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山市高二年级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本体是诗,其精神方式是诗学,其文化基因库是《诗经》,其精神峰顶是唐诗。一言以蔽之,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或者说,诗这一精神方式渗透、积淀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各个门类中,并影响、甚至是暗暗地决定了它们的历史命运。中国诗性文化大致呈现三种面孔。一是“知识”面孔,如孔子说读《诗经》可以“多识鸟兽之名”,如现代语文教育经常提到的“古代文学知识与素养”,这是诗性文化传统具有实用性之表现。二是“审美”面孔,受西方文论中“情感表现”说的影响,这也是人们谈得比较多的,即古诗有审美功能,可以愉悦心灵。三是“伦理”面孔,它的大背景是现代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前两张面孔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而惟独这副“伦理”面孔,由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也不给人带来愉快的享受,甚至本身还是一种相当沉重的负担,所以正在陷入深深的遗忘中。以至于人们经常会想:读不读唐诗与宋词,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与希腊文化模式相对,中国文化模式可称为“非主体化”与“非对象化”。希腊模式的要义有二:一是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二是字宙裂变为主体与客体两部分。那种冷酷地压抑感性以及冷酷地征服自然的西方社会生产方式,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来的。中国模式不同,它一方面尽力消解生命内逐渐展开的“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另一方面又通过限制主体的欲望以尽可能减少人与自然的矛盾。希腊模式是理性文化的代表,它完全背离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智慧。中国模式是诗性文化的典范,最大限度地继承了原始的诗性智慧系统。以后的中国文化,尽管层次繁多、旁逸斜出,但都以诗性智慧为根底。所以说,中国文化是从“诗性智慧”中转换生成的一种文化形态。
诗性文化当然不是只有审美意义,它本身也曾是我们民族最真实的生活方式。诗性文化与理性文化的区别,在历史上具体表现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不同。尽管中国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品类繁盛,但它们的精神气质都是诗性的。中国古典诗歌,既是诗性智慧最直观的物化形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其中最高境界的是唐诗与宋词。当前,如何才能守护中国诗性文化,最基础的工作是认识与了解它。这是不能偷懒的,只能从一首诗、一首词的阅读与研习开始。由此可知,读诗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而直接关乎着“诗者天地之心”的“大道”。未来世界,决不只是理性文化独步天下,而诗性文化既是理性文化最重要的批判者,同时也是人类要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另一半。
(摘编自刘士林《“诗化的感性”与“诗化的理性”中国审美精神的诗性文化阐释》)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诗性文化,不仅体现在传统社会的各个门类,甚至还决定着它们的发展命运。
B. 人们不读唐诗宋词,这是因为读它没什么实际的用处,读它是一种相当沉重的负担。
C. 西方社会生产方式的风格,是受“主体化”“对象化”文化模式的影响而产生的。
D. 诗性文化的形成和民族的生活方式有关,更和诗性智慧系统及工业文明的发展有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主要采用了分类和比较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国诗性文化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B. 文章认为中国诗性文化有多种面孔,并就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
C. 文章从主客二元关系层面比较了两种文化模式,对诗性文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评价。
D. 文章第三段中论述了诗性文化载体、如何守护及价值等问题,按照时间顺序推进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西方文论的影响,诗性文化的“审美”面孔比较强调感性欲望与主体精神。
B. 与强调征服的西方不同,以诗性智慧为根底的中国文化克服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C. 要保护中国诗性文化,必须老老实实地阅读作品,发挥“伦理”面孔的功能。
D. 读诗看似是小事,其实既是对中国文化的本体把握,也是对理性文化的批判。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B项,“这是因为读它没什么实际的用处,读它是一种相当沉重的负担”错误,原文说的是“而惟独这副‘伦理’面孔,由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甚至本身还是一种相当沉重的负担……”并不是说读唐诗宋词没有“实际的用处”,是“沉重的负担”。故选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确定其表述正确与否。B
项,“并就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错误。选项信息在原文第一段,原文谈到“中国诗性文化大致呈现三种面孔。一是‘知识’面孔,……二是‘审美’面孔,……三是‘伦理’面孔……”并分析了它们的作用,但并没有辩证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未然说成已然,因果颠倒,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等。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理清文章层次,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再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
A项,“强调感性欲望与主体精神”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为“受西方文论中‘情感表现’说的影响,……古诗有审美功能,可以愉悦心灵”,不能说是“强调感性欲望与主体精神”。
B项,“克服了人与自然的矛盾”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原文说的是“尽可能减少人与自然的矛盾”。
C项,“必须……发挥‘伦理’面孔的功能”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原文说 “当前,如何才能守护中国诗性文化,最基础的工作是认识与了解它。……只能从一首诗、一首词的阅读与研习开始”,也就是说要认识与了解中国诗性文化的,没有提到“发挥‘伦理’面孔的功能”。
故选D
【点睛】第2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现代文阅读(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雷媛
1962年,24岁的樊锦诗第一次到敦煌,这位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女大学生受到了大震撼。莫高窟太美,壁画雕塑,无不精美,学考古的她深知它的珍贵。
她与彭金章在毕业分配时约定,自己在敦煌“玩”三年,把壁画、彩塑看个遍,就奔向武汉,两人成家。期限到了,彭金章没见着人影,就赶往敦煌。看到朝思暮想的恋人,彭金章傻眼了:“变土了,哪像在北京读书时候的样子。”他们一起看洞窟,彭金章再次傻眼了:“太震撼了!”但他没有留下来的打算。自此,两人过着牛郎织女般的生活。直到1986年,由甘肃省委、省政府出面,把已经在武汉大学工作了23年的彭金章调到敦煌研究院。在结婚21年后,他们一家终子在敦煌团聚了。
1979年,敦煌对外开放。世界各地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莫高窟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到了旅游旺季,因游客超载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湿气等对洞窟壁画造成的损害难以估量。樊锦诗的心抽紧了,“真担心有一天从梦里醒来,莫高窟不见了。”
20世纪80年代,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已经从50年代的看守式保护和抢救式保护阶段进入了科学保护的新时期。到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时,如何破解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敦煌遗产永久保存,成为她日夜思考的问题。
2003年,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概念。为什么要提?她的回答很明确:“游客越来越多,直觉就是高得不得了。不让看不行,看坏了也不行,当时院里正在搞数字化,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能不能让游客在洞外面看?后来明白了,以当时的技术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数字敦煌”的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质疑声不绝于耳。“那时候我真的很孤立。”为了让大家理解自己的想法,樊锦诗逢人就说“数字敦煌”,一说就是一两个钟头。
对计算机并不熟悉的樊锦诗,开始着手大量资料的查阅。樊锦诗抓住一切机会向同行请教,哪怕一个数字、一个细节也会刨根问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积累与眼界的开阔,更加坚定了她“让科技引领和支撑莫高窟保护”的理念。
“数字敦煌”的进度是慢工出细活,一幅壁画要用轨道固定相机拍摄,一面墙可能要几千张照片才能拼起来,一个洞窟要做一份档案,492个洞窟就要做492份档案。事实上每个洞窟的档案照片,最少要保证有窟形、窟顶和四壁各一张,才能算得上一个洞窟最起码的照片全面记录。如此算来,莫高窟最少要有3000张洞窟档案照片。
在樊锦诗的积极努力和支持下,《濒危珍贵文物信息的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研究》《曙光天演Power
PC工作站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多媒体与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等数字化项目相继完成,敦煌壁画数字化存贮与再现技术水平持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03年,在她的策划与提议下,建设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2014年8月1日,敦煌莫高富前的金色建筑像流动的沙丘在大漠戈壁上缓缓隆起——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运行。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城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完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研究院,“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敢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揭示了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时代特征,先后撰写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等论文。这些敦煌石窟分期排年的学术成果,不仅确定了洞窟本身的时代,而且为敦煌石窟的各项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主持的《敦煌石窟考古全集》第一卷的出版,将敦煌石窟考古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著名国学大师、香港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称此报告“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佩服之至。
(有删改)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锦诗的恋人彭金章来到敦煌,两次的“傻眼”,从侧面反映和揭示了樊锦诗坚守莫高窟的工作艰辛和选择理由。
B. 游客的发展与莫高窟的保护产生了新矛盾,樊锦诗提出“让游客在洞外面看”的数字化工程因引起争论和质疑而无法实现。
C. 樊锦诗虽然不大了解计算机,但对“数字敦煌”概念很敏锐。在亲身参与和虚心求教中,她对保护莫高窟的科技力量更有信心。
D. 樊锦诗不仅是敦煌莫高窟的管理者,还是研究者。通过团队合作、论文发表和资料编纂,敦煌学研究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5. 传记写作要求具有真实性,本文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6. 为什么说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①用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突出了传记的真实性。②使用传主的原话直接表现传主的经历和内心世界,更直接表现传主的性格。③艺术加工符合人物性格及事物发展的逻辑。④传记内容符合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
6. 因为樊锦诗为敦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①樊锦诗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一生致力于敦煌文物保护,让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
②
她是一名卓越的敦煌学者,在她的带领下,敦煌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敦煌石窟考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敦煌学又进一境,在国际上弘扬了敦煌学。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
B项,“‘让游客在洞外面看’的数字化工程因引起争论和质疑而无法实现”不正确,由原文“后来明白了,以当时的技术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可知,并不是“因争论和质疑而无法实现”,是因为当时的技术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故选B。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问的是“传记写作要求具有真实性,本文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考生解答时可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层次,从选材、人物塑造、艺术加工、故事发生的背景等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从选材来看,文章在叙述樊锦诗的事迹时大都列出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如“1962年,24岁的樊锦诗第一次到敦煌”,“1986年,……他们一家终子在敦煌团聚了”“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时”等,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传记在突出传主形象时多处引用传主自己的语言来介绍经历,表现传主的性格,如“游客越来越多,……不让看不行,看坏了也不行,当时院里正在搞数字化,这给了我一个启发,……”用樊锦诗自己的话展现出她面对游客急剧增加时的焦急心理,并解释了提出“数字敦煌”这一概念的原因;而“那时候我真的很孤立”,则写出了面对质疑时樊锦诗真实的内心感受,给读者以真实之感。从艺术加工来看,传记从樊锦诗到敦煌开始,总体以时间为线索展开叙述,对所选材料进行了恰当的剪裁加工,使全文紧紧围绕樊锦诗与敦煌展开,符合人物性格及事物发展的逻辑。另外,传记所写内容从1962年到2014年之后,时间跨度比较大,传记中所叙述的樊锦诗在不同年代的经历,都符合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如敦煌由看守式保护到抢救式保护到科学保护的发展,樊锦诗提出的“数字敦煌”一步步成为现实等,都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分点概括可得出本题答案。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探讨作者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题干要求答出作者说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
的原因,考生解答时应首先理解“敦煌的女儿”的含意,然后通读全文,筛选出能够体现出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的相关信息,再进行概括。
作者把樊锦诗称为“敦煌的女儿”,意味着樊锦诗为敦煌为敦煌付出了很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全文来看,第一段写到樊锦诗24岁来到敦煌,从此投身到敦煌的保护事业;第三段到第四段写了樊锦诗为保护敦煌日夜忧心;第四段写了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第五段到第九段写樊锦诗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概念,并叙述了研究实施的过程,突出了樊锦诗为之付出的辛苦和努力;第十段是对樊锦诗的总体评价,写樊锦诗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城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完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研究院”等,可见樊锦诗一生致力于敦煌文物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在国际上弘扬了敦煌学,让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考生依据上述信息可概括出本题答案。
【点睛】第1题是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命题主要集中于对传主经历、言行、精神品质、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表达技巧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章内容主要体现在对传主行为、品质、传记主旨的表述上;赏析一般表现为对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考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可依据上述思路思考,用排除法解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王晏球,字莹之。少沉勇有断,倜傥不群。梁祖之镇汴也,选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帐下。晏球预选,从梁祖征伐,所至立功。梁末帝嗣位,以晏球为龙骧四军都指挥使。贞明二年四月十九日夜,汴州都将李霸等作乱,纵火焚剽,攻建国门,梁末帝登楼拒战。晏球闻乱,先得龙骧马五百,屯于鞠场。俄而,乱兵以竿竖麻布沃油焚建国楼,势将危急。晏球隔门窥乱兵,见无甲胄即出骑击之,奋力血战,俄而群贼散走。梁末帝见骑军讨贼,呼曰;“非吾龙骧之士乎?”晏球奏曰:“乱者惟李霸一部,陛下但守宫城,迟明臣必破之。”既而晏球尽戮乱军。(唐)庄宗入汴,晏球率骑军入援。至封丘,闻梁末帝殂,即解甲降于庄宗。明年,与霍彦威北捍契丹,受齐州防御史,乃赐姓氏,名绍虔。邺之乱,明宗入赴内难,晏球时在瓦桥,遗人招之。明宗至汴,晏球率骑从至京师,以平定功授宋州节度使。天成二年,授北面行营副招讨,以兵戍满城。是岁,王都据定州,契丹遣秃馁率骑千余来援都,突入定州,晏球引军保曲阳。王都、秃馁出军拒战。
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戒之曰:“回首者死。”贼军大败于嘉山之下,追袭至于城门。晏球围城既久,帝遣使督攻城,宴球曰:“贼垒坚峻,但食三州租税,抚恤黎民,爱养军士,彼自当鱼溃①。”帝然其言。晏球能与将士同其甘苦,所得禄赐私财,尽以飨士,日具饮馔,与将校筵宴,待军士有礼,军中无不敬伏。其年冬,平贼。自初战至于城拔,不戮一士,上下欢心,物议以为有将帅之略。以功授天平军节度使。长兴三年,卒于镇,时年六十。赠太尉。
(节选自《旧五代史·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鱼溃:鱼腐烂。比喻自内崩溃。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晏球率骑从至京师 从:跟随
②晏球围城既久,帝遣使督攻城 使:让
③军中无不敬伏 伏:通“服”,信服
④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解:晓得,懂得
⑤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期:预料
⑥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汉王大惊,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
即:靠近
A. ①②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乱兵以竿竖麻布沃油焚建国楼
②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B. ①明年,与霍彦威北捍契丹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C. ①所得禄赐私财
②北龙只南向,半文入中国,惟南龙磅礴半宇内,其脉亦发于昆仑,与金沙江相并,南下环滇池亦达五岭。龙长则源脉亦长,江之所以大于河也。
D. ①其年冬
②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
9. 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梁祖之镇汴也,选富家子有材力者
B. 契丹遣秃馁率骑千余来援都
C.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D.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10. 下列对于文中词语及课本中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贞明,五代皇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也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始于汉初。
B. 太尉,秦汉时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后来逐渐成为虚衔。文中是王晏球去世后皇帝为其加封的官职。
C. 迁,一般用在古代官员官职变动中,“迁除”指升职,“左迁”指降职,“稍迁”指连续平级调动。
D. 凤池,指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柳永《望海潮》中“归去凤池兮”一句中“凤池”代指“朝廷”。
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无甲胄即出骑击之,奋力血战,俄而群贼散走。
(2)晏球督厉军士,令短兵击贼。戒之曰:“回首者死。”
(3)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答案】7. B 8. B 9. D 10. C
11. (1) 王晏球看见他们没有披甲胄,即刻出骑兵进攻,奋力血战,贼众随即四散逃跑。
(2)王晏球督导勉励军士,命令军士们用短兵器杀敌,警告军士说:“回头退却者处死。”
(3)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求得我的首级,我送你个人情吧!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对此类题的解答一定要学会推断,推断的方法很多,如联想(联想课文语句)推断、语言结构推断、辨析词性推断、语法分析推断、语境分析推断、邻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帮助推断等方法。
本题所给句子中,②“晏球围城既久,帝遣使督攻城”意思是“王晏球包围定州城已很久,皇帝派使者督促攻城”,“使”的意思是“使者”。
⑤“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意思是“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
’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期”的意思是“约定”。
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
A项,前一个“以”,介词,拿、用;后一个“以”,连词,相当于“而”,来。
B项,两个“与”,都是介词,和。
C项,前一个“所”,助词,与“得”构成所字结构,“所得”,得到的;后一个“所”,助词,与“以”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
D项,前一个“其”,代词,这;后一个“其”,代词,他,指王叔文。
故选B。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分析时要注意结合句子特征进行,还可以依据固定结构来判断。
A项,“富家子有材力者”定语后置句,“者”,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有材力富家子”;
B项,“骑千余”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千余骑”;
C项,“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者”,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留在汉匈奴使”;
D项,“谕以所为起大事”状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为“以所为起大事谕”。
故选D。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稍迁’指连续平级调动”错误,“稍迁”指逐渐被提升。故选C。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 句前省略主语“王晏球”,翻译时当补出;“即”,即刻;“骑”,骑兵;“击”,进攻;“之”,代词,指乱兵;“俄而”,不久,可译为“随即”;“散走”,四散逃跑。
(2)“督厉”,督导勉励;“短兵”,短兵器;“戒”,警告;“之”,代词,军士;“回首”,指回头退却者。
(3)“购”,悬赏征求;“购我头千金,邑万户”(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应为“(以)千金,邑万户购我头”,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求得我的首级;“为”,介词,替、给;“若”,你;“德”,好处,恩惠;“吾为若德”,可译为“我给你个恩惠”,或“我送你个人情”。
【点睛】第1小题考查实词的含义,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参考译文:
王晏球,字莹之。少年时就沉着勇敢有决断,卓越不凡,才能出众。梁太祖(朱全忠)镇守汴州时,选拔有才能的富家子弟,安置在帐下。王晏球被选上,跟随梁太祖征伐,所到皆立功。梁末帝即位,任命王晏球为龙骧军指挥使。贞明二年四月十九日夜,汴州都将李霸等人作乱,纵火抢掠,进攻建国门,梁末帝登楼抵抗。王晏球听说发生兵变,先得到龙骧军战马五百匹关在球场,不久,乱兵用木竿麻布沾油焚烧建国门城楼,情势十分危急。王晏球隔着门观察乱兵,见他们没有披甲胄,即刻出骑兵进攻,奋力血战,贼众随即四散逃跑。梁末帝望见骑兵杀敌,喊道:“这不是我的龙骧兵吗?”王晏球上奏说:“作乱的只有李霸一部分,陛下只须守住宫城,天亮时我一定能平定乱兵。”过一会儿,王晏球杀尽乱军。唐庄宗进入汴州(消灭梁朝),王晏球带骑兵去救援,走到封丘,听说梁末帝已经死了,就放下武器向唐庄宗投降。第二年,与霍彦威在北边抵抗契丹,授官齐州防御史,于是赐国姓李,名叫绍虔。邺州内乱时,唐明宗去救内难,王晏球当时在瓦桥,唐明宗派人征召他。唐明宗到汴州,王晏球率骑兵跟着到了京师,以平定内难有功授宋州节度使。唐明宗天成二年,王晏球被任命为北面行营副招讨,率兵守卫满城。这一年,王都占据定州,契丹派托诺率一千多骑兵来援助王都,突进到定州,王晏球撤军保守曲阳。王都、秃馁出兵接战,王晏球督导勉励军士,命令用短兵器杀敌,警告军士说:“回头退却者处死。”敌军在嘉山之下大败,后唐军追击到定州城门。王晏球包围定州城已很久,皇帝派使者督促攻城,王晏球说:“敌人壁垒森严,只要收取三州的租税,爱抚百姓,养护士兵,敌人自然会从内部崩溃。”皇帝认为他说的对。王晏球能和将士同甘共苦,得到的俸禄赏赐等私财,全部分给士兵,每天具办饮食,和将校们宴饮,对待军士有礼,军中没有不敬重畏服他的。这年冬天,平定敌军,从开始作战到攻下敌城,不杀一士,上下欢欣,舆论认为他有将帅风度。因为立军功被任命为天平军节度使。长兴三年,死在任职的地方,终年六十岁。追赠为太尉。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流莺①
唐 ·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①本诗作于公元849年,诗人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
(1)请把首联翻译成现代汉语。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答案】(1)流莺到处漂泊游荡惶然上下翻飞,飞过阡陌河流命运无法自己控制。
(2)表现手法:本诗中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作者托物寓怀,借流莺暗喻自身,抒写自己漂泊无依、抱负难展的苦闷之情。
颔联中,诗人用流莺“巧啭"比喻自己美妙的歌吟以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用“未必有佳期”表达自已不被重用和不被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
【解析】
【详解】(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干要求翻译诗歌的首联,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把诗句放回到原诗中,结合诗歌全文及创作背景理解句子的大意,再落实重点字词进行翻译。
本诗首联为“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流莺”,指指漂荡流转、无所栖居的黄莺;“漂荡”,飘泊无定,流浪;“参差”,本是形容鸟儿飞翔时翅膀张敛振落的样子,这里指张翅飞翔;“陌”,阡陌;“流”,河流;“自持”,自主,自己掌握或处理,“不自持”,意思是不能自主,无法控制自己。因此首联翻译过来就是“流莺到处漂泊游荡惶然上下翻飞,飞过阡陌河流命运无法自己控制”。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答出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并要求“结合颔联”来分析,这就提示考生答题时需要仔细阅读全诗,尤其是颔联,找出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筛选出“最主要的”表现手法,然后再结合颔联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从全诗来看,李商隐的《流莺》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托物寓怀,寄托身世之感,借流莺暗喻自身,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虽有远大抱负但佳期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苦闷之情。可见诗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颔联为“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意思巧啭千声怎能没有真心本意?春日良辰未必就有所盼佳期。流莺巧啭,是希望在三春良辰中有美好的相会,然而 “巧啭”中含有的“本意”却根本不被理解,不能盼来“佳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里诗人用“巧啭”来比喻自己的美妙歌吟,而其中的“本意”则是诗人的理想抱负;“佳期”象征理想抱负得以实现,而“未必有佳期”,则表明理想抱负难以实现,表达出诗人不为人所理解的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刻伤感。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点睛】第2小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目一般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词)用了怎样表现手法?这首诗(词)运用了ⅩⅩ(术语)手法,请简要分析等。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何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般认为,诗词表现手法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6)_______________,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那么“_________________”,如果秦人能够善待六国百姓,那么“________________”又怎么灭亡呢?
【答案】 (1). 伏清白以死直兮 (2). 金就砺则利 (3). 飞漱其间 (4). 会挽雕弓如满月 (5). 塞上燕脂凝夜紫 (6). )伛偻提携 (7). 则足以拒秦 (8).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相结合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上句或下句,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伏、砺、漱、挽、雕、塞、燕、伛、偻、携、拒、递。
四、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国公立医院目前仍然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医患关系如坂上走丸,暴力冲突量“井喷式”爆发,恶性伤医事件愈演愈烈。
②网络时代,政府要在舆论引导中要起主导作用,要反应迅捷,先声夺人,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
③由于《四库全书总目》门类繁多,而又成于众手,编纂者又迫于时日,企盼计日程功,仓促成篇,故存在种种不足和缺点。
④张楚廷先生一直倡导和谐统一的体育身心观,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观,上行下效的体育实践观和以文化人的体育文化观。
⑤黄景仁学诗从汉魏六朝的作品入手,他写的五言古诗质朴无华,多用比兴手法来抒情言志,言近旨远,得乐府古诗之精神。
⑥近期一些企业接连发生信誉危机,致使企业声誉一泻千里,公司产品滞销,供应商排队讨债,使得一些企业走向破产的边缘。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考生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①坂上走丸:像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句中用来形容医患关系恶劣,不合语境。
②先声夺人:先造成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句中用来指政府面对突发事件反应迅捷,发布权威消息主导舆论,做“第一定义者”,使用正确。
③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时间就可以成功。句中说《四库全书总目》的编纂者企盼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够成功,使用正确。
④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句中用来形容张楚廷先生倡导的“体育实践观”,感情色彩不当。
⑤言近旨远:话说得浅近,而含义却很深远。句中用来指黄景仁的五言古诗质朴无华,语言浅近含义深远,使用正确。
⑥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气势奔放。句中用来形容企业声誉越来越不好,望文生义,且对象不当。
故选D。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近年来,廊坊市强力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坚持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全面提高与京津地区的对接合作。
B. 石济高铁正式开通,两地旅行时间从原来最快约四个小时缩短到约两个小时左右,这标志着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中的“四横”完美收官。
C. 佛山市在发展规划中提出全新、多维的思路,旨在建设一套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新型城市智慧交通体系为目标,让城市宜居而美好。
D.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正不断增加,“谁来孝”“怎么孝”“如何传承孝”,成为新时期必须面对的农村问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再审查附加成分,做出正确判断。
A项,“提高与京津地区的对接合作”搭配不当,或“提高”与“对接合作”不能搭配,可改为“加强与京津地区的对接合作”。
B项,“约两个小时左右”成分赘余,“约”和“左右”重复,可去掉“左右”。
C项,结构混乱,“旨在建设一套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新型城市智慧交通体系”和“以建设一套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新型城市智慧交通体系为目标”两句杂糅,保留一句即可。
故选D。
1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承蒙盛邀,给我一次发言的机会,我一定会精心准备,届时必当拨冗参加贵校的诗歌讲座。
B. 近来,报社稿件不足,实为急迫,敬请王先生能于百忙之中赐稿一篇,盼复函为荷。
C. 周明离开母校后,偶然遇见多年没见的数学老师,激动地说:“久仰了!一切还好吧?”
D. 看了你新出的大作,欣喜之余又觉惶恐,本想写篇序文,可惜只有八斗之才,恐难胜任。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仔细判断。
A项,拨冗:客气话,请对方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句中用来指自己在繁忙中抽出时间,不得体。
B项,为荷:书信及公文惯用语,表示感谢之意,意思是麻烦人家了。句中用来感谢对方复函,使用得体。
C项,久仰:意思是早已仰慕,一般用作与人初次见面时说的客套话。此处用在多年没见的数学老师身上,不得体。
D项,八斗之才:比喻人极有才华。此处用来指自己没有什么才华,使用错误,不得体。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一定要考虑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
17.下面这段文字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提炼出其中一个特点,然后以“奋斗”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具有这个特点:(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50-80字(含标点符号)。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
(摘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答案】特点:①叠词 ②拟人 ③引用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经历风雨之后,才能看见艳丽的彩虹;付出辛劳之后,才有满满的收获;努力奋斗之后,才是绚丽的人生!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找出所给材料语言表达上的特点,第二问要求提炼出其中一个特点,以“奋斗”为主题写一段文字。
对于第一问,考生需要通读所给文段,从语言特点及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本题所给材料是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中的一段话,从语言特点来看,“虚虚幻幻”“清清醒醒”“皑皑”都是叠词;从手法来看,“冷得清清醒醒”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则是引用的手法。
对于第二问,考生只需从已经找出的三个特点中,选择自己把握比较好的一个,运用这个特点,以“奋斗”为主题写一段话即可。注意语言表达通顺准确,内容要积极向上,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18.因果思维,就是针对某一话题进行原因分析或结果分析的一种思维方式。
比如关于“生气”:但是就因为你不生气、你忍耐、你退让,所以摊贩把你的家搞得像个破落大杂院,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乌烟瘴气,所以淡水河是条烂肠子;就是因为你不讲话、不骂人、不表示意见,所以你疼爱的娃娃每天吃着、喝着、呼吸着化学毒素。
(摘自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请以“读书”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能运用这种思维方式;(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50-80字(含标点符号)。
【答案】读书:因为读书,所以我们学会了知识,所以我们能够分清美丑,明辨是非,所以我们变得成熟稳健;因为读书,所以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由题干可知,本题要求以因果思维方式,以“读书”为主题写一段文字,考生可仔细阅读所给例文,思考例文中是如何体现因果思维的,然后仿照例文来写作。本题例文是选自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先明确了文段的主题——“生气”,然后分两部分写了“不生气”导致的后果,每一部分都是先说原因,后说结果。考生写作中就可以按照这个模式成文,先明确所写文段的主题是“读书”,然后列举原因,再写清楚结果。要注意语言通顺流畅,主题积极向上,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五、写作(66分)(66分,其中作文60分,书写6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崔卫平
2010年10月,著名学者、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教授在自己的手机上,写下这句话,并发到微博上,经转载,这句话在网上广泛流传。
这些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设想把它跟帖到崔卫平教授的微博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角度自选,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与国同梦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有时候,一个人的形象,就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人的尊严,就是一个国家的尊严。所以,我们与国同在。
李大钊曾言:“青春之人,当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吾辈当将个人之梦想汇入伟大的中国梦中,为祖国的建设发光发热。
自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我国在曲折中不断奋进,发展,正是因为一代代先辈与国同梦,为建设国家而献身。钱学森不远万里回国研究原子弹,袁隆平经历无数次失败,研发出南海2号,马云几次创业失败仍不放弃,终于实现阿里巴巴带动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南仁东辛辛苦苦二十余载,换得中国天眼在世界绽放异彩……
无数的前辈在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要与国同梦,更要以国为梦,要为国而梦!“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当我们每个人的志向和国家同行,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而当下社会许多年轻人没有高远的志向。只在娱乐中消磨时光,或许他们是畏惧奋斗的艰辛,抑或是担忧失败的苦楚。丘吉尔说过:“真正的成功就是在一次次失败后不减的热情。”不逐梦,无青春;不奋斗,无未来;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正值青年的我们绝不该把青春过成无味的肥皂剧,而是敢于做梦追梦,用奋斗与汗水谱写与国同梦的不朽诗篇。
正如鲁迅先生给中国青年的寄语:“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份光。”我们欣喜的看到嫦娥4号的指挥室里多数是80后90后的身影;北斗导航研究者的平均年龄仅31岁;我国最年轻院士46岁。承载我国科学发展中坚力量的人们正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而这些人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的伙伴,中国青年当承载起责任,在奋斗中与国同梦。
况且,82岁的钱七虎先生获得中国最高科技奖,年近90的杨国栋先生还继续为中国航天事业而奋斗,杨立本院士97岁为国家事业奋斗一生……耄耋老人尚且可以与国同梦,我们青年人又怎能退缩?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让我们每一个少年都将自己的梦与奋斗注入伟大的中国梦,与国同梦,铸华夏万世基业!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根据要求写作的能力,以材料作文的方式呈现。这类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所给材料是一则小诗,题干要求“设想把它跟帖到崔卫平教授的微博上”,提醒考生一定要围绕材料写作。这类题目审题时一般要通过分析材料的主旨、抓住材料的关键句等确定最佳立意。
审题:
本题所给材料是一首小诗,全诗围绕“你”和“中国”展开,可以看出,材料想探讨的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开头两句“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的中国”点明“你”与“中国”的关系,“中国”是“你的”,所以“中国”是你的“依靠”,而“你”对“中国”有着责任和义务。接下来四句,“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则进一步说明了“你”与“中国”密不可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连,但显然这四句诗强调了“你”对“中国”的影响,也就是强调了个人对国家的影响。最后两句“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是把个人对国家的影响形象化,提出对个人的期许和要求,个人应为国家的光明而奋斗。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题考生应围绕“个人与国家”来写作,而且要侧重谈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和影响。考生可以分析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如,个人的形象代表国家,个人强国家才能强等;还可以谈在国家建设中个人应如何去做,表现家国情怀,如,个人应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应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应勇于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等等。
参考立意:
(1)勇于担当,实现中国梦;(2)国家复兴,我的责任;(3)个人的形象代表国家;(4)个人强,则中国强;(5)个人自尊,则国有尊严;(6)每个人都应有家国情怀;等等。
素材:
(1)苏武持节: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国。卫律的威逼利诱,李陵的软话攻心,单于的漫长折磨,都没能让他叛国。他持节不放,因为他知道,他是国家的代表,他的尊严就是国家的尊严。
(2)老革命家吴玉章,维护国旗,也就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人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3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行文结构:
本题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如写议论文,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如此题可围绕“国家复兴,我的责任”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提出论点后,可先引用袁隆平等人为国奋斗的事例,论证个人应以国家复兴为己任;再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寄语,论证青年人应勇于承担国家民族建设的重任,最后联系自身,表达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决心,突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回扣中心论点。注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