧达肆意驰骋,或三五日不归,受辞讼多在猎所。民或相逢不识,问府君所在,僧达曰:“近在后。”元嘉二十八年春,索虏寇逼,都邑危惧,僧达求入卫京师,见许。贼退,又除宣城太守,顷之,徙任义兴。‎ 三十年,元凶弑立,世祖入讨,普檄诸州郡;又符郡发兵,僧达未知所从。客说之曰:“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苟在有心谁不响应此策上也。如其不能,可躬率向义之徒,详择水陆之便,致身南归,亦其次也。”僧达乃自候道南奔,逢世祖于鹊头,即命为长史,加征虏将军。‎ 上即位,以为尚书右仆射,寻出为使持节、南蛮校尉,加征虏将军。僧达自负才地,谓当时莫及。上初践阼,即居端右,一二年间,便望宰相。及为护军,不得志,乃启求徐州,上不许。僧达三启固陈,上甚不说。期岁五迁,僧达弥不得意。‎ 吴郭西台寺多富沙门,僧达求须不称意,乃遣主簿顾旷率门义劫寺内沙门竺法瑶,得数百万。荆、江反叛,加僧达置佐领兵,台符听置千人,而辄立三十队,队八十人。又立宅于吴,多役公力。坐免官。‎ ‎(节选自《宋书·王僧达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苟在有心谁不响应此策/上也 B. 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苟在有心谁不响应/此策上也 C. 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苟在有心谁不响应/此策上也 D. 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苟在有心谁不响应此策/上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沙门,原为古印度各个宗教派别出家者的通称,佛教盛行后专指佛教僧侣。‎ B. 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是讨伐州郡的意思。‎ C. 持节,官名。魏晋以后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为刺史总军戎者。‎ D. 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还有很多,例如践祚、践极、践统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僧达自幼好学,善于为文。太祖听说他很聪慧,在德阳殿召见了他,他回答得从容闲雅,太祖很欣赏他,让他娶了临川王刘义庆的女儿。‎ B. 王僧达喜好游猎,荒怠政务。任宣城太守时,他有时三五天不回郡,有时遇到老百姓,百姓问他太守在哪儿,他对百姓说:“很近,就在后面。”‎ C. 王僧达出身高费,平乱有功,他没满二十岁时就跟在当时的始兴王刘浚身边做事,后来刘浚起兵平叛,他加人了刘浚的队伍,被封为征虏将军。‎ D. 王僧达贪恋钱财,强取豪夺,吴郡西台寺很多和尚富有,王僧达向寺中索要感到不满意,就带着手下人拦劫寺里的和尚竺法瑶,搞到了几百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僧达求人卫京师,见许。贼退,又除宜城太守,顷之,徙任义兴。‎ ‎(2)僧达三启固陈,上甚不说。期岁五迁,僧达弥不得意。‎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传诵千古的公认绝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密的《陈情表》中表现其家中内外无人,人丁单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注】 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 清渭,指渭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首联首句即点明登楼。聊,姑且。引,长,引伸为“远”。次句至颈联写想像之景。‎ B. 颔联写到一条河流,一条渡船,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也不知船家何往,尽日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躺在水里飘荡。‎ C. 颈联写诗人登高览景,当目光投向荒村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了,故冒出缕缕轻烟。不远处的古寺那边,不时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 D. 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醒悟过来,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感情的变化,突出了作者不想做官想回家的悲伤之情。‎ E. 本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意象鲜明,写景生动形象。颔联“野水”对“孤舟”、“无人渡”对“尽日横”,浑然天成;颈联以“荒村”对“古寺”、“生”对“语”、“断霭”对“流莺”,严谨工整。‎ ‎16.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最终能胜出的原因是什么?请说明你的理由。(5分)‎ 第II卷(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一个人再有才干,若是无人赏识,或入错了行,也是明珠暗投,很难有所建树。‎ ‎②那时候,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一个人目不窥园几十年,他就可把所学的那个专业的门类全部拿下。‎ ‎③市场产品应该货真价实,不能鱼龙混杂,坑害消费者,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大惩治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诚信成为市场交易的灵魂。‎ ‎④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这种行为实际上近于南辕北辙。‎ ‎⑤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异曲同工,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⑥作为“节能减排”的倡导者之一,他身体力行,坚持上下班搭乘公共交通设施,并将垃圾进行分类和循环利用;不仅自己坚持环保的生活方式,还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为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增加就业和职工现金收入,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B.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且严重的原因源自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是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其所折射的问题主要是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 C.中国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出租洗车服务和网络预约出租车服务行业的最新管理规定,该规定要求所有运营车辆和司机都需获得营运资格。 D.互联网+教育是一种新兴产业,它的出现将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传统的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导致的教育鸿沟将逐步缩小甚至填平。‎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 某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B. 一位同学在讨论会上说:“像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幸。”‎ C.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淸淸白白做人。‎ D. 你们店里的商品质优价廉,服务态度也好,我下次一定惠顾。‎ ‎20.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制堵”……近来,越来越多的国人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① ,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通过流行语,我们多少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今天,② ,在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又滋生了许多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但网络上出现的很多所谓“中国式”,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群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③ 。‎ ‎21.为下面一幅名为《沙漠脚印》的图片配上一则场景描写。要求:①运用第一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生动,有一定文采;③不少于100字。(6分)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师否?否!滚去学习!”‎ 云南某中学的一条另类横幅日前引发舆论热议。校方称,横幅标语取自儒家经典《大学》,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好好学习。但批评方认为,这校将这样的标语公悬挂在中学校园里,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据悉,校方事后已将横幅撤下,并称会找一个中肯而非个性化的标语来代替。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答案 ‎1.B ‎2.A ‎3.D ‎4.B 5.①内容意蕴上,以歌词和节奏来喻指普通人物的平凡生活和故事情节的简洁单调。②情节组织上,起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文章开篇以“歌”来浓缩对老屋的回忆,奠定情感基调;中间以对“歌”的怀想来品评这段往事的意蕴;结尾呼应开头,以“歌声”的回环往复来体现情节的完整性,凸显怀旧的意味。③人物刻画上,表现作者情感的冷峻、克制与压抑。④思想主旨上,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正因为有梦,单调的生活变得复杂,窄小的心灵变得广阔,充满苦难与绝望的现实变得有期望。 6.①“经验自我”是23岁时的“我”,用于对情节的叙述,写出年轻时的“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拉近“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②“叙述自我”是现在的“我”,用于对过往人和事的评述,写出“我”的所思所想所悟,推远“我”的故事与读者之间的距离;③两个“我”同时在场,让读者既感受主人公的心灵体验,又体会人生的哲理思考,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极大丰富作品的审美内涵。 7.B 8.A,E 9.①科技人员大力研究开发适合本地种植的植物资源,引种、培育、种植。②在技术、设备、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③禁止乱开滥伐矿山、森林等。④利用风能、太阳能,绿色出行等。‎ ‎10.C ‎11.B ‎12.D ‎13.(1)王僧达请求回京参加防卫,被朝廷允许,敌人退走,又任宣城太守。不久,转任义兴太守。(2)王僧达多次上奏,坚持自己的请求,孝武帝很不高兴。一年之内五 ‎14.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15.AD ‎16.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 ‎17.C ‎18.C ‎19.A ‎20.流行语折射出社会心态(2)随着社会的发展(3)并不能代表中国人的全貌(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除了沙漠还是沙漠,我的前后左右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骄阳悬空,烤得脚下的沙漠都是热热的,连空气似乎都烧着了一样。没有水源,甚至见不到一星点绿色。此时的我口干舌燥,嘴角都起了热泡。是继续前行,还是原路返回,抑或等待救援?我不停地拷问自己。我知道后两者生还的概率近乎为0,只有前行,因为我知道,前方一定有 传说中的、我心目中的绿洲,那里一定有清清的沙泉、绿绿的枣椰树、挺拔的胡杨。于是我挺起胸膛,抖擞精神,继续坚定地朝前方走去,把丈量的脚印留在身后,刻在沙漠上……‎ ‎22.【参考例文】‎ ‎“滚去学习”的另类冲刺标语惊呆了谁?‎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四川省内江市内江六中高三(14)班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 近年来,我们看到了许多高考的口号:“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无不充满了或艰辛、或励志、或“暴力”、或决绝的色彩。然而,内江六中的这一条“另类”口号,其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丰富信息,以及由此引起的惊讶、赞赏、批评,着实值得细细玩味。 这条“滚去学习”‎ 的冲刺标语,带有95后鲜明的个性烙印,表面上,他们似乎是倾心于高富帅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实质上,是他们愤懑于一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用学生的方式呐喊着,表达了出来。戏谑的语气,谦卑的视角,道出了学生们的现实心理,也流露出一丝苦涩的悲怆。 当高考成为大部分普通民众的孩子不得不挤的独木桥时,当高考成为寒门学子手中仅能掌握的一块“敲门砖”时,学生们只能把这些悲壮的口号,作为激发斗志和潜能的武器,呼喊着,向前冲! 因为,即使是沿街讨饭的乞丐,手里至少还有一根打狗的棍! 如果说,以前那种只要考上大学,就能够改变命运的观点已然落伍,那么,在资讯发达、信息透明的今天,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的巨大反差和许多不公平的现象,这些高年级的学生早已耳濡目染,深有体会。毕竟,社会在发展,学生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提高。骨感的现实,让学生们增添了诸多的理性,他们对今后的挑战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也明了今后会面临更加现实的问题:即便有了高考,大部分人也未必能和高富帅展开公平竞争。 难能可贵的是,与一些持“读书无用论”观点的人相比,他们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逐,没有抛下沉重的书包,辍学打工,而是勇敢的面对现实,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继续日夜苦读。他们把学习当作与所谓的“高富帅”阶层竞争的唯一手段,他们为自己竭力争取的,不过是一个与之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同台竞技的机会;是一个人生出彩的机会,仅此而已。 我以为,对待这样一条属于寒门学子的高考励志标语,不必大惊小怪,也不必责备批判,这不过是学生对社会的清醒认知而已,请尊重他们说出实话的权利!‎ ‎【答案提要】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急剧的社会变迁,在励志标语上留下厚重的时代印记。不论是“不努力当屌丝”还是“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抑或是“滚去学习”,都说明社会阶层生存状态的鲜明反差,让人人渴望“出人头地”。对于渴望“争上游”的社会底层来说,高考这座独木桥,依然是改变命运的路径。为了在未来拥有一条光明大道,学生们不惜矮化自己,鞭挞自己,逼迫自己“往死里学”,成为一种悲壮得近乎残酷的励志。 立意角度参考:①尊重经典,正确传承。爆粗口篡改千古名句,是对经典的亵渎,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②教育有道,创新有“度”。 校方或许是想用卖萌(创新)来代替说教,意图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但亲近学生若变成一味迎合,忽视了场合和界限,反而会弄巧成拙。③精神成长,重中之重。学校将这样的标语公开悬挂在中学校园里,会让学生产生攀比、羡慕、嫉妒等心理,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校方接受社会批评,撤下横幅,以身说法,给青年学子树立了知错就改的榜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