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00 KB
  • 2021-06-04 发布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九中(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宜春市第九中学(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原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场只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 (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立德而后文艺 詹福瑞 论才与论德在传统思想中是浑然一体的,古代才与材通用,德的本义即以“材质所得”为主,先秦思想家以德为人普遍的抽象,以才为个体的材质,视全面开掘自我材质为成就德性的手段。‎ 自政治铨选上,元世祖时,赵天麟上策曾云:“选用之法,莫贵于德,莫急于才”,其中“才德兼全者大丈夫”,而“有才无德者”则被命之曰“小人”。文艺审美的尺度亦然,但凡研讨诗文,在才华要求之外,论诚者为言德,论真者为言德,论诗言志、诗缘情、诗出感兴者皆为言德;追求成教化、厚人伦、美风俗者更是言德,文艺瞩望着德才兼美。谢榛《四溟诗话》中曾将文才比作舟船,德行比作舵:“心犹舸也,德犹舵也。鸣世之具,惟舸载之;立身之要,惟舵主之……大抵德不胜才,犹泛舸中流,舵师失其所主,鲜不覆矣。”意思是才与德不可分,就如同船与舵不可分一样。没有德行保障的创作,就如同舟船失去了舵的掌握,既没有方向目标,更无从把控力度,那么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又如何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值得关注的是,对创作而言,德并非出于思想稳定需要而“临时从场外租借的规范”,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中,它与文学创作存在着根本的关联。德才兼美是创作传世的重要条件。创作依托文才,但才高八斗也难免千秋淹没,原因诸多,其中道德是作品能否进入主流传播从而获得赏鉴并流传的先决条件。 ‎ 德才兼备,也是艺术审美的内在需要。众所周知,文艺作品并非文艺形式与道德内容的机械叠加,道德不会成为低劣艺术毛坯的点金石,文艺自然更不能简化为道德的传声筒。文艺之所以离不开道德,是因为通过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充扩胸襟,能直接影响主体文才的发挥:德修则刚健不馁又葆华养和,才气自然轩举;德修则民胞物与,家国关情,而非风花雪月的自我沉醉,也非讨好“窄众”俗趣的沉湎,才情自然雅正;德修则审己有度,察物有道,能够超越一己功利、超越一时迷障,才思自然阔达……‎ 这并非是今人应景的花腔,而是古人在长期文艺实践中早已勘透的真知,诸如论书:“心正则笔正”“人正则书正”“作字先做人”;论画:“学画者先贵立品”;文学自然概莫能外,刘熙载一言以蔽之:“诗品出于人品 ”。对于具有文才的作家而言,德立则文明不是空洞的说辞,而是“实实在在的艺术臻达顶峰的必由路径”。‎ 当下生活中,不乏禀赋非凡的作家、演员,但其中少数人对一些强化自我修养的忠告不以为然,究其根源,在于他们偏执地认为论修养就是对才华的钳制,没有真正理解才德之间从社会意义到美学意义的深刻关系。无论何时何地,凡为文人,“先器识而后文艺”可以视为才德关系的公论。‎ ‎(摘自《人民日报》2017 年 3 月 30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古代才与材相通,把全面开掘自我材质看作是成就德性的手段。‎ B.德是艺术审美的内在需求,也是艺术毛坯的点金石。‎ C.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中,德与文学创作存在着根本的关联。‎ D.自我修养是对自我才华的钳制,这一观点带有普遍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古人认为德与才是浑然一体的,文章开篇就亮出了这一观点。‎ B.为论证德与才的关系,文章运用了引证、喻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 C.文章针对现实中的偏见多次强调立德在先的重要性。‎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样式,论述了德对才具有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舵师失其所主,鲜不覆矣”论证了德对才的主导作用。‎ B.道德是一个作家的作品能否流传开来的先决条件。‎ C.修德至关重要,无论论书、论画还是论诗,均离不开德。‎ D.“先器识而后文艺”仍是当下文人创作的公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遍地白花 刘庆邦 收秋之后,村里来了一个女画家。‎ 村民觉得奇怪,这会儿场光地净的,要红没红,要绿没绿,要金黄没金黄,有什么可画的呢。可女画家每天这儿转转,那儿瞅瞅,画了张家古旧的门楼子,画了李家废弃的碾盘,画了石榴树、柴草垛、鸡窝……村民看着平常的东西,经她一看,就成了好看的东西,经她用笔一点,就成了一幅画。凡是被她画过的人家,神情都有些骄傲,还没被她画过的,都希望她能到家里画一回。‎ 小扣子也热切盼望女画家到他家作画。自从女画家到来,小扣子就天天跟着。女画家的每一幅画,都是在小扣子的注视下完成的。‎ 这天早上,小扣子一爬起来,就和他的黄狗去找女画家。‎ 女画家住在村东头,那家闺女刚出嫁,正好空着一间房,女画家就租住在那里。住了几天,房东就把女画家当闺女看了,不让她交房租。‎ 太阳还没出来,村街上弥漫着浓浓的烟火味。有人家烧麦秸,有人家烧豆叶,有人家烧甜瓜秧,每样柴火散发一种香,就形成了醇厚绵长的人间烟火味。村里人原来并不觉得烟火味香,而女画家一进村就闻出来了,她说,哎呀,真香!大家用鼻子吸了吸,是香。‎ 这会儿,女画家正在给房东家的祖父画像。她身后站了不少人,他们静静地肃立着,连出气都尽量放轻。女画家目光只在老人和画之间牵来牵去。她下笔很果断,也很有力量,能听见画笔在画纸上划动的声音。老人在墙根儿蹲着晒太阳,脸上的皱纹很多,连耳朵的高处都爬满了,这些皱纹像大地上的河流和沟壑,弯弯曲曲。小扣子一看画像,心就震了一下,以为自己的祖父复活了,正慈爱地看着他。他眼睛有些发湿,差点对着画像喊出一声爷爷。有了这张画像,人们对老人也多了几分羡慕,说他满脸的褶子变成了满脸的画意。‎ 女画家又给房东家的儿媳画了一朵硕大的红莲花,光彩烁烁,仿佛是开在一潭清水上。花样子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村就开遍了红莲花。‎ 女画家开始到野地里作画了,小扣子和黄狗在后面跟着。女画家画的是一片茅草,茅草的叶和茎都枯黄了,只有穗子是银白的,许多穗子连起来,就有了气势,一片白茫茫,让人怀疑走进了月光一样的梦境。在小扣子眼里,这画有声音,是旷野里长风吹在茅草穗子上发出的呼呼声;有气味,是土地的气味、茅草穗子的气味;有温度,温度很低,让人感到萧萧的凉意。黄狗突然跑到茅草丛里,女画家把它也画进去了,画上的黄狗在张着耳朵听风。小扣子心里欢喜,女画家总算画了他家一样东西。‎ 晚上,母亲用手巾包着新鲜的鸡蛋,带着小扣子,给女画家送去。女画家说,画了人家的门,画了人家的狗,不给人家钱,还白吃人家的鸡蛋,这样的便宜事上哪儿找去!她的话把院子里的人都逗笑了。‎ 月光正好,母亲和小扣子没有马上回家,女画家接着又说到了荞麦花。女画家说,她小时候,跟着下放的父母在农村住了一段时间,好像看见过荞麦花。在她印象里,荞麦花不是零零星星开的,似乎一夜之间全都开了。她早上起来,觉得西边的天怎么那么明呢,跑到村边往西地里一看,啊,原来是荞麦花开了。荞麦花开遍地白,把半边天都映得明晃晃的。荞麦花的花是不大,但经不住荞麦花又多又密,白得成了阵势,成了海洋,看一眼就把人震住了。在此以前,她喜欢看一朵两朵的花,老是被那些孤独的花感动。看到了大面积白茫茫的荞麦花,她才打开了眼界,才感到更让人激动不已和震撼的,是潮水般涌来的看不见花朵的花朵。她钻进密密匝匝的花地里,一呆就是半天。她记得荞麦地里蜜蜂和蝴蝶特别多,像是在花层上又起了一层花。连蜜蜂和蝴蝶似乎都变成了白的。她晚间也去看过荞麦花。晚间很黑,没有月亮。不过,她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满地的白花老远就看见了。她看着前面的光明,不知不觉就走进了花地里。 ‎ 说到这里,女画家轻轻地笑了。她说时间太久了,记不清了。反正那样的荞麦花如今是很难看到了。 ‎ 院子里的人一时都没有说话,只有如霜的月光静静洒落。小扣子把女画家的话都记住了。‎ 来年,在小扣子的要求下,母亲在一块地里种上了荞麦。‎ 小扣子看见,荞麦出芽了,荞麦长叶了,荞麦抽茎了,荞麦结花骨朵了……荞麦终于开花了!荞麦花开得跟女画家的回忆一样恍如仙境,把小扣子感动得都快要哭了。 ‎ 从荞麦开花那一刻起,小扣子天天在花地里,并不时地向远方张望。母亲知道小扣子盼望什么,她帮着小扣子向远方张望。 ‎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以收秋后色彩单调的农村为背景,写女画家的取材作画和村民的反应,显示出她与村民不一样的审美取向。‎ B.小说写村民对女画家的热情友好,不仅突出了乡情的淳厚质朴,还着意引导读者了解乡村生活状况,关注农民的感情世界。‎ C.小说没有曲折的情节,而注重场景描绘,意在引领人们去发现乡村之美,唤醒人们心中沉睡却不能忘却的乡村诗意。‎ D.小说文笔细腻,富有韵味,如写村街上弥漫的烟火味,写老人脸上的皱纹,写画上黄狗的神态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5.简要概括“小扣子”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并分析“小扣子”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6.探究标题“遍地白花”的丰富意蕴。(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一直以来对于网约车等新兴业态持有相对宽容的态度,尤其在拿不准其未来的发展和影响时,往往会对创新保持一定的政策模糊,以便“让子弹飞一会儿”。事实证明,网约车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让社会空闲资源得以重新组织和优化使用,这为网约车赢来了生存空间。‎ 然而,当其发展中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并放大时,就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此次各地方出台新政的背景中,“安全”与“拥堵”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关键词。一方面,网约车司机数量急剧膨胀,行业恶性事件开始频频见诸报端,人们心中权衡便利与安全的天平正在渐渐倾向后者;另一方面,在一线大城市已近饱和的道路交通条件下,有城市数据显示,近两年拥堵程度的增加与网约车的发展呈现正相关,这在分城施策时是不可能不考虑的因素。显然这不再是一个该不该监管的问题,而是一个该如何监管的问题。‎ ‎《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9日 有删改)‎ 材料二 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约专车和快车用户规模已达2.36亿人,同比增幅超40%。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作为“互联网+交通”的创新业态,网约车解决了传统出行的很多痛点,逐渐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刚需。但急速生长下,泥沙俱下,监管滞后,网约车市场出现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事件在所难免。‎ ‎“除了个人信息安全、行车安全、资费合理性等问题外,保险、乘客司机纠纷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很多网约车没有商业保险或者购买家庭自用性质的保险,出现交通事故后消费者无法到保险公司索赔。‎ ‎《人民日报》(2018年05月10日 有删改)‎ 材料三 ‎5月6日晚间,空姐李某珠在郑州航空港区搭乘了一辆顺风车赶往市内后遇害。郑州市办案民警对媒体表示,作案人员是一名滴滴司机,身上携有凶器,仍在潜逃中,警方正在抓捕。‎ ‎5月10日,郑州市公安局发布通报:网约车司机刘某华(男,27岁,郑州航空港区人)有重大作案嫌疑。经专案组用技术手段追踪,显示嫌疑人刘某华作案后弃车跳河,现警方正在相关区域全力展开搜捕。 ‎ ‎5月11日,在警方通报的疑犯刘某华落水地点,发现了一具尸体,疑似嫌犯。具体确认还需要待打捞出来以后做DNA鉴定。‎ 同日,滴滴平台发布消息称,自5月12日零点起,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其他平台业务对全量司机全面审查,用一切手段清理平台上可能的人车不符情况;运营及客服体系全面整改。‎ ‎《检察日报》(2018-05-12 有删改)‎ 材料四 交通运输部:网约车司机无证上岗或被列失信黑名单 交通运输部官方微信今日发布《关于加强和规范出租汽车行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未取得平台、车辆、驾驶员经营许可,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情节严重的驾驶员,被列入重点关注名单且6个月内仍拒不改正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列入失信联合惩戒主体名单(以下简称“黑名单”)。发生上述行为情节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的失信主体,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直接列入“黑名单”。‎ ‎《新华网》(2018-05-11 节选)‎ ‎7.下列对材料中有关网约车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约车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使人们不再倾向于出行的便利,而更注重出行安全。 ‎ B.因为政府的模糊政策,给网约车的发展带来了生存空间,有城市数据显示,网约车的发展壮大是造成城市拥堵的关键因素,对其监管势在必行。 ‎ C.网约车行业快速发展,保险、乘客司机纠纷问题不断,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事件的出现,这使得监管 部门开始认真考虑网约车的商业保险问题。‎ D.郑州警方组织的打捞人员发现了杀害空姐李某珠的疑犯滴滴司机刘某华尸体同日,滴滴官方也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平台停业自查整改措施,反映了平台的亡羊补牢之举之及时。 ‎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生业态,我国一般一开始会对其保持一种模糊态势,以便把握他的发展和影响。‎ B.材料二显示,由于网约专车发展太快,急速生长,导致泥沙俱下,市场出现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事件。‎ C.空姐被害以及2016年的深圳24岁女性网约车被害案告诉我们,女性在乘坐网约车时,比较容易受到侵害。 ‎ D.可以预见,《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其中对于进入失信黑名单司机联合惩戒这一举措,将大大减少网约车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 ‎9.网约车司机违法事件频频发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司机身上存在伤害隐患,结合所给材料,请你从网约车平台建设的角度,对想成为网约车的司机提出一些约束性建议。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为扬州,辟从事。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周顗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和尝诣导,导小极,对之疲睡。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叶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导觉之,和曰:“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 ‎ 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既练,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和谓所亲曰:“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时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若弗纠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夺服。”诏从之。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有删改)‎ ‎【注】小极:困倦、小病。叶:同“协”。练:是练祭的简称,为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B.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C.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D.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孩子未举行加冠礼时的发型,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就像头顶两只角。‎ B.“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因为从中原向南望,其地处在长江之外,所以称其为“江表”。‎ C.“夺服”指的是古代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与“夺情”的意义基本相近。‎ D.“卒”指死亡,古代对不同地位人的死说法不同,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顾和机智有方,委婉唤醒王导。他为了弄醒说着话就打瞌睡的王导,故意对着别人一边称颂他的功绩,一边担心他的身体,惊醒了王导,获得了好评。‎ B.顾和尊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 C.顾和持守情理,尽孝不惜抗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所以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即便皇帝下诏书,他仍连续上表坚辞。‎ D.顾和多次进谏,不愿迎合权贵。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于是就毅然上奏,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规劝皇帝予以纠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5 分)‎ ‎(2)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 陆 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韩元吉,字无咎,南宋许昌人,与陆游友善,多有唱和。陆游通判镇江时,韩元吉从江西来镇江探母,陆游与其交游两月。《浣溪沙》作于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之际。‎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头两句诗人把不想外出不想分别的心情说得含蓄婉转,字里行间散发着依恋不舍之情,给人“委婉有致”的感觉。‎ B.夕阳引发依恋之情,暮角引发凄凉之感,此情此感共同组成了一种适于促膝倾谈的环境气氛,所以说它“最关情”。‎ C.因为整天忙碌,清闲的日子太少,所以诗人总是新愁连着旧怨整天没有快乐,感觉日子太苦闷了。‎ D.“客中无伴怕君行”一句,诗人含蓄地表达出怕朋友离开而孤独的情感,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15.作者的“愁”有哪些?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唯有把握当下和未来的句子是:“ , ”。‎ ‎(2)王维《滕王阁序》中描绘出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秋景图的句子: ,‎ ‎ 。‎ ‎(3)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不仅能够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而且还“ ”,他能够确定自我与外物之别,又能“ ”。‎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 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 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谁来担此重任?‎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 ,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显然,外卖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B.显然,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C.显然,人们需要给外卖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 D.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 B.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 C.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 D.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19.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B.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C.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D.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20.某中学将于2018年5月27日举行2018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X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三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5分)‎ 尊敬的各位家长:‎ 我校将于2018年5月27日早8时在昌黎广场举行2018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18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成人之际更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届时我们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X班班委会 ‎2018年5月16日 ‎(1)词语运用不简明的两处是:‎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2)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 ‎① 改为 ‎ ‎② 改为 ‎ ‎③ 改为 ‎ ‎21.下面是某校电子阅览室的阅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清楚,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到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是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喊出了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但《北京青年报》记者11月16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 对此,你怎么看待?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C (A项,“先秦思想家”“视全面开掘自我材质为成就德性的手段”,而非“古代”,概念范围扩大了;B 项,原文是“道德不会成为低劣艺术毛坯的点金石”,反过来说,就是“道德会成为优秀艺术毛坯的点金石”,选项说“是艺术毛坯的点金石”,概念范围扩大了;D项,原文是“少数人”“认为论修养就是对才华的钳制”,那么这一观点就没有“普遍性”。 )(3分)‎ ‎2.B ( 文章没有用“对比论证”。)(3分)‎ ‎3.B ( 原文是“道德”是“进入主流传播从而获得赏鉴并流传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虽然流传但没有进入主流传播的不在此列。 )(3分)‎ ‎4.B (“着意引导”太牵强)‎ ‎5.特点:小扣子有对美的感知能力、淳朴善良、腼腆。(2分)‎ 作用: ①充当线索人物。由小扣子串起女画家作画、和村民聊天的几个场景。②衬托人物形象。小扣子对画作的感受,衬托出女画家高超的画技,使人物形象更鲜明。③突出小说主旨。小扣子欣赏画作、要求种植荞麦,表现出村民对美的感受被逐步唤醒,突出了小说的主旨。(4分) ‎ ‎6.①在文中具体指女画家回忆中荞麦花开放的画面,以及后来小扣子和母亲种植荞麦开花的画面。②蕴含了自然中震撼人心的美。③暗示了困难生活中的光明,给人以希望。④女画家对美的感受感知可以传递、感染小扣子等更多的人。⑤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关爱的人性美。(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表述不清,酌情扣分。其他理解,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7.B (“是不可能不考虑的因素,”并非就是关键因素。)(3分)‎ ‎8.B(因果关系不对,原文是:“但急速生长下,泥沙俱下,监管滞后,网约车市场出现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事件在所难免。”,“急速生长”,并不一定是泥沙俱下的原因。)(3分)‎ ‎9.(1)考核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2)不得将车辆出租给别人运营(3)车辆保险手续齐全(4)遵守所在城市政府的相关法规 。 其他合理建议…… (回答本问题,既可以结合所给材料,也可以根据事理推理。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答出三点给满分。)(6分) ‎ ‎10.C ‎11.A(总角,泛指未成年的孩子,不仅仅指男孩子)‎ ‎12.C(原文中顾和的话,只是托词;他的真实意图是想要服丧满期)‎ ‎13.(1)(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受到优厚的待遇(他被优厚地对待)达到这样的程度。(敕喻、听、遇各1 分,大意2 分)‎ ‎(2)谢尚身为外戚,按规定可以宽恕,至于手下的官员,应当依法治罪。(忝、宥、正各1 分,大意2分)‎ ‎14.D(不是含蓄,是直接表达。)‎ ‎15.①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关切。南宋时,镇江为抗金边防前线,吹角声乃军队行动的号令。陆游作为戍边官员,自然对此最为关切,因此诗人说“夕阳吹角最关情”。②在仕途疲于奔波的劳累。“忙日苦多闲日少”就是说诗人在镇江任职忙碌的日子多,休闲的日子少。‎ ‎③朋友将要离别的惆怅。“客中无伴怕君行”,既是对朋友旅途孤行无伴的担忧,也是对朋友远行后自己的孤单无友的忧虑。(每点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16.(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辩乎荣辱之境 ‎ ‎17.A(承接上文,主语应为“外卖”,强调“外卖”需要食安“守门员”。排除BC,D项“不仅……而且……”不合逻辑,且繁复。)‎ ‎18.D(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是部分。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己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19.B(语病有二:其一,“伴随”与“使得”的前后使用,导致主语残缺;其二,“问题”与“关注” 搭配不当。) ‎ ‎20.(1) ①“实属是”改为删去“实属”或删去“是”。‎ ‎②“抽出时间拨冗”改为删去“抽出时间”或删去“拨冗”。‎ ‎(2) ①“家父家母”改为“家长”。‎ ‎②“惠赠”改为“敬赠”。‎ ‎③“敬谢不敏”改为“深表感激”。‎ ‎21.答案:本校读者如果是首次上机阅读,首先要出示借阅证,然后办理用户信息,在电脑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之后,就可上机阅读;如果不是首次上机阅读,只需在电脑上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上机。(6分)‎ ‎22.写作提示:‎ ‎①肯定尽扫落叶的前者。‎ ‎②肯定保留落叶的后者。‎ ‎③寻找两者平衡点的辩证观点。‎ 参考立意:‎ ‎①用管理和制度来保护我们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安全;‎ ‎②从净化到美化体现的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升级;‎ ‎③让生活多一点诗意;‎ ‎④管理需要更多的人性化,管理者需要有人文情怀;‎ ‎⑤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让城市多一点个性和张扬;‎ ‎⑥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市政管理服务理念也应日益进步;‎ ‎⑦从“确保没有一片落叶”来看简单粗暴一刀切的管理就是一种庸政、懒政;‎ ‎⑧对待落叶的态度要兼顾干净清洁安全与诗意美好浪漫,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 ‎⑨尽在一个“容”字上一一谈保护市容与对落叶宽容;‎ ‎⑩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共存互生……‎ 其余从材料中来,言之有理的立意亦可按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给分。‎ ‎【参考译文】‎ 顾和,宇君孝,是侍中顾众的同族兄弟之子。顾和两岁时父亲去世,童年就很有德操,同族之叔顾荣很器重他。王导主政扬州时,征用顾和为从事。有一次,月初一应当上朝,还没入宫,车停在门外。周顗遇见他,顾和正在捉虱子,坦然不动。顾和曾经去见王导,王导正困倦,说话间就睡着了。顾和想把他弄醒,于是对同座的人说:“从前常听同族里的叔父元公说过王公协同辅位中宗,保全江南的事。王公身体有小不适,令人焦虑。”王导醒了。对顾和说:“你资质优异出众,不仅是东南之关美,实在是海内俊杰。”于是顾和就出名了。不久王导派八部从事到街署去,诸从事都议论官长的得失,只有顾和不说话。王导问顾和:“你听到了什么?”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传言,把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表扬了顾和。‎ 当初,晋朝中兴,国都东迁,旧的典章制度有许多缺失,皇冠上用翁翠珊瑚以及杂珠等装饰。顾和奏道:“过去皇冠上有十二旒,都用玉珠,现在用杂珠等,不合于礼制。”于是改过来了。顾和迁任尚书仆射,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就是这样受到优厚的待遇。不久,因母亲去世离职,服丧以孝闻名。练祭过后,卫将军褚裒上疏推荐顾和,起任为尚书令。顾和对亲近之人说:“古代有人脱去丧服去服从君命,大概是因为才干足以处理时务。我在平常日子里尚且不如别人,何况现在心中混乱,我用什么来对事情有万分之一的补益呢?”皇帝又下诏书,顾和十余次上表疏,于是不出任职务,服丧期满,然后才去处理职事。这时谢尚兼任宣城内史。拘捕泾县县令陈干并杀了他,主管官员认为谢尚违反制度要处罚黜免他,诏令却宽恕他。顾和再次上奏说:“谢尚先是被判了不法受贿罪,被准许自首免死。而谢尚心中有一点不满意,就肆意呈威施虐。谢尚身为外戚,按规定可以宽恕,手下的官员,应当依法处置。”谢尚,是皇太后的舅舅,所以奏疏被搁置下来了。当时江夏公卫崇为庶母服丧三年,顾和就上奏道:“礼是用来规范事体促成教化的,所有当君王的无不崇尚正礼昭明根本。江夏公卫崇最近丧母,又在守孝时行重礼,违反礼度,放纵私情。如不纠正,就无法治理事物。可令太常让他们都除去丧服。”皇帝下诏书同意他的建议。永和七年,因病重辞职,当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