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6.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揭阳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中二年级期末质量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共10页,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用答题卡作答。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刮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木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子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
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如《孔乙已》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摘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统揽全局。
B. 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制叙述原则。
C. 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D. 《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的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已》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区别。
B. 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事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
C. 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改造。
D. 文章的开头两段和结尾部分都对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以突出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让小说中的叙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故事所表现的社会现实。
B. 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安给“我”这个第一人称。“我”实则是作者抨击社会的代言人。
C. 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D. 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到触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过22亿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战狼》《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抬高中国电影票房——刚刚过去的春节档期,电影总票房已接近60亿。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
(摘编自金苍:《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二:
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80后、90后一代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2002年的4.7%上升到2017年的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12.4%上升到17.5%,2017年每lO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4.96倍。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
(摘编自《科幻片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工人日报》2019年02月13日)
材料四:
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
具体来说,在外因方面,首先,类似于《阿凡达》《变形金刚》的科幻商业大片屡屡创下票房纪录,进口大制作科幻片使本类型影片门槛升高,国产科幻生存空间变小;其次,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0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已在今年到期,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
在内因方面,首先,传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科学基础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同样缺乏;其次,美国电影界和资本界的紧密联系,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最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中科技文化氛围较弱。
(摘编自《内外夹击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经济日报》2017年09月0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和电影创作水平的提升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B. “中国天眼”“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体现了中国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
C. 材料三表明,国内科幻电影上映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较大。
D. 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的原因有:门槛升高,创作素材贫乏,进口限制放宽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80后、90后—代人能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在提高。
B. 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幻电影消费群体扩大,对我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C. 由材料三可知,科幻电影以较少的数量产生较高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很强的票房号召力。
D. 一旦进口片配额限制被取消,进口大制作科幻片涌入,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
6.结合材料分析,如果你是科幻片导演,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美 美
纪东方
哨所设在人迹罕至的大风口。当地的老百姓说,山上一年只刮两次风,夏天一次,冬天一次,一次刮半年。
冬天里的风刮起来的时候,山上除了军装再也看不见绿色,方圆几十里除了山就是光秃秃的石头。
大风刮了一天一夜,轮到新兵站哨了,一点也没有停歇的意思。
好像连山都刮散了,眼前飞沙走石,灰蒙蒙啥也看不清,耳朵里只听见呜呜的风声。不时有拳大的石头甩到哨位前。
一块石头滚进来,恰巧滚到新兵脚下。新兵用脚踢踢石头,发现石头会动,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鸟。
鸟一只翅膀耷拉,显然是受伤了;腿上也有血,准是风刮起的石头砸的。鸟羽毛散乱,眼睛一睁一闭,不知道是冻的还是疼的,浑身哆嗦。新兵蹲下身子仔细看,鸟比麻雀大,比灰喜鹊小,秃尾巴,全身灰白,尾巴有一点黑毛。新兵不懂鸟,不认识这是什么鸟,想了想,就把鸟塞进皮大衣的袖筒里暖和着。
下哨了,新兵两手小心翼翼把鸟捧回宿舍,找来剩米饭喂它。灰鸟见了生人也不害怕,瘸着腿一下一下艰难地吞米粒,吞一下仰一下脖子。老兵正在弹吉他,笑了,说,“看我的。”
他先是轻轻顺毛抚摸鸟的身子,拿茶缸子盛来半缸子温水,又找来药涂在伤口上,拿来绷带给它包扎。鸟吃饱喝足,拖拉伤腿在桌上走了一圈,啪嗒拉一摊屎,把新兵老兵都逗笑了。
两人商量给鸟起个名字。
老兵逗他说,这鸟秃毛乌灰,真丑,叫老丑吧。
新兵不愿意听,说,我看挺俊,叫美美。
新兵有个女同学叫美美,长得漂亮,学习又好,他们从来没有说过话。想起她,新兵心里暖暖的。
转眼冬天的风刮过了,夏天的风刮起来。山变得绿乎乎的,石缝里钻出草和矮灌木。美美腿伤好了,却不愿意飞走。新兵上哨,美美就在哨所附近的石头缝里找东西吃,要不就站在石头上用细细的喙梳理羽毛。新兵下哨,它忽前忽后,像个小跑腿儿,扑棱扑棱往回跑。开饭的时候,新兵给它也盛一小盘米饭。吃不饱,它在盘子边站着不走;吃饱了,就扑棱扑棱跑回去,蜷缩到床角睡觉。美美不是来时的样子了,变得又胖又笨,像只半大鸡,翅膀好像拖不动笨身子,忽达忽达飞不了几步远。羽毛却变得水滑光亮,脱去一层绒毛,长出的新羽毛黑白花相间,细看能看出还真的有点漂亮。
没有美美的时候,新兵下了岗就看看书,看一周才送一次的报纸。然后闷闷地想家,想爹娘,想着想着就会偷偷流泪。老兵下了岗也是看看书,看一周才送一次的报纸。然后闷闷地想家,想爹娘,想谈了两年的对象,想退伍后安排工作,想着想着就会发愁。有了美美,两个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新兵想家的时候,就和美美说话;老兵发愁的时候,也和美美说话;美美咕噜咕噜的小眼睛瞪圆了,你说什么她听什么,高兴了咕咕叫,不高兴了也咕咕叫。美美咕咕一叫,新兵就不想家了,老兵也不发愁了。
这天,新兵在宿舍里和美美说话,连长突然领着班长、排长上山查岗来了。新兵手忙脚乱地把美美放进抽屉。
按照条例,营房不得喂养宠物,不得收留和部队无关的动物。违犯者要受到纪律处分。
连长满意地巡视一遍,然后坐在桌前和新兵说话。新兵吓得心里怦怦跳。
恰恰就在这时,抽屉里突然一声清脆的鸣叫。连长疑惑地一拉抽屉,美美几个月吃饱喝足,身材肥胖,在抽屉里憋得难受,憋出一泡稀屎来。新兵心都凉了,完了,露馅了。
美美不知道自己闯祸了,神气的在桌上走来走去,还咕咕地叫了几声。
新兵脸吓得黄了。
连长黑着脸,问:“哪弄来的鸟?”
新兵不敢回答,也不敢不回答,声音像是在嗓子眼里挤出来:“我………”
老兵抢断他的话,:“连长,这鸟是我养的。你处分我吧!”
新兵泪簌簌地流:“连长,处分我吧。让鸟留下,它会陪人说话。”
老兵几乎哽咽了:“连长,千万别赶它走,和它说话,就不想家了。”
连长不理他,从窗户往外看,好大一阵子没回头,好像一直看远处的山。看了一会儿,低下头慢慢地说:“通信员,明天到城里买个像样的鸟笼子。连个笼子都没有,像什么养鸟的样子?”
很快,山下的战士们都知道山上哨所有一只鸟。战士们传说,这只鸟不但会说话,会唱歌,还会给人跳舞解闷。战士们还发起给鸟起名的活动,有的说应该叫山里红,有的说应该叫边关月,还起了佳佳、团团、圆圆等等,文书专门查过书,说这鸟应该叫山雀。
连长听了说,尽扯淡!我们就叫它百灵!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多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哨所环境的恶劣,哨兵生活的单调、枯燥以及精神的贫瘠,表达了作者对边防哨兵深切的同情。
B. “鸟吃饱喝足,拖拉伤腿在桌上走了一圈,啪嗒拉一摊屎”“在抽屉里憋得难受,憋出一泡稀屎来”,这两次描述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C. 本文叙述饱含诗意,既体现在诗性的情节建构上,还体现在充满诗性语言铺陈的描写上,如画线段落对老兵新兵的描写,富有韵律。
D. “连长不理他,从窗户往外看,好大一阵子没回头,好像一直看远处的山”,表明连长内心被触动,对新兵老兵在哨所的处境感同身受。
8.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开头前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9. 本文题目《美美》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齐孝王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繇兄岱,字公山,历位侍中,兖州刺史。繇年十九,从父韪为贼所劫质。繇篡取以归,由是显名。举孝廉,为郎中,除下邑长。时郡守以贵戚托之,遂弃官去。州辟部济南,济南相中常侍子,贪秽不循,繇奏免之。平原陶丘洪荐繇,欲令举茂才。刺吏曰:“前年举公山。奈何复举正礼乎?”洪曰:“若明使君用公山于前,擢正礼于后,所谓御二龙于长涂,骋骐骥于千里,不亦可乎?”
会辟司空掾,除侍御史,不就。避乱淮浦,诏书以为扬州刺史。时衰术在淮南,繇畏惮,不敢之州。欲南渡江,吴景,孙贲迎置曲阿。术图为僭逆,攻没诸郡县。繇遣樊能、张英屯江边以拒之。以景、贲术所授用,乃迫逐使去。于是术乃自置扬州刺史,与景、贲并力攻英、能等,岁余不下。汉命加繇为牧,振武将军,众数万人。孙策东渡,破英、能等。繇奔丹徒,遂泝江南保豫章,驻彭泽。笮融先至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入山。为民所杀。繇寻病卒,时年四十二。时人评曰:刘繇藻厉名行,好尚臧否。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士,非其长也。繇长子基,字敬舆。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吏馈饷,皆无所受。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权为骠骑将军,辟东曹掾,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迁基大农。权大暑时,尝于船中宴饮,于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余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后权为子霸纳基女,赐第一区。四时宠赐, 基二弟,铄、尚,皆骑都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笮融先至/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入山/
B. 笮融先至/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入山/
C. 笮融先至/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入山/
D. 笮融先至/杀太守/朱皓入居郡中/繇进讨融/为融所破/更复招合/属县攻破融/融败走入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欲令举茂才”中的“茂才”又作茂材,是汉代的另一种察举常科,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
B. “除侍御史”中的“除”是授予官职、任命官职之意,这和李密《陈情表》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中的“除”意思完全一样。
C. “骋骐骥于千里”中的“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常用于比喻天生志向远大的人才,如荀子《劝学》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D. “会辟司空掾”中的“掾”通“椽”,是指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此处用来比喻位高权重的官员,和“如椽巨笔”的“椽”意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少年刘繇智勇双全,胆识过人。他的父亲被强盗抓去,他到强盗那里把父亲抢回来。
B. 刘繇料事周到,防患未然。南渡长江时,吴景、孙贲对他假意恭维,曲意逢迎。刘繇考虑他们本是袁术的手下,为绝后患,驱逐他们离开。
C.
刘繇有时勇敢,有时却怯懦。他敢于深入匪窝抢人,揭露权贵贪婪污秽;却因害怕袁术,不敢到扬州去上任。
D. 刘繇家业兴旺,后嗣发达。他的长子刘基,长得一表人才,又有骨气,有个性,深受孙权器重喜爱,如下雨天孙权曾自己用伞给刘基挡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举孝廉,为郎中,除下邑长。时郡守以贵戚托之,遂弃官去。
(2)至于扰攘之时,据万里之士,非其长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题。
古 风(其十五)
李 白
燕昭①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②方赵至,邹衍③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④,千里独徘徊。
【注】①燕昭,即燕昭王;郭隗,劝说燕昭王求士。②剧辛,战国时燕将,原为赵国人。③邹衍,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齐国人。④黄鹄举,相传春秋时鲁国人田饶因鲁哀公昏庸不明,自比为“一举千里”的黄鹄,用“黄鹄举矣”,表示要离开鲁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歌前四句借用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与下文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鲜明的对比。
B. “青云士”原指道德高尚之人,本诗指身居高位的当权者,诗人对“青云士”持批判、否定的态度。
C. 七、八句主要是批判统治者,前句讽刺他们挥霍无度,后句揭露他们不重视贤才。
D. 全诗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由史实写到现实,由激愤转到忧思,俊逸洒脱,舒徐幽远。
15.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整首作品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仓中粮食作比较,表现阿房宫极尽奢华、耗费巨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苏轼曾在《赤壁赋》中借飞虫米粒慨叹人生如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曹操也曾在《短歌行》中感慨人生“_________,________”。
(3) 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上所有的人的称赞和诽谤,都没有刻意改变自身的行为和心理,这是因为他能够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鲲龙”AG600是一款国产大型灭火及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于2009年6月启动研制。历经9个寒暑,“鲲龙”AG600 ,以最大53.5吨起飞重量,成为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并成功陆续完成陆上和水上首飞,被誉为中国新一代特种航空产品代表作。目前,世界上能研发水陆两栖大飞机的国家 ,关键的水上起降技术都处于封锁状态。气水动布局设计,是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独具特色而又十分关键的核心设计。由于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同时本身具有波动性, 会对飞机姿态造成扰动,产生在陆地上起飞不会出现的问题。“鲲龙”AG600机身下半部分是船体,( ),保证既能水上起飞又能陆地起飞。
“鲲龙”AG600飞机按照“水陆两栖、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设计思路,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还可兼顾改装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以及为“一带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紧急支援等任务的需要。“鲲龙”AG600丰富的功能用途,让它成为 ,的“多面手”。“鲲龙”AG600,是国产大飞机领域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深孚众望 首屈一指 因此 与众不同
B. 不负众望 首屈一指 以致 不同凡响
C. 不负众望 屈指可数 因此 与众不同
D. 深孚众望 屈指可数 以致 不同凡响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在机身上部,两个浮筒吊在机翼两侧下方
B. 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在机身上部,机翼两侧下方吊有两个浮筒
C. 机身上部才像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两个浮筒吊在机翼两侧下方
D. 机身上部才像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机翼两侧下方吊有两个浮筒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还可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B. 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还可兼顾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C. 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时,还可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D. 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时,还可兼顾改装满足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
20.请根据图表及材料内容,在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是总的来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还是呈① 。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到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0%。目前这一发展态势为② 奠定了基础。科学素质既是③ ,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乃至地区的公众科学素质水平,既构成了其文化的根基和底蕴,也决定了其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21.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句话概括“鹊桥”中继卫星面临的挑战,要求语言简练,表达准确,每句话不超过16个字。(6分)
“鹊桥”中继卫星携带了一把展开后口径达到五米的“大伞”,这把“大伞”是人类历史上深空探测器所携带的最大口径通信天线,正是它在“鹊桥”中继卫星和地球之间铺设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这把“大伞”能顺利展开,是“鹊桥”中继卫星发射成功的重要标志。由于“鹊桥”中继卫星在飞行过程中要经历零下230摄氏度的低温,科学家们想了很多办法,确保“大伞”不会冻僵。“鹊桥”
中继卫星到达地月拉格朗日L2点后,要定期进行轨道维持,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如果“鹊桥”中继卫星偏离轨道,修正轨道会消耗大量推进剂,“鹊桥”中继卫星的寿命就会大大缩短。“鹊桥”中继卫星除了完成中继任务外,还要开展人类历史上最远距离的激光测距实验。“鹊桥”中继卫星能否捕捉到从地球上的观测台站发出的激光波束,我们拭目以待。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市“对话贤德”电视栏目为引导市民重视“贤德”文化,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尚贤、敬贤,向上向善的风气,面向社会举行贤德人物遴选活动,初步评选后有以下三位候选人:
黄旭华:隐姓埋名,荒岛求索,深海求证,在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多次海上试验任务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吴娥娟:教子有方,养育的5个儿子在工、商、农、兵、教师领域各有一番成就;热心公益,发动及带动家庭成员捐资助学、赈灾扶贫。四代同堂,其乐融融;邻里乡亲,好评如潮。
周伦方:严寒酷暑中,面迎晓风,清洗污迹斑斑的垃圾箱;狂风暴雨里,搏风抗雨,疏通恶臭无比的下水道。他是“城市美容师”,他手拿扫帚,扫出了这座城市一片湛蓝的天。
以上三位候选人物,哪一位更是你心目中的“贤德人物”?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给“对话贤德”栏目写一封信,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揭阳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中二年级期末质量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
1.C(应是:叙述口吻越轻松,矛盾冲突越激烈,才能带来更大张力。也扩大了范围,原文仅以《孔乙已》为例,并非所有小说如此)
2.B(夸大作用)
3.D(A.“只....才能”太绝对B.范围扩大。原文是“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
中超过半数”C.无中生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 D(3分)选项中“创作家材贫乏”于文无据
5. D(3分)选项中“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说法绝对
6. ①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做支撑。②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③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或“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④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每点2分,三点即可,共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7.(3分)A(“精神的贫瘠”与文章主旨不符,文章主要是讴歌军人的奉献品质,所以“表达了作者对边防哨兵深切的同情”也是错误的)
8.①描写出哨所环境的恶劣,以及老兵新兵生活的单调。②歌颂了军人身上凝聚的不惧艰辛的精神力量。③为后文救治照料美美以及连长允许养鸟的情节做了铺垫。(每点2分,共6分)
9.①指鸟的活泼之美,带给哨兵心灵上的慰藉。②指军人的奉献之美,为了国家和人民,军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③指部队生活的人情之美,连长爱护士兵,大家都关心小鸟。(每点2分,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0-12小题,每题3分,13题10分)
10.C(“太守朱皓”是“杀”的宾语,且“朱皓”前断开,变成“朱皓入居郡中”,与上下文脱节。排除 B、D 两项。“属县”是“复招”宾语,断开则变为主语,排除 A、D 两项。)
11.D(D 项,“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官的通称,如掾史、掾吏、掾属、掾佐等。)
12.C(A项张冠李戴,原文“从父”应为“叔父”,“他的父亲”不当;B项曲解文意,原文“吴景,孙贲迎置曲阿”,“曲阿”是地方名,不是“曲意逢迎”;D项对象不当,“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是命令他人为刘基挡雨,而不是自己用伞为他挡雨。)
13.(10分)参考译文:
(1)(刘繇)被举荐为孝廉,担任郎中,又被授予下邑县县令一职。当时郡守把朝廷重臣的亲戚托附给他,于是他抛弃官职离开。(“举”译为“被举荐”1分,“除”译为“被授予”1分,“贵戚”译为“朝廷重臣的亲戚”或“权贵的亲戚”、“亲戚”均可得1分,大意2分,意思对即可。)
(2)至于在时局动荡的时候,让他率领大批有识之士,这不是他擅长的。(扰攘”译为“动荡不安”或“动乱”1分;“据”译为“带领”“率领”“掌管”均可,1分;“非其长也”译出否定判断句1分;大意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刘繇字正礼,是东莱郡牟平人。刘繇十九岁时,他的叔父刘韪被强盗劫去做人质,刘繇用智谋将他抢夺回来,由此声名显著。被举荐为孝廉,任郎中,又授任下邑县县令。当时郡守把朝廷重臣的亲戚托附给他,于是他弃官而去。州府征召安排他管理济南,济南相是中常侍的儿子,贪婪污秽不守法纪,刘繇上奏免除了此人官职。平原人陶丘洪举荐刘繇,想让州里推荐他为茂才。州刺史说:“前年才荐举(他哥哥)公山,怎么又要推举正礼呢?”陶丘洪说:“如果明使君您在前面举用刘公山,在后面举用刘正礼,正所谓驾御两匹如龙的骏马在千里长途上驰骋,不也很好吗!”正逢朝廷征召刘繇为司空掾,又任命为侍御史,他没有去就职。他在淮浦躲避战乱,朝廷下诏书任命他为扬州刺史。当时袁术在淮南,刘繇对其很畏惧,不敢前往扬州上任。他打算南渡长江,吴景、孙贲将他迎接安置到曲阿。袁术图谋叛乱,僭位称帝,攻克周围诸多郡县。刘繇派遣樊能、张英驻军江边防御袁术,考虑到吴景、孙贲都是袁术所任用的人,他逼迫驱逐他们离开。于是袁术自己另设扬州刺史,与吴景、孙贲合力攻打张英、樊能等,一年多也未能攻克。朝廷命令加授刘繇为扬州牧、振武将军,部众有数万人。孙策东渡长江,攻克张英、樊能等。刘繇逃往丹徒,于是逆江而上至江南地区去守卫豫章,驻扎在彭泽。笮融先到豫章,杀了豫章太守朱晧,进驻豫章郡。刘繇进军攻伐笮融,被笮融打败,他再次召集所属各县人马,将笮融打败。笮融败逃到山中,被本地百姓杀死。刘繇不久病死,年纪四十二岁。当时的人们评论说:“刘繇砥砺名节,喜好评论。至于在时局动荡的时候,让他率领大批有识之士,这不是他擅长的。”刘繇的长子刘基,字敬舆,当时十四岁,为刘繇服丧,一切合乎礼节,刘繇旧日的部属官员所赠送的物品,他一概不收。刘基姿质气度、仪容相貌都很好,孙权对他非常喜爱敬重。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刘基为东曹掾,任命他为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孙权为吴王,升任刘基为大农令。孙权在盛夏时,在船上举行酒宴,遇到雷雨,孙权举伞遮护自己,又命令手下人遮护刘基,其他官员得不到如此优待。刘基被器重就像这样。后来孙权为儿子孙霸娶了刘基的女儿,赐给宅第一处,一年四季都有赏赐。刘基的两个弟弟,刘铄和刘尚,都任骑都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D(“俊逸洒脱,舒徐幽远”错,诗歌的最后一句“千里独徘徊”体现了诗人的迷茫徘徊,可见“洒脱”不对。)
15.参考答案:
①对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的赞赏(1分),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1分);
②对自身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现实处境的激愤之情(答出现实处境1分,“激愤之情”
1分);
③对统治者挥霍无度、贤愚不分的批判;(“挥霍无度、贤愚不分”1分,“批判”1分)
④诗人不满现实,意欲远走高飞(1分)而又不知前途何在的迷茫(1分)。
(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共6分;考生作答,每点答案必须答出情感产生的缘由和情感基调方可得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1)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2)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每题2分,共6分,有错、漏,则该题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C(不负众望: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首屈一指: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最强的第一。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因此:因为这个。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与众不同:表示人或事物突出,有特色。不同凡响:指事物不平凡,多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用于人时表示人才能出众,本领高强。)
18.(3分)D(根据句式的一致性,括号前一句为“机身下半部分是船体”,所以括号内应填入“机身上部才像常规的飞机气动布局,机翼两侧下方吊有两个浮筒”)
19.(3分)D(画横线的句子语病主要在于成分残缺,“在满足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同时”这一句中,“满足”缺少宾语“要求”或“需要”;“还可兼顾改装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用途需要”这一句中,“需要”缺少谓语“满足”)
20.(5分)①逐渐递增的趋势(1分) ②2020年目标的实现(2分) ③个人素质发展(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2分)
21.(6分)①顺利展开大口径通信天线 ②定期维修轨道,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③开展史上最远星地激光测距实验(每句2分)
四、写作(60分)
22.(60分)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
一等(20—16)
二等(15—11)
三等(10—6)
四等(5—0)
基
础
等
级
40
分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语
言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20分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审题立意提示:
(1)从材料提及的三位候选人中任选一位,要做权衡、选择,落实哪一位“更是你心目中的‘贤德人物’”。立意时,要能写出三位人物身上各自的闪光点、“贤德”的表现,如
黄旭华——淡薄名利,守住寂寞,无私奉献,家国情怀等。
吴娥娟——教子有方,持家有道;宅心仁厚,热心公益;家风教育;弘扬中华文明文化等。
周伦方——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甘于平凡,无私奉献,平凡中的伟大等。
(2)以书信的形式写,要符合书信的写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