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00 KB
  • 2021-06-04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作业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地 毕飞宇 ①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 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 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你的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在天上。天高,地 迥;天圆,地方。 ②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 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作 的对象。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在苍茫的大地上——每一棵麦苗都是手播的—— 每一棵麦苗都是手割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插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割的。这是何等的 艰辛,何等的艰辛。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 ③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家里就剩下了我和我的父亲。我们在喝茶、吸烟、闲聊, 其乐融融。我的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现在的你”送回到“那个时代”,让你在村子里做农 民,你会怎么办?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父亲不再说话,整整 一个下午,他不再说话。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父 亲。我经常犯这样的错。父亲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 我还是要说,父亲“活下来”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他老人家经常做噩梦,他在梦 里大声地呼叫。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他老人家叫醒,赶紧的。我相信,每一次醒来他都如释重 负。他老人家一定很享受大梦初醒的轻松和快慰。 ④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是 鹅黄——那是新秧苗的颜色。我为什么要说新秧苗的鹅黄是最壮观的呢?这是由秧苗的性质 决定的。秧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经过你的手,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 棵地插下去。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 是庄稼人的指纹。鹅黄其实是明媚的,甚至是娇嫩的。因为辽阔,因为来自手工,它壮观了。 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⑤我估计庄稼人是不会像画家那样注重色彩的,但是,也未必。青黄不接这个词一定是 农民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 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 青和黄。青黄是庄稼的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逻辑。是逻辑就 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在我伫立在田埂上的时候,我哪里能懂这些?我的瞳孔里头永 远都是汪洋:鹅黄的汪洋——淡绿的汪洋——翠绿的汪洋——乌青的汪洋——青紫的汪洋 ——斑驳的汪洋——淡黄的汪洋——金光灿灿的汪洋。它们浩瀚,壮烈,同时也死气沉沉。我 性格当中的孤独倾向也许就是在一片汪洋的岸边留下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对一个永无休止 的旁观者来说,外部的浓烈必将变成内心的寂寥。 ⑥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 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 坦荡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 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这一头一直滚到天 的那一头,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 缕。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 ⑦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这句 话说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一个 读者还是作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 ⑧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 (节选自《散文选刊》2014 年第 2 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比作“孤岛”的村庄以其渺小反衬出大地的无垠,并为下文写大地上的劳动生活做铺 垫。 B.文章第③段补叙父子间的生活往事,紧承上文,具体展现了平原乡村生活不堪回首的艰辛。 C.作者综合运用排比、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大地上丰富又奇妙的声音。 D.文章引用福楼拜作品中的言论,意在强调作家们肩负着表现大自然的诗意和感染力的使 命。 2.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①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②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 3.本文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千嶂叶落秋风里 查干 打从童年开始,我对落叶就有着一份特殊的依依惜别之情。这种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 而变化着。那就是由起初的好奇至伤怀,由伤怀至开释,由开释至沉思。落叶,的确是一种让 人遐想的灵性之物。而这种遐想,总带有一些探秘意味。 其中,最使我遐思涌动的,是在二郎 山喇叭河山野里的那次。 时在晚秋,川地的阳光依然灿烂着。空气湿湿的,也绵綿的,使我的皮肤滋润有余,且散 发出林木原有的芳香。而举目间,远嶂近岭,则使我们的环视,充满了诗情,也充满了画意。那 一眼的斑斓与流岚,把整个天空渲染得幽深而空旷。红叶鲜红,红得仙风道骨;黄叶金黄,黄得 禅气十足。置身于这般的斑斓氛围之中,莫说是人,就连鬼神,也不会漠然视之吧。 更有趣的是,从枝叶的缝隙里,偶尔蹿出几只彩色小鸟, 亮一下身段,唧唧脆鸣几声, 瞬间又隐匿不见,就如马三立老人说的:逗你玩儿。它使我们的审美情趣,即刻被调动起来, 一发而不可收。而高大的水鹿,硬硬朗朗地站在岩石上,悠然自得地引颈而视,仿佛在发问: 尊客何来?过路?还是进山? 这里的树木,一律精神饱满,有着伸向九霄的勃然势头。这里的树叶,也比其他地方的 硕大一些,显得厚且浓密。无论红的、黄的,抑或半绿半黄的,均显得仪态万方,不见有丝毫的 轻浮状。 此生,真乃有幸。在那个幽深的夜晚里,我回想着这些美好的感受,竟甜甜地进入了梦 乡,连呼噜声都免了,呼吸一路畅通,没有一点卡壳。 可是在次日的黎明时分,一山的浩荡秋风,哗哗地荡过山野和树梢,也荡过我的耳膜。 闻之,有点悚然、惶然。听那风势,高一阵低一阵,像海涛又不像海涛,吹过来荡过去的,显得 甚为急促。—激灵,我翻身坐起,披上风衣拿起相机匆匆出门,下了高高石阶,走向山野。使我 惊愕的是,进山时所见的那些彩叶们,正从高高枝头纷扬而下,把空灵的山野渲染得像泼墨酣 畅的油画一般。处在这等幽深的山野秋晨,这等诗意盎然的叶落翩翩之间,没有刻骨的感怀, 是不可能的。在此刻,心中一直珍藏着的那一份对落叶的惜别之情,一下子被掀动了起来,轻 拍着心岸。 此时此刻,我们无法辨认,在这一大片的落叶之中,哪些曾经为水鹿、岩羊以及山鸦、 小翠鸟们遮过阳挡过雨?甚或, 为它们充过饥?又有哪一些小昆虫们,曾经以这些落叶为家, 生儿育女?正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大地才拥有了勃勃生机。那么,上天又为什么使树生长于 大地?又为什么使树生叶? 这是大自然之秘密,我们是猜不透的。然而,假若有那么一天,它们 从大地上悄然而逝,我敢断言,极多生命个体会就此完结消亡。大地将不像大地,江河将不像 江河。就凭这些,我们也不能不感激这些生命之树,和它极富禅意的枝枝叶叶。 假如此刻要以纯生命来掂量这些悄然而去的落叶,我们就会明白,何谓生命之重。显然, 由于它们的无私和忘我的利他精神,这人间才成为有着生命意义的人间。假若此刻,我们真正 悟到了这些,且在生存之中运用并倡举它们,我们的德行和心智,便会崇高起来,我们的爱心, 便会厚重起来。我相信, 在这个人世间,最为可贵的品性,一定是仁爱之心。一个仁字,会拯 救这个纷乱的世界。而我们应该从叶子们那种坦然而来、悄然而去的行动中,悟到一些什么? 心想着这些,在这个深秋的、起风的清晨,在这个斑斓的、 禅意幽深的苍茫山野里, 我的眼睛不知为什么不由得潮湿起来。举目四望,在风波与岚气中,百岭千嶂上的那些红叶和 黄叶们,仍在飘落着,悄无声息地飘落着…… (原文有刪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从童年开始就对落叶有一份依依惜别之情,是因为他早就领悟到落叶的无私和忘我的 利他精神。 B.第二自然段描写晚秋川地的阳光和空气,突出了天空的幽深而空旷,为写落叶渲染出充满 诗情画意的氛围。 C.第三自然段描写林间的彩色小鸟和高大的水鹿,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山野 的勃勃生机。 D.作者感激这些生命之树,是因为他通过这些落叶,不仅参透了大自然的秘密,而且感悟到了 生命之重。 2.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二郎山喇叭河山野里的“落叶”有哪些特点。 3.文章结尾说“我的眼睛不知为什么不由得潮湿起来”,请简要分析作者眼睛“潮湿”的原 因以及落叶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奉献给死者的艺术 梁衡 ①上飞机前还有一小时的机动时间,我坚持要去看看莫斯科的公墓,看看那个特殊的 文化角落。 ②去得匆匆,竟连大门口是什么样子也未及细看,只记得是一条很宽的街,高大的门, 门对面好大一片树林,绿涛翻滚着,无闹市的喧嚣,有郊野的清风,气氛是一种淡淡的寂静。 一进门,甬道两旁分列着一排排的常青松柏,松柏下是死者整整齐齐的眠床。 ③我向一个靠近路边的墓葬走去。墓盖是一面极光洁的花岗石板,石板中央伸出两只 大手,也是花岗石雕成,粗壮的腕部,有力的骨节,立时叫人起一种坚实的联想。这两只手轻轻 地合拢着,捧着一块三角形的大红宝石,我一时不解了。我在墓前肃立良久,细细揣度着,那双 手从石中冲出时的强劲与合拢时的轻柔,那花岗石的纯黑与宝石的鲜红,幻化成一种多层复 合的美,将人引向一个深邃的意境。向导过来告诉我,这里安眠着的是一位著名的心脏外科专 家,他一生用自己灵巧而有力的手拯救过无数人的生命。噢,我一下明白了,一个人死了,人们 用这种含蓄的手法来表达他的生平与事业,表达生者对死者的纪念。最哀切的事情却用最艺 术的手法来表达。 这是一种多么平静、超脱而又理智的举动啊。 ④我慢慢地往里去,一股强劲的艺术魅力如磁石般地吸引着我。这哪是什么墓地,简直 是画廊。所不同的是这里每一件艺术品下还有一个曾是活泼泼的人,那是这件艺术品的根, 是它的主题。墓碑全部是清一色的黑花岗石,打磨得极光亮,熠熠照人如一面银镜。有的只简 单地在这石面上刻出死者的头像,轻轻的又淡淡的如一幅随意素描。说是清淡,那不过是艺术 的质感,这石与锤造就的作品自然是风雨不去、历久如新的。有的凿成浮雕,死者的形象微微 凸起在石板、石块或石柱上,若隐若现,好像在天国那边透过云雾回望人间。更多的则是半身 胸像和各种含义深刻的组合雕塑。但这偌大的墓地无两块相同式样的墓碑。生者不肯抹杀死 者的个性,也决计要表现出自己的匠心。 ⑤松柏中有一组男女雕像吸引了我。不用说这是一个合葬墓了,令人吃惊的是两人全 是裸体。男子略向前俯身,依在一石上,右臂弯回,手中握着一柄铁锤;女子偎在他的身后,手 执一条轻纱,款款地飘在背后。两人都目视前方,但我切实地感到他们的心是那样的相连相 通。最纯真大方的爱是用不着一点遮掩的。原来这对夫妻,男的是一位雕刻家,女的是一位芭 蕾舞演员。我想这组作为墓碑的石雊一定是他们生前设计好,嘱后人这样创作的。试想以传 统的观念谁愿在自己的墓前留一个裸体像呢?又有谁敢将自己的亲友雕成一个裸体立于墓上 呢?但艺术家自有艺术家的思考。世间虽有山水的磅礴、花草的艳丽,但哪一种美能比得上人 体蕴藏的灵感呢?他们一生都沉浸在对人体美的追求、创造中。什么才能久而不朽呢?石头。 什么才能跨越生命的“代沟”,无言地表达感情与思想呢?艺术。于是这石头的艺术便成了死 者与生者在墓前吻别的信物。 ⑥当匆匆的一小时参观行将结束的时候,我没忘记这普通公墓里还有一位不普通的人 物——赫鲁晓夫。他的墓在公墓前后大院之间的甬道旁,占地不大。我没想到这样一个曾身 为超级大国一号领袖的人物,死后却屈身路旁。而他的墓碑从艺术角度说也真有个性。那是 由三个黑白方格相扣而成的石雕,在最上一格中放着赫鲁晓夫的人头雕像。赫鲁晓夫在位时 的一件惊世之举就是将斯大林遗体迁出列宁墓,而他现在却被置于公墓中。历史人物的功过 且由历史学家去评说,但艺术家有自己的见解。据说,这个墓碑的设计者曾受过赫鲁晓夫的批 评,但他并不从个人好恶出发,客观地认为赫鲁晓夫这个人是功过参半,所以就用黑白两色夹 一人头,而赫鲁晓夫的家属也接受了这个方案。我站在那里有好一会儿,端详着这件艺术家送 给政治家的礼物。 (选自《梁衡散文作品集》,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作者坚持要去看莫斯科公墓,其根本原因是他离上飞机前还有一小时的机动时 间,所以尽管距离较远也欣然前往。 B.作者对莫斯科的公墓印象很不深刻,参观后只记得几个主要墓碑和公墓大门在一条很宽的 街上,而大门的样子一点也不记得了。 C.全文以游踪作为主线对所看到的墓碑展开叙述与描写,作者认为墓碑下那一个个曾是活泼 泼的人是艺术家创作墓碑艺术的根。 D.赫鲁晓夫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一号领袖人物,死后却屈身于路旁,其墓地在甬道旁,占地不大, 作者对此是深感遗憾与不满。 2.试分析第③段中“我一下明白了”的内涵。 3.历史学家与艺术家对历史人物所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对此,你又是如何看待的?请说说 理由。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莫高窟的挣札 蒋方舟 人生从未如此文化苦旅过,前段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真是苦旅,戈壁沙漠再辉煌 壮丽,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即便是王维,也吟不出什么新的诗句。 西域的入口是敦煌,僧人求法之旅从这里开始。当我在大马路上饥寒交迫接近绝望的 时候,看到无尽的青黑天下压着金边,有夕阳霞光的地平线处就是敦煌,当时场景就像电视剧 《西游记》的一幕,我好激动,马上想说的是:“大师兄,你快看,那就是敦煌。” 进了城,《西游记》里面奇诡的神秘文明,变成了现代化的摩登小城,紧凑洁净,饭馆的 霓虹灯闪烁。擦肩而过的很多都是外国人,场景让人有点穿越,它仿佛又变成了丝绸之路上中 西贯通的重镇,异国商贾云集,胡人遍布。 到敦煌当然是为了看莫高窟。我去之前,就有很多人告诉我:“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 失望的。”乍一看,确实是如此,这里和中国其他旅游景区没有区别,到处都是戴着墨镜、 遮 阳帽,满脸不耐烦地排队的游客。人群里最大声的永远是小朋友的哭喊,都吵着要回家。 但我并没有失望,因为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来的。 400 多个洞窟只开放了 20 多个,看完感受最深的是: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总要 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 第一重磨难来自于自然。这里雨少风大,强风把沙子吹到崖面。日久天长,入口处设置 的窟檐逐渐磨损,失去了遮蔽阳光的功能。莫高窟高大,俯仰天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 副衣不蔽体的模样。 第二重磨难来自于宗教变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四次灭佛的劫难。最早是北 魏太武帝:“各地有造佛像者诛,有经书焚烧,有僧侣悉坑之。”敦煌由于偏远,不仅没有受到 废佛令的破坏,反而成为中西僧侣和教徒的避难所。他们把信念附在一斧一凿里。 到了 11 世纪,新疆部分地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僧侣预感到劫难的可能性,就把 数万件经书和藏画放在 17 窟中近千年。17 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早就被洗劫,经书和佛像都 已不在,只有当时藏经和尚洪辩的雕塑孤寂地守着空无一物的洞窟。 第三重磨难是“不懂”。大部分洞窟中的佛像都在清朝重新修过。绝美的壁画围簇的, 往往是呆滯死板的佛像,脸被涂得红红白白,一点表情都没有,眼珠是琉璃珠子,亮得又假又 可疑,毫无动人之处。 开放参观的洞窟里,只有隋朝修的一窟佛像从未被重塑过,三座佛像,分别是“过去 佛”“现在佛”“未来佛”。低眉的是弥勒,慈悲带笑,婉约悲悯至极。窟顶是直坠而下的飞 天, 飞天总是成双的,窟壁四周是撒满金粉的千佛像,现在金粉金箔脱落了大半。在这样的洞 窟前,人一进去就有下跪的欲望——出于对美的诚惶诚恐。 第四重磨难是“不惜”。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当时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成了千古罪人。 历史上真实的王道士,虽然不懂,但是他爱惜。他先是看到官府在运输他至爱的经书时造成破 损,看到送给当地官员的精品文物下落不明,然后他才变成了所谓的“卖国贼”。 到了“文革”,当时莫高窟的48位工作人员分裂成大约12个革命派系,成天激烈内斗, 所幸他们都同意一个原则:不能碰莫高窟。据说他们为了保护莫高窟,钉死了莫高窟所有的出 入口。 我想起清洗竹简上泥土的场景:当把竹简放入清洁剂中, 字开始浮现,有的字开始从 竹简表面脱落,像是在逃生。天下没有永恒的事物,美的文明不被发现就没有意义,可它暴露 的一瞬间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样,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 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重走丝绸之路,因为戈壁滩上风景一成不变而感到枯燥,但当她看到敦煌时就特别激 动,因为敦煌莫高窟吸引着作者。 B.文章第三段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霓虹灯闪烁”“异国商贾云集”,这一切 让作者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C.“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来的”这一句说明作者在去敦煌之前,就已经知道那里 并不能让自己感到自豪。 D.作者在写第四重磨难时,选用了两个事例,将王道士对待经书的态度和莫高窟工作人员对 文物的不同态度进行了对比。? 2.作者游览了莫高窟,却没有在文中重点描写莫高窟的景物,这是为什么?试结合全文分析。 3.作者认为“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总要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请结合文章内容并 联系现实,谈谈“美”和“磨难” 之间的关系。 答案 一答案:1.B; 2.①“鹅黄”指铺满老家大地的新秧苗,它们构成了一幅壮阔的画卷;但又都 来自手工,承载着农民劳作的艰辛,包含悲悯的成分。 ②万物生死枯荣的自然规律便是大地的逻辑,它亘古不变,不会出错;但这一逻辑也有可能由 于天人祸而出现青黄不接的差错。整句话强调了乡村生活的不变与无常。 3.①多处使用情感色彩鲜明的词语直抒胸臆。如“悲壮”“寂寥”“泪流满面”等词语表达 对大地、农民的深挚情感。 ②精选意象营造具有抒情意味的意境。作者挑选“孤岛”“沙漠”“汪洋”“泥土”“指 纹”等形象组成具有抒情意味的意境以委婉含蓄地抒情。 ③多用反复、排比修辞手法强化情感。如②段的“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 ④段的 “一棵一棵地”,⑥段的“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 解析:应该是“插叙”。补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补充交代上文的人或事。 二答案:1.B; 2.①红叶鲜红,红得仙风道骨;黄叶金黄,黄得禅气十足。 ②树叶硕大厚密, 仪态万方。③落叶纷扬而下,诗意盎然,把空灵的山野渲染得像泼墨酣畅的油画一般。 3.原因:①因为作者心中一直珍藏着对落叶的惜别之情。②因为树叶使大地拥有了勃勃生机, 作者感激这些生命之树和它极富禅意的枝枝叶叶。③作者由落叶无私和忘我的利他精神,感 悟到人世间最为可贵的品性是仁爱之心。④作者从落叶那种坦然而来、悄然而去的行动中, 悟到人生的哲理。 启示:我们应该学习落叶的默默无闻,把金黄带给大地,把希望带给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要 像落叶那样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活得自豪而有价值;像落叶一样坦然面对人世间的变幻得 失,对一切得之泰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解析:1.A 项,“他早就领悟到落叶的无私和忘我的利他精神”说法错误,作者从童年开始对 落叶有依依惜别之情,起初是出于好奇。C 项,“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说法错误,第三段中 没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D 项,“参透了大自然的秘密”说法不恰当,文中没有依据。 2.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从全文范围内筛选描写“落叶”的有 关内容。原文第二段描写“落叶”颜色,“红叶鲜红,红得仙风道骨;黄叶金黄,黄得禅气十 足”。第四段描写形态,“这里的树叶,也比其他地方的硕大一些,显得厚且浓密。无论红的、 黄的,抑或半绿半黄的,均显得仪态万方,不见有丝毫的轻浮状。第六段描写落叶“纷杨而 下”的诗情画意之美。将这些内容提取并分条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这句话起到升华文章主题 的作用,本题就是分析文中作者从落叶中得到的感悟以及得到的启示。从全文来看,落叶的象 征意义包括:勃勃生机、禅意、无私、利他、坦然。 从这些因素入手分析作者受感动的原因, 并围绕这些关键词阐述落叶给我们的启示。可综合阐述,也可围绕其中一点来谈。 三答案:1.C; 2.明白”是清楚、明确、了解的意思。文中主要是指作者清楚了墓碑设计样 式的深层原因:①心脏外科专家墓碑设计的内涵含蓄地表现其生平与事业;②表达生者对死 者的纪念; ③用最艺术的手法来表达人们的哀思,是一种平静、超脱而又理智的举动。 3.第一问:①历史学家会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如这个人物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推进或阻 碍的作用,他对后人具有好的或坏的方面的影响等;②艺术家不会以个人恩怨来看待历史人 物,而是从艺术角度来处理,如怎样从艺术的角度来体现历史人物形象,如何才能使这个艺术 作品具有艺术的永恒性等。 第二问:对历史人物要公正评价其得失,不要以个人恩怨来评价。我们若是孤立地停留在历史 人物一生的功过是非上, 盲目而片面地做了定性评价,就会忽视发掘历史人物的现实意义, 忽视历史人物对后世、对后人的借鉴指导作用,就不能正确认识到应该从中汲取哪些优良的 品质特征,更无法剔除那些腐朽错误的思想,不能以更好的视角看待我们的社会, 看待他人 与自己的关系。 解析:1.A 项,原因表述有误,根本原因是对墓地的特殊文化的敬仰,且“距离较远”于文无 据;B 项,“印象很不深刻” 有误,从文章内容来看,印象是深刻的,大门样子不记得是因为 去得匆忙未及细看;D 项,“遗憾与不满”于文无据。 2.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品味句子的内涵,要注意句子的表面意思, 又要注意其深层内涵。 解题时应先找到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然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答题。 就本题而言,作者先是“在墓前肃立良久,细细揣度着”,搞度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墓碑 要设计成这个样式, 经过向导的解说作者才明白,因此“明白”的内涵在后面。 3.本题第一问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概括与鉴赏,第二问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 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第一问是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先找到历史学家和艺术家对历史人物所持 态度的语句,文中有“历史人物的功过且由历史学家去评说,但艺术家有自己的见解”等信 息,然后再进行概括。第二问解答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或是同意历史学家的意见,或是同意 艺术家的意见,或是两者都不同意,或是糅合两者意见),然后再结合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加 以分析,不能摆空架子,或者只有观点,没有分析。 四答案:1.A; 2.①文章并未重点写景,是因为作者感觉这里和其他景区已没有什么区别,作 者着重写了莫高窟经历的各种磨难,与标题中的 “挣扎”相照应,丰富了文章内涵;②莫高 窟的现状引发了作者无尽的感伤,作者便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认识和思考,对祖国 文化遗产的忧思。 3.①莫髙窟中有很多珍贵的文物,代表着我国佛教文化的灿烂辉煌,它千百年来经历了很多 苦难,遭到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是莫高窟残存的美仍散发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这残存的 美更值得珍惜,更应该得到保护。②美的事物是珍贵的,但它又不是永恒的,总是要经历磨难。 真正的美往往不会孤立存在,它经常伴随着磨难出现。生命中的美和磨难总是在一起,共同打 造着复杂而又多彩的人生。 解析:1.B 项,“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霓虹灯闪烁’‘异国商贾云集’”说法 错误,敦煌城已变成了一个摩登小城,“异国商贾云集”是曾经的景象。C 项作者在去敦煌之 前,就已经知道那里并不能让自己感到自豪”不准确, 文中只是说作者去之前有人告诉她 “莫髙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D 项,二者对文物的态度相同,都是“惜”。 2.本题的题干所包含的言外之意是,作者重点写了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这实质上考查 了对作品内容的把握和对作者的选材意图的了解。文中第七到十三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解 答时可着重从该部分挖掘信息。 3.解答此类探究题,最重要的就是尊重文本,紧扣文本,在文本中寻找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此 题要求考生谈“美”和“磨难” 的关系,首先就要回到原文寻找作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在 此基础上理解作者的观点,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自己的理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