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年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二)2020.6.11
语 文
本试卷共5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程颐语道:“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君子学习一定要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君子学习做不到日新,其实就是用心不够,有私心、懒惰之心。学习不用心、不精纯,必然退步。
何以不学习便退步?关键在于私欲的掺入,导致学习的中断。清人张伯行解释道:“若不日新,便是心有间断,私欲相乘,非昏则倦,日退必矣。未有半上落下,能站得住,不进而不退者。”这里,揭示了“不日新者必日退”的深层含义:即学习者的求学初心和用心程度,决定其进步抑或落后,创新抑或保守。
在笔者看来,“不日新者必日退”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用心思进,无我无私,“惟精惟一”。《大学》言天下大道学问与用心求道的关系,“明德”“亲民”“至善”是大道学问,须以“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初心和用心程度去做学用实践。朱熹曰:“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这里,正心诚意是做天下大道学问的立场和出发点。做天下大道学问是做“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无我”之学,不以私心私利求学问道、谋个人利益。陆九渊道:“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这里把一个个体的“我”和私心去掉,立身于国家、社会、宇宙当中,以无我无私之心,谋求天下大道。这个大道,是真正的为民为天下的学问大道,也是为民、为天下的用心、立场和态度。求学立本、用心、无我无私,以此立意做学问修养,才可能日省和日新,才可能真正在道德学问上下功夫,成就为民、为天下的事业。
其二,从心出发,学用一体,知行合一。程子道: “凡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这里反映了儒家“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学问要义:无我无私,做利民利天下的学用实践。王阳明道:“圣人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里阳明先生强调的是,要以“知行合一”恢复儒家思想的本体要义;其知行合一的内在之源,便是利民利天下的初心、用心程度和立场。站到这个立场上,从此心出发,知与行便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互为本体,共为一体,由认识上的创新外化成实践上的创新。
儒家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为民为天下的大义初心关心天下社会、关心民生,思虑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真正的学问之道,也是创新的源泉,才是实现“不日新者必日退”的真正路径。
(摘编自唐帼丽《不日新者必日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颐认为,君子学习要“日新”,就必须要“日进”,不能“日进”的人一定会退步。
B.君子学习不能日新,那么就会产生私心、懒惰之心,学习就不用心,就必然会退步。
C. 和张伯行一样,程颐认为人们做不到“日新”的原因是失去了求学的初心、用心不够。
D.张伯行认为学习者进步抑或落后、创新抑或保守和其求学初心、用心程度关系密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先提出“不日新者必日退”的观点后,接着阐释其内涵,最后指出了“日新”的路径。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B.文章引用陆九渊的观点论证了“不日新者必日退”中包含“无我无私”这层含义。
C.文章第六段论述君子之学首先要“从心出发”,然后“学用一体”,最后才能“知行合一”。
D.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引证法,在提出观点和论证观点时都引用前人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儒家观点认为,如果能够做到儒家所提倡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就有可能做好学问,保持“日新”。
B.文中提到,只要以求学立本、用心、无我无私立意做学问修养,就能成就为民、为天下的事业。
C. 明朝著名思想家家王阳明先生认为利民利天下的初心、用心程度和立场是恢复儒家思想的本体要义的关键。
D.《大学》和朱熹均强调不以私心私利求学问道、谋个人利益,要正心诚意地做大道学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民营连锁书店的扩展正在加速。截至2018年10月,西西弗已在全国近60个城市拥有160余家图书零售店,其中85家店是2018年新开的;截至2018年11月,言几又在全国13个城市开设了53家自营实体书店;成立仅两三年的樊登书店已拥有200余家书店,遍及全国94个省市地区。
参与开店热的不仅仅是传统发行业内的力量,网络新媒体也加入了开设实体书店的行列。2018年,新媒体大号“一条”和“十点读书”都开设了线下实体书店。“十点读书”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线上的获客成本普遍提高,用户量增长放缓,他们需要通过线下书店找到新的流量入口,他们希望用户将线下作为入口,然后回到线上实现复购,增加用户黏性。
(摘编自《实体书店迎发展新机遇:已有28省区市出台支持发展具体措施》,2019年1月9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2016年,中宣部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不仅提出“在城镇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中,为实体书店预留经营场所”“对实体书店创新经营项目和特色中小书店转型发展,通过奖励、贴息、项目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而且要求“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校园考核评价体系”。
事实上,各地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并非只是单纯地落实上级要求。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识到,发展实体书店对于提升城市文化氛围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摘编自《实体书店变身记》,2019年2月13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2018-2019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主编,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三国认为,如果实体书店的追求还停留在表面的“颜值”,而不是读者有意义的“价值”,未来实体书店很可能还会遭遇危机。他解释,这个价值或者是为消费者省钱,或者是为消费者节省时间,或者是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或者是以专业能力为消费者提供实际帮助,或者是让消费者感到愉快……“总之一定是对消费者有意义,他愿意花钱的东西。”程三国说。
展望2019年,书店从业者认为,实体书店将加快转型升级。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董事长邱从军认为,2019年实体书店最值得关注的还是跨界融合。“融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出版、发行的深度融合,书店和出版社要摒弃简单的商品供销关系,要以适应客户对知识服务的需求为导向,建立一种全产业、跨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二是书店业与新技术的融合,商品、客流、场景以及顾客消费行为的数据化将使实体书店智能化成为可能。”邱从军说。
“当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书店都在加速转型升级,未来书店将以数据为驱动力,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增强读者的沉浸感和归属感。”深圳友谊书城总经理龚县流说。
(摘编自《重新认识实体书店》,2019年1月9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程三国认为,实体书店要真正融入大商业并在其中成功发展,学会建设和运用品牌是第一步,是必修功课,“好的品牌会让读者有精神层面的深度共鸣,让读者以这个品牌为荣,和众多读者建立起亲密的连接,一个品牌就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更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而强大的生命力”。
“书店在引入其他行业,其他行业也在积极开设书店。”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认为,融合发展将成为书店行业新的发力点,融合可以促进产品服务升级和产业边界扩张。
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未来的若干年内,实体书店行业的规模扩张仍将继续。但程三国提醒,作为个体的书店品牌,需要在扩张中保持冷静,开始关注“沉淀”工作,包括沉淀顾客群、沉淀品牌精神内核、沉淀从品类到服务设计的方法论、沉淀运营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和学习大商业范围内成熟的商业逻辑,为自身注入强大的内在生命力。
(摘编自《书店需要颜值,更需要灵魂》,2019年2月13日《光明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营连锁书店如西西弗、言几又、樊登书店,发展迅速,特别是成立仅两三年的樊登书店,规模很大,已遍及全国94个省市地区。
B.某些新媒体大号也开始开设实体书店,是因为现在线上成本普遍提高,他们想通过线下书店发展新的流量入口,从而实现线上复购。
C.各地方政府扶持实体书店,要求在城镇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中为实体书店预留经营场所,是因为意识到实体书店对提升城市文化氛围不可或缺。
D.实体书店的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其规模可能会不断扩大,但从业者也需要借鉴学习,与时俱进,不能故步自封。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政府对实体书店给予支持,并将实体书店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基层文化工作等考核评价体系,实体书店就能良性发展。
B.处于当今互联网信息时代,无论是线上书店还是线下书店,都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以数据为驱动力动力,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感。
C.实体书店的发展既要有“颜值”,更要有“灵魂”,如果仅将追求停留在表面的“颜值”,实体书店会缺乏生命力,未来可能还会遭遇危机。
D.四则材料都是围绕实体书店展开的,但侧重点不同,如有概括其发展现状的,有阐述其发展原因的,这有利于多角度了解我国实体书店的发展。
6.实体书店要想在未来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应注重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小铃儿
老舍
京城北郊王家镇小学校里,校长,教员,夫役,凑齐也有十来个人,没有一个不说小铃儿是聪明可爱的。
每到学期开始,同级的学友多半是举他做级长的。别的孩子入学后,先生总喊他的学名,惟独小铃儿的名字---德森,仿佛是虚设的。校长时常的说:“小铃儿真像个小铜铃,一碰就响的!”下了课后,先生总拉着小铃儿说长道短,直到别的孩子都走净,才放他走。那一天师生说闲话,先生顺便的问道:“小铃儿你父亲得什么病死的?你还记得他的模样吗?”“不记得!等我回家问我娘去! ”小铃儿哭丧着脸,说话的时候,眼睛不住的往别处看。
“小铃儿看这张画片多么好,送给你吧!”先生看见小铃儿可怜的样子,赶快从书架上拿了一 张画片给了他。“先生!谢谢你——这个人是谁?”“这不是咱们常说的那个李鸿章吗!”“就是他呀!呸!跟日本讲和的!”小铃儿两只明汪汪的眼睛,看看画片,又看先生。“拿去吧!昨天咱们讲的国耻历史忘了没有?长大成人打日本去,别跟李鸿章一样!”“跟他一样?把脑袋打掉了,也不能讲和!”
小铃儿每天下学,总是一直唱到家门,他母亲听见歌声,就出来开门;今天忽然变了:“娘啊!开门来!”很急躁的用小拳头叩着门。小铃儿紧紧的往屋里跑。“哟!你又跟人家拌嘴啦?谁?跟李鸿章?”“娘啊!你要上学,可真不行,李鸿章早死啦!”从书包里拿出画片,给他母亲看:“这不是他,不是跟日本讲和的奸细吗!”“你这孩子!一点规矩都不懂啦!等你舅舅来,还是求他带你学手艺去,我知道李鸿章干嘛?”“学手艺,我可不干!”他摇晃着脑袋,向他母亲说。“别美啦!给我买线去!青的白的两样一个铜子的!”吃过晚饭小铃儿陪着母亲,坐在灯底下念书;他母亲替人家作些针黹。念乏了,就同他母亲说些闲话。
“娘啊!我父亲脸上有麻子没有?”“这是打哪儿提起,他脸上甭提多么干净啦!”“我父亲爱我不爱?给我买过吃食没有?”“你都忘了!你父亲常常眯坛眯坛的傻笑,搬起你的小脚指头,放在嘴边香香的亲着,气得你姑母又是恼又是笑。——那时你真是又白又胖,着实的爱人。”
小铃儿不错眼珠的听他母亲说,仿佛听笑话似的,待了半天又问道:“我父亲那一年就死啦?怎么死的?”“可不是后半年!你姑母也跟了他去,要不是为你,我还干什么活着?”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小铃儿的母亲放下针线叹了一口气,那眼泪断了线的珠子般流下来!“你父亲不是打南京阵亡了吗?哼!尸骨也不知道飞到哪里去呢!”小铃儿听完,蹦下炕去,拿小拳头向南北画着,大声的说:“不用忙!我长大了给父亲报仇!先打日本后打南京!”“你要怎样?快给我倒碗水吧!不用想那个,长大成人好好的养活我,那才算孝子。倒完水该睡了,明天好早起!”他母亲依旧做她的活计,小铃儿躺在被窝里,把头钻出来钻进去,一直到二更多天才睡熟。
“快跑,快跑,开枪!打!”小铃儿一拳打在他母亲的腿上。“哟,怎么啦!这孩子又吃多啦!瞧!被子踹在一边去了,铃儿!快醒醒!盖好了再睡!”“娘啊!好痛快!他们败啦!”小铃儿睁了睁眼睛,又睡着了。第二天小铃儿起来的很早,一直的跑到学校,不去给先生鞠躬,先找他的学伴。凑了几个身体强壮的,大家蹲在体操场的犄角上。小铃儿说:“我打算弄一个会,不要旁人,只要咱们几个。每天早来晚走,咱们大家练身体,互相的打,打疼了,也不准急,练这么几年,管保能打日本去;我还多一层,打完日本再打南京。”“好!好!就这么办!就举你作头目。”
正说的高兴,先生从那边嚷着说:“你们不上教室温课去,蹲在那块干什么?”一眼看见小铃儿声音稍微缓和些,“小铃儿你怎么也蹲在那块?快上教室里去!”大家慢腾腾的溜开,等先生进屋去,又凑在一块商议他们的事。不到半个月,学校里竟自发生一件奇怪的事——永不招惹人的小铃儿会有人给他告诉:“先生!小铃儿打我一拳!”“胡说!小铃儿哪会打人?不要欺侮他老实!”先生很决断的说,“叫小铃儿来。”小铃儿一边擦头上的汗一边说:“先生!真是我打了他一下,我试着玩来着,我不敢再……”“去吧!没什么要紧!以后不准这样,这么点事,值得告诉?真是!”先生说完,小铃儿同那委委屈屈的小孩子都走出来。
小铃儿皱着眉,同大家来到操场犄角说道:“说吧!今天干什么?”“今天可好啦!我探明白了! 一个小鬼子,每天骑着小自行车,从咱们学校北墙外边过,咱们想法子打他好不好?”张纯说。
“干哪!听你们的!走……”小铃儿红了脸,同着大众顺着墙根溜出去,也没顾拿书包。
第二天早晨,校长显出极懊丧的神色,在礼堂外挂了一块白牌,上面写着:“德森、张纯……不遵校规,纠众群殴……照章斥退……”
一九二二年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A.小说塑造了一个聪明可爱、讨人喜欢、反应敏捷、号召力强,有朴素家国情怀的学生形象。
B.文中小铃儿的母亲与小铃儿的观点格格不入,不许孩子读书,只让孩子学手艺,古板刻薄。
C.小说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烽烟四起,民不聊生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既写了小铃儿可贵的爱国情感,也表现了军阀混战期的国民缺陷。
D.小说情节虽然简单,却异常生动,叙述及对话全部采用北京口语,体现出老舍娴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8.文中的“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物,请分析其形象特点。(6分)
9.小说运用多种手法来写小铃儿“一碰就响”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欲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拜释之为谒者仆射。从行,上登虎圈,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亡穷者。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亡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亡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察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拜为中大夫。拜释之为廷尉。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闻跸①,匿桥下。久,以为行过。”释之奏曰:“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固不败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案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选自《汉书·张释之传》,有删改)
注:①闻跸:听到警跸的传呼。天子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B.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C.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D.与兄仲同居/以赀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指在本名之外另取的和本名的意义有某种关系的称呼。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呼自己用字,称呼别人用名。
B.“徙、转”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拜、授”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罢、黜”是表罢免官职一类的字。
C.弃市:古时死刑之一,是在人群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
D.免冠:脱去帽子,我国古时可以表示谢罪,也可以表示敬意。此处为前一种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释之素有贤能。中郎将袁盎知道他贤能,奏请补授张释之谒者的职位;张释之在朝廷上分析秦汉之间的兴亡得失,受到汉文帝的称赞。
B.张释之目光长远。汉文帝游幸上林苑,想越级提拔巧言令色的虎圈啬夫,张释之向文帝陈说提拔夸夸其谈者的危害,文帝作罢此事。
C.张释之敢于谏言。处理“惊舆马”事件时,张释之认为法律是天下人共同遵守的准则,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因为个人的好恶而随意量刑、定罪。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D.张释之秉公执法。张释之判处盗取高祖庙内玉环的人死刑,但文帝认为处罚过轻,要诛全族,张释之据理力争,最终文帝没有同意他的意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5分)
(2)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而作的。当时武钜知均州,故诗人称其武均州。②悬知:料想,预知。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皇帝陵墓在洛阳。
1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颔联以“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随着武均州收付西京而一朝破灭。
B.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C.诗的前三联描写了将军得胜、捷报传来、赦令颁布的景象,虽是虚笔,情境却形象可感。
D.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15.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试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学习和思考不能分离,《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阐述了人们在求取知识时应把学和思结合起来的道理。
(2)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莲“ , ”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的特点来比况君子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3)杜甫《登高》中包含着诗人多重人生之悲,其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到难返故里、漂泊不定、万物萧索之悲,“_____________”一句则体现了孤寂一躯、抱病登台、人近寿终之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故事 ,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个有效方式。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还有节日故事、民俗故事、成语故事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整理和收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重述、改编、推广与传播。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只是民间文学研究者一个学术行为,搜集整理好了之后 ,专家学者们习惯将之编辑成一卷一卷的故事“大系”和“集成”收藏起来,很少有人去改编,使之回到今天的读者中间。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不过,民间故事的改编并不容易。( )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重新的传播与发扬。当然,做好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改编者需要拥有民间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专业知识。民间故事大多 ,要改编成有吸引力的故事,就得把故事的情节和细节进行充实,让故事变得 ,又不失去原有的叙事风格,不丢失人物形象的原有性格。特别是面对儿童读者,不但要改编得生动有趣,还要考虑儿童的认知与审美,要有正确、现代的儿童观和价值观,且要有语文思维和教育立场。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包罗万象 听之任之 短小精悍 娓娓动听
B.五花八门 束之高阁 要言不烦 引人入胜
C.包罗万象 束之高阁 短小精悍 引人入胜
D.五花八门 听之任之 要言不烦 娓娓动听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重述、
改编、推广与传播。
B.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重述、
改编、传播与推广。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C.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
重述、传播与推广。
D.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整理和收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
重述、推广与传播。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改编和重述,不仅是抄写与重复,而且是再创造,用新的语言和思维,用现代
观念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
B.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让民间故事的魅力用现代观念,
用新的思维与语言来再现
C.改编和重述,不仅是抄写与重复,而且是再创造,让民间故事的魅力用新的语
言和思维,用现代观念来再现
D.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用现代观念,用新的思维和语言
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
20.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XX大学招生办:
我是XX学校高三(六)班学生刘明。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是文学的死忠粉,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XX中学刘明
2020年3月4日
21.请根据下面“小说各要素示意图”写一段话,描述出阅读小说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求内容完整,符合图形表达,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6分)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表述——
十五年前,他说:“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
十年前,他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天,他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2020年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二)2020.6.11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D【解析】A项,“君子学习要‘日新’,就必须要‘日进’”理解有误,原文中说的是“日新者日进也”,意思是“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日新”和“日进”并不是条件关系。B项,因果颠倒。原文的意思是“君子学习做不到日新”是因为“用心不够,有私心、懒惰之心”。C项,从原文第一段来看,程颐并没有分析做不到“日新”的原因。
2.C【解析】从文章看,“从心出发”“学用一体”“知行合一”三者之间并没有先后的顺序。
3.B【解析】“只要……就……”表述绝对,原来第四段说的是“求学立本、用心、无我无私,以此立意做学问修养,才可能日省和日新,才可能真正在道德学问上下功夫,成就为民、为天下的事业。”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是因为意识到实体书店对提升城市文化氛围不可或缺”以偏概全,还有“落实上级要求”这方面的因素。
5.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核心素养。“如果……就……”说法绝对,实体书店要想良性发展,除了材料二中提到的需要政府的鼓励扶持,还有材料三、四中提到的一些自身方面的因素。
6.①要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追求实体书店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意义;②实体书店要加快转型升级,关注跨界融合;③学会建设与运用品牌,积极借鉴与学习。(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题干中有三个要点,即“实体书店”“在未来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简要概括”。然后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确定答题区间。材料一主要讲实体书店的发展情况,材料二主要讲政府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材料三、四从实体书店自身来讲促进其发展(在未来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具体措施,因此要从材料三、四中筛选出有效信息。最后对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并分点表述。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7.B【解析】“古板刻薄”不对。
8.①具有爱国情感,并以此教育学生。②尊重学生。懂得循循善诱。他明知小铃儿父亲的死因,却问小铃儿,让他回家问母亲。这样既达到了告诉他的目的,又激发了小铃儿对日本人的仇恨。③关爱、甚至袒护小铃儿。小铃儿打了人一拳,先生一味地袒护他。④先生不懂得救亡图存的基本方法,没有教会小铃儿分辨是非曲折,也没教他修学储能、洗雪国耻的正确途径;他给小铃儿灌输的是狭隘的、不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每点2分,共6分)
9.①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当先生问起小铃儿父亲的病和死时的模样时,用神态描写表现小铃儿的伤心、焦急;②当先生说起不要跟照片中的人李鸿章一样时,用反问句表现小铃儿的决绝态度;③当先生说起不要跟照片中的人李鸿章一样时,用夸张手法表现小铃儿的决绝态度;④当母亲要求小铃儿跟舅舅学手艺时,用倒装句“学手艺,我可不干!”写出了小铃儿跟母亲观点的完全不同。(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给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C
11.A【解析】称呼自己用名,称呼别人用字。
12.D【解析】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意见。
13.
(1)现在这件事按法律应当这样判决,如果改变判罚标准加重他的罪,这样法律就不能被百姓信服。(“是”“更”“不信于民”各1分,大意2分)
(2)我交付给廷尉你审理,是想灭他全族,而你却按照通常的法律条文奏请,这不是我用来恭敬承奉先人的本意。(“属”“所以”“共承”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和哥哥张仲一起生活,他用家财买了骑郎之职,侍奉文帝,十年来未能升迁,没有名气。张释之说:“长久做郎官耗减哥哥的家产,于心不安。”想自动请求免职回家。中郎将爰盎知道他贤能,舍不得他离去,于是奏请调迁张释之补谒者之职。张释之朝见完毕,趁机上前陈述便国宜民的事。文帝说:“浅显一些,不要高谈阔论,要讲当前能够实行的。”于是张释之就谈论起秦、汉之间的事,讲起秦朝之所以灭亡,汉朝之所以兴起的原因。文帝称好,便提升张释之为谒者仆射。张释之跟随皇上出行,皇上参观虎圈,询问上林尉禽兽册子的情况,提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左右瞧看,都回答不出来。看管虎圈的啬夫在旁边代替上林尉回答了皇上所问的禽兽册子,很详细,想以此来显示自己对答如流犹如回响应声一样无穷。文帝说:“官吏不应该像这样吗?上林尉不行!”于是命张释之授予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说:“如今陛下因啬夫口齿伶俐就越级提拔他,我担心天下人会跟随附和这种风气,争相施展口舌,而不讲求实际。况且下面仿效上面,比影子随形和回响的应声还要快,陛下任用与罢黜不能不谨慎啊。”文帝说:“好。”于是不再提拔啬夫。授予释之中大夫的官职。升张释之为廷尉。一次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个人从桥下跑出来,使文帝马车的马受到了惊吓。于是派骑兵把他拘捕起来,交给了廷尉。张释之审问那人。那人回答说:“听到警跸的声音,就躲到桥下去了。过了很久,以为皇上已经走了。”张释之回奏文帝说:“这个人没有遵守警跸而犯法,应当判他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吓了我的马,难道不是有意要伤害我吗?可是你却只判处他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皇上和天下人应共同遵守的。现在这件事按法律应当这样判决,如果改变判罚标准加重他的罪,这样法律就不能被百姓信服。希望陛下仔细考虑。”文帝过了很久才说:“你的判决是正确的。”后来有人偷了高祖庙内座前的玉环,被捕,文帝大怒,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依照法律中偷盗宗庙服饰器物的条文上奏,判处斩首。皇上勃然大怒道:“那人胡作非为,居然偷盗先帝宗庙中的器物!我交付给廷尉你审理,是想灭他全族,而你却按照通常的法律条文奏请,这不是我用来恭敬承奉先人的本意。”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张释之脱帽叩头谢罪说:“按照法令这样判处已经足够了。况且就是犯同样的罪,也要以犯罪的轻重程度为根据。今日偷盗宗庙的器物便诛灭他的全族,假设愚民偷挖了长陵上的一捧土,陛下将又怎样施加给他刑罚呢?”文帝和薄太后谈论了这件事,才批准了廷尉的判决。当时,中尉条侯周亚夫和梁相山都侯王恬启看到张释之议论公正,就同他结为亲密的朋友。张释之由此受到天下人的称颂。
(二) 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 B【解析】B项,错在“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15.①尾句描写寒食节时朝陵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通过联想方式,想象朝陵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欢快的场面;(3分)②以景结情,表达诗人对故土收复、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美好愿景。(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示例:
(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C 【解析】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五花八门: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束之高阁:比喻放在一旁,不去管它。听之任之: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言论简短有力。要言不烦:指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繁琐。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说话,使人喜欢听。
18.C【解析】其他三项中的语句“整理”和“收集”语序不当,“重述、改编、推广与传播”语序不当。
19.D【解析】根据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关联词应用“不是……而是”,后半句的语序应是先有“观念”,然后是“思维”“语言”,且陈述角度与前半句保持一致。
20.(1)“鄙人”改为“本人”;(2)“死忠粉”改为“爱好者”;(3)“大作”改为“作品”;(4)“你校”改为“贵校”;(5)“垂怜”改为“垂青”“垂爱”“青睐”。
2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画面,不放过图中的文字,然后看图中内容,明确图中寓意指向,最后联想现实,概括答题。本题标题是“小说各要素示意图”,要求描述出阅读小说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图表把小说各要素分层三个层次,其中小说的主题处于核心位置,然后是叙事和结构,最后是人物情节和环境。答题时,选择适合的叙述顺序,准确表述各要素的层次;各要素内容表述要准确。
【答案】阅读小说有三个层次。“主题”是阅读的核心;读者借助“叙事”形式和“结构”方式,把握“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表现“主题”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的要素,从而理解作品的“主题”。
四、22.写作(60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
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
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
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新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三)缺题目扣2分;400字以上,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400字以下20分一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200字以下,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作文立意参考:这道题目以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命题,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前瞻性。材料选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关于“绿色发展”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
理念的不同表述,让考生思考当下生活,寻找精神皈依。材料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强调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让绿水青山成为发家致富的源泉;一是告诉我们不但要守望绿水青山这一自然环境,更要守望精神家园,守望乡愁。具体写作时要选好观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立足真实生活,表达真知灼见。同时,要善于辩证地看待问题,注意深层内涵的挖掘,写出深度和广度。可供参考的立意如下: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守望绿色,建设美好家园;3.保护自然生态,创造绿色生活;4.留住绿水青山,留住美丽乡愁……
【典型素材】
事实论据
1.官方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4年间,中国自然村由363万个减少至252万个,10年锐减111万个自然村。也就是说,每天有300个村庄消亡。这不仅会造成原有的村落、河流、宗祠等物质和非物质“记忆”的丢失,还会对乡土文化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2.无论是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贾平凹笔下的陕北,还是莫言笔下的高密,都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可以说,乡土情结是渗入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也是乡村文明中为人称道的地方。
名人名言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
高三语文质检试卷 第18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