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0 KB
  • 2021-06-04 发布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 ‎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 8.42%,而中国垃圾增长速度超过了 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 70 亿吨。目前,全国已有 2/3 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且有 1/4 的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的热议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 20 世纪70 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 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有利于焚烧,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受技术和工艺制约,焚烧垃圾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在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倒,没有进行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民间自发的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取材于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 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 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 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 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 ‎ 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殖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 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近年来,垃圾问题全面爆发,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这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于强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不可能是工业文明的简单延续,而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例如,在加州洛杉矶附近的小城克莱蒙有一种生态屋,它利用本地土壤作为建筑材料,屋墙使用了类似中国干打垒的技术,屋子的整体形状很像陕北的窑洞,其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还曾经展出过洛克菲勒•艾比的马桶,它是一个瑞典人设计的专利产品,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取材于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 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之路的可行性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 的理 念,未来,会有更多的地区加入这一行列。‎ ‎20 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 →产品 →废弃物排放”,这是一种物 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照此运行下去,必然会出现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的局面,其结果 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机。因此,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这种发展模式,走上人类在多年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 为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了新型的循环经济发 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 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 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 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有关报道,德国一些企业能提供从收集、运输到再利用的服务,营业额丰 厚;瑞士环保产业拥有欧洲最先进和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 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              (取材于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 ‎1. 根据材料,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 垃圾焚烧的必要条件是分类。 ‎ ‎  B. 垃圾分类加大垃圾处理难度。  ‎ ‎  C. 鼓励拾荒将有助于垃圾分类。 ‎ ‎  D. 垃圾分类可以有限回收资源。‎ ‎2. 根据材料,下列对“工业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 ‎   A. 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现代垃圾物质。 ‎ ‎   B. 现代社会垃圾问题主要源于工业文明中科学技术广泛应用。 ‎ ‎   C. 工业文明对资本增殖的追求导致资源不断转变为各种垃圾。 ‎ ‎   D. 当前解决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垃圾问题。‎ ‎3. 根据材料,推断下列商品最符合“零废弃”理念的一项是( )(3 分)‎ ‎   A. 纽扣电池     B. 纯棉衣物    ‎ C. 共享单车     D. 塑料餐盒 ‎ ‎4. 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生态文明”的特征。(4 分) ‎ ‎5. 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边地老人 谢友鄞 我浪迹辽西边地,对老人满怀敬畏。一溜儿老头,撒蘑菇似的蹲在墙根下,晚春了,仍穿着青棉袄、抿裆裤,像旧书插图里的庄稼人。在边地,光阴流得很慢,但他们还是会死的。死了个老人,比死了个年轻人更让我难过。一个人活了八十年、九十年,对生活已经烂熟,突然两腿一蹬,走了。这怎么受得住?年轻人对生活还不习惯,死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房东老爷子家,墙上挂排猎枪,棚顶吊盘巨大的蜘蛛网,颤悠悠垂下,又悠悠然缩回去。蜘蛛结网几十年,老人不准任何人碰它。蜘蛛精摆的阴阳八卦,它盘踞在八卦图中,占卜着吉凶祸福,世事沧桑。‎ 老爷子带人伐树,那是棵树王。根部被砍断,还不倒,活成精了。汉子们唬得变色!老人猛然醒悟:它恨, 它要报仇!老人脱下布褂,朝山坡下忽悠一一甩,树王误以为是人,顺势扑下去,轰隆倒地了。‎ 八位杠夫抬起巨大的原木,往木工作坊送。打头的吆喝:齐步走啊!众人和:嘿!‎ 杠夫们奇怪,咋这般死沉,别扭?左边四位用右肩扛,左膀叫大肩;右边四位搁左肩扛,右膀叫小肩。迈左腿都迈左腿,抬右腿都抬右腿。谁迈错一步,被拽得一个趔趄,木头一扑棱,能把对面杠夫的脑袋扑拉成血葫芦。一步不敢差!‎ 眼瞅一个小伙计小肩塌软,小脸蜡黄,气喘吁吁,脚飘得要跟不上了。打头的感觉出来,急出满脸恶汗, 牙齿咬得咯嘣嘣响,却不敢嚷叫不敢骂。老爷子犹如下山虎,猛扑上去,托住伙计的杠头,挺起腰杆,瞬时, 几十年前的力气重新回到了身体内。老人打胸腔深处吼出一声:‎ 迈左腿呀!嘿!‎ 杠夫们得救似的叫出来!‎ 老爷子背起猎枪,看山护林。一只鹰在天上盘旋,黑压压翅膀遮住阳光,羽肋白骨分外清晰。鹰影落在地上,像一只蝙蝠。老人皮肉皴皱,硬得像穿山甲.他的影子在地上簌簌爬,怎么也撵不上那只“蝙蝠”‎ ‎。老人跟我叨咕:野物不挡道,就甭开枪。我说:咋?老爷子说:你养儿育女,人家也生儿养女,各过各的日子。我说: 可不,人和野物,日子和日子,是连在一起的。我学会了拍马屁,拍别人的马屁,拍自己的马屁;装孙子,装重孙子。一个城里人,在乡下便如鱼得水了。‎ 老爷子蹲在岗尖吃晌午饭了。老人头发、眉毛、胡须如雪,敞胸袒乳,露出牛皮鼓似的肚子。牙没了, 两手逮住大饼子,像老鼠将食儿拖进黑洞,搁牙帮嗑,眯缝眼睛,腮帮抽搐,满脸皱纹活了。他突然抬起头, 盯住我,问:春秋战国时,这里森林密布,百禽嬉戏,百乌争鸣。曹操东征到辽西,须派工兵伐木开道。森林哪儿去了?‎ 更古远,这儿是海。船中载满逃生的人,船下还有更多的落水者,抓挠船帮,拼命朝上爬。船剧烈摇晃起来,一个人也容不得了。否则,船上船下的人,将同归于尽。一位满头雪白的老兵挺身站立,拔出军刀,在船舷上乱砍。鲜血激溅,数不清的手指噼里啪啦掉落舱内,水里的人张扬着光秃秃的血手,呼儿唤女,哭爹叫娘,下饺子一样沉了下去 老人泪水横流:船载满乡亲们开走了,白雪满头的老兵,一头扎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里。‎ 我说不出的震撼!我把常年浪迹的神秘边地,视作第二故乡,老人深沉地一笑:什么叫家乡?‎ 你在这儿生活过,不管你生活多长时间,不能叫家乡;你在这儿出生,不能叫家乡;菜你在这儿有亲属, 不能叫家乡;你有实实在在的亲人埋在这里,这儿才是你的家乡,你才刻骨铭心地永远不会忘记它!‎ 啊,边地老人!‎ ‎           (选自《小小说》选刊十五年获奖作品精选 (1958- 2000),有改动)‎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房东老爷子家中棚顶的蜘蛛网盘踞了几十年,从不准任何人碰,表现了老爷子认为 蜘蛛能够占卜吉凶祸福的迷信。‎ ‎   B.小说写老爷子带人砍伐树王,遭遇传说中的树王精报仇,老爷子坦然机智应对,化解了一场人与树的凶险对弈,情节充满了神话色彩。‎ ‎   C.房东老爷子看山护林,对于猎杀动物自有一番理论,乍听简单,细思却不失深奥,透着“人与自然共生”的大智慧。‎ ‎   D.小说写的是辽西故事,写出了边地远古的传说和历史大背景,突出了边地文化以及边地人特有的本性和气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我”在小说中既是叙述者又是旁观者,在文中起到穿针引线、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 ‎   B.“一溜儿老…的主稼人”一句中,生动形象的比喻与简洁明了的白描交相辉映,极富表现力,带给读者以美的阅读享受。‎ ‎   C.小说以塑造人物为突破口,借人物来表现边地文化与风情,紧紧围绕“边地”选材、组材,显示边地特色。‎ D.小说的行文风格幽默、飘逸,对人物的刻画长于简笔勾勒,突出了边地特有的人物形象特征。‎ ‎8.小说中的房东老爷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4 分)‎ ‎9.小说以“边地老人”为题,独具匠心,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恂初为郡功曹,太守耿况甚重之。王莽败,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国,曰“先降者复爵位”。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况上印绶,使者纳之,一宿无还意。恂勒兵入见使者,就请之。使者不应,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况至,恂进取印绶带况。使者不得已,乃承制诏之,况受而归。及王郎起,遣将徇上谷,急发况兵。恂与门下掾闵业共说况曰:“邯郸拔起,难可信向。”况曰:“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恂对曰: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况然之,乃遣恂到渔阳,结谋彭宠。恂还,至昌平,袭击邯郸使者,杀之,夺其军,遂与况子弇等俱南及光武于广阿。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又并州未定,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朱鲔闻光武北而河内孤,使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疆将兵三万余人,度巩河攻温。檄书至,恂即勒军驰出,并移告属县,发兵会于温下。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恂乃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曰:“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阵动,恂因奔击,大破之,追至洛阳,遂斩贾疆。自是洛阳震恐,堿门昼闭。恂归颍川。建武三年,遣使者即拜为汝南太守,又使骠骑将军杜茂将兵助恂讨盗贼。盗贼清静,郡中无事。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二年卒,谥曰威侯。‎ ‎(选自《后汉书·寇恂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B.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C.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D.今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司马,古代官名。汉武帝时废太尉设大司马,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B.檄书,古代官方用以声讨、晓喻、征召的文书的通称。‎ C.郡国,诸侯王的封地,西汉时经过朝廷“削藩”“割地”后逐步变小,略等于郡,常“郡国”相连。‎ D.谥,指封建时代在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按其生前行迹而加给的一种称号以寓褒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寇恂胁迫使者,取回印绶。更始帝的使者收取了耿况的印绶,不打算还给耿况,寇恂喝令使者召见耿况,耿况到来后,寇恂上前取印绶佩带到耿况身上。‎ B.寇恂才华出众,受到重用。光武帝南下平定河内后为太守的人选感到为难,邓禹说寇恂文武兼备,是不二人选,于是光武帝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 C.寇恂巧用计策,大败敌军。在温县会战时,寇恂在援军到来之时,命令士兵爬上城墙大喊“刘公兵到”,扰乱了敌军军心,并乘机指挥部队出击,大败敌军。‎ D.寇恂仗义疏财,受到称赞。寇恂将得到的俸禄送给朋友、熟人以及跟随他的人,当时的人称他是道德高尚的人,认为他有宰相的才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 ‎(2)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 ‎14.王郎起兵后,面对耿况对王郎(邯郸)势力的过分担忧,寇恂提出无需过于顾虑的理由有哪些?(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 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 题。 ‎ 南轩竹  ‎ 曾巩 ‎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注]色转明。‎ ‎[注]琅玕:翠竹的美称。 ‎ ‎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人抓住南轩竹的特征,融物与情为一体,使这首咏物诗清新隽永,意韵丰富。‎ B.颔联表面写风写雨,实则写竹,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绘南轩竹形象。‎ C.颈联形象地描绘竹笋破土而出、竹影斑驳投在粉墙之上的摇曳姿态,意趣盎然。‎ D.尾联既实写了眼前的南轩竹,又虚写回忆、想象中的竹子,虚实相生,韵味悠长。‎ ‎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在这首诗中也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请分析两首诗中竹子形象的异同。(6分)‎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 分)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后人只是感叹是没有用的,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  博物馆需要    一定的建筑空间而存在,但博物馆的服务却可以不受建筑空间的    。同时,博物馆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博物馆从业者具有较为开放包容的心态。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创新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业界需要有“容错机制”,只要不断改进不足,不违背博物馆伦理,并且出发点正确,应该多给予一些耐心和宽容。博物馆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与现代生活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相融合,新技术、新生活和新休闲娱乐方式如何服务于博物馆事业的不断进步和职能的有效发挥,是博物馆管理者和从业者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博物馆界应该思考:博物馆需要提供怎样的“文化供给”?让文物“活起来”可以有多少种模式?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是否只能是“阳春白雪”?这些问题并非    ,其答案不仅关系到博物馆的具体运营策略,甚至可能影响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文物和艺术相互融合,让古典和时尚     。博物馆开展的形式多样的跨界文化活动可以更有趣,也可以更时尚。‎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依托    制约    可有可无    相得益彰 ‎  B.依照    限制    无足轻重    交相辉映 ‎  C.依托    限制    可有可无    交相辉映 ‎  D.依照    制约    无足轻重    相得益彰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博物馆与社会的其他行业,也要与时俱进而不是固步自封。‎ ‎  B.社会的其他行业与博物馆一样,也要与时俱进而不是固步自封。‎ ‎  C.与社会的其他行业一样,博物馆也要与时俱进而不是固步自封。‎ ‎  D.社会的其他行业和博物馆也要与时俱进,而不是固步自封。‎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创新中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有“容错机制”,只要不断改进不足,不违背博物馆伦理,并且出发点正确,业界应该多给予一些耐心和宽容。‎ ‎  B.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创新中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有“容错机制”,只要不违背博物馆伦理,出发点正确并不断改进不足,业界应该多给予一些耐心和宽容。‎ ‎  C.业界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创新中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有“容错机制”,只要不违背博物馆伦理,并且出发点正确,应该多给予一些耐心和宽容。‎ ‎  D.业界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创新中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有“容错机制”,只要不断改进不足,不违背博物馆伦理,并且出发点正确,应该多给予一些耐心和宽容。‎ ‎21.下面是某高校图书馆关于禁止占座的通告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5 分)‎ 读者离开阅览座位超过 30 分钟,不带走随身物品的就是占座;真是找不到座位的同学,可以自行挪开占座物品或要求占座的同学空出被占用的座位;图书馆工作人员会时不时清理占座物品;被清理的占座物品要是丢了或损坏后果自负。‎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如今在都市生活中,熬夜现象极其普遍,虽然各种关于熬夜伤身的科普小文章随处可见,      ,他们认为熬夜后白天补一觉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是与体内昼夜节律的自然运行密切相关的。无论熬夜还是熬夜后再补觉,都打乱了人体正常的昼夜节律,      ,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所以说,      ,大量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多轮班工作群体(如护士、安保人员等)虽然在夜班后可以得到补休,但他们依然是心脑血管和代谢疾病的高发群体。‎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了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专家建议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家庭内可以采用分居、分餐的方式,减少与家庭成员的密切接触;对于已确诊的家庭成员,要进行集中隔离:春节期间不聚会、不旅行、不去或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会面时拱手不握手,并保持1.5米以上距离。这些建议在社会上形成共识,拉大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 材料二:某新闻媒体近期发布的“对疫情前后各省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调查报告及追访显示,这次疫情期间,无论是全国,还是具体到湖北、武汉,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普遍从疏远向亲近转变。危难中,我们比平时更能清晰地意识到,欧阳修所描绘的“平昔家庭敦友爱,可怜松槚亦连阴”的情景是多么珍贵,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是多么重要。人们充分意识到他人与自己息息相关,这场疫情让人们彼此之间更亲近。‎ 请综合上面两则材料内容,给《生活指南》杂志写一篇评论文章,谈谈你有什么样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 D 【解析】A 项,“垃圾焚烧的必要条件是分类”错误,材料一第四段说的是“垃圾分类有利于焚烧”, 故 A 项曲解原文。 B 项,“垃圾分类加大垃圾处理难度”错误,材料一第四段“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 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可知,不是“加大垃圾 处理难度”,而是有利于垃圾处理,只是目前垃圾分拣有很大难度。C 项,“鼓励拾荒将有助于垃圾分类”错误, 依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拾荒大军,虽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 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可知,“有助于”说法片面,以偏概全。故选 D。  ‎ ‎2. D 【解析】D 项 ,“当前解决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垃圾问题”错误,材料二第三段“垃 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 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可知,原文说的是垃圾问题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 形态,故 D 项反向推导不成立。故选 D。‎ ‎3. B 【解析】“零废弃”顾名思义指的是对垃圾尽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回收利用,不废弃掉任何东西。ACD 中的物品都只能回收利用一部分,而仍然会有一些是无法利用、甚至有害于环境的。只有 B 项最符合题干要 求。故选 B。‎ ‎4、①生态文明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生态文明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超越工业文明;②生 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 ‎5. 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建立生态文明,倡导“零废弃”理念,减少垃圾产生;用 循环经济模式处理垃圾问题,使垃圾资源化。‎ ‎6.A (“表现了老爷子……迷信”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智慧。) 7.D  (“对人物的刻画长于简笔勾勒”错,有很多是工笔细描) 8.房东老爷子是一个淳朴粗犷(赤诚、朴实、朴素、率真、善良、豪气、勇猛)的边地老人形象,(1分,关键词为粗犷、豪气、勇猛)他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相处有原则),(1分,关键词为“自然”,只要答出敬畏自然的意思即可得分)自信而有智慧(聪明、机智、机警、机敏皆可),(1分,关键词“有智慧”及其近义词即可)思想深邃(有思想、有哲理、懂世事皆可)(1分,关键词“有思想”及其近义词即可) 9.①环境人物方面:“边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在辽西边陲,“老人”点明人物的年龄特征;奠定了一种沧桑厚重的情感基调。(3点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②情节方面:作为文章的线索,“边地老人”贯穿全文,从边地现实生活到久远历史的回顾。(线索2分)③主旨方面:空间边缘和生命终点,(空间方面1分,时间方面1分)双重“尽头”并举,凸显对辽西老人生存状态的关切、敬畏,引起读者思考(对辽西老人生存状态的关切、敬畏得1分)。‎ ‎10.(3分)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今上谷完实”的意思是现在上谷城池完好、粮食充足。句中“完实”作主语“上谷”的谓语,所以应在“完实”之后停顿,排除A、C项。“恂请东约渔阳”的意思是我请求往东约同渔阳。其中“渔阳”作“约”的宾语,不作“齐心合众”的主语,所以应在“渔阳”之后停顿,排除B项。‎ ‎11.(3分)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以寓褒奖”错误,谥号不仅有褒奖还有贬斥的,批评的如:厉、灵、炀。‎ ‎12.(3分)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A项,曲解文意,“寇恂喝令使者召见耿况”与原文不符,原文“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况”,意思是说寇恂令身边的人以使者的命令召见耿况。‎ ‎13.(8分)(1)第二天交战,偏将军冯异派的救兵以及各县部队正好赶到,各方人马从四面八方会集而来,旗帜蔽空。‎ ‎(2)寇恂一向爱好学习,于是修建乡学,教授学生,聘请会讲授《左氏春秋》的人,亲自向他学习。‎ ‎【解析】第一句关键点:“旦日”,“第二天”;“遣救”,“派遣的救兵”;“适至”,“正好赶到”;“四集”,“从四面八方会集而来”。第二句关键点:“好学”,“爱好学习”;“能为《左氏春秋》者”,“会讲授《左氏春秋》的人”;“受”,“从事”。‎ ‎14.(3分)(1)敌人并不得人心,王郎起兵仓促,难以让人相信并归顺;(2)有较好的自我条件,上谷城池完好、粮食充足,士兵也有万人;(3)可以寻求外援,联合渔阳,共同抗击。‎ ‎【解析】寇恂分析了敌我之间的优劣对比,提出了敌人“邯郸拔起,难可信向”,自我“上谷完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同时寻求外援“东约渔阳,齐心合众”。从而认为王郎并不值得顾虑 ‎【参考译文】‎ 寇恂字子翼,是上谷昌平人。寇恂开始时做郡里的功曹,太守耿况非常器重他。王莽失败,更始帝登位,派使者巡行郡国,说“先投降的恢复爵位”。寇恂随耿况到郡界上迎接使者,耿况交上印信,使者收起官印,一夜都没有还给耿况的意思。寇恂带兵进去见使者,就地请求还给耿况官印。使者不听,寇恂喝令身边的人以使者的命令召见耿况。耿况来后,寇恂上前取官印佩带到耿况身上。使者没有办法,才秉承皇帝的旨意下诏,耿况受诏而回。到王郎起兵时,更始帝派将领巡行上谷,紧急征调耿况的部队。寇恂和门下属官闵业一起劝耿况说:“邯郸(王郎)仓促起事,难以让人相信和归顺。”耿况说:“邯郸(王郎)方面势力正大,凭力量不能单独与他们对抗,怎么办?”寇恂回答说:“现在上谷城池完好,粮食充足,士兵有万人,凭着全郡的积蓄,可以仔细地选择去向。我请求往东约同渔阳,齐心合力,邯郸不足顾虑。”耿况认为他说得对,于是派寇恂到渔阳,和彭宠结盟。寇恂返回,到达昌平,袭击邯郸派的使者,杀死他,夺取他的部队,于是和耿况的儿子耿弇等一起向南在广阿追上刘秀。刘秀南下平定河内,而更始帝的大司马朱鲔等人重兵据守洛阳,另外并州还没有稳定,刘秀为太守的人选感到为难,问邓禹说:“各位将领中可以派谁去守河内?”邓禹说:“寇恂文武兼备,具有管理百姓、统领军队的才能,除这个人外无人可派。”于是拜任寇恂做河内太守,代理大将军事务。朱鲔听说刘秀北上而河内空虚,派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疆带兵三万多人,渡过流经巩县的黄河进攻温县。檄文传来,寇恂立即率领部队急行出城,并送文书命令所属各县,征调部队在温县会师。第二天交战,偏将军冯异派的救兵以及各县部队正好赶到,各方人马从四面八方会集而来,旗帜蔽空。寇恂于是命令士兵爬上城墙击鼓呼叫,大喊说:“刘秀的部队到了!”苏茂的军队听到后,战阵骚动,寇恂乘机指挥部队出击,大败敌军,追到洛阳,终于杀死贾疆。从此洛阳震动惊恐,城门白天都关着。寇恂回到颕川。建武三年,朝廷派使者就地拜任寇恂担任汝南太守,又派骠骑将军杜茂率兵协助寇恂讨伐盗贼。盗贼被肃凊,郡中无事。寇恂一向爱好学习,于是修建乡学,教授学生,聘请会讲授《左氏春秋》的人,亲自向他学习。寇恂通晓经书,‎ 修养操行,在朝廷名气很大,所得到的俸禄,多送朋友、熟人以及跟随他的人。当时的人称他是道德高尚的人,认为他有宰相的才能。寇恂于建武十二年去世,谥号威侯。‎ ‎15.【分析鉴赏】(3 分)D ‎16.【分析鉴赏】(6 分)‎ 相同点:两首诗中的竹子都有着无惧困难的勇气,曾诗中的竹子虽遇冰霜,但愈显晴明动人;郑诗中的竹子面对肆虐狂风的千磨万击,却还坚劲挺拔。‎ 不同点:①曾诗中的竹子更多姿多彩,清高脱俗,无论是旱天、雨中、霜后都呈现出其潇洒的姿态;②郑诗中的竹子更顽强不屈,展现出昂扬的生命力,竹子生活在“破岩”石缝中,环境恶劣,但依然坚定不移。‎ ‎17、(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8.(3分)C(依托:依靠、凭借。依照:对着实际存在的参照物来做。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交相辉映:互相映照。)‎ ‎19.(3分)C (根据前后语境推断而出)‎ ‎20.(3分)B(A“语序不当 C“业界对于”表述错误  D“业界对于”表述错误,语序不当)‎ ‎21.“就是”改为“视为”;“真是”改为“确实”;“时不时”改为“不定时”;“要是”改为“如果”; “丢了”改为“丢失”。(5 分。每处找出并正确修改得 1 分。) ‎ ‎22.但许多人对熬夜的危害不以为意  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紊乱   补觉绝不可能救治熬夜后的损伤 (6 分。每空 2 分。大意对即可。)‎ ‎23. [立意指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第一则材料属于辅助性材料,介绍了疫情背景,说明人们对专家的建议已经形成了共识。第二则材料属于主要材料,是立意重点,它弘扬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团结协作、友爱奉献、爱国爱家、守望相助的美好品质和崇高精神。‎ 参考立意:‎ 立意一:隔离不隔心:‎ ‎①友爱奉献,感动人心 ‎②隔离不隔爱,我们在一起!‎ ‎③疫情隔绝,隔不断真情 ‎④口罩挡不住微笑,隔离隔不断希望 立意二:理性隔离,守望相助 ‎①守望相助,群策群力 ‎②今天的隔离是为了明天的亲密 ‎③恪尽职守,共克时艰 ‎④齐心协力筑牢防线 立意三:面对疫情,坚强团结 ‎①携手并肩战疫情 ‎②众志成城奏凯歌 ‎③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④风月同天,与子同袍 偏题:‎ 由战疫情想到的(保护野生动物、国家制度的优越性)、抛开材料内容谈“远与近"的辩证关系都属于偏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