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0 KB
  • 2021-06-04 发布

甘肃省玉门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玉门一中2020届高二年级第一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更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奈》),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 ‎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于日月,殷人称东母与西母,春秋战国时称东皇公、西王母,汉代称东王公、西王母,从这些称呼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 B.唐宋两代都有文人赏月的风尚。唐人多借月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赞美,体现出诗酒风流的情趣,而宋人常因月抒发感伤之情。 C.中秋的节俗文化经历了不断丰富与演变的过程,如宋人赋予中秋节阖家团圆的意义,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感情的信物。‎ D.南宋时的都城杭州,中秋夜热闹非凡,不仅富家巨室、中小商户宴饮赏玩,“以酬佳节”,连财力匮乏的市井贫民也勉力寻欢,足见中秋在当时已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弦、望、晦、朔是月亮在运行过程中被人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是中国大多数节日设定的基准,如中秋节的设定就与“望”有关。 B.沂南汉画像石中的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后演变为月神嫦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即以此神话为依据。 C.中秋节源于原始宗教中的月亮崇拜,但形成较晚。唐代文人已有中秋之夜赏月的风尚,到宋代,中秋则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 D.唐朝的一般民众将月亮视为欣赏的对象,而不再觉得它高不可及,这跟天文知识的丰富、文化观念的进步和皇家丧失对祭月的独占权大有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月为天地大神,在宗教祭祀中地位重要,上古时期统治者独占祭月权之后,直至隋唐以前,一般民众无权祭月,中国民间也没有祭月的风俗。 B.中秋节俗形态丰富,从文人雅士赏玩明月,到民间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再到以月饼相赠加强亲族联系,这些习俗的演变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变迁。C.在宋代,中秋已是团圆佳节,到明清时期,理学的影响增强了民间社会的乡族观念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于是中秋节更成为共享天伦与联系亲族的良机。 D.尽管唐宋文人赏月的情趣大异,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和苏轼《中秋月》都是借月抒怀的感伤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裱画徐 马犇(bēn)‎ ‎   ①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 ‎   ②徐家的裱画史不短。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寿民,后也常给边氏裱画,与其交流,向其取经,渐渐地,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 ‎   ③边寿民,工诗,善书画,与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尤善画芦雁,人称“边芦雁”。裱画徐的祖上当时就给裱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 ‎   ④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不难看出,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高低调价。‎ ‎   ⑤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抑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群体。有一回,南门靠西的一户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裱画徐仔细看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 ‎   ⑥此画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亦善写意,尤以花卉见长。他能模仿个九分像,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差别。但裱画徐除了欣赏时间稍长一些,像裱普通的画作一样,平静地按工艺走。裱完后,他在卷轴旁不起眼的地方钤印,此印极小,表明是裱画徐裱的,以防日后起争议纠纷。在约定好的日子,画主交完钱取走了画。此事成了行业里的段子,用来形容裱画的人诚实。‎ ‎   ⑦裱画有原裱和揭裱之分。原裱是裱初次待裱的画;揭裱是重裱已经裱过的画,揭裱最难,很少有人敢接这个活。但揭裱也给部分技艺高超却无良的人有了作伪的机会。一张宣纸可揭出几层,裱画人如存贪念,就会将老旧的名画揭成几幅,这些作品的色彩较原作淡很多,裱画人就上手补救,然后再做旧。一幅变多幅,倒卖给黑市。‎ ‎   ⑧‎ 淮城藏家多,很多古画因年代久远,受潮被虫蛀在所难免,对于这些作品而言,每年的梅雨季节更是火上浇油。淮城几乎所有的揭裱都会送到念芦斋,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就是把顾恺之、展子虔的画送到念芦斋,画主也可安心回家,按日子去取。不会出意外。‎ ‎   ⑨可惜的是,裱画徐后继无人,孩子们都已迁居国外。晚年,裱画徐独自生活,雇了个人做饭,他仍坚持对外裱画。他不想在有生之年放下祖传的手艺。‎ ‎   ⑩本想平静地过完一生,哪知晚年并不平静。改革开放后,淮城有几个去南方下海的人,禁不起物质诱惑,垂涎于逐渐兴盛的书画市场,而且看中了倒卖赝品这行。他们第一时间想起家乡的裱画徐,他们知道徐老爹裱画、绘画的技艺都很高超。他们或者通过私密渠道搞来原作,请裱画徐借揭裱制假;或者直接报上画名,逼着裱画徐画。‎ ‎   ⑪裱画徐不从,这些人就动粗,见裱画徐想寻死,这些人就留下狠话,“不老实做,我们迟早去海外找你孩子的麻烦。”‎ ‎   ⑫与他们纠缠不起,裱画徐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赝品。这些人拿着这批赝品再次南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骂裱画徐早年清高不做假,晚年糊涂,晚节不保。‎ ‎   ⑬不久,裱画徐生了场大病去世了。不久,这几个倒卖赝品的人被抓获。淮城人惊叹不已。‎ ‎   ⑭警察通过地方报纸透露了案情。原来,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他的仿作在画轴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第⑦段自然段是补叙,补充介绍了一些裱画的专业知识,帮助读者对裱画徐标化技术的认识。 B.裱画徐装裱徐渭的画和给犯罪分子做赝品这两个情节从不同的方面充分展现了裱画徐的品格。 C.小说开篇通过交代淮城裱画市场的兴盛,小说的主人公裱画徐及徐家裱画的历史渊源来交代小说的写作背景。 D.边寿民人称“边芦雁”,与郑板桥齐名。裱画徐常给他裱画,常与之交流,向其学习,慢慢地他就善裱能画工篆刻了。 5.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裱画徐的形象特点。(3分) 6.伏笔和照应使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有很强的可读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使用了哪些伏笔和照应?(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6分)‎ 材料一 ‎ “精准准扶贫”的重要思想最早是在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十八调村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年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个月后,总书记来到与云南毗邻的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摘自360百科《精准扶贫》)‎ ‎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又是如何探索习近平提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呢?十八洞村第一支书施金通向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十八洞村有225户993人,通过“户主申请,群众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从全村甄别出136户、542位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5年的3580元,增长115%,减贫61户269人。这些贫困人口已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学生义务教育、家庭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部得到保障,学生入学率100%,家庭人口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100%,住房全部达到安全标准。‎ ‎(摘自腾讯《习近平牵挂的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如何精准扶贫》)‎ 材料二 ‎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鱼儿山镇头道沟村的精准扶贫工程——“帮扶认养”良种杜泊羊。该工程让这个贫困村找到一条致富新路子。‎ ‎ 头道沟村地处坝上,是丰宁县的深度贫困村,有258户贫困户,帮扶项目重点锁定在养殖引进杜泊羊上。杜泊羊产自南非,肉质高端,被称为“钻石级”羊肉,价格高、市场大,且这种羊生长周期短,适合坝上高寒环境。据测算,从购买羊羔到养成出栏,每头杜泊羊需投入500元,出栏销售可收入1100元,扣除成本每只可获利300元。‎ ‎ 帮扶工作组人员与贫困户“一帮一”结对扶贫,在自愿基础上毎人投入500元认养一只羊羔。河北省志愿者团体“道德90后”‎ 共同募集2.5万元认养50只羔羊。大家的扶贫爱心带动社会各界一举认养1000多只羊,筹集资金53万多元。与此同时,驻村帮扶组又组织建起上杜泊羊销售平台,吸引社会各界参与上认养,上线仅一周即认养300只羊,筹资15万元。‎ ‎ 到11月底,合作社已在线出售杜泊羊肉720份,回笼资金80余万元,实现净利润21万元。预计到2018年底,头道沟村仅养羊一项人均收入增加1600元。‎ ‎ 头遒沟村这种“政府+社会+市场”三合一的扶贫模式,特点是政府帮扶主导,社会资金参与,市场化机制为依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精准扶贫之道。‎ ‎(摘编自2017年12月15日新华《河北一村庄认养“杜泊羊”拓展精准扶贫新路子》)‎ 材料三 ‎ 近年来,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据了解,中兴镇为解决贫困群众长久脱贫问题,使“输血”变“造血”。成立夹江县龙井沟果业专合社,以“支部+专合社+贫困户”为模式,成功引进春见耙耙柑,打造万吉柑橘现代园。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该专合社,流转土地,发展脆李、柑橘等80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100万元。流转土地100亩,建立中兴镇扶贫基地,他们把这100亩平均分给每一户贫困户,每户一亩,由专合社统一管理经营,受益归贫困户,预计每户可增收1万余元,实现了长期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他们在园区设立“一库五名单”台账,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80余人,每人可通过园区就业实现增收13000元以上。‎ ‎(摘编自2017年11月20日搜狐:《精准扶贫开良方脱贫致富拔穷根》)‎ 材料四 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必须形成严密的政策与法律实施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别指出“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要做到“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大法治保障力度。‎ ‎ 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要求。扶贫政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归功于“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良好政策导向。扶贫立法、执法、司法以及监督环节,应主动适应精准扶贫政策要求和破解实践难题的需要。‎ ‎7.下列有关“精准扶贫”的表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材料四中精准扶贫政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必须形成严密的政策与法律实施体系,这些是精准扶贫的法治保障。‎ B.材料三中所报道的是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其发展模式是:支部+专合社+贫困户。 C.材料二表明扶贫工作组人员、贫困户和社会各界在精准扶贫方面是大有作为的,并且能够赚到比大都市投资更髙的利润。 D.材料一列举的一系列数据表明十八洞村经过三年的精准扶贫己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8.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材料二“政府+社会+市场”三合一的扶贫模式,说明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走上社会,依托市场,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好办法。‎ B.材料一中十八洞村三年间的变化表明,总书记考察过的地方落实精准脱贫的效果最好,所以要实现全国贫困人口脱贫,就必须总书记将每个贫困村都跑到才行。 C.材料三提到的“输血”和“造血”是指慈善性的救助和帮助贫困人群找到脱贫的途径和方法,两种没有本质的区别,都不能实现长久脱贫。 D.材料四“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造成先富人为了帮助扶贫,从而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 9.根据上述四则材料,简要概括在我国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哪几个方面的努力。(4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8分)‎ 次韵尹潜感怀①‎ 陈与义 胡儿又看绕淮春, 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②,谁持白羽③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 放臣迷路感烟津。‎ ‎【注】①尹潜,即周莘,是陈与义的诗友。此诗写于“靖康之变”后两年,当时金兵南下,连陷三州,诗人避乱襄汉,转徙湘湖,且与主战派力主定都南京。②宇县:指天下。③“白羽”,指白羽扇,魏晋间人(如谢艾、顾荣)常持白羽扇指挥三军。‎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A.首联诗人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金人南犯的情景,表达了他为自己是一个有国家的人的幸运之情 B.颔联中“翠华”是皇帝仪仗队中用翠鸟羽毛为饰的旗,用来指皇帝,“周宇县”写出皇帝在战乱中的辗转之态。 C.尾联中“共说”一词表明诗人与尹潜都主张定都金陵,诗人认为金陵呈现的“龙虎气”是天子之气。 D.颈联上句言五年间国多兵乱,下句叹行万里路奔走江湖,两句形成一定的因果关系,工整精巧,一气呵成。 E.诗人用“风尘”指战乱,与戴叔伦诗句“山中旧宅无人往,来往风尘共白头”中 “风尘”之意相同。 11.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二)情境式默写题。‎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0.5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门客请辞时谈及离开亲友来侍奉他的原因是 , 。‎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门客请辞除认为蔺相如胆小外,更在于他们觉得 , ?‎ ‎(3)《苏武传》中写匈奴单于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边,为了不让苏武回去,提出来一个荒谬的条件的句子是 , 。‎ ‎(4)《归去来兮辞》中“ , _”两句诗,写出了陶渊明回到家里自斟自饮的安乐闲适、自由自在的的情怀。‎ ‎(5)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自己将精神上的富足、孤傲与物质上的清贫之间的对比的句子是:“ , ”。‎ ‎(6)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 ”。‎ ‎(7)《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8)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9)《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 ‎  (10)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 ”。‎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每题1分。共28分)‎ ‎13.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襜帷(chān)   舂粮(chōng)   出岫(yòu)   鹤汀凫渚(tīnɡ) B.船棹(zhào)   潦水(liáo)    簪笏(hù)    晨光熹(xī)微 C.盘桓(yuán)   翱翔(áo)     孤鹜(wù)    涸辙之鲋(zhé) D.耘耔(zǐ)    轻飏(yáng)   懿范(yì)    梓泽(zǐ)丘墟 ‎14.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恭疏短引(写)     数数然也(拼命追求) B.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窈窕寻壑(女子姿态美好) C.云销雨霁(雨后初晴) 生生所资(维持生活) D.北海虽赊(远)     莫之夭阏(阻塞)‎ ‎1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纤歌凝而白云遏           B.之二虫又何知 C.举孝廉不行         D.既自以心为形役 ‎16.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蟪蛄   腾矫起凤   欣欣向荣   无路请缨 B.窈窕   鲲鹏展翅   舸舰弥津   萍水相逢 C.蓬蒿   躬逢胜栈   钟鸣鼎食   腹犹果然 D.懿范   遥襟辅畅   宗悫长风   睢园绿竹 ‎17.下列各句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相近的一项是 (    )‎ A.既窈窕以寻壑 B.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C.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D.欲因此时降武 ‎18.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 (    )‎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自分已死久矣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空自苦亡人之地     信义安所见乎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与武决去 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因泣下霑衿     与旃毛并咽之 ‎19.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B.奚以知其然也 C.都督阎公之雅望                   D.农人告余以春及 ‎20.下列各句加粗词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园日涉以成趣  ②而后乃今将图南  ③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④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⑤或棹孤舟  ⑥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⑦悦亲戚之情话  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⑥/⑤/③⑦/⑧ C.①④⑥/②⑤/③⑦/⑧                D.①④⑥/②⑤/③⑧/⑦‎ ‎2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B.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C.于是相如前进缶      D.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22.下面“请”有不同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 ‎③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④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⑤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A.①④/②③⑤     B.①⑤/②③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②④/③⑤‎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而君幸于赵王     设九宾于廷 B.均之二策     即患秦兵之来 C.不如因而厚遇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D.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空言求璧 ‎2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B.乃辞谢固请     固:坚决 C.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稔:庄稼成熟 D.位在廉颇之右     右:右边 ‎25.下面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 ‎②而君幸于赵王 ‎ ‎③何以知之 ‎ ‎④拜送书于庭 ‎ ‎⑤君何以知燕王 ‎ ‎⑥使不辱于诸侯 ‎ ‎⑦我为赵将 ‎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A.①⑦/②⑥⑧/③⑤/④             B.①⑥/②⑧/③⑤/④⑦ C.①⑥/②⑦⑧/③⑤/④             D.①⑦/②⑧/⑥③/④⑤‎ ‎2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召有司案图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D.秦自缪公以来 ‎27.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     均:衡量 B.《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C.今兹捧袂     袂:衣袖 D.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白白地 ‎2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B.①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②《谏太宗十思疏》  ‎ C.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②则请立太子为王 ‎ D.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29.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①诚甘乐之 ‎②而相如廷斥之 ‎③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④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⑤梁以此奇籍 ‎⑥空以身膏草野 ‎⑦耻学于师 A.②③⑥     B.①⑤⑦     C.③④⑥     D.④⑤⑥‎ ‎30.下列句子中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君幸于赵王     幸蒙其赏赐 B.独阏氏子弟在     独畏廉将军哉 C.会武等至匈奴     会于西河外渑池 D.张胜许之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31.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或植杖而耘耔 耔:培苗 B.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暗地里 C.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幸:幸运地 D.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假:代理的,临时的 ‎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子为父死,无所恨     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B.乃幽武置大窖中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C.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D.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以状语武 ‎33.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币:财物 B.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拟:打算 C.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胁:威胁 D.子为父死,无所恨     恨:遗憾 ‎34.下列对句式类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何以知燕王 ‎④而君幸于赵王 ‎⑤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⑦会于西河外渑池 ‎⑧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①⑤⑧/②④/③/⑥⑦ B.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C.①/②④⑤⑥/③⑧/⑦ D.①⑤/②④⑥/③/⑦/⑧‎ ‎3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都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①舍相如广成传 ‎②卒廷见相如 ‎③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④大王必欲急臣 ‎⑤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⑥秦御史前书曰 ‎⑦左右欲刃相如 ‎⑧秦王恐其破璧 ‎⑨且庸人尚羞之 A.①④③⑦     B.②⑤⑥⑧     C.①②⑥⑨     D.④⑤⑦⑧‎ ‎36.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单于壮其节 A.反欲斗两主。 B.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7.“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句话依次涉及哪几个历史人物( ) A.曹操 谢灵运 李白 陈子昂 B.梁孝王 陶渊明 曹植 谢灵运 C.屈原 贾谊 陶渊明 曹丕 D.贾谊 冯唐 谢灵运 陶渊明 ‎38.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卿: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 ‎ ‎ B.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数位诸侯国的君主相继成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中的“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C.九宾之礼:我国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D.“秦御史前书曰”中的“御史”是一种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诸侯、官吏,该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四)翻译。(12分)‎ ‎39.翻译下列句子.(每句3分,共12分)‎ ‎(1)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2)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3)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0-42题。‎ ‎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_____________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来担此重任?‎ ‎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_____________。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   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_____________,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4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显然,人们需要给外卖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 B.显然,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C.显然,外卖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D.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4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 B.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 C.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 D.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42.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B.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C.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D.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43.国庆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张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   我很高兴地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莅临寒舍当面感谢。您想让我为家父联系医院治病一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些烟酒,请笑纳。‎ ‎①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4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 ‎   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 ‎ ‎   ④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杨绛) ‎ 请以上述四句中的两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 现代文阅读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答案:‎ ‎1.C;说法绝对。原文中“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只是推测,因此不能说“明人则将月饼引入中秋节……” 2.B;曲解文意。根据原文,“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依据只是“西王母为月神,居于昆仑山”,不包括西王母“后演变为月神嫦娥”。 3.D理解有误。从《中秋月》其诗及上文语境来看,《中秋月》是抒发“人生变化无常”的“浩叹”,并无思念友人之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D;解析:向边寿民学习的是他的祖上,不是边寿民本人。‎ ‎ 5.①裱画的技艺高超.一般工匠不敢做的揭裱,经他手的有千幅以上,他没弄坏过一幅。‎ ‎②综合素养好,他善裱,能画,工篆刻。‎ ‎③坚守诚信。人们的名画旧藏他不作伪。‎ ‎④有计谋。被逼迫做的赝品他都留有标识,并向公安局举报。 6.①裱画徐继承了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等技艺,是后文犯罪分子找他做赝品的直接原因;‎ ‎②徐家家规中的“三规”与他给人裱画的做法形成照应;‎ ‎③他装裱之后要钤印,在后文他被迫做的赝品中得到照应;‎ ‎④前文写他能画,与他在给公安局的举报信里用毛笔勾画那几个人的肖像前后呼应。‎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 7. C“能够赚到比大都市投资更高的利润”没有依据 ‎ ‎8.A; B“必须总书记将每个贫困村都跑到”是不现实的;C两者是有区别的,其中“造血”就是为了实现长久脱贫;D“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无中生有 ‎9.①需要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好政策;‎ ‎②需要广大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 ‎③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政府+社会+市场”三合一的的做法及经验。‎ ‎④需要探索好的致富脱贫的模式或各种技术方法等。如,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的发展模式。‎ ‎⑤加强精准扶贫的法治保障,形成严密的政策与法律实施体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诗歌鉴赏 ‎10.AE; (A“为国有人”指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E戴诗中的风尘指尘事、平庸的事。A项1分,E项2分,错误项不得分。)‎ ‎ 11.①此诗表达了诗人深挚的忧国之思、沉痛的流亡之苦和报国无门的愤懑。(1分)‎ ‎②首联诗人用“又”“叹息”等词,表达了面对金兵的多次入侵,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才不得展的愤懑。(1分)③颔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现了对朝廷现状的不满,表达了对“匡扶社稷”的英豪的期盼之情。(1分)④颈联与尾联通过对自己漂泊的状态及国无定都的现状的描写,表达了对自己和朝廷前途命运的担忧。(2分)‎ ‎(二)情境式默写题 ‎12.答案:‎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 ‎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3.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4.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5.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8.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0.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 ‎13.答案:D解析:A.“岫”读xiù。B.“潦”读lǎo。C.“桓”读huán。‎ ‎14.答案:B解析:窈窕:深远曲折的样子。‎ ‎15.答案:B解析:A、C、D为被动句,B为宾语前置句。‎ ‎16.答案:B解析:A. “腾矫起凤”应为“腾蚊起凤”;C. “躬逢胜栈”应为“躬逢胜饯”;D. “遥襟辅畅”应为“遥襟甫畅”。‎ ‎17.答案:C解析:A.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美好。B.古义:普通的人;今义:大家,许多人。C.古义和今义都是一个意思。D. 古义:趁着这个(时候);今义:因果连词。‎ ‎18.答案:C解析:A. “衡”通“横”。B. “销”通“消”,“亡”通“无”,“见”通“现”。C项,“孰”通“熟”,“畔”通“叛”,“决”通“诀”。D. “知”通“智”,“霑”通“沾”,“衿”通“襟”,“旃”通“毡”。‎ ‎19.答案:D解析:例句与D都属于状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句;B.宾语前置句;C.定语后置句。20.答案:D解析:①④⑥名词作状语;②⑤名词作动词;③⑧使动用法;⑦意动用法。‎ ‎21.答案:D解析:选D。A项,“约束”在句中是名词,有“条约,协议”之意;而在现代汉语中,“约束”是动词,是“限制使不越出范围”的意思。B项,“不行”在句中是两个词,“行”是“前往”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不行”是一个词,有“不可以,不被允许”和“不中用”的意思。C项,“前进”在句中是两个词,“前”是“走上前”的意思,“进”是“进献”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前进”是一个词,有 ‎“向前行动或发展”的意思。D项,“攻城”在句中是“攻占城池”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词义完全相同。‎ ‎22.答案:D解析:选D。①②④中的“请”为“请允许我”,③⑤中的“请”为“请(对方)”。23.答案:C解析:选C。A项,介词,“被”/介词,“在”。B项,指示代词,“这”/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均为介词,“趁机”。D项,介词,“凭借”/介 词,“用”,“拿”。‎ ‎24.答案:D解析:选D。D项,“右”的意思为“上”,秦汉以前,古人以右为尊。‎ ‎25.答案:A解析:选A。①⑦句为判断句,②⑥⑧句为被动句,③⑤句为宾语前置句,④句为状语后置句。‎ ‎26.答案:B解析:选B。A.“案”通“按”;C.“质”通“锧”;D.“缪”通“穆”。‎ ‎27.答案:D解析:选D。徒:只,不过。‎ ‎28.答案:D解析:A项,“故”都是指“旧的”B项,撰写/一种古代文体;C项,①语气词,②成为;D项,①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②中的“以”是介词,表原因。‎ ‎29.答案:B解析:①“乐”为意动用法,以……为乐;②“廷”为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③“亡”通“无”;④“目”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使眼色;⑤“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⑥“膏”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肥沃;⑦“耻”为意动用法,以……为耻。‎ ‎30.答案:D解析:A项,宠幸/希望;B项,只有/难道;C项,恰逢/相会;D项,都是“答应”之意。‎ ‎31.答案:C解析:幸:希望。‎ ‎32.答案:D解析:A项,介词,替/动词,做;B项,连词,就,于是/副词,才;C项,介词,通过/介词,趁机;D项,介词,把。‎ ‎33.答案:B解析:B项,拟:比划。‎ ‎34.答案:D解析: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35.答案:C解析:其中③⑤两句中的加点词不是词类活用。‎ ‎36.答案:C解析:C项与例句同为意动用法;A项,使动用法;B项,名词作状语;D项,名词作动词。‎ ‎37.B。‎ ‎38.答案:D解析:句中的“御史”是战国时的史官 ‎(四)翻译 ‎39.略 三、语言文字运用 ‎40.答案:45.C; ‎ 承接上文,主语应为“外卖”,强调“外卖”需要食安“守门员”。排出AB,D项“不仅……而且……”不合逻辑,且繁复。 41.D;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是部分。‎ 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义不容辞: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42.B语病有二:其一,“伴随”与“使得”的前后使用,导致主语残缺;其二,“问题”与“关注”搭配不当。‎ ‎43.答案:①莅临改为到 ‎②寒舍改为府上或贵府 ‎③家父改为令尊 ‎④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 ‎⑤惠赠改为送 四、作文 ‎44.解析:①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歌颂了边防将士的忠勇,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是家国情怀,也是一种大无畏精神。)‎ ‎②出自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实践重要性。)‎ ‎③出自唐代黄檗禅师的《上堂开示颂》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勉励人克服困难,立志成就事业。)‎ ‎④出自杨绛《一百岁感言》(面对人生起伏,淡定与从容。)‎ 选一二,不惧艰险,亲身践行/坚守梦想,脚踏实地;选一三,不惧风寒,心怀天下/勇往直前,不惧荆棘;‎ 选二三,不惧风雨,脚踏实地;选三四,不惧风雨,从容淡定;‎ 选二四,人生之志须躬行,云开月明见从容;‎ 选一四,守望一轮心中的明月/心怀天下,从容淡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