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武威六中 2020 届高三第六次诊断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 3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英雄形象是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作为具有感召力的符号载体,它富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力
与持久的文化生命力。翻检近年来文学中的英雄叙事时,我们会不无遗憾地发现,曾经闪耀着
精神光彩的“高大上”的英雄逐渐走向人性泛化的“庸常”英雄,真正具有时代影响力和生命力的
英雄形象仍属凤毛麟角。因而,及时准确、生动、鲜活地塑造出能够反映新时代本质内涵、体
现新时代精神风貌的英雄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一方面,信息时代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良莠不齐甚至颠倒黑
白的信息考验着受众理性思辨的能力,提高了接近真相的难度,造成了少数人对英雄人物的质
疑、戏谑、调侃、否定甚至污蔑。对英雄的认知和态度问题从来都是关乎社会、民族、国家的
历史与现实的重大问题。否认英雄,就意味着否认我们当下所拥有的和平与安定来自牺牲和奉
献,也意味着难以协调立场、形成共识、统一思想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新时代迫切需
要一个又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被受众集体记忆的英雄形象来夯筑社会的精神高地、树立民众
的价值坐标。
另一方面,中国的综合国力与日俱增,我们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下的文艺作品
理应着力塑造当代英雄,应当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崭新的时代风貌和精神气质。以电影《战狼
Ⅱ》为代表,主人公冷锋身上承载着新时代富国强军背景下铁血军人的豪情和壮志,承载着属
于当代青年人的理想人格。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因而也得到观众的广泛认同和反馈。置身
自信自强的当代中国,我们需要越来越多这样的“超级英雄”来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为前进中
的祖国鼓与呼。众所周知,“超级英雄”诞生于美国,其诞生与美国精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根植于美国人为之骄傲的“美国梦”,其深层次折射的更多的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在勠
力同心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应该有也一定会有越来越多中国式的“超级英
雄”应运而生。
此外,青年一代缺少属于他们自己的经典英雄形象。在张扬个性、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
我们的青年一代在偶像的选择上渠道太多,受到的干扰也太多。朱光潜在《谈英雄崇拜》一文
中谈道:“尤其在青年时代,意象的力量大于概念,与其向他们说仁义道德,不如指点几个有血
有肉的具有仁义道德的人给他们看。教育重人格感化,必须是一个具体的人格才真正有感化力。”
文艺作品要围绕主流价值观发出坚定的声音,不遗余力地塑造属于这一代青年人自己的英雄形
象、精神偶像。在“颜值”“金钱”“地位”等浮华幻象之外,打造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诗和远方”。
英雄叙事绝非单纯的文艺问题,它不仅关乎对审美取向和社会风尚的引领,更关乎一代人的理
想信念、道德情感和价值追求。
(摘编自张倩《英雄叙事要切中时代脉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统主流价值观在信息时代和新媒体环境下受到严重冲击,无法辨别真相的复杂信息,
造成英雄人物遭到质疑、戏谑、调侃、否定、污蔑等后果。
B.电影《战狼Ⅱ》中的冷锋是一个植根于伟大“中国梦”的“超级英雄”形象,承载着新时代
军人的豪情壮志和当代青年人的理想人格,因而广受欢迎。
C.青年一代缺少属于他们的经典英雄形象,根本原因是青年一代的选择渠道太多,致使对
经典英雄形象的选择受到干扰,这些英雄形象难以在青年人中流行起来。
D.文艺作品围绕主流价值观不遗余力地塑造属于青年人的英雄形象,是为了让青年人抛开
对“颜值”“金钱”“地位”等浮华幻象的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英雄形象的重要作用、有时代影响力和生命力的英雄形象匮乏的现实入手,论述
了塑造新时代英雄形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B.第二段着重论述对英雄的认知和态度问题是关乎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问题,从反面着笔,
针砭时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文章引用了朱光潜先生关于青年人缺少属于自己的英雄形象的论述,证明了伟大的人格
对于青年人的教育价值。
D.文章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英雄形象塑造的必要性,都紧紧扣住了“切中时代脉搏”这个要求,
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历史上的英雄形象,只要能体现民族精神,富有强大的精神引领力,也可以被塑造为新
时代青年一代的精神偶像。
B.在新媒体时代,净化网络环境,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加强主流价值的宣扬,也是树立
英雄形象的必要手段。
C.不管是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还是美国式的“超级英雄”,都体现了个人力量与民族情怀的
结合,因而值得肯定。
D.英雄形象是英雄人格的具体化,所以在肉身存在与精神属性两者之间,文艺创作者要更
加重视英雄人物的肉身存在,而非精神属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李子柒,“现象级”网红。这位美食博主,以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为主线,用时间跨度极大的
镜头记录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的农家生活,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
好画卷。令人惊叹的是,她的视频在 Youtube 上备受追捧,收获 735 万粉丝,影响力堪比 CNN,
无数外国粉丝留言“她让我爱上中国文化”“求英文字幕跟进”。
不过,相较于外网的齐声点赞,国内网友则质疑颇多,很多人觉得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
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迎合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是负面
文化输出。
落后还是先进,很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持有这类看法的网友,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将叙事
背景设定为超现代的工业社会,选择的参照系大概也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礼赞工业成果无可
厚非,可讴歌田园生活就是展示“落后”吗?事实上,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只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不同阶段,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先进与落后。至于有人质疑李子柒镜头下的农家生活不真实,
其实更无必要。艺术源于生活必然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唯浑身污泥才是真实,美学大
家朱光潜早就说过,完全依葫芦画瓢把现实复制到艺术作品里,难有美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草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
做纸……李子柒的故事何以无障碍地跨越地理,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交融和对话?与其说是迎
合了外国人对中国旧式田园生活的想象,不如说是戳中了在钢铁森林中栖居太久的人类对田园
诗意的怀念与畅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璞归真,爱生活、爱家乡的朴素情感,往
往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让不同肤色、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心生共鸣、心有慰藉。
当然,李子柒的爆火并非偶然。在视频高点击量的背后,其实是西方世界对崛起的中国之
好奇。他们以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为窗口,探寻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从这个角度
来看,李子柒至少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一个剪影。崛起中的东方古国,不仅有高楼
大厦、大国重器,还有“一箪食一瓢饮”的田园诗意。
与其纠结李子柒的视频算不算文化输出,或许我们更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文
化输出。任何一种文化,要想被理解,首先得动人。记得在李子柒做“古法长安纸”的视频下,
很多外国人惊诧不已,然后有中国人用英语给他们科普这是中国古老的造纸术。文化输出是一
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过程,仅凭一人之力肯定无法传递全部,还期待更多“李子柒”,从不同角
度、不同侧面,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既富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断向现代化前行,丰富、
多样、精彩的中国。
(取材于《北京日报》2019 年 12 月 11 日)
材料二: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琵琶
熟,她摘来制成琵琶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
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
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
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
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
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
遇的一个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
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
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
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传播是一个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在的价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向,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
承和发展其中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的价值理念。楼宇烈先生曾指出,“与西方文化相比,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
大叙事,其记录的是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但却恰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而这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价值共识。
(取材于《经济日报》2019 年 12 月 10 日)
材料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化输出”是文创领域高大上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一种行为,需要
很强大的包装能力。所以当《功夫熊猫》这部充满中国元素但却是由外国人制作的电影火爆市
场时,很多人为之遗憾——中国有许多很好的文化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开始感
叹,做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
套用上面这种逻辑,李子柒显然不算文化输出,她只是误打误撞,让很多外国人了解到中
国的乡村生活和美食文化。而且,客观地说,外国网友关注她可能有着复杂的动机,文化好奇
心只是其中一部分,更多的人是带着某种治愈的目的,尤其是那些在都市强压力之下生活的人
们,需要在这样的童话世界里寻找慰藉。对于他们而言,李子柒来自哪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
她的视频能获得愉悦,得到放松,仅此而已。
那些认为李子柒不算文化输出的观点中,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即李子柒把中国落后
的一面展示给了外国人,“中国人不是这样生活”,李子柒这样做其实是中国人的罪人。准确地
说,这种观点并非否定李子柒是文化输出,而是认为李子柒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那么
这里所要讨论的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化输出?
呈现中国真实甚至落后的一面到底对不对,这个问题几十年前就有过讨论。1972 年,享誉
世界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曾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到中国,拍摄了一部名为《中国》的大型纪录
片。但因为认为《中国》并没有展现中国最好的一面,国内并不欢迎此片。而按照安东尼奥尼
的说法,“其实《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人的电影”。并表示“我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象中的中
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是做对了”。这部电影后来获得了很多大奖,一
直被视为国外了解中国的窗口,即便到今天,它仍然是那个年代重要的影像资料,极具历史价
值。
如今《中国》已经不再敏感,它成了怀旧的珍贵素材,很多人因此感激安东尼奥尼的工作。
从对有关《中国》评价的变迁不难看出,一些陈旧过时的观点正逐渐被抛弃,只是时不时还会
冒出来吓唬人。从《中国》到李子柒,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也能打动人感
染人,文化输出需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
李子柒用唯美的风格讲述乡村故事,她的拍摄讲究商业技巧,但这只是提升了消费体验,
她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其“剧本”来自真实的乡村生活,这才是很多人喜欢她的一个主要原因。
澄清争议,走出误区,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所获得的共鸣,
相信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
(取材于新媒网2019年12月07日)
4.根据三则材料,以下对李子柒的作品能够火爆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创造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好画卷,具有浓浓的中国风。
B.满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奥秘与魅力之好奇。
C.能够给那些在都市强大压力之下生活的人们带来慰藉。
D.激发了爱国热情,引发了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5.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二认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她的作品虽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
不同文化语境,但算不上真正的文化输出。
B.《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中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便可以
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贡献中国智慧。
C.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并不受欢迎,但是因为它的真实性,最终获得了广泛认
同,这种经历与李子柒的作品很相似。
D.材料三认为,李子柒的成功会激励更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真实记录日常生
活,以小而美的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
6.纵观三则材料,李子柒的故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怎样的启示?(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 3 小题,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寒江鸭景
张立忠
冬日正午,漫步江边,阳光温暖地铺洒在路上、身上,心也跟着暖了起来,阳光下,景致
鲜亮了许多,山川河流比傍晚时更显旷阔,也更为真实、山拉着白雪的披风,更加巍峨峻峭;
水盖着冰雪的被子,更为安静温和。
今冬较暖,江封得比往年要晚了一些,直至大雪节气才魅强封上,如今的老天爷和人一样,
做事没有以前认真了,江封得潦草,有的江段竟被粗心地漏封了。漏封的江面,水清澈见底,
潺潺地流着,在阳光下闪着粼粼的波光,像一个熟睡了的人心脏,有节奏地律动着,似乎在昭
告人们:江依然醒着。
在江南大桥上游,有一小片江面今年一直未封上,于白雪皑皑中开了一个长长的黑色口子,
像一只大地的眼睛瞪着天空和城市,最初“眼睛”很大,长有二三百米,宽也有一百多米。令人
意外的是,那一小片未冻水域,竟然招来了许多野鸭子。野鸭在这江中出没,本不稀奇,每年
春天开江伊始或秋天江面封冻之前,都有大批迁徙中的野鸭在这里落脚打尖,但在封江的时候
都飞走了。今年不一样,这些野鸭入冬以后并没有飞走,而是一直在那未封冻的水域流连着,
大有今冬在此安营扎寨不再走了的意思。
这群野鸭约有百只,早在深秋时节就已经来到这片江面上,那时江未封冻,鸭子们三五一
群、八九一伙,分散于江的各处。入冬后,江面渐渐结冰,鸭们的活动区域被一点点收窄,慢
慢地就集中到这片未冻冰的水域来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群,成为江中引人入胜的一景。由
此,观鸭成为我每天必散步的理由。
观鸭的最佳地点是在桥上,站在江南大桥上往下看,江水清清,视线直达水底。鸭子们悠
闲地在水面上浮着,或漂游,或觅食,慢悠悠地过着属于它们的日子。它们经常地把头和身体
大部分扎进水中,用它们那著名的扁喙,在水下寻食,两只脚掌急速地在水里划着,屁股则垂
直地撅得老高,看着它们那份打食的辛苦,觉得不比人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轻松多少。
当然,许多时候它们都是在水上漫无目的地游着,脚掌不紧不慢地划着水或者压根就不划水,
只是随波逐流地漂着。还有些干脆爬上冰面,卧在那看着水中的同伴们,还不时地窃窈私语,
好像是在评论着某个同类的游泳姿势和进食动作。有时某只野鸭猛然间在水中使劲扑闪起翅膀,
吓得水珠四散奔,引来水面一片凌乱。偶尔,会有一只或几只野鸭不知什么原因突然间飞了起
来,看似要远去,可飞了没多远,换一个位置又落下,终归还是没有离开这片水域。在这庞大
的鸭群中,有一只小小的鸭雏颇引人注目,它经常落单,总漂在鸭群的下游。它的觅食方法与
成年鸭子们也不太一样,总是一个猛子扎进水中,箭一样地在水底穿行,速度极快,像一条在
水下梭游的鱼,好一会儿才冒出来。
桥上车来人往,两岸亦行人不绝,但野鸭们却并不在乎,怡然自得地演绎着自己闲情逸致
般的生活。这一份人鸟和谐的图景,让人心生感动,我想起王维《画》这首诗颇合此景:“远看山
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野鸭子虽然耐寒能力极强,但能留在繁华市区内的一小段江面上越冬,这是过去从未见过的事
情。我想,它们能留下来,须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个是要有足够的食物,另一个是安全。
曾在网上看到一则旧闻:2010 年,内蒙古草原鼠害成灾,草场受灾严重。鼠患的原因,是草
原狼、狐以及鹰隼等鼠类天敌被人们猎杀殆尽。这让我想起这么一件事情:三十年前的一个秋日,
一位农村朋友给我带来一只野鸭。我把这野鸭炖了,没料到吃了头一口就把牙崩坏了一颗,疼
了半年多,至今亦常有不适。原来野鸭是朋友用猎枪打的,鸭身上还留下数颗枪沙,被我咬到
了。“崩牙”可能是一个偶然事件,可我觉得,这是野鸭对人的一种特别的报复,也是大自然给
人的一份警示。
走在江边上,望着澄澈的江水,观着寒江上徜徉在水中的野鸭,看着阳光下安恬的山川与
河流,一种愉悦随着气血畅游通身,而后从毛孔中慢慢地渗透出来,感觉冬日的阳光不冷了,
顺着江面吹来的风也不寒了。风拂去了心中的尘霾,拂去了日积月累的阴郁,蓝天高远,心胸
敞亮。
(摘编自《西南作家》杂志)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野鸭能留下来,说明这段未封冻的水域有着足以养活们的食物,也说明它们在这段水域
没受到人为惊扰。
B.文章画线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描写出野鸭在江面自由欢快活动的场景,侧面体
现自然环境得到改善。
C.文章插叙“我”因食用野鸭而“把牙崩坏”的回忆,是为了突出表现“我”以后食用野鸭感到
恐惧及排斥。
D.文章最后一段写作者到江边散步感受到冬阳和暖,江风不寒,天高心亮。这部分内容照
应文章开头,升华了主旨。
8.作者在文中引用王维《画》这首诗,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9.文章以“寒江鸭景”为标题有什么意蕴?请简要分析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贺娄子干,字万寿,本代人也。随魏氏南迁,世居关右..。子干少以骁武知名。周武帝时,
释褐..司水上士,称为强济。累迁小司水,以勤劳,封思安县子。及尉迥作乱,子干与宇文司录
从韦孝宽讨之。遇贼围怀州,子干与宇文述等击破之。其后每战先登,及破邺城,与崔弘度逐
迥至楼上。开皇元年,吐谷浑寇凉州,子干以行军总管从上柱国...元谐击之,功最优,诏褒美。
高祖虑边塞未安,即令子干镇凉州。明年,突厥寇兰州,子干率众拒之,至可洛峐山,与贼相
遇。贼众甚盛,子干阻川为营,贼军不得水数日,人马甚敝,纵击,大破之。于是册授子干为
上大将军。其年,突厥复犯塞,以行军总管从窦荣定击之。子干别路破贼,斩首千余级,高祖
嘉之,遣通事舍人曹威赍优诏劳勉之。高祖以陇西频被寇掠,甚患之。彼俗不设村坞,敕子干
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子干上书曰:“今臣在此,观机而作,不得准诏行事。且陇西、
河右,土旷民稀,边境未宁,不可广为田种。比见屯田之所获少费多虚役人功卒逢践暴屯田疏
远者请皆废省但陇右之民以畜牧为事,若更屯聚,弥不获安。只可严谨斥候,岂容集人聚畜。
请要路之所,加其防守。但使镇戍连接,烽候相望,民虽散居,必谓无虑。”高祖从之。高祖以
子干晓习边事,授榆关总管十镇诸军事。母忧去职。朝廷以榆关重镇,非子干不可,寻起视事。
十四年,以病卒官,时年六十。高祖伤惜者久之,赙缣千匹,米麦千斛,赠.怀、魏等四州刺史,
谥曰怀。
(节选自《隋书·贺娄子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比见屯田之所获 /少费多虚 /役人功 /卒逢践暴 /屯田疏远者 /请皆废省 /
B.比见屯田之所 /获少费多 /虚役人功 /卒逢践暴 /屯田疏远者 /请皆废省 /
C.比见屯田之所 /获少费多 /虚役人功 /卒逢践 /暴屯田 /疏远者请皆废省 /
D.比见屯田之所获 /少费多 /虚役人功 /卒逢践暴 /屯田疏远者 /请皆废省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关右,指潼关以东地区。地理上古人以东为右。
B.释褐,脱去平民的衣服,喻指开始出任官职。
C.上柱国,是武官勋爵中的最高级别,位极尊宠。
D.赠,指朝廷赐予死者以官职、爵位或荣誉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贺娄子干骁勇善战,身先士卒。在征讨尉迥的战役中,他每次打仗都冲锋在前,有一回
追敌一直追到城楼之上。
B.贺娄子干抗击外侮,战功卓著。他率领军队反击吐谷浑、突厥入侵,每次都取得大胜,
获得朝廷的褒奖。
C.贺娄子干敢于抗旨,勇于直谏。他违抗高祖的命令,大胆上书,反对屯田,就是因为当
地贫瘠、人烟稀少,不宜耕作。
D.贺娄子干戍守边关,备受倚重。朝廷认为他是扼守边塞重镇的最佳人选,在他因母丧离
职期间,也让他迅速复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彼俗不设村坞,敕子干勒民为堡,营田积谷,以备不虞。(5 分)
(2)但陇右之民以畜牧为事,若更屯聚,弥不获安。(5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小题。
送客之湖南
白居易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
注①趫跳:形容敏捷;②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湖南岳阳,与洞庭湖相连,为湘水所汇;③
湓城:即浔阳,取境内湓水为名。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年年”与“事事”、“渐见”与“堪伤”、“南方物”与“北客情”等对仗工稳。
B.颔联选取了“山鬼”“峡猿”等典型景物来状写眼前见闻,其中包孕诸多感情。
C.颈联说客人所乘之船驶离青草湖,船只行驶在蒙蒙细雨中,连衣服都打湿了。
D.“黄梅雨”指因时值梅子黄熟而得名的连绵阴雨,诗句点出节令特征又寓情于景。
15.本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开创“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常为后世文人追随认同。苏轼《赤壁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写法。
(2) 《雁门太守行》中,李贺借用典故表现将士忠君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荀子在《劝学》 中认为,“____________”也不足十步远,“___________”的“不舍之功”
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英文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最近引发_____________。在这部片子里,英国历
史学家追随杜甫当年的脚步,重走杜甫走过的路,请英国戏剧家用“莎士比亚腔”朗诵杜甫的诗
作,与中外学者对话,和中国老百姓交流,在_____________的中国寻找“杜甫”的影子。这位西
方探访者将杜甫与西方最伟大的文学家并列,并发出感慨:“在当代,往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离
我们远去,寻旅者却 可以在中国找到传统文化的价值。”
是啊,在中国提到杜甫,人们总是____。“ , ”,三岁小孩就能吟诵;他
的律诗浑然天成,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他的笔下有“ , ”的沉郁顿挫,
“ , ”的人间疾苦,“ , ”的忧国忧民……尽管一生九死
一生,甚至颠沛流离,但没有拘一已之欢,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
心知”。就像一棵扎根大地、枝繁叶茂的大树,一代代中国人从杜甫的诗心中汲取营养,从文学
到人生再到家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争议 日新月异 总是 心照不宣
B.热议 日新月异 仍然 心领神会
C.热议 日增月益 仍然 心照不宣
D.争议 日增月益 总是 心领神会
18.将下列杜甫的诗句填入文中的引号内,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19.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尽管一生颠沛流离,甚至九死一生,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没有拘之一已之欢
B.尽管一生九死一生,甚至颠沛流离,但没有拘于一己之欢,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
C.尽管一生颠沛流离,甚至九死一生,但他没有拘于一己之欢,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
D.尽管一生九死一生,甚至颠沛流离,他的身上有一股广大的关怀,没有拘于一己之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①__________,不仅能看,能吃,能饮,还能入药,被称为“神奇的仙人之食”。而且菊花
还代表着不畏风霜、崇尚晚节、淡薄清雅、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在中国古代有着崇高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皇家园林里,菊花是尊的象征,至今北海公园还保留有菊花展览及技艺的传承。皇
家喜欢菊花,一开始是因为菊花最常见的一种颜色——黄色,《周礼》中记载:“后服鞠衣,其色
黄也。”这里金黄色②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这个颜色才成为了皇家的专属。而在中国的
农耕文明中,黄色代表土地,是国家社稷的象征,而菊花的黄色恰巧是大地的颜色,因此在皇
家园林中,菊花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组排比句,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5 分)
示例:雄鹰有了蓝天的陪伴,才有“鹰击长空”的豪迈;骆驼有了大漠的陪伴,才有“沙漠之
舟”的美名;人生有了失败的考验,才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见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硬核”一词,原是网络流行语,常被用来表达“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等意思。2020 年
年初疫情防控过程中,“硬核”一词再次刷屏:身在抗疫一线,敢说实话的医生张文宏被称为“硬
核教授”;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不打招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被村口党员岗哨拦下,铁面无私的
岗哨老者被誉为“硬核大爷”;线上云教育平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罗昭强的直播课被誉
为“硬核网课”;疫情防控阵线中,各地纷纷出台“硬核措施”严阵以待,为了提高人们的警惕,
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不少“硬核标语”;医院告急时,许多个人和组织,纷纷慷慨解难,捐药、捐
口罩、捐呼吸机,歌手李荣浩甚至创作了歌曲《同根》送给医务工作者,这些都被网友誉为“硬
核捐赠”;复工复产复学,离不开“硬核科技”;还有人说,疫情也是一场“硬核”大考......
你认为“硬核”是什么?你对“硬核”又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与套作。
高三第六次诊断考试语文答案
1.B。A 项,“造成英雄人物遭到质疑”错,原文第二段只是说“造成少数人对英雄人物的质疑......”。
C 项,原因分析错误,由原文第四段可知,根本原因是我们塑造的属于这一代青年人的英雄形象太少。
D 项,“是为了……浮华幻象的追求”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是说“在‘颜值’‘金钱’‘地位’等浮华幻象之外,
打造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诗和远方’”。故选 B。
2.C。C 项,引用的内容并非“关于青年人缺少属于自己的英雄形象”,而是主要从英雄形象的教育意义的角度提出
青年人需要有自己的英雄形象。故选 C。
3.D。D 项,“文艺创作者要更加重视英雄人物的肉身存在”错,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英雄形象是精神的载体,是“精
神偶像”,塑造英雄形象的最终目的还是凸显其精神属性。故选 D。
4.D。D 项,“激发了爱国热情,引发了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不是原因,是结果。故选 D。
5.A。B 项,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内容,《功夫熊猫》的例子证明文化输出是一件很讲究技术实力的工作;
C 项,“安东尼奥尼拍摄的《中国》最初并不受欢迎”曲解文意,原文是“国内并不欢迎此片”。D 项,“会激励更
多的人主动承担文化输出的责任”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李子柒呈现给国外网友的东西,这种小而美的中国故事
所获得的共鸣,相信会激励更多的李子柒,因为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我们所需要的文化输出”。故选 A。
6.①文化输出要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中的人文精神;②不一定要宏大叙事,普通人的故事同样感
人;③要打破过去的条条框框,要敢于展示真实的文化现状;④在输出方式上首先要做到“动人”,要能引发不同
国家人们的共鸣;⑤文化输出是个长期过程,需要更多人加入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军;⑥文化输出不要太
过刻意,融合过程要符合“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的规律。
7.C。C 项,“是为了突出表现‘我’以后对食用野鸭感到恐惧及排斥”理解错误,根据文意,此处插叙的作用应该
是突“我”对人类目前破坏自然的反省,呼吁人类要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故选 C。
8.①借用王维的诗使文章语言凝练,言简义丰,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②王维的诗与“这一份
人鸟和谐的图景”意境异曲同工,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③通过诗歌与“寒江鸭景”的关
联,自然地把读者带入画面当中,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启迪读者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丰富内
容的同时深化了文章主题。
9.①表层含义指的是对江上野鸭群嬉戏的概括,点明了描写的对象和自然环境背景;②深层含义则是揭示了人与自
然和谐共处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引发人们对保护生态平衡的思考。
10.B。句意是:近年看见屯田的地方,收获少而花费多,空劳人力,最终多遭劫夺。偏远的屯田,请都予以废除。
联系上下语意,“所”应当归属上文,“所”为名词,解释为“处所” 或“所在”,构成“屯田之所”名词偏正短
语,作动词“见”的宾语,正确点断应为“比见屯田之所/获少费多”。排除 A、D 两项。根据文意“践暴”为一个
并列短语,不应该断开。“践暴”释义为“践踏、糟蹋”。“屯田疏远者”, 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意为“偏远之
处的屯田”,作“请皆废省”的主语。所以在“践暴”和“屯田疏远者”之后停顿,排除 C 项。故选 B。
11.A。A 项,“关右”解释有误。在地理上古人以西为右,关右,指潼关或函谷关以西地区,亦称“关西”。本文
中“关右”具体指函谷关以西地区。故选 A。
12.C。C 项,“反对屯田,就是因为当地贫瘠、人烟稀少,不宜耕作”说法以偏概全。贺娄子干不同意高祖的敕命,
上书反对屯田。其上书理由有三点,其一为“陇西、河右,土旷民稀,边境未宁,不可广为田种”,其二为“屯田
之所,获少费多,虚役人功,卒逢践暴”,其三为“陇右之民以畜牧为事,若更屯聚,弥不获安”。因此 C 项说法
有误。
13.(1)那个地方习俗不设立村庄,高祖敕令子干限令百姓建筑村堡,开垦田地积蓄粮食,以防备不测情况。
(2)而陇右百姓大多以畜牧为生,如果改为屯堡聚居,更不能获得安全。
(1)“彼”,指示代词,那、那个,这里指那个地方;“村坞”,村庄,多指山村;“敕”,动词,皇帝下命令;
“勒”,动词,限令、逼迫;“为”,动词,建筑;“备”,防备;“不虞”,意料不到的事、出乎意料的情况。
(2)“以……为”,把……作为;“若”,如果;“更”,动词,改变、改为、转变方式;“屯聚”,聚居;“弥”,
副词,表程度,更、更加。
参考译文:
贺娄子干字万寿,本是代地人。随西魏向南迁徙,世代居住关右。子干年少时以骁勇威猛闻名。周武帝时,他
初仕为官司水上士,被称为精明强干。多次升迁任小司水,因他勤谨劳苦,封为思安县子爵。及至尉迟迥作乱时,
贺娄子干与宇文司录跟随韦孝宽讨伐叛军。遇上叛贼围攻怀州,子干与宇文述等人打败了叛军。子干此后每次交战
必先登城,等到攻破邺城时,与崔弘度一起追赶尉迟迥到城楼上。开皇元年(581),吐谷浑侵害凉州,子干以行军
总管身份随上柱国元谐打击吐谷浑,子干功劳最高,皇上下诏书褒奖。高祖考虑边塞尚未安宁,就命令子干镇守凉
州。第二年,突厥进犯兰州,子干率部抵抗,到了可洛峐山,与突厥军相遇。敌军很多,子干守住河流作为军营,
突厥军几天喝不到水,人马很疲惫,子干纵兵出击,大破突厥军。因此子干被册封为上大将军。这年,突厥人再次
进犯边塞,他以行军总管身份跟随窦荣定打击敌人。子干率军另出一路打败突厥军,斩首一千多级,高祖嘉奖他,
派通事舍人曹威携带褒奖诏书前往慰劳勉励。高祖因陇西频频被侵犯抢掠,很是担扰。那里的风俗不设村堡,高祖
命令子干率领百姓修筑村堡,开垦田地积攒粮食,以防备不测。子干上书说:“现在我在这里,见机行事,不能完
全按诏书办事。而且陇右、河北,地广人少,边境未安宁,不可能广泛地种田。近年看见屯田的地方,收获少而花
费多,空劳人力,最终多遭劫夺。偏远的屯田,请都予以废除。而陇右百姓以放牧为生,如果改为堡屯聚居,更不
能获得安全。只能加强守望,不可集聚人畜。请让我在重要道路的处所,加强它的防备。只要军镇卫所相连, 烽火
相望,百姓虽然散居,必然也没什么可担心的。”高祖听从他的建议。高祖因子干通晓边疆的事务, 授他榆关总管
十镇诸军事。贺娄子干因母丧离职。朝廷因榆关是重要军镇,非子干镇守不可,随即起用复职。开皇十四年(594),
子干在任上因病去世,时年六十岁。高祖感伤痛惜很久,赐予助葬他缣帛一千匹, 米麦一千斛,追赠他为怀州、魏
州等四州刺史,谥号为“怀”。
14.B 。B 项,“颔联选取了“山鬼”“峡猿”等典型景物来状写眼前见闻”赏析错误,颔联是诗人对客前往湖南途
中的情景的设想,且“山鬼”是传说中的事物,不是眼前见闻。故选 B 项。
15. ①多年客居他乡的伤感;②与朋友离别时候的伤感、留恋;③对朋友分别后生活的关注(以后得不到友人消
息的担忧)。
16.(1)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2)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3)骐骥一跃 驽
马十驾
17.B“争议” 指事情上在争论中,没有一致结论;“热议”指对某事的强烈关注、热烈讨论;这里没有争论之意,
强调的是关注,所以用“热议”。“日新月异”是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现象;“日增月益”指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这里指的是发展迅速,没有增添、加多的意思,所以用“日新月异”。“总是”强调
频率高,经常,老是;“仍然”表示某种情况持续不变,仍旧,照样;这里强调的是仍旧,照样,所以用“总是”。
“心用不宜”指被此心里明白,面不公开说出来;“心领神会”指不用对方明说,心里已经领会,指深刻领会;这
里强调的是不用对方明说,心里已经领会,所以用“心领神会”。
故选 B。
18.D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
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段文字
③句适合儿童,②出自律诗之冠 《登高》,突出其抑扬顿挫,④强调贫富悬殊,百姓的疾苦,①体现忧国忧民。故
选 D。
19.C 两种错误:1、语序不当,“甚至”表递进,所以“九死一生”放在后面;2、成分残缺,“但”后缺主语,加
上主语“他”,“拘”与“一己之欢”是被动关系,被“一己之欢”拘束,所以应增加表被动的“于”字。故选 C。
20.菊花的用途非常广泛(多) 先是作为皇后服装的颜色 代表着国家社稷
21.菊花有了寒霜的陪伴,才有“此花开尽更无花”的美名;青松有了大雪的陪伴,才有“青松挺且直”的坚韧;
人生有了磨难的锻炼,才有“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气。
22.【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关键词型的作文题。在作文任务的要求中,有“你认为“硬核”是什么”这一句话。
因此,在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搞清楚关键词“硬核”的内在含义,才能够找到更精准
的立意。
根据材料给定的内容,我们知道“硬核”一词的意思是“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但
这只是结果的呈现,我们要做的,是透过结果和现象,深入挖掘“很厉害”背后的原因,这才是“硬
核”的本质,也才是我们立意的出发点。
根据材料内容,我们可以把“硬核”的内涵归结为以下几点:
(1)高度的专业性,亦即过硬的本领和实力;材料中,“硬核教授”“硬核网课”“硬核科技”
都是以其专业性而收获点赞或者认同。
(2)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奋斗态度,“硬核医生”张文宏敢于说真话,“硬核大爷”坚持原
则,敢于让省委书记吃闭门羹,这都是求真务实精神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3)谨慎严格,铁面无私的态度,“硬核措施”的出台,体现了严密谨慎的防疫态度,要赢得
“硬核大考”的成功,更离不开这样的态度。
(4)真诚的关切和情意,“硬核标语”背后,是对群众的担忧与警示,“硬核捐赠”背后,是
对国家、对医务工作者、对群众的爱与关怀。
(5)敢于担当的态度,“硬核教授”身在抗疫一线,“硬核网课”助力复学,“硬核科技”助
力发展大局,“硬核措施”“硬核捐助”等,都能够体现各个主体主动担当的意识与精神。
明确“硬核”的内涵以后,在作文立意时,既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展开和论述,
也可以采用并列式的的结构,选取几个不同的点,找到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进行综合论述。
参考立意:
过硬本领,成就过硬人生;实力,才是硬道理;硬核人生,贵在务实;捐赠硬核,家国之爱更
硬核;爱心汇聚,铸就抗疫硬实力;爱,是最硬核的“疫苗”;以谨慎态度,打造硬核生活;
奋斗的青春最硬核;心底无私腰杆硬;硬核人生,分外闪耀;硬核之光,照亮成功之路;致敬
硬核榜样;
范文指导
领会“硬核”内涵,照亮人生前路
一场新冠疫情,让“硬核”再度成为热词,我们在为一系列充满“硬核力量”的人与事点赞叫
好的同时,更需沉心静思,“硬核”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以设问句提出中心论点——“硬核”的
内涵)
“硬核”是舍我其谁的勇敢担当。(分论点一)有人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新冠疫
情肆虐之时,无数挺身而出的人就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吹哨人”李文亮冒着风险说出真话,“无
双国士”钟南山二次赶赴抗疫一线,“邻家奶奶”李兰娟、“铁人院长”张定宇......这一个之前
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还有更多个没有名字却默默奉献着的人们,用自己的担当为民众撑起了
一方安全温暖的晴空。也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数月间,国内的新冠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城市和
生活在经历了暂停后又重新启动。“岁月静好,只因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正是有了这些人的“硬
核”担当,才有了我们重归人间烟火的幸运与幸福。
“硬核”是真金不怕火炼的真才实学。(分论点二)“硬核教授”张文宏因敢说真话而圈粉无
数,但他敢于直言的底气,却是深厚的专业医学素养。在名为《人类如何抵抗传染病入侵》网络公
开课中,张文宏明白晓畅、深入浅出地把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得很到位;在抗疫期间,他张文宏还抽
出时间做针对性的科研,在自己科室的公众号上做专业科普,写了《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
病毒》这样一本书……张文宏教授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何谓“硬核”?它不仅是敢说硬话,敢
扛硬事,敢跟危险和困难“正面刚”,更在于有真本事、硬功夫,平时有准备,战时有底气,用工
匠精神和绣花精神做事。“硬核”的人不求身处聚光灯下,却走到哪里都“自带光环”。
“硬核”是求真务实的真切行动。(分论点三)无论是拦下省委书记的村口老大爷,还是全国
严格谨慎的疫情防控,无论是网络课堂上收获众多好评的罗昭强,还是现实生活中纷纷捐资捐物的
人们......所有的“硬核”其实最终都指向了可见可感可知的行动。是的,“硬核”不是舌灿莲花
口若悬河的巧言令色,也不是拉大旗作虎皮的虚张声势,它不在虚处,而在每一个简单却真实,微
小却用心的具体行动里。这一个个微小的行动,汇聚成浩荡的洪流,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和力量,冲
破一切灾难的阻挡,奔向阳光灿烂的前方。
成功的花儿的背后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苦雨。“硬核”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这人生最宝贵的青春韶华,愿你我都能在沉淀与砥砺中,收获更过硬的实力,铸就最“硬核”青
春。(结尾总结全文,提出号召,升华主题。)
【点评】这是一篇围绕“硬核”内涵展开的标准并列式结构议论文。开篇简洁的以设问形式引
出中心论点“硬核的内涵”。这种方式在提出论点的同时,还能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目的。
文章主题部分依照“认知——能力——行动”的层次,从三个角度剖析材料中“硬核”的内涵,
这三个维度本身是一个彼此关联的有机整体,所以议论层次既分明又能彼此紧密联系,构成一个严
密圆融的整体。三个分论点句式整齐,而三个段落在事实论据的使用和论证部分的展开上,却各有
特色,有效地避免了并列式议论文中容易出现的重复单调的弊端。
结尾化用冰心的名句,简要总结前文,紧接着提出号召,将主题从理解内涵上升到走向行动,
有力地升华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