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2.50 KB
  • 2021-06-04 发布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文身 张 法 文身是我国东夷南蛮百越的古俗,东夷南蛮进入华夏。其原来的文身与古礼和风俗的关联已在五帝时代与华夏的融合中渐渐消失。而百越之地的吴在商末年,越在春秋末年仍以文身为俗。《墨子·公孟》曰“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这里的“剪发文身”是用来治国的,不仅仅是风俗。而且是礼。墨子讲越国的“剪发文身”,是与齐桓公用“高冠博带,金剑木盾”治其国,晋文公是用“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治其国,楚庄王用“鲜冠组缨,缝衣博袍”治其国相比较的。这时,东面的齐,南面的楚都进入了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越,仍是剪发文身。越国的“剪发文身”之礼,能与春秋时代的齐、晋、楚三国之礼并行且与之一样达到“其国治”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在于越国之礼虽然外在形式不同于三国,但在内在核心上却与之相同。内在核心上讲,“剪发文身”这一源远流长的古礼,具有与其他古礼一样的三大共同点:‎ 第一,文身图案与氏族的根本观念紧密相关。身之所文的,是类似于图腾理论所讲的图腾。既是氏族部落之祖先,又是氏族成员的保护神。《史记·周本纪》说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害。”文身关系到百越诸族的根本观念。‎ 第二,文身具有百越诸族的成人礼的作用。《淮南子·齐俗》训:“中国冠笄,越人劗发。”这是从冠笄之礼的角度讲中原地区与百越地区的不同。冠笄之礼是中原诸族的成人礼。男子成年行冠礼,头上戴冠,以冠束发。女子成年行笄,用笄束发。百越诸族则是剪断头发而形成符合越礼的发式。中原成年之礼,不仅是冠笄,还有相应的服饰,同样百越的成人之礼。不仅要断发,还要拔牙,漆齿,文身。百越诸族成人礼中的文身,意味着将人的自然之躯,按社会、仪式、观念的要求加以改变,显示了自然人向社会(氏族、文化)人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只有文,人才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着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第三,文身作为礼的重要功能是对人的等级差别进行外观感性上的标识。《墨子》讲越王用“剪发文身”之礼以“治其国”,越礼与华夏之礼一样。其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黎族规定奴婢不得纹面:“淮婢获则不刺面。”《礼记·乐记》讲礼的最大功能在“别”(区分)。《荀子·礼论》讲了“别”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如果说,文身作为一种古礼,最初是平等性的图腾观念,然后有了从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经过社会的再进一步演化,文身就会提升为别贵贱的等级标志。从越王的剪发文身而使越国大治看来,文身已经演进到别贵贱的功能了。‎ 文,这种在身体上刻缕图像的行为,使自然之人变成社会之人和文化之人。文身是在仪式(原始古礼)中进行的。是仪式使文身具有了神圣性。同时文身之人在仪式中获得的神圣使之成为仪式的核心。‎ 正是文身古礼蕴含着与后来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 ‎(选自《东吴学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桓公用“高冠博带,金剑木盾”治其国之时,南面的楚也进入了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百越,仍以“剪发文身”为礼。‎ B.从越王勾践的剪发文身而使越国大冶看来,在那时越国的文身古礼已经从最初的在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演进到别贵贱的功能了。‎ C.百越地区古代的成人礼要断发,拔牙,漆齿、文身,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才能够从外观感性上识别人的等级差别。‎ D.古代百越诸族成人礼中的文身,是成人礼中最重要的一项。在那时只有“文”,人才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着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分析到文身是百越的古俗,并引用《墨子·公孟》的文字表明越王勾践的“剪发文身”是用来“治其国”。‎ B.到了宋代,诗人范成大还在《桂海奥衡志·志蛮》中记载:“惟婢获则不刺面。”这也证明了“文身”有对人进行等级区分的作用。‎ C.文章以并列的方式论述了“剪发文身”与其他古礼一样的三大共同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D.引用论证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文章通篇引用了各种古文。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同时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论是越王还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他们都希望通过礼仪定式和礼制规范划分人们的等级从而维护自己的政治梦想。‎ B.从《淮南子·齐俗训》中的“中国冠笄,越人劗发”可以看到古代中原地区与百越地区成人礼的不同。中原各族男子成年行冠礼,女子成年行笄礼。‎ C.越的“剪发文身”之礼与中原华夏之礼都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按照荀子所说,这种区分就是让“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D.文身古礼蕴含着与后代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是因为“文”已经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内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6小题。‎ 材料一:‎ ‎4月25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今年将在国内推出16个主要城市的5G试验网,同时通过策略补贴让2G、3G用户向4G和5G迁移。5G在规模试点后,将于2019年开始预商用,2020年规模商用。‎ ‎5G时代已向我们走来。‎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简称。它通过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融合,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社交网络等加强虚拟现实的业务体验,促进人类交互方式的再次升级。‎ 早在2013年2月,我国就组织通讯龙头企业联合成立了IMT-2020推进组,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产学研用链条化研究与发展。在国务院2016年12月19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成为五大领域之首。‎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5G强大的市场潜力的召唤下,各方表现出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5G的发展。比如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引入民间资金,资本市场开始加大对5G的投资力度。‎ ‎(摘编自《2018年中国5G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材料二:‎ ‎5G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技术竞争的焦点,它的超高可靠性、超低延时的卓越性能,将在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催生中国经济的新动能,加速中国各类产业转型升级,给中国带来万亿级的经济效益。到2035年,预计5G的价值链对中国的总产出为9840亿美元,超过美国的7190亿美元,占到5G全球总产值的28.11%。作为一种全新网络架构,5G将与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紧密结合,极大丰富和改善现有的行业及技术水平,催生更多新兴产业和业态,其商用的普及也将成为拉动中国就业的新引擎。总之,5G技术的研发应用将会成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精准扶贫开发,实现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要举措。‎ 我们需要加强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公司的合作,并通过优化频谱资源的配置,为5G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要在保障信息安全等的前提下与各国共同推进科技发展,为世界的繁荣与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 ‎(摘编自《<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 材料三:‎ 据4月19日外媒报道,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通过领先电信咨询公司Analysys Mason对全球5G竞争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如下:‎ 图:不同国家的5G准备程度 ‎ 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总裁贝克尔说:“这是一场紧张的比赛。中国和韩国现在略有优势,但是我们可以超越他们并赢得这场比赛”。‎ ‎“当一个国家在某一代无线技术中失去全球领导地位时,该国的就业机会就会减少,技术创新机会也流失到海外。”美国调研公司Recon Analytics创始人表示,“相反,在无线领域引领全球,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正如美国通过4G领导地位所实现的一样。”‎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研究主管米特里斯·马拉基斯则告诉媒体“到最后,是否有人在5G竞赛中获胜并不重要,因为中国运营商并没有在与美国运营商进行竞争——他们在不同的国家地区进行运营。但不论谁第一个进行5G部署,都将为全球其他运营商提供学习经验,而合作将为彼此带来更大的收益。”‎ ‎(摘自中国通讯网)‎ ‎4.根据材料,下列关于5G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5G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可以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想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相结合。‎ B. 5G应用范围广泛。它是科技领域的焦点,也将对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等多个行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甚至催生更多新兴产业和业态。‎ C. 5G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一个长期的工程。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是中国5G能够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 D. 美国相关研究人员对美国的5G准备程度表示担忧。原因在于失去了无线技术的全球领导地位,美国的就业机会将会减少。‎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三则材料围绕着5G这个话题展开,从不同侧面介绍了5G,并且都从正面充分指出了5G发展的现状和长远意义。‎ B. 从材料二看,5G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技术竞争的焦点,它超高可靠性、超低延时的卓越性能,使它达到了通信发展的顶峰。‎ C. 从材料三来看,在5G的准备过程中,亚洲一些国家占据了优势,不仅遥遥领先于欧洲国家,也远超4G时代领先的美国。‎ D. 5G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非凡,合作带来共赢,世界各国的合作将会使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全人类。‎ ‎6.怎样才能使5G更好发展?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7~9小题。‎ 千顶红帽子 程瑞嘉 七十五岁的秋明老汉去了一趟徽州,回来的时候,像变了个人似的。‎ 十三岁那年,秋明的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更不用说拿钱供他读书了。为了不饿死,秋明辞别了双亲离开徽州老家。像当时的顺口溜说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一把雨伞,一个包袱,秋明从新安江顺流而下,到人间天堂杭州去讨生活。外面的生活很精彩,也很无奈。秋明干过商店的伙计,做过运输码头的短工和苦力,捡过垃圾。没有文化又在异地他乡,秋明的日子就过得很浪,很苦。他最后浪到了浙江的宁波,依然是过着靠捡拾垃圾度日的生活,饿不死,也不富裕。‎ 时间像个磨盘,一圈一圈地转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秋明由一个懵懂不更事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头发和胡须花白、腰弯背驼、老眼昏花的七十五岁的老汉。生活的艰辛磨去了他衣锦还乡的美梦,有的是日里夜里对故乡的念想和企盼。‎ 有人是生活的幸运儿,他们在外面靠努力和勤奋成了腰缠万贯的富人,回到家乡投资,办企业,甚至将自己的名字变成学校的名字,过着受人尊重、子孙满堂的幸福生活。秋明何尝不想这样呢?但生活似乎老开他的玩笑,总让他一辈子辛劳地推着大石头上坡,结果却一无所获,如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 秋明老汉最近总做梦,梦见回到了故乡,听到了久违的乡音,看到许多不熟悉的面孔,内心感到兴奋和激动,每次醒来,泪水都打湿了枕巾。要么就是长时间的失眠,脑子里有一个声音在呼唤,那是一个母亲对久未归乡的游子的呼唤。‎ 秋明老汉终于被那个强烈的念头折磨得失去了形体,愁容满面。他于是打点行装,踏上了回徽州的行程。车窗外的景色迷糊了双眼,再也找不到儿时的感觉了,有的只是临近故乡的激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老先生的诗好像就是为这时的秋明老汉写的。‎ 虽说回到了故乡,但一切都改变了秋明老汉脑子里对故乡的印象。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当年的小伙伴已经大多不在了,即使还在的,也已经变成了不熟悉的生面孔。村庄比儿时更大了,也更新和繁荣了,家乡的变化让老汉欣慰。老房子早已不在,只记得房子的边上是学校,如今学校还在,也不是当年自己读过三年书的学校了。如今的学校让秋明老汉惊喜:校园又大,教室又宽敬,那么多的教室,能坐上千名学生吧?!突然,学校里放学的铃声大作,许多学生从教室里跑出来,把陷入沉思的秋明老汉吓了一跳。看着这么多可爱的孩子,放学跑到了公路上往家赶,秋明老汉是又高兴又担心,要是过往的汽车不注意碰到孩子怎么办?他听村里的人说,过往车辆碰到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好在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学校也为这事伤脑筋,一直没有好的办法。‎ 秋明老汉没有孩子,但他却比谁都更喜欢孩子。‎ 要是学生的头上能戴一顶小红帽该多好,既可以提醒过往的司机当心,看上去也醒目,夏天还可以抵挡一下天上的毒太阳。想到这里,秋明老汉咧开缺牙的嘴笑了,他跨进学校的大门,径直向校长室走去。时间不长,秋明老汉又从校长室里愉快地走了出来,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秋明老汉把用捡垃圾换来的一千顶红帽子交给学校的时候,校长召集全校教师和学生举行了隆重的接受仪式:千名学生排成整齐的队伍站在学校的操场上,每人的头上都戴着一顶红帽子,初升的太阳照在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上。一个孩子跑出队列,喊一声爷爷,将一条红领巾戴在秋明老汉的脖子上,然后迅速跑回队列。孩子们伸出右手向秋明老汉敬少先队队礼。秋明老汉也笨拙地举起右手行了一个少先队队礼,站在秋明老汉身边的校长和教师都被他的举动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秋明老汉看着孩子们戴着他的红帽子在学校操场和校外的公路上走成一支浩荡的队伍,心里想从今以后谁敢说他秋明老汉孤身一人,他分明有了一千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想到许多路过的汽车司机都要停下来向他们鸣笛致意,他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秋明老汉提出为学校捐千顶红帽子,校长举行隆重的仪式来接受捐赠,这是出于对秋明老汉的尊重和感激。‎ B. 小说多次提到秋明老汉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体现了传统的游子情怀,也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C. 衣锦还乡,是游子的梦想,秋明老汉看到他人赚钱后回乡办企业等,很风光,他受到影响因而回乡捐了千顶红帽子。‎ D. 小说引用了贺知章的诗歌,诗歌的意境映照着秋明老汉回乡时的情感,文章更具文学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8.小说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6分)‎ ‎9.小说标题是“千顶红帽子”,有人说改成“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更好,你认为哪一个好?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举酒属客 属:劝人饮酒 B. 白露横江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攻占 D. 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白色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既望”是“既”与“望”两个词的组合,“望”即“望日”,农历十五日,“既望”是过了望日,也就是农历十六日。‎ B. “斗牛”是古代星宿的名称,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星空分为二十八星宿,在北方七宿中,有“斗宿”“牛宿”,文中“斗牛之间”谓天空。‎ C. “美人”是个多义词,“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的“美人方”中的“美人指作者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 “蜉蝣”是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文中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12.对第三段文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这段文字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写作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B. “客人”因见月出东山的景象,并看到这里的地理形势,从而联想到曹操的诗句和业绩,生出积极入世的念头。‎ C. “客人”又联想到主客双方的现实处境,深感个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思想颇为消沉。‎ D. 这段文字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5分)‎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l4~15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 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注)平。‎ ‎(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用比喻手法写出诗人和东吴生流离失所,表达了沦落天涯的感伤之情。‎ B.颔联写不觉花之美,只好借酒浇愁,表达了年华逝去之痛和战乱流离之苦。‎ C.颈联写出诗人对身处陋巷贫苦生活的不满和对权贵豪门奢华生活的期盼。‎ D.尾联用自嘲的口吻写趁未衰之年应满怀信心,期望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5.诗中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 仲春时节,稻身鹅黄半绿。那如万锅齐沸般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______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______般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看到江南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我相信你会为这种说法感到惭愧。‎ 色彩作为我感怀江南春天的一个关键词,我对江南的春天,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奇异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才构筑成瑰丽雄奇的春天图画,而且让它永葆______的生机和蓬勃。‎ 春天的多彩和烂漫,既包括具象的自然界万紫千红、______的摄影和绘画,也包括抽象的人与人之间感动信任、关爱互助的乐享与滋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铺天盖地 小巧玲珑 山清水秀 美不胜收 B. 漫山遍野 小家碧玉 山清水秀 秀色可餐 C. 铺天盖地 小家碧玉 天人合一 美不胜收 D. 漫山遍野 小巧玲珑 天人合一 秀色可餐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色彩作为我感怀江南春天的一个关键词,我对江南的春天,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春天的华丽、奇异,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B. ‎ 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一个关键词,我对江南的春天,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春天的华丽、奇异,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C. 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一个关键词,我对江南的春天,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奇异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D. 色彩作为我感怀江南春天的一个关键词,我对江南的春天,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奇异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人类的耕耘加上气象、物候的驱使,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 B. 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的耕耘,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 C. 人类的耕耘加上气象、物候的驱使,两者的美美与共、和谐互动 D. 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的耕耘,两者的美美与共、和谐互动 ‎20.下面是一封推荐函,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推 荐 函 XX大学招生处:‎ 兹有我校高三(一)班叶寒同学,拟参加贵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很好,综合素质优良;热爱文学,爱好写作,一直荣任我校雏鹰文学社社长,曾在全国第十三届“叶圣陶”杯作文决赛中得了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贵校文学院的看好。‎ XX中学 ‎2019年X月X日 ‎21.请简要说明下列漫画的画面内容,并点明漫画寓意。要求内容完整,语句连贯、通顺,不超过100字。(6分)‎ 四、作文(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根据上面的漫画,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可以写某个时刻的心情或一段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对某一种社会现象的看法。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中,‎ A项,“而只有在百越原文”错,原文“这时,东面的齐,南面的楚都进入了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越,仍是剪发文身”,只在越,A项把范围扩大到了“百越”;‎ B项,“从最初的在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演进到别贵贱的功能”错,原文倒数第三段在假设条件下把礼的功能演进分为三个层次,而“最初”的是“平等性的图腾观念”,而不是“在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 C项,“越的‘剪发文身’之礼与中原华夏之礼都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错,曲解文意。“断发、拔牙,漆齿、文身”是在百越诸族成人礼中要做的,意味着成年,和“从外观感性上识别人的等级差别”无关。‎ 故选D。‎ ‎2.C【解析】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中,‎ C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错,文章没有论述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故选C。‎ ‎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 D项,“是因为‘文’已经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内容”错,因果倒置。原文“正是文身古礼蕴含着与后来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 故选D。‎ 此类试题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4.D【解析】试题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解读图表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以及图表中相对应的信息,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及图表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D 项,“原因在于失去了无线技术的全球领导地位,美国的就业机会将会减少”,原因表述不完整,以偏概全。从材料三“技术创新机会也流失到海外”“在无线领域引领全球,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来看,还有技术创新机会流失、经济利益会受到损失等原因。‎ 故选D。‎ ‎5.D【解析】试题本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筛选信息概括文章要点的题目,采用的是选择题形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把选项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做出判断。‎ A项,“都从正面充分指出了5G发展的现状和长远意义”错误。从原文来看,三则材料对5G发展现状指出的不全都充分,材料二着重在谈前景,而不是分析5G发展现状。‎ B 项,“达到了通信发展的顶峰”错误,5G并不是通信发展的顶峰。材料二原文也只提到“它的超高可靠性、超低延时的卓越性能,将在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并没有提到5G“达到了通信发展的顶峰”。‎ C项,“远超4G时代领先的美国”错误。结合材料三的图表,以及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总裁贝克尔说的“中国和韩国现在略有优势,但是我们可以超越他们并赢得这场比赛”,可知,不能说亚洲一些国家“远超”美国。故选D。‎ ‎6.(1)政府大力支持:提前布局并设计路径,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2)促进各方合作:加强相关企业及国际间的合作。(3)增加资金投入:引入民间资金,使资本市场加大对5G的投资力度。(4)提供技术保障:优化频谱资源的配置,提高技术水平以保障信息安全。(5)提高民众认识:认识到5G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推动5G的发展。‎ ‎【解析】试题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再通读材料,根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如本题要求概括“怎样才能使5G更好发展”,信息分布在三则材料中。‎ 材料一讲了我国5G准备及发展过程,提到我国早在2013年2月,就组织“成立了IMT-2020推进组,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产学研用链条化研究与发展”,并且国务院2016年12月19日就印发了《“十三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其中“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成为五大领域之首”,据此可概括出政府大力支持,提前布局并设计路径,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材料二提到“我们需要加强运营商、设备商、终端公司的合作”,材料三提到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研究主管米特里斯·马拉基斯说“但不论谁第一个进行5G部署,都将为全球其他运营商提供学习经验,而合作将为彼此带来更大的收益”,据此可概括出促进各方合作,加强相关企业及国际间的合作。材料二提到“通过优化频谱资源的配置,为5G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保障信息安全等的前提下与各国共同推进科技发展”,据此可概括出,提供技术保障。材料一说“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始引入民间资金,资本市场开始加大对5G的投资力度”,据此可概括出增加资金投入,引入民间资金,使资本市场加大对5G的投资力度。材料二重点探讨了5G发展的前景,指出5G将在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科技等多个行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材料三中美国调研公司Recon Analytics创始人表示“当一个国家在某一代无线技术中失去全球领导地位时”,该国就业机会会减少,技术创新机会也会流失,相反,如果在无线领域引领全球,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据此可概括出应提高民众认识,认识到5G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推动5G的发展。‎ 第1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 ‎7.C【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C项,“秋明老汉看到他人赚钱后回乡办企业等,很风光,他受到影响因而回乡捐了千顶红帽子”分析错误,由“看着这么多可爱的孩子,放学跑到了公路上往家赶,秋明老汉是又高兴又担心,要是过往的汽车不注意碰到孩子怎么办”“过往车辆碰到孩子的事情时有发生,好在还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学校也为这事伤脑筋,一直没有好的办法”“秋明老汉没有孩子,但他却比谁都更喜欢孩子”“要是学生的头上能戴一顶小红帽该多好,既可以提醒过往的司机当心,看上去也醒目,夏天还可以抵挡一下天上的毒太阳”这些内容可知,秋明老汉回乡并捐了千顶红帽子并不是为了风光,而是老人对家乡的赤子情和对孩子的的爱心。‎ 故选C。‎ ‎8.‎ ‎(1)写秋明十几岁就被迫离开家乡外出谋生,当伙计,做短工和苦力,捡垃圾,过着艰辛的生活。(2)就人物而言,刻画了一个孤苦、辛劳的老汉形像。就情节而言,为下文写秋明梦回故乡,再回到家乡等情节作铺垫。就背景而言,提供了徽州生存不易、只能外出闯荡打工的社会背景。(只要答出前两个方面皆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题干问的是“小说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然后先找到第二段,概括第二段的内容,再从内容和情节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先看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十三岁那年,秋明的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更不用说拿钱供他读书了。为了不饿死,秋明辞别了双亲离开徽州老家……秋明从新安江顺流而下,到人间天堂杭州去讨生活。……秋明干过商店的伙计,做过运输码头的短工和苦力,捡过垃圾。没有文化又在异地他乡,秋明的日子就过得很浪,很苦。他最后浪到了浙江的宁波,依然是过着靠捡拾垃圾度日的生活,饿不死,也不富裕”,这是介绍秋明的经历,十几岁被迫离乡,干过很多很苦的差事,生活不富裕,从内容上来看,表现出秋明老人的孤苦和辛劳,但就是这样的秋明用自己捡垃圾积攒的钱为家乡学校的孩子捐赠了一千顶小红帽,前后对照突出秋明老人形象的高大;从情节上来看,秋明年少离乡,一直在外漂泊,这也就为下文秋明思念家乡,回到家乡等情节做了铺垫;“像当时的顺口溜说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一内容展现了徽州当时生存不易只能外出闯荡的社会背景。‎ ‎9.示例一:以“千顶红帽子”为标题好。①“千顶红帽子”突出了数量和颜色,象征着老人对家乡浓浓的赤子情对孩子的红红的爱心;②以此为题,形象生动,含蓄隽永;有象征意味,突显了主题。‎ 示例二:以“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为标题好。①“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让人思考:一个老人为什么会有一千个孩子呢?以此为题,设置了悬念,引起阅读兴趣。②“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点出了小说的主要人物,以此为题,可以突出人物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标题是‘千顶红帽子’,有人说改成‘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更好,你认为哪一个好?请简要分析”,然后分析两个标题各自的命名方式,再从标题的含义效果、标题与形象、情节、主旨的关联等方面分析作答。答题步骤如下:先明确观点,再分析其妙处。先看“千顶红帽子”,这是以物象为题,这千顶红帽子是老人捐赠给家乡学校的物品,象征了秋明老人对家乡,对孩子的一片心意,其中“红”突出颜色,给人热烈浓郁之感,“千”突出数量,所以这一标题充分表现老人对家乡的浓浓的情意和对孩子的红红的爱心,这一标题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再看“一个老人和他的一千个孩子”,这是以小说中的人物来命名,“一个老人”点出小说的主人公,突出人物形象;“一个”和“一千个”数量上的悬殊会引发人的好奇之心,一个老人怎会有一千个孩子,增设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考生选定标题后,可以从这些方面陈述理由。‎ 分析文章段落作用,一般根据段落所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作答。文章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为,结构上:总领全文或总起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情节做铺垫。内容上:开篇点题(扣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如果开头段是环境描写,也可以从环境描写作用分析,如渲染、烘托.……气氛等。文章中间段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某某情节做铺垫等。内容上:交代了……内容,突出了人物……特点;考虑对情节的作用。文章结尾段的作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文章开头(题目);首尾呼应等。内容上:点明(升华)中心;揭示(或深化)文章主题(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无穷,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考虑对塑造人物或对故事情节的作用。还有,如果段落用了某种修辞,还有从该修辞所产生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 ‎10.D ‎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D项“不知东方之既白”,在原文中的意思是“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所以“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露出白色的曙光”。故选D项。‎ ‎11.B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B项,“文中‘斗牛之间’谓天空”错误,应该是“‘斗宿’和‘牛宿’之间”。故选B项。‎ ‎1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B项,没有“生出积极入世的念头”,应是感叹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故选B项。‎ ‎13. (1)不一会儿,月亮从东面的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2)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结伴,和麋鹿做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起用葫芦做成的酒器互相对饮。 ‎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一句关键词:“少焉”,不一会儿;“出”,升起来;“徘徊”,(明月)停留;‎ ‎“于”,介词,在;“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两个状语后置句。第二句关键词:“渔樵”,捕鱼砍柴;“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侣”,以……为伴侣、与……结伴;“友”,以……为朋友、和……做朋友;“而”,连词,表并列关系;“属”,劝酒、敬酒。‎ 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1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不满”“期盼”错﹐应为揭示当时贫富不公的现状。运用对比手法,以“贫”者的苦难坎坷和“贵”者的奢华生活,表现了社会的不公,流露了自己的不满。‎ 故选C。‎ ‎15.①颈联将“贫”与“富”,“春偏少”与“月最明”对比,揭示当时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对自己身世遭际的不平和对统治者的不满。②将“泪满缨”与“开口笑”对比,表现了诗人虽遭遇十年不寻常之辛苦,但仍然不失对清平治世的渴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手法分析的能力。题干提示“对比”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点明表达效果。颈联写“贫”与“贵”,乱离社会,世态炎凉,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有志之士偏被压在社会最底层,沾不到春风雨露;权贵高踞豪门,吟风弄月;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诗人与东吴生离乱中相遇时,倍感辛酸。“泪满缨”说明诗人十年流离不寻常,相遇故人泪潸潸。“开口笑”中既有无奈,亦含希望。一泪一笑,总括全诗,字挟风霜,声震金石。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关锁严密,“泪”与“笑”形成了对比。‎ 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 ‎16.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情境默写,注意语境提示,本题易错词语有:(1)萧、兮、复(2)愠(3)意气 、斥、遒。‎ ‎17.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成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成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本题中第一空说蛙鸣声势大,到处都是,而铺天盖地:形容来势猛,声势大,到处都是。漫山遍野多强调数量很多、到处都是。所以此处应该选择铺天盖地更适合语境;第二空中把江南的春天比作了一位美女,突出了美丽精致的特点,而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年轻美貌的女子。根据语境应选小家碧玉更合适;山清水秀: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形容风景优美。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第三空中强调的是江南的春天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而是人与自然共同的杰作。故选天人合一更合适;美不胜收:指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秀色可餐:一是指妇女姿色美丽诱人,二是形容自然景色优美秀丽。第四空中强调的是摄影和绘画的美好。应该用美不胜收更适合语境。故选C。‎ ‎18.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中,“感怀江南春天”搭配不当,应该为“感知”,排除AD,而根据前文“我对江南的春天”,可以确定后面应该强调得是“华丽、奇异的春天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故排除B,故选C。‎ ‎19.B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本题中,上句中“华丽、奇异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强调的是“自然界”,所以下一句主语应该是“气候物象”自然界的因素,排除AC,后面两个词语是根据递进关系,应该是“和谐互动、美美与共”排除D,故选B。‎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①“很好”改为“优秀”;② “荣任”改为“担任”;③“得了”改为“荣获”或“获得”④“大作”改为“作品”⑤“看好”改为“垂青”或“垂爱”。‎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很好”,太笼统,而且口语化,结合“推荐信”分析,改为“优秀”;“荣任”,一般指称颂人光荣担任某一职位,此处用于“学生”,改为“担任”;“得了”,口语化,改为“荣获”;“大作”,称人作品的敬词,改为“作品”;“看好”,观看得好,口语化,改为“垂青”。‎ ‎21.画中,一个拿着“群众诉求”材料的人站在某信访办办公桌前,信访办一位工作人员右手拿电话,瞪大双眼,左手指着信访群众说“你没见我正忙吗”。漫画讽刺了某些部门工作人员态度蛮横,服务意识不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明确图的类型,如本题所给的是漫画,然后分析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说明下列漫画的画面内容,并点明漫画寓意”,这里包括两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描述漫画内容,需要观察漫画,看漫画由几个部分组成,按照顺序把这些内容表述出来即可,从图上来看,漫画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拿着“群众诉求”的人站在某信访办的办公桌前面,信访办工作人员右手拿着电话,左手指着来访者,瞪大双眼对来人说“你没见我正忙吗”,把这些内容描述出来即可;对于第二个问题,要想知道漫画的寓意,需要考生先把握漫画中的主体,再由漫画而迁移到生活中、社会上,看漫画反应了社会中哪一类现象,漫画是讽刺的,还是褒扬的,这则漫画的主体显然是信访办工作人员,他代表的是社会上一些部门工作人员态度蛮横的现象,围绕这个进行概括即可。‎ ‎22.例文:静待花开,静守成长 画中人托腮微笑,用耐心静待花朵开放,惊艳四方。陈丹青曾言:一朵花刚开,别评价,让她慢慢长大。让我们用耐心和微笑静待一朵花怒放。‎ 正如一朵花开需要阳光雨露,孩子的成长需要耐心和微笑。现实中的我们也应以微笑、以耐心静待孩子成长,不要让他们在担心逼迫中急匆匆地向上长,少了青春该有的模样。孩子成长的过程,不仅需要白纸黑字红分数和各色的证书,还需要大风车、棒棒糖、布娃娃以及尽情的玩耍,更需要我们的微笑和耐心守候。‎ 如同静守一朵花,无论何时都不该对孩子的生长急于求成,都不能对他们少了耐心与微笑。‎ 一株花,从播种到施肥浇水到花开是个久久为功的过程。可当今孩子却大多被拎着走路,脚步由快走再到追赶,许多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可是当家长们用冷漠和严厉的话语及行动想要逼使孩子们向上时,孩子们就已不知不觉失去自己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缺少了微笑、耐心的呵护,他们便难以健康成长为参天大树、栋梁之材。‎ 静待花开,不急不躁,以耐心和微笑等待花蕾于时光中盛放。‎ 微笑与耐心便是引领青少年的光亮,使他们沿着正道前行。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迎着太阳的方向。当今的孩子如果被逼迫着加速生长,所需的养分和元素尚未完全吸收,就开始了盛放,根基不稳,枝干不壮,一旦有大风吹过便有可能叶落花残。报之以微笑和耐心吧,让花儿盛放,让少年成长。‎ 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只会耐心耕耘,微笑以待……‎ ‎“有一位智障孩子的父亲的话让人感动不已:我相信我的孩子会大器晚成。”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着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到冬天才会开得动人。‎ 把微笑与耐心足够地给予每一个青年,时光知味,岁月生香。花朵满载着岁月的契机与积累,吐露花苞。青年健康有力地生长,铺陈传奇,激荡时代,有山河为名,有年华为证。青年可担大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微笑与耐心是青年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养分,唯有耐心,唯有微笑,方可使一个青年成长为根基深厚、向着光亮前进的无双少年!‎ 一朵花刚开,别评价,我们只需用耐心和微笑静待其怒放。‎ 参考立意:‎ ‎1.携耐心微笑,等人生花开。‎ ‎2.以耐心微笑,迎人生花开。‎ ‎3.用耐心和微笑成就美好人生。‎ ‎4.春风秋雨中成长,微笑耐心中绽放。‎ ‎5.耐心微笑,静待花开。‎ ‎6.感谢您的耐心与微笑。‎ ‎7.教育需要耐心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