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语文试题
命题人:张学真
2018年2月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8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包括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均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I卷 阅读题(90分)
一、现代文阅读(4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辩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鲧到底犯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山海经》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包含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而决不随波逐流两个方面。
B.无求与俗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独立不迁”使屈原的人格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C.“独立不迁”贯穿于屈原的一生:坚持理想,虽遭打击而不动摇;依恋故土,虽然不被理解而不他迁等。
D.“独立不迁”体现了屈原和隐者截然不同的人格:隐者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独立不迁”,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屈原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因此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反映了屈原自己崇高的人格。
B.屈原以“无求”与“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这使他“独立不迁”的人格更为坚实和完美。
C.屈原最后身投汨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各国国君没有一个理解他、重用他的,他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D.全文采用了层层递进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丰富内涵,结构严谨。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屈原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而毫不动摇的精神。
B.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这是屈原的为人准则之一。
C.尽管王逸和司马迁在《渔父》是否是屈原的作品的问题上看法完全不同,但《渔父》的史料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
D.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橘颂》《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0分)
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20分)
暮雨乡愁
张清华
①一个人在外面呆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的装点之辞。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日暮时分,烟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觉地就弥漫开来。海德堡冬日的白昼格外短促,刚刚还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薄暮乍起,惨淡的云如烟如雾地浮起来,涅卡河边的那些形体巨大的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天前还挂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寒怆,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格外苍凉凄楚。这些特别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思乡的情怀。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乱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呱呱的悲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绪。
②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褊狭具体了。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愁不是空间的,而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细想来,原来都是歌者在哀叹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海德格尔说,“故乡处于大地的中央”,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因为那里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一旦你回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
③我便想象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设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凭你把酒问青天,悲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
,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但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的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剧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
④一个人在冷雨中独立前行。便是把你想象成那行列中的来者,你终究也是你自己。来者和去者,在那永恒的天道中相差多少?想到此,剩下的便只是释然。感伤主义并不见得就是只懂得颓伤,如果是导向对生命的深在和洞悉的认识的话,感伤当然也包含了真正的彻悟和坚强。因为一切并未缘此而中辍,因了那永远的乡愁,他们去作那不断的远游。因为真正的家乡是没有人能够返回去的,你看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棘的路途回去时,看到的无非是一个愁字,就像鲁迅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的一样,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而别人看到的则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童年时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识,这就是故乡——鲁迅小说中的诗。没有人像他那样明白,即便是置身于故地和亲人中间,也仍有一种命定的深深的孤独。更不要说在那脉脉温情之外,还布满着温柔的陷阱,在那缱绻的话语中间,也还响着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亲情和爱在那里相迎,仇恨和刻毒也定然已经久候。
⑤然而这也终究改不了那份执著又强烈的向往与追怀。你知道,那些忧愤与不平,实际上早已经与那份情感的执拗断了关系,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者,纵然那故地已是泥泞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
⑥永世的来路,无悔的方向。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她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近。
(取材于作者同名散文,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去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身在异国他乡,又恰逢阴冷的冬季,所以对家乡的思念油然而生,比以往更为强烈。
B.海德格尔对“故乡”的解释,表现了东西方对乡愁的不同认识,帮助作者从新的视角理解“乡愁”。
C.黄昏、薄暮、烟雨、寒柳、杨树、大雁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只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形象。
D.作者对“乡愁”有了新的理解,他借用鲁迅的小说中关于“故乡”的描写形象地阐释了这种独到的见解。
5.第③段画线居中“天道”和“人道”的含义各是什么?(8人)
6.文章结尾写到:“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她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近。”这句话有怎样的含意?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9分)
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20分)
美丽乡村
芦芙荭
那天早上,他刚进办公室,电视台的总导演就找到他。说,电视台准备拍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地点选在你老家的那个村子,你得给我们帮帮忙。
他的老家距县城有七十多里,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小山村。村子里的房子、门楼、院墙以及鸡舍、猪圈、牛栏清一色都是用青石板砌成。虽然没有街道,但户连户、舍连舍勾连成一片,错落有致,看起来特别美。他虽然离开村子多年,每年总会回去转上几次。这些年,他在城里盖起了一栋栋大楼,心里却总是割舍不了那些石板房。那里每个角落都有他美好的记忆。
一听说在他老家拍电视片,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总导演说,是这样的,我们已到你老家那个村子踩过几次景了,一切都满意,唯一缺的就是人了。
缺人?他有些不明白。
是的。你的老家你知道。这几年村子里的人外出的外出,搬走的搬走。那天我们去村子里踩景时才发现,偌大的一个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而且都是老人。问题是,我们拍纪录片,不能拍个空村子吧,那么好的景致,没有人,拍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
他明白了总导演的意思,可这比出钱的难度还大。
别给我说难。我知道你的能耐,凭你在村里的威信,这事对你来说就不算个事。
送走总导演,他就开始给村子里在外的人打电话。
一开始,大家听说要在老家的村子里拍电视,都兴奋得不得了。其实,每个人的心里还都装着那个村子。可一说到具体的事情上,问题就来了,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挡四找各种理由。
尽管难度大,最终他还是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事情总算定了下来。竟然还有一个意外之喜。村子里一户准备给孩子结婚的人家,也被他说动,决定将婚礼搬回村子里办。
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他和村里的人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
那时孩子们刚好放寒假。为了还原生活,他还特意买来了红辣椒、玉米棒子,将它们穿起来,挂在各家各户的山墙上。石板墙红辣椒,一下子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过去的岁月。
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大人们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火塘里生起火,围在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小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在村子里追来跑去。偶尔响起一声两声狗叫,村子就一下子活起来了。
电视开拍的第二天,那户给孩子结婚的人家,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场院里摆起了酒席,全村的人都来喝喜酒。主家还请来响器班子,吹吹打打地热闹了起来。大家几乎都忘了拍电视的事。
电视片拍得是异常顺利。杀青那天,总导演握着他的手说:“多么好的乡村生活呀。唯一遗憾的是,没有下雪,要是下一场雪,孩子们再在村子里打雪仗,堆上雪人就更有意思了。”
送走摄制组的那天晚上,他让老婆将炕烧热,美美地睡了一觉,这些年他在外打拼还真的没有好好睡过一次安稳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真是好呀。
早上起床,他一打开门,外面竟然下起了雪。转过墙角,他却发现,村子里好多人正将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往公路上搬。那里停着他们开回来的车。有些手脚麻利的,已经将车发动了起来。
怎么就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呢?他回过头往村子看去,此时,整个村庄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雪越下越大,那纷纷扬扬的大雪似乎要将整个村子掩埋掉。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自然段文字属于倒叙,既交代“他”老家的地理位置和村子的概貌,又呼应标题与开头,自然引出下文的故事。
B.“他”和村民听说电视台要到自己家乡拍摄一部关于乡村记忆的纪录片,都很兴奋,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村子。
C.“他”家乡村民的艺术素质都较高,不要导演的任何指导就使得电视片拍得异常顺利,赢得总导演的啧啧称赞。
D.作品有意模糊美丽乡村的具体特点,淡化讲故事的技巧,模糊人物身份、肖像和姓名,旨在突出故事的典型性。
8.小说三处写到“雪”(见文中画线句),各自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9分)
9.“美丽乡村”的村民为何“不能在村里过一个年”?这一现象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攀龙,字于鳞,历城人。九岁而孤,家贫,自奋于学。稍长为诸生,与友人许邦才、殷士儋学为诗歌。已,益厌训诂学,日读古书,里人共目为狂生。举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稍迁顺德知府,有善政。上官交荐,擢陕西提学副使。乡人殷学为巡抚,檄令属文,攀龙怫然曰:“文可横致邪?”拒不应。会其地数震,攀龙心悸,念母思归,逐谢病。故事,外官谢病不再起,吏部重其才,用何景明例,特予归。子告者,例得再起
攀龙既归,构白雪楼,名日益高。宾客造门,率谢不见,大吏至,亦然,以是得简傲声。独故交殷、许辈过从靡间,时徐中行亦家居,坐客恒满,二人闻之,交相得也。归田将十年,隆庆改元,荐起浙江副使,改参政,擢河南按察使。攀龙至是摧亢为和,宾客亦稍稍进。无何,奔母丧归,哀毁得疾,疾少间,一日心痛卒。
攀龙之始官刑曹也,与濮州李先芳、临清谢榛、孝丰吴维岳辈倡诗社。王世贞初释褐,先芳引入社,遂与攀龙定交。明年,先芳出为外吏。又二年,宗臣、梁有誉入,是为五子。未几,徐中行、吴国伦亦至,乃改称七子。
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摈先芳、维岳不与,已而榛亦被摈,攀龙遂为之魁。其持论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诸子翁然和之,非是,则试为宋学。攀龙才思劲鸷,名最高,独心重世贞,天下亦并称王、李。又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何、李、王、李。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不能终篇。好之者推为一代宗匠,亦多受世抉摘云。自号沧溟。
(选自《明史·李攀龙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域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B.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域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C.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D.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减/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训诂学:是解释古书中字、词、句的意义的学科。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
B.嘉靖:年号纪年。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基本就用一个年号,即一世一元。
C.乐府:本是始于秦汉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D.明史:二十四史最后一部,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攀龙奋力向学,终成高才。他于清贫生活中发愤苦读,与友人切磋作诗技艺,勤读古书增长学识,虽不喜训诂学却也能考取进土。
B.李攀龙性情狂傲,但也看重友谊。他对上司和高官敢示以不敬,曾经对宾客和同道概谢绝不见;而与许邦才、殷士儋等能倾心相交,对王世贞更是推重万分。
C.李攀龙的文学理论,同派中人一致赞同。他与王世贞、宗臣、李梦阳等人世称“七子”,他们最著名的文学主张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D.李攀龙的创作成就,世人对之评价不一。赞誉的人认为他堪称一代宗师巨匠;贬斥之人则认为其诗可挑剔之处有很多,其文更有不能卒读之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乡人殷学为巡抚,檄令属文,攀龙怫然曰:“文可檄致邪?”
(2)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朱敦儒①
直自凤凰城②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词人,洛阳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词人避乱南方时。②凤凰城:汉长安城中有凤凰阙,后因此称长安为凤凰城、凤城。此处指宋都汴京。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凤凰城”原指长安,这里借指北宋都成汴京,“凤凰城破”指“靖康之难”中宋都被金兵攻占。
B.“擘钗”化用白居易《长恨歌》“钗壁黄金合分钿”一句,借李、杨的悲剧表达了对统治者享乐误国的讽刺。
C.“信音稀”是说在南北交兵、形势险恶的情况下,亲人离散音讯难通,把词中饱受战争苦难的主人公的惨痛心境更推进了一层。
D.“辽海”“玉关”代指遥远的地方,而“梦回”“魂断”写出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想要回归故乡的急切心理。
E.“月解重圆星解聚”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和“星”以人的感情色彩,生动形象并和下文的“不见人归”形成对比
15.结尾两句“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什么作用?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达了姑且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
(3)杜甫的《阁夜》中上句写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创造了一种气象雄浑的意境,被人称赞写得“伟丽”的两句诗句是 , 。
三、名著阅读(6分)
17.《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主要情节内容。(150字以内)(6分)
第II卷 表达题(60分)
四、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高三学生孙洪涛,凭借出色的折纸技能,最终拿到了该校降低60分录取的资格。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热议:有人认为孙洪涛凭着自身的努力及对兴趣的坚持,得到名牌大学向他伸出的橄榄枝理所应当,同时这也体现了大学自主招生“潜力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原则;也有人认为这会加剧家长的捷径思想与侥幸心理,从而加重孩子上各种特长培训班的负担,加之“怪才难以界定”,容易在招生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的现象。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A)参考答案
2018.2
1.B(3分)(偷换概念,原文是说“无求与苏世”使“独立不迁”的人格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2.A(3分)(“屈原认为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错,“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是作者的观点。)
3.C(3分)(“根本目的是证明渔父和屈原对话是真实的”错,文中引相关材料的根本目的是阐释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
4.D(3分)(A.从第①段内容看,作者思乡是因为眼前的草木带着东方的色彩,眼前的一切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不是因为冬季的阴冷。B.从第②段内容看作者肯定从时间的角度来认识思乡,指出仅从空间的角度来理解思乡是狭隘的,而并没有比较东西方两种思乡观,引述海德格尔的话是为了具体说明从空间角度理解思 乡的狭隘。C.“只用来”错误。)
5.(8分)“天道”指人一定会走向死亡的自然规律或者指人的一生注定是个悲剧。(4分)“人道”指人对现实世界(包括对人生、对故乡)的留恋(4分)(其他说法符合情理的亦酌情给分)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将句子放在段落中分析。由“悲号”“命运”“凡胎的肉身”“人生代代无穷已”“宿命”“感伤”等可知,“天道”是指自然规律,指人最终都得死去;“人道”是指人的属望,即人对世界的留恋。
6.(9分)“旅人”既指旅行在外的人,也象征着每个走在人生路上的人。(3分)旅行在外的人在旅途中越行越远,其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就会越来越强烈。(3分)而每个走在人生路上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曾经的美好生活越来越远且无法回头,但他会释然,会坚定地继续前行直至走完自己的人生路。(3分)
7.D(3分)(A项,“倒叙“错误,第二自然段文字属于“插叙”。B项,“都很兴奋,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村子”表述不严密。村民起初不大乐意举家返乡,“有的说生意忙走不开,有的说小孩要上学得照看,推三推四找各种理由”,最终是他“做通了全村人的工作”,“在摄制组开拍的前两天和村里的人相约着,拖家带口地回到了村子里”。C项,曲解文意,原文说 “生活其实是不用导演的”,只是说村民们按照各自本来的习惯生活,一切都很自然,无须刻意地表演,并不是说村民的艺术素质都较高,不需要导演的任何指导。)
8.(9分)①第一处,借总导演设想中的雪景以及雪中孩子嬉闹的场景来表现乡村生活的美好。②第二处,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惊喜和遗憾,推动故事发展,突出人们离乡的迫切心情。③第三处,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他”)失落与迷茫的心情,暗示作品主题。(意思对即可,每点3分) 解题思路: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主要有: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推进情节的发展暗示文章的主旨或升华主题。第一处,借总导演设想中的雪景以及雪中孩子嬉闹的场景来表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第二处,“竟然”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惊喜,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突出了后文人们离乡的迫切心情。第三处出现在结尾,借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失落与迷茫的心情,暗示作品主题。
9.(8分)因为村民们终究抵不住城市生活的诱惑,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即现代社会中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美丽乡村。(4分)另外,人们的思想习俗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发生着变化,对年俗文化的传承也成了一个尴尬而心痛的话题。重拾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已经迫在眉睫,值得大家深思。(4分)(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小说中的村民即使对乡村的美好依然心存不舍,但出于各种原因还是逃离了乡村,走向了城市。这种由乡村向城市的流动,意味着城市的诱惑更大,乡村再美好,也只存在于记忆中,终究会被城市的繁华打败。不能在村子里过一个年,让人想到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对乡村的巨大冲击,现代物质文明对传统而古老的乡村文明的冲击,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对乡村年俗文化的冲击等。如何缓和这些冲击,缩小城乡差距,增强美丽乡村、民俗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增强人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10.A(3分)
11.D(3分)(《明史》记录明朝一朝之历史,因而为“断代史”,而非“通识”。)
12.C(3分)(李梦阳不属于“七子”。)
13.(10分)(1)同乡人殷学是巡抚,下发檄文(即命令文书)命令他写文章,李攀龙生气地说:“文章是可以用檄文就能得到的吗?”(“檄”“属文”怫然”各1分,大意2分,本小题共5分) (2)这些人大都年轻,才高气盛,他们】互相夸耀,认为当时没有人能与他们相比,于是七才子的名声在天下传扬开来。(“标榜”“视“播”各1分,大意2分,本小题共5分)
【参考译文】
李攀龙,字于鳞,历城人。九岁便失去父亲,家贫,奋力向学。稍大后成为生员,与友人许邦才、殷士儋一同学习写作诗歌。不久以后,更加厌恶(书塾中讲授的)训诂学,便每天勤读古书,同乡人都认为他是个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刑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渐升任为顺德知府,有良好的政绩。上级官员都举荐他,他被提升为陕西 提学副使。同乡人殷学是巡抚,下发檄文(即命令文书)命令他写文章李摹龙生气地说:“文章是可以用檄文就能得到的吗?”拒不从命。正遇上他住的地方多次发生地震,李攀龙心里害怕,又牵挂母亲想回家乡,于是托病请求辞官。按旧日例,地方官因病辞职者,不再起用,吏部看重李攀龙 的才能,援引何景明先例,特准予他请假回家。准予告假的,依惯例可再次起用。
李攀龙回家后,建造“白雪楼”,名声一天比一天大。对于登门拜访的宾客,他一概谢绝不见,就是大官来,也是这样,因此得了个傲慢的名声。李攀龙唯独与老朋友殷士儋、许邦才等人一直往来从未间断。当时徐中行也退居在家,家里来访的客人常常满座,二人听说对方情况,交往很融洽。 李攀龙回家乡将近十年,在隆庆改元那年,被推荐起用任浙江副使,后改任参政,又升为河南按察使。到这时李攀龙改变高傲的心性,变得较为平和,宾客也渐渐多起来。不久,因母亲去世回家奔丧,他哀痛过度损伤身体而得病,疾病稍好了一些,一天又因心痛病突发而去世。
李摹龙起初在刑部为官时,与濮州人李先芳、临清人谢榛、孝丰人吴维岳等人倡寻创立诗社。王世贞刚出仕为官,李先芳引荐他入社,从此便与李攀龙结下交情。第二年,李先芳出京做了外官。又过了两年,宗臣梁有誉也加入诗社,这便是(被人所合称的)“五子”。不久,徐中行、吴伦也加入到诗社,于是改称为“七子”。这些人大都年轻,才高气盛,他 们互相夸耀,认为当时没有人能与他们相比,于是七才子的名声在天下传扬开来。李攀龙排斥李先芳、吴维岳而不再与之交往,不久又排斥谢榛于是李攀龙便成了诗社的首领。李攀龙持有自己的文学理论,他认为,文章自西京以后,诗歌自唐代天宝年间以后,都不值得看,而对于本朝文士 只推崇李梦阳一人。其他几位一致附和他,凡是不同意他们看法的人,都被诋毁为“宋学”
。李攀龙才思刚健不凡,名望最高,内心唯独看重王世贞,天下人也将他们俩并称为“王李”。又将他们二人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为“何李王李”。李攀龙作诗追求以声调取胜,所仿作的乐府诗有时只是把古乐府改几个字作为自己的作品而已,他所作的文章则信屈聱牙,以至于读者不能把文章读完。喜欢李攀龙的人,把他推为一代宗师巨匠,但他也受 到当世人很多挑剔指责。李攀龙自号沧溟。
14.B.D(6分)(B项,讽刺之说属无中生有;D项,“对故乡的思念和想要回归故乡的急切心理”则曲解原意,这两句表现的是对远在天涯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此刻“梦回”的是妻子流落的极远之地,而非故乡。)(选2项及以下,每对1项得3分;选3项及以上本题不得分)
15.(5分)(1)作用:这两句是对全词感情的总括和深化。词人十四年徒望塞雁归去而自己却不能北归,用人与“雁”的对比,总括了诗人的凄苦之情并使其更为深切感人。(3分)(2)情感:分离之痛、国破之悲。“塞雁”表现了亲人离散、音信不通的苦闷;“年年看”“一十四番”,更写足了思念之苦、盼归之切。(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乎情理的说法亦酌情给分)
16.(5分)(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2)圣人无名。(3)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17.(6分)(示例)因徐庶推荐,刘备带关羽、张飞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诸葛亮远游,只见到诸葛亮好友崔州平。第二次,刘备等先见到诸葛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后见到其弟诸葛均,刘备便留下书信,辞别黄承彦,抱着未见到孔明之遗憾冒雪返回。第三次,诸葛亮在午睡,刘备等他睡醒更衣后才终得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感动,答应出山。
18.(60分)(参考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立意参考】①鼓励兴趣,培养创新型人才;②改革考试制度,注重能力培养;③发掘人的潜力,助推强国梦;④力戒急功近利,教育不可走 捷径;⑤遵循教育规律,不要折腾学生;⑥请拿出“怪才”的评判标准,克服招生工作的随意性;⑦公开透明的制废化手段是避免自主招生腐败的利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