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基础过关训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基础演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放号(háo) 怒涌 风起云涌 蜂涌而至
B.号叫(hào) 晴景 闲情逸趣 晴天霹雳
C.号令(hào) 洪涛 宏福齐天 恢宏大度
D.号角(hào) 律吕 清规戒律 金科玉律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诗句,语序正确的一组是( )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啊啊! , , 哟!
A.不断的创造 不断的毁坏 不断的努力
B.不断的毁坏 不断的努力 不断的创造
C.不断的努力 不断的创造 不断的毁坏
D.不断的毁坏 不断的创造 不断的努力
3.下列各句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B.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C.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D.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4.下列有关郭沫若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他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郭沫若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D.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课内精读]
阅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完成5~6题。
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空中的壮阔景象,写出了诗人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
B.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
C.“无数”“无限”这些词语,写出了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威力的自然形象,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
D.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6.请你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答:
[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
炉中煤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因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第一节中“殷勤”写祖国对于诗人的养育之恩,“思量”是诗人对祖国的思念和希望,希望祖国不断发展,日益强盛、进步。
B.第三节“重见天光”是指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
C.诗人用比喻手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又用拟人手法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人儿”“年青的女郎”,使意境甘美浓郁,便于表达深深的眷念之情。
D.“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反复出现,造成了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首尾两句呼应,反复表达了“我”对祖国的苦恋与奉献。
8.试分析“炉中煤”这一意象的意蕴。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骆驼(节选)
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
你昂头天外,
导引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
看呵,璀璨的火云已在天际弥漫,
长征不会有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
天外也还有乐园。
……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实写的诗句有“你,有生命的山”“
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诗歌中虚写的诗句有“骆驼,你沙漠的船”“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
B.“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的骄傲和自豪;“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写出了骆驼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C.在这首诗中,诗人不满足于一般的形象再现,他发挥了更大的主观独创性,运用了更丰富的想象。
D.诗歌托意于物,以特定的、有限的形象作依托,采取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象征手法创造意境,具有寓意深远、超越时空的作用。
10.诗中的“骆驼”象征了什么?诗人借骆驼歌颂了什么精神?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 ①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 ② 。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1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1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
1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①
②
1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 ① 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 ② 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 ③ 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 ④ 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 ⑤ 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 ⑥ 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并且
更
尽管
也
/
就
B
而且
也
但是
也
/
则
C
/
因此
但是
又
假如
则
D
尽管
也
因为
又
虽然
/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诗歌的原则就是以简括体现丰富。中国诗歌经常用典,即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因为用一个典故, ① ,是符合诗的精练原则的。陈毅《梅岭三章》中的“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就字面上是浅显的, ② 。用的是春秋战国时代伍子胥因进谏吴王夫差而被杀,临死前他矢志悬首国门以证明他所谏之不妄。懂得了这一点, ③ 。
答:①
②
③
16.下面是某校“校园诗会”
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答:
基础过关训练2
1.解析:A项,“蜂涌而至”应为“蜂拥而至”;B项,“号”应读“háo”;C项,“宏福齐天”应为“洪福齐天”。
答案:D
2.解析:按照逻辑顺序选择,应该是“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
答案:D
3.解析:B项是反复,其他三项都是排比。
答案:B
4.解析:A项,“现实主义”错误,应该是“浪漫主义”。
答案:A
5.解析:A项,“仰视”错误,这里写出了诗人的高度,这个巨人形象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答案:A
6.答案:“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
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7.解析:“比喻手法”错误,这里是拟物的手法,把自己比作炉中煤。
答案:C
8.答案:①“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②“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③“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出来。
9.解析:B项,“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的自信心。
答案:B
10.解析:了解“骆驼”的形象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不难答出“骆驼”的象征义及诗人借骆驼所歌颂的精神。
答案:“骆驼”象征坚韧不拔、引领人们前进的无畏战士。歌颂了一种不断追求、不断进取,最终引导到“天外也还有乐园”这样一种境地的一往无前的精神。
11.答案:B
12.答案:原文将表示颜色的词语放在后面单独成句,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好地展现济南秋天的特点。
13.答案:①忽然又温暖一会儿 ②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14.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和前面文意是转折关系,“一大特点”“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关联词“既”可知,此处应该是“也”,排除C、D。“象征”“心灵的直接意象”之间不是全部包含的关系,不能用“就”,综合可知B项合适。
答案:B
15.解析:第①空白处前论述的内容是“诗歌经常用典”的话题,根据句中的关键词“因为”可看出第①空白处应是对“诗歌经常用典”的原因的介绍,第①空白处后提到“是符合诗的精练原则的”,那么据此推敲空白处填写的内容应是“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第②空白处前是“陈毅《梅岭三章》中的‘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就字面上是浅显的”,后面提到伍子胥的典故,据此推断此处应用转折关系的语句“但其中就有典故”;第③空白处前叙述了“伍子胥被杀的典故”后说“懂得了这一点”,再结合第一句“诗歌的原则就是以简括体现丰富”,故③处应填“才能领略这句诗的更深沉的含意”。
答案:①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 ②但其中就有典故 ③才能领略这句诗的更深沉的含意
16.解析:作答本题,要注重构思图的层次和顺序问题。这个构思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这次活动的主题,第二层分为“宣传准备”“主要活动”和时间“9月中旬”,第三层主要介绍“宣传准备”和“主要活动”各自包括的内容。具体作答时,可以从“主题为‘庐州唱月’”开始,先写时间,再写“宣传准备”阶段的内容,最后写“主要活动”的内容。
答案:主题为“庐州唱月”的校园诗会拟定于9月中旬举行。准备阶段利用海报、校报和校园网进行宣传;主要活动包括原创诗歌评选、诗歌诵读和诗歌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