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古风(其二十四)
李白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①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②翁,谁知尧与跖③ !
【注】①中贵:“中贵人”的省称,指有权势的太监。②洗耳:传说,尧帝想让天下给许由,许由认为这些话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边洗耳。③跖:春秋时期率盗匪数千人的大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亭午时分却暗然不见阡陌,可见尘土之大,写出了大车之多与行驶之迅疾。
B. 诗的第四句中以“连云”状宦官宅第高而且广,直接霄汉,突出其高大连绵。
C. 斗鸡者路逢宦官,不禁赞叹其冠盖之光彩照人,侧面表现了宦官出行场面的豪华。
D. “鼻息干虹蛻”运用夸张手法,活现斗鸡者势焰薄天、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
E. 这是一首古体诗,诗题“古风”,在这首诗中指许由所代表的古代贤人的风骨。
9.本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E
2.①表达对社会上不辨善恶贤愚、小人当道、无德无能之徒飞黄腾达的黑暗现实的痛恨。②表达对统治阶级生活奢靡、贪图玩乐的批判。③表明自己不苟流俗、不慕富贵、清峻高拔的节操。
【解析】
暗刺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不辨“尧与跖”,感叹世上没有了像许由那样鄙视权贵的人,感叹没有人能分清圣贤和盗贼。这里,作者以许由自比,表明自己不慕荣利、不苟流俗的情怀。以议论作结,将宦官、斗鸡者这些骄横跋扈之人比作盗跖,加深了批判意味。暗讽当时统治者不辨善恶,无德无能之徒飞黄腾达的社会现实,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1~2题。
夏五月武昌舟中触目
揭傒斯
两髯背立鸣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
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
船头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鸣篷下坐。
推篷不省是何乡,但见双双白鸥过。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句描写摇橹的船家,从背立的身影和飘拂的须髯可知,这是两位颇有年纪的老翁。
B. 次句通过“短蓑开合”的动作,既刻画出船家摇橹时的俯仰之态,也暗示江风之大。
C. 颔联将视线投向江岸,只见两位白发老人并立沙岸,絮絮而语,仿佛正等待什么人。
D. 颈联从听觉入手,歌声和雨声打破了先前的静谧,也使诗人心内平添了几分烦扰。
E. 尾联写诗人置身篷中,不觉船行已远,推篷一看,不知何方,只见白鸥翩翩飞过。
2.“青山如龙入云去”一句写景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D
2.
①比喻生动形象:远方的青山蜿蜒起伏,连绵不断,如一条长龙;山间云雾缭绕,青山时隐时现,又如长龙入云。②充满动态美:诗人从船上遥望青山,而船在行进之中,加之云雾变幻不定,所以感觉青山有一种飞动之势;“如龙入云”将山的意态形神写活了,并衬托出船行的迅捷。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C项,“仿佛正等待什么人”不恰当。句中“何人”是诗人的内心活动,似问而非问。D项,“也使诗人心内平添了几分烦扰”不恰当。作者此时的心境应是欢快、愉悦的。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宿集庆寺①
[元] 仇远
平生三宿此招提②,眼底交游更有谁。
顾恺漫留金粟影,杜陵忍赋玉华诗③。
旋烹紫笋犹含箨,自摘青茶未展旗。
听彻洞箫清不寐,月明正照古松枝。
【注释】①集庆寺建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轮奂极其靡丽”。元末建筑都毁于战火,还留存宋理宗御容一幅、燕游图一幅。②招提指寺院。③维摩诘又称“金粟如来”,东晋顾恺之曾在南京瓦官寺绘《维摩诘示疾壁画》。《玉华宫》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写唐代旧宫的凄凉景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三”泛指作者多次来集庆寺游玩,表现对这座寺院的喜爱。
B. 颔联通过“金粟影”和“玉华诗”,写出了集庆寺当年的繁盛辉煌。
C. 颈联写在园中烹调嫩笋、摘取新茶,表现了春天的寺园中萧条冷落。
D. 尾联通过静夜洞箫声营造出一幅凄清的夜景图,寄托心中诸多感怀。
E. 整首诗风格清雅委婉,含蓄蕴藉,体现了作为末世文人的家国情怀。
2.仇远在诗中运用多种手法抒发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是如何抒发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B
2.①直抒胸臆,首联中写出了知交故友离世后自己的孤独落寞。②用典,正用顾恺之在瓦官寺画维摩诘的典故含蓄地点出如今的集庆寺已遭毁弃,唯有理宗的画像空留、徒然无用;反用杜甫写《玉华宫》诗的典故,表达叹息之情。③借景抒情,颈联作者把眼光投向了景物,原本是美轮美奂的寺庙建筑群,如今沦为了草木丛生、无人打理的地方,抒发昔盛今衰、故国沦亡之情。④以景结情,尾联在凄清的洞箫声中,皎洁的月光照在古松枝上,物是人非,王朝更替的感怀与清冷之景交融。
【解析】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
【甲】送僧往湖南 【乙】送濬上人
刘商 刘商
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 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
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 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
【注】头陀:行脚乞食的和尚。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甲诗“闲”字写出诗人出东林乃随性而为,犹如白云无心出岫。
B. 甲诗运用光影、色彩对比,写出僧人与自然妙合无痕,富有禅意。
C. 甲诗末句秋水、禅僧、莲花融为一体,烘托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D. 乙诗中的落叶、寒山与老僧构成一幅淡远萧疏的画面,诗中有画。
E. 两诗皆以实写手法,融诗之趣与画之美为一体,视觉冲击力强。
2.这两首诗皆为送别诗,请简要分析二者情感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E
2.异:甲诗写出诗人对僧友澄明洁净内心世界和出尘风致的欣赏之情。乙诗表达了诗人对濬上人远行后不能同在梅树下吟咏诗歌的遗憾之情。同:这两首诗均为送别诗,却无离别诗的悲苦之情。
【解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池州弄水亭①
张舜民
清溪望处思悠悠,不独今人古亦愁。
借尔碧波明似镜,照予白发萤如鸥。
江山自美骚人宅,铙鼓②常催过客舟。
惟有角声吹不断,斜阳横起九峰楼。
【注】①池州弄水亭:杜牧在池州为官时所创,亭上有杜牧诗歌石刻。②铙鼓:乐器,鼓的一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诗人漫步于池州弄水亭,远眺山川美景,思绪万千,感慨无限。
B. 诗人登上池州弄水亭,望见清溪清澈如镜,暂时忘却了刚生的愁绪。
C. 第五句运用屈原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怀才不遇,却依然心系朝廷。
D. 诗人所乘的客船停靠在清溪,铙鼓的敲击声传来,催促着诗人启程。
E. 夕阳斜照,远处传来接连不断的号角声,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C
2.①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的忧伤之情;②表达了诗人对杜牧的仰慕之情;③表达了诗人对美景不能久赏的惆怅之情。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