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3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理解词义 句意 学案
学习目标:①明确重要词语、句子有哪些种类;②熟知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方法、方向及内容。
自主学习
一般而言,散文中的重要词语主要包括:表现文章主旨、反映深层含义、反映具体语言环境、具有临时指代意义的词语。重要句子则主要包括:意义比较含蓄、内涵比较丰富、蕴涵某些深层含意的句子;含有比喻、比拟等修辞的,需要明白本体或喻体真正含意的句子;由一定的语境赋予临时意义,言在此意在彼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结构比较复杂,理解有一定难度的句子;富有哲理性,起到警策作用的句子;等等。
考向一 理解词语含义
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考查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考查的词语大致有以下情况:
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关键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特殊指代的(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
4.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5.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最重要的是“文中”这两个字。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设问方式]
(1)文中划线部分中的“×××”指什么?
(2)文中以“×××”词来比喻什么?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3)“×××”一词强调的是什么?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1[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赣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15年第4期)
文中说:“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精神层面的影响”包含哪些方面?请简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勤俭的生活态度,不怕苦的精神,宽容待人,懂得珍惜;②红色文化的洗礼,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能力。题目要求对故乡给予“我们”的“精神层面的影响”进行分析,这样就需要结合文本,围绕“精神层面”进行信息筛选,然后得出答案。根据第五段从“小时候”到“长大了”再到“现在”“我”的认识,以及第六段人们在受过苦难的红色土地上接受洗礼等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技法探究JIFATANJIU
“三联系”“一依托”理解词语的含义
1.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要这样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的“泻”字。
2.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情感态度揣摩词语的含义
一般分析具有深层含义或特定意义的词语、能点明中心或主旨的词语等依据此法。
3.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的含义
如对《荷塘月色》中“颇不宁静”一词的理解就需要联系这两方面。在《荷塘月色》中,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理想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因此,“颇不宁静”这个词是理解文章主旨的钥匙;同时,朱自清的“不宁静”也归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
4.依托修辞挖掘词语的含义
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散文写作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方法。依托修辞格挖掘其背后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要达到什么效果。如《荷塘月色》中的“袅娜”“羞涩”。
答题模板
(1)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2)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3)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含了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5·温州测试]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何不临风听虫鸣
查干
①自古,临风听虫鸣是一件雅事,也是一种享受。它比交响乐更具实感,更具韵味。临风,使虫之多音部美声传得更远,更入心入肺,甚或灵魂。假如遇有夏日午后,且有野性的、带有草木香味的微风款款地吹来,那感觉更为美妙。所谓临风听虫鸣,是也。
②一个人,如果忽略了临风听虫鸣这一情趣,那一定是莫大的人生遗憾。尤其在情趣横生的梦幻童年。若能拥有一方葳蕤山水,一个人的童年就充满了梦幻般的听觉享受。那是因为,拥有了万千昆虫家族所发出的,生动而美妙的自然之声。
③我童年的家乡,就曾经拥有过这样的美丽山水。每当夏尾秋首之时,昆虫世界便就活跃起来,它们的鸣声铺天盖地,盖过了风声,盖过了谷涛和麦浪。仿佛个个都是善于抒情的种子,胸中积有太多的情致与绵思,不来它一个倾泻万里,就觉得憋闷似的。
④然而,这种悠悠然陶陶然的鸣叫,仅仅是为情而生的吗?不尽然。每当夏秋交接之时,恰好也是庄稼灌浆之时。这时,无论火红的高粱、金黄的稻谷、银白的荞麦花,都由童年将要转入青年壮年这个成熟的季节了。由此可以猜测,那些虫鸣,或许正是为之而生发的。童年的我,就清晰地感觉到,每当虫鸣起伏跌宕之时,高粱和苞谷就咯吱咯吱地拔着节地往上长。仿佛,虫鸣就是一只只情爱之手,轻轻地柔柔地,拽着它们在长个儿。这或许是,自然界里的一种君子协定呢,万物之相合过程。
⑤我相信,昆虫与庄稼、树木花草,一定是相扶相拽、互为依存的。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芳邻。越是野性十足的地方,越如斯。我童年的家乡,便是一方充满野性的土地。因为那时,水绿山青,草木繁茂,野花遍地生香,如梦亦如幻,让人陶陶然熏熏然。还有一片片生命可依的湿地,似一张张健硕的肺叶,展开在那里,让万千生物赖以呼吸,延续生命,传宗接代。家乡的虫鸣,月白风清之时尤盛。那是一种空空的、脆脆的、泉流般的美韵合声。犹如摇篮曲,抚慰你的灵智,渐次趋于宁静如水的状态。
⑥有关虫鸣的这种感受,古人比我们深刻许多。前几日翻阅古籍,见有关虫鸣的记载,最早始于《诗经》,其中就有:“季夏之月,蟋蟀居壁”或“处暑蛩鸣”之说。所言蟋蟀,是鸣虫,也叫蛐蛐儿。其声短促而凄切,闻之令人生悲。也有人凭借虫鸣去抒发情怀的。如,虞世南的《蝉》一首:“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借此吐露心声: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己就能够声名远播,被世人认可。而宋朝诗人杨万里,则借助虫鸣,去状写一种生活中的小细节,写得十分生动真切。他在《夏夜追凉》一诗中写到:“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可见,聆听虫鸣早已是我们古人的一种习惯,并与情感世界相连。虫鸣唧唧兮自古至今,不但使凡尘中的人得以耳聪,更使人心静如苔。
⑦聆听虫鸣,是属于农业文明的产物。现代人,大多没有这个福分了。仅仅农药的出现,就使万千昆虫趋于绝迹。如今,面对太过吵闹、太过浮夸的人类世界,连大山大水都捂起了耳朵,何言小小昆虫耳?如今,想去聆听虫鸣,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一种奢求了。
⑧前些年,我曾应邀前去京郊云蒙山里的鬼谷子山寨小住了10天。那里,草木繁生、潭瀑横空、山泉缭绕于幽深谷底。又恰逢仲夏之时,聆听虫鸣,就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⑨当久违了的虫鸣阵阵掠耳时,我喜不自禁,像是回到了童年时代。甚至跟随飞动中的蚂蚱,听着它们的啪啪之声,跑动起来,竟忘记了自己是白发之人。有蝉在山楂树高枝空空地鸣叫,声声入耳,让人血脉安静。而藏于草丛中的昆虫合唱队,一拨儿接一拨儿地出来亮相,其情切切其势也夺人,使人间琴瑟顿时黯然。
⑩使万千昆虫家族得以生存,安然繁衍,躲过了现代文明的侵害和骚扰,是这方山野的功德所在。我们当记之。茅舍外,月明山静夜气渐趋浓重,正可临风聆听虫鸣耳。夜,微寒。竖起衣领,走,听虫去!
(选自2013年09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请根据文章内容解释第④段中的加点词“君子协定”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君子协定”是指虫鸣时万物拔着节地往上长;②暗示了万物之间的和谐相生。
解析 理解词语的表达效果是理解词语的高要求,即在理解文义的基础上揣摩词语的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及在文中的修饰作用。其主要作用有:形象性作用,表达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结构性作用,精确性作用。要抓住关键句提炼概括,即“童年的我,就清晰地感觉到,每当虫鸣起伏跌宕之时,高粱和苞谷就咯吱咯吱地拔着节地往上长”“仿佛,虫鸣就是一只只情爱之手,轻轻地柔柔地,拽着它们在长个儿”“万物之相合过程”等。
2.第⑤段中对家乡景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突出和谐自然生态对生命的影响;②表明作者对故乡以及故乡良好生态环境的怀念。
解析 景物描写的作用有:(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展示人物性格。(4)推动情节的发展。(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上各种作用常常同时出现,景物描写可以同时具有一种或几种表达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分析。分析可知,第⑤段中对家乡景致的描写,既“水绿山青,草木繁茂,野花遍地生香,如梦亦如幻,让人陶陶然熏熏然”,又“犹如摇篮曲,抚慰你的灵智,渐次趋于宁静如水的状态”。这里突出了自然生态对生命的影响,作者对故乡及美好生态环境的怀念等。
3.第⑨段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虫鸣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选取典型(蝉、草丛中的昆虫)正面刻画虫鸣的悦耳动听;用作者听到虫鸣时的激动心情来刻画虫鸣的悦耳;虫鸣和人间琴瑟对比,突出虫鸣的声音声声入耳,让人血脉安静的效果。
解析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好处有,(1)正面描写要刻画出人物的特征,突出人物个性,从而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2)侧面描写①确定好自己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能喧宾夺主地过多使用侧面描写。②侧面描写的事物要选择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注意:适当的侧面描写,能起到很多作用,但它毕竟是辅助手段,要与正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完美的人物刻画。分析可知,第⑨段既选取正面刻画虫鸣的悦耳动听,又将虫鸣和人间琴瑟对比,从而突出了虫鸣声音的美妙及效果等。
4.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画线句所包含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乡村使得昆虫得以安然繁衍的欣慰情感。②对现代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深表担忧。
解析 语言的品味赏析,包括含义理解、作用分析、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品味语言要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品味语言,还要挖掘语言中的潜台词;品味语言,还要注意字句凝练,称谓变化,注意个性化的语言等。分析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一方面可以用还原法,表达出句子的本义;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文章的主题,归纳出语句的言外之意。分析可知,第⑩段画线句的情感包含了对乡村昆虫安然繁衍的欣慰,还有现代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的忧虑等。
5.文章多次写到“虫鸣”,请联系全文,探究其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虫鸣”作为行文的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晰,结构紧凑。②照应文章题目,突出文章主旨。③“虫鸣”象征对已经逝去的生活的回忆。④调整了行文的节奏,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文学作品标题的作用一般有:(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概括主要事件。(3)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4)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义。(6)揭示主旨,深化主题。(7)寄托作者情感。(8)展开情节,前后呼应。(9)对比讽刺,强化效果。(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11)从给读者的感情来说,还有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发阅读的冲动的作用。分析可知,除以上外,文中“虫鸣”还象征了对逝去生活的回忆,又调整了行文节奏,增强了艺术感染力等。
考向二 理解句子含意
理解句意往往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它通常指以下几种句子:1.含蓄句,2.技巧句,3.结构复杂句,4.行文思路句。
[设问方式]
(1)联系上下文,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2)请解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3)请简析该句的内涵。
(4)请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某句的理解。
(5)请赏析划线的句子。
命题角度一含蓄句
含蓄句,指的是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涵某些深层意义,或含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有一定的哲理、需要仔细品读才能懂得的句子,一般都运用象征等手法。通常这类语句理解需要三个层面:第一层“句表意”,第二层“句内意”,第三层“句外意”。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解释画线语句的含意。
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的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代表着在冲击和破坏中一息尚存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它“张嘴大叫”的造型象征着不甘毁灭的悲啼。“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蕴含着作者对以泥公鸡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和民俗文化目前处境的同情和忧伤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含蓄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需从两个层面考虑:第一个层面是“泥公鸡”的“哀鸣”象征什么?从语境中不难知道,“泥公鸡”象征了幸存的传统民间工艺(传统文化),它在夕阳下“凄厉的哀鸣”则象征了传统民间工艺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濒临灭绝的哀号。第二个层面是这样描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文中写道:“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显然,这不仅是“泥公鸡”的哀鸣,也是作者的哀伤与忧虑。
技法探究JIFATANJIU
“三联系”“三揣摩”准确理解含蓄句
1.联系语境,揣摩句意。这类句子由于某种原因、目的的需要,故意不直说,而运用双关、暗示等方法把含意隐藏于句中,含蓄地表达含意。所以理解时要联系语境,考虑其手法揣摩句意,注意上下文与之相呼应的阐释句,运用双关、象征、比喻等手法使语句含蓄的要还原本体理解其意义。如[例2]“泥公鸡”的象征义是幸存的传统民间工艺。
2.联系文本的主旨、作者的情感态度,揣摩语句的感情因素。如[例2]“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已经表明了作者的同情和忧伤的感情。
3.联系句中关键词,揣摩语句蕴涵的情感态度。如[例2]中的“哀鸣”。
命题角度二技巧句
技巧句指使用特殊的修辞格或写人绘物的描写手法等技巧,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比喻、拟人、夸张、反语、排比等是常用的修辞手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是常用的描写手法,直接和间接抒情是常用的抒情手法。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3[2014·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静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刺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饺子?不怕累着?”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馅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呼噜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的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像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画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棵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多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
(选文有删改)
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排比、反复,衬托;句式整齐,语意层进,情感浓烈;借枣树感念爷爷奶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他们日益衰老的感叹之情。
[解析] 第一步,明确画线语句的表现对象。画线句主要写“枣树”“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奶奶”“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等。第二步,确定赏析角度并进行简要的赏析。从思想情感的角度看,表现爷爷奶奶的生命之树在奉献中变得衰老,抒写作者的感恩情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一年又一年”出现了三次,兼有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抒情效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枣树”与“奶奶”“爷爷”相互映衬,形象鲜明,意深情浓。
技法探究JIFATANJIU
“三步法”理解技巧句的含意
第一步,弄明白这类语句的表现对象;如[例3]的表现对象有枣树、爷爷、奶奶。
第二步,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表现对象的(描写角度、描写方法,抒情手法等);如[例3]运用了抒情手法,写了作者的感恩情怀,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抒情效果。
第三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命题角度三结构复杂句
结构复杂句,指语句本身结构复杂,不是指在文中的作用。因为结构复杂,隐含信息多,故而语句内涵丰富。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棵被雷电烧空了躯干的洋槐,斜斜地贴着水面长出去,亭亭玉盖下,一张方桌,几把木椅,用宜兴紫砂壶泡着的半壶龙井茶冒着袅袅香气。一位鹤发老者正坐在方桌旁品着茗,一脸的安详和惬意。我突然悟得,其实老人正在品味的这种梅妻鹤子的悠然人生正是千年来中国文人追求的极致。古人云: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聪明的隐士总是不忘了隐居的首要条件是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陶渊明们虽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却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只有如这位老者一样,选一个宁静的所在,比如同里,虽然与世无争,却也不为生活所扰,更利于修身养性,着实令人艳羡。
本段写道:“陶渊明们虽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却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只有如这位老者一样,选一个宁静的所在,比如同里,虽然与世无争,却也不为生活所扰,更利于修身养性,着实令人艳羡。”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过“陶渊明们”与“同里老人”的生活情态的对比,否定了“陶渊明们”的没有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小隐隐于林”的生活,赞扬了“同里老人”梅妻鹤子(与世无争、不为生活所扰、更利于修身养性)的“大隐隐于市”的悠然人生。
[解析] 对于较长较复杂句子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先划分句子的内部层次关系,然后分层理解,合成答案。如本句,包含两层意思。前半句的关键词“生活的不便”,已看出作者对“陶渊明们”的否定,后半句的关键词“艳羡”,意思已很明显。
技法探究JIFATANJIU
析结构,找“关系”,理解结构复杂句
理解此类语句需要分点逐步阐释。
句子结构较复杂,内涵十分丰富的语句(如附加成分较长的单句),可通过摘取句子主干,留心附加成分的办法来体会。
如果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句意应是两个并列意思的相加;如果是一个偏正关系的复句,句意当然放在“正”部分,但“偏”部分绝不可忽视。忽视它,可能丢失要点。
我们理解这类句子时,需要仔细逐步解剖。一般来说,是从关键词出发,单句解析,复句找关系,然后再综合表述。解析时注意联系中心和上下文,把句子的核心意蕴揭示出来。如[例4],题目是一个复杂的句子,包含两层意思,前半句的关键词是生活的不便,后半句的关键词是艳羡。
命题角度四行文思路句
行文思路句,指在文章的结构思路上起重要作用、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如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段中的过渡句等。
且做且思QIEZUOQIESI
例5阅读下面《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洛克1884年出生于维也纳,1905年去美国求学。1922年他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去云南丽江采集植物标本。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从此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从事纳西族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好奇,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感情。他有过“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诺言,并带着偏爱称纳西人是“纯朴的大自然之子”。
洛克无疑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为什么不能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评价他的纳西兄弟一样,称他为“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由此,我们得到一种启示: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了自己。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这是套用了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他说“149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而美洲的希望则是在它“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同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也是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因而,对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的含意。
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了自己。”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香格里拉改变了洛克的命运,也认清了自己是否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
[解析] 这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了自己”这句话是在文章中间段的末尾。文章中间段写“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下段写香格里拉也同时发现了自己。要准确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就要联系这句话的前后两段话来分析。
技法探究JIFATANJIU
据位置定含意
对于这类句子,主要是通过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确定其含意的。理解总结句、总领句的含意,需要分别对上文与下文的几段内容进行概括;理解过渡句的含意,需要对上下文内容进行把握;照应句应找准照应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解释。如[例5],题目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特别关注 理解句子含意“五个入手”
(1)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含意一定要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对此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解释词语的技巧,如同义互解、连义互解、虚实互解。
(2)从所在语段、相邻句子入手。这也是解读词句段篇的通用方法,阅读中的所有理解性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任何语言文本,都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在同一个语境中,词、句、段、篇四个语言单位是一个互为诠释的语义系统。因此,理解词语或句子必须借助另外的三个语言单位。有些句子不在文章、语段开头起总起作用,也不在文章、语段结尾起小结作用,而是在文章或者语段中间。对这种句子的理解,特别要结合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是要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3)从特殊位置入手。重要的句子(如总起句、段首句、过渡句、中心句、总结句、抒情议论句等)往往在语段中或文章中起关键作用。理解并解释它时,可先考虑它在语段中或文章中处于什么地位,然后寻找相关答题区间,确定基本含意。
(4)从分析修辞入手。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精辟有力,作者常采用修辞手法。解决的办法是将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从分析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出比喻的本体;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
(5)从文章主旨入手。中心思想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分,任何一个关键句子都会与中心思想有着相关的联系。所以,浏览全篇,把握主旨,也是解答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前提。文章的语言材料,作者所用的每一个句子,都与全文的中心息息相关,因此,只有把握主旨,才能深刻体味句子的含意和表达作用。
边学边练BIANXUEBIANLIAN
[2014·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听雨
叶延滨
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
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细,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
……
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砖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
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
……
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
……
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
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
(有删改)
1.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看,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句子作用的理解的能力。必须从结构和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进行回答。此句位于句首,在结构上就有开篇点题,呼应题目,引出话题等作用;从文章内容(主题)上来说,用雨“是古典的”来表明古人对于此有比现代人更为深刻的理解,由此来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雨声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②人们喜爱雨声,因为雨声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
(2)①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②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句子含意的理解的能力。理解文句的含意遵循“以文解文”的原则,即在原文中该句的上下文甚至全文中寻求答案。应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某些关键词还要兼顾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两方面。如(1)句中的“每一个人”,(2)句中的“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均为关键之处,应着重从这些地方考虑作答。另外应着重考虑“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的深层含意。
3.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别开来;②直述其情其事,省去文字过渡;③扩充文章的思想内涵。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理解标示内容与对应段落的关系。此文为回忆性散文,作者在回忆过程中,穿插现实生活,表达对过去事情的印象、理解,充分显示过去的生活对自己的影响。这样将过去与现在交织,使内容更加充实,内涵更加丰富。
4.“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 “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问:①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②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③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
第二问: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题、文章内容、文章主题的理解的能力。第一问为概括归纳题,答案应力求完备。首先要给文章分出层次,不同地点(南方老城、川滇边界、陕北高原)的雨给作者留下了不同的记忆和感受。然后找出每一部分的关键词,如“漏湿了童年”“让人心怵”“灰色”“苦味”“温馨”“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等。最后进行梳理整合。第二问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句。如对文末“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这样的议论、抒情句段,要特别关注。
课后对点集训
一、[2016·合肥二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就这么旁逸斜出下去
王晓莉
①出单位门时,恰好园林工在修剪道两旁的树木。经过几个季节的生长,这些以樟树为主的树木都已长得有声有色。每棵树都像一个小型国家,有些肆无忌惮地扩张着,街道为此稠密了不少。
②一年两季的被修剪,成了这些树木的必修课。电剪刀哧哧作响,那些长在树顶端或者树身周边的细嫩枝叶,随之纷纷落马。而即使更粗壮些的枝条,也不消五秒钟,就在强大的马力之下一折两断。很快地,这树便被修剪成了一把标准的伞,整整齐齐,笔直向上。不消一个上午,这条街就将撑起一长排绿伞。每棵树都生得一模一样了。
③地面上,那些枝枝杈杈纠缠不休地堆积着。树木的清香四处飘逸,树叶子与松针层叠一处,色彩斑斓。脚踩在上面,柔韧而温暖。这是在园林工眼里,一棵树中比较旁逸斜出,并不值得继续容留于树的那一部分。不能有损于秩序,破坏秩序等于破坏美,等于多余。这大约是园林工人的美学原则。
④但我的,恰好与他们相反。
⑤树最有趣的部分,恰恰在于那旁逸斜出。那几棵枝条如何溜出了向上生长的大部队,而独独朝着左上角努力?一簇叶子又如何密密麻麻聚集在了一起,像开一个研讨会般比别处热闹、喧腾许多?它们没有成为树的主干,没有引领一棵树生长的那股绝对力量。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它们不是“主流”。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⑥一棵树。完全的秩序,完全的规则,该是多么乏味啊,就像兵营,像一律穿了病号服,像活了一生却毫无故事的人。
⑦在我所喜欢的电影里,除了故事主角,导演往往安排些和故事不怎么相干的人。他可能是个独居多年的老邻居,总是抓住一切机会狂热地宣讲着宗教教义、人生哲理,而他的听众,却是两个踢足球之后累瘫在沙滩上休息的男孩子;也可能是个热爱酒精的工人,在电影的背景深处,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苦闷至极的酒。他们类似于文章中的“闲笔”,对于故事的发展或推动其实完全不起作用。
⑧这样旁逸斜出的人,我却总是看得心领神会。很久以后,关于这场电影,我脑子里什么也留不下了,却依然能回忆起他们。就好像在翻阅一堆历史书籍之后,我能记住
的,往往是类似于野史、花絮的部分——它们从历史这棵大树的灰色的树身中旁逸斜出,冲破森严,开出斑斓的花朵,人性的色彩与趣味尽在其中。
⑨在我们周遭的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小人物。他们永不知名,总是存在。他们有着和主流人群不一样的心事、不一样的心路,他们很容易就透露出接近于生命本质的部分,不掩饰、不修剪,因而不做作。门卫、修鞋子的人、路边摆摊卖廉价发饰的母女……他们是世界这棵大树上旁逸斜出的部分。如果世界要唾弃谁,他们必是最先被唾弃;如果世界要剪伐谁,他们必最先被剪伐。但是在被唾弃之前不能自弃,在被剪灭之前不能自灭。他们的力量来源于此。
⑩关于“旁逸斜出”,种过苹果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让人很受鼓舞的故事:在苹果树的树根,常常会突然蹿出一种叫“徒长枝”的枝子。它以惊人的速度爆发,长势凶猛。当它的势头盖过主干时,有经验的果农会毫不犹豫地把已遭虫蛀、遭风雨侵蚀、多年不长的老干剪去。事物的新陈代谢并不只有一种方式。
⑪的确,过了几天,我再看单位门口的那些树木,还是在被修剪的部位,树身又长出了新芽,它们所朝向的,依然是那个旁逸斜出的方向。
⑫那些旁逸斜出的树。那些旁逸斜出的人。且让我们就这么旁逸斜出下去。
(选自《散文》2014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 )
A.在被修剪前,“每棵树都像一个小型国家,有些肆无忌惮地扩张着”,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树木自然生长状态下的茂盛繁密、生机勃勃。
B.第③段描写落在地上的残枝断叶,作者却用到了“色彩斑斓”“柔韧而温暖”等词语,暗含了作者对它们遭受剪伐的惋惜和痛心。
C.第⑦段作者笔锋一转,把思路从对树的命运的感慨转向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深刻。
D.作者叙写苹果树上“徒长枝”这一故事的目的是为了告诉我们,“旁逸斜出”的枝干也有旺盛的生命力,它们都能成为主流,从而揭示了文章主旨。
E.本文语言犀利,措辞华美,充满激情,对底层人、边缘人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与悲悯,挖掘出了人性的深度。
答案 DE
解析 解答此题,可从文章内容、文章主旨、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选项是否符合原文。D项,“它们都能成为主流”太过绝对;E项,“语言犀利,措辞华美”不正确,原文体现不出这种语言特点。所以选D、E。
2.为什么作者认为“树最有趣的部分,恰恰在于那旁逸斜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因为它们为树增添了与众不同的韵味,使之成为独特的个体;②而且这些枝干也与主干一样充满着成长的艰难与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解析 此题可根据“旁逸斜出”的特点来分析原因,解答此题,可先从文中找到“树最有趣的部分,恰恰在于那旁逸斜出”所在的语段,然后根据段意,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答。答题区间在第⑤段,可联系“独独朝着左上角努力”“一簇叶子又如何密密麻麻聚集在了一起,像开一个研讨会般比别处热闹、喧腾许多”,从“独特的个体”和“旺盛的生命力”两个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它们从历史这棵大树的灰色的树身中旁逸斜出,冲破森严,开出斑斓的花朵,人性的色彩与趣味尽在其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比喻手法,把沉重的历史喻作“灰色”的大树,把那些虽然对社会进程没有推动作用却又洋溢着个性的小人物比作“斑斓的花朵”,生动地揭示了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赏和喜爱。
解析 赏析画线语句的含义,可从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的角度赏析。这句话所在的语段描述对象是“这样旁逸斜出的人”,由此可知,“它们”是指“这样旁逸斜出的人”“往往是类似于野史、花絮的部分”;“这棵大树的灰色的树身”是指历史。由此可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然后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的角度答出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与热爱等这方面的评价即可。
4.怎样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文章中获得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标题的含义:既指树木旁生的枝干在被修剪后依然坚持自己的方向,又可以理解为生活在“主流”之外的群体的坚韧和顽强。②结合生活实际:如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社会对“非主流”的包容等。③启示: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包容,允许个体的存在;对于底层和边缘人应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尊重,看到他们身上的可贵品质。
解析 此题有两问,第一问考查标题的含义,解答此题,可联系全文内容及主旨从标题的一语双关意义角度分析,可结合着文章最后两段“那些树木,还是在被修剪的部位,树身又长出了新芽,它们所朝向的,依然是那个旁逸斜出的方向”,“那些旁逸斜出的人。且让我们就这么旁逸斜出下去”,从旁逸斜出的树枝和生活在“主流”主体之外的人和群体的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角度组织答案。第二问,要联系生活实际,例如教育中存在的学生个性尊重问题,然后从包容、尊重个性的发展的角度阐述启示即可。
二、[2016·济南重点中学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野草
丽尼[注]
①在间壁的牛房中的母牛真安静,惯常在后山吼着的松风,也停止了它的呼吸,狗也没有叫吠。整个的村庄,甚至整个的平原,该是全都睡熟了吧?
②女孩子感觉得这夜晚是过于寂寞的;而生活,也同样安静而且寂寞。她才刚刚十六岁,母亲在一年前已经死去了。只有父亲,而他,却每个晚上把她留在这祖遗的房屋里,自己则到镇上去,一直到午夜以后才醉醺醺地歪歪倒倒跑回来。
③荒唐的父亲啊!——女孩子叹息着,感觉寂寞和恐怖。她抖了一抖,拿起火油灯来,走到了间壁牛房里去,好像在这阴惨而寂寞的屋子里,惟有那匹母牛才是一个可靠的伴侣似的。母牛已经衰老了呢。它安静地躺在那里,虽然明知道有人来到它的身旁,但是,却没有动一动的意思。它的头伏在地面,眼睛好像已经阖上,而骨瘦的身体,在那安静的躺卧姿态里,似乎更为显得支离了。年轻的女主人把灯照到它的眼前,端详了一下它的呆滞的眼睛,于是,抚抚它那带着白花的头额,忍不住地有着想要哭泣的抽搐了。
④“母亲……”她模糊地嗫嚅着,一滴眼泪不自主地流下了她的面颊。她记起来,那母牛是母亲坚持着要买来的。她自己,那时还不过十岁。她也爱这只母牛,它是驯良,在那时,它还年轻,有些害羞,怕人摸它的脸面和鼻子,同时,却又非常淘气,爱故意扬起头去,让幼小的女主人的手不能顺利地摸到它的犄角。她把它叫作“傻子”叫作“蠢货”,而它,则把尾巴一撅,趁着她还不曾把缰绳系到那脱了皮的柏树上面,就如飞地跑开了。
⑤然而,记忆却不能永远这么明朗。一层黑的阴影罩上来了。从那时以后,她就被送到城里去,在一处有如修道院的学校里被禁锢起来了。老处女们的眼睛是严厉的,言语是急促而愠怒的。人们不再教她唱着山歌,却教她唱着敬神的歌曲。到这时候,是轮到别人来叫她“傻子”,叫她“蠢货”了。
⑥“傻子,敏子,你十二岁了,你可晓得?年纪不小!”可是,到明年,别人又来提醒她道:“蠢货,敏子,你十三岁了,还不会作祷告?上帝要罚你的!”
⑦她轻轻地咽了一口气,从牛房里,照样端着火油灯,再回到堂屋里来。她有一些幻想,她想着在那遥远的天上,生活应当是快乐的;她想到她的母亲,那个慈祥的妇人,只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就死掉了的。
⑧在村头,忽然传来几声断续的狗吠。她抬起头来,静听着,也许是父亲回来了吧?然而,狗吠声立刻又停止下来,整个村子,一时又重归静寂。
⑨“是赶夜路的人从村头经过呢,”她又低下头来,继续着她的思想。她有一些秘密,但是,她不知道向什么人去告诉。在乡村里,她感觉着她该疏远每一个年长的人,而对于少年人们,她更感觉着一种不自主的羞怯。她孤独着,她不会对人说话,而别人,也同样地用着歧视的眼睛看她,要不然,就是给她嘲笑:“啊,敏姑,乡下住不惯啊!”或者,“敏姑,到底是城里人啦!城里人比乡下人好啊,多斯文!”她感觉得羞惭,感觉得嫌憎和恨恶,然而有时也感觉得一些自满,可是,有什么可以自满的呢?
⑩她有着许多的秘密,她感觉得无论怎样也要向一个人倾吐出来。她从那积满灰尘的笔筒里拿出一根细的铅笔来,在一本抄本上轻轻地写下了两个字:
⑪“妈妈——”
⑫而在灯焰里面,妈妈的慈爱的脸面就好像出现了来;仍然是那样含着微笑,眼睛和嘴唇仍然是显示着坚决和良善,头发上面仍然是包着那块印着蓝色条纹的头巾。女孩子的手指颤栗了,她深深地认识那个脸面,她想要捉住它,然而,她知道那不可能,于是,低下头来,在纸上迅速地写了下去。
⑬“妈妈,我看见您在我的眼前!我在这里是这样寂寞。这是怎样寂寞的地方啊。母牛阿黄也老了呢,没有精神,青草和黄草都不高兴吃……”
⑭她望望灯焰,母亲的脸面变得多么模糊啊,好像是有一些泪花挂在她那含笑的眼睫上面,使那慈爱的脸面变成看不清楚的影子了。她急忙又低下头来,疾疾地写着,好像怕那模糊的影子转眼之间就会消逝。
⑮“……妈,我怎么办呢?您怎样来安排我呢?父亲对我什么事也不管,他忘记我了,好像他已经不记得他还有一个女儿。妈妈,别人瞧不起他,瞧不起我们呢。在乡下,没有合适的人家做亲,人家不要不会作田的女孩子,人们把我们当作了另外的人。妈妈,我怎么办呢?没有人理我——我……我……我是一根野草啊……”
⑯油灯快近熄灭了,只剩有一星如豆的火光,而母亲的影子,也忽地消灭了下去。女孩子把头俯在案上,手里握着笔。“母亲,您在哪里呢?”她喃喃着,“我要到您那里去。……”
⑰在间壁的牛房里,母牛轻轻地叹息着。在村子的一端,狂吠声传来了,凄厉而且恐怖;然而,父亲还是没有回来呢。
(有删改)
[注] 丽尼,原名郭安仁,1909年生于湖北孝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有影响的散文家。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头描写村庄没有风吼犬吠,结尾处描写狗吠的凄厉恐怖,表现了村庄乃至社会的死寂,用以衬托女孩的孤独寂寞。
B.文章具有诗化的结构之美和哀婉沉郁的感伤之情,语言风格独特,清新秀雅,真挚细微。
C.作者把笔触伸入底层民众的社会生活,描写了女孩贫穷艰难的生存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深深的同情。
D.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一系列对比,突显了独处家中的女孩孤苦伶仃、备受侮辱和损害的事实,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E.通览全文,女孩的遭遇令人心酸,其孤独的原因是父亲的冷漠、不负责任,村人的讥讽和学校的禁锢。
答案 CE
解析 C项,“贫穷”错,文中无此意。E项,“学校的禁锢”错,而是女孩自身与村里人格格不入。如第⑨段“有时也感觉得一些自满”,第⑮段“在乡下,没有合适的人家做亲,人家不要不会作田的女孩子,人们把我们当作了另外的人”。
6.请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简要分析第④、⑤段中“傻子”“蠢货”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第⑮段中“我是一根野草啊”一句的含意,并分析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④段是女孩对老牛亲昵的称呼,表现了女孩对老牛的喜爱之情;第⑤段则是学校里的人对女孩的称呼,表现了学校里的人对女孩的讥讽和侮辱。
(2)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女孩对自己像“一根野草”一样无人照顾、无人关爱、任人践踏的不幸命运的深沉慨叹。照应文章题目。
解析 分析词的妙处,首先把词放入不同的语境,结合语境去推测明确词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傻子”“蠢货”是两个称呼,虽然表面上有贬义的色彩,结合不同的语境,第四段她也爱这只母牛,它是驯良的,在那时,它还年轻,有些害羞,怕人摸它的脸面和鼻子,同时,却又非常淘气,爱故意扬起头去,让幼小的女主人的手不能顺利地摸到它的犄角。她把它叫作“傻子”叫作“蠢货”,“傻子”“蠢货”是女孩对牛的昵称,是对牛的喜欢。是贬义词褒用。第五段老处女们的眼睛是严厉的,言语是急促而愠怒的。到这时候,是轮到别人来叫她“傻子”,叫她“蠢货”了。“傻子,敏子,你十二岁了,你可晓得?年纪不小!”可是,到明年,别人又来提醒她道:“蠢货,敏子,你十三岁了,还不会作祷告?上帝要罚你的!”从中看出“傻子”“蠢货”是学校里的人对女孩的称呼,表现了学校里的人对女孩的讥讽和侮辱,这是贬义词。
分析“我是一根野草啊”一句的含意,结合语境从表现手法、表现出的内容、传达的情感的角度分析。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女孩对自己像“一根野草”一样无人照顾、无人关爱、任人践踏的不幸命运的深沉悲哀之情。在结构上,思考与题目、开头、下文的关系,就本题而言,与题目照应。
7.文章描写老牛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首尾照应。文章从老牛入笔,以老牛结尾,首尾照应,使结构更加完整严谨。
②全文线索。文章中老牛贯穿全文,将女孩的遭遇连结为一体,使结构紧凑严密。
③象征母亲,揭示主题。文章中的老牛是女孩的情感寄托,象征了母亲,借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解析 描写老牛的作用,首先选取描写老牛相关的段落,然后结合选取的内容分析其在内容上、结构上、主旨上、表达效果上的作用。首段“在间壁的牛房中的母牛真安静,惯常在后山吼着的松风,也停止了它的呼吸,狗也没有叫吠。整个的村庄,甚至整个的平原,该是全都睡熟了吧?”尾段“在间壁的牛房里,母牛轻轻地叹息着。在村子的一端,狂吠声传来了,凄厉而且恐怖;然而,父亲还是没有回来呢”,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文章中老牛贯穿全文,将女孩的遭遇连结为一体,是本文的线索。在主旨上,从语句(“母亲……”她模糊地嗫嚅着,一滴眼泪不自主地流下了她的面颊。她记起来,那母牛是母亲坚持着要买来的)看出,文章中的老牛是女孩的情感寄托,象征了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8.丽尼的散文被称为“内心探索”散文,请根据本文,探究“内心探索”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细腻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法描写了女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内心独白式的书信,将女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②以人物心理意识来结构文章。文章以女孩的心理意识来连结其遭遇和背景材料。
解析 “内心探索”特点意为善长心理描写。首先点明“内心探索”的内涵。然后从这个角度入手,在内容上、情感上、主旨上、结构上分析心理描写的作用。全文几乎是女孩的心理独白,是女孩意识的展现。在内容上,写出了女孩的内心世界。在情感上,运用心理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单、落寞、对母亲的思念等复杂的情感。在结构上,连接全篇所有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