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45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大庆一中 2019 级高一年级下学期周测卷(六)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5 月 16 日 8:00-9:00 试卷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30 分,每题 3 分)
1.下列划横线的字读音无误的是( )
A.骤雨(zhòu) 纶巾(lún) 一蓑(suō) 还酹江月(lèi)
B.遥岑 (cén) 憔悴(cuì) 料峭(qiào) 重湖叠巘(yǎn) C.罗绮(qǐ) 豆蔻 (kòu) 吟啸(yín) 揾英雄泪(wēn) D.凝噎(yē) 樯橹(lǔ) 玉枕(zhěn) 鲈鱼堪脍(huì)
2.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日图.将.好.景.(把杭州美景画出来)
B.参.差.十万人家(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C.此去经.年.(经过一年)
D.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B.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
C.怎.生.得黑(怎么生得)
D.倩.何人换取(请求)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盈:充满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竟:最终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风流:指有才学而不拘于礼法。
D.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永昼:永远白天。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C.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6.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7.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3 / 6
B.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兴起于隋唐,宋代到达全盛时期。最初叫“曲子词”,别称还有: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 字以内为小令,59-90 为中调,91 字以上为长调。 C、词一般分片或者阕。不分片的叫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D、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秦观;婉约派的代表有柳永、李清照、 周邦彦。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他继承并发展了民间的和文人的词的优良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 条新道路,并给后代的词以相当大的影响。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本单元学习的两 首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期的作品。 C.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现存作品集《漱 玉词》。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词人。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有作品集《稼 轩长短句》存世。
10.古诗词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赋予特定的含义,下列各项中不搭配的一项是( )
A 芭蕉、梧桐------孤独、忧愁 ,离情别绪
B 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
C 白云、明月 -----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D 红豆-----男女爱情或亲情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3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3 / 6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 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 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 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 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 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 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 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
3 / 6
“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
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 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 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 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 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 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 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 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 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 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 时”,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 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 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 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 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11.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一项是( )
A. 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形成了影响。 B.词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也能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 C.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
D. 受听众影响,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
12.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 B.“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 C.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 D.“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
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 B.“诗亡,然后词作,”词被称“诗余”,并不是说诗的发展,到了宋代便开始消亡。
3 / 6
C.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
D.词在咏史言志时,也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其表现情感相对于诗更深沉幽微。
三、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 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 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 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 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 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 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 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 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 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 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 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 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 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 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4.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 B.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 C.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 D.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
10 / 6
15.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 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B. 元昊,党项族,西夏的开国皇帝,在位时对北宋作战,连续夺得胜利,扩展、确立了西夏的疆域。
C.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自 行任免所属掾史。后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二月举行故称“春 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 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轼恪尽职守。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 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 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 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1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2)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四、诗歌鉴赏(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8-19 题。
念奴娇 重九席上 ①辛弃疾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②。莫倚忘怀,西风也曾, 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 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注释】①此词作于庆元六年秋龙山小宴席上,当时词人 61 岁,赋闲家居于江西。②“老兵一笑”“落帽 参军”分别指晋人桓温、孟嘉在龙山高会的趣事。
1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10 / 6
A.这首词以“重九席上”为题,点明了写作时间是农历九月初九。
B. 上片先写龙山重阳小宴,再忆晋人的龙山盛会,由虚到实,令人浮想联翩。 C. 上片取桓温、孟嘉的典故,写酒席上的雅量趣事,追忆仰慕魏晋风度。 D.词人的生活经历与陶潜有契合点,戏谑“何必杯中物”,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19.该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 分)
五、理解性默写(33 分)
10 / 6
20.《望海潮》中的“ ,
, 。”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
10 / 6
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10 / 6
21.《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 “ ?
, 。”
10 / 6
2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诗句是“ , , 。”
23.《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 。 ”
24.《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 , 。”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 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2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有这样的三句“ , , 。”是说词 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 。这里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 愁心中的恨,词篇因此而生动。
2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写作者站在北固亭上瞭望 ,感慨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 孙权那样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了的词句是: “ , 。”
2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写元嘉年间, 宋文帝好大喜功, 草草出兵,结果一败涂地,仓皇而 逃典故的词句是:“ , , 。”作者用典抒情,咏叹当时南宋近事。
2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词中用:“ , , 。”典故 来写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南宋政府不图恢复, 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是宋室臣民的现实,用典抒情, 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29.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 、 ?”可见 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30.李清照的《声声慢》中“ , !”词句是说凄苦的哀愁浸满了作者心灵。身世 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
31.《醉花阴》中,以花喻人的千古名句是“ , , 。”
10 / 6
高一年级第六次语文周测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 B解析:A纶guānC揾wènD脍kuài
2.答案 C解析 经年:年复一年。
3.C解析:怎么,怎样
4.A解析:B项“竟”:竟然,心情不好;C项“风流”,应指英雄业绩;D项“永昼”,应指漫长的白天。
5.D
6.C解析:ABD均为借代,C比喻。
7.B
8.D解析:秦观是婉约派词人
9.D解析:辛弃疾应为南宋词人。
10.D 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1.试题分析:B.与题干所问的无关,所答非所问的问题。
12.试题分析:C. 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诗的语言晦涩艰深”与原文没有关系。
13.试题分析:A. 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格,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从第一段“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可以看出该项错误。
10 / 6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14. B断句选.分析见答案的翻译
15.D乡试在八月举行,叫秋闱。
16. 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理解错误。文中说“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对“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的“厌”理解错误。
翻译(1)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文集。(得分点:比:等到,到;冠:20岁;属文:写文章;日:每天;四处各一分。句意一分。)
(2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得分点:庐:动词,搭建茅屋,意译为住,分堵:分段;卒:最终;全:保全,四处各1分。句意一分。)
完整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文集。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但是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参加殿试,中乙科。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任职大理评事签书风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门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水一定不能冲塌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
10 / 6
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锨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当初,宋太祖时实行差役制度,时间长了,产生了弊病。王安石担任宋神宗的宰相时改为免役制。司马光担任宰相,知道免役的害处,不知道它的好处,想要恢复差役制。苏轼说:“差役制和免役制各有利弊。免役的害处是官吏聚敛民财,钱财聚集在朝廷而百姓闹钱荒。差役的害处是百姓长时间服役,不能专心全力在农事上,此时那些贪婪狡猾的官吏就趁机做一些不法的事情。这两种害处的程度,大概是相等的。”司马光并不认为苏轼说得正确。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很愤怒。苏轼说:“当年宰相韩魏公(指韩琦,是宋朝时辅佐过三任皇帝的宰相)指责陕西省的义勇军,您当时是谏官,努力和他争执,韩公不高兴了,您也不顾。苏轼以前听您详细说过这件事,难道今天您做了宰相,就不许我苏轼把话说完吗?”司马光听完笑了起来。
苏轼自从成为举人到后来出入皇帝身边做侍从,都一定是以爱戴君王为根本,忠心耿直的言论,正直无畏的节操,都远远在众大臣之上。只是他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使得他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在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去世,享年66岁。
四、诗歌鉴赏(9分)
18.B(B项应为由实到虚)
19.(1)抒发了词人在现实中倍感物是人非,知音稀少的凄凉之情。词人追忆晋人龙山盛会的雅量趣事,然而晋人已逝,樽前客稀,惟余“眼中三两飞蝶”的凄凉。
(2)抒发了词人对陶潜躬耕归隐的赞叹和仰慕之情。由于“凄凉今古”知音稀少,故词人空杯问陶,赞叹“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须信采菊东篱”也体现了词人对陶潜归隐生活的仰慕。
(每点3分,情感1分,分析2分)
五、理解性默写(33分)
20.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0 / 6
2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3.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25.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26.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8.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29.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30.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 / 6
相关文档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2021-06-0316页
- 【物理】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92021-06-026页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2021-06-019页
- 物理卷·2018届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2021-06-017页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2021-05-317页
-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2021-05-314页
-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2021-05-287页
-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2021-05-2710页
-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2021-05-2710页
-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2021-05-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