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现代文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它长在人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手机是另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为有了手机,人的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神奇般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手机深深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离开了人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正如人们对它的称呼“手机”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在性。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间距离而超越孤立的状态。这是人们使用手机的最根本和最初的原因。一个危机时刻的人,如果有手机相伴,就可能会迅速地解除这种危机。‎ 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用手机,他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一旦他使用了手机,他会发现,没有手机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的状态。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事实是,手机确实越来越普及了。‎ 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人们尽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息。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玩手机。人们偶然丢失了手机,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正是因为人们如此地依赖于手机,反过来,人们又被它所折磨和打扰。手机成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处理手机?这是每个人的日常性的自我技术――开机还是关机?静音还是震动?短信还是会话?是将这个器官暂行性地关闭,还是让它随时随地警觉地待命?总是要反复地抉择――手机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难题。焦急地等待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或者惧怕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常常会令人不安。‎ 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功能,它将书信和电话融为一体,而且更为便捷。不过,同书信姗姗来迟相比,手机将等待的美好期望一扫而空。等待和期盼趋于消失。手机在扫荡了书信的同时,也扫荡了书信的特有抒情,扫荡了埋伏在书信中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手机让人通向一个公共空间,它是打开公共空间的钥匙。因为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随时迅速地跟他讲话,但是,夜深人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阅一遍,你真正想拨打的号码一个都不存在。 ‎ ‎(摘编自汪民安《论家用电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事实上,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好像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 B. 手机已经成为说话器官,是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借助这一器官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距离非常远的地方。‎ C. 手机的运用,不但人们的语言能力增加了,而且我们的听觉能力也增加了,千里之外的声音居然能够听到。‎ D. 手,嘴巴,耳朵和手机构成了人们身体上的新的四位一体,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手机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离开了人体和手,手机也就不具备了的存在的意义。‎ B. 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距离超越孤立的状态。‎ C. 如果某个手机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保持手机的沉默是一种必然,此时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 D. 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手机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行动能力、书写能力、记忆能力,甚至会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难题。‎ B. 过分依赖手机的人们也备受手机的折磨和打扰,如何处理手机?每天面对的两难选择问题经常令人们心绪难宁。‎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人们这样对书信特有的情怀在手机充斥的社会中已经荡然无存了。‎ D. 古人“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生活情形与文中夜深人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而最终没有拨出的情形是一致的。‎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项,“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说法不正确,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的第一句话,原文是“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原文“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是充分条件,而选项变成了必要条件,“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说法也太绝对,应是“他就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古人‘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生活情形与文中夜深人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而最终没有拨出的情形是一致的”说法不正确,两者之间应该是不一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是随心所欲的情怀,文中夜深人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而最终没有拨出的情形是失落沮丧的情感。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鲁院的柿子树 郭严隶 ‎①鲁迅文学院有一座花园,花园里有一棵柿子树,因为我们来到的时候正是秋天,属于它的季节,它便成为突出的风景。柿子树长在园子的中央,被一些别的树木围绕着,跟那些树木一样高大,因为它满枝头缀着柿子的缘故,树木们都成为陪衬。它自身的叶子也是陪衬了。‎ ‎②我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结着果实的柿子树,不由就看得发了呆。那是刚来到那天的中午,饭后我们到园子里去散步,一眼看见了它。震动的时刻里,觉得 它根本不是树,分明是一首正在唱着的歌。是大地的歌唱,也是天空、阳光、 微风、碧草,甚至是空际白云,地上湖水的歌唱,因为所有这一切都在它之中。人们会把这些笼统地称为大自然,说大自然的歌声是天籁。北京的秋天,多的 是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天蓝得像是要透到天外边去,这样的蓝里,白云就呈 现最艳的颜色,让人知道这世界上浓丽的极致是洁白。当美以不可言说的方式 击中生命,人不免要恍神的。恍神中,就觉得那柿子树上缀着的是一团团结晶 的阳光,使它们幻闪人间难以见到的明亮。‎ ‎③许多时候,我来到花园里,并不是为了柿子树,却总是它止住我的脚步。是由于唯它身上,秋的痕迹明显的缘故吗?当然,银杏不让。银杏的通体金黄 最终在倾听中变作呼应。我不知道自己感受色彩的方式何以竟是倾听?也许已 经只能这样了,面对一切都直接捧出心灵。银杏的呼应加深了柿子果实的意义, 秋显出慈悲和丰饶。‎ ‎④这样写着的时候,秋在窗外变成了冬,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变的,是信手一翻,哗的一声,就成了新的一篇。冬乘着一场寒风来,不见雨,风是独自来的。楼窗外的那棵银杏树,所有叶子都像足透了的金子,在黄昏里闪着朝晖的明亮。有些轻轻洒落地上,灿灿的,就在地上铺了一层锦,让人觉得这美景可以地久 天长,宛如心中珍藏的爱情。后来,银杏的叶子都不见了,树枝是叶片落尽后 那种崭新的光洁,对于切切依恋的东西的突然离去,对于这大地上司空见惯的 发生,树枝似乎还有些回不过神儿来。‎ ‎⑤这时候,柿子树一派沉静。它的叶子也不见了,都被风带走了,柿子却以果实的姿势仍旧挂在枝头。我从小径的回环处走来,抬头看着树上的柿子,强烈地感觉看到了一些清澈温暖的眼睛。柿子仿似诗句一样精致地悬挂在没有了叶片的枝头,那枝干的光洁就成为诗歌里的留白。我看柿子的时候,柿子也在看我,犹如我看蓝天的时候,蓝天也在看我。这样的惊觉下,内心怎能够不慌张?我有那样足够的澄明吗?有那样足够的灿烂、温暖、殷实和爱吗?‎ ‎⑥刹那明白自己为什么总要到这柿子树旁边来了。‎ ‎⑦是的,它在看着我,以无声之言与我交谈,说在那些喧腾的日子里,它怎样让自己的心泊于安详和沉静。它打开自己让我细细地进入,让我在抚摸和凝视中明白,自己来到了一个只有祝福、珍惜和善良的地方。真的从来没有过愤怒、怨尤、仇恨以及伤感吗?过去的时光会告诉说,那是曾经的青涩。柿子在春天曾经是花朵,在夏天曾经是一颗小小的被叶片遮蔽着的青果。只到秋天来了,它的金色才漫天归流,凝成这样一捧盈硕结实、可摸可触的爱。‎ ‎⑧我思索柿子树在来到这里之前的经历,是长在一群同样的树木中间?或于园圃,或于野谷深山。山风的强劲中有灵,阳光和花朵的灿烂中有情意的香气。它是怎么样被命运选中,这样站到鲁院的花园里来,成为它独特的风景?就如 同我们被命运选中,来到这里度过一段珍贵的学习时光。我们是遍涉了苦难之 河而终于被长风荡尽衣衫上的淤尘,踏上这清宁的岛屿。你呢,柿子树?你命 运中的飓风雷霆是怎样?你生命里的春风清露又是怎样?你可是也深味人间悲 喜、世上情仇,才这样以物外之姿呈现尘世的喜乐和殷实?‎ ‎⑨将这些献给生命,所有的挣扎、疼痛、念想便都化为风景。‎ ‎⑩有一天,我清早来到柿子树下,在枯萎的草柯间捡了两枚熟透坠落的柿子, 小心地抚摸它们,就像抚摸深夜里凌空而降的神谕。我甚至相信这里面包含着 一切关于世界和生命的宣言,也就是爱的宣言。我由此知道了,果实怎样演绎 音乐与星光,传递快乐和希望。‎ ‎⑪这座独一无二的花园里,在树荫和花丛中掩映着一些大文学家的塑像,巴金、茅盾、丁玲、冰心……他们生命的气息透过那些颜色沉郁的大理石火焰一样在时空中传递,这是永恒的穿透,永恒的温暖和光照。当微风轻拂,花摇影移,四下里充满眷爱的情意,谁听见星光、月辉、草木、清波,这些事物轻盈地转化成意象,以审美的方式凝聚成饱满玲珑的主题,那是喜悦和善的思绪, 那是文学的痕迹。‎ ‎⑫而柿子树在这些思绪和痕迹中,从容呼吸着,就像一篇文章在写作着,一幅画在描绘着,一声祝福在传播着。‎ ‎⑬秋色一日一日深了,霜冻从很高很远的地方砸落了,花园里一切都沉进稳妥静寂的灰色里,沉进无言的诉说,只有柿子树,仍旧高举着一簇簇火焰般的 鲜艳的柿子,在微笑着高歌。这样的时候,你看着那些一片叶子都没有的枝头 上,挤挤地悬挂着的果实,会觉得它们还仅仅是果实吗?那已是宇宙天地之心, 是关于生长、繁衍、丰收、护佑等等仁慈的旨意。‎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情感饱满丰富,既有对柿子树的敬仰赞美之情,又有对其他树木只能成为陪衬的遗憾之情。‎ B. 第⑤段结尾处的三个问句,层层递进,形成磅礴之势,表达了作者对自我生命状态的叩问和反思。‎ C. 第⑨段作者说“所有的挣扎、疼痛、念想便都化为风景”,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苦难生活的赞美。‎ D. 文章结尾写柿子火焰般鲜艳的色泽和高挂枝头的姿态,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5. 文章写巴金、茅盾等文学大师的塑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匠心?‎ ‎6.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从鲁院里的柿子树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 ‎【答案】4. D 5. (1)文学大师恰如秋天的柿子树一般,以丰硕的作品馈赠读者,传递快乐、希望、温暖、生命的气息,将上文借由柿子树产生的思考与鲁迅文学院所具有的深刻意义相关联,升华主题。 ‎ ‎6. (1)阳光灿烂下的柿子树犹如天籁,让我领悟到美的不可言说;‎ ‎(2)柿子树在喧腾中活得安详沉静,让我思考自己的内心能否泊于安详与沉静;‎ ‎(3)柿子树在春夏慢慢生长,耐心等待秋天的收获,使我得到关于成长的感悟;‎ ‎(4)柿子树经历风霜雨露才结出的丰硕、明亮、温暖的果实,给人传递快乐和希望, 之前所有的挣扎、疼痛、念想都化为风景;‎ ‎(5)因为凝视柿子树,激励我要像那些大文学家一样,用自己的文字温暖了读者, 历久弥新,令人敬仰,启迪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传递快乐和温暖;‎ ‎(6)柿子火焰般悬挂拥挤在枝头,使我意识到那是生长、繁衍、丰收、护佑等仁慈的旨意。‎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A 项,“遗憾之情”错误,没有此情感;B 项,“层层递进,形成磅礴之势”错误,并非层层递进;C 项,“对苦难生活的赞美”错误,文中没有体现。故选D。‎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及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要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本题主要突出其内容作用,用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与抒发情感。回答此题,要根据文本中写到文学大师雕像的上下文,联系文章主旨思考。文学大师的雕像出现在文本对柿子树的赞美之后,文学大师同柿子树有很多共同点,他们恰如秋天的柿子树一般,以丰硕的作品馈赠读者,传递温暖,传递生命的气息。因此这就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大师的敬仰热爱之情,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的写作追求,使文章意蕴更加丰厚,也就含蓄地点出了文章主题。‎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探究类题目检测考生是否具有发现文本的丰富内涵与深层含义的眼光,是否具有对文本进行独到感受与创造性理解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的指向是多层面的而不是单层面的,试题的答案是多元的而不是唯一的。其探究角度一般包括下列几个方面:文本的表达目的、文本的表达方式、主旨的隐含意义、作者的写作动机、文本的时代与社会背景等。回答这类题目一要做到所进行的探究分析都必须与原文有直接的联系,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二要观点明确,表述合情合理。所谓的“启迪”,实际指的就是对文本中所描写的物象的象征意义的领悟。柿子树在喧腾中活得安详沉静,让“我”领悟到做人也应该这样安详沉静;柿子树在春夏慢慢生长,耐心等待秋天的收获,使“我”领悟到到人的成长过程也应该有收获的季节;柿子树经历风霜雨露才结出的丰硕的果实,使“我”领悟到做人也要像柿子树一样传递快乐和温暖。‎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 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读了几年大学,还不如中学毕业就去做生意的同学,人家都有车有房了,自己却什么都没有……‎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 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与其说是具体专业的学 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素养。读书的“有用”,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的“无用”之用。大学所带来的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 2017 年 1 月 17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在 1 月 3 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 90 后 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唯独对其中的书本不屑一顾,最后却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 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源于读书多年,进入社会后,大部分知识内容都忘记了。读书又有何用?‎ 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 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并且不仅我们学, 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 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 2017 年 1 月 4 日“红 ”,有删改)‎ 材料三:‎ 河南省卫辉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薛屯村,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 每年都会有三五名学生考上全国各地的大学。近些年,该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数 量成倍上升。截至目前,该村已经出了 200 多名大学生,甚至一条街上竟然有多名博士生。‎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却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出过几个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再者,就是尽管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对教育的重视,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介制、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选自 2016 年 3 月 1 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材料一中“某位名人”在演讲中这样说,是激励年轻人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有胆量。‎ B. 大学教育能带给学生宏阔视野、丰盈见识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大学教育的回报,不能完全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C. 材料二中外国 友对“读书有何用”的回答巧妙地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过的书也许会忘记,但它们会变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D. 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作者认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 但是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要读书。‎ ‎8.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然后对读书的“无用”和“有用”进行论述,最后指出我们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B. 材料二用两个90 后 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有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C. 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形成了良性循环,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 D. 三则材料 不同,有报纸,有门户 站,但都针对“读书无用论” 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 ‎9. 如何扭转“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D 8. B ‎ ‎9. ①宣传“读书有用论”,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正确的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丰富个人素质、开阔视野等。‎ ‎②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识者有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 ‎③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结合文本内容“所以, ‎ 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唯独对其中的书本不屑一顾,最后却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分析,“因为作者认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于文无据。故选D。‎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错误,材料二开头对这件事进行的是客观叙述,只是结尾的“ 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有轻微的否定色彩。故选B。‎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答案 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作答时先从材料中筛选相关信息,如材料一,“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即:宣传读书“有用论”。材料二,“如今渐渐流传开的读书‘无用论’,一是源于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还要学,并且不仅我们学,下一代还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材料三,“要想彻底剔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布,诸如在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介制、名校联合招考等教育改革举措中,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响上层流动的通道”“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然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进行整合,根据我们自己的看法分点组织答案。如宣传“读书有用论”;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等。‎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 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二、古诗文欣赏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 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 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汉王)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 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卒破楚者, 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B. 文中对于刘邦有多种称呼:“汉王”“高帝”,作为汉朝开国皇帝, 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称刘邦为汉王源于他曾被封为汉中之王。‎ C. 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很多,如表授予官职的“除、授、拜”等; 表罢免、降职的“罢、谪”等;表提升官职的“拔、擢”等。‎ D.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来为死亡的通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他变卖全部家产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 张良为人精明。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 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 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张良献计后, 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绶。‎ ‎1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⑵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答案】10. C 11. A 12. B ‎ ‎13. (1)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 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 ‎(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明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 ‎【解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留”是留县的意思,“此”是这的意思,指前面的事情,应该断开,排除 A 项、 B 项。“不敢当”的内容是“三万户”,结合句意分析,排除 D 项。句意: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故选C。‎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 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 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项,“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错误。侯是二等爵。《烛之武退秦师》课下注释: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故选A。‎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结合文本内容“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分析可知,“没费一兵一卒”错。故选B。‎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此”,代词,这;“独”,只是;“其”,代词,他们的;“畔”通“叛”,背叛、反叛、叛乱;“必”,一定;“因”,趁机;“解”通“懈”,懈怠、松懈;“之”,代词,他们。(2)“绝”,断;“示”,向……表明,显示;“无”,没有;“还”,回来;“以”,连词,来;“固”,稳住。‎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 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 ‎ 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于是劝告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王的心。”汉王于是让张良返回去。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向汉王献计,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在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乐府诗,完成下列小题。‎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①,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②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旧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③,故人工织素④;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①蘼芜:香草名。②手爪:指女子的针线手艺。③缣:黄绢。④素:白绢,价值比缣高。‎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A. 诗的开头三句是作者叙述,第四句是女主人公——一个被丈夫休了的女子的发问。接着四句是故夫的回答,“新人从门入”两句是女主人公的话,后六句是故夫的话。‎ B. 女主人公见了休了自己的故夫,不但未埋怨、责难,还长跪在地,关心地询问新妇的情况,可见她恋情不断,欲借此机会重续前缘。‎ C.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意思是新媳妇从大门娶进来,而弃妇则从旁门被逐出去。这里女主人公委婉抒发自己被无情休弃的痛苦、哀怨。‎ D. ‎ 诗中出现了弃妇、故夫和新人三个人物,通过三人的对话可以明显看出各自的苦衷,但是作者并没有做任何正面的说明和谴责。‎ E. 张琦曾评此诗:“巧拙既殊,钝捷亦异,而爱憎取舍,一切反之。” 巧、捷是言弃妇,拙、钝是说新人;“爱憎取舍,一切反之”,说的是故夫。这种反常的爱憎取舍以“新人不如故”作结,批判了薄情无义的行为,深化了主题。‎ ‎15. 这是一首有名的弃妇诗。结合诗歌的内容,谈谈该诗在写作技巧上有什么特色。‎ ‎【答案】14. BD 15. (1)吸取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上山采蘼芜”,用香草“蘼芜”比喻弃妇的美德,委婉含蓄地批评了故夫的有眼无珠。‎ ‎(2)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全诗通过“故夫”之口将“故人”与“新人”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使弃妇的形象渐趋鲜明,也暗示了“新人”将来的命运。‎ ‎(3)通篇问答成章。这是一篇弃妇与前夫在途中偶然相遇时的问答之辞,通过客观的对话,生动而含蓄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全篇没有一句评价、抒情,通过对话委婉含蓄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对薄情无义者的批判。‎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欲借此机会重续前缘”理解有误。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女主人公对前夫的问候。D项,“通过三人的对话”错误。“新人”并没有参与对话。故选BD。‎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明确写作特色,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点明表达效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从“故夫”一词,可以知道“采蘼芜”的主语是弃妇。“蘼芜”是一种香草,叶子风干后可以做香料。古人认为佩之可以多子。弃妇于此物本无所用,而现在上山采摘,暗示她已经再婚。在她满载而归的时候,碰巧遇到了“故夫”。巧遇时的情状如何,诗中没有直说。但从“长跪问故夫”一语,不难想见“故夫”的脸上颇有几分惭悔之色。若是怒目相向,则弃妇就决不会“长跪”相问了。弃妇被无端遗弃,缘“故夫”的喜新厌旧,所以这次巧遇,她倒要故意问问新妇的情况了。“复何如”,犹言又怎样,话中不无谴责之意。“故夫”于惭悔之余,不得不以实情相告。当初弃妇被逐,自是“颜色”不如“新人”之故。而“新人”入门既久,渐成旧人;弃妇转嫁他人,已成他家“新人”。“故夫”以喜新厌旧之目光视之,转觉己之“新人”,与已成他家“新人”之弃妇,颜色无复区别,岂止无复区别,从“手爪不相如”一句,知“新人”亦已招厌。对比手法。通篇问答成章。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巧遇场面,采用对话的方式来揭示一对离异之后的夫妇的心理状态和各自的感受,从而鞭挞了喜新厌旧者的灵魂,批判了不合理的封建夫权。‎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____,____”来写女主人公回忆年少时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又以“________”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主人公看不见心上人时伤心的样子。‎ ‎(2)屈子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 ‎【答案】 (1). 总角之宴 (2). 言笑晏晏 (3). 泣涕涟涟 (4). 长太息以掩涕兮 (5). 哀民生之多艰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宴”“晏”“涟”“艰”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应用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⑥ D. 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巧的高超(多指工艺美术)。用错对象,这里是修饰大自然美景,不符合语境。‎ 望尘莫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常用作和人比较时自谦的话。结合“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分析,不符合语境。‎ 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符合语境。‎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符合语境。‎ 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符合语境。‎ 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这里是形容节目,适用对象不当。‎ 故选C。‎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物理学家张首晟等人发现了“天使粒子”,将主要运用于计算机领域,从理论上证明量子计算的可行性,推动人类进入更高层次的信息文明社会。‎ B. 在互联 日渐普及的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应该充分利用 络平台,开设中国人文艺术通识课程,在校园中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C. 中医师建议,失眠症的初期患者要及时治疗,不要忌讳用药,因为治疗早期失眠的药物大多数以中成药为主,缓解病症效果明显,副作用也很小。‎ D.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充满活力的千年商都广州作为领跑者,在经济方面不仅要锐意创新,还要在法制方面进行改革,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偷换主语,“将主要运用于计算机领域”的主语是“天使粒子”。C项,成分赘余,“大多数”与“以……为主”重复。D 项,语序不当,分句的主语不相同,关联词应该放在主语的前面;“不仅”应放在“在经济”之前。‎ ‎19.毕业班的学生给老师赠送对联,最恰当的一副是 A. 杏坛有爱传承远,桃径无言浸润深 B. 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 C. 书味本长宜细索,砚田可种勿抛荒 D. 杏林分种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结合题干提示“毕业班的学生给老师赠送对联”,分析选项内容。A项,“杏坛有爱传承远,桃径无言浸润深”,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现喻教育界。符合情境。B 项,“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用没有字的文章书写历史,用栩栩如生的画谱写人物,这与京剧有关系。C 项,“书味本长宜细索,砚田可种勿抛荒”,“砚田”与书法有关,同时“宜细索”“勿抛荒”更像是老师对学生说的话。D 项,“杏林分种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杏林”“桔井”都与医生有关。分别出自“龙蟠桔井”“虎踞杏林”的故事。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故选A。‎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维码已经很常见,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的同时, ①____ ,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你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②____ 。其中一个大的风险则是,借助你的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等账户信息,让你陷入电信诈骗,不知不觉中就转走了你的资金。因此,面对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时,③____ 。‎ ‎【答案】 (1). ①也会泄露许多个人信息 (2). ②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安全风险(或让你的资金陷入危险之中) (3). ③切莫随意去扫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文意填空能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 ‎ 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如此题中的第一个空,根据前文文意“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后文文意“个人信息安全”,所以此处是“也会泄露个人信息”。第二处根据后文的文意是在说各种安全风险,所以此处填写和安全风险相关的语句即可。第三处是警示人们不要随意扫码。‎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写出另外两处。‎ 只要半米多深的水,就能把子弹的速度降到非致命的程度。所以如果有人朝你开枪,跳进泳池就能够避免子弹的致命攻击。类似现象在宇宙中也会发生。对那些运动速度直逼光速的粒子来说,充斥在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就犹如一片稠密的海洋。一个粒子只要在其中穿行,它的速度就会大幅度下降,从而有效减少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① 跳进泳池,不一定就能够避免子弹的致命攻击。‎ ‎②______。‎ ‎③______。‎ ‎【答案】 (1). ①粒子在宇宙中穿行,不一定速度就会大幅下降。 (2). ②粒子的速度大幅下降,不一定就能有效减少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逻辑推断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这类试题首先要认真研读所给的文段,然后根据例子的指向,细心找出另外两处存在逻辑推断有误的,例如本题存在两处逻辑推断的错误:粒子在宇宙中穿行,不一定速度就会大幅下降。属于不符合简单逻辑的推理;粒子的速度大幅下降,不一定就能有效减少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符合 学的逻辑推断,因为粒子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其速度没有关系。‎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 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公鸡 ” “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 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鹌鹑 ”‎ ‎“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 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飞得还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 ”‎ 后来,云雀遇见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 ‎“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 ”‎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风物长宜放眼量 如雄鹰般穿梭云间,俯首,有麻雀、鹌鹑;抬头,却有不曾抵达的蓝天。生命中,要有远大的目标,方能有生命的高度。‎ 面对澄澈秋水,与身后的士大夫,庄子最终选择了“曳尾于涂中”,他宁肯“三月聚粮”,幻化作一株观望月亮的树,一只待机腾飞的鸿鹄,追求着他生命中的高度,他的远大理想。面对生与死,林黛玉选择了死亡。她高度的归宿是震撼人心的缠绵悱恻的爱情。凡·高在光明中被太阳光割得剧痛就是他的高度,还有贝多芬抵达蓝天的灵感和至极的黑白键谱出的壮美乐章……‎ 生命,只有拥有了一定的高度,才能称其为生命。我渴望着成为一名耿介拔俗之人,兴许这就是我的高度。‎ 芸芸众生,世界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地活过,他们不是目光短浅,就是庸庸碌碌,重蹈覆辙,完全失去自我。‎ 柳三变被黜免之后,没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没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品质,不去追求人生新的高度,却成了酒徒之类。再说当今,又有几人能够超脱世人的俗欲。如徐本禹走进大山?眼中只有“低于自己”,对“高出自己”的人视而不见,对“高出自己”的呼唤置若罔闻。‎ 生命,没有高度,怎能享有生命的桂冠?没有高度的生命简直就是一种对生命、对创业者的亵渎。没有高度的生命只是背负着生命的重壳,如西西弗斯一样在盲目的山间缓缓前进,他们的眼里只有阴霾,没有阴霾后隐藏的缕缕阳光。‎ ‎“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领悟了这句话的本质含义,生死又有何区别?文天祥的死、三毛的彻底感悟——“死”岂非是生的最好的方式?生命,有了高度之后,杜甫的茅屋、霍金的残疾便变得微乎其微了,因为有了人生高度的成功。生命中有了远大梦想,爱迪生实验多次地失败、玛丽·居里青春的埋葬又能算得了什么呢?他的心中早已有了一个更加美丽、更加现代化的新世界。‎ 我赞美我很远的蓝天,我赞美高度,我赞美有远大目标的脱俗之人 ‎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审题时应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麻雀、公鸡、鹌鹑是一种类型,它们以不如自己的对象为参照高度,目光短浅,孤芳自赏,不思进取;而雄赢属于另一种类型,它以蓝天为高度,胸怀大志,永不满足,积极进取。从所给的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两则关键性的东西: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象征的是当下社会中那些目光短浅、比低不比高的人;而以云雀为代表的鸟类象征的是当下社会中那些目光远大、志当存高远的人。所以,可以看出两类鸟象征了社会中的两类人,他们的境界截然不同的原因在于他们对人生的定位差异决定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以下多种立意:‎ ‎1、批判低矮的人生高度,倡导高远的人生高度。‎ ‎2、赞扬高远的人生高度。‎ ‎3、不管是低矮的人生高度还是高远的人生高度,不直接表态,得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高度就是最美的结论。‎ ‎4、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矮和高的人生态度进行客观的评述。‎ 也可以从整体寓意着手,立意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飞得高才能看得远”等。‎ 点睛:如何在作文中应用好材料,材料型作文所给的材料是有用的,它除了引出话题之外,还决定着文意的指向,在为文时我们不能把材料撂在一边不管,而是在行文过程中时时扣一下材料,点一下题。‎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