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遵化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回顾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主线。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新阶段,即以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呈现融合发展新态势。信息化新阶段已经开启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信息技术开始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进而催生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升级为前提,其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高度智能化,从而形成智慧社会。
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当前,新的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态势。然而,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题。所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的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的全方位视角。而“赋能”则是要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发展数据融合分析的算法和工具,帮助人们分析数据、萃取价值。另一方面,要重视人们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每个人都应形成基于数据建立概念、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和服务系统,既包括公共建筑、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传统的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需要完成深度信息化。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和“软件定义”将成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种感知设备、智能装置要嵌入到物理实体之中,通过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与后台具有强大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云计算平台相连,通过“软件定义”来实现灵活的功能配置和智能化的管理服务。
(摘编自梅宏 《夯实智慧社会的基石》《人民日报》2018.12.02)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三条主线,三者相辅相成、相融相生。
B. 智能化阶段主要特征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它促使了数字经济的产生。
C. 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智能化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形成智慧
社会。
D. 盘活和赋能数据的关键是重视研究基础理论和方法,重视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通过阐述信息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智慧社会与信息化、数字经济的关系。
B.文章使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个比喻,生动地阐明了“盘活”数据的必要性。
C.文章把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分为两个方面,强调了网络空间建设的重要性。
D.文章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建设智慧社会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指明了方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阶段,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信息技术来拉动。
B. 我国经济社会将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但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严重不足。
C. 智慧社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D. 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和“软件定义”,必然要求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实现智能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不少专家从各个角度点评了《中国诗词大会》口碑与收视齐飞的原因。《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蒙曼认为:“从诗经开始,人们非常习惯诗词这种审美方式,愿意用这个来表达感情,虽然这样的文学形式逐渐被放弃了,但是基因还在,《中国诗词大会》打到了鼓点上,一下激发了中国人的诗词基因。”在蒙曼看来,人们心中埋藏最深的情感,往往会得到奇迹般的喷发。
靳智伟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正是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将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文化信息与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结合,使得《中国诗词大会》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强化哲理的同时没有酸腐的道学气味。
《中国诗词大会》还以独创形式的赛制结构——“内循环搏击擂台赛”得到不少观众的好评。节目通过海选形成现场百人团,百人团成员通过擂主争夺战形成当期擂主,攻擂失败者重新回到百人团。这种循环赛制使得比赛形成富有弹性的趣味结构。
在本季《中国诗词大会》中,新增的“飞花令”等环节更是让年轻观众大开眼界。节目组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挑战者必须依据比赛设置的关键字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诗句,这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而竞赛感很强,观赏性很高。
(摘自《北京晨报》)
材料二:
中国诗词,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油然地生长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正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诗词大会的100余位选手都是普通人,是诗歌让他们在或浮躁纷扰、或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一份心中的恬淡、宁静,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也让观众感悟到古典诗词滋养的诗意人生。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接?《中国诗词大会》也给我们有益启示。在诗词大会中,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无数次被用来赞美诗词大会选手的一句话。颜芳回忆,第二季总冠军、上海复旦附中学生武亦姝,无论在地方选拔还是现场比赛中,都特别淡定。她得冠军的那一刻,我们想把摄像机推上去给个表情特写,结果发现没必要,她脸上特别平静。
在第九场攻擂的上海中学学生姜闻页台风稳健,喜怒不形于色,让康震都觉得“自己过于活跃”,董卿也笑称“自己不够稳重”。
(摘编自《深圳新闻网》)
材料四:《中国诗词大会》的徽标:
4. 下列对《中国诗词大会》火爆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诗词基因,《中国诗词大会》一下子激发了人们心中埋
藏最深的情感。
B. 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文化信息与电视传播手段有机结合,使《中国诗词大会》
既充满了美感,又充满了哲理。
C. 《中国诗词大会》只有不断地在赛制与环节方面创新,才能使比赛竞赛感强、
观赏性高,选手也会超水平发挥。
D. 新增的“飞花令”等环节,能考量选手是否充分地展示自己超强的诗词储备、
临场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对于唤起人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起到
了其他传统文化无法企及的作用。
B. 《中国诗词大会》现场百人团由参赛选手海选产生,通过争夺战产生当期擂主,
攻擂失败者则被淘汰出局。
C. 中国诗词大会徽标由图文组成。有汉字书写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字是
李白的身影,举头望月:祥云和月,也可以看作是“诗词”的拼音首字母S和C。
D. 诗词大会的选手们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淡泊名利。比如第二季总冠
军武亦姝、上海中学生姜闻页就是这样的人。
6. 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概括说明中国诗词对人生成长的作用。(6分)
二、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3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君王为人不忍 忍:忍心
B.披帷西向立 披:拨开,掀起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加:放在
D.项王按剑而跽曰 按:按压住
8.给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④未有封侯之赏 ⑤与之同命 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⑦欲诛有功之人 ⑧此亡秦之续耳
A.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B.①/②⑤⑥/④⑦/③⑧
C.①/②③⑤/④⑦⑧/⑥ D.①/⑤⑥⑧/②③/④⑦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②⑥/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①②④
10.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②客何为者 ③大王来何操 ④具告以事 ⑤竖子不足与谋 ⑥长于臣 ⑦此天子气也
A.①/②③④⑥/⑤⑦ B.①⑦/②③⑤/④⑥
C.①⑦/②③/④⑥/⑤ D.①⑤/③④⑥/②⑦
11.下列各组句子中,能表现樊哙“巧言善辩”的一组是(3分)
①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②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④今日之事何如 ⑤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⑥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C.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D.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1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樊哙“闯帐”过程中的行为描写以及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目眦尽裂”的情态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樊哙的粗鲁莽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
忠于职守、不畏强暴、果敢作为的特点。
B.樊哙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司马迁《鸿门宴》中的“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
沛公),常被后人用来比喻表面上的言语行为所表示的意思,并不是行为者的真
正意图。它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思相近。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
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难怪项羽愿意听。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秦王如同虎狼一般,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朝臣都背
叛他。
B. 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普天
下的人都起来反抗他。
C. 秦王有虎狼一般的心肠,杀人如果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老百
姓都反对他。
D. 秦王如同虎狼一般,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担心不多,普天下的人都
背叛他。
15.下列各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翻译: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图谋这件事。
B.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荆轲刺秦王》)
翻译:这是让我日夜咬牙切齿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
C.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翻译: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
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
D.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翻译:这件事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秦王),强迫你订立一个割让土
地的条约来报答燕国的太子啊。
(二)现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6~17题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本词作于1929年10月。1929年6月22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毛泽东的意见不被多数同志所接受,也未能当选为前委委员,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毛泽东先后到上杭等地指导地方工作。直到11月26日,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当时的心情在这首词里也有所反映。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带有大彻大悟的意味,可以想像这是词人登
高望远所见。
B.“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表明了“人生易老”,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
伤感之情。
C.“黄花”即菊花,写菊只用一“香”字点出,显得明快利落。
D.全词仅“战地”二字透露出当时一点环境气息,不用笔墨渲染,这基于作者宽
广阔大的胸襟。
17.自古吟秋之诗词多抒发凄凉、寂寞之情,毛泽东的这首词是否也是如此?试简要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 。
(2)寻梦?撑一支长篙, (《再别康桥》)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中,表现荆轲上车离开意志坚决的一句是
(4)正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5)孔子在《为政》里提倡“ ”的学习规律。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9分)
19.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比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此句中用法。
B.古人的称谓比较复杂,如“留侯张良”是封号加姓名的。留,古地名,刘邦得天下后,封张良为“留侯”。再如“左尹项伯”,也是封号加姓名的。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中的“参乘”也叫“车右”,其任务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
D.古时音乐分为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变徵之声”中的“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20.从造字法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犄灶姑甘银”是形声字 B.“出武采晶 从”是会意字
C.“羊朱果舞尾”是象形字 D.“本 亦 曰 宇 水”是指事字
21.下列各组字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沁(qìn)圆春 游说(shuō) 喋血 丰华正茂
B.大堰(yàn)河 拘泥(nì) 皮辊 殒身不恤(xù)
C.怅(chāng)寥廓 菲簿 ( bó) 斑斓 长歌当(dàng)哭
D.茅津( jīng)渡 瞋(chēn)目 仵视 广有羽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偏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 ,让人恍然进入梦境。现在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
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 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 )。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 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 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宁静,那么典雅。或是两把油纸伞交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的眼睛里结着怨怼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以一把油纸伞演示了许仙、白娘子的那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2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正像诗人在《雨巷》里徘徊,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怨怼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以一把油纸伞演绎了许仙、白娘子的那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B.正像诗人在《雨巷》里徘徊,苦苦等待的眼睛里结着怨怼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以一把油纸伞演示了许仙、白娘子的那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C.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的眼睛里结着怨怼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以一把油纸伞演绎了许仙、白娘子的那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D.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怨怼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以一把油纸伞演示了许仙、白娘子的那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2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
B.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
C.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的,一定是江南的潇潇暮雨
D.江南的潇潇暮雨,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
2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纷至沓来 慧心未泯 明眸皓齿 彬彬有礼
B.络绎不绝 慧心未泯 明眸善睐 温文尔雅
C.纷至沓来 独具慧心 明眸皓齿 温文尔雅
D.络绎不绝 独具慧心 明眸善睐 彬彬有礼
25.对下列句子的主干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主干:苏州园林着眼在画意。
B.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主干:母亲感到痛苦。
C.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主干:习惯、态度在我心中。
D.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主干:天底下的荒村。
26.扩展句子,给“我走进了教室”再加上定语和状语,不合乎要求的一句是(3分)
A.我慢慢地走进了新教室。
B.迟到的我轻轻地走进了书声琅琅的教室。
C.背着新书包的我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D.电铃响后,我走进了我们的教室。
27.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3分)
年老的母亲欣慰地看到使人陶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和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很久没有回家的儿子忍不住哼起了那久违的家乡小调。
A.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B.母亲看到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C.秋色和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D.母亲看到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28.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5分)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四、写作(60分)
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一则题为“中国情侣游印度被偷手机,当地群众追一条街抓小偷”的新闻广受关注。当事人自曝印度旅游两天内被偷两部手机。被偷后比较激动,于是就喊出了,“我是中国人,我来自中国,中国印度是好朋友”。 喊出这句话以后,很多印度人出来说,“我们很丢人啊,我们的小偷偷了一个外国人的手机,这个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很多人拉着小偷、抓着他,要骂他,要打他。目前印度警方已备案,同时承诺当事人将于两天内全力追回被盗手机。
这件事使我们感受到国家日益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以实力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那么,作为一名高中学生的你一定会有很多话要对祖国诉说。请以“祖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2019年11月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1. D(D项,“重视研究基础理论和方法,重视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曲解文意,文中说的是“赋能”的方法,不是“盘活”的方法。) 2. A (A项,“论述了智慧社会与信息化、数字经济的关系”理解错误,应是“论述了智慧社会的形成”。) 3. C(A项,“我国社会已经进人信息化阶段”未然当做已然,原文是“我们正在进入”;同时“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信息技术来拉动”也是未然当做已然,原文是“信息技术开始……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 B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严重不足” 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对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并没有说“严重不足”。D项,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需要“万物数字化”,而不是说“万物数字化”需要“基础建设”。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4题3分,5题3分,6题6分)
4. C(C项,“选手超水平发挥”无中生有,而且此选项表述不符合题干要求。)5. C (A项,“起到了其他传统文化无法企及的作用”无中生有;B项,“攻擂失败者则被淘汰出局”错误,应是“攻擂失败者重新回到百人团”;D项,“淡泊名利”不合适,应该是平和淡定,上海学生只是“台风稳健”故选C。)
6. (1)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2)在浮躁纷扰、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保持恬淡与从容。(3)滋养心灵,使人生充满诗意。
二、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5分,其中:7-10每题2分,11-13每题3分,14-15每题4分)
7.D(按:握住。)8.C(①句中“之”是动词“到”;②③⑤均为代词;④⑦⑧为结构助词“的”;⑥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9.B(①军:名词作动词,驻军;②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③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④籍:名词作动词,登记;⑤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⑥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10.C(①⑦判断句;②③宾语前置;④⑥状语后置;⑤省略句)11.B(①表明樊哙对项羽的不满;④是樊哙向张良问刘邦目前的情况;⑥表明樊哙对刘邦的忠心。故选B项。)12.C13.A(
在当时的特定情况下,樊哙的行为不能说是“粗鲁莽撞”。)14.B(关键词:如,举,刑,皆,叛)15.C
(二)现代诗歌阅读(共9分,其中:16题3分,17题6分)
16.B项中“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未表明“伤感之情”,而是一种乐观精神。
17.不是。这首词虽然写的也是萧杀的秋景,但表现的是乐观豪放之情,是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念之情。(解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在华矛盾随之尖锐,各派军阀之间的混战加剧,给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发展和坚持提供了条件。1929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第三次入闽,这次入闽,天高气爽,秋色烂漫,胜利在望。诗人的心头充满了喜悦,畅抒胸臆,写下了这首情景交融、饱含哲理、脍炙人口的词作。)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8.(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向青草更青处漫溯(3)终已不顾(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5)温故而知新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9分,其中19-21每题2分,22-27每题3分,28题5分)
19. B项,“左尹项伯”是官职加姓名。20. B(A灶,会意字;甘,指事字C朱,指事字;尾,会意字D宇,形声字;水,象形字)21. B 22. 解析:A “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的眼睛里结着怨怼的丁香姑娘”,偷换主语,文段想表达“两把油纸伞相交错”的情景,就像诗人在雨巷中等待丁香姑娘的情景,据此排除C、D;“演示故事”搭配不当,应改为“演绎”,故选A项。23. 解析:B 文段的主体对象陈述的是“江南”,排除C、D两项。而在此处使用被动句更能体现出“江南”对人灵感的启发作用,行文也更加流畅连贯。
24. 解析:C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络绎不绝”不合语境。独具慧心:具有自己的审美能力。生活中指的是不同别人一样,具有自己的见解。慧心未泯:指人虽然经过滚滚红尘的洗练,但是心灵深处的良知并未因此而泯灭,仍然有成道的希望。也指智慧没有丧失。语境中强调的是具有自己的审美能力。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明眸善睐: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语境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语境中强调的是举动斯文。25. B26. C 27. D
28.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四、写作(60分)
29.围绕“我与祖国” 对话,体现积极、健康、正能量的思想或主旨,即为符合题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