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50 KB
  • 2021-06-04 发布

宁夏吴忠市青铜峡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度 9月月考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赵本山的《不差钱》说起 王蒙 事实上,赵本山已经成了近年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以大众化、尤其是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追求诚实纯朴与人心深处的古道热肠,引起观众的普遍欢迎。2009年春节晚会上他带着两个徒弟表演的小品《不差钱》,更凸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进入城市舞台的酸甜苦辣,以及相互整合交流的大趋势。尽管我知道在知识精英中不无对于小品与大众文艺的白眼,但人们已经无法不正视这个赵本山“现象”的意味深长,即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攀登央视文艺殿堂的连续成功。‎ 赵本山将本来在某些人包括我本人心目中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剧小品提高到了骄人的水准。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 同时我们并不满足,我们有更高的与更多方面的期待。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文化的普及、热闹与和谐,我们还需要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我们期待的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我们不但需要有模仿秀的天才,更需要提供原型、新型的创造者、发明者,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文化宗师。我们希望得到笑料,更希望笑的背后有洞见式的深邃。我们追求群众的喜闻乐见,我们还期盼对于群众的振聋发聩或者春风化雨或者洗涤启迪。我们需要思想、需要艺术、需要想象力,需要应对挑战的勇气与本领,需要全面小康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树一帜的也是汲取了一切精神营养的哲学、伦理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苗头与思考,需要正视历史也正视现实,能够为今天的、乃至于明天的读者观众解惑释疑、能够带领读者观众探索真理消化真理的作家艺术家学者。我们需要大众化,也需要化大众,就是说,我们期待全面的文化的繁荣与振兴,期待人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经预言过“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现如今的文化生活格局,比较起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大大的丰富多彩了。我们当然会重视普及,重视民族民间,重视工厂农村连队,同时我们也必然会重视专家学者,重视大学与科研机构,叫做重视大众也重视小众,重视大众与小众沟通与互补。以2009年春节文艺活动为例,在央视春晚的同时,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也分别组织了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它们同样不乏精彩,同样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与切磋。我相信这样的共识会推动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大提高。‎ ‎1. 下列关于赵本山及其小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本山的小品以农民化的风格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赢得所有观众的欢迎。‎ B. 小品《不差钱》充分展现了年轻演员的才艺功夫,弘扬了东北地区“二人转”不拘一格的表演特色,含蓄地表达了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走上主流媒体的酸甜苦辣。‎ C. 知识精英群体中不少人对小品这种文艺形式持不屑态度,但因为赵本山以地道的东北土腔土调连续进入央视文艺殿堂,他们不得不正视赵本山“现象”。‎ D. 近年来,赵本山已经成为央视春晚的台柱子之一,他将喜剧小品提高到了最高的水准。‎ ‎2.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本文作者看来,我们之所以期待文化艺术巨匠的新人辈出,是因为我们期待今天的文化艺术发展能够无愧于前人,同样也不会害怕后人的审视。‎ B. 2009年春节各种媒体文艺部门与文艺团体分别组织的不同的春节文艺献礼与2009年央视春晚一样不乏精彩。‎ C. 农民化的语言做派、幽默与“狡黠”,适合表现当代生活,铺陈笑料,营造喜乐,鞭挞不正之风。‎ D. 我们期待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新果实指的就是我们更需要的文化的巅峰、文化的巨人、文化的前瞻。‎ ‎3. 对原文信息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本山现象”表明来自基层所谓“土得掉渣”的文艺也能成功走入主流媒体,进入主流文艺生活。‎ B. 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文化的普及、热闹和和谐。‎ C. 金庸、张艺谋、赵本山都将本来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提高到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D. 大众化的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沟通与互补中,能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辨析,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A项,“赢得所有观众的欢迎”错误。范围扩大,原文为“引起观众的普遍欢迎”,面很广,但不是全部。‎ C项,“不少人”错误。原文“不无”,不是没有,不等于“不少人”。曲解文意。‎ D项,“最高的水准”错误。应是“骄人的水准”。夸大其词。‎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之所以……是因为……”错误。没有因果关系。强加因果。‎ C项,“适合”错误。这是主观武断,无中生有。‎ D项,“智慧新果实指的就是……”错误。以偏概全,还有其它内容。‎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项,“都将本来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错误。原文是“正像金庸为武侠小说、张艺谋为大制作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一样”。像的是结果:树立了后来人难以企及的标杆。后两者不是“未必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 故选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玉米的馨香 邢庆杰 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葱葱郁郁,散发着一股特有的馨香。‎ 黄昏了。夕阳从西面的地平线上透射过来,映得玉米叶子金光闪闪,弥漫出一种辉煌、神圣的色彩。‎ 三儿站在名为“秋种指挥部”的帐篷前,痴迷地望着那片葱郁的玉米。‎ 早晨,三儿刚从篷内的小钢丝床上爬起来,乡长的吉普车便停到了门前——乡长没进门,只对三儿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三儿便在乡长那几句话的余音里呆了半晌。‎ ‎“明天一早,县领导要来这里检查秋收进度,你抓紧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必要时,可以动用乡农机站的拖拉机强制。”乡长说。‎ 三儿知道,那片唯一还站着的玉米至今还末成熟,它属于“沈单七号”,生长期比普通品种长十多天,但玉米个儿大籽粒饱满,产量高。‎ 三儿还是去找了那片玉米的主人——一个五十多岁,瘦瘦的汉子,佝偻着腰。‎ 三儿一说明来意,老汉眼里便有浑浊的泪涌落下来。‎ ‎“俺还指望这片玉米给俺娃子定亲哩,这……”汉子为难地垂下了瘦瘦的头。‎ 三儿的心里便酸酸的。三儿也是一个农民,因为稿子写得好,才被乡政府招当了报道员,和正式干部一样使用,三儿进了乡政府之后,村里的人突然都对他客气起来,连平日里从不用正眼看他的支书也请他撮了一顿。所以三儿很珍惜自己在乡政府的这个职位。‎ 三儿回到“秋种指挥部”的帐篷时,已是晌午了。‎ 三儿一进门就看见乡长正坐在里面,心便剧烈地顿了一顿。‎ ‎“事情办妥了?”乡长问。‎ 三儿呆呆地望着乡长,“是那片玉米,搞掉没有?”乡长以为三儿没听明白。‎ 下午,……下午就刨,我,我已和那户人家见过面了。三儿都有点儿结巴起来。‎ 乡长狐疑地盯了他一会儿,忽然就笑了。乡长站起来,拍了拍三儿的肩膀说:“你是不会拿自己的饭碗当儿戏的,对不对?”‎ 三儿无声地点了点头。‎ 乡长急急地走了。‎ 三儿目送着乡长远去后,就站在帐篷前望着这片葱葱郁郁的玉米。‎ 天黑了,那片玉米已变成了一片墨绿,晚风拂过,送来一缕缕迷人的馨香,三儿陶醉在玉米的馨香中,睡熟了。‎ 第二天一大早,乡长和县里的检查团来到这片田地时,远远地,乡长就看到了那片葱葱郁郁的玉米在朝阳下越发地蓬勃,乡长就害怕地看旁边县长的脸色。县长正出神地望着那片玉米,咂了咂嘴说:“好香的玉米呵!”乡长刚长出了一口气,县长笑着对他说:“这片玉米还没成熟,你们没有搞形式主义把它刨掉,这很好。”乡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一片灿烂,心想待会儿见了三儿那小子一定表扬他几句。‎ 乡长将县长等领导都让进了帐篷。乡长正想喊三儿沏茶,才发现篷内已经空空如也。‎ 三儿用过的铺盖整整齐齐地折叠在钢丝床上,被子上放着一纸“辞职书”。‎ 乡长急忙跑出帐篷,四处观望,却没有看到一个人形。一阵晨风吹来,空气里充满了玉米的馨香。乡长吸吸鼻子,眼睛湿润了。‎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不是从正面揭露“瞎指挥”这种社会现象,而是从抗拒“瞎指挥”的角度来写,这种方式既弘扬了正气,又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B. 小说有意把三儿写成是一个从农村招聘来的乡政府的报道员,这说明他的地位在乡干部里是最低微的,并且随时都有被解聘的可能。‎ C. “下午,……下午就刨,我,我已和那户人家见过面了。”三儿在乡长面前不是理直气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敷衍,显现了人物的真实性。‎ D. “乡长吸吸鼻子,眼睛湿润了。”说明乡长不仅被三儿的行为感动,而且进行了反省,乡长的表现让我们完全看到了希望。‎ ‎5. 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标题“玉米的馨香”的作用。‎ ‎6. 小说的语言颇有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①构成线索。玉米的馨香,统领全文,首尾呼应,巧妙地把玉米和由玉米引发的事件贯穿到一起。②具有象征意义。玉米的馨香,不仅指玉米的芳香,而且象征着三儿的良知和敢于“抗上”的美德。③突出主题。标题突出了“要有良知,有思想,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要敢于抗拒”的主题。 ‎ ‎6. ①口语化。如“呆了半晌”“待会儿”“吸吸鼻子”等语言,完全口语化,亲切自然。②有地域色彩。如“俺娃子”“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等语言,凸显了浓郁的地域色彩,鲜活真实。③简洁明快。本文语言不事雕琢,多用短句,生活气息浓厚,整体上形成了简洁明快的风格。‎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主要涉及艺术手法、内容情感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根据议论抒情的语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 D项,“而且进行了反省”理解不当,文中并没有表现出乡长的这个意思,他只是被三儿的行为感动,且“完全看到希望”与文意不符,只能说,看到了一些希望。‎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标题内涵的探究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关注标题本身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要特别关注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表层义、深层义、象征意或比喻义等。原文“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葱葱郁郁,散发着一股特有的馨香”,“晚风拂过,送来一缕缕迷人的馨香”“一阵晨风吹来,空气里充满了玉米的馨香”,可见,“玉米的馨香”,统领全文,首尾呼应,巧妙地把玉米和由玉米引发的事件贯穿到一起,成为了文章的线索;此外,文章标题“玉米的馨香”,本是指的玉米本身的韵味,同时烘托出三儿的形象特点,丰满其形象。原文有“第二天一大早,乡长和县里的检查团来到这片田地时,远远地,乡长就看到了那片葱郁的玉米在朝阳下越发地蓬勃”,此处“象征着三儿的良知和敢于‘抗上’的美德”,也使文章内容得到具体升华,突出了文章“要有良知,有思想,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要敢于抗拒”的主旨。‎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本类试题,考生应在解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勾画出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总结。本文开篇,“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葱葱郁郁,散发着一股特有的馨香”一句,便带有了乡土特色,文中的人、事也都与乡土有关,可结合这一特征作思考。“呆了半晌”“待会儿”“吸吸鼻子”等语言,朴实,亲切,自然,突出了文章的口语化特色;“俺娃子”“把那片站着的玉米搞掉”等语言,具有方言性质,凸显了文章的浓郁的地域色彩,显得故事更加鲜活真实;“一个五十多岁,瘦瘦的汉子,佝偻着腰”“三儿无声地点了点头。乡长急急地走了”,这些短句的使用,简洁明快,形象可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各题。‎ 材料一:‎ 新华社华盛顿‎1月27日电 美国科学家发现,蚊子能迅速学会识别并记住让其不愉快的人的气味。这一发现可能对预防蚊子叮咬以及防止其传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最新一期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蚊子一旦将一些人的特定气味与不愉快的感觉联系起来,下次叮咬时就会避开散发这种气味的人。参与研究的华盛顿大学杰弗里•里费尔在一份声明中说:“一旦蚊子以厌恶的方式学习识别某些气味,那么这些气味就会让它们产生厌恶反应,就像对驱蚊剂的反应一样。” ‎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意识到,蚊子更爱叮咬某些人,而非随机叮咬。里费尔等研究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首先,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让蚊子学会将特定人或特定动物的气味与不愉快的机械冲击和振动联系在一起。24小时后,他们利用Y型迷宫评估这些受过训练的蚊子。结果显示,蚊子不会选择气味让其“不爽”的人,而是更多去叮咬对照组目标。进一步研究显示,与情绪相关的多巴胺在蚊子的厌恶学习中发挥关键作用,缺乏多巴胺受体的转基因蚊子失去了学习能力。 ‎ 里费尔认为,通过了解蚊子如何决定叮咬哪类人等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蚊子的基因和神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有助于开发出更有效的控蚊工具。 ‎ 材料二:‎ 蚊子会传播很多疾病,如登革热和寨卡。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博客上曾发布的图表指出,蚊子每年造成的人类死亡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动物都多。这也促使人们发起所谓的“蚊子大战”。最近的一项实验可能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因为它可能让我们拥有了一种令人惊讶的潜在革命性武器,即训练蚊子学习和记忆的能力。 ‎ 最新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宣称,当你对即将咬你的蚊子挥出巴掌时,它会学会将你的个人气味与危及生命的经历联系起来,并在未来会避开你。美国华盛顿大学神经生态学家杰夫•里弗尔在接受《国家地理》杂志采访时所描述的那样:“它们本质上是巴甫洛夫蚊子。”“巴甫洛夫的狗”是一项著名的实验,即狗被训练按照条件反射分泌唾液,这与训练蚊子避开某些人的方法相类似。当人拍打蚊子时,通常会在皮肤上产生微小的震动,从而打断昆虫叮咬的企图。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20分钟的实验中重现了这些振动,发现当蚊子的叮咬被这些振动所干扰时,它们就会避开这种气味长达24小时。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沃尔特•利尔对《国家地理》杂志表示,“现在我们知道有些化合物会触发蚊子这种避免叮人的记忆,我们可能会使用一种配方,它不仅包括主动驱避剂(比如避蚊胺),而且还包括一些会引发它们避免记忆的化合物。” ‎ 材料三:‎ 里费尔等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训练,蚊子可以把特定气味和引起其不适的冲击、振动联系在一起。经过训练的蚊子在24小时后被关进Y型迷宫嗅觉仪,它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以前特别喜欢的味道,另一条是对照组。经过了科学家的反复冲击和振动,蚊子学乖后,毅然避开了它们先前十分喜欢的味道。之后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和RNAi(干扰技术),科学家们又确定多巴胺是蚊子具有厌恶性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7. 下列关于蚊子学习并记忆气味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蚊子一旦将一些人的气味与不愉快的感觉联系起来,下次叮咬时就会避开散发这种气味的人。尽管这气味可能是它先前喜欢的。‎ B. 研究中,科学家让蚊子以厌恶的方式学习识别某此气味,使它们产生厌恶反应,就像对驱蚊剂的反应一样。‎ C. “巴普洛夫的狗”被训练按照条件反射分泌唾液,巴普洛夫训练蚊子避开某些人的研究与这个方法相类似。‎ D. 当人拍打蚊子时,通常会在皮肤上产生微小的振动,从而打断蚊虫叮咬的企图、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重现了这些振动。‎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蚊子能学会识别并记住让其不适的人的气味,材料二指出训练蚊子避开某些人的方法与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研究的方法类似。‎ B.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发布在博客上的图表显示,蚊子每年造成的人类死亡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动物都多,这表明蚊子传播疾病的危害极大。‎ C. 人们为避免蚊子叮咬带来的危害而发起所谓的“蚊子大战”,华盛顿大学杰弗•里费尔参与研究的这项实验可能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D. 加州大学戴准斯分校的沃尔特•利尔称“我们将可能开发此配方”,其中传统的驱避剂避蚁胺,就是材料一和材料三提到的多巴胺。‎ ‎9. 科学家发现蚊子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这个研究过程是分哪几步进行的?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并简述。‎ ‎【答案】7. C 8. D ‎ ‎9. ①找到味目标。找到蚊子喜欢叮咬的特定的人或特定的动物,并找到对照组目标。②厌恶式学习。通过反复冲击和振动,让蚊子学会将特定人或动物的味与不愉快的感觉联系起来。③测试评估。24小时后,把经过训练的蚊子关进Y型迷宫嗅觉仪,嗅觉仪两个方向一头是蚊子先前喜欢的气味,一头是对照组目标,观察其对气味的选择,发现蚊子避开了先前喜欢的气味。④确定影响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因素。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和RNA干扰技术,确定多巴胺是蚊子具有厌恶性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巴普洛夫训练蚊子避开某些人”错误,训练蚊子具有学习与记忆能力的不是巴普洛夫。故选C。‎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D项,曲解文意,错在“我们将可能开发此配方”,原文“我们可能会使用一种配方”。“就是材料一和材料三提到的多巴胺”这个信息于文无据。故选D。‎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台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本题要求回答科学家发现蚊子有学习和记忆的能力的研究过程是分哪几步进行,注意根据文中的材料三中的句子“通过训练,蚊子可以把特定气味和引起其不适的冲击、振动联系在一起”“经过训练的蚊子在24小时后被关进Y型迷宫嗅觉仪,它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以前特别喜欢的味道,另一条是对照组”,“经过了科学家的反复冲击和振动,蚊子学乖后,毅然避开了它们先前十分喜欢的味道”“通过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和RNAi (干扰技术) ”确定多巴胺是蚊子具有厌恶性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由此概括出几个步骤:找到味目标,厌恶式学习,测试评估,确定影响学习与记忆能力的因素。‎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 “娘今何处? 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 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 武帝即位,封竞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将军。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 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股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武帝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子良所志也。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 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 ‎(《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 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B.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C.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D.‎ ‎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人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斛”,泛指多斛。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B. “东宫”,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多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C. “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D. “友悌”,与朋友相友爱。“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朋友友爱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 B. 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 C. 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宣扬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 D. 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2) 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 ‎【答案】10. B 11. D 12. D ‎ ‎13. (1)萧子良少年就有清雅(清高)的志向,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 (2)过了几个月,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为帝。‎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 要根据句意断句,“加殊礼”指加给他特殊的礼制,陈述已经完整,后面是在说特殊的礼制是什么,所以在“礼”后断句,排除AD;后面“入朝不趋”与“赞拜不名”是对称结构,应在“趋”与“名”后断句,排除C项,选B。这段话翻译为:隆昌元年(494),加给他特殊的礼制,可以带剑穿履上殿, 入朝不用趋步,赞拜不用报名,升任都督南徐州.这年他病情很重, 对身边的人说:“门外应该有异常情况。”‎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友悌,与朋友相友爱。‘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朋友友爱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表述有误,“悌”指的是友爱兄弟,“友悌”“悌”均指兄弟友爱。‎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项,“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中“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表述有误,原文“物议疑立子良”只是外界有传言,人们怀疑要立他,不是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重点词语和句式:‎ ‎(1)“清向”,清高的志向;“倾意”,全心全意;“游集”,聚集;“焉”,兼词,于此,句子翻译为:萧子良少年就有清雅(清高)的志向,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 (2)“居几月”,过了几个月;“暴渐”,指病情突然加重;“皇惧”应为“惶惧”,恐慌;“物议”,怀疑,句子翻译为:过了几个月,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为帝。‎ ‎【点睛】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小技巧 :‎ ‎(1)读文知义(人物、时间、地点、职位、事件、情理志、品质)‎ ‎(2)审题知文(借助试题,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3)题文比对(试题和原文比对看,注重细节,不可凭模糊的记忆和感觉去答题)‎ 参考译文: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是齐武帝的第二个儿子。自幼聪敏.武帝在赣县任职的时候,与裴后关系不和睦,派人用船送裴后回京城,已经上路了,萧子良当时年纪幼小,在厅 堂前很不高兴。武帝对他说:“你怎么不读书?”萧子良说:“我娘在哪里?为什么还要读书!”武帝感到很奇异,便召裴后回到了县里。   萧子良重道义、好古雅,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先死了 ,萧子良便赐给他的妻子米一百斛,免去一个人的赋税,供给她柴草.郡阁下有虞翻的旧床,萧子良罢任回家,便把床带回来了。后来萧子良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 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武帝即位,封他为竟陵 郡王、南徐州刺史,加任都督.永明二年(484),担任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晋升为车骑将军.萧子良少年就有清雅的志向,礼遇贤才,喜爱文士,而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他喜欢做一些美好的事情,夏天客人到了,他就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让他们撰写文化教育的论著。士子的文 章以及朝贵的作品,萧子良也让人撰录。   武帝生了病,诏令萧子良带 着侍卫到延寿殿侍奉服药。萧子良他日夜守在殿内,太孙每隔一天进去参见一次。过了几个月,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武帝不一会又苏醒过来,问太孙在哪里,于是召东宫的卫士都随着进宫,遗诏让萧子良辅政,萧鸾 知尚书事.萧子良一向仁厚,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便推荐萧鸾,诏书说:“事情不论大小,都要跟萧鸾商量.”这正是萧子良的愿望。太孙从小就养在萧子良的妃子袁氏那里,袁氏对他很慈爱,此前他曾经很害怕不能被立为继承人,从此深深地忌恨萧子良。 ‎ ‎  萧子良又和文惠太子共同喜欢佛教,非常友爱, 他劝人做善事,从不厌倦,由此最终招致了很大的名声。萧子良被晋升职位为太傅,增加仪仗为三十人,本官依旧,解除侍中职务。隆昌元年(494),加给他特殊的礼制,可以带剑穿履上殿, 入朝不用趋步,赞拜不用报名,升任都督南徐州。这年他病情很重,对身边的人说:“门外应该有异常情况。”派人去看,见淮河中的游鱼无数,都浮出水面涌向着城门。不久去世,年龄三十五岁。‎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 ‎(北宋)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秋雨初晴,秋空如洗,秋色如画,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 B. 临水人家竹篱茅舍,岸边酒旗迎风轻扬,远处烟村错错落落,一丝温暖慰藉油然而生,一缕乡思也由心底萌生。‎ C. “凄凉”二字直抒胸臆,点明“乡心”的况味,处此境地,“心”不由己,深入一层写乡思之撩人,感情更深挚。‎ D. “凤楼”借指家中的妻子,此句写路远人遥,视线难及,回头凝望,也是徒劳,点明“乡心”的具体内涵。‎ ‎15. 整首词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词句简要说明。‎ ‎【答案】14. A 15. ①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②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③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环境凄凉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A项 ,“为全诗奠定了伤感 感情基调”表述有误,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秋雨初晴,秋空如洗,显得青山红树分外明丽。一肩行李,秋色如画,雨后的晴光更给这幅秋山行旅图增添了欢快的亮色。并没有奠定感伤的基调。此词意在抒写旅愁,却于开头弹出一串欢快的音符,遥映后文,以形成节奏的变化和情绪的跌宕。‎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做此题,考生要学会审题,题干考查考生鉴赏诗人情感的微妙变化,“碧山锦树明秋霁”,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秋雨初晴,秋空如洗,显得青山红树分外明丽。一肩行李,秋色如画,雨后的晴光让诗人的情绪是欢快的;“路转陡,疑无地。”行行之际,山路转陡,几疑路穷。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奏,而旅行者的乐趣亦莫过于此。“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这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它看似景语,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多么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它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然而眼前这如画的烟村,又不期然地成为思乡的蛊惑,于是正当惊喜凝望之际,一缕乡思已从心底悄悄地萌发了。“凄凉只恐乡心起”,一语领起下片。“凄凉”二字,形容一掬“乡心”的况味;“只恐”二字妙。拓开一步,欲防范而不能,似未然而实不期然而然。处此境地,“心”不由己,透过一层来写乡思之撩人,笔意更觉深挚。“凤楼远、回头谩凝睇。”这两句感叹路远人遥,视线难及,纵然回头凝望,又有什么用!这就点明了“乡心”的具体内涵,并对“凄凉只恐乡心起”作了第一层回应和铺染。接着运笔入虚,从望乡的怅惘转入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全从揣想着笔,身未一一经而心先历历想,念念及此,不禁黯然伤神。这是对“凄凉只恐乡心起”的第二层回应和铺染。其写法颇类似于柳永《雨霖铃》词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但意脉并不相同,且境地更见凄清,情怀亦更觉悲苦。“一声征雁”,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雁归人未归”的感喟;“半窗残月”,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总之,独宿孤馆,乡思盈怀,所闻所见,无不献愁供恨,催人泪下。这四句与上片“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四句遥相映照,前后有一种因果相生的关联,却又和谐地组成同一主题的变奏。这首词上片似乎纯然写景,而一一从行旅者眼中见出,便觉景中寓情,貌似明丽而实已伏下突变的契机。过片承转十分自然,而神光一注到底;写来吞吐曲折,虚实错综,极尽铺染之能事。一结盘空作势,又复回盼前文,更觉精神飞动,情韵无尽。‎ 四、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 (1). 地崩山摧壮士死 (2).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 小学而大遗 (4). 吾未见其明也 (5). 人生如梦 (6). 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蜀道难》考生融写错的字:摧、钩连;《师说》中容易漏掉句尾的虚词“也”,文言篇章默写,考生容易漏或填一些虚词,如:者、也、之、乎等。《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容易写错的词“尊”和“酹”,如果考生理解它们的含义,就不会写错。‎ 五、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______。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欲求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_____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有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在公众和网友为此_____之时,科学家则对“嫦娥四号”所携带的月球车有着更多期待: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_____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遐想 限制 亢奋不已 源源不断 B. 联想 限制 亢奋不已 不绝如缕 C. 遐想 制约 兴奋不已 不绝如缕 D. 联想 制约 兴奋不已 源源不断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 B.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 C. 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D.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 B.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 C. 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D. 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答案】17. D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近义词语的能力。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将近义词编成口诀,就是一种很好的归类法。第一组: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语境中人们由“月背影像图”产生了对月球上具体情形的想象。应选“联想”。第二组:限制:不能踰越的一定界限。制约: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则前者制约后者。语境中说“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因而“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无法进行。这里应选“制约”。第三组:亢奋不已:极度兴奋,不能自控。兴奋不已:非常高兴,兴奋得不能自控。语境中,中国航天取得进展,公众与网友感到兴奋。此处应选“兴奋不已”。第四组: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指月球探测数据不断传来。应选“源源不断”。分析可知,D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D。‎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补写的部分在语境中是因果关系的结果的部分。根据语境,补写的句子主语是“人们”,应使用主动态。AB两项省略了主语,而采用了被动态表达,与语境表达不连贯。排除AB两项。D项 “观察月球”的立足点应是“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人们”语言累赘,说法不妥,目前地球之外还没有发现有人类。排除D项。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划线句子有两处有语病,其一是:“藏在”应搭配“深坑中”,排除CD两项。其二是:“研究”与“清楚”之间不需要加“得”。排除B项。分析可知A项修改的最恰当。故选A。‎ ‎2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组是( )‎ 英国诗人华尔华兹说道:“一个是不仅要创作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②活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 ‎③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 ‎④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②① D. 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本段由华兹华斯名言引申到作者自己的想法,故后跟③句“我想……”。③句尾的“趣味”与④句中的“趣味”“活的趣味”相衔接。④句中的“活的趣味”与②句中的“活的趣味”相衔接,到此答案已经明了。故选C。‎ 六、材料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一度的新闻热词评选,最能体现人们对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关注。XL网络评选出的词语有:生态、网络、人工智能、华为、边境对峙、五四运动、和平、污染、金钱、难民、“燃”系青年。‎ 对此,你怎么看?请选取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持辩证眼光,筑美好未来 仍记得,电影银幕上的机器人管家,机器人助手,甚至是机器人女友,让童年的我们对人工智能有了初步了解。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无处不在,我们也已习以为常。然而,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时,挑战与威胁也接踵而至,对于这种冲突,我们该持何种态度?‎ 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的普遍运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百姓的家庭中,扫地机器人灵活移动,所到之处一尘不染;小汽车里,智能导航精确指引,引领我们走向世界;工厂内外,机械手臂灵活运转,危险工作完美完成;育儿所里,智能机器人伴你玩乐,予你知识;商场门口,机器人维护安全,呵护和谐……不知不觉,人工智能已渗透个人生活与公众领域的方方面面,医疗、卫生、娱乐、安全、教育等等。它们遵循既定的程序,重复特定的工作,让人类摆脱各种麻烦、解除不少威胁、享受许多便利。这样的人工智能,毫无疑问是值得人类推广利用的。‎ 然而,凡事皆有利弊,人工智能也不例外。当阿尔法狗接连打败围棋高手李世石、柯洁,当自动驾驶汽车连连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当娱乐公司依靠写作机器人撰写文章,当安保机器人不分目标攻击儿童,这注定是一种危险边界的失守。我们应该,也必须看到,人工智能发展目前并不完善,不仅在某些领域造成困扰,而且可能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更有甚者将挑战人类的伦理道德、法律底线、文化沉淀。‎ 高晓松曾说:“当机器代替人类创作与思考,我们的路也会走完的。”诚如其言,一方面。电脑终究不比人脑,存在的仅是冰冷的程序设定,而非温暖的、有人情味的理性思考,许多伦理规则、道德底线是无法设定的。如同轰动一时的自动驾驶汽车的伦理问题,试问马路上的一个行人和轿车上的五个乘客的生命,该何从选择?这种问题或许本来就是荒谬的,行人的去留,决不能交由一台机器抉择;生命的权利,又怎能被一台机器剥夺?另一方面,文艺作品,像电影、报刊、文章等,蕴含着人类的主流价值观和世界发展的潮流,反映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蓄与无穷无尽的人类内心世界。若交由机器完成,不过是对现有作品的复制粘贴、东拼西凑罢了,这种所谓的“再创作”,缺乏精神内涵和真情实感,终会将人类的精神世界引向匮乏与苍白,将人类的文明发展引向空洞与虚无。‎ 既然利与弊交错,既然是与非混淆,那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持辩证的眼光,使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帮手而非杀手。对于日常的琐碎事务、繁杂工作等,人工智能的进驻无可厚非。而对于文艺创作这种文化传承类工作,驾车这类需要价值判断的工作,安保等具有攻击性的工作,人类或许更胜一筹。“既然上帝造了我们,我们应该自信。”一如贾平凹先生说的。‎ 在现代社会,只有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各司其职,我们才能拥有更和谐的社会,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任务十分明确——选取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进行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审题】本题所给材料直观而策略地反映现实生活和国际形势,正面而巧妙的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有生气,有时代感。材料立意空间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学生已熟悉了选取关键词形成有机关联的材料作文写作,有机关联也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 本次作文有一定的限制性 ‎1.‎ 材料“最能体现人们对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关注”,指出审题立意可围绕对生活或对国际形势的看法来写。‎ ‎2.“XL网络评选出的词语有:生态、网络、人工智能、华为、边境对峙、五四运动、和平、污染、金钱、难民、‘燃’系青年”,考生必须从给定的关键词中选取两三个,形成有机关联。‎ ‎3.“对此,你怎么看”,文体指令为议论文,“明确文体”要求文体特征鲜明。‎ 本次作文又有一定的开放性 ‎1.从十一个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可以有多种组合,多个立意。‎ 边境对峙、和平、难民组合,呼吁国家之间要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和平相处;‎ 和平、难民组合,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支持;‎ 生态、污染、金钱的组合,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环境保护;‎ 网络、人工智能、华为组合,科技发展给人带来生活的便利;‎ 五四运动、“燃”系青年组合,传承五四精神,奉献青春。‎ ‎2.“最能体现人们对生活的关照,以及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关注”,引导学生既关心现实生活,又关注国际格局,关注的角度、关注的层面是自由开放的。‎ ‎3.“自拟标题”,让学生的审题立意有了更多的自由度。‎ 参考立意:‎ 和平反战,理解包容;‎ 环境保护,生态文明;‎ 网络发展,经济发展;‎ 五四精神,民族精神。‎ 行文结构安排: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的题目,比如“持辩证眼光,筑美好未来”。然后由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威胁开篇,以“我们该持何种态度”的疑问引出下文。正文先指出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接着指出弊端,最后辩证分析该如何对待人工智能。结尾部分收束全篇,指出只有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各司其职,我们才能拥有更和谐的社会,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素材:‎ 建设网络强国,争做有“心”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由此可知,新时代的主旋律必定是在科技上的攻坚克难。‎ 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重塑了全球经济的格局,但似乎每一次我国都与之失之交臂,但今日人工智能革命让中国幸运地站到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同一条起跑线上。中国没有任何迟疑,抓住每一次机会抢跑。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领域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敏感性与超前性。以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为指导,工信部明确表态,正在抓紧制定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行动计划。‎ 与大洋彼岸的硅谷精英们朝着人工智能快速进发的脚步相并行,以百度、阿里巴巴为主的中国企业迈向人工智能的步履也格外铿锵。‎ 作为近三年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跑得最快的企业,百度目前设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旗下的北美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深度学习实验室和北京大数据实验室共开发出了270多项神经语言程序学领域专利和超过120项的深度学习专利。‎ 依托阿里云和电商大数据,阿里巴巴拓展人工智能的气势愈来愈勇。除发布了首个可视化人工智能平台DTPAI以及人工智能客服“小蜜”和基于神经网络、社会计算、情绪感知等原理而工作的智能程序小“Ai”外,阿里前不久还推出了智能音箱“天猫精灵X‎1”‎。尤其是名为“ET医疗大脑”和“ET工业大脑”的两大产品,加快了阿里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速度。‎ 在我国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相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领域,我国在制造芯片领域仍落后于欧美国家。‎ 芯片是现在中国科技界的一个缩影。研发者多致力于软件开发,基于应用的开发,但很少有人研究最为重要的芯片。我们不能因为自主研发芯片难度非常大就直接采用国外进口芯片。这样,别人总会扼住我们的咽喉。在发展的大潮中,只有我们掌握自主研发的技术,才能毫无顾忌的发展。而计算机芯片是AI成功的关键,所以中国需要发展自己的硬件产业从而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同时,同样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因为核心技术是信息化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也是网络强国建设里的关键。基于此,每个人要争做有“心”人。相信,我们只要瞄准正确方向、坚持不懈,在掌握核心技术的道路上,建设网络强国的道路上,我们必将大有作为,中华民族必将腾飞!‎ 要和平,不要萨德 国际风云变化,人们对军事和外交的关注度骤然升高。看似风平浪静的国际形势,实则暗流涌动,涉及安全与领土的问题时有发生,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萨德事件引起的风波使中韩两国关系陷入僵局,成为和平的绊脚石。‎ 萨德是美国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专门用于对付大规模导弹袭击。这是一个极强的防御保障,还可以为作战部队提供灵活的选择,但在2017年2月末,韩方不顾中方反对,执意把萨德部署在了韩国的星州基地,并在美方的帮助下,逐渐开始建设,一旦萨德在韩国部署成功,不仅威胁德国星州人的安全,也将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和利益,这次风波激起了韩国和内地民众的强烈不满。纪录片《蓝蝴蝶效应》在韩国公映,引发广泛关注。电影讲述了自2016年7月韩美宣布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决定以来,星州民众特别是平凡的母亲们反对“萨德”的艰辛历程。导演朴文七告诉本报记者,记录她们的故事是希望更多人真正关注“萨德”问题,只有“萨德”离开,和平才会到来。中方也坚决要求立即停止部署,撤出有关设备,在双方交涉下,情况暂时得到了改善。‎ 国家之间要维护和平,相互尊重,中国和印度长达两个月的边境对峙,使双方关系紧张。‎ 中印边境存在很多争议的地区,因此两国多次因为领土问题而发生冲突,洞朗高原横亘中印两国,印度对这里充满警惕,因为这个地方有很高的战略价值,中国如果在此修建道路,可以直接威胁印度脆弱的后方,在反对修路的过程中,印度边防人员阻碍了中方在自己一侧的正常活动,于是双方都增派了军队到达事发地区,但并未发生肢体冲突,只是互相怒视的对峙,这两个月小冲突不断,外交部交涉许久,双方最终达成协议退兵。‎ 这两件事情都是关于国家的外交和平问题,随着科技和军事的进步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矛盾、摩擦时有发生,我们向往和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是不能违背的底线。对百姓而言,幸福生活便是和平,对国家而言,尊重协作便是和平。‎ 我们经历过战争,所以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对于过去的冲突,国与国之间应该理解包容。富兰克林说:“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即将到来的2019年,我们呼吁国际上的问题能够和平愉快解决,我们期盼全世界共同努力,维护和平,我们祝愿和平鸽沐浴阳光迎风翱翔。‎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 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