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
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夏敬观以为苏东坡有一类词,是天风海涛之曲,而中多幽咽怨断之音的,那是他最好的词。至于豪放激荡的词,乃其第二乘也。
苏东坡的词摆脱绸缪婉转之态,举首高歌,写了浩气逸怀,这对于词是很大的开拓。可是,在当时很多人不承认他这种风格,说他好像是教坊雷大使之舞,虽然跳得很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因为词自五代《花间集》以来,都是写闺房儿女的,而苏东坡所写的是“大江东去”之类的词,因此被认为不是本色。他的词是词的发展史上把词诗化的一个高峰。可是,词毕竟是词,不管他写了多少豪杰的壮志,他最好的词,都应该有一种曲折幽微的美,要把浩气逸怀结合了词的曲折幽微的特点,这才是他第一等的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的地方比较多,《满庭芳》也使大家感动了,但都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苏东坡在新党当政时曾被迁贬,下过乌台狱,几乎被处死,被迁谪到黄州。后来,新党失败了,旧党上台,苏东坡被召回朝廷,他与旧党司马光虽是很好的朋友,可是,在论政之间,他不苟且随声附和。一个人一定应该如此,该放过去的放过去,该持守住的持守住。
他既然与旧党的人论政不合,于是出官到杭州。后来又被召回汴京,《八声甘州》就是离杭回汴京时写的。你看他这首词: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写得真是很好,有超越的一面,也有悲慨的一面。那多情的风卷起钱塘江潮涌来,又无情地送潮归去,宇宙万物都是如此的。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钱塘江上,西兴浦口,有多少次的潮去潮回,有多少次的日升日落。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我们不用说今古的变化,就是宋朝党争之中,有多少人起来,又有多少人倒下去了。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现在我年岁已经老大了,把一切都置之度外了。“忘机”则是说把得失荣辱的机智巧诈之心都忘记了。
后边你看他的转折。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他说我现在难以忘记的是,当春天在美丽的春山之中,当空濛的晴翠的山峦烟霭的霏微之中,我在西湖跟你在一起的生活。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在这么好的西湖,这么美的风景之中,我碰见你这样一个知音能诗的好朋友,像我跟你这段遇合,是千古难求的。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谢公,晋朝的谢安,官至宰相,可是后来受到猜忌,出官到新城去。去的时候,谢安造了泛海之装,说将来要从海道回到故乡会稽东山去。可是,不久他生病了,被人从西州抬回。谢安死后,他的外甥羊昙非常哀痛,从此不从西州门经过。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送我走以后,我不希望死在那边,你再经过首都的西州路,为我流下泪来。我希望我们不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像这样的词,前边写得多么开阔,多么博大。“有情风,万里卷潮来”,那真是天风!真是海涛!而中间写的政治上的斗争,多深刻悲哀。认识苏东坡,不要只看他浅显的豪放的词,你要看他天风海涛之曲与幽咽怨断之音两种风格相糅合的作品。这才是他真正最高成就的境界。
(节选自《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苏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词虽然豪放,但仍然是他的二流作品,像《八声甘州》这样的词才是最好的词。
B.苏轼豪放的词虽然开拓了词的内容和意境,但在当时大家都不认可,因为内容太刚烈,就像教坊雷大使跳舞。
C.苏轼对新旧两党都不随声附和,都不讨好,是因为他不会投机,不善于奉迎,太正直,这一点从他的《八声甘州》里也可以看出。
D.“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这几句词说明苏轼对自己从杭州调回汴京,并没有特别欢喜之情,对自己的前途并不十分看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开头援引了夏敬观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B.本文第二段论述了苏轼的豪放激荡的词为什么不是最好的词。
C.本文第三段介绍苏轼的经历,既是为了引出后面对《八声甘州》的解读,也是为解读提供资料和证据。
D.本文通过论述词的本色的概念,并采用了引用和类比的手法,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观点。结尾总结了全文,并与开头照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苏轼的《念奴娇》《满庭芳》这样的词是他词作中的二流的作品,是因为这样的作品在艺术技巧上不够本色。
B.作者主张词要本色,应该有一种曲折幽微的美。词和诗一样,不宜写得过于豪放激荡。
C.苏轼的《八声甘州》代表他词作的最高成就,是因为这首词能将博大与悲哀相结合,能将天风海涛之曲与幽咽怨断之音两种风格相糅合。
D.苏轼的《八声甘州》开篇两句“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有超越的一面。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时下热播的、由作家猫腻网络小说《庆余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引发全网热议。除了改编尊重原著、表演到位、制作精良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原著将千百年的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展现在众人眼前,用文化的力量引发读者深深的情感共鸣。有些精彩篇章,如庄墨韩与范闲“朝堂斗诗”的情节,直接取用古代诗词的精粹制造故事爽点,在弘扬传统文化之美上有着“点穴”之功。
近年出现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都注意汲取传统文化营养,让民族文化精髓成为这些作品的价值基因。入选“中国网络文学20年20部”的《诛仙》是一部东方玄幻仙侠小说,作家以道家文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基本立意,采用蕴含东方文化神韵的故事来架构。在人物描写、氛围营造和语言表达上,《诛仙》吸收和化用了《山海经》等古代文化典籍元素。作者在创作中又受到《蜀山奇侠传》《鹿鼎记》等现代仙侠武侠小说影响,将其神韵融入作品血脉,使《诛仙》对传统文化有独到的理解和艺术阐释。
网络文学创作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网络作品的艺术魅力,让民族文化中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融为文学的“精神血脉”,网络文学作品才能传承民族精神,构建与人民大众情感共鸣、与时代价值共振的“精神家园”。
(摘编自欧阳友权《传统文化是网络文学的“精神血脉”》)
材料二:
近年来,网络文学持续高产,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持续深耕,日益向着精细化、多方位、纵深化发展。日渐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学,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
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起便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厚渊源,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发轫时就模仿经典或戏仿名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一些早期作者,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网络文学园地。
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是网络文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莲青漪的《狼毫小笔》,模仿唐诗宋词情韵兼备,描绘名胜古迹形神俱足,演绎历史传说袭故弥新,广受读者喜爱。
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也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式。纵观当红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琅琊榜》《鹤唳华亭》等,往往营造一种古雅和精致的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德的认同和追慕。这些作品的成功固然各有原因,但有一点大致相同,那就是原作者大多是酷爱古典文学之人,他们对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中经典意境的巧妙借用和转化,让雅好此道的读者对其作品爱不释手。
许多网络作家想方设法吸收优秀传统文学创作经验,希望能够更为生动形象、更具中国风格地表现当下中国人的处世方式、生活理念、美学追求,希望能更充分展现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更广泛凝聚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存经验、生活智慧,更深刻容纳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在这些方面,网络文学拥有观念后来居上和技术上弯道超车的优势。可以说,网络文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已经从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等相对表浅的层面,朝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内里更为纵深地开掘。例如,在众多网络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得以更充分、更精彩、更接近青年读者阅读心理的阐发与呈现。
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还在于其数量的庞大和产业转化的日益成熟,这使其在传播上具有巨大优势。网络文学出现以来,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在文学生产与消费领域得到充分发挥,使文学创作、作品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文学造成巨大冲击和强烈影响,网络文学在表现方式、语言形态、创作手段、审美元素、评论手段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文学有所不同,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给传统文学注入新活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也是其重要贡献。
摘编自陈定家《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文学开掘宝贵资源打造精品力作》)
材料三:
中华悠久的历史给网络小说丰富的历史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网络小说当作背景进行“演义”。《明朝那些事儿》尊重历史事实,以现代人的情感讲述明朝故事,在人情事理的基础上还原历史。《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小说,或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据展开飞驰的想象,或虚构一段模糊的历史,演绎中国式的人情事理与中国智慧,在想象的故事中以中国人当下的社会视角来表达情感,让读者从中获得愉悦和启悟。
网络文学在作品的文化意蕴、虚拟世界的想象力、人物形象的精气神、作品的类型风格等方面,表达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那些优秀网络作家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于精彩的故事中,以艺术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网络作家们应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如《木兰无长兄》向《木兰诗》致敬,《将夜》中的夫子及其弟子,保持着精神的独立,又有强烈的家国责任意识。但我们也应看到,网络小说中不乏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如梦入神机的小说《佛本是道》蕴含着“生命如同蝼蚁”的观念,跳舞的小说弘扬“丛林法则”等。这样的创作动向值得警惕、并亟待及时纠偏。
(摘编自周志雄《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们模仿文学史上的经典进行创作,这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
B.许多网络文学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原作者对古典文学的酷爱,他们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借用和转化,得到读者的认可。
C.新媒介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既使文学创作、作品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又给传统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D.悠久的中华历史给网络文学提供了丰厚的创作土壤和广阔的想象空间,网络文学能从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5.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论《诛仙》还是《将夜》,都在汲取传统文营养的同时,将现代思想融入其中,对传统文化做出了新的阐释。
B.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作家们不再关注唯美语言和写作技巧这类浅层的形式,而是注重对思想与精神的开掘。
C.如果网络作家意识不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创作的重要性,那么他的作品将不会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D.网络作家应当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来解决文学创作中的走偏问题,从而表达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
6.网络文学要想打造精品力作,应该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不是个好儿子
贾平凹
①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母亲的伟大不仅因为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
②
七年前,父亲作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我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③老家的村子里,人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积攒的钱要给我,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个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④小时候,我对母亲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吃和穿,那时少粮缺柴的,生活苦巴,我们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满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最烦恼的是帮母亲推磨子了。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个人推不动,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个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头晕脑的发迷怔。磨过一遍了,母亲在那里筛箩,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盘上瞌睡。母亲喊我们醒来再推,我和弟弟总是说磨好了,母亲说再磨几遍,需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才肯结束……
⑤我成不成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一部《废都》,国之内外怎样风雨不止,我受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从未说过一句话。当知道我已孤单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伤得落泪,要到城里来看我,弟妹不让她来,不领她,她气得在家里骂这个骂那个,后来冒着风雪来,她的眼睛已患了严重的疾病,却哭着说:“我娃这是什么命啊?!”
⑥我告诉母亲,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少年时期我上山砍柴,挑百十斤的柴担在山砭道上行走,肩膀再疼腿再酸也不能放下柴担的,从那时起我就练出了一股韧劲。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把母亲送出医院,看着她上车要回去了,我还是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她,我说,钱是不能代替了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眼看着车越走越远,最后看不见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开始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地流下来。
(节选自《贾平凹文集》,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些家庭生活琐事,这些琐事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深厚的母子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
B.第③段末尾,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是因为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情境,而现在我们又时常不在她身边。
C.文章两次写到“钱”,第③段中母亲把钱塞在破棉鞋里,而第⑥段中却“紧紧地握在手里”,看似矛盾,实则表现出母亲心疼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
D.第④段写母亲喊醒熟睡的我和弟弟继续推磨,“要把麦麸磨得如蚊子翅膀一样薄”,主要为了表现我童年生活的艰苦。
8.本文是怎样刻画母亲的形象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9.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我不是个好儿子”的含意。(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召为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遗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敞十事。元昊反,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明三正月,仲淹请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还流亡,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仲淹为将,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语人曰:“上用我至矣,事有先后,久安之弊,非朝夕可革也。”帝再赐手诏,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之,宜着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初,仲淹以忤吕夷简,放逐者数年,士大夫持二人曲直,交指为朋党。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而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然更张元渐,规摹阔大,论者以为不可行。及按察使出,多所举劾,人心不悦。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B.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C.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
仲淹不苦也/
D.少有志/操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六经”是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先秦古籍。
B.手诏专指帝王亲手所写的诏书,不经别人草拟及颁布等程序而直接下达受诏人。
C.朋党原指同类人相互勾结,后为因政见不同相互倾轧、排斥异己的宗派集团统称。
D.文正是古代文臣最尊荣的谥号,只有政绩突出受人敬仰的文臣才能获得,如范仲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仲淹通晓儒学,倡导时事评论。他博通儒家经典,执经讲学不知倦怠;谈论国家大事奋不顾身,开创当时大夫的新风尚。
B.范仲淹抚恤边民,诸羌为宋效力。他做边官,犒赏羌族各部,签订条约,使羌族受命;又奏请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使汉羌百姓回归。
C.范仲淹讽喻皇帝,心忧受灾百姓。江、淮、京东发生蝗旱,他直言进谏,劝皇上救灾,终使皇上感动;他前往赈灾,并上奏救敝十事。
D.范仲淹心系太平,主张推行改革。他裁减那些依靠权幸而被滥授官职的人,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的策略。但是朝廷陈弊积久,涉及面太大,他的改革措施没有能够逐渐推行。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2)及夷简罢,召还,倚以为治,中外想望其功业。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4-15题。
行香子·舟宿兰湾①
[宋]蒋捷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②、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行香子·过七里濑③
[宋]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④。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①兰湾:或谓兰溪之湾。兰溪:水名,即今浙江之兰江,江岸多生兰芝,故名。此词为词人泊舟吴江时所作。②芳悰:芳心。③苏轼因与朝廷掌权者意见不合,被贬谪杭州任通判期间,巡查富阳,由新城至桐庐,乘舟富春江,经过七里濑时作此词。④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曾与刘秀同学,并帮助刘秀打天下。刘秀称帝后,他改名隐居。刘秀三次派人才把他召到京师。授谏议大夫,他不肯接受,归隐富春江,终日钓鱼。世人多认为严光钓鱼是假,“钓名”是真。
1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蒋词起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描写春末夏初的特色鲜明的景物,暗示季节变化,流光抛人。
B. 蒋词下片“银字笙调,心字香烧”二句,实写词人调笙焚香的场景,恬适而温馨。反衬出词人羁旅漂泊的愁苦。
C. 苏词上阕头六句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清澈宁静却又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D. 苏词下片以景结情,与上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遥相呼应。前面写水,后面写山,异曲同工。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思,都融化在一片流动闪烁、如诗如画的水光山色之中,隽永含蓄,韵味无穷。
15.请比较蒋词“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和苏词“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情感的不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李商隐《锦瑟》中“ , ”两句,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典故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写了词人洒脱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7-19小题。
中国是世所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成就至为辉煌,所有肇自人工的传世、出土的文物,以及古建筑、古代工程,都是传统工艺的产物。这些传统工艺和民众的衣食住行、民俗民风,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国力消长紧密联系、息息相关。
传统工艺具有实用、理性、审美的品格,以及能动性、永恒性、人性、个性等特征,对应地表达了其所拥有的民生、经济、学术、艺术、人文、历史和现代等固有价值。
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些学者讳言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有意无意地规避这一论题。甚至有人视传统工艺为可有可无,只能等着进博物馆被束之高阁。这种看法是很错误的,也有悖于现实。环顾四周,斧子凿子、红茶绿茶、黄酒白酒、竹编藤编、木雕玉雕、泥塑面塑、云锦苏绣、金铂银饰、青瓷紫砂、剪纸年画、油盐酱醋、衣裳鞋帽、笔墨纸砚……( )。 我们也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对回归自然、回归乡土的向往和审美取向的改变,人们对手工制品将有更多、更高的需求,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工艺,必将越来越被重视和善待。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工艺具有审美、实用、理性的品格,以及人性、个性、能动性、永恒性等特征,对应地表达了其所拥有的民生、经济、学术、艺术、人文、历史和现代等固有价值。
B.传统工艺具有实用、理性、审美的品格,以及人性、个性、能动性、永恒性等特征,对应地决定了其所拥有的民生、经济、学术、艺术、人文、历史和现代等固有价值。
C.传统工艺具有实用、理性、审美的品格,以及人性、个性、能动性、永恒性等特征,对应地表达了其所拥有的民生、经济、学术、艺术、人文、历史和现代等固有价值。
D.传统工艺具有审美、理性、实用的品格,以及人性、个性、能动性、永恒性等特征,对应地决定了其所拥有的民生、经济、学术、艺术、人文、历史和现代等固有价值。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的浸润
B.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中浸润着
C.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都浸润着
D.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19.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油盐酱醋、衣裳鞋帽、笔墨纸砚……”的省略号,作用
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江水,他吟诵起了苏轼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
B.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C.讲起文人典故,他滔滔不绝:李白、杜甫、白居易……
D.“其实你不该去信。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她只说了半句话,就哽咽了。
20.下面几处情境下的用语分别存在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1)兹定于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11时在府上为家慈举办八十岁寿宴。(寿宴邀
请函)
(2)该生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优良。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有多篇作品发表在省
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贵校的抬爱。(自主招生推荐信)
(3)昨天我因不慎丢失一本《人间词话》,如有拾获,请速交还。(寻物启事)
(4)各参赛队在比赛过程中如对裁判的裁决有异议要求申诉的,由参赛队领队赶快向裁
判长提出申诉。(羽毛球邀请赛仲裁申诉规定)
(5)根据最新消息,超强台风“山竹”将于16日(周六)近距离袭击深圳,现严肃认真地
提醒大家:当日下班后,请立即回家,切勿在外溜达。(华为公司深圳行政部通知)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B站献给新一代的演讲视频《后浪》走红网络。诠释了年轻人表达自我、拥抱世界的态度,传递出青年人面对未来开放、积极、正面的力量;同时也寄寓了上一代人打破偏见、拥抱接纳的情怀,传达出对青年人的欣赏、赞美和诚恳的敬意。演员何冰短短3分多钟的演讲里,金句频出: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满怀羡慕。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
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这一代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B项“但在当时大家都不认可”错,原文第二段第2行说“在当时很多人不承认他这种风格”,可见,不是完全没有人认可。
2.【答案】D项“采用了引用和类比的手法”错,应该是引用和对比。如段1和段2对比。
3.【答案】C项正确。A项“是因为这样的作品在艺术技巧上不够本色”错,“本色”应包含内容和艺术技巧两个方面,此处表述欠周。B项“词和诗一样”错,原文第二段4、5行说“可是,词毕竟是词”,可见词是不同于诗的。D项“是因为有超越的一面”错,原文第5段说“写得真是很好,有超越的一面,也有悲慨的一面”。
4.【答案】C项“又给传统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错,原文材料二最后一段说“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扩展了文学的表现空间,给传统文学注入新活力”可见,给传统文学注入新活力的是网络文学,而不是新媒介。
5.【答案】A项正确。B项“不再关注”“而是注重”错,原文材料二第5段说“网络文学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已经从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等相对表浅的层面,朝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内里更为纵深地开掘。”可见,表层要关注,内里更应该注重,二者是递进关系,不是并列关系。C项“将不会”错,太绝对,改成“难以”更好。D项“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来解决文学创作中的走偏问题”错,从材料三最后一段“但我们也应看到”可知,前后内容应该是转折关系,也就是说文学创作中的走偏问题是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时出现的值得警惕的反面现象,并不是说“用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6.【答案】①让民族文化精髓成为这些作品的价值基因(让民族文化中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融为文学的“精神血脉”)。②模仿经典或戏仿名作,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接受经典的引领。③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和优秀传统美德的认同和追慕。④不仅关注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等相对表浅的层面,更注重对内涵和精神内里的纵深开掘。⑤植根于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⑥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警惕创作中出现的文化糟粕并及时纠偏。(每点1分,共6分)
7.【答案】 D项“主要为了表现我童年的艰苦”有误,插叙内容主要为了表现母亲的勤劳、认真。
8.【答案】①语言描写:“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
喂不熟的狗”由人及己,表现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思念/“我娃这是什么命啊?!”表现母亲对儿子生病的心疼与无奈)②动作描写:“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一连串动作表现母亲的善良慈爱。(“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表明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与不舍)③神态描写:“母亲笑着……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从笑到发愣,从爱别人家孩子到想起自己家的孩子,表现母亲的无私和思念。(“她悲伤得落泪……她气得……”表现母亲的急切和对儿子的挂念)④侧面烘托:“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通过妹妹的讲述,侧面烘托母亲的勤俭节约。(“那时少粮缺柴的,生活苦巴,我们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满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通过孩子的表现,侧面烘托母亲的勤劳和持家有道)⑤对比衬托:母亲不关心我成不成名人,无论我收到怎样的赞誉和攻击,母亲未说过一句话,但当她得知我生病住院,便不顾一切地哭着来了。作者通过描绘母亲对两件事不同的态度,表现出母亲对我健康的关注胜过一切。(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但正面和侧面均应涉及到,手法及举例1分,对应的形象特点1分。若只答正面或者只答侧面,最多4分。答细节描写也可酌情给分。)
9.【答案】①母亲为“我”付出太多太多,而“我”为母亲做的又太少太少,这种不对等的爱,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好儿子。②“我”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全力报答,因而心里十分愧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③以此为题,既含蓄表达对母亲勤劳、善良、无私、慈爱的赞美与感激,又直接表明自己深深的愧疚与反思。引发读者共鸣与思考。(每点2分,共6分。)
10.【答案】C(“志操”即“志向节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依”为“师从”,“戚同文”为人名,故“学”应该接前面,所以排除A)
11.【答案】B(“专指”错,改为“一般指”;“不经别人草拟及颁布等程序而直接下达受诏人”错,应为“大多不经别人草拟及颁布等程序而直接下达受诏人”)
12.【答案】C(“他直言进谏”错,从原文第5、6行可知,应该为“婉劝”。)
13.【答案】(1)范仲淹通晓《六经》,在《易》学方面很擅长,求学的人大多跟从并向他求教,他手捧经典给(那些人)答疑解难,不知疲倦。(“泛通”,通晓;“长于”,在……很擅长;“学者”,求学的人;“从质”,跟从并询问,“亡”,没有。每点1分,共5分。)
(2)等到吕夷简被罢官,朝廷召回范仲淹,依靠他来治理朝政,朝廷内外都希望他能建功立业。(“及”,等到;“倚”,依靠;“中外”,朝廷内外;“想望”,希望,“功业”
,建功立业。每点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范仲淹,字希文。年幼时就有志向节操,师从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得厉害,用冷水浇脸;食物不够,以至用稀粥充当食物,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却不觉得艰苦。考取进士,做广德军司理参军。因晏珠举荐,担任秘阁校理。范仲淹通晓《六经》,精通《易》学,求学的人大多向他求教,他手捧经典答疑解难,不知疲倦。他曾经把自己的俸禄让出来,供养四方游学的读书人,以致儿子们要轮换穿一件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安然处之。他激动地谈论天下大事,往往奋不顾身,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节操,就是从范仲淹倡导开始的。范仲淹被召回朝廷担任右司谏。这年发生严重的虫灾和旱灾,江、淮、东京灾情尤其严重。范仲淹请求派遣官员察看灾情,没有得到答复。就问皇上说:“宫廷里的人半天不吃饭,会怎么样呢?”皇上显出哀伤的样子,于是派遣范仲淹去安抚江、淮灾民。范仲淹所到之处开仓济民,并且禁止灾区百姓滥行祭祀,奏请免除庐州、舒州的折役茶,江东的丁口盐钱,并且逐条陈述救治政弊的十事。元昊反叛时,范仲淹被升为户部郎中兼任延州知州。第二年正月,上奏请求修筑承平、水平等要塞,逐渐招回流亡百姓,羌族和汉族的百姓,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重操旧业。当初,元昊叛乱时,暗中诱使归附宋朝的羌人帮助自己。范仲淹到任后就奏请巡视边境,他以皇上诏命的名义犒赏羌族各部,给他们订立条约,羌族各部都接受了诏命,自此开始为宋朝效力。范仲淹作为将领,对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真诚接纳,信任不疑,因此西夏军队也不敢轻易侵犯他的辖区。皇上当时正决心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前的大事,范仲淹对他人说:“皇上对我信用至极,不过做事情总有先后,长期积累的弊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除的。”皇上再次赐给亲笔诏书,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给皇帝上奏十件事。皇上正信任范仲淹,全部采纳他的意见,凡应该立为法令的,都用诏书统一颁布下去。当初,范仲淹因触犯吕夷简,被放逐多年,士大夫各持一方见解,互相指对方是朋党。等到吕夷简被罢官,朝廷召回范仲淹,依靠他来治理朝政,朝廷内外都希望他能建功立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裁减那些依靠权幸而被溢授官职的人,考核官吏,日夜谋划实现天下太平的策略。但是他的改革措施没有能够逐渐推行,改革涉及面太大,谈论此事的人都认为无法实行。等到按察使出巡,许多问题被检举弹劾,人人都对(范仲淹的改革)不满。恰逢范仲淹病情严重,请求调任颖州,还没到任就去世了,终年六十四岁。朝廷加赠他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起初,范仲淹生病时,仁宗皇帝常派人送药慰问,病逝后,仁宗皇帝嗟叹哀悼很久。
14.【答案】B(“实写”错,是关于往昔的回忆也是关于未来的想像,应为“虚写”。从
“料芳悰”句可知。)
15.【答案】①蒋词“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运用云、风、雨三个意象,加以叠字排句,描绘了一幅阴晴不定、风雨萧瑟的画面,情景交融,烘托了词人旅途辗转漂泊的困顿艰辛。②苏词“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剪接了白天、清晓、月下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情景交融,暗合词人仕途不顺却能从自然美景中寻得内心宁静与慰藉,看淡荣辱得失的心境。(每点3分,共6分。其中意象列举、意境或画面描述、思想情感各1分。)
《行香子·舟宿兰湾》译文:
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天已去,人还未归。昨晚还在生长谷物的水边,今晚已到生长兰草的涯岸。只是天气阴晴不定,风雨萧瑟,让人惆怅顿生。
归家后定要时时焚香弹笙,家中亲人是否在急急盼我归去呢?这样翻来覆去的想着,心中的离愁别恨越酿越浓,只想借一江春水把这满腔愁绪冲淡、流走。渡过那窈娘隄、秋娘渡、泰娘桥就归家。
《行香子·过七里濑》译文:
乘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笑严光当年白白地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
16.【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每句1分,共6分。有错字、别字及理解错误,该空均不得分。)
17.【答案】B(“实用、理性、审美”符合从具体到抽象、从物质到精神的逻辑,故A、D语序不当,应排除;“表达”和“价值”搭配不当,故排除C)
18.【答案】D(根据主语一致原则,排除A、B;C状中结构突出中心语浸润,故排除。)
19.【答案】C(文中“油盐酱醋、衣裳鞋帽、笔墨纸砚……”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与C项同;A项表示引文的省略;B项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项表示话未说完。)
20.【答案】(1)“府上”改为“寒舍”;(2)“抬爱”改为“垂青”;(3)“请速”改为“
敬请”;(4)“请赶快”改为“及时”;(5)“溜达”改为“逗留”。(每点1分,共5分。找出错处没有改正确不给分。其它答案酌情处理。)
21.【答案】
《后浪》是一个弥合“代沟”的积极尝试
(题目即论点,新颖且有现实意义)
五四青年节之际,Bilibili网站发布了一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对年轻人的羡慕、点赞、致敬,引发广泛讨论。(开篇概述事件,由《后浪》对年轻人的羡慕、点赞、致敬引发广泛讨论进入论题。)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发”,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曾几何时,一些人对年轻人“看不惯”,觉得他们“不着调”,有的甚至给年轻人打上“堕落的一代”“叛逆的一代”等标签,感慨一代不如一代。实际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会以一代人的方式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4.2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00后”。若放在十多年前,一些人恐怕很难料想到,某一天,那些被他们称作“小皇帝”的一代人竟成为防疫战场上的“白衣天使”,危难当中的“真心英雄”,成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精神的践行者。有人感慨说,疫情中发现“90后”“00后”突然长大了。其实,不是他们突然长大了,而是很多人对他们缺乏足够了解,疫情中的“现场直播”纠正了固有的偏见。
这也说明,不论时代怎样变化,精忠报国、经世济民、舍身忘我、九死无悔等根植于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精神基因终将代代赓续;这还说明,青年人个性的舒展,往往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离经叛道”,嘟嘴卖萌、搞怪夸张,也并不影响他们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向前。(重要性分析。青年一代在抗“疫”中的伟大表现纠正了上一代人的固有偏见,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一些年长者对青年一代的思维方式、行为表现“看不惯”,有爱之切责之深的意味,但未必都科学和客观。反之,一些年轻人习惯于对年长者不耐烦,觉得它们老土、落伍,实际上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传统价值观的固守正是支撑社会滚滚向前的精神元气,永远不会过时。这种各自的固执即是“代际冲突”产生的根源。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在她的《代沟》一书中担忧于“年轻人和年老人隔着一条深沟在互相望着……”当今,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代际冲突”的存在恰恰说明时代正在发生着伟大变革,我们要做的就是扬其长避其短,努力达到和谐发展的新境界。(现实性分析。“代际冲突”产生的根源是各自的固执,它的弥合需要扬长避短,和谐发展。)
《后浪》的特点就在于以欣赏的眼光去解读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以赞美的态度去理解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以诚恳的致敬去尝试与年轻人谈心沟通,以时代的变化为年轻人加油鼓劲!期待这种真诚谈心能够增进两代人互相理解、互相欣赏、互相尊重,促成“青丝与白发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推动前浪、后浪在时代的长河中惺惺相惜、美美与共,共同乘风破浪。(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卒章显志,照应标题,呼吁期待,美好愿景。)
时代向上 “后浪”向前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献给新一代的演讲视频《后浪》走红网络。这背后是整个社会对青年的期待和赞许,对新时代的希冀。
五四,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节点。它不仅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对历史的记忆,更激励着一代代人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与时代对话,不断寻求新一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价值使命、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新时代领路人寄语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在3月15日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新时代领路人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今天的中国青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认识自己的使命。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而中国青年成为了这不寻常年份里最闪耀的新星,他们的担当、勇气、智慧赢得了举国上下的信赖和赞誉。
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他们是医务人员,冲锋在抗疫最前沿——在4.2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中,有1.2万多人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是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加速实验、合作攻关,在疫苗、药品、治疗方法、病毒溯源等各个方面寻找突破口;他们是社区工作人员——高负荷运转默默承担最基础、繁琐的工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青年人冲锋在科研攻关、基础建设、能源交通、物资保障、志愿服务的各条战线上,奋力前行、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疫情给任务的完成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征途中,青年也正在“打头阵”。2019年6月,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第一书记黄文秀为扶贫事业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实际上,在20万驻村第一书记、上百万正在开展脱贫工作的同志中,青年是主力军。他们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带领人民群众创造财富,一起努力奔向小康、奔向幸福;在不断的探索、开拓创新中因地制宜地寻找脱贫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