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
语文试卷
出题人 : 高莹 审题人 : 姜睿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从时间的向度来看,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内容和品质的纬度来看,却并不是呈现为鲜明的向前发展和进步性,而是出现经常性回复或几种形态并存的倾向。
中国海洋小说最初是以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的形式出现的。庄子的《秋水》就描述了一个“北海若”的海神形象。在被誉为“中国海洋小说之祖”的《山海经》中,海神形成了一个群体,成为各个海域的统治神。这是先民对海洋充满敬畏的体现,先民觉得海洋神圣、怪异、神秘,绝非人类所能接近。于是,海洋就成了神话的一部分。神话叙事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叙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模式,其形态美学则是变异、想象和一定程度纪实的融合,因此艺术风格瑰丽,奇幻。
船的出现改变了古人对海洋的认识,从而也改变了他们的海洋思维。人类坐着船进入海洋,从事海上贸易、海洋探险和海上劳动,撩起了大海神秘的面纱,使大海还原了它本来的面目,对海洋的敬畏之感骤然下降。反映在海洋文学叙事上,那就是奇幻和瑰丽的想象性虚拟构建逐渐被实际内容取代,整个叙事思维大势从空中落到了大地。于是神话叙事的精髓一部分演化为《搜神记》《博物志》等笔记体叙事,而大部分则随着海洋神秘感的消失而渐渐消散。
海洋小说从神话叙事发展到笔记体叙事反映出古人对海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表露出他们海洋思维的模糊和矛盾。因为这些对海洋的笔记性叙写,虽然已经淡化了神话色彩,却仍然是以“变异海洋”而不是“真实海洋”为特征。可是随着驾船技术的娴熟化,尤其是到了明朝,人类终于较大规模地进入海洋,郑和七下西洋的海洋实践活动,完全打破了原先由《山海经》等神话叙事书写的海洋世界格局,海洋的神秘和神圣最终被彻底地消解了,代之而起的是人类有了像在陆地上一样的主人的感觉。因此这个时候的海洋小说里,对海洋和岛人的占有、欺凌之类的题材大幅度增加了。
海洋就这样随着海洋活动日趋世俗化,成了现实空间的一部分,再也没有任何奇异可言。可是这个时候以及以后的海洋小说,却并不是完全都变成了现实主义的。综观这个时候的海洋小说作品,除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叙事继续着“笔记海洋”的文学品质外,还继承了《山海经》的“海洋想象”和“海洋圣洁”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为“海洋神圣-海洋宗教”的神道叙事,这就是中国海洋小说特有的神、魔和海洋相结合的神魔小说。明清时期神魔小说的繁荣反映出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从科学理解又回到了文学体会,海洋又重新变成了一个想象世界和象征对象,人们对海洋的理解进入了文学象征的层次。《西游记》是这方面伟大的代表。
(摘编自倪浓水《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审美特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海洋小说有漫长的历史,但其发展轨迹在内容和品质上呈现经常性回复或几种形态并存的倾向。
B. 中国海洋小说最初的形式是神话叙事风格瑰丽奇幻,体现了先民对海洋的敬畏。
C. 海洋小说笔记体叙事以实际内容为主,已经完全摆脱神话叙事的影响。
D. 神道叙事继承神话叙事传统,是在人们对海洋有了科学理解的基础上的文学回归。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照中国古代海洋小说自身发展的轨迹,层层推进,条分缕析,论证思路清晰。
B. 文章以人们海洋意识的变化为事实基础,阐述了中国海洋小说三种叙事模式的产生。
C. 文章援引郑和下西洋的事例,是为了表明人们对海洋认识的深化。
D. 例举《山海经》《搜神记》《西游记》等小说,有助于阐明中国海洋小说特有的神魔小说的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海经》被誉为“中国海洋小说之祖”是因为书中有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
B. 对海洋和岛人的占有题材在海洋小说中剧增说明人们对海洋不再感到神秘和神圣。
C. 如果没有船的出现,中国海洋小说将不会获得发展,叙事将保持想象性虚拟构建。
D. 神魔小说中作为想象世界和象征对象的海洋,不再体现人们对海洋世俗化的认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我国,建筑废弃物通常被称为建筑垃圾。2005年建设部出台《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将“建筑垃圾”定义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建设进程,建筑废弃物大量产生。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到40%。而这些建筑垃圾目前回收率不到5%。建筑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与低效利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不符合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效率原则的要求。
(黄锡生等《生态效率视角下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的法律规制》)
材料二:
通过“重力分选”,将建筑垃圾按照不同比重分为“重、中、轻”三档物料,同时在分选过程中经风力抽吸还会分离出其中的轻飘物和细尘土二种物料,总计会有五档物料产生。(见下表)在经过上述二道分选后,其中的部分物料就会直接作为相应产品的原料,予以利用,剩余物料将视情况或再进入下道处置。
状态
主要组分
去向
说明
重物料
石子、混凝土、玻陶
路基材料、填埋
填埋占总量15%左右
中物料
红砖及类似物
烧结砖原料、陶粒替代
需加工后成原料使用
轻物料
轻质砖、保温料
路基材料、填埋
填埋占总量20%左右
轻飘物
纸、塑料、织物、木料
焚烧
砂、土
各类无机细粉料
做路基材料
(顾成玉《建筑垃圾处置及利用的探索》)
材料三:
建筑垃圾在日本的正式名称叫“建设副产物”。其中,又分为不可作为原材料使用的废弃物、可作为原材料再利用的建材(如混凝土块、木材)和可直接再使用的建材(如渣土、金属)三大类。可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资并不全是垃圾。
日本对“建设副产物”的细分多达20多种,处理不同种类副产物适用的法律也不同。比如杂草等按一般垃圾处理,木材、建筑污泥等按建筑垃圾处理,金属等按产业垃圾处理,石棉、荧光灯变压器等有毒有害物质按特别管理产业垃圾处理,建筑渣土则不归入垃圾。
减少施工现场垃圾产生和尽可能再利用是日本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则。根据《建设副产物适正处理推进纲要》,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施工方有义务在建设过程中减少建设副产物的产生,建材供应商和建筑设计者有义务生产和采用能再生利用的建材。对能再使用的建设副产物应尽量再使用;对不能再使用的建设副产物应尽量再生利用;对不能再生利用的副产物则尽量通过燃烧实现热回收。
日本对建筑垃圾的生产、分类、处理有严格的流程管理。施工队要向建筑公司总部提交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垃圾估算、分类再利用和最终处理的详细计划,并将结果报告保存5年。如果一家企业上一年产生的产业垃圾超过1000吨,则必须在当年6月30日前向当地都道府县知事提交垃圾减量的计划。
(管克江等《德国、日本、新加坡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经验》)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筑垃圾 经重力分选 各类无机细粉料 去向 做路基材料
B. 建筑垃圾 经重力分选 轻质砖、保温料 去向 做路基材料或填埋
C. 建筑垃圾 经重力分选 红砖及类似物 去向 做烧结砖原料或陶粒替代
D. 建筑垃圾 经重力分选 石子、混凝土、玻陶 去向 做路基材料或填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在各类建筑、施工活动中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B. 建筑垃圾并不都是垃圾,如果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它们大都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因此“建筑废弃物”这一说法并不准确。
C. 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经二道分选后,部分物料会直接作为相应产品的原料,予以利用,剩余物料将视情况或再进入下道处置。
D. 日本对建筑垃圾的处理非常细致,不同垃圾处理方法不同,与中国不同的是,建筑渣土不属于建筑垃圾。
6. 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日本在处理建筑垃圾方面给我们的启示。(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雪窗帘
迟子建
一进腊月,火车就拥挤得要爆棚了,盥洗室也被无座的乘客占满。天已黑了,列车的玻璃窗上蒙着霜花。有淘气的小孩子为了看窗外的风景,就不停地用手指甲刮着霜花,那声音“嚓嚓”响着,就像给鱼剐鳞的声音。
一个女列车员召唤旅客换卧铺票。她在车厢的过道里一遍一遍地吆喝:“还有没有没换票的?”见再没有旅客回答,就走了。
坐在下铺靠窗位置的是一个老女人,她大约是不常出门的,像小孩子一样用指甲刮开车窗上的霜花,不停地朝外张望着。
一个胖乎乎、醉醺醺的中年男人说他要睡觉,让老女人赶快让开。
老女人说:“这是我的铺,你咋让我走呢?”胖男人说:“这是我的铺,我刚刚补的铺!”
一个吸着烟的男人提醒老女人:“你再看看你的票,是不是这个铺的?”
还有的人说:“你是不是从票贩子手里买的假票啊?”
老女人很委屈地说:“这票是我闺女早晨四点钟上火车站排队给我买的。”说着,从裤兜里掏出票来。她的票是这张铺位的,可是,她没有跟列车员换票,所以她的铺被当作空铺卖给了别人!大家把她犯的过失说给她听时,她几乎要急哭了。
酒气熏天的胖男人用轻蔑的语气说:“连火车都不会坐,出的什么门呢?”
那个吸烟的男人对新来的铺位主人胖男人说:“哎,跟老太太说话客气点,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出趟门容易吗?”
“你想当雷锋是不是?那行啊,你把自己的铺让给老太婆睡不就行了么!”胖男人咄咄逼人。
“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呀?”吸烟者掐灭了烟,跃跃欲试地朝胖男人挥舞了一下胳膊。
“怎么着?是不是过年回家没什么带的,想挂点彩回去呀?!”胖男人挑衅地说:“过来呀;老子成全你!”
“你们可别因为我打架啊,这大过年的,把谁打了都不好。”老女人起身拉住胖男人的毛衣袖口说。
那个女列车员过来了。她对老女人说:“这事情怪不了别人,我喊让乘客换票,嗓子都要喊破了,大家都能证明吧?你不换票,火车开出半小时后,就等于放弃了对这铺的权利。这铺属于人家的了。”
老女人可怜巴巴地说:“那我这票就等于作废了?”
“作废倒不至于,不过现在卧铺都满员了,你只能坐着了。”
“那我上哪里坐着呀?”她颤着声问。
“坐边座上吧。”列车员说,“没别的办法了。”
“它立着我可怎么坐呀?”老女人的话引来一片笑声。
女列车员一伸手把那弹簧座拉了下来,说:“这是可以活动的座,你要是一起身,它就自动立起来了!”
胖男人一头钻进了被窝,人们都对他投以鄙夷的目光。
先前与胖男人险些大打出手的那个吸烟男人很同情地看了老女人一眼,说:“唉,可惜我买的是上铺,您也爬不上去,要不我就让给您去睡得了。”
老女人说:“不用,你们年轻人觉大,你去睡吧。”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说:“我是下铺的,我能爬到上铺去,你让老太太睡我的铺,我睡你的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
那个吸烟男人连连摆着手说:“你这么大岁数了,我可不能让你到上铺去!”
“别说爬个上铺了,就是让我上树都没问题!”老人拍着胸脯保证着。
“哎,那可不行,万一你有个闪失,我可负担不起!”那人的脸涨红了,他急忙说自己拉肚子,得赶快上厕所,逃之夭夭……
天逐渐地亮了,经过了一夜寒冷的旅行,车窗积满了厚厚的霜雪,所以即使它没有挂窗帘,却仿佛挂了似的,那是一幅严严实实的雪窗帘。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淘气的小孩子“不停地用手指甲刮着霜花”的声响“就像给鱼剐鳞的声音”,这个细节折射出人们心里的烦躁,烘托了春运时列车上人多拥挤的混乱氛围。
B.“老女人的话引来一片笑声”,这笑声是车厢里的乘客对老女人的肆意嘲笑,与乘客形成对比的是善良的女列车员,她告诉失去铺位的老人去边座坐并教给她坐法。
C.作者文笔朴实,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在春运这一特定环境下的火车车厢中相关人物的各种表现,铺展和透视了世事百态,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
D.女列车员召唤旅客换卧铺票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它交代了“老女人”买了卧铺票却没有铺位的原因,也为后面矛盾的展开作了铺垫。
8.请结合全文概括“吸烟男人”的形象特点。(4分)
9.请分析小说标题“雪窗帘”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贏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上》)
秦二世立,不行仁政,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赵,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故曰:“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于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
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
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B. 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C. 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D. 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州,《禹贡》把天下分为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公侯,古代指公爵与侯爵,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礼记·王制》把爵位依次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D.海内,古人认为围绕中原有东、南、西、北四海,后用“四海”泛指天下各地,把中国称为“海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总结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篇将秦王的威武写得颇有气势,对比陈涉以疲弊之卒灭秦,来证明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力量。
B.中篇批判秦二世不行仁政,沿袭无道,失掉民心,提出了“牧民之道,务在安之”的观点。
C.下篇重点批评子婴的过失,忠臣不谏,智士不谋,而天下大乱。认为秦的本末都未能守住,所以没办法长久。
D.三个选段分析天下形势,总结秦亡原因,批评秦的过失,提出“仁政安民”的主张,为汉朝的统治提供借鉴。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2)“安民可与为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水调歌头·盟鸥
宋·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注】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作者被投降派弹劾落职闲居带湖之初。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以首句中“甚爱”二字统摄,用“千丈翠奁开”之喻,盛赞带湖景色之胜,说明
“甚爱”原因。
B. 面对带湖美景,“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用夸张写法来说明“甚爱”程度。
C. 作者极写带湖之美及对带湖之爱,表露了自己摆脱官场尔虞我诈的烦恼和明枪暗箭的
惊恐以后,心情的宁静,但在这宁静之中又透露出几分孤寂与无聊。
D. 还好有鸥鸟是作者的知已,它们“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来到他的身边,作者也
举杯为永结盟好作贺。
15. 清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细玩稼轩此作,确有“不言言之”的“寄言”之妙,请结合全词,说说这首词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感。(5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
(2) 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广泛地学习、自省的意义的句子是“ , 。”
(3)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四)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12分)
1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C.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D.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B.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C.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D.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王好战,请以战喻。/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C. 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D.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20.下列句子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不拘于时,学于余。(《劝学》)
B.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C.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D. 为天下笑者,何也?(《六国论》)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中国网络文学经过20年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写手,作品更是______。在网络文学创作中,“苦更不辍”“日更万字”成为常态。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超长篇幅的类型小说泛滥成灾。许多网络写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今天,网络文学要想从野蛮生长向经典化转型,网络写手须______,注重自我提升。
首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至创作的全过程。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格调不高,不能反映当代中国______的社会图景,而是遵循一种“快感机制”,供大众“悦读”。这其实是价值错位、急功近利的表现。网络写手应该摆正心态,自觉跳出“作品点击量”的狭隘桎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当前,在网络文学领域,存在着“得小白文(通常指没有什么深度,内容较简单,读起来令人容易放松的文章)得天下”的现象。小白文之所以流行,深层原因是大多数网络写手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训练,无法操控具有艺术张力的文字。要想纠偏,应当抽出时间来多读书,尤其要读经典文学。
今天,面对这个伟大的时代,网络写手不能______,而应细致体验生活、深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领悟人生、领悟艺术。
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屡见不鲜 以身作则 云谲波诡 安之若素
B.层出不穷 以身作则 波澜壮阔 无动于衷
C.屡见不鲜 身先士卒 云谲波诡 安之若素
D.层出不穷 身先士卒 波澜壮阔 无动于衷
2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
B.文学初心偏离了,热衷于追名逐利,出现了浮躁情绪
C.出现了浮躁情绪,偏离了文学初心,热衷于追名逐利
D.热衷于追名逐利,偏离了文学初心,出现了浮躁情绪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白文之所以流行,深层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网络写手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训练,无法驾驭具有艺术张力的文字。
B.小白文流行的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网络写手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训练,无法操纵具有艺术张力的文字。
C.小白文流行的深层原因是大多数网络写手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训练,无法操纵具有艺术张力的文字。
D.小白文之所以流行,深层原因是大多数网络写手没有受过专业的文学艺术训练,无法驾驭有艺术张力的文字。
24. 请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上述材料中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3分)
25. 从下列所给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
要求:引用一句诗词,并且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引用除外)。
字数要求40-60字。(3分)
杨柳 阳光 微风 鸟儿 春雨 繁花
四、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秦春华院长的文章《这些“牛孩”的人生呢?》引发了热议。文中,秦院长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入读一所好大学似乎成了追梦的终点。然后便找不到奋斗的方向了,哪怕是很多拼进了北大、哈佛的“牛孩”,也不知道自己接下去的“人生方向”了。
哈佛商学院学生李柘远对此回应:任何努力都值得尊重,请多给学生们一些尊重、耐心和鼓励。人生方向,不是空想出来的,是用一个个小目标拼出来的;别着急,别焦虑,把眼下的每一步走实,你会走的很好。
对于上述材料,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C
2. D
3. B
【解析】
1.C项,“已经完全摆脱神话叙事的影响项”错。
2.D项,例举《山海经》《搜神记》《西游记》等小说,有助于阐明海洋小说不同时期的特点,而非“有助于阐明中国海洋小说特有的神魔小说的特点”。
3.A项,强加因果,“是因为书中有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
不正确。文中并没有分析《山海经》被誉为“中国海洋小说之祖”的原因,只说了《山海经》中“海神成了一个群体”,体现了先民对海洋的敬畏。C项,推断不正确。由原文来看,船的出现是中国海洋小说发展的一个契机,但并不能由此得出“”没有船的出现,中国海洋小说就不会发展”的结论,也不能推出“叙事将保持想象性虚拟构建”的结论。D项,无中生有,“不再体现人们对海洋世俗化的认识”文中没有依据。故选B项。
1. A
2. B
3. ①做好分类;②源头治理;③尽可能再利用;④严格管理。
【解析】
4.“建筑垃圾经重力分选出各类无机细粉料”错误,从材料二来看,“通过‘重力分选’,将建筑垃圾按照不同比重分为‘重、中、轻’三档物料,同时在分选过程中经风力抽吸还会分离出……”,由此可知,“各类无机细粉料”除需经“重力分选”外,还需要经“风力抽吸”才能分离出来。故选A项。
5.B项,“‘建筑废弃物’这一说法并不准确”错误。材料一中对“建筑废弃物”的定义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这一定义是针对“建筑废弃物”的产生而言,并非是针对后续工作。
6.本题“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日本在处理建筑垃圾方面给我们的启示”,题干指明了设题的区域“材料三”,还指出筛选的依据,即“日本在处理建筑垃圾方面”的做法,然后根据其做法概括出启示。如第一段“建筑垃圾在日本的正式名称叫‘建设副产物’。其中,又分为不可作为原材料使用的废弃物、可作为原材料再利用的建材(如混凝土块、木材)和可直接再使用的建材(如渣土、金属)三大类”,可见在处理之前要先做好分类;第三段“减少施工现场垃圾产生和尽可能再利用是日本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源头进行治理,同时还要尽可能再利用;最后一段“日本对建筑垃圾的生产、分类、处理有严格的流程管理”,这就要求在管理上要严格。考生依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4. B
5. 形象特点:他有同情心,为“老女人”抱不平;同时也自私虚伪,口是心非,最后并没有把铺位让给老人。
6.
“雪窗帘”既是指车窗积满的厚厚的霜雪,又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膜。作用: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突出主题,引起人们的警醒。批评人性的自私虚伪与冷漠,真正的霜雪如果不用心去暖化它,是送不走的,呼吁人们传递真情和温暖。
【解析】
7.B项,“与乘客形成对比”错。结合“她对老女人说:‘这事情怪不了别人,我喊让乘客换票,嗓子都要喊破了,大家都能证明吧?你不换票,火车开出半小时后,就等于放弃了对这铺的权利。这铺属于人家的了’”“作废倒不至于,不过现在卧铺都满员了,你只能坐着了”“‘坐边座上吧。’列车员说,‘没别的办法了’”“女列车员一伸手把那弹簧座拉了下来,说:‘这是可以活动的座,你要是一起身,它就自动立起来了’”等分析,原文没有说女列车员是否笑了,而且女列车员对待因为不知道而没有换成卧铺票的老女人比较冷漠。故选B。
1. C
2. B
3. A
4. (1)人人怀有感觉自己危险的心情,自身处在穷苦的境地,都不能安心处于自己的位置,所以容易发生动乱。(自危,感觉自己危险;亲,自身;咸,都;动,发生动乱。)
(2) “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坏事。”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安民,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危民,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此之谓也,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解析】
10句意: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当此时也”、“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也”为句末语气词,当断开,排除B、D。“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是判断句前后断开,排除A。故选C。
11. “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故选B。
12.“来证明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力量”表述错误。证明的是秦因残暴失去民心,攻守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灭亡。故选A。
【译文】
略《过秦论·上》
当今秦二世登上王位,不实行这种办法,破坏宗庙,残害百姓,比始皇更加暴虐无道,重新修建阿房宫,使刑罚更加繁多,杀戮更加严酷,官吏办事苛刻狠毒,赏罚不得当,赋税搜刮没有限度,国家的事务太多,官吏们都治理不过来;百姓穷困已极,而君主却不加收容救济。于是奸险欺诈之事纷起,上下互相欺骗,蒙受罪罚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后相望,连绵不断,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难。从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处穷苦之境,到处都不得安静,所以容易动乱。因此陈涉不凭商汤、周武王那样的贤能,不借公侯那样的尊贵,在大泽乡振臂一呼而天下响应,其原因就在于人民正处于危难之中。
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力于使他们安定罢了。这样,天下即使出现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没有人响应,得不到帮助力量了。所谓“处于安定状态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义,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坏事”,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尊贵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拥有天下,而自身却不能免于被杀戮,就是由于挽救倾覆局势的方法错了。这就是二世的错误。-------《过秦论·中》
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过秦论·下》
1. D
2. ①写对带湖的喜爱,写优游之趣,闲适之情;②不得志的自我劝慰;③抒发被迫隐居、不能用世的落寞之叹,孤愤之慨。(写出一点给2分,写出三点给满分5分)
3.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 C
5. D
6. B
7. B
【解析】
17. A项,无——毋;B项,生——性;D项,匪——非
18. A项,爪牙“爪子和牙齿”;B项学者“求学的人”;C指示“指给……看”
19. A项,用/按照;B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被/和;D项,而且/况且
17. B项,定语后置句;其他均为被动句。
1. B
2. A
3. D
4. 篇幅超长 格调不高 缺乏深度
【解析】
21.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屡见不鲜:多次见到,不觉得新鲜。根据语境“作品更是”分析,应用“层出不穷”。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给大家做出榜样。身先士卒:现泛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根据语境“网络写手”“注重自我提升”分析,应用“以身作则”。波澜壮阔:形容气势宏伟,规模浩大。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势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世事变幻莫测或文笔曲折多变。根据语境分析,修饰“社会图景”,应用“波澜壮阔”。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受触动的事物毫不在意,不动心。安之若素:遇到异常情况或遭遇挫折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根据语境“网络写手”“而应细致体验生活、深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领悟人生、领悟艺术”分析,应用“无动于衷”。故选B。
22.“出现了浮躁情绪,热衷于追名逐利”是“表”,“偏离了文学初心”是“里”,C项、D项,不符合“表里”顺序;B项,变换了主语,与上文不衔接。故选A。
23.A项,结构混乱,“深层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B项,结构混乱,“……的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搭配不当,“操纵”与“文字”搭配不当。C项,搭配不当,“操纵”与“文字”搭配不当。故选D。
24.结合“‘苦更不辍’‘日更万字’成为常态”“超长篇幅的类型小说泛滥成灾”“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格调不高……供大众‘悦读’”“在网络文学领域,存在着‘得小白文得天下’的现象”等内容分析概括即可,注意题干要求“用四字词语归纳”,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即可。
25.示例:刚刚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把杨柳的叶子洗得干干净净。树上的鸟儿不时低鸣吟唱,像个快乐的孩子。
【作文解析】
(一)审题:材料作文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文言文要准确翻译。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根据材料立意即可。蕴含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以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本题从教授的角度可以从人生方向的重要性、怎样寻找奋斗目标和人生方向方面立意。从李柘远的角度可以谈没有方向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方向是由小目标拼出来的、脚踏实地等。
(二)立意:1.宏观的人生方向,是由微观的“小目标”累积而成的。2.小目标比大方向更重要!3.不去好高骛远,只求脚踏实地。也可以从怎样寻找奋斗目标和人生方向、人生方向的重要性方面立意。
(三)素材:1.缔造了苹果帝国的乔布斯开始科技领域创业前,曾在二十多岁时只身去印度踏上一段宗教苦旅,还当过嬉皮士。奥巴马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回芝加哥穷人区干了三年义工,然后进入哈佛法学院读博士。彼时的他,很可能并没把“人生方向”定为有朝一日当选美国总统。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年轻时曾教英语,后来开翻译公司。当年的马总肯定也没想过,未来的人生都将和一个叫“阿里巴巴”的公司密不可分。秦院长自己也在文中提到了美国的摩西奶奶,77岁时才发现对绘画的热爱,正式开始创作。
2.哈佛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特别助理、哈佛研究生院国际战略发展主任H.P. Tian博士被问到中国留学生在哈佛的表现和未来规划时,她给予了很正面的评价(以下为原话大意):“我了解的不同院系的中国学生都才华横溢,能力出众。他们头脑清楚,很有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都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3.今年上半年,我去上海面试学生。学生们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一个个光鲜亮丽,就像他(她)们提供的申请材料一样。无一例外,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优异——至少位于年级前5%;艺术特长突出——至少会一种乐器;获得过各级科技创新奖励——至少是市级二等奖;热心公益事业——至少去敬老院给老人洗过一次脚;等等。在慨叹上海学生综合素质高的同时,我也隐隐有一丝遗憾:他(她)们看上去太完美了,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缺点;他(她)们看起来也太像了,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
4.何江(哈佛历史上第一位毕业典礼中国籍学生演讲人)便是生活得“很明白”的一位年轻人。他从湖南农村考进中科大生物系,再凭优异成绩进入哈佛生物系读博士,如今在麻省理工学院做生物学博士后研究。虽然何江还没确定未来是扎根实验室做学术,还是走出校园去探索技术+创业道路(即“人生方向”待定),可你一定能看出,何江如今的优秀是一步一个脚印拼出来的:抓准“生物”这个自己喜爱又擅长的领域,完成一个接一个成长途中的“小目标”。不好高骛远,只求脚踏实地——对年轻人而言,这难道还不够吗?
(四)结构:本文引用材料开头,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接着论述了方向的重要性:弥足珍贵、有了生活的方向,机械的程式也可以开出灿烂的新花。接着又更深一步探讨要选择正确的方向,然后从怎么确定方向的角度展开论述,接着又论述确定方向后应有的态度。最后重申论点,照应开头。可以说本文层层深入,显示了作者立论的深度、思维的强度,实在为作者深邃、缜密的思维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