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50 KB
  • 2021-06-04 发布

湖北省孝感市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湖北省孝感市重点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太阳、流水、钟声都是时间的象征,那么我们所说的“时间”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时 间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时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②人类对时间的认识来源于对自然的观察。一方面,天体运动造就的昼夜、月相和季节 等有着近似固定的周期,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与之和谐的节律,古人据此设置历法 规则,创造了以年、月、日(以及后来无关天象的时、分、秒)为标度的时间体系。当这些标 度被数学化后,自然的时间就成为测度的时间。另一方面,能够感知“自我”和“现在”的 生命,都难逃生老病死的命运。古人先验地意识到自己“向死而生”,联想到现在进入过去, 未来进入现在,人死不能复生,覆水不能再收——“时间之矢”仿佛是一条线性、均匀、“逝 者如斯”的河流。 ③上述两种经验,奠定了数学化、空间化的时间观的基础。它们对应不同的世界观和历 史观,启发了人类对时间本质的思考。古印度和古希腊人觉得时间是循环的;犹太教和基督 教则基于上帝和创世的观念,主张有始有终的线性时间。到了中世纪后期,线性时间观已经 深入欧洲社会。16 世纪新式钟表诞生,其结合了两种时间观念:指针的运动既模拟循环,也 呈现流逝。钟表时间进入城市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重构了人与时间的关系,推动了关于时间 本质的思考。德国科普作家托马斯·德·帕多瓦认为,这是现代时间及其观念被“发明”的 年代,甚至是“近现代/新时代”的开端。 ④以新式的钟表时间为参照,所有社会活动都变得可预期、可规划,能够像钟表机械那 样运转有序。同时,新式时间也将效率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效率本身就是由测度时 间所定义。时间如影随形——效率无处不在;时间愈发精确——效率更加珍贵。当效率成为 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和技术装置的基本参数,时间也被赋予价值。 ⑤然而,尽管效率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时间始终属于稀缺资源。甚至,人们在相 互竞争之外,还要与时间竞争,如同赛场上的跑者。在越收越紧的时间之网里,“人们对过 去充满了悔恨,对未来充满了恐惧,试图拼命地抓住现在”,甚至需要刻意打发富余的时间。 就在这并驱争先、熙熙攘攘之中,世人陷入一种集体焦虑,在抱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同 时,绝望地怀念过去:“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 2 - ⑥时至今日,我们的时间经验依然受到钟表的主导。但是,与太阳、流水和钟声一样, 钟表时间只是时间的具象。想要探索真正的时间,我们必须追根溯源,寻找那个独立于物质、 运动和观察者的时间本身。托马斯·德·帕多瓦在《莱布尼茨、牛顿与发明时间》中讲述的 故事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经验、时间工具和时间观念,分辨于躁动的时间之网, 我们才能少一点无措和迷茫,多一分自信与坚强。 (摘编自《<莱布尼茨、牛顿与发明时间>序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设置的历法规则和人类对自身命运的认识,实际上都是源自人们对自然的观察。 B. 新式钟表的诞生及其广泛使用,重构了人与时间的关系,让社会活动变得有序。 C. 我们在与他人竞争,与稀缺的时间竞争时,会对过去、现在、未来产生种种感受。 D. 如果摆脱钟表对我们的主导,我们将不会陷入无措和迷茫,从而变得自信与坚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时间是什么”引出对时间本质的思考,并提出对待时间的具体办法,层层深入。 B. 线性时间观深入欧洲社会,有力证明了古印度和古希腊人的循环时间观是落后的。 C. 文中在论述时间和效率的关系时,从时间与效率的相互作用出发,论证了时间的价值。 D. 文章运用比喻、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对时间的认知作了形象、鲜明、充分的分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谷雨前后,点瓜种豆”,人们对谷雨时节的农事安排,充分利用了植物进化过程与季节 固定周期之间的和谐节律。 B.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的这两句诗体现了自然时间的流逝性以及稀缺性。 C.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从张若虚的感悟中,我们可以寻找到独立于物质、 运动和观察者的时间本身。 D. “时间就是金钱”,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理解,即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来获利。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 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 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D 项,“我们将不会陷入人生的无措和迷茫,从而变得自信与坚强”是错误的。由原文“我们 - 3 - 才能少一点无措和迷茫,多一分自信与坚强”可知,如果摆脱钟表对我们的主导,我们只能 少一点无措和迷茫,而不是不会陷入人生的无措和迷茫。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 项,“并提出对待时间的具体办法”是错误的。原文中并没有“提出对待时间的具体办法”。 B 项,“有力证明了古印度和古希腊人的循环时间观是落后的”是错误的。由原文“16 世纪 新式钟表诞生,其结合了两种时间观念”可知,“循环时间观”并不落后。 D 项,“对比”是错误的。文章没有运用“对比”的论证方法。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根据 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 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 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 项,“我们可以寻找到独立于物质、运动和观察者的时间本身”是错误的。张若虚的感悟并 没有脱离物质、运动和观察者独立存在。 故选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链式数据库,是以密 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打个比方,某村庄村民每次发生交易, 即通过村中广播向所有村民播送交易信息,经村民核实,把此信息记在各自账本上,就形成 数据区块,这些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录下来的一个个区块串成一条链就是区块链。 - 4 - 目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划分为三类场景:一是价值转移类,如虚拟货币的创生 及其在不同账户间的转移;二是存证确权类,将信息记录到区块链上,如电子合同和版权确 权;三是授权管理类,如利用智能合约控制数据访问。此外,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升级,还 存在多类型融合的场景。由于区块链具有点对点、无国界、无主权及无特定法律责任承担主 体等特征,在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亦带来很多风险。当前,金融相关领域区块链的应用最 为集中,涉及区块链的法律风险也主要发生在这个领域。 (摘编自邓建鹏《区块链的法律监管必须跟上》) 材料二: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只要 能够确保上链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那么区块链就可以解决信息的“存”和“证”难题。比 如在版权领域,区块链可以用于电子证据存证,以保证不被篡改,并通过分布式账本链接原 创平台、版权局、司法机关等各方主体,可以大大提高处理侵权行为的效率。 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与 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同,区块链上的信息都会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于每一个节点,通 过“全网见证”实现所有信息的“如实记录”。 区块链形成“共识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信 任互联网”的转变。比如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任问题。 区块链恰能在供应链金融中弥合信任鸿沟。区块链可以增强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可信度,通 过链上可拆分的电子凭证实现资金的流转融通,打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解决多级供应 商的融资难问题。 总体而言,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而创造价值。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区块链难懂?评论员讲给你听》) 材料三: 在安徽省农贸市场上买一盒香菇,扫一扫产品标签上的数字身份码,就可以查看香菇从 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部信息,其中还有政府的监管信息、专业的检测数据和企业的质量检验 数据等,所有的溯源数据都可以在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满天星区块链上进 行查询。 安徽省农业信息化产业技术体系区块链试点工作,从“一朵菇”的区块链应用开始,由 点到面稳步推进,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朵菇”基于满天星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入棚时,每个架子上的菌包就拥有了 - 5 - 一个记入满天星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的唯一的身份码。菌菇从培养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如人工 剥袋、智能增湿、智能通风和施肥、菌菇采摘、鲜菇销售、冷藏存储、精选分拣、干货销售 等所有环节的操作信息,都加密写入满天星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进行存证。 “一朵菇”区块链应用,只是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服务的 600 多个满天 星区块链应用客户中的一个,此类应用还有安吉白茶、中宁枸杞、明德中药材等。 (摘编自中华网《区块链成国家战略 十亿商品低调上“满天星区块链”》) 4. 下列对“区块链”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区块链是一种链式数据库和分布式账本,具有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分布式等特点。 B. 区块链的技术应用可以划分为价值转移,存证确权,授权管理,多类型融合四类场景,其 中存证确权最重要。 C. 区块链带来了巨大便利,当前在金融相关领域应用最为集中,涉及相关法律风险也主要在 金融相关领域。 D. 区块链上的信息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可以有效避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篡改。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有缺陷,部门间数据不能共享,而区块链通过“如实记录”打通了这样 的“数据壁垒”。 B. 区块链可解决信息“存”与“证”的难题,但这需要有个前提,即保证上链信息和数据的 真实性。 C. 区块链能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信任问题,所以它能解决因信任问题造成的中小企业融资 难、融资贵的问题。 D. 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而创造价值,满天星区块链应用客户已有 600 多个,展示了区块链广 阔的应用前景。 6. 作为区块链应用中的一个成功案例,“一朵菇”是如何赢得消费者信任的?请结合材料内 容概括分析。 【答案】4. B 5. A 6. ①借助区块链“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特点,真实存证“一朵菇”的相关信息。②借 助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让“一朵菇”的信息全网见证,全网共享。③消费者通过扫码 可溯源求证产品信息,从而信任“一朵菇”。 【解析】 【分析】 - 6 - 【4 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 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 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 项,“其中存证确权最重要”理解有误,文中无从得出此结论,无中生有。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 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 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A 项,“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有缺陷”分析有误,材料二第②段中“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同, 区块链上的信息都会通过点对点广播的形式分布于每一个节点”,这里强调的是“不同”, 而不是说“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有缺陷”。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 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词句,归纳要点,顺应问题的 方向,然后组织答案。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内容概括分析“一朵菇”是如何赢得消费者信任的。 材料三中,“基于满天星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入棚时,每个架子上的菌包就拥有了一 个记入满天星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的唯一的身份码”表明借助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技术特 点,能真实存证“一朵菇”的相关信息。“在安徽省农贸市场上买一盒香菇,扫一扫产品标 签上的数字身份码,就可以查看香菇从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部信息”,表明费者通过扫码可 溯源求证产品信息,从而信任“一朵菇”。“其中还有政府的监管信息、专业的检测数据和 企业的质量检验数据等,所有的溯源数据都可以在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满 天星区块链上进行查询”,表明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在区块链上,全网共享,随时可以查证。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 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 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 - 7 - 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 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 对照,辨明正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贵客来临 高沧海 初二,媒人递信儿说,初六大李庄要来人。 我爹当然知道大李庄来人事关重大。 但我爹是个疲沓主儿,初六,还早着哩! 我爹手搭凉棚看天,这日头也是个贫命,你就是这天上的皇帝佬,何不坐床上,喝一碗 玉米糊糊肉末粥,再喝一碗红糖水冲鸡蛋花,穿大袍子蹬皮鞋,不忘提瓶好酒,比如沂河白 干,慢慢来上天,没人会嫌你懒,偏偏急三火四,让人一睁眼它就挂天上好几竿子高,容不 得人好好喝一碗玉米糊糊粥。我娘催我爹,日子定了,那就按媒人说的来,快去他姑家和他 奶奶家拉几口缸顶数,问问肖大家里的,把她家的猪赶到咱圈里来,还有,豆地里的草该比 豆还高了。 我爹捧住脑袋,你烦不,还让人好好吃饭不,糊糊粥,糊糊粥,啥时能见天喝上碗红糖 水冲鸡蛋花。 红糖水冲鸡蛋花是我们这里待客的最高规格,得是贵客上门。 即将来的大李庄女方家,就是贵客。 大李庄的女方家相中了我哥,我哥当兵去新疆了。女方家上门来访是我们这里的规矩, 人家金疙瘩银疙瘩的女方将来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一个锅里摸勺子的是什么样的人,走什 么样的街,住什么样的屋,父母兄长都要一一把脉,看中人在相亲的过程里只占三分,看看 家庭是否安康富足和睦,又占三分。有了这六分,女方家便可坦然喝下男方准备好的红糖水 冲鸡蛋花,高声说,谈婚论嫁,皆大欢喜。否则,人家会抬头看天说,日头高咧,田里的草 要锄咧,圈里的猪要喂咧,任桌上的红糖水冲鸡蛋花怎样地鲜艳夺目,香气扑鼻,人家眼皮 也不抬,迈脚就告辞,不管媒人的一脸灰。亲事到这份儿上,十分里六分清零,基本就算黄 了。 我娘对我爹说,等事都办妥了,初六那天,有你喝的。 - 8 - 我爹说,到他姑家到他奶奶家,就这几脚路,缸盆那啥的,我一霎儿就办得,回头遇上 肖大家的,我给她说说,我只给她一说借她家的猪使使,一说就中。 我爹说,才喝了一碗玉米糊糊粥,清肠寡肚的,好难受,我喝口酒,喝口酒耍耍它。 爹喝了酒,一头栽炕上,直睡到红日西沉。 初三,我爹把最后一口酒倒进肚里,用筷子从已空了的咸鸭蛋壳里掏了三掏,又舔了一 嘴后,大门响了。 天哪,大李庄的贵客来了,大李庄的贵客,提前来了。 大李庄的贵客在堂屋里转了一圈,我娘挣扎着从黑乎塌塌的床上抬起身来,为首的贵客 伸出双手握住我娘的手说,大嫂,你身体不好,莫起来。 没有传说里的十口大缸,每口缸里都装着满当当的粮食,没有画着喜鹊登枝的红塑料壳 绿塑料壳暖瓶,没有镶着红梅花的茶壶茶杯,更别提缝纫机收音机了,油星麻花的小方桌上, 只有倒着的一个破酒盅,一个掏空的鸭蛋壳。喝得歪歪扭扭的我爹扶着门框说,不对,日子 不对咧。 贵客们交换一下眼神,来到院子里,猪圈里没有传说中的肥猪,也没有成群的猪崽儿。 我奶奶听说贵客来了,举着包红糖风一样赶到我家。贵客站在猪圈边拱手说,老人家, 日头高咧,田里的草要锄咧,圈里的猪要喂咧,告辞。 白花花的太阳照着猪圈上的茅草,照着猪圈边儿上的一卷儿钱,是钱,真真切切的钱, 我爹即便站在十步开外闭上眼都能嗅到钱的味道,他捡起来,一时通往村外那条路上风起土 涌的都是我爹变了腔调的喊声,钱,大李庄的钱,大李庄的钱掉了! 大李庄的贵客很镇定,为首的贵客淡淡地摆摆手,说他们谁也没掉钱。 我爹说,可是,可是…… 贵客说,回了。 我爹蹲在猪圈边抱着头,二十块钱哪,小学校里的邱麻子邱校长一月才多少钱。我爹仰 起脸,他闭上眼睛,一手儿沂河老白干,一手儿红糖水冲鸡蛋花,神仙呀! 我爹笑了,我爹攥着钱,又呜呜地哭了。 我爹用我奶奶拿来的那包红糖冲了三碗鸡蛋花儿,他一碗娘一碗我一碗。爹一气儿喝光 了那碗鸡蛋花儿,一抹嘴,出去了。 爹用那二十块钱,买回来两头小猪崽。 两年后,正如媒人说的那样,我家每口缸里都装着满当当的粮食,有画着喜鹊登枝的红 塑料壳绿塑料壳暖瓶,有镶着红梅花的茶壶茶杯,肥猪满圈也就罢了,更重要的是,还有一 - 9 - 台让人看不够爱不够的电视机。 大李庄的女方嫁过来了。 我哥悄悄说,女方她爹一高兴没留住嘴,如果爹那天捡了钱,没有追出来,这亲事就算 黄了;即便追出来,却又买了酒吃,这亲事也算黄。女婿家穷,倒不是最要紧,要紧的是人 不能落了价儿。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语言流畅,对方言口语进行改造运用,有鲜明地方色彩,符合人物特征,生动活泼, 幽默风趣。 B. 小说开篇写我爹对“红糖水冲鸡蛋花”“玉米糊糊”的向往,塑造了一个疲沓、慵懒,眼 界不高的老农形象。 C. 为了儿子相亲成功,家人提前筹划,然而计划没来得及实施,女方家人提前造访,小说情 节突转,引人入胜。 D. 小说围绕相亲的故事展开,通过表现我家的贫穷,以小见大,着力揭示导致乡村贫穷的深 层社会原因。 8. 文中划线的句子中,“我爹”为什么先“笑”后“哭”?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9. 作者高沧海认为小说的主题应该体现“情怀与境界”,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7. D 8. ①“笑”主要是因为物质上的满足感,长久以来想喝碗红糖水冲鸡蛋花 的愿望终于要实现了,并且十分意外拥有了二十元“巨款”,对女方家的这种帮扶心存感激。 ②“哭”主要是因为内心难言的酸楚、失落、愧疚心理,尽管得到了一笔“巨款”,可儿子 的亲事眼看黄了,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此外这笔钱毕竟是别人给予的,受之有愧。③由 “笑”到“哭”,体现了父亲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父亲幡然醒悟,决心一改过去的疲沓、 懒散。 9. ①小说反映了人性在贫穷与物欲面前坚守的主题。“贵客”看重的是主人的品质,“要紧 的是人不能落了价儿”,有意以巧妙的方式帮助主人家摆脱贫困,“我爹”在金钱面前经受 住了考验,因诚实获得财富,靠勤劳走向富裕。②作者描绘了一幅充满质感与温情的生活画 卷,表达了对中国农村的关注,对特定时期农民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关注。既有对他们身 处贫穷的悲悯之情,更有对他们用双手改变现实的讴歌。 【解析】 【7 题详解】 - 10 -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 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 项,“着力揭示导致乡村贫穷的深层社会原因”分析错误。小说突出的时代背景是“贫穷”, 但并没有着力揭示贫穷的社会原因,而是写人性在贫穷与物欲面前的坚守,读至最后如雾散 开,暖阳照彻,使读者感到希望。 故选 D。 【8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含义及赏析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对句子的理解一定要做到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不能孤立理解这个词,应联系全文。具体答题中要做 到“三结合”,及结合句子本身(是否使用修辞手法或其它手法)、结合上下文、结合主旨(句 子的含义不能脱离、背离主旨)。基本答题思路为:用什么手法、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 在结构上具有什么作用。 “我爹笑了,我爹攥着钱,又呜呜地哭了。”句中,“我爹”先“笑”后“哭”,结合文本 分析其内心活动如下:由于父亲的疲沓,爱喝酒,“我家”十分贫穷,为了应付女方家贵客 过来查看,他们打算弄虚作假,没想到,女方家提前过来查看家底,一切都露馅了,女方家 没有喝他们的茶,回去了。“我爹笑”是喝着准备给女方家贵客喝的红糖水冲鸡蛋花,感受 到物质上满足,又十分意外地得到女方家丢下的二十元“巨款”。“我爹哭”是因为贫穷, 儿子的亲事眼看黄了,内心充满了难言的酸楚、失落和愧疚,对未来的生活感动迷茫。由“笑” 到“哭”,既表现了“我爹”诚实的品质,又带来了“我爹”幡然醒悟、发奋图强的转机, 为最终得知真相、揭示小说主题做铺垫。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小说主题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有关主题的探究性题,解答此题,首 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是否真实,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联系小说具体内容,从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由与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 可。 小说围绕相亲的故事展开,通过表现我家的贫穷,展示人性在贫穷与物欲面前的坚守。女方 家贵客看到了“我”家的贫穷,有意丢下了二十元前,想暗中帮助“我”家,体现了乡邻之 间的互帮互助的温情。“我爹”虽然贫穷,却追到村口,要还钱,体现了“我爹”朴实、正 直、有骨气的人品。最后,女方家看到“我”家,发奋图强,摆脱了贫穷,也嫁过来了。 - 11 - ②小说对“红糖水冲鸡蛋花”这种简单的食物反复描写,既有利于刻画农村的贫穷,又充满 质感和温情。这在当时被称为最好的食物,要留着给贵客喝,自己只能喝玉米糊糊,如果不 同意婚事,女方家就要借口回去,“日头高咧,田里的草要锄咧,圈里的猪要喂”。小说中 “我爹”的醒悟和转变,让读者感到了希望。 【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中重要的句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点明主旨的句子,即“文眼”句;②显示结构层次的 句子,即领起句、过渡句、收束句、结论句等;③内涵丰富,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 的句子;④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⑤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句子的含意有三个层面:①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一般而言,句子的表层意义理解 起来比较简单,也不是高考的考查重点所在;②句子的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考查 在一定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一般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在;③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 意。语句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言在此而意在比的含意,这也 是高考中常考的。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吏部左侍郎杨公传 王先谦 杨公讳永斌,字寿廷。康熙三十八年举人..。援例发广西,补临桂知县,以廉能爱民称。 遭丧去职,百姓送者号泣塞路。服阕,补直隶阜平,署.平山,改大城。因捕内监事落职,民 泣吁巡抚..保留。疏上,诏复官。先是,上顾内侍籍大城者问曰杨某居官善否对曰不善其为政 严有犯必惩人皆自危。上于是知公果贤,遂有是命。居二年,上问公于总督李维钧,维钧以 迂执对。上问故,对曰:“盐典商规不受,毙盗不以闻。”上曰:“信如是,良吏也。”数 日,擢威宁知府。召见,温语嘉奖。 威宁与乌蒙、镇雄邻,二府夷人不靖。公至,单骑入乌蒙夷巢抚慰之,而密遣人伪市贾, 分道图其地形。归,公进谒云贵总督鄂尔泰,鄂公曰:“上任君威宁,责望重,君知之乎?” 公因言二土酋不惩,终为边患,出怀中图进。鄂公喜,问计。公曰:“乌蒙禄万钟年幼,诸 土司..未附。图之,今其时矣。请毋旷日劳师,但发成宁、毕节兵压境,驰书谕以川督劾万钟 不职,奉命质审。万钟出,它不问,否则,兵疾临之。乌蒙平,镇雄势孤,必乞降。不一月, 二府定矣。”鄂公从之。召万钟,不至。令公进讨,万钟遁,乌蒙遂降,镇雄陇庆侯亦请纳 - 12 - 土。凡三十三日而兵罢。 公受知两朝,宠赉不可胜纪。入觐召对,赐坐及茶宴、御书、御马、鞍辔,自午门出, 时人荣之。孙杨漌,官浙江按察使。后裔以文学科第世其家勿绝。其六世侄孙基善,以祖徙 湖南为黔阳拔贡,笃行博学,与余友善,乞为其家传。 (节选自《虚受堂文集》,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顾内侍籍大城者问曰/杨某居官善否/对曰/不善/其为政严/有犯必惩/人皆自危 B. 上顾内侍籍大城者问曰/杨某居官善否/对曰/不善/其为政严/有犯必惩人/皆自危 C. 上顾内侍/籍大城者问曰/杨某居官善否/对曰/不善/其为政严/有犯必惩/人皆自危 D. 上顾内侍/籍大城者问曰/杨某居官善否/对曰/不善/其为政严/有犯必惩人/皆自危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人:明清两代,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办的乡试中被录取者称举人。 B. 署:暂任、代理官职。表示暂代官职的还有权、摄、补、行、守等词。 C. 巡抚:又称抚台,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 D. 土司:元、明、清各朝在边远民族地区授予其首领的世袭官职,也指被授予这类官职的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寿廷清廉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他因丧事离职,送行的百姓大哭,堵塞道路;又因逮捕 太监而落职,百姓为他请命,加上皇帝的肯定,最终得以官复原职。 B. 杨寿廷在平定乌蒙中有勇有谋,策略得当。他单骑深入乌蒙,表面上抚慰乌蒙夷人,而暗 中派人假扮成商人,绘制地图,并提出以上司质审为名,军队压境的策略。 C. 杨寿廷考虑深远,指挥得当。他筹划处置邻近两府不安定的夷人,确保威宁府的安定,主 张先平乌蒙后收镇雄,各个收服,最终在他的指挥下,出兵平定了两府。 D. 杨寿廷深受皇帝信任,家世昌盛。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深受优待,得到皇帝很多的赏赐; 他的子孙、后裔在文学、科举上多有成就,家族世代昌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曰:“信如是,良吏也。”数日,擢威宁知府。 (2)但发成宁、毕节兵压境,驰书谕以川督劾万钟不职,奉命质审。 【答案】10. A 11. B 12. C 13. (1)皇帝说:“如果的确像这样,那他是好官吏。”过了些日子,提拔杨公为威宁知府。 - 13 - (2)只要调发成宁、毕节的军队逼近边境,骑马急奔送信告知四川总督弹劾禄万钟不称职, 奉命审问他。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 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 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 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 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 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本题句意为: 此前,皇上询问户籍在大城县的内侍:“杨寿廷做官是否优秀?”内侍回答说:“不优秀。 他为政严厉,有人犯事一定要惩戒,人人都害怕。”“内侍籍大城者”是定语后置句,中间 不能断开,排除 C、D 两项;“人”是“皆自危”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 项。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 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 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B 项,“补”不是表示暂代官职的词,补,补任空缺。 故选 B。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 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 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 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 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 C 项,“指挥得当/在他的指挥下”错误,从原文第 2 段“鄂公从之。召万钟,不至”可知说 明实际的指挥是云贵总督鄂尔泰;“出兵平定了两府”错误,从原文第二段“令公进讨,万 钟遁,乌蒙遂降,镇雄陇庆侯亦请纳土”可知镇雄是迫于形势,自己请降的。 故选 C。 - 14 -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 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 的关键词。 第一句重点字词:信,的确;如,像;擢,提拔;“信如是,良吏也”判断句 第二句重点字词:但,只要;驰书,骑马急奔送信;不职,不称职。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 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 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 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 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杨公名永斌,字寿廷。康熙三十八年考中举人。依照惯例被派往广西任职,补任临桂知 县,因为清廉有才能、爱护百姓而被称赞。遭逢丧事离职,送行的百姓大哭,堵塞了道路。 服丧期满,补任直隶阜平县知县,代理平山知县,改任大城县知县。因为逮捕太监的事情而 落职,百姓哭喊着呼告巡抚保留杨公的官职。奏疏呈上,皇上下诏恢复了他的职位。此前, 皇上询问户籍在大城县的内侍:“杨寿廷做官是否优秀?”内侍回答说:“不优秀。他为政 严厉,有人犯事一定要惩戒,人人都害怕。”皇上于是知道杨公果然贤能,就有了这个(官 复原职的)任命。过了两年,皇上向总督李维钧问起杨公,李维钧回答说(杨公)迂腐固执。 皇帝追问原因,他回答说:“(杨公)不接受盐商的商规,杀死盗贼不向上级报告。” 皇帝 说:“如果的确像这样,那他是好官吏。”过了些日子,提拔杨公为威宁知府。皇帝召见他, 温和地与他谈话并称赞奖励他。 威宁与乌蒙、镇雄相邻,乌蒙、镇雄两府少数民族不安定。杨公到任后,单枪匹马进入 乌蒙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抚慰他们,而暗中派人假扮成商人,多路绘制乌蒙的地形图。回来后, 杨公拜谒云贵总督鄂尔泰,鄂公说:“皇上任命你治理威宁,责任重大,期望殷切,你知道 吗?”杨公于是说乌蒙、镇雄两地的酋长如果不惩治,最终会成为边境的祸患,并拿出怀里 的地图进献给鄂尔泰。鄂尔泰很高兴,向他询问计策。杨公说:“乌蒙首领禄万钟年幼,各 地的酋长没有归附他。谋划平定乌蒙,现在正是时候。请不要耗费时日,使军队疲劳,只要 调发成宁、毕节的军队逼近边境,急忙送信告知四川总督弹劾禄万钟不称职,奉命审问他。 - 15 - 万钟出现,其他不责问,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军队迅速到达乌蒙。乌蒙平定后,镇雄势单力 薄,必定请求投降。不到一个月,二府就安定了”。鄂尔泰听从了他的意见,召见禄万钟, 万钟没来。鄂尔泰让杨公进军讨伐,万钟逃跑,乌蒙于是投降了,镇雄的陇庆侯也请求献纳 土地归附。一共三十三天就停止了战斗。 杨公在(康熙、雍正)两朝受到赏识,皇帝给他的赏赐不可胜数。入朝觐见皇帝接受询 问,皇帝赐座与他一起饮茶,并赏赐他御书、御马、马鞍,从午门出来,当时的人认为这很 荣耀。他的孙子杨漌,官任浙江按察使。后代以文学、科举继承家族基业,没有断绝。他的 第六代侄孙杨基善,因为祖上的恩德迁徙到湖南被选为黔阳县的拔贡,品行淳厚,学识广博, 和我友善,请求我为他家作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徙倚[注] 陆游 渔扉夕不掩,徙倚欲三更。 月正树无影,露浓荷有声。 峥嵘岁将晚,悄怆恨难平。 坐念中原没,男儿恐浪生。 【注】徙倚:徘徊。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首联紧扣题目“徙倚”,既交代了徙倚的时间,又暗示了诗人的境遇。 B. 本诗颔联写树木隐匿在昏暗的夜色中,寒露侵衣,营造了清冷阴森的意境。 C. 回顾往昔,作者慨叹时光易逝,内心怅恨不平,悲伤和遗憾之情溢于言表。 D. 本诗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法,既写徙倚所见,又写徙倚所思。 15. 本诗尾联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两句表达的情感有何 异同? 【答案】14. B 15. 相同点:都表现了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和虽有雄心壮志, 但无法施展的无奈之情。不同点:①“坐念”两句表达了对中原陷没的悲痛,同时又有建功 立业的愿望。②“塞上”两句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 16 -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 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 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 项,“树木隐匿在昏暗的夜色中”与原文不符,“清冷阴森”与原诗意境不符。“月正树无 影,露浓荷有声”意思是“月正当头,树木笼罩在月色中,没有树影;更深露重,时有露珠 滴落在荷叶上的声音传出”,营造了一种孤寂静谧的氛围。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句含义及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诗句含义就是翻译诗句大意; 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 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 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坐念中 原没,男儿恐浪生”,意思是“白白地担心中原陷落,作为男子汉,恐怕要白来这世上一回”。 “坐”是“徒,白白”的意思;“坐念”是“白白地惦记”;“念”的对象是“中原没”, 可见诗人是挂念中原陷落,自己却又无可奈何,表达了对中原陷落的悲痛;而“男儿恐浪生” 则是担心自己此生无法建功立业,实则是有建功立业的愿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 已先斑。”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 首的。诗人用“塞上长城空自许”一句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 舍我其谁。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 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这一结局,非诗人 不尽志所致,非诗人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怆而郁 愤。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 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 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 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 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 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 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 - 17 - 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 ,______ ”描写了营帐中氛围热闹、 情谊浓郁的饯别场景。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_______ ,_______ ”两句比喻来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_______ ,______”两句,写出随着 时间的流逝,英雄的丰功伟绩都化作了历史陈迹。 【答案】 (1). 中军置酒饮归客 (2). 胡琴琵琶与羌笛 (3). 寄蜉蝣于天地 (4). 渺沧海之一粟 (5). 舞榭歌台 (6).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 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 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羌、蜉、蝣、渺、榭。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 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 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 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 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 “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以来,黄金的价值 金色以华丽、高贵、神圣等象征意义。历经风雨,古老 的紫禁城仍然能够向世人展示其金碧辉煌的“外衣”,与黄金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不仅黄 金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而且稳定性非常强,氧化速度非常慢,可以长期保持光芒。这 样一来,建筑物无论历经多长时间,始终金光闪闪。而黄金应用于紫禁城古建筑的做法,正 是我国传统贴金技术的体现。所谓贴金,是将成色很高的黄金,打造成极薄的金箔片。此时 的金箔具有很强的 ,利用特定的材料可将其贴在建筑构件的表面,并保持长久不脱 落。作为贴金的材料,金箔的加工要求极其苛刻。金箔是用黄金捶成的薄片,把一块金“疙 - 18 - 瘩”打成 0.12 微米厚的薄片,需要两个人面对面打上万次。经捶打出来的金箔,薄如蝉翼, 软似绸缎。民间传说,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金箔打制技艺之精 。金箔有很 强的反光性,贴到错落有致、起伏有序的纹样上,大大地增加了金箔的反光面,古建筑纹饰 衬托贴金的光泽,金箔又饱含纹样的纹理,纹饰与贴金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赋予 附着性 可见一斑 相得益彰 B. 赋予 吸附性 可想而知 相得益彰 C. 给予 附着性 可见一斑 相辅相成 D. 给予 吸附性 可想而知 相辅相成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仅黄金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而且稳定性非常强,氧化速度非常慢,可以长期散发 光芒。 B. 黄金不仅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而且氧化速度非常慢,稳定性非常强,可以长期保持 光芒。 C. 不仅黄金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而且氧化速度非常慢,稳定性非常强,可以长期保持 光泽。 D. 黄金不仅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而且稳定性非常强,氧化速度非常慢,可以长期保持 光泽。 19.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疙瘩”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C.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 D.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答案】17. A 18. D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 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 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一空,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给予:给。语境中,因为黄金的价值令黄金具有 - 19 - 华丽、高贵、神圣等象征意义。因而,选“赋予”。 第二空,附着性:较小的物体黏着在较大的物体上的特性。吸附性:固体或液体把气体或溶 质吸过来,使附着在自己的表面上的特性。语境中金箔容易附着在其他物体上,应选“附着 性”。 第三空,可想而知:能够经过推想而知道,可以想见。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语境中,由“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可知,金箔打造 技艺之精湛,因而此处应选“可见一斑”。 第四空,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互相配合,缺一不可。语境中,装金箔的古建筑,金箔与古建筑,都显示出各自的好处,此 处应选“相得益彰”。 分析可知,A 项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 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 意。 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语序不当,“不仅黄金”应为“黄金不仅”,“稳定性非常强” 应在“氧化速度非常慢”之前。排除 AC 两项。二是搭配不当,“保持光芒”应为“保持光泽” 或“散发或放射光芒”。排除 AB 两项。 故选 D。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要正确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必须掌握各种标 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 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具体说有以下几点:弄清功用,分析结构,揣摩语气,理解文意, 留意套用。 金“疙瘩”中“疙瘩”上的引号,是强调金块的形状。 A 项,“中国导弹之父”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B 项,“聪明人”引号表示讽刺。 C 项,“之”引号表示强调众多火把的形状。 - 20 - D 项,“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号是引用原话。 故选 C。 20.在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人类至少要到两岁时,大脑才会发育出储存自传体记忆的能力。幼儿大脑中形成的大量新 细胞会破坏长期存储信息所需的连接,导致①______________。然而,有相当多的人仍会有 七岁之前的模糊记忆。专家认为,②______________,原因在于它们被捕捉到时的年龄,更 深层的原因可能是,我们渴望拥有一个连贯的关于自身存在的叙述,甚至会通过编故事来让 这种叙述变得更加完整。不仅儿时的记忆不可靠,③______________,从而使得自身的历史 被改写。研究人员已经证明,让志愿者产生虚假的自传体记忆是可能的,在有高度暗示性的 访谈中,人们也很容易产生令人不安的丰富的虚假记忆。 【答案】 (1). ①大多数人对童年的记忆很少 (2). ②这些记忆不大可能是真实的 (3). ③而且成年时期的记忆也可能不可靠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 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 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 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 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第一个空通过前一句“幼儿大脑中形成的大量新细胞会破坏 长期存储信息所需的连接”及空前“导致”一词可得出答案是前一句的结果,可填“大多数 人对童年的记忆很少”;第二个空通过前边句子“有相当多的人仍会有七岁之前的模糊记 忆”可得出答案“这些记忆不大可能是真实的”;第三个空通过前一句“不仅儿时的记忆不 可靠”和后一句“从而使得自身的历史被改写”可得出这句是说成年的记忆也可能不可靠, 根据“不仅”可得出关联词“而且”,从而得出答案“而且成年时期的记忆也可能不可靠”。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 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 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 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 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 - 21 - 21.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新冠疫情全球暴发,中国政府已向多个国家提供援助,在对 外提供的援助物资上都有寄语,下面是中国援助物资上的部分寄语,请概括这些寄语的共同 特征。(不超过 40 个字) 这句话取自《全唐诗》中记载的玄奘仅存的五首诗作之一的《题尼莲河七言》,借此表达 对印度民众的祝福。 这是韩国古代诗人许筠的诗句,表现了中韩两国在共同抗击疫情中守望相助、风雨同舟 的邻里之情。 这句话出自晚明文学家李日华赠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诗,期盼疫情早日过去,真正的 春天早日来临。 日本助华抗疫时曾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 国化用该句表达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情谊。 【答案】①形式上选用或化用诗句;②内容上与两国历史交往相关;③意义上展现情谊、表 达祝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从形式、内容、意义等方面 - 22 - 概括分析。从语言形式上看,我国向四个国家提供的援助物资上的寄语均采用了诗句的形式。 从内容上看,多与两国历史交往相关。从意义上看,都表达了祝福,能体现两国的友谊。结 合以上内容作答即可。 【点睛】“准确”表达语言是写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要求语言表述合乎规范,表述要清晰、 准确。语言表达“简明”是要求语言表述简洁、明确。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 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这一切,无不是通过艰辛斗争得来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习近平) 材料二:谁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为人类兄弟而进行的斗争, 谁才是不朽的。(俄国诗人 涅克拉索夫) 材料三:“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 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2020 年很多 90 后甚至 00 后在与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写下了浓墨 重彩的一笔。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青年学子的身份,给《时代青年报》写一篇评论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 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敢于斗争,必能胜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次异常严峻的考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无数人在 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在平凡工作岗位创造不平凡成就,展现了无惧 风雨的英雄本色,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 裕的伟大飞跃。这一切,无不是通过艰辛斗争得来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习 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以巨大的勇气与必胜的豪情,坚定了亿万人民战胜疫魔的决心与信 心。时间为证!山河为证!2020 年初,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历 过无数次惊涛骇浪的中国人民,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 - 23 - 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一种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的信念。武汉必胜!湖北必胜!中国 必胜!这是疫情发生以来,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磅礴声音。“若有战,召必回,战必 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疗队主动请战,誓言铿锵:“备战有我!冲锋有我!胜利有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共产党员,决心坚定……从重症病房争分夺秒的救治到城 乡社区挨家挨户的排查,从工厂车间加班加点的生产到科研实验室夜以继日的攻关,我们没 有后退只有冲锋,没有妥协只有战斗!必须打赢,一定能打嬴,这便是面对疫情冲击时不屈 不挠的中国,这便是面对风险挑战时万众一心的中国人民。拥有这种精神的国家和人民,有 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又有什么胜利不能赢取?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一种经风历雨时勇往直前的行动。没有哪一条奔腾向前的江河, 不曾经历无数溪流艰辛而漫长的汇集,不曾跨越千山万壑的阻挡。漫长而曲折的征途中,敢 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品质,是最可宝贵的。当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将信心满怀、 步履坚定;当一个国家拥有了这样的精神,将众志成城、战无不胜。从历史中走来,我们对 风险和挑战并不陌生,对奋斗和胜利更不陌生。从战洪水、防非典,到抗地震、化危机,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江大河里,每一-个水滴都折射着顽强拼搏,每一块礁石都见证着不屈 奋斗。有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才有了大江大河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磅礴气概, 才有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所趋。 珞珈山上,樱花已经盛放;东湖之畔,春风吹绿柳条。神州大地,城市车水马龙,乡村 绿意蛊然,中国正在恢复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一个伟大的民族,永远都是生生不息的;一个 伟大的国家,从来就是勇往直前的。面对风险挑战,我们迎难而上勇敢应对、敢战能胜,必 将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也必将在淬炼中书写新的历史、迎来新的辉煌。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 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 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 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 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说。 审题:三则材料明确指向一个关键词“斗争”,材料一侧重于谈“斗争”对于中华民族发展 进步的意义,材料二侧重于揭示“斗争”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材料三则以具体事例展现了“斗 - 24 - 争”者的姿态。这其中,当然涉及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对“斗争”的理解,斗争的本质在于 实现矛盾的转化,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促进事物的发展和完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斗争的对象、形式是多样的,斗争的内涵是丰富的,并且是发展变化的,既有深刻的历史价 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则材料名言的内涵: 1.斗争的内涵——斗争可以是生与死的激烈战争,也可以是义与利的艰难抉择,还可以是勤 与惰的相互博弈。在当下,它更突出地表现为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处理各种矛盾,解决各种 问题。 2.斗争的意义——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类不屈从于命运的证明,青年一代更应 “勇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在斗争中磨砺自我,以斗争助力昌隆盛世。 3.斗争的艺术——“善战者,求之于势”,斗争需要着眼全局看局部;花繁柳密处拨得开,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斗争需要睿智从容;“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斗争需要 意志顽强。斗争需要坚持原则,需要团结一心,需要方式灵活等等。 另外,需兼顾“青年学子”的身份,给《时代青年报》写评论的要求。面对国际、国内错综 复杂的形势,结合青少年成长中的规律和特点,当代青少年也需要唤醒斗争精神,增强斗争 本领,在斗争中完善自身,促进个人成长进步,为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评论文章”应为 议论文。 作文立意角度: 1.保持同困难斗争的精神。 2.敢于斗争,必能胜利;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 3.个人、企业、国家发展,需要斗争精神;时代在发展,“斗争”不可丢。 作文结构示例: 标题:“敢于斗争,必能胜利”,紧扣三则材料内涵,彰显主旨。 第一段:介绍疫情,体现党和人民的斗争精神。 第二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再次点明中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 第三段:从不同角度表现面对疫情,全国人民的斗争。 第四段:总结历史,指出“有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才有了大江大河浩浩荡荡、不可 阻挡的磅礴气概,才有了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所趋。 第五段:总结全文,回扣论点。 作文素材积累: - 25 - 1.党的十八大以来 ,正因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同党内腐败和作风问题作 斗争,才取得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正因为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坚持同贫困 落后作斗争,才让中国的扶贫事业成为世界各国的学习对象;正因为“像保护眼睛-样保护生 态环境”,坚持同环境污染作斗争,才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这些年之所以“解 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一个重要 原因就是既有敢于斗争的勇气,又有善于斗争的本领,进而化作攻坚克难、除弊纠顽的力量, 孕育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智慧。 2.今天提倡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是指不能丢失那种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较真碰硬、 敢于尽责尽力、敢于善作善成的精神状态,那种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的实际行动。如今,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 40 年前。我们现在所 处的,是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 非进不可的时候。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最重要的是急流勇进;迎接挑 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我们骨头要硬,不能胆怯、不当逃兵,保持那种知难而进、逆流 而上的气概,那种遇强更强、愈挫愈勇的坚韧,勇立潮头、奋勇搏击,才能应对重大挑战、 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3.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保持斗争精神, 不是毫无章法 的莽撞蛮干,不是不讲规则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更不是无视规律的乱作为。这就需要增 强斗争本领,科学预见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蕴藏其中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透过现象看本质,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比如说,如何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更好激发微观主体 活力?如何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如何更好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解答好这些没有现成答案的课题,尤其需要增强斗争本领,把干 部放到重大斗争一线去真枪真刀磨砺,强弱项、补短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 4.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新时代 是奋斗者的时代。保持“同困难斗争”的精气神,焕发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我们将克服新 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磅礴力量。 【点睛】材料作文的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 ,对材料进 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两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 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 26 -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 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 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 ,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直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 不要画蛇添足。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