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8.86 KB
  • 2021-06-04 发布

2013年高考语文_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_专题22_自然科学文阅读

  • 3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3 年高考语文备考冲刺之易错点点睛系列 专题 22 自然科学文阅 读 【高考预测】 2012《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一般自然科学类文章。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科技文阅读所选材料多为高科技方面的材料,主要介绍新科技、新发明,包括新科技新 发明的依据、特点、所需设备及技术支持、操作程序、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意义及其相关 评价等。 【知识导学】 要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要点解说】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 汉语中,一个词有时会具有多种意义相关的词义,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种意义, 因此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还要考虑到各种制约的因素而灵活推断其实际含义。有些词语之间孤立地看似乎没有什么关 系,但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就会有联系,这也需要考生注意。 “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正确理解这些词语,有助于准确地把 握文意。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词在语言 中不是孤立出现的,一般总要在句子中才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 “重要词语的含义”包括这些词语的基本义、比喻义、语境义。把握词语的基本义要从 分析词语来源、词类、结构入手,对概念的理解要准确判断概念的本质属性。理解与确认词 语的比喻义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分析词 语的语境义,要注意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在 明确词语所在的语句的句意、所在段落的含义、所在语段前后关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 科技说明文中,“重要词语”主要指的是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指代性词语,限制 性词语,或是全文所要说明的概念、术语等。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射电天文学是利用天体在 1 毫米以上波段的辐射来研究天文现象的学科。以天线电 接收设备为观测手段,是 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央斯基检测长途无线电通讯 中的干扰信号时的偶然发现。理论上以近代物理为基础来分析研究天体的物理特性、化学组 成和结构演化。 当我们参观射电天文台时常看见许多仰面朝天的金属丝网或薄板构成的抛物面天 线,那就是射电望远镜的本体。为了获得高灵敏度和高角分辨率,天线的口径常相当大,最 大的有美国阿勒西波的 300 米固定天线望远镜,俄国的 RATAN-600 以及德国波恩的 100 米可 动天线望远镜。为了获得毫秒级的角分辨率,还用多台天线构成干涉仪及综合口径望远镜, 如甚长基线干涉仪,美国的 VLBA 等。目前正在酝酿中的接收面积数平方公里的 VLT 和 2000 平方米的 MMA 以及空间射电望远镜干涉仪 VLBI 代表着射电仪器技术的新高峰。另一方面,频 谱观测技术的发展也很重要,移动频谱仪和声光频谱仪以及外差干涉仪均很重要。 普通恒星的黑体射电辐射非常微弱。我们探测到的射电源多是非热辐射,大多与天文世 界中的能量迸发有关。规模最小的有太阳表面的局部爆发、特殊恒星的爆发;较大的有晚期 恒星的爆炸;更大的如星系核的爆发(活动星系核和类星体)等。这些天体的非热辐射有电 子和离子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的韧致辐射、有相对论性电子在磁场内回转时发生的同步加 速辐射和高温等离子体内出现不稳定时等离子体集合行为生成的等离子体波通过非线性效应 而产生的等离子体辐射。其表现形式有连续辐射和谱线辐射之分。 射电谱线有原子谱线、分子谱线和复合谱线之分。它们十分重要,一般产生于低温低压 和低密度的星际空间,因而是研究星际物质分布、星系结构以及原恒星和恒星形成区的重要 手段。最重要的原子谱线是波长 21 厘米的中性氢原子谱线。分子谱线主要由分子的转动跃迁 产生,其中有很多有机分子谱线。中性氢的 21 厘米谱线和许多有机分子脉泽谱线提供了有关 银河系结构和恒星形成区的许多有趣的新知识。红移后的中性氢赖曼线系使我们发现了类星 体以及星系际气体的分布和特性。射电辐射的谱特性和时变特性也是了解天体本质和辐射机 制的重要观测表象。类星体、脉冲星和 3 度 K 微波背景的发现是射电天文对近代天体物理的 三大贡献。 随着观测手段的不断革新,射电天文学在天文学的各个层次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每个层次中发现的天体射电现象,不仅是光学天文的补充,而且常常越出原来的想像,开 辟新的研究领域。 下面对“射电天文学”及其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射电天文学是利用天体在 1 毫米波段的辐射来研究天文现象的学 科,以无线电接收设备为观测手段。 B.我们时常看到的许多仰面朝天的金属丝网或薄构成的抛物面天 线,就是射电望远镜。 C.射电天文学对近代天体物理的三大贡献是发现类星体、脉冲星和 3 度 K 微波背景。 D.射电天文学是 20 世纪 30 年代初,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央斯基检测 长途无线电通讯中的干扰信号时偶然发现的。 【答案】C 【解析】A 项“l 毫米以上”B 项是“射电望远镜的本体”D 项原句中主语是“以无线电 接收设备为观测手段”。 要点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并解释句子含义可从下列角度入手: 一是语法分析。对复杂的单句要分清其句子的主干,明确陈述的对象,理解其修饰、 限制的成分。对复句要明确区分其句间的关系。对句群要通过分析关系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 中心或重点。 二是语境分析。首先要准确判断句子在文中或语段中的位置,理清是否为起始句、 收束句、过渡句、中心句、关键句等。其次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联系来确定语句的基本内容 或含义。同时还应抓住作者的基本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脉络,从整体联系中去理解文章语句 的含义。 三是修辞分析。对运用修辞格的语句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分析理解,如比喻 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运用反问、反复的句子要分析表达的思想内容。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瓦斯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瓦斯突出的矿井约占煤炭矿井的一半。瓦斯是煤矿安全的最大威 胁,全国煤矿重大安全事故 70%以上都与瓦斯爆炸有关。 其实,瓦斯是储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又名煤层气,它并非仅仅是人类需要驯服 的“杀手”。人们常把瓦斯利用喻为“变废为宝”——将本来空排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长期 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抹不掉的阴影,所有可以利用的能源都是 宝贵的。但是,瓦斯开发利用的意义远远超过单纯的“变废为宝”。 瓦斯中的甲烷含量很高,甲烷的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份额为 15%,仅次于二氧化 碳;而且,等量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 21 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 煤层气利用率仅为 23%,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煤层气正朝天排放,其温室气体效应不容忽视。 有研究认为:从 20 世纪中期至今,观测到的大部分温度上升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 排放有关的可能性超过 90%。据估计,受气温上升影响,到 2030 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可 能会下降 5%~10%;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洪涝灾害都将加剧。 要缓解温室效应,瓦斯的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而且,这一工作可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 持——“清洁发展机制”(CDM)支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温室气体交易”。在《京都 议定书》框架下,各减排义务国可以选择内部消化减排目标,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排放额度。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代价较低,发达国家可以用资金或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减排,减排的数 量可用于抵扣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获中央特许权的煤层气开 发企业拥有全国相当面积的煤层气开发权和对外合作权。约占山西省含煤面积 60%以上的煤层 气气权都被两家中央企业登记。这种气权、矿权分置在现实中引发了诸多利益冲突,有媒体 曾对此进行报道,并借用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割肉不许流血”的难题来形容气 权、矿权之争。 实践证明,瓦斯开发的特许权造成了瓦斯开发的垄断,增加了瓦斯开发利用的难度和成 本。气权、矿权分离为煤炭生产的“先抽后采综合利用、采气与采煤一体化”设置了障碍; 气权、矿权合作的艰难也影响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速度。瓦斯与煤炭伴生,气权、矿权分置 使煤矿企业的地面预抽无法实施,“先抽后采综合利用”和“采气与采煤一体化”也就无法进 行。 瓦斯的开发利用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效应远大于单纯的资源收益,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瓦 斯作为一种能源来进行开发。政府应以有效的政策支持来加快瓦斯的开发利用,以应对气候 变化带来的挑战,并让瓦斯从“夺命杀手”成为战略资源。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能将本来空排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有 效减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价格上涨。 B.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能将白白排放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利 于降低瓦斯对煤矿安全的威胁,并能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C.积极开发利用瓦斯,不仅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避免瓦斯 开发的垄断,并有利于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 D.积极开发利用瓦斯,不仅有利于消除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利于实 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促进我国解决煤矿的气权、矿权分置问题。 【答案】B A 项“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价格上涨”错。C 项中“可以避免”错,并且瓦斯的开发 不是为了“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D 项中“促进我国解决煤矿的气权、矿权分置问题”是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瓦斯,条件与结果颠倒了。 要点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要点解说】从文章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 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重要信息”,一般指文中最能揭示文章本质 意义,或最能显示文章内部的各种联系的内容,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 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主要有:①文章中 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②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③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 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筛选”,就是强调获取信息的过程,即准确感知负载信息的语言材料,并迅速挑选出与 自己阅读目的相关的主要内容,排除与阅读相关性不大的内容。“整合”,就是将已筛选的信 息,通过联想、想像、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完成对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本质意义 的加工。 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注意下列方面: 一是分清类属。对材料分类,标准不同,类属不同;对材料整合,要求不同,类属 也不同。首先要认定筛选并整合的标准和要求,前提认定了,才能准确而迅速地进入解题的 正轨。 二是紧扣语言环境。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注意联系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 图,在语境信息中筛选出重要信息。 三是辨明材料主次。既要避免遗漏主要的信息,又要避免夸大次要的信息。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立体光子结晶”作为可以操控光波的新材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所谓“光子结 晶”是指构造精细、晶粒呈立体排列的某种结晶材料。由于其具有周期性的排列方式,所以 当反射光波时,对特定波长的光线就可以进行增强或减弱的操作或控制。 日本大阪大学的高原淳一助教授用光子结晶,开发出了环保型的白炽节能灯泡。普通的 白炽灯泡会产生红外线而发热,其能量转换和使用效率很差。如果在灯丝表面生成出一种光 子结晶,使红外线光波不复存在或者不会从灯丝中放射出红外光波,就能让电能更多地转换 成可见光,制造出高效节能型照明灯泡。 高原助教授和川弘助手等人,正在开展采用“自我组织化”技术,制造光子结晶的研究 工作。所谓“自我组织化”,是指分子或小液珠等具有自我形成某种有规律结构的能力。利用 自我组织化现象。有可能以较低价格制造出光子结晶来。 高原助教授首先采用硅珠开始研究,利用含有硅粒的液体,将物体浸泡后,再晾干,反 复多次进行实验,终于通过自我组织化现象,得到了出色的光子结晶。利用该项技术,把灯 泡覆盖上某种光子结晶,就可以制造出七色辉映的灯泡;而且如果对这种灯泡放射出的光线 进行检测,就会发现其红外线放射已被有效地抑制了一些。 高原助教授指出:“现在虽然尚未实现利用自我组织化技术制造出钨丝上的光子结晶,其 技术实用化仍然需要一些时间。但是,在构建精细加工理论研究方面,采用自我组织化技术, 降低加工费用,推出更多更好的环保产品的研究,正在不断取得进展。”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用分子或小液珠的自我组织化现象,就能以较低价格制造出光子结晶。 B.研究表明,只有采用硅珠,才能制造出色的光子结晶。 C.研究表明,把灯泡覆盖上某种光子结晶,可以制造出七色辉映的灯泡。 D.运用精细加工理论:采用自我组织化技术,人们制造出了钨丝上的光子结晶。 【答案】C 要点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要点解说】此项要点主要考查在充分理解并正确把握原文基本意思的前提下,根据阅 读文章的有关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像的能力。这种推断和想像必须以原文的有关信息为 根据和基础,而不是凭空推想。这类题的命题角度:或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某一方面事物的发 展暗示了一种倾向;或是材料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这些材料的综合可以推测出某一方面的 发展;或是结合现实社会生活或科学发展等有关常识,可推测某一新的发现、新的认识。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首先应在整体阅读的前提下,把握全文的基本思想倾向、 观点态度,筛选出文中的有关重要信息,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区别及作者对它们的评论或看 法。读通了全文,掌握了主旨,做题才会准确。 二是抓住隐含信息。挖掘有关材料或信息中的隐含信息,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 点。隐含信息,或者是文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是作者对问题的发展做 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总结中临时借 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或者是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换等等。 三是注意语言标志。语言形式的提示作用很重要,应密切关注,抓住了某些关键词语也 就可能找到重要信息。如表时间、数量、趋向、主次、判断、因果、类比、总结概括等语句, 句式上的因果、转折、条件等。常用的数量限制词有:几个、少数、一些、有的、大约、接 近…… 四是掌握必要的推断方法。这主要指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注意通过联想、想像、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准确地获取和加工信息。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近在死海中发现了一种叫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对它的研究,让科学家们探知了更多 有关生物技术和癌症的秘密,也许还有助于解决一个难题: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免受 宇宙射线的伤害。宇宙射线能穿透宇航员的身体,损伤人体细胞中的DNA,引发癌症和其 他疾病,DNA损伤也是生活中地球上的人类患各种癌症的原因之一。 嗜盐菌似乎是修复DNA损伤的高手。为了解其中的奥秘,马里兰大学在美国航空航天 局的资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人员用辐射轰击法破坏嗜盐菌的DNA,使其分裂成碎 片,但它们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将所有的染色体“召集”到一起,重新恢复正常功能。嗜盐菌 为何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存能力?马里兰嗜盐菌研究项目主任乔斯林·迪鲁吉罗认为,根本的 原因在于嗜盐菌是在一个原本就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生存和进化的。死海海水的盐浓度是 正常海水的 5—10 倍,多数海洋生命在死海里会很快死亡。高盐浓度导致与辐射类似的后果, 使有机体的细胞,特别是细胞中的DNA受损。在这种含盐量极高的极端环境中生存和进化, 正是嗜盐菌能够承受辐射和其他恶劣环境的原因。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的照射下,多数微生 物会全部死亡,但 80%的嗜盐菌活了下来,且能继续正常生存和繁殖,研究人员还做了一个实 验,将含有嗜盐菌细胞的海水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里,结果水分很快蒸发,留下的盐分 形成了含有微量水分的结晶体,嗜盐菌细胞躲藏在这些像一个个小房子似的盐的晶体里,能 避免进一步的干燥缺水,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半休眠状态。如果盐的晶体有机会重 新溶入有水环境中,嗜盐菌细胞会重新活跃起来,修复由于缺水引起的DNA损伤,迅速恢 复正常的生存活动。 嗜盐菌为何能在这一系列实验中存活下来?迪鲁吉罗研究小组和西雅图系统生物技术研 究所的科学家们用现代基因测试工具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受损的全过程,发现嗜盐菌在受 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和被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后,其整套“分子修复工具”都被激活了。 所谓“分子修复工具”是一种叫做酶的蛋白质。嗜盐菌里有着一定数量承担修复工作并“随 时待命”的酶,当受到致命剂量的辐射照射时,这些“埋伏”着的酶会很快出动,对DNA 进行“抢救”,然后其他种类的酶继续其修复工作,并激活产生这些酶的基因。迪鲁吉罗研究 小组还发现,在嗜盐菌 2400 个基因的基因组里包含了好几套独特的DNA修复“工具”。嗜 盐菌的这些DNA修复“工具”,有的其他动植物也有,有的则是细菌才有的,还有的是一种 叫做 archaea 的古代微生物(嗜盐菌所属的种类)所特有的,嗜盐菌则拥有所有这些修复“工 具”,此外,它还有几种别的物种所没有的新奇的DNA修复“工具”。所有这些DNA修复 “工具”,对研究人类的DNA修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也许能为增强人体修复DNA受损的 自然能力开辟新的途径,并将极大地造福于太空旅行的宇航员,因为 archaea 太古微生物中 的许多修复蛋白质与真核细胞(包括你我在内的生命组成形式)中的修复蛋白质非常相似。 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盐浓度导致与辐射类似的后果,在强烈紫外线辐射下嗜盐菌的存活率达 80%,因此 在高盐浓度海水中嗜盐菌的存活率也约为 80%。 B.实验证明嗜盐菌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中仍能继续生存,可见嗜盐菌在完全无水的极 端干燥环境中也可存活下来,或处于半休眠状态。 C.如能获取嗜盐菌特有的DNA修复“工具”并将其移植到人体中,那么人类也能在致 命的紫外线照射下和极端干燥的真空环境里生存。 D.美国航空航天局之所以愿意资助嗜盐菌的研究项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它有助于解 决宇航员因受宇宙射线伤害而引发各种疾病的难题。 【答案】D 要点 5: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要点解说】要求能够通过上下文的联系,通过句与句的关系,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 义,这些词语的含义大部分是我们平时不常用到或在具体的语境中和字典意义不尽相同的。 考查要点有:①能确定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的新词语、新概念的含义;②能够确定多义词在文 中的具体义项;③能根据上下文的特定内容所限定的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词语的“情景义”; ④能确定代词或指代短语的指代内容;⑤能确定词语的本义和在文中的转化义(引申义、比喻 义等);⑥能确定词语的字面意义或言外之意、深层含义;⑦能确定因运用典故或其它方式产 生的特定含义;⑧能确定因修辞需要产生的临时义。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保护非物质文化辽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 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 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强调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 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文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 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之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追力”; 二是“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标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 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遭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 仪、节庆,有关白世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所有这些形式都与孕育 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构成不可拆解的文化综合体。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勃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 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 及哲学意味,并且这种美学特质和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由于钟子期和俞 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所以不仅深遵感人,而且历久弥斯。可以说,知音 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成为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于是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 乐品与诗品之品都互相沟通。而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又将儒家的中正平 和、道家的清静淡远融汇于乐曲之中。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 立存在。相对于物质符号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宇宙观、生命观更 具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 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其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非物质文化遗 产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都跟它脱不开关系, 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他所 在社会的传统。 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被群体或团体认同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是被个人认同的文化遗 产。 B.随着人们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 断创新的特点。 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 历史感。 D.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体现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顺应可持续发展 的要求。 【答案】C 要点 6: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要点解说】社会科学类文章常用比喻、类比的方法来论证观点,用引用的手法说明新 发现和发现的社会意义,这些语句的意义和在文中的作用比较难理解,考生要从上下文中理 解句子的含意。考查的句子一般有:①首括句,②中心句,③转承句,④点睛句,⑤矛盾句, ⑥精辟句,⑦感情句,⑧修辞句,⑨结尾句等。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龙城”还是“卢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 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 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 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 边塞诗中所用的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 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 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 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做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 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 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 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 在”,认为卢城即现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 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 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那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 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 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行,故 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 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写成 “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 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 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汉朝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 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 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 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他,使诗句 达到了音、义、色具佳的境地。 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 ) A.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 B.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 C.“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 D.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句子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 B。A 从文中第三段“有 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来分析,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 可以得知有象征寓意。B 第三段“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这就是说, “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特定城邑”,可以看出其象征寓意。C 在第五 段就是解释“龙城”现在是在什么地方,没有象征义。D 第六段“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 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 扬威敌境的意思”,可以看出蕴含寓意。 要点 7: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要点解说】在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筛选和整合信息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从严格的意 义上说,理解文章结构、思路和文章观点等等都是对信息的筛选。考查的内容有:①能确认 词语在文中指代的重要信息和材料;②能查找、摘录文章的重要信息和材料;③能比照与题 干指向相关的信息和材料,辨析出细微的差别;④能准确归纳整理文中的信息和材料。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 金开诚 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 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默契” 的形成和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谅解和求美是“默契” 的基础。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 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但这变动乃是在创作与欣 赏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现的;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间严重破坏“默契”,那么创作与欣赏的相互 依存关系便趋于破裂,艺术作品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 就京剧的伴奏而言,使用简单的民族乐器早已形成“默契”。这种“默契”还不仅仅是出 于谅解与定势,而且也符合求美求新的愿望。因为对许多老观众来说,主要以京胡伴奏唱腔 自有其美妙的感受,特别像徐兰沅、王少卿为梅兰芳伴奏,在老观众心目中都已到了“尽善 尽美”的地步,增加更多的音响只会起消极的作用。客观地看,这些伴奏与演唱之间也确有 水乳交融之妙。虽然这样的珠联璧合已不易见于当世,但因心理定势的关系,老观众仍感到 以苍劲或细腻的琴声来伴奏各种风格唱腔是最符合听觉要求的。同时老观众也并不保守,在 伴奏的发展中,京胡加上了二胡,又加上了月琴;名琴师们还不断设计一些花过门、花点子, 并在托腔①时准确运用琴声与唱腔的离合变化,这都已被接受并受到欢迎,所以双方的“默契” 事实上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但是,当伴奏突然变为庞大的交响乐队时,由于背离原有的“默 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赏。这种不能欣赏,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默契”运 动规律的制约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 不过,艺术“默契”虽然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事情,是在创作与欣赏这个大系统内 所出现的一种规律性互动,却也必然受到系统之外的种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现在只就新 观众对京剧演唱与伴奏的听觉感受来说,由于听的能力缺乏训练而未能入于唱腔与伴奏的精 细之处,整个听觉既然处于极为粗略的宏观状态,就不能不感到京剧的唱腔与伴奏是过于单 调以至于陈旧的。但从美学上说,京剧的佳妙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确蕴藏着中华民族创造的 大量艺术精华。因此许多创作人员和热心人士深感到对它的继承与发扬负有历史的责任,为 此而进行种种探索以求改革振兴,试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就是这类探索的一种。这种 探索,特别需要得到懂行的老观众在精神上的赞助与支持,这也是一种社会性的默契。 [注]①托腔:戏曲演出时用乐器衬托演员的唱腔。 下列对京剧伴奏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以京胡为主的简单民族乐器为京剧伴奏,获得许多老观众的充分认可。 B.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乐器,标志着传统京剧伴奏的逐渐变化和发展。 C.使用交响乐队为京剧伴奏,就完全背离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默契。 D.京剧伴奏引进新乐器新形式,是为了振兴传统京剧艺术而作出的新的尝试。 【答案】C 要点 8: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要点解说】考点考查的内容有:①辨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②概括作者对文 中的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③比较作者在文中转述的多人的观点;④分析比较文章中信息材 料和作者观点的异同。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消除。埃吕 尔说:“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 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而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 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研究和应用脱硫的技术,只有 主观愿望是不行的。但脱硫技术不会从燃烧煤的过程中自动生长出来,研究与应用脱硫技术, 仍然是人的决策。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是没有根据的, 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上能够做的 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 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 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 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 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 “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 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 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 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 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 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 高于技术的自然逻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 身的善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标, 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 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 根据原文,下列真正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要降低技术的负面作用,应强化人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 判定技术应用的后果。 B.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消除,而且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技术 的负面作用才会被消除。 C.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技术能够做到 的事,我们就应当去做。 D.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遵守技术的社 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 【答案】A 【解析】B 项是埃吕尔的观点,作者只是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C 项断章取义,第二段 末句“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 和责任”是个假设句,说明我们不能放弃对后果的评价和责任。D 项从第三段的表述中可以看 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但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并且要当两 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要服从于技术的社会逻辑。 考点 9:理清结构思路,把握中心要点 【考点解说】社科文讲求谋篇立意,这些都与思路有关。对思路的把握,往往关系到社 科文结构层次的分析、内容要点的整理、文章主旨的归纳和表现形式的理解等诸多方面,牵 一发而动全身。因而在解答试题之前,细致地阅读试题提供的文本,尽可能沿着文章作者的 思维的轨迹走一遍,以求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入、更准确的认识。这是解答社科文阅读试题的 不可忽略的重要前提。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汉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学是什 么”的问题一直存在。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最为宽泛的定义,或许最容易得到认同,即汉 学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汉学的内核比较清晰,边界则相对模糊。 这与汉学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日本在 14—15 世纪萌生了传统汉学,作为一种区域性汉学, 它的历史有 700 来年;从 1582 年利玛窦来华算起,传教士汉学的历史约为 400 余年;以 1814 年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教席为标志,学院式、专业化的汉学已走过了将近 200 年的历 程;“二战”之后,美国汉学转向对现代中国的关注与研究,至今也有了 60 多年的学术积累。 由于时代和文化观念等原因,各种形态的汉学研究当然各有不同;然而,天下殊途而同归, 百虑而一致。一代代汉学研究者为中国文化走出遥远的东方、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 做出了重大贡献。 形态各异的汉学研究应当共同持守一个内在品质——对话精神。中国与西方的认识方式, 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化观念,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比如,西方式的执着,可能推 衍出渐进的认识,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强调对象描述的精确性;中国式的洒落,则通向 了圆融和体悟,描述对象时往往在清晰中又带有某种模糊。但二者并没有孰优孰劣,孰是孰 非,只有因“差异”生发的对话与启迪、互补与和谐。通过“差异”而达到“中和”,这样的 “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个相生共融、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又包含诸多相似的元素, 有共同的追求和理想。“汉学”这门学问,正是以差异为前提,以人类所渴望的正义、公平、 自由等基本价值为基础,启发着文化间的对话和共识。 对话赋予了汉学深远的文化意义。当汉学在世界范围内营构中国形象并影响到不同文明 对中国的理解时,中国学界对海外汉学的关注也在日益增长,海外汉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界面 对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许.也许可以说,这标志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中国不再仅 仅是被认识和想象的对象,更是通过这种认识和想象加强自我理解的价值主体。任何一种文 明都已经无法在单一的语境中自给自足。互为观照的基本格局,不仅使汉学研究,也将使整 个世界进入文明对话的新范式。海外汉学与中国本土学术进行对话,才能洞悉中国文化的深 层奥秘;中国学人向世界敞开自己,才能进一步激活古老的传统和思想的底蕴。 下列对于“海外汉学”和“中国文化”关系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始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获得对自身更深人更全面的理解。 B.海外汉学给中国学界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认识中国文化的镜子。 C.海外汉学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必须加强与中国本土学术的对话。 D.不同文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海外汉学在世界上所营构的中国形象有密切关系。 【答案】A 【易错点点睛】 易错点 1 对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理解、分析。 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计算机能思维吗? 1997 年 5 月 11 日,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幢高楼里正在进行一场被媒体称为“人机大战”的 国际象棋比赛。对局的一方是 1985 年以来一直独霸棋坛的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另一方是 美国 IBM 公司推出的“天下第一”下棋机器——名为“深蓝”的超级计算机。尽管卡斯帕罗 夫一开始就声称他是“为尊严而战”,但最后“深蓝”还是以 3.5 比 2.5 的总比分取胜。对 此,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人们历来认为,人类之所以能主宰地球、驾驭生物,就是因为人有智慧、能思维。弈棋 往往被视为人类最有代表性的纯智慧活动,世界棋王常常被视为人类智慧的象征。今天,棋 王易位于计算机,人们不禁要提出疑问:机器能思维吗?思维是人类的专利吗?人类的智慧已 经进化发展了成千上万年,而智能机器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如果再发展几百年,我们 也许很难想像那时的人 工智能的水平和情景。看来,如果有朝一日机器在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上超 过我们.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捧出那惟一的特权!有人甚至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 度,总有一天电脑要超越人脑,使人类成为机器的奴隶。到那时人们讨论的已经不是人类思 维的尊严问题,而是人类命运的问题了。 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而且是一个哲学命题。“深蓝”曾于 1996 年跟 卡斯帕罗夫交过一次手,结果以 1 胜 2 平 3 负败北。随后 IBM 的专家们一方面努力从硬件上 提高“深蓝”的运算能力和速度,另一方面加深“深蓝”对棋局的“理解”,终于使其棋力大 增,最后战胜棋王。难怪卡斯帕罗夫在赛后说,这次比赛“是一群人运用电脑来向一个人的 智慧和反应挑战”。机器的“思维”本质上是人赋予的,人的思维是自然界、宇宙间最复杂的 系统之一。机器固然能具有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但人脑还有意志、灵感、性情和精 神,这些却是计算机所无法企及的。 1.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 B.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以后,人类就将承认思维不再是人类的专利。 C.如果某一天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机器就将使人类丧失思维能力。 D.如果某一天机器具备了人类的重要品质,机器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 【错误解答】D。 【错解分析】 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只注重了前一半而忽略了后一半。导致理解片面。D 项 的前半句的说法与原句的前一半是对等的,但后面的半句,就不一样了,画线中的句子是说 “当机器超过我们时,我们就不得不将‘惟一特权’交出来”,这“惟一特权”是指什么呢? 很显然,此段前文所说的人类“特权”就是指“思维”。这是前文话题的中心。 【正确解答】 B。注意抓住概念“特权”,为什么说是“惟一”。明白了这两个概念,问 题就迎刃而解。 2.从上下文看,以下对这次“人机大战”特别引人注目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人跟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尚属首次,所以引起媒体的关注。 B.一方是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一方是“天下第一”下棋机器“深蓝”。 C.卡斯帕罗夫并非是为他个人而战,比赛涉及到人类的尊严问题。 D.“深蓝”最终以 3.5 比 2.5 的总比分取胜,导致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错误解答】 B 或 C 【错解分析】 错误之处很明显。文中没有说到人与计算机对弈是“首次”。 【正确解答】 A。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排除。 3.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高速发展的智能机器将来完全可以代替人类的许多智力活动。 B.有智慧、能思维才使人类取得了主宰地球、驾驭生物的优越地位。 C.“人机大战”实际上是卡斯帕罗夫一个人跟许多人的智力的较量。 D.计算机在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方面不能跟人类相匹敌。 【错误解答】 A 或 B 【错解分析】 对原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有误。 【正确解答】 D。原文在文末说“机器固然能具有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但人脑 还有意志、灵感、性情和精神,这些却是计算机所无法企及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机器具 有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但他在意志、灵感、性情和精神这几个方面,是远远赶不上 人类的。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4~7 题。 机器人工程师总是从自然中寻找灵感。然而,在过去几年里,他们的研究重点开始改变 了。科学家们像先前那样为制造进更好的机器人而研究动物,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而研 究机器动物。 过去 10 年里,自动装置技术的发展以及电脑部件的不断缩小,意味着小型自动装置可以 具备日益强大的处理功能。机器动物与真的动物机比具有很多优点。在对它们的人造大脑实 行操作时,你无需考虑道德难题或动。物权益问题。而且,人们可以利用他们揭示很多动物 行为的神经元。 这种技术的原理相当简单。如果你得出了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可能由大脑的某个部位控 制的理论,你就可以制造一个自动装置,设计它的电路来模仿这种大脑构造。然后你在实验 室像对待真的动物一样,利用同种观察、测量和重复技术考察其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 它的行为和真正的动物相同,你很可能会有收获会有所收获。 《人工动物学》的作者之一欧文·霍兰解释说:“如果这种理论对一个动物装置适用,你 就可以确定你理论的某些部分是正确的。但如果它不适用,那么它几乎肯定是你错了。”通常, 证明理论的错误是更有用,因为这会令揭示理论存在的问题并缩小研究人员寻找答案的范围。 如果对机器动物的实验显示理论是正确的,这种理论可以反过来应用于教学,为研究人员进 行真动物实验提供有价值的起点。 能够揭示是什么促成了动物行为的机器的一个例子是斯特林大学芭芭拉·韦布博士的机 器蟋蟀。在夏季繁殖期,雄性蟋蟀用歌声吸引雌性蟋蟀。尽管生物学家们进行了多年研究, 却仍未找到蟋蟀控制这种行为的神经系统,但他们估计这大约需要 20 个神经元。韦布采用了 一种新方法。她制造了一个自动装置,线路设计与蟋蚌的一部分神经相仿,试验它是否能像 真的蟋蚌一样找到一个交配对象。 韦布的机器蟋蟀证明,机器动物无须外形相似就可以像真的动物那样行动。它具备了雌 性蟋蟀寻找爱侣所依据的全部基本特征。 在韦布的实验中,机器蟋蟀能很容易地找到正确的路径,走向正在用歌声吸引它的雄蟋 蟀。这个令很多生物学家感到惊奇。这个装置表明,这种看似复杂的行为只需要 4 个神经元 就足够了。 研究人员乐观地认为,仿生自动装置的前景令人鼓舞。芭芭拉·韦布博士说:“机器动物 还不能完全替代真的动物,但我确实认为将来它大有用武之地。随着技术的不断改善,我们 将能够制造更多这种复杂的系统。” 4.第 4 段中加点的“这种理论”在文中具体所指的是 A.机器人工程师从自然中寻找的灵感 B.自动装置具备的日益强大的处理能力 C.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可能由大脑的某个部分控制的理论 D.利用同种观察、测量和重复技术考察其行为所获得的结论 【错误解答】 D 或 B 【错解分析】 对“这种理论”这个概念理解不清楚。 【正确解答】 C。第 4 段中提到的“这种理论”是个指代性名词,首先应该明白,它是 指一种“理论”,一种什么样的“理论”呢?应该从前文去找,它所指代的内容应该在附近, 在上文中能够找到有样的一句话,“如果你得出了一种动物的某种行为可能由大脑的某个部位 控制的理论”就是“这种理论”,所以答案是 C。 5.下列对“这种技术的原理相当简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电脑部件的不断缩小,有利于对机器动物的人造大脑实行操作 B.制造一种自动装置,设计它的电路模仿大脑构造来控制动物行为 C.像对真的动物一样,利用同种观察、测量和重复技术来考察机器动物的行为 D.机器蟋蟀找到正确路径,走向吸引它的雄蟋蟀,原估计需要 20 个神经元,实际只需 要 4 个神经元就足够了 【正确解答】 B。注意指代的内容属近指。第 3 段中第三句“你就可以制造一个自动装 置,设计它的电路来模仿这种大脑构造”是对“这种技术的原理相当简单”的进一步诠释。D 项所说的内容在后文出现了,也符合文意。但它不符合此段所说的内容。 6.根据原文,下列不属于机器动物优点的一项是 A.在对它们的人造大脑实行操作时,无需考虑道德难题或动物权益问题 B.可以利用它们揭示支配很多动物行为的神经元 C.为研究人员进行真动物实验提供有价值的起点 D.无需外形相似就可以像真的动物那样行动 【错误解答】C。 【错解分析】没有从因果关系和本质上去分析。 【正确解答】 D。第 2 段末就直接说出了 B 和 A 两个优点。这几个句子都是从原文中抽 出来的,完全符合原文,如果试图从与原文相对比找出说法不对之处,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ABC 三项都从优点有角度来分析说明利用机器动物这个做法的好处,D 项说法过于绝对,在文 中也没有任何根据。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研究重点的改变,机器人工程师不再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而转入了对机器动物处 理能力的研究。 B.无论机器运行和真的动物的行为是否相同,都能为更好地了解动物提供有价值的东西。 C.韦布的机器蟋蟀试验证明,机器动物对动物行为研究有重要贡献。 D.虽然科学家们用机器动物完成了某些动物实验,但取代所有实验中的真动物尚需时日。 【错误解答】 B 或 C。 【错解分析】 没有从开头一句话入手分析。文章开头说,机器人工程师总是从自然中 寻找灵感。然而,在过去几年里,他们的研究重点开始改变了。科学家们像先前那样为制造 进更好的机器人而研究动物,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而研究机器动物。 【正确解答】 A。根据第 1 段,正确的说法是“科学家们不像先前那样为制造更好的机 器人而研究动物,而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动物而研究机器动物。”这并不等于说“不再从自然中 去寻找灵感。” 专家会诊 1.从理解概念入手。一段科技性的说明性文字,它首先要告诉你是什么内容,这就要紧 紧抓住概念,离开了概念来理解文章内容是舍本逐末。 2.注意指代性词语的含义。一般说来,指代性词语的意义就在附近,它不会指代很远的 内容,如果那样会导致文章混乱。所以,对于指代性词语意义的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就近查 找分析。 3.注意”定义”的准确性。理解概念离不开定义,出题人有时要求对其意义进行理解, 有时要求对其进行定义分析。定义就比理解概念的含义要求更为准确,不能含糊。所从往往 多用一个词语或少用一词语,关系重大,不可小视。 易错点 2 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握作者观点和态度。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 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西 方传入中国的。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 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 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 即所谓七声音阶。公元 1780 年,传教士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 中国抄袭的。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法国人沙宛在 1898 年说,中国的 音律是公元前 4 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1962 年,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 向东传入了古甲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这样一 个说法。1978 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开来。因 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即在一个钟上可以敲出两个构成三度谐和关系的乐音,这是要有成熟的 音乐理论与精湛 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持的),证实了在公元前 5 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 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 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拔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 时代,大约在公元前 2500 年到公元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 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商代出 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弦乐器的出现。最早的弦乐器,出土于曾侯乙墓,有;十 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 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 分析的。李纯一先生曾对商代不同地区的埙、编磬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那时可 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在公 元前 14 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利用大小月, 用一年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在公元前 6 世纪以前,中国已经发明 了十九年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元前 5 世纪,比中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 系的说法。 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 4 组,每组 7 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 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冒侯乙衣服箱上 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伦平 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馆收集的一些残片复原了平面球形星 图。人们对照古巴比伦平面星图和中国的二十八宿,并没有一个直接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 以显示,古中国的天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独立生成的,这对十二音律及七声音阶的起源, 有一个值得启发的参照。 1.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 准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 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 B.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 4 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人的。 C.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人了古中国,向西传人了古希腊。 D.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有相当的发展,而 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 【正确解答】 D。只有 D 项可以用来说明“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 的根本原因。符合文章第 3 段的内容。A 项前半句无此义,也不是构成后一分句的原因。B 项, 法国人沙宛在 1898 年说的话是在驳斥钱明德的观点。从后文的表述来看,C 项的说法实际上 是不正确的。 2.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人中国 的。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A.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 达到的成就。 C.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错误解答】 D。 【错解分析】 对原文所列举的理由掌握不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找到相近观点的 理由。 【正确解答】 A。A 项是为了说明这些多种发音的乐器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而不能 作为推论题干的依据,与题干不构成条件关系。答非所问。 3.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叫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 B.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 C.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 D.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 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 C.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 早于古巴比伦。 D.对古中国和古巴比伦音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 成体系的。 【错误解答】 D。 【错解分析】 想当然。没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分析和推断,证据不足。 【正确解答】 C。原文说,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元前 5 世纪,比中 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 所以,文章并没有说“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这种说法太绝对化。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人脑在生命头几个月进程中的发育是生物学上自我构成的最为值得提及的形式之一。从 诞生的那一刻起,人就来到了一个充满刺激的世界。猛烈的外界刺激潮水般涌入婴儿的睡一 醒周期的时间节拍。他的睡一醒行为是受他的大脑神经元结构控制的,新生儿的大脑于是自 己生成一个时间程序,让外界感官刺激依照这一时间程序而通过,避免过多的刺激涌入,对 新的印象进行整理并 在睡眠的相应阶段加以深化。在这里,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具有超常周期与昼夜周期 的内源节律共同出力编织睡一醒阶段的模式,随着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地过去,大脑一天一天 地发育,睡一醒行为的内在时间程序也不断变化。这个时间程序以此反映婴儿大脑的不断发 育情况。但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并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在诞生的这一时刻,自我构 成功能已经在发育的道路上走过一大截路了,新生儿的那些令人惊奇的行为便是有力的证明, 新生儿生命的寿命还在出生之前若干星期,亦即还在母腹中就已开始了。 母亲只要觉察到腹中胎儿在动,就每天念两遍童话《国王、老鼠和奶酪》。她大声地念, 慢慢地念——从头到尾要 3 分钟,就这样,到了分娩的那一天,婴儿出生后竟然就知道这个 童话! 新生儿的这种非凡的能耐不难加以证实。在橡皮奶头里装上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以记录 吮吸动作。然后给婴儿戴上一个耳机,有选择地播放两则童话给他听。两则童话都由婴儿的 母亲来念——而且念的速度、声音大小、语调全都一样。这两则童话分别用立体声磁带给录 制下来。婴儿吮吸得较通常速度快时,让他听到一则童话;他吮吸得较慢时,让他听到另一 则童话。在这种方式下,新生儿能够区分他喜欢听哪一则童话。两则童话中一则是本原的, 另一则在形式上作了些改动——只是把所有角色的名字都作了改换。新生儿连细微的差别都 发现了,在试验进行几分钟后就找到了他要改变自己吮吸频率的方向——他可以通过改变吮 吸频率使耳机传来他想要听的那则童话。他所想要听到的始终是本原童话,亦即他在母腹中 常常听到的那则童话。 上面所描述的方法以多种形式运行,目的在于弄清新生儿对说话声音和语言形式之间差 别进行感知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如果让婴儿母亲与另一位女人读同一篇故事,小小的婴儿总 是喜欢选自己亲生母亲的声音,而不选另一位女人的声音。会两种语言的母亲,她的新生儿 能区分她的两种语言,又喜欢从中选择自己还在母腹中时听得最多的那种语言。但是,如果 两则童话故事由新生儿的父亲与另一位陌生男子来念,那么,新生儿就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就是说,父亲的声音与另一位男子的声音在新生儿听来是同样陌生的。 这一检验结果证明了母亲声音对腹中胎儿的强烈影响。只有母亲的声音才能够让腹中胎 儿从母腹内的背景噪声中鲜明地听出来,而外界的声音则“消逝”,听不见。胎儿的听觉器官 在孕期的最后 3 个月完全形成,亦即具备完全的听觉功能。由此可知,还在这一时期,话音 模式就已经传入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了。显而易见,母亲的话音特征已留在了胎儿的大脑中 ——这是大脑留下的第一批记忆痕迹。正是这第一批记忆痕迹使新生儿能够重新识别曾经听 到过的话音模式并与其他话音区别开来。 5.下面关于“时间程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程序是由潮水般涌入新生儿大脑的强烈的外界刺激共同编制而成。 B.时间程序通过大脑对新的印象进行整理并在睡眠的相应阶段加以深化。 C.恒定的内在时间程序主要表现在新生儿的睡一醒阶段这一固定的模式上。 D.睡一醒行为的内在时间程序不断变化,并以此反映婴儿大脑的发育情况。 【错误解答】A。 【错解分析】A 是迷了说明“进入充满刺激的世界”,对概念理解不准确。 【正确解答】 D。原文中有:睡一醒行为的内在时间程序也不断变化。这个时间程序以 此反映婴儿大脑的不断发育情况。这句话就是紧接着“时间程序”来说明的。 6.不能证明“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并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母亲只要觉察到腹中胎儿在动,每天大声念两遍同一则童话,到分娩的那一天,婴儿 生下来后就知道这个童话。 B.新生儿通过改变吮吸奶头的速度,对他母亲念的本原童话录音和另一则在形式上作了 改动的童话录音进行选择。 C.如果母亲会两种语言,她的新生儿能够区分这两种语言,并喜欢从中选择自己还在母 腹中时听得最多的那种语言。 D.无论让胎儿听他父亲还是另一个陌生男子念的童话,新生儿都不知道如何选择,就是 说他们的声音是同样陌生的。 【错误解答】1.A 或 B。 【错解分析】 没有弄清题干与题支选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正确解答】 D。ABC 三项都是说婴儿在诞生之前就能感受和记住了母亲的声音。所以说 “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并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的”这个结论是可以用这几个理由来证 明。D 项不能用来证明这个。该项试验是为了证明文中最后一段第一行。这一检验结果证明了 母亲的声音对腹中胎儿的强烈影响。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在新生儿诞生丽就巳经在发育的道路上走过一大截路了。 B.新生儿听不见外界的声音,是因为只有母亲的声音才能够对他产生影响。 C.科学实验结果表明,新生儿具有对说话声音和语言形式差别进行感知的能力。 D.第一批记忆痕迹使新生儿能识别曾经听过的话音模式并与其他话音区别。 【错误解答】A 或 D。 【错解分析】对原文关键内容理解不透彻。 【正确解答】 B。“新生儿听不见外界的声音”错。原文中有:新生儿在听童话时,连 细微的差别都发现了,在试验进行几分钟后就找到了他要改变自己吮吸频率的方向,只是“胎 儿从母腹内的背景噪声中鲜明地听出来,而外界的声音则“消逝”,听不见。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人幼年生长期时间程序产生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新生儿的睡眠与清醒 昼夜周期是不可能改变的。 B.实验清楚地表明,新生儿生命的寿命早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我国现行对人 寿命长短计算的方式是错误的。 C.实验表明,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并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由此可见,人的早期 智力开发可以提前到出生前。 D.胎儿的听觉器官在母亲怀孕的最后三个月完全形成,所以好的胎教模式对人脑自我构 成功能的产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专家会诊 1.从整体上去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以及思想倾向性。不能仅从局部内容来判定,尤其 是推断类题目。 2.不能用自己故有的知识来判定答案是否正确,一切应该由文章内容来确定,除非题目 要求需要任用日常生活常识,一般应该有特别的说明。 3.注意题支的表述与原文在用词上差异。在对原文进行整合时,一般与原文在局部地方 的表述是不同的,应该注意表述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4.留意身边、注重新知识。科技文阅读既让我们长知识,更让我们学会探索、研讨。近 年的试题呈现出时效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高考题阅读中。湖北卷中 的音乐与编钟有关,地道的楚文化。 【典型习题导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奇异的“深海声道”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的科学家分别发现,在大洋深处有一些深海声道 可以让声波传得很远。在深海声道中,声音可以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的迹象。后 来的科学家还为此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在澳洲南部海中投下深水炸弹,爆炸产生的声波顺着 深海声道绕过了好望角,又折向赤道,横穿大西洋,经过 3 小时 43 分钟后,竟然被北美洲百 慕大群岛的测听站收 听到了。计算起来,这颗炸弹爆炸后的声波一共“走”了 1 环绕地球达半圈! ②经过理论分析,科学家发现,这是因为大自然在大洋深处造成了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 的深海声道。海水下的声速基本上由温度和海水压力控制:温度愈低,声速也愈慢;而海水 压力愈大,则声速愈快。大洋中的水温从总的来说是太阳照射造成的,因此温度总是随深度 增加而降低,但到一定深度后温度就不再改变,形成深海等温层。而海水压力却只与深度有 关,深度愈大,海水压力就愈大。因此,如果从海面向下观察,就会发现,声速先是随深度 增加、温度降低而变慢,当下降到一个最低值时,海水温度不再改变。这时,声速就会随海 水压力增大而变快。 ③这样,声波传播的速度在整个海洋中变成了上下两层,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 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在这两层交界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 特殊的声道轴,由于声波在传播中总是向声速慢的界面弯曲,因此声道轴上方和下方的声音 都会折回声道轴。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 速则越快。这样,声音能被限制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这 就像在声道轴上下各放一块反射声音特别好的大平板一样,声音总是在这两块平板之间来回 反射,能量不受损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深海声道”。 ④深海声道经常受到复杂海况的影响,海洋深度的变化、海底山脉的阻挡都是障碍。一 般说来,如果海的深度变浅,对声道会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不浅到声道的下界,影响就不 大,如果越过了下界,声道中的部分声波能量就会受损。海底愈浅,声能受损就愈严重。如 果海底穿过整个声道,那么声道效应就没有了,声道就消失了。 (选自《科学之谜略有删节) 1 下列对“深海声道”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是可以让声音以由快变慢再由慢变快的速度清晰地传播到大洋很深处一定范 围内,并总是向声速慢的一面弯曲的特殊界面。 B.深海声道是位处深海一定深度范围内,环绕地球达半圈并且能使声音在其中传播到数 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迹象的特殊声道。 C.深海声道是以深海等温层为界面形成的,因而能保证声波迅速而不受损失地传播到深 海一定范围内的特殊的声道轴。 D.深海声道是声能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而不受损失地在大洋深处的一定深度范围内传播, 从而让声音可以传得很远的特殊声道。 答案:D A 项和 C 项解释的中心问分别是“界面”和“声道轴”,曲解原意且不在题目命 意之内。D 碉的解释以偏概全,“环挠地球达半圈”的只是“后来的科学家做过一次实验”后 所知道的“一些探海声道”中某一方向的深海声道,因此,“环绕地球达半圈”不能作为“探 海声道”普遍性质的表述。 2 根据文意,不属于深海声道“奇异”特点的一项是 A.深海声道可以使声音传播到很远而没有减弱的迹象。 B.在深海声道中声速基本上不再受温度和海水压力的控制。 C.在深海声道中传播的声音能折回声道轴而能量不受损失。 D.声能在深海声道中总是被限定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 答案:B B 项信息有误。根据第②自然段“海水下的声速基本上由温度和海水压力控制” 可知,“声道”及其变化在深海声道中也受温度和海水压力的控制,而且正因如此,才有了“深 海声道”。 3 联系上下文,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在声道轴上方,随海水深度的增加,海水温度会越来越低,声速也因此而越来越慢。 B.在声道轴下方,声速和海水深度成正比,和海水温度成反比。 C.这样的声速差别正是使声道轴上下方的声音不断折回声道轴的重要原因。 D.声道轴上下方声速的变化基本上是太阳照射和海水压力影响的结果。 控制深海制海权,谁就能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 C.声道效应会曼海底障碍的影响,如果人们想获得某一声道效应,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采取必要措施清除障碍,以使声道畅通。 D.声波竟然可以顺着深海声道环绕地球达半圈,所以我们可以建成环球深海声道,并利 用方向可控的声波来发展通讯事业。 答案:C “深海声道”形成于大海深处,但从其特点看并不可能有“海洋最起深处…… 声道效应也就会更明显”的情况,所以 A 项推断属曲解原意,从“深海声道”的特点看,它 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所以 B 项推断属无中生有。D 项首先错在强加固果,声波可以在深海声道 中传播得报远,但从其特点来看并不能因此通过人力“完全可以建成环球探海声道”;其次错 在曲解原意。C 项推断是建立在“如果”想获得“某一”声道效应的假设之上的,依托第④自 然段内容可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声道畅通:’也在这个假设和允许的范围之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100 多年前的某个 10 月 24 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 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 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到塑料袋百 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 20 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 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并且严重污染土壤; 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 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 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 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 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 不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 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 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 年 7 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 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 度不到 20 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 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 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 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 类造福。 5 塑料袋被评为 20 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不属于其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A.发明了塑料袋以后,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使用过于普及。 B.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C.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 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答案:C 解析:“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不合原意。 7 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用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处理白色污染,都不是万全之策,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污染 环境的问题。 B.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臭”,是因为它是免费赠送的;“香” 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 C.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塑料污染,取得了一定成效;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 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一百多年后 被评为“最糟糕的发明”,是因为人们意识到了它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B 解析:“臭”,是因为它造成环境污染。 8 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 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觉“远 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塑料袋将 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将会普 遍推行。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9~12 题。 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 戎狄,在古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 为“蛮族”,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华夏的文明人, 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做的肉腊、肉糜,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戎狄是黄土高原 的另一种居民,但被把持历史记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给抹杀了,我们今人,也受了古代文人 的影响,在歌颂黄土高原是 “大地母亲”的时候,却忘了黄土高原上的另一个兄弟。 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比今天温湿,整个黄土高原是原始农业的“一统天下”。后来气候变 得干冷,黄土高原的南部问题不大,先民照样种地;但黄土高原的北部,环境逐渐恶化,庄 稼生长得越来越差。家猪要吃人的剩饭,而人已经没有剩饭了,所以猪这类东西也不易喂养 了。这里的先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终于找到另外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多养到野外食 草的牲畜。这些牲畜不与人争食,人还可以从其浑身索取生活资料。于是,人们一于握锄, 一手执鞭,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这样,在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格局上,便出现了不同的区域。在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 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城郭壮大,文人滋生。而在北部地区,人们要艰苦得多。他 们“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各分散居蹊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 一”。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进化当然缓慢得多。于是,南、北之间在政治、丈化方面的差别 日益增大。后来,南部的人叫做华夏,而北部的人称为戎狄,相互反目,关系紧张了很久。 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戎狄主要是“反面角色”,除了侵犯抢掠、祸乱华夏,便没有什 么正面的历史贡献。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戎狄正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的过渡地带(或曰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地带)的一个主角,而 戎狄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整个生态变化有关。戎狄起源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北方畜 牧业大面积产生的过程,我们关于戎狄的概念离不开畜牧业。戎狄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对环境 变化的一种适应方式,在“适应”中也伴随着创造,畜牧业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在中国历史上,戎狄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技术,将其抬升到生活的 主要基础地位,还为后来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跳出农业社会历史的局限,放眼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文发展的 丰富性。这些人文的丰富性,是对多样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而所谓“适应”,对人类来说绝 不是消极的。人类文明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农 业是一种创造,畜牧业也是一种创造。 9 下列对“另一种居民”含义的解释,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是指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北部而政治、文化不同于华夏的族群。 B.是指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大量畜养牲口的族群。 C.是指地域与华夏相邻、有历史贡献却被汉族士大夫贬斥的族群。 D.是指生活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并开创出半农半牧生活方式的族群。 答案:B 解析:这是汉族士大夫的偏见,而不是作者的看法。 10 下列不属于“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依据的一项是 A.戎狄族群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B.戎狄族群为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作出具有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C.戎狄族群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边缘地带的主角。 D.戎狄族群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 答案:C 解析:原文说:“……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 平的。”显然,这里所说的“不公平”是针对“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而言的。文章紧接 着用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给予阐述,这便是 A、B、D 三项。而 C 项虽涉及戎狄的地域 作用,但不是历史贡献。 1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上的戎狄族群就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生活方式。 B.华夏与戎狄出现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 C.相互反目,关系紧张,最终导致黄土高原出现了华夏与戎狄两个不同的族群。 D.畜牧业是戎狄族群在改造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创造,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答案:B 解析: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仍是“农业一统天下”。C 华夏与戎狄分化的根 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迁。D 不是“改造自然环境”;应是“适应环境”。 12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戎狄创造性地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因此,没有戎狄世上便没有畜牧业,也就 没有后来大规模的游牧经济。 B.戎狄的兴起与畜牧业密不可分,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史,就必须 了解戎狄的历史贡献。 C.华夏士大夫历来低视戎狄,在撰写的史书中对戎狄作了不公平的评价。所以,有关戎 狄侵犯抢掠的说法应纠正。 D.迫于环境的变化,戎狄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可见,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一种 新的生活方式诞生的前提。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人类面临抗生素危机 1940 年青霉素开始用于临床,几十年来,它挽救了数以千百万计的生命,使人类平均寿 命从奶岁提高到了 65 岁。青霉素的“功绩”可谓抗生素为人类社会所做贡献的缩影。 抗生素是指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的药物。这类药物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 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抑制感染,如:抑制细胞壁合成;激活一系 列溶解细胞壁的酶,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干扰蛋白质合成或者核酸合成等。 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 60 多年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 的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性,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而大多数高效抗生素又战胜不了。许多可 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正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现,如 20 世纪 50 年代在欧美就发生 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 5000 万人被感染,50 多万 人死亡。 各国学者研究发现——耐药苗的出现是人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直接后果,并且细菌产 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即 回到抗生素发现之前的人们面对细菌性感染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 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国际范围内的多中心调查显示,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 的约 30%,而我国却占 80%~9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 58%, 就连门诊感冒患者都有 75 甲。使用抗生素,大大超过了已经很不正常的国际平均水平。这造 成了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 界首位。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 20 多年,可其耐药率已经达 60%~70%。上海人群感染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 G 的耐药性。 造成我国抗生素滥用的原因有很多,有几点可能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一是医疗卫生 系统对医务人员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缺乏行政与法律的规定,医务人员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存 在不规范的操作。二是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导致在环境中大量的抗生素释放和耐 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这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 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呼吁全球各国采取紧急措施杜绝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越 来越多的国家更多的是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我国已再次将抗生素明确规定为处方用药, 同时,正在起草《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南》,并下发了《关于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 的通知》,以此来规范对抗生素的使用。 (选自《大众科技报》) 13 根据文意,下列关于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抗生素是指治疗细菌、真菌或立克次氏体感染的药物,能用来杀死感冒病毒,但是不 能滥用。 B.抗生素通过激活一系列溶解细胞壁的酶,增加细胞膜通透性,进而干扰蛋白质或核酸 合成来抑制感染。 C.抗生素在抑制细菌感染的同时,也促进了细菌的进化,使所有细菌的破坏性更强。 D.在后抗生素时代,由于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人们难以用抗生素来治疗细菌性感染。 答案:D 解析:A 原文无依据。原文为抑制细菌感染,无杀死病毒的信息;B 对原文理 解错误,“激活……通透性”与“干扰蛋白质或核酸合成”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C 以 偏概全,不是所有细菌的破坏性更强。 14 根据文意,对“人类面临抗生素危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滥用抗生素使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细菌甚至产生了多重耐药 性。 B.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类新药开发的速度,如不遏止,人类将进入“后抗 生素时代”。 C.抗生素的大量运用降低了人的抵抗能力,使人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害。 D.耐药性细菌的大量出现,会使许多可怕的毁灭性新生或再生性传染疾病出现在世界各 个角落。 答案:C 解析:“抗生素降低了人的抵抗能力”在文中无相关信息。 15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我国,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占 80%~90%,而国际上的正常水平约为 30%。 B.耐药菌的出现完全是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人类不得不继续与这些细菌斗争。 C.我国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极为突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 D.耐药细菌毒力极强,人体受到它的感染后,无药可治,连医生也束手无策。 16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为彻底解决耐药细菌对人类的危害,人类将集中主要精力,研究新型的更高效的抗生 素。 B.抗生素多是从细菌或霉菌中分离出来的,所以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感染。 C.在畜牧业中,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就不会出现耐药细菌的驯化与进化。 D.如果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在我国越来越严重,那么我国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 素不是不可能的。 答案:D 解析:A“集中主要精力”原文中无此信息;B 强加因果;C 不会出现”太绝对。 六、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7~20 题。 即将敲响之际,全球气候变暖的警钟再次长呜。最近,印尼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 发的海啸席卷东南亚多个国家,造成惨重损失,数万人不幸遇难。气象专家认为,海啸的破 坏程度与海平面关系密切。随着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主要冰盖区融化,冰川退缩,海平面上 升,使得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更容易发生,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气象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仍然偏高。此前,世界气象组织在 其全球气候年度报告中指出 861 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全球气温第四高的年份,全球气候变 暖趋势近期内不会减缓。今年,地球上不少地区出现了极端气候现象。 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已经“病”得不轻!“病因”其实是众所周知的——人为因素造 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主要源于燃烧煤炭、汽油和天然 气等。20 世纪,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 0.6 摄氏度,而同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40%。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适应这一变化。例如,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工程 防止海水入侵,逐步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变化的气候等等。 不过,更积极、有效的做法还是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让气候变化的脚步慢些,更慢 些。1992 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领导人共同签订《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承诺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997 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 定所有发达国家应在 2010 年使二氧化碳等 6 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比 1990 年的水平减少 5.2%。 几经周折之后,这份国际减排协议即将于明年正式生效。不过,在目标和现实之间,还有很 长的路要走。而且,作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至今仍然拒绝批准《京都 协定书》。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而我们每个人既有可能为气候的变暖做出“贡献”, 也能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为减缓气候变化出一份力。例如,拒绝一次性木筷,就能挽救成 片森林,而树木的光合作用可以大量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再如,节约用电,其意 义不仅在于节约电费、缓解用电紧张;而且能减少用来发电的煤炭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 排放。专家曾经测算,如果我国平均每人每月节约一度电,一年下来就会少烧 600 多万吨原 煤。 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 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甚至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在地球即将病入膏育成为“火球” 之前,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自己的行为,并马上积极行动起来! (选日《人民日报》) 17.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病”得不轻的最主要的“症状”是 A.20 世纪,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 0.6 摄氏度, 并在近期内不会减缓。 B.主要冰盖区融化,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 C.印尼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 D 少地区出现了极端气候现象。 答案:A 解析:其他项是产生的结果。 18 目前人类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措施是 A.建设海岸及护堤坝等工程,防止海水入侵。 B.逐步改变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变化的气候。 C.建立地震、海啸、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 D.共同努力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 答案:D 解析:见第 3、第 5 自然段相关文字。 19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20 世纪的事实表明,地表平均气温的上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有关。 B.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挽救成片森林,是减缓地球气候变暖的措施之一。 C.节约用电,可以减少用来发电的煤炭量,从而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D.当今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是全球气候变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