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 M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8 诗词三首
画堂春
(
宋
)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
①
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
注
】
①
捻
(niǎn)
:持取、捻弄。
【
诗意解读
】
飘零凋落的花瓣已经铺满了园间小路,池水上涨已与岸齐平了,天空灰蒙蒙一会儿晴一会儿雨的。杏园已经失去原来的动人景色,杜鹃在枝头悲哀地叫着,多么令人伤感啊!她独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树枝头的画楼,斜靠着栏杆,信手拿着花枝,一会儿又放下花枝。满脸愁容,默默无语地看着天空,她心中的
“
恨
”
有谁能理解呢?
李煜
(937
—
978)
,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通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绪。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
《
虞美人
》
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作者介绍
1
.
《
虞美人
》
是李煜的绝笔词。宋太祖开宝八年
(975
年
)
,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
(
现在河南开封
)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978
年
)
,李煜作此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但被徐铉出卖,太宗极为震怒,用牵机药将他毒死,死时
41
岁。此词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故国之恋。一个亡国之君念念不忘他过去的美好生活,自然会招来杀身之祸。
背景解读
2
.
《
书愤
》
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1186
年
)
,其时诗人
61
岁。诗人一生
“
寄意恢复
”
,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
“
书
”
,即书写;
“
愤
”
,即悲愤。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3
.
《
扬州慢
》
是姜夔早期的代表作。扬州自隋以来是南北运输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昔日繁华的扬州,已残败不堪,萧条冷落,作者路过此地时,感慨今昔,因制此曲。这里
“
扬州慢
”
既是词牌,又是词的题目,与词的内容相关;后来此词牌只被用作词谱,与词的内容无关。慢,指慢调,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取名。
1
.试找出
《
书愤
》
诗中对比的形象,并体会这些对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提示:
这首诗从立志报国的早岁写到衰鬓先斑的暮年,抒发了当年的抱负和今日的感慨,前四句慷慨奋发,后四句幽愤哀伤,情绪有起有伏,充满苍凉沉郁的情调,具有感人的力量。
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很突出,具体如下:
对比内容
作 用
昔日的豪气壮举
感慨岁月无情,壮志难酬
今日的年迈衰颓
诸葛亮的积极进取
表现作者怀古伤今的悲愤和无奈。这也使诗人的情感起伏跌宕,形成波澜,冲击读者的心田,很容易引起共鸣
当今权臣的苟且误国
2.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杜牧为何而惊?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提示:
因
“
空
”
而
“
惊
”
,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连缀全词,由上片的纪行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1
.结构图示
2.
主旨归纳
《
虞美人
》
此词写于李后主被俘将死的前夕,是他的代表作。由君主沦为阶下囚,个人的生活、地位都一落千丈,人格尊严也荡然无存,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
“
日夕以泪洗面
”
。词中写出了
“
春花秋月何时了
”
的对人生厌倦的感叹,也写出了
“
往事知多少
”
的反省追悔,不加掩饰地流露出了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
《
书愤
》
这首诗中,诗人借北望中原、回顾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并由此俯仰千载,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岁月蹉跎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
扬州慢
》
这首词是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于是写词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1.《
虞美人
》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前六句话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
对应考点
】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
提示
】
通过词人的写作目的找出主旨句。然后分析前面的六句话是怎样组合起来表达词人的情感的。
【
答案
】
主旨句是: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短短六句话,其实暗藏玄机:
“
何时了
”“
又东风
”“
应犹在
”
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
“
往事知多少
”“
不堪回首
”“
朱颜改
”
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三组对比,用自然永恒衬托人事变化,正好表达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阶下囚所特有的
“
旧日繁华转头空,物是人非事事休
”
的独特感受。
2.
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
“
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
。
《
书愤
》
一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
【
对应考点
】
鉴赏作品的语言。
【
提示
】
先找出体现
“
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
风格的诗句,再具体分析诗句是怎样体现这一风格的。
【
答案
】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象地概括了
25
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可以想见他投身战斗、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3.《
扬州慢
》
一词中,作者化用杜牧的诗句有何作用?
【
对应考点
】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
提示
】
根据词人的写作目的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
【
答案
】
此词中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用杜诗中所蕴含的风月繁华与风流俊赏之意,来与今日扬州的现实见闻、感受形成比衬关系,很好地抒发了作者的
“
黍离
”
之悲。如化用
“
春风十里扬州路
”
,是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盛与现实中的
“
荠麦青青
”
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今不如昔的感慨;
“
豆蔻梢头二月初
”
和
“
赢得青楼薄幸名
”
两句,是说杜牧虽然风流俊赏,才情过人,但面对疮痍满目的扬州,也难有风流情怀,从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此刻难言的忧伤;化用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两句,进一步抒写景物依旧、风光不再的哀痛。化用这些诗句,借用它们的意境,起到了以昔衬今、今昔对照的作用,作者的故国之思、今日之痛,也由此得以曲折、深刻的表达。
《
虞美人
》
在比喻手法上运用得非常成功,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将抽象无形的离愁比作具体可见的
“
一江春水
”
,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使之成为流传千古的写
“
愁
”
佳句。
巧用比喻能起到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从而使得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技法镜鉴
比喻手法
【
即时小练
】
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
“
青天
”“
月亮
”“
芭蕉叶
”“
露珠
”
作为描述对象。
【
示例
】
青天
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
答案
】
示例
电线,是一组五线谱,
落燕是个休止符
手指,轻轻一弹,它就动了。
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
“
思想内容
”
指作品的整体内容,主要指作品的主旨和寓意;
“
观点态度
”
指作者渗透在诗词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正确地理解和评价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指出局限性等。
对接高考
“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答题技巧
从近年鉴赏诗歌的题型看,古代诗歌内容上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1)
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
心境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
?请简要分析。
(3)
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如: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
……
谈谈你的看法。
1.
在高考试题中,
“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一般与
“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合起来考查。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所谓
“
评价
”
实际上主要是指理解。
(2)
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
(3)
所选诗词抒发的一般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2.
鉴赏途径
(1)
论世知人,通解文字。
“
世
”
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就是诗歌的写作背景;
“
人
”
即作者,也就是作者的一些情况。尤其是常见的名家和课内名篇作者的主要生平经历。还要具有较高的文言知识水平和语法知识方面的修养,才能读懂诗歌,通解诗歌中的文意、诗意。
(2)
融入境界,体物察情。诗歌的描写、抒情、议论,都表达着诗人深刻的认知和独特的感悟。想真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必须走进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体察诗人所展示的景物,体会诗人所抒发的真情,从而使自己体味诗歌境界之妙。
(3)
概括内容,分析目的。鉴赏诗歌的内容,就要分析概括诗歌的写作内容
(
人、事、景、物
)
和写作目的
(
情、理、趣
)
。
【
典型例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
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①
[
唐
]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
②
,十首秦吟近正声
③
。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
④
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
注
】
①
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
“
老元
”“
短李
”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
“
短李
”
。
②
长恨:指作者的长诗
《
长恨歌
》
。
③
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
《
秦中吟
》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
伏:服气。
请从
“
戏赠
”
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
①
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
②
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夜读岳飞
李元洛
窗外,江南的春雨潇潇。远处高楼上五彩霓虹灯明灭不定,近处有流行音乐在卡拉
OK
泛滥新潮。我独坐书房,像独守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挑灯夜读八百年前的岳飞。
美文赏读
我读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
《
出师表
》
。丞相祠堂何处寻?多年前有缘去四川成都,刚刚从杜甫
《
蜀相
》
诗中走进去,便在武侯祠的回廊上被镇住了。回廊壁上嵌着两块硕大的青色石碑,镌刻的正是诸葛亮的前后
《
出师表
》
。我平日也读过不少碑帖,最令我五内如沸的莫过于这一方了。那遒劲奔放的行草,喷自一管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的凌云健笔,涌自一位英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激烈壮怀。巴山楚水,万叠千重,我无法将那碑文搬回家去,只能将它藏在心中。数年之后,我专程拜谒谭嗣同的家乡浏阳,竟然在浏阳的书店买到新出版的
《
岳飞书前后出师表
》
。谭嗣同是封建末世的奇男子,岳飞是彪炳千古的伟丈夫,我的遇合冥冥之中有什么天意吗?我庆幸我的夙愿于斯时斯地如愿以偿。
今夜,窗外是潇潇的江南春雨。我没有去凭栏,我品读岳飞书于
《
出师表
》
之后的
“
跋
”
:
“
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词、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
”
我的耳边,敲响岳飞八百年前在南阳武侯祠听到的雨声,我的眼前,亮起岳飞当年夜深不寐时点燃的烛光。岳飞他瞻仰武侯祠而泪下如雨而坐以待旦而挥涕走笔,这不是一种精神人格上深刻的领悟、沟通和激动吗?
稍后于岳飞而呼吸在同一个时代的陆游,对
《
出师表
》
也赞美不已: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
书愤
》)
“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
(《
病起书怀
》)《
出师表
》
的具体指涉,也许离我们已经太遥远了,今天夜半我挑灯仔细看的,是和我们仍然十分亲近的岳飞的事迹。有一回,岳飞和一群文人学士谈及纷乱的时局,有人提出
“
天下纷纷,不知几时才可太平
”
,岳飞有名的回答传于后世,直到今天仍然掷地作金石之声而振聋发聩:
“
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自然就会太平
”
!
【
课外阅读参考书
(
篇
)
目
】
梅尧臣:
《
鲁山山行
》
苏轼: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秦观:
《
江城子
》
陆游:
《
追赶往事
》
文白对译
相关文档
-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5蜀道2021-06-044页
-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9元曲2021-06-044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021-06-0314页
- 2013高考语文之古典诗歌鉴赏考前全2021-06-036页
-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9元曲2021-06-0361页
- 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2021-06-028页
- 三年高考2019高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2021-05-1439页
- 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古典诗歌鉴赏2021-05-1428页
- 古典诗歌鉴赏高考全国各地语文试题2021-05-1319页
- 高考真题与高考模拟题分项汇编专题2021-05-13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