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51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4 课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理论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荣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
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
著)《超越时空》《超弦导论》等。
【重点理解】
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提示:(1)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②“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
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③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
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④“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
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2)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①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
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②“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
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③“不
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2.课文中阅读多维空间历险故事和统一场理论书籍两小段内容,对“教育历程”的叙述有什么作用?
提示:课文的重点是童年趣事和建立实验室,这三个事例已经把“教育历程”完整地勾画出来。而夹
杂在其中的两个小事例,主要起补充和衔接的作用。历险故事加深作者对高维空间的想象,激发兴趣;
而阅读统一场理论书籍,既表现了高中阶段作者求知的热情,也衔接起由理论到实验的探究过程。
3.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提示: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科学理论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得到论证。实验不是简单的操
作,要有理论指导,要有实验的设计,要有策划组织能力,要有耐力和恒心等等,实验考验的是实验
者的综合能力。而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理论,轻视基础实验,表现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
思想上浮躁,急功近利。对教育而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很普遍。这些都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重
视实验给我们现实生活的启迪。
【难点探究】
1.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
提示:理论物理学家的工作是抽象、枯燥的,受实验条件的限制,自己的学说很难得到实验的证明,
甚至可能到死也得不到成就。
这样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在所不辞”意味着“理论物理学家”道路的艰辛。
2.本文在材料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本文布局谋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在整体上,作者并没有从童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按时间顺序叙事,而是通过童年的两件趣
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突出他成长为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并不旁及其他成长
的经验;
在局部上,如高中阶段,作者看了许多统一场理论方面的书,并常常去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图书
馆,相关的理论书籍是怎样启发、引导他研究的,这里肯定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但是作者只是一笔带
过,重点放在制造“自己的原子对撞机”上,其中具体的数据叙述得很详尽,让人体会到作者严谨、
踏实的性格,
以及内在的成为物理学家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3.本文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明确】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可以从
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
(1)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像中,认识
到人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由感性的想像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
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乐趣:科学不应该是枯燥的,而是应该充满乐趣的。探寻自然的奥秘,对真正的科学工作者来
说,是和自然做的近似于捉迷藏的“游戏”,也是人生的“境界”。“游戏”使他们乐此不疲,充满激
情,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而“境界”使他们不顾功利,不畏强权,只求真理。
(3)实验精神:丁肇中说过:“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科学
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
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了想像力,有了乐趣,那只是成为科学家的最基础的因素,不去踏踏
实实地做实验,就不能得到基本数据,假说就不能确立。一味地空想,不去做基础工作,不可能达到
真理的彼岸。作者从事的高维空间理论,虽然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科学家们已经在做许多基础的实
验工作,努力使理论得到证明。即使如科学家霍金靠睿智的头脑创建黑洞理论,也要有数学和天体物
理学的实验基础,也不是空想出来的。
4.作者建立实验室的事例,对我们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意义?
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实验之上的,科学理论要经过实验的检验才能得到论证。实验不是简单的操作,要
有理论指导,要有实验的设计,要有策划组织能力,要有耐力和恒心等等,实验考验的是实验者的综
合能力。而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重视理论,轻视基础实验,表现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差,思想
上浮躁,急功近利。对教育而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很普遍。这些都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重视实
验给我们现实生活的启迪。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璀璨(càn) 斑斓(lán) 撒手人寰(huán)
B.目眩(xuàn) 畏葸(sī) 孜孜不倦(zī)
C.怪诞(dàn) 湮没(yān) 自鸣得意(míng)
D.遐想(xiá) 杜撰(zhuàn) 惊诧不已(chà)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遐想 五彩斑斓 冷嘲热讽 细枝末节
B.深渊 截然不同 高深莫测 垂诞三尺
C.汹涌 惊诧不已 撒手人寰 微乎其微
D.企图 刨根究底 明察暗访 困惑不解
3.下列语句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决定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_______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②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两万多倍的磁场,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_______的。
③我感觉到________的自然规律不再适合于这个冥冥世界。
④在躲避风雨之时,我想弄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样的形式______在鲤鱼们的眼中。
A.纵然 必需 熟悉 呈现
B.纵然 必须 熟习 呈现
C.虽然 必需 熟习 呈献
D.虽然 必须 熟悉 呈献
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先生优雅潇洒的举止言谈,高深莫测的国学功底,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听课者,就连我这个一
向“排古”的人,也被先生的讲解打动了。
B.刘备曾经贩席织履,朱元璋曾经作乞为僧,他们的出身可谓微乎其微,但最终都能称帝称王;
所以,我们不能以出身来论人,更不能以出身来用人。
C.昨天,我校几个自行车爱好者自鸣得意地从县城出发,经过一天的骑行,傍晚便来到了八达岭
长城脚下,行程 300 多公里,真正过了把骑车瘾。
D.毛泽东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这里的认真就是做事情要细心,
要较真,就连细枝末节都不忽视。这句话与当今流行的“细节决定成败”,含有同样的道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关专家指出,最近网上疯传的诸如“捡起 4 张 500 块钱,还给老大娘”之类的小学生“神作
文”,原因是教育脱离生活、不接地气造成的。
B.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国海军首支舰载航空兵部队在渤海湾畔正式组建,这标志着航母部队战斗
力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C.据《科技日报》刊登文章称中国某型无人机已经生产下线,具有自动跟踪、侦察功能,验证无
人作战关键技术的样机即将首飞。
D.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苏绣,以其图案秀丽、色彩典雅、线条明快、绣工精细的特色闻名于
世,一直是新老顾客备受青睐的手工艺品。
6.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反物质”作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
意。
①爱因斯坦的工作使一种称之为反物质的新型物质成为可能。
②反物质的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
③反物质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它们将会湮没,并且猛然释放出能量。
④反物质由反粒子组成。
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第 1~9 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世界的理解力,并且引导我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
程。
记得那时我的父母不时带我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慢慢畅
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这是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
在那静静的时刻,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我常常给自己提一些只有小孩才问的问题,比如水池中
鲤鱼怎样观察它们周围的世界。我想,它们的世界一定奇妙无比!
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
它们大部分时间在池底漫游,因此它们只模糊地意识到在水面之上存在有另一个外部世界。我的世界
的本质超过了它们的理解能力。我喜欢坐在距离鲤鱼仅仅几十厘米的地方,然而,我们之间却如距深
渊。鲤鱼和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宇宙之中,从来不进入对方的世界,我们之间被水面这一薄薄的
“栅栏”分隔开来。
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我想这个鲤鱼“科学家”会对那些提出在
睡莲之外还存在有另外一个平行世界的鱼冷嘲热讽。他们认为,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就是鱼儿们看得
见摸得着的。水池就是一切。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场暴雨。我注意到成千上万的小雨滴轰击在池水的表面。池水变得混乱,水
中的睡莲在汹涌不息的水波冲刷下摇摆不定。在躲避风雨之时,我想弄清楚周围发生的一切将会以怎
样的形式呈现在鲤鱼们的眼中。在它们看来,睡莲似乎是自己在运动,没有任何东西冲刷它们。因为
就像我们看不见我们周围的空气和空间一样,鲤鱼们也看不见它们赖以生存的水,它们为睡莲自己能
够运动而困惑不解。
我想,鲤鱼“科学家们”将会聪明地杜撰某种虚构的东西——它被称为“力”,来掩盖自己的无
知。由于不能理解在看不见的水面上存在的水波,它们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睡莲之所以能够不被触
摸而运动,是因为有一种看不见的神秘力在对它起作用。它们可能给这种错觉起一个高深莫测的名称
(如超距作用,或没有任何接触睡莲即会运动的能力)。
我曾想,如果在池水中抓出一个鲤鱼“科学家”,事情将会怎么样呢?放回池水之前,它可能随
着我的查看而狂乱挣扎。那么别的鲤鱼又将怎样看待这件事呢?对于它们而言,这确实是一件可怖的
事情。它们第一次意识到有一位鲤鱼“科学家”从它们的宇宙中消失了。就那么简简单单,没有留下
任何踪迹。不管在它们的宇宙中怎么寻找,就是没有这条丢失的鲤鱼的踪影。然而,就那么几秒钟,
当我把它放回池水之后,这位鲤鱼“科学家”便突然冒了出来。对于别的鲤鱼而言,这真是一个奇迹。
7.第 1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8.第 8自然段,能否把“我曾想”“可能”这样的词语删掉?为什么?
9.第 9自然段,这个故事有什么作用?
1.B
【解析】B项,“畏葸”的“葸”应读 xǐ。
2.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B项,诞—涎。
3.A
4.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 项,高深莫测: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没法
推测,多含贬义;B项,微乎其微,形容特别小或特别少;C 项,自鸣得意:自己认为非常得意,含
贬义;D 项,细枝末节:常指无关大局的小事。
5.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删去“原因”或“造成的”。C项,主语
残缺,删去“据”,在“具有”前加“这型无人机”。D 项,语序不当,将“备受”放到“新老顾客”
之前。
6.(反物质是)一种由反粒子组成,作用形式与普通物质一样,但与普通物质接触之后将会湮没,并
且猛然释放出能量的新型物质。
7.【答案】 (1)借此表明自己的科学追求,引出自己“感兴趣”的两件事,进而引出全文。(2)“引
文”体现着献身科学的真正物理学家的追求,是点睛之笔。
8.【答案】 不能。“我曾想”表明是作者的揣测与推断。“可能”说明作者并未武断地下结论,
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9.【答案】 (1)此“故事”正是人类面对种种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时的生动表现。(2)鲤鱼“科
学家”的心理活动,正展示了人类的固定甚至僵化的思维,作者也正是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他
能从实际出发反思人类在思维上的缺陷,从而进入科学的更高层次。(3)这也同时培养了他敢于向传
统挑战的性格和勇气。
【课外拓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理解发明就是理解未来
教育神圣的使命在于传承文明,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由于教育,人类个体可以分享漫长岁
月里人类整体获得的经验与知识。然而我们经常忽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
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
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当它们成书的时候,
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新的成就无法纳入其中。当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它们的时候,世界又发生了变
化,人们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如果没有创造,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
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
间的桥梁。
新知识不是演绎出来的,它是创造的产物。实际问题从来不会重复,人类经常面临从未出现过的
难题,唯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解决它们。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
才能的历程。创造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气质,它令世界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本能。以创造性的方式关注和参与世界事务,是人类内心深层的欲望和动
力。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
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许多因素使他们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然而,发明家头脑中的观念不容易被社
会接受,发明家不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发明家都在逆境中奋斗,因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
利于发明的因素:
模仿容易,发明困难。因循人类活动的最小阻力原则,许多人乐意选择模仿;
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社会关注丰收,漠
视过程。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
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发明家常常难以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使许多优秀发明半
途而废。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发明家经常在为明天做晚餐,今天没
人享用。晚餐还没有做好,饭铺就已经关张。几乎所有的先进的技术,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都不怎么
好用,因为还未及完善工艺和配套技术。由于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
经常被拒之门外。发明是涉及科学、社会与人文的全方位活动,需要多种智慧和资源参与,许多发明
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教育过分关注继承,不重视培育驾驭知识的能力。
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
如果把新技术发明比作美丽的红苹果,科学是长出红苹果的树,教育是培育这棵树的土壤和肥料,文
化则是看不见的地下水、合适的温度和阳光。
(选自《大众科技报》有改动)
1.下列各项中,对“学校所传授的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B.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
的制约而存在错误。
C.学生在校园里得到的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永远无法
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
D.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
大的差距。
2.下列对发明创造者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阻力和困难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社会关注丰
收,漠视过程。
B.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漠不关心。
C.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
D.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
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
B.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
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C.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因而只要实施学校教育,
世界就会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D.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
1.【答案】A
【解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曲解文意,原文是说“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感到力
不从心”。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只要实施学校教育,世界就会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说法绝对化。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6 全国新课标 2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
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
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
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
入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
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
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 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 1946 年见到了影
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
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
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
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
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
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
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
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
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
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
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
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
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学数学不利。
作为基础,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吴文俊同样清醒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
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
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是个想怎
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
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
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 37 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
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
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
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办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
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 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
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逻
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 S.穆
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
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
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
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
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
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
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
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8分)
【答案】
(1)答案:C 项 3 分,B 项 2分,A 项 1 分,DE 不给分。
(2)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
事物的本质;叙述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3)①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
数学,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数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
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
(4)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有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
②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③吴文
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
心胸开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理层次,
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借助人物的经历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别抓身份的变化。第二
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
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
比较其异同。ADE 三项都是考查文本内容。
(2)试题解析:题干问的是“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这是考查学生筛选
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要抓住题干中“创造性成果”这几个词,然后到文中筛选信息。文章第
三段“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
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全面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文章倒数第二段“读历史书籍、
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文章最
后一段“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工夫”,链接 2“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
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找到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技巧点拨】对于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
文中寻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考生应该
抓住题干中“创造性成果”这几个词语,然后浏览文本,确定答题的区域。本题的答题区域涉及
的区域比较广,包括链接材料中也有涉及。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首先应找到答题的区
域,“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这是答题区域的提示,文章倒数第三节的开头说“对我国的数学
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这说明答案就在这一节。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技巧点拨】本题属于筛选概括题。对于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
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寻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
心得”,考生应该抓住题干中“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这几个词语,然后浏览文本,确定答题的
区域。本题的答题区域主要在倒数第三段,这一段的开头说“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
颇有心得”,依据这句话可以确定答题的区域。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之前,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三审答案的
模式。“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考生首先应找出吴文俊兴趣广
泛的事例,然后再看这广泛的兴趣与数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对于本题,看似自由,实际上在设题
时,出题人已经给出了答题的方向,即应到文中找出吴文俊的广泛兴趣,再分析这些兴趣与数学
研究之间的关系。
【模拟试题】
(2016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一模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
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
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 50 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
种习俗。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
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比如《尚书·尧典》
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
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
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
还处于研究之中。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
度都是 365.25 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南北朝的
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
性。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
篇,其结构为后世历法所效仿。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
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
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
“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 25 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
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 360 年,达到中国历法的巅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
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
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身,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平均不到 20 年一
次。
进入明代后,中国天文学开始停滞不前。这里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也有天文学本身的原因。
从天文学本身来看,首先,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除非加上凹凸镜片,精度
不会提高,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其次,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在解决天
体位置与推算值弥合问题上只注意表象,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与此相反,古希腊天文学
则是侧重几何学的。对中国明清时代的天文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但却有助于我们今天的发展。
(摘编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1.下列对于天文学早期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
本概念中发现它的一些知识和观念。
B.为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很早就已经能够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情
况甚至到上一世纪中叶在某些民族中还存在。
C.上古时期的人们根据太阳的运行,以及初昏时南方子午线不同星辰的出现,来确定仲春和仲秋
等等,这种观象授时比物候授时更加精确。
D.对于天文规律的更多了解,尤其是回归年长度的掌握,推动了古代历法的产生,标志着此时的
古代天文学已经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了。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
相同,但是不同历法的历元和岁首多有不同。
B.古代天文学在西汉到五代时期发展得更为完善,南北朝姜岌、隋朝刘焯等人采用了新的计算方
法,西汉落下闳、唐代李淳风等人采用了新的观测手段。
C.唐代大衍历的产生说明中国古代历法已经发展成熟,《新唐书·历志》的记载表明,大衍历的
内容共分为七篇,结构也为后世的历法所效仿。
D.宋元时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数据最精、大型仪器最多、恒星观
测最勤,且多有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者。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料记载表明,我国夏商时期已有历法;但是今人尚未完全弄懂这些史料的含意,所以夏商时
期历法的具体内容还正在研究之中。
B.比起天体测量精度来,古代帝王更关注奇异天象,因为他们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从天象观测
能够得知上天预示的祸福,这样就可以趋吉避凶。
C.在明代,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
这是中国天文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D.中国古代天文学擅长代数计算,未能从几何结构进行研究,因此在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两者
弥合问题上,只注意表象,不能深入探讨。
(广东省肇庆市 2017 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统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独为神州惜大儒
潘剑冰
陈寅恪,相信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发出一连串的惊叹号,惊叹他的大脑到底是什么材
料做成的,其记忆力之强、知识面之广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陈寅恪的记忆力,经过口口相传,难免带上一点传奇色彩,有人说他会背唐诗十万首,又有
人说他会背《十三经》。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陈寅恪堪称神人了。
与陈寅恪的记忆力配套的,则是他的学问。陈寅恪的学问不仅让凡夫俗子敬畏,就连与他比肩而
立的大师都为之倾倒,其挚友吴宓称赞他为“全中国最为博学之人”,一向盛气凌人的傅斯年则说:
“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陈寅恪的学问,光语言一项就足以让人震惊。其弟子季羡林在研究老师早年留学德国所作的 64
本学习笔记本时,发现其中“专就外族和外国语言而论,数目就大得可观。英文、德文、法文、俄文
等等,算是工具语言。梵文、巴利、印度古代俗语、藏文、蒙文、西夏文、满文、新疆现代语言、新
疆古代语言、伊朗古代语言、古希伯来语等等,算是研究对象语言。陈先生对于这些语言都下过深浅
不同的功夫。还有一些语言,他也涉猎过,或至少注意到了,比如印地语、尼泊尔语等等”。季羡林
只能以“泛滥无涯”来形容老师的语言水平。
陈寅恪的学识不仅名震国内,甚至扬威国外,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现象。
前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出了三个突厥碑文,各国学者加以研究,竟无人能解读。陈寅恪翻译解释
之后,各国学者毫无异词,同声叹服。在日本史学界“被捧得如太阳”的白鸟库吉研究中亚问题遇到
疑难之处,写信向柏林大学某教授求救,对方复信说应请教中国的陈寅恪教授,白鸟转向陈氏,果然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白鸟库吉感叹说,如果没有陈教授的帮助,自己对这个问题可能至死不解。
令人惊异的是,陈寅恪在外留学十六年,在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欧美一流名校都转了一圈,且
成就斐然,人人折服。然而最终他不仅未能揣一张博士文凭回来,就连学士学位都没有。陈寅恪曾就
这个问题向自己的侄子陈封雄解释道:“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
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我们知道,胡适前后在国外共获得三十几个博士学位,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不过在陈寅恪这样
的“反面教材”面前,胡适那一大堆点缀脸面的博士学位似乎显得有点尴尬。
陈寅恪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
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刚开始还有学生对此不信,后来
大家发现陈寅恪确实做到了。
陈寅恪的这种教学境界,背后是他不为人知的辛勤劳动。很多学生都想当然地认为以陈寅恪的水
平根本无须备课,其中包括季羡林。但当季羡林看到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一些信后,他就知道自己误
解了陈寅恪,在信中陈寅恪屡屡提到自己备课的艰辛,如“一年以来,为清华预备功课几全费去时间
精力。”“在他人,回来即可上课,弟则非休息及预备功课数日不能上课。”类似的话在陈寅恪书信
中还有很多。
陈寅恪自小体弱多病,再加上后来双目失明,健康受到极大摧残。当时,陈寅恪是清华中文系、
历史系合聘的教授,要在两个系同时开课。时任清华历史系主任雷海宗对陈寅恪说:“您现在的身体
还是比较弱的,少开一门课吧。”陈寅恪答道:“我是教书匠,不叫我开课,那怎么叫教书匠啊!”
新中国成立前夕,货币急剧贬值,即使陈寅恪这样的大教授也难以为生。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知
道后,想赠陈寅恪一大笔美元。陈寅恪拒不接受,但又迫于一家几口的生计,最后决定用自己的藏书
来换胡适的美元,只象征性地收了 2000 美元。据季羡林的看法:“在这一批书中,仅一部《圣彼得
堡梵德大辞典》市价就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了。”
蒋介石历来对一流的文人特别重视,历史大家、创立“食货”学派的陶希圣就被他网罗帐下,当
了他的枪手撰写了《中国的命运》一书。蒋介石自比唐太宗,想找人写一本“太宗传”,他知道陈寅
恪是中国治隋唐史的泰山北斗,派人拿着重金上了陈家,但是陈寅恪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1966 年,一场名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拉开了序幕。陈寅恪未能幸免于这场政治斗争。他的
家中几次受到冲击,财物被红卫兵们洗劫一空。造反派为了折磨陈寅恪,以验证他惊人的记忆力为名,
强迫他背诵毛主席语录,稍有差错便用铜头皮带和棍棒加以毒打。此时陈寅恪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
1969 年 10 月 7 日清晨 5时许,因心力衰竭,陈寅恪终于在凄风苦雨中撒手人寰。
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史学大师就这样离去了。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
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是陈寅恪为好友王国维写的铭文。很多人认为名为纪念
王国维,实则是陈寅恪的“夫子自道”。或许,学术上的陈寅恪可以被超越,但是,精神上的陈寅恪
很难被超越。
(原文有
删改)
相关链接:
①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的开头提到了士人的最高境界:“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
下法。”
②陈寅恪在“文革”受难的时候,其为王国维撰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铭文的纪念碑被推
倒扔进清华校河,无意中竟躲过了一劫。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陈寅恪在外留学多年,在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欧美一流名校学习过,却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获
得,这是件遗憾的事情。
B.陈寅恪在健康受损的境况下还坚持在两个系开课,表现了他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
C.旁人认为凭陈寅恪的记忆力和学识,根本无须备课,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在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
信中能体现他备课的认真与辛苦。
D.陈寅恪上课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内容,表现了他的自信,展现了他的实力,更多的是背后艰辛的
付出;从他的教学境界看,他自诩教书匠实在过谦。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和技巧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季羡林评价陈寅恪的语言水平达到了“泛滥无涯”的地步,既有惊叹赞赏,又暗藏批评:多而不
精。
B.文章第三段,引用了陈寅恪挚友吴宓和一向盛气凌人的傅斯年所说的话,从侧面烘托出陈寅恪学
问之广博,令人敬服。
C.文章最后一段,引用陈寅恪写的铭文“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意在体现陈寅恪对王国
维的敬佩。
D.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通过大量的材料,充分地表现出陈寅恪记忆力强、知识面广的特点。
9.如何理解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请结合文中所写的陈寅恪生平事迹作分
析。(6 分)
7.A
【解析】A项中对于陈寅恪没有获得学士学位的问题,作者没有表示出遗憾,而是感到惊异。
8.B
9.①这是陈寅恪的人生写照。(1分)②独立人格是知识分子有气节、有风骨的表现;自由思想是
众多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不受政治、权势等左右。两者相统一。(3分)③陈寅恪用藏书换美元,
体现了他人格的独立。拒绝为蒋介石当枪手,体现了思想的自由。(2分)
(广东省汕头市 2017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2 分)
材料一: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是医药科学最崇高的使命。一个将毕生精力心血都奉献给这一崇高事业的
科学家,无疑是饱含情怀的使者。敏行讷言的屠呦呦,却不是一个乐于表达、善于言辞的人。“国家
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这孺慕之思就是她最朴素自然的情感。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人对诺贝尔奖怀有特殊的情结--因为求而不得而耿耿于怀。屠呦呦获
奖的意义非同寻常,她证明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取得开创性成果的能力,具有为人类健康做
出巨大贡献的能力。屠呦呦却不认为这是她个人的荣誉,“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
的结晶,此次获奖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家的认可。”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屠呦呦成了“名人”,但她却很少在媒体上露面,对于各种活动她都是能免
则免。对待真正的科研任务,她却十分投入。尽管年事已高,但屠呦呦还没有放弃工作,青蒿素对红
斑狼疮的有效性、青蒿素的抗药性、青蒿素的作用机理等等,屠呦呦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对常
常自己的学生说,“要让青蒿素物尽其用”,这也是她对自己要求——尽己所能。
“始终服从安排,始终从事青蒿素研究,甚至始终在一个单位工作,没动过地方。”共事多年的
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廖福龙用一连串的“始终”形容屠呦呦的经历。当一些人在抱怨一
成不变的工作乏味无趣的时候,屠呦呦却“始终”守着中药研究这个不太热闹的专业,并且创造了
“奇迹”。
屠呦呦用她的青蒿素人生告诉人们,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
(选自《八十多载仁心今更红——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
材料二:
折桂国家科技最高奖 屠呦呦独创三“第一”
新华社北京 1 月 9 日电(记者陈芳、余晓洁)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86 岁的屠呦呦站在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捧回红彤彤的奖励证书。
1999 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27 人先后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中有吴
文俊、袁隆平、王选……
屠呦呦有三大特别之处:27 人中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第一位诺奖获得者。
1930 年 12 月出生的屠呦呦,履历简单:1955 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
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她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这位中国浙江宁波的女子,成就不凡:她从中医古籍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
创建低温提取青蒿素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到对疟原虫抑制
率达 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
“三千年医药兴,佑生救疾民族昌盛……昂首看,更领健康潮,众呦常鸣。”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在《呦呦三鸣》中写道。
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
选方案,过去 20 余年间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 3 亿人份以上。
《2015 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从 2000 年到 2015 年,由于采取包括 ACT在内的有效防治措施,挽
救了约 590 万儿童的生命。
(新华社 2017 年 1 月 9 日,有删节)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都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屠呦呦对中医药科学的
坚守。
B.“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报答国家”作者引用屠呦呦的原话,是为了突出她不善言辞。
C.“有一种情怀叫坚持,有一种创新叫坚守”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屠呦呦始终从事中医药研究并最终
带领团队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的创奇人生。
D.屠呦呦的履历简单,但成就不凡,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成为首个提取到能够有效抑制疟原虫
的“醚中干”的科学家,并以此挽救了全球约 590 万儿童的生命。
8.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中,作者十分注重形象美和语言美,文章用了形象生动地语言含蓄地使屠呦呦医者仁心的
高大形象深入人心。
B.材料二以平实的叙述性语言,就屠呦呦获奖、屠呦呦的生平及其提取的青蒿素被广泛使用做了客
观、真实的报道。
C.材料二中,作者写到屠呦呦获得的国家科技最高奖独创三个“第一”,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
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D.材料二作为一篇消息,采用了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部分放在最开始的位置,同时,通过列举
一系列数据,对屠呦呦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进行了报道,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9.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三则材料进行分析。(6 分)
7.【参考答案】C
8.【参考答案】B
【解析】A 选项,材料一确实注意到了新闻人物的形象美,所采用的语言也比较优美、舒缓,但“含
蓄”一说则在文中找不到较为有力的依据。C选项,“说明屠呦呦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先前其他获奖的
科学家要大得多”这句话在文中查无此据。D 选项,材料二采用的是“倒金字塔”结构。
9. ①屠呦呦创新青蒿传统提取工艺,率先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在发现青蒿素上取得
关键性突破,在医药科学领域卓有建树。②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被应用到治疗疟疾的 ACT 疗法中,且
这一疗法被广泛使用,挽救了无数儿童的生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③屠呦呦对科研任务十分投
入,尽管年事以高,也没有放弃工作,是青蒿素团队的主要研究人员。④屠呦呦医者仁心,心怀祖国,
为人谦逊,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至今仍从事青蒿素的研究工作。
【评分细则】答对 3 点即可,每点 2 分。但答案要抓住材料三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申报条件”的
内容,结合其他两则材料的内容做出分析。如果照搬材料三的条件,酌情给 1 到 2 分。
相关文档
- 专题09+正确使用词语(第02期)-2018届2021-06-0422页
-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练2021-06-046页
- 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联考试题2021-06-0419页
- 专题52(语言文字应用+虚词)第04课+新2021-06-045页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2021-06-0410页
- 2020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2021-06-0413页
- 2021高三语文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三部2021-06-0421页
- (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2021-06-0419页
-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状语2021-06-044页
- (小说阅读+探究)第03课+解题锦囊-2012021-06-04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