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5.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精读】 动人的北平
学 习 目 标
1.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
3.探究文章的艺术手法。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走近作者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散文家、小说家、学者。读大学时改名玉堂,后又改
名语堂。笔名东君、宰予、宰我、岂青、萨天师等。福建龙溪人。1911 年在厦门寻源书院毕
业后,考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1916 年毕业,任教于清华学校。1919 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比
较文学研究所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1920 年赴法国。翌年转到德国殷内大学与莱比锡大学
学习和研究。1923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兼英
文系主任。1924 年参与发起创办《语丝》。1926 年 8 月南下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1927 年赴
武汉,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1930 年任中央研究院英文编辑。1931 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
盟,为执委之一。1932 年 9 月创办《论语》。1934 年 4 月创办《人间世》。1935 年 9 月创办《宇
宙风》。为“论语派”的主要代表。1939 年赴美执教并从事写作。1947 年赴巴黎主持联合国
教育文化组织文艺组。1950 年返美。1952 年 4 月在美国创办《天风》月刊,自任社长。1954
年任南洋大学校长,翌年辞职返美。1966 年 6 月到台湾定居。1975 年被推选为国际笔会总会
副会长。1976 年 3 月 26 日病逝于香港。著有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用英文写成),小说《红
牡丹》,杂文集《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以及《锦秀集》《幽默小品集》《行素集》《欧
风美雨》《月亮与臭虫》《啼笑皆非》《无所不谈》等。
2.丰富视野
现代散文
概念: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
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
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
篇散文具有一个主题,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分类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
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
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 2 -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
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串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
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被赋予了深刻的社
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
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
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
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
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主题。
议论散文: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
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
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
的抒发。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
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
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
千景观。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
文。时常阅读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
无疑是巨大的。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木屐.(jī) 媲.(pì)美 珐.(fà)琅.(lánɡ)
画舫.(fǎnɡ) 街衢.(qú)
2.掌握词语
(1)留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2)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3)景仰:佩服尊敬。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文章第一段文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
非常生动形象。
(2)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很生动、亲切。
- 3 -
(3)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2.“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这一比喻十分精妙,因为这个生动的比喻,“根脉深入
地中”和树上寄生的“数百万的昆虫”可以分别理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前者可以理解为北平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后者可以理解为众多生活在北平的人。
3.作者眼中的北平“动人”之处何在?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总体上 具体而言 例句
在作者看
来,古老
而时新的
北平无处
不动人。
①自然风光动人
⑥……面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数
月忘返。
②城市景象动人
⑦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
未见过的“珠玉之城”。
③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
动人
⑧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
缸……
④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
活景象动人
⑨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
⑤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动人 ⑩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
4.在作者眼中,北平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作者认为北平具有“老”与“多”两大特点。
(1)“老”即古老、历史悠久。“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北
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
(2)“多”即多样性、兼容并包。“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
行”“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距离具有先进设备的协和医院一箭之地的就是抽着水
烟袋的古玩商人经营的旧式的古玩铺。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疑 难 点 析
1.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里再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进入《动人的北平》后
会变得如此美丽动人?
一方面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另一方面作者带有审美眼光,他看见最平
常的人、最平常的事和最平常的物都觉得是审美的对象。说到底,作者写的不只是客观外物,
而是写自己的内在感受,写一种审美的心境,写一种心灵的镜像。
2.文章描写“动人的北平”采用了什么角度?
作者意在写尽故都北平的全貌,各种景象、各色人等尽收眼底,可见文章采取一种全景
式的描写角度。不过文章又避免了粗线条的抽象勾勒,而是采取类似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
- 4 -
视,即把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景小物尽情地描绘出来。从一个个局部看,是微观的,但合在
一起就是整体描绘。所以全文的描写所取角度是总与分的结合、大与小的结合、粗与精的结
合。
结 构 图 解
总 结 中 心
林语堂用心描述了他心中的北平形象,再现了故都古老而时新的文化魅力,表达了多年
旅居海外的游子对北平的追忆和热爱,对祖国的眷恋和思念,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