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愁记忆: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 陆邵明 乡愁记忆既能对游子产生一种无声无形的磁力,也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相比大城市,小城镇拥有尺度紧凑、生活节奏慢及地方特色鲜明的优势。然而,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及小城镇产业、空间、社会结构的变迁,歌曲“小城故事”中的乡愁记忆及其载体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那么,“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不妨借用赫伯特·西蒙的观点,通过适宜的策略维持、活化独特资源与现有环境:尽量保存稀有的乡愁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乡愁资源并在允许范围内寻求创新发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力。‎ 一是坚持守住底线,保护保育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物质文化基因,保护好独有的地理禀赋、自然风景与文化资源,保留好特色老街、具有特色风貌的道路,构建好小城镇的记忆坐标系,让游子回家有熟悉的方向感与曾经拥有的年代感。保护好有代表性的住宅、不同时代典型的建筑物(学校、茶馆等)、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集市、庙会等),保育好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记忆坐标点,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与自豪感。‎ 二是打造创新引擎,开发利用好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乡愁资源,要做好科学规划与引导。在宏观层面的总体布局中,应正确协调好新区与老区、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对乡愁特色资源有干扰影响的建筑、产业或项目,应明确处理措施。‎ 以“乡愁”‎ 为着眼点引导小城镇特色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基于乡愁记忆的城镇保护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要盲目求快、求大、求高,而要远近结合、量力而行。在模式机制上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推动小城镇特色发展方面,政府、市场、民间力量要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守住乡愁文化底线;市场不能为所欲为,要遵守规矩、担起责任;民间力量不能盲目跟风,需要引导与培育。只有在尊重地方文化特色、定居者的生活习惯的前提下,重新组合既有资源、要素,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就业岗位、住房保障等因素,摸清乡愁记忆的来龙去脉,充分发挥体制内外的合力,才能让小城镇保持特色、健康发展。‎ 总之,对于小城镇特色发展来说,乡愁是一面镜子,一方面审视“旧”故乡过去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照亮“新”故乡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政府来讲,职责是守住底线,科学引导乡愁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于众多游子而言,将乡愁记忆化为建设故乡的行动才是祛除乡痛的最好良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愁记忆是一种无声无形的力量,它能让人们不管走多远都想要返回故乡。‎ B.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乡愁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和节日返乡的一种痛。‎ C.小城镇中的特色老街、有时代印记的建筑和有故事的活动场所都是应该得到保护的。‎ D.建设有特色的小城镇,需要多方协作,合力发展,其中市场承担着最重要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文章由当前乡愁记忆面临的挑战出发,讨论了乡愁记忆在我国小城镇特色发展中的作用。‎ B.文章首段提出问题,之后就此问题进行了解答;最后—段总说,重申乡愁的作用。‎ C.文章从保护原有文化和创新开发文化资源两方面论述了怎样利用乡愁资源的问题。‎ D.文章论述严密,除了提出解决方法外,还给出了注意事项,对政府、市场、民间力量提出警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只有有效开发利用乡愁资源,才能很好引导我国小城镇建设特色、健康发展。‎ B.要使小城镇健康发展,就要保育好城镇地方文化资源,不改变城镇地方文化的形式。‎ C.基于乡愁记忆的城镇保护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当地政府不能贪大求快。‎ D.乡愁对于小城镇特色发展来说有较大作用,所以政府可在乡愁记忆上着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玩家 聂鑫森 吴昌开着崭新的宝马车,行驶在铺满晨光的乡村公路上。此行去青山桥杨家村,那里新建了一个钓鱼基地。昨晚睡前,他习惯地翻翻报纸,副刊上有一篇散文写到它,那些美丽的文字把吴昌的心挠得痒痒的。‎ 在古城私企老板中,40岁出头的吴昌还算不得头面人物,尽管他拥有一家两千人的服装制造厂。但在玩家圈子里他名声很响,因为他是个正经的玩家。吴昌玩得很雅,其一是玩瓷,也就是专项收藏古瓷器。唐盆宋碗、明壶清瓶,竟收了上百件,或从拍卖场拍得,或从古玩店淘来。他当然吃过亏,吃一堑长一智,慢慢摸出门路,眼力自然练出来了。谈起四大名窑、釉上彩、釉下彩、斗彩,他口若悬河,当行本色。他曾请城中古玩店好古斋的当家人袁清来家鉴赏,袁清的目光冷冷地扫视一遍,说:“不错啊……都是真货。”能得到袁清这句赞语,不容易!‎ 玩瓷之外,吴昌还喜欢钓鱼。古城郊外大小钓鱼基地他都光顾过。什么鱼用什么竿,下什么饵,他如数家珍,而且手感极好,浮子稍一颤动,他的手就会闪电般扬起,刚吞钩的鱼也就成了俘虏。他钓鱼,心里还有个小九九:顺带在附近的农家转一转,说不定哪天会发现一件“老器”。这就叫“捡漏儿”。‎ 一个小时后,汽车停在杨家村的一口大水塘边。水塘的左侧只有一栋青砖大瓦屋,是水塘主人的家。一个60来岁的老人飞快地来到汽车前,对刚下车的吴昌说:“先生,欢迎你来钓鱼。请先到堂屋里歇口气,喝杯茶。”吴昌说:“好。好。”堂屋很宽敞,正面墙上挂着一个神龛,里面立着一尊白瓷观音像,造型极其优美;神龛下面摆着一张古旧的八仙桌,一边搁着一把上了年岁的太师椅。吴昌想:这户人家应该是有些来头的,一般农家不会有这样的家具。‎ 老人送来一壶茶和一个小茶杯。茶壶和茶杯都是瓷的,似乎还很“老器”。吴昌的心突突跳。他提起茶壶给小茶杯斟上茶,迅速地把壶扫视一番。壶是平常式样,上面有明人唐伯虎的一幅仕女图,笔墨很见功夫,题款是两句诗:“屈指三春是嫁期,几多欢喜更猜疑。”他记起这两句诗是清人黄遵宪的。明人唐伯虎的画怎么会题上清代人的诗?他笑了,这壶顶多是个民国时的仿品。吴昌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茶,呀,这竟是一只斗彩杯!造型轻灵俊秀,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色彩柔和,上面画着栩栩如生的牡丹和蝴蝶。这样一只杯子,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已逾20万,想不到,竟让他遇着了!吴昌说:“这把壶不错,有些年岁。”老人笑了:“当然。是祖传的,传了多少代就弄不明白了。这只杯子,是挖菜窖时,从土里偶然发现的,看着入眼,权用它盛茶。”吴昌放下茶杯,随意说:“老人家,给我找根钓竿,我钓鱼去。”老人说:“好。”‎ 吴昌在塘边勉强坐了两小时,一条鱼也没钓着,他脑子里想着那只斗彩杯。近午时他回到堂屋里,对老人说:“你给我用网打20斤鱼吧,空手而返,老婆会笑话。”老人忙安排人去打鱼。“先生,你喝茶。”“谢谢。老人家,我很喜欢这把壶,你愿意出让吗?”“祖传之物,舍不得。”“我愿意出高价购买,你开个价!”老人似乎心动,犹豫了好一阵才说:“不能少于12万!”吴昌差点要喊起来:“土老帽儿,这壶是民国的仿品呀,顶多值两千元!”但他没喊出来,装出痛苦的神情,说:“太高了,太高了,8万!”“你真心要,10万,再不能少了。”吴昌咬咬牙,说:“10万就10万,不过,你得搭上这个小杯子,让我早晚配着对儿喝茶。”老人说:“这个杯子反正是白捡的,你喜欢就拿走。”吴昌从内衣口袋里飞快地掏出一张支票,签好名,交给老人。‎ 吴昌开着车喜洋洋地回到城里。今天捡漏儿,应该是他玩瓷史上最辉煌的一笔。声东击西,暗度陈仓,妙不可言。他不想告诉城里任何人——包括袁清。过了半月,他去省城博物馆,托朋友找瓷器专家“掌眼”。他没想到,“成化斗彩杯”是当今 的仿品,只值几十块钱!吴昌傻眼了,谁给他下的饵呢?他后来打听清楚,报纸上那篇介绍青山桥杨家村钓鱼基地的散文,是袁清化名写的。那一刻,他什么都明白了,他去钓鱼,其实自己也成了一条被钓的鱼。 ‎ ‎(选自杨晓敏《名家名篇笔记体小小说欣赏》,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昌开着宝马行驶在乡村公路上,来到杨家村大水塘边青砖大瓦屋,走进厅堂看到古色古香的陈设,这些环境描写为吴昌与小说主人公老人的活动提供了真实背景。‎ B.吴昌在古城私企老板中是出名的玩家,专门收藏古瓷器,他爱钓鱼的动机之一就是到乡下农家捡漏儿,这些介绍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C.小说情节设置引人入胜,叙述与描写深得中国古典小说的趣味,尤其末尾处发现成化斗彩杯是仿品的描写虽出人意料但合乎情理,有凸显小说主题的作用。‎ D.小说虽没有华丽辞藻点缀,但写人叙事却很形象生动,如吴昌和老人做交易一段运用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收惟妙惟肖之效。‎ ‎5.小说结尾吴昌最终被“好古斋”当家人袁清算计,文中有哪些伏笔暗示?(6分)‎ ‎6.请分析小说标题“玩家”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3年,习近平主席分别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核心内容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一带一路”的战略重点是打造全球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宽产业投资,提高经贸合作水平等,在金融、贸易航运、产业转移、服务业等领域蕴含着大量的机会。‎ ‎(摘编自“中国网”新闻中心报道)‎ 材料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80%左右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阶段。近年来,受基础设施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一带一路”周边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加速增长,有助于加快沿途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也有望向“一带一路”沿线区转移。这个过程需要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贸易服务等配套支撑体系。‎ ‎(摘编自“人民论坛网”学术前沿专题相关报道)‎ 材料三:‎ 如今,全球贸易自由化面临挑战,区域合作多边机制遭遇梗阻。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行动却能逐渐形成国际合作的广泛共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程大为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强调通过外交协调对接沿线各国经济发展,尊重各国主权、经济发展模式。他还表示:“二战后多边体系建立在少数国家主导基础上,倾向于消除多样性。相比之下,‘一带一路’的制度构建更加包容,体现差异化。” ‎ ‎“一带一路”具有强大凝聚力,还在于表现出深层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以中国智慧解题、以中国理念释疑,习近平主席多次阐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一带一路”倡议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体现了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发展,是悠远中华文化同当今时代的共鸣,是从5000年中华文明中走出的智慧哲理。回望浩瀚的中华文明,“求和合”“秉大义”的历史血脉绵延不绝。崇尚和谐而不尚独霸的精神守则,让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厚积薄发而稳步向前。‎ 从古人“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到“一带一路”倡导的“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从“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太平”的理念,到“一带一路”提出的 ‎“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的宗旨——“和”文化源远流长,这是一个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着中国的智慧哲思。这是从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传承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5月09日 01版)‎ ‎7.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带一路”战略在多领域应用中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未来世界经济增长中心有望转移到沿线区。‎ B.从材料一可见,“一带一路”战略正式提出前,沿途区域GDP总额并未伴随着全球GDP总额的增长呈现出增长趋势。‎ C.“一带一路”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核心内容包括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D.“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 、“化干戈为玉帛”的理念表现出中国自古根深蒂固的“和”文化基因。‎ ‎8.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共建 “一带一路”的倡议,并将其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这是历史和时代作用的产物。‎ B.2005年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一带一路”GDP总额在全球GDP总额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但占比增幅和2005年之前的五年持平。‎ C.材料中不止一次提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这是制约沿线区发展的原因之一,也是今后互联互通的重要推动领域。‎ D.虽然遭遇梗阻,但“一带一路”战略还是逐渐形成了国际合作的广泛共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积极响应,表示支持。‎ ‎9.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为什么能得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请结合材料作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鞫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太子丹曰:“‎ 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导。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刎。‎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勿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B.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C.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D.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傅,古代的官职名,和太师、太保一起,位列“三公”,文中的“太傅”是太子太傅,太子太傅一般认为就是太子的老师。‎ B.“左右”有多种含义,可以指方位,代指身边;也可以指身边跟随的人。文中是前一个意思。‎ C.“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D.《战国策》是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课文《荆轲刺秦王》就节选自《战国策》。‎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鞫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消除秦灭燕国之患。‎ B.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鞫武认为收留他对燕国很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该建议被太子丹否决后,鞫武又推荐田光去刺杀秦王。‎ 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不要泄露谈话内容。为此,田光自刎而死。‎ 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的全部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句5分)‎ ‎(1)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点绛唇 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①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词人时在杭州为官。②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南楼赏月。杜甫诗云:“池要山简马,月静庾公楼。”③别乘:官名。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榖(gǔ) 。‎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与凄凉。‎ C.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榖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戏谑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写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 ① , ② 。‎ ‎(2)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真的猛士”的评价是: ③ , ④ 。‎ ‎(3)《荆轲刺秦王》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悲壮气氛的名句是: ⑤ , ⑥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当人们纷纷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的时候,你却无动于衷,细大不捐,这样做,不感到羞愧吗?‎ ‎②毋庸赘言,美国主流媒体真正关切的,并不是历史问题,而是现实威胁,美国当然不愿为安倍火中取栗,更不愿意被拖入中日冲突。‎ ‎③村长在喇叭里通知开全体大会后,不到半小时,村民们就陆陆续续来到了村委会前的广场上,此时再看各住户,已是十室九空。‎ ‎④今国中灾民成群,如厝火积薪,若被老贼探知必起倾国之兵伐我,若民起内讧响应,国危矣!‎ ‎⑤3000米长跑比赛结束,第一名竟然领先了第二名两圈多!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⑥在通讯方面,这个村庄的外界信息来源只有报纸、收音机或者道听途说,而当它们断断续续地传到人们耳朵里时,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8.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自由滑比赛结束,卫冕冠军羽生结弦获得金牌,成为自1952年以来,首位连续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选手。‎ B.交通部门指出,今年“春运”形势相当严峻,各运输单位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春运”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C.在新一轮人事调整中,一些女性以市委书记、市长的身影出现在公众视野,近日邱丽新当选黄冈市市长,成为黄冈建市以来的第二位女市长。‎ D.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十五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请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19-20题中的横线上,以补全对《堂吉诃德》书中情节的概括。(每小题3分,共6分)‎ ‎19.堂吉诃德端起长矛,猛冲过去。可惜驽驿难得太不争气,半路上绊倒了,把他从马上摔了下来,并且盾牌和盔甲缠裹得他动弹不得。更苦的是, 抢了他的长矛,把他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 )(3分)‎ ‎ A.骡夫 B.士兵 C.店主 D.妇女 ‎20.店老板乐得捉弄他一番,拿记马料账的本子当《圣经》,用堂吉诃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实打了两下,然后叫一个____的女儿替他挂刀。( )(3分)‎ ‎ A.打铁匠 B.补鞋匠 C.打杂 D.磨粉 ‎21.某班文学爱好者有感于《荆轲刺秦王》中荆轲的事迹,撰写了上联,请你根据《鸿门宴》中樊哙的事迹为其写出恰当的下联。(3分)‎ ‎ 上联:易水悲歌,荆轲提剑入宫刺秦王显侠客风貌 ‎ 下联: ‎ ‎22.下面一封邀请函中,至少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来并予以改正。(5分)‎ 尊敬的×××教授:‎ 您好!‎ 本协会拟于×月×日在××市××宾馆举办作品研讨会,现通知您作为协会顾问出席,为我会青年作者的成长多多进言。现随函寄赠会员的大作数本,望您拜读,以便您在会上抛砖引玉。‎ 请按时到会。‎ 敬祝 文祺 ‎××市写作爱好者协会 ‎×月×日 ‎①        改为:        ;②        改为:       ;‎ ‎③        改为:        ;④        改为:       ;‎ ‎⑤        改为:        ‎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清·张潮在《幽梦影》中言:“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岁月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要求: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来再现“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 ‎2018年秋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A项,“它能让人们不管走多远都想要返回故乡”曲解文意,原文是“能够让栖居者与返乡人找到精神的原点与起点”。B项,“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和节日返乡的一种痛”错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乡愁不能仅仅成为封存在记忆里的‘一幅画’,更不能沦为春节返乡的一种乡痛”。D项“其中市场承担着最重要的作用”,无中生有,原文只提到“市场不能为所欲为,要遵守规矩、担起责任”。‎ ‎2.B。解析:B项,“首段提出问题,之后就此问题进行了解答”不正确。本文在第二段提出问题“如何让乡愁记忆成为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引擎”,第一段只是对乡愁记忆的现状进行了阐释。最后一段也不是重申乡愁的作用。‎ ‎3.B。解析:“不改变城镇地方文化形式”与原文不符,文中说的是“尊重地方文化特色……重新组合……,综合考虑……”,形式上是可以创新的。‎ ‎4.A。小说主人公应是吴昌,老人只是次要人物 ‎5.①吴昌并非真正的收藏家,只是业余玩家;②袁清来吴昌家鉴赏瓷器时眼光冷冷扫视;③大水塘边只有一栋青砖大瓦屋且堂内陈设古色古香;④老人竟然用“价值昂贵”的茶壶和茶杯来款待一陌生客人;⑤老人做交易时很爽快地奉送小茶杯。(6分,答对一点给2分,任答对三点给6分)‎ ‎6.①交代了人物:吴昌是业余玩家;袁清是城里古玩店的当家人,是真正的玩家。②凸显了小说的情节线索:吴昌作为一个有名的业余玩家,却被真正的玩家玩了。③隐含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借自认为是行家的玩家被别人玩弄,讽刺了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伪玩家”,告诫人们勿自以为是。(每个要点2分;其中观点1分,分析1分,共6分)‎ ‎7.B。解析:材料一的图表显示的是2000年到2012年的情况,“一带一路”战略在2013年才正式提出。但从图表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沿途区域GDP总额伴随着全球GDP总额的增长呈现出较明显的增长趋势。)‎ ‎8.C。(A项材料一可以看出,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 “一带一路”的倡议。到第二年,也就是 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才把“一带一路”确定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选项中对于时间和确立“一带一路”为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的主体表述都不准确。B项从图表中折线变化可以看出,2005年之后的六七年时间里,“一带一路”GDP在全球GDP总额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且占比增幅和之前的五年相比,也有明显提高。D项材料三中的表述是“如今,全球贸易自由化面临挑战,区域合作多边机制遭遇梗阻。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行动却能逐渐形成国际合作的广泛共识”。遭遇梗阻的并非是“一带一路”战略,而是其它区域合作多边机制。)‎ ‎9.(6分)①从经济层面来看,“一带一路”‎ 战略重点着眼全球,不仅让中国得利,也可带动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有望转移世界经济增长中心。此战略着手打造全球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宽产业投资,提高经贸合作水平等,蕴含着大量的机会。②从战略制度构建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尊重沿线各国的主权与经济发展模式,包容性大,体现差异化。③从文化理念来看,中国作为战略提出方有深层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用中国智慧、中国理念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大的人文历史性使“一带一路”具备了强大的凝聚力,为完善全球治理做出贡献。(每点2分)‎ ‎10.A。据连词“而”“则”,句末语气词“矣”,句首语气词“唯”可推知答案 ‎11.D。《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 ‎12.B。“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将樊将军送到匈奴后可以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推荐田光也不是直接让他去刺杀秦王,而是让他帮助谋划。。‎ ‎13.(1) 如果(我们)能够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诸侯的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就趁势杀了他。(“诚”“悉”“返”“因”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东道主”“行李”“共”“乏困”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秦国将灭掉六国,秦兵已逼近易水,恐怕祸临燕国。太子丹为此非常忧虑。樊将军逃离秦国到燕国,太子丹接纳了他。太傅鞫武劝谏太子说:“不行啊。秦王很残暴,对燕国积累了很深的仇恨,足以让人胆战心惊,更何况秦国已听说樊将军逃到了燕国!这就像将肉放置在饿虎往来的路上,(您遭受到的)灾祸一定无法挽救了!我希望您赶快把樊将军送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太丹说:“樊将军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走投无路了,才投奔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被强秦压迫,便抛弃了我可怜的朋友。将他送到匈奴去,这应当是我生命本完结的时候(才会考虑的事),希望太傅再想别的计策。”鞫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可以和他研究谋划。”‎ 太子丹跪着上前迎接田光,向后倒着走为田光引路。等田先生坐好,身边没人,太子便离开坐席请教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关心一下这件事。”田光说:“现在太子您听到的是我年轻时的情况,不知道现在我的精力已经消耗完了。虽然如此,我不敢冒昧地谋划国家大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承担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通过您(让我)与荆轲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太子送他到门口,说:“我向您讲的情况,和您自己说的话,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子笑着说:“好。”‎ 田光去见荆轲,说:“我和您的关系很好,这在燕国是无人不知。我向太子推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荆轲说:“愿接受您的教导。”田光说:“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表明我不会泄露机密。”于是田光自刎而死。‎ 荆轲见到太子丹,说田光已经自刎而死。太子听了,跪下拜了两次,又跪着前行,泪流满面,过了一会儿才说:“我之所以请田光先生不要说出去,是想使大事的谋划得以成功。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不会泄密,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荆轲坐好以后,太子离开坐席,叩头说:“田先生不知道我不才,让您来到这里,我希望(向您)说出我的想法,这是上天哀怜燕国,不抛弃我啊。我想如果能够找到一位勇冠天下之士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图那些厚重的礼物,(我们)一定能实现愿望。如果(我们)能够劫持秦王,让他返还侵占诸侯的全部土地,那就最好了;如果不行,就趁势杀了他。那些秦国大将这时都在京城外指挥军队,而京城内出现了大乱,这样,君臣会互相猜疑,以此离间(秦国君臣之间的信任关系),诸侯能够再次合纵,打败秦国就是必定无疑的了。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但不知这个使命交给谁,(我)希望您多多关心这件事。”荆轲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不能胜任。”太子上前叩头,坚决请他接受这个使命,请他不要推辞。这之后,荆轲才答应了。当时太子就尊荆轲为上卿。‎ ‎14.B(“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与凄凉”不恰当。词人的心境应是闲适、恬静的。)‎ ‎15.①闲适之情:公务之余,观赏大自然美景,与明月清风为伴,颇有闲适。②对杭州城秀美风景的喜爱:朝窗外望去,只见庾公楼外的山峰重重叠叠,宛如花开万朵,全部微缩在“窗含”的镜头中,美丽极了。景中含情,暗含喜悦。③对友人到访的喜悦之情:友人袁榖到访,一起欣赏美景、相互唱和,分为高兴。(每点2分,要点1分,分析1分,共6分)‎ ‎16. ①携来百侣曾游 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③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④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⑤风萧萧兮易水寒 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17.C。解析: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此处系望文生义。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十室九空:十户人家九家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此处系望文生义。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此处系褒贬不分。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18.C。解析:A项“连续”“蝉联”重复;B项介词缺失,应在“各运输单位要”后加“以”;D项杂糅,删除“也参加了学习”。‎ ‎19.A(3分) ‎ ‎20.B(3分)‎ ‎21.鸿门豪饮,樊哙携盾闯帐救沛公展壮士精神。(对仗形式2分、内容1分,共3分)‎ ‎22.①“通知”改为“特邀”;②“多多进言”改为“多提宝贵意见”; ③“大作”改为“作品”; ④“拜读”改为“垂阅”; ⑤“抛砖引玉”改为“发表高见”;⑥“及时到会”改为“届时光临”。(每修改1句得1分,任意修改5句得5分)‎ ‎23.写作参考:‎ ‎①‎ 必须围绕一种声音来构思全文。如每天清晨妈妈起床给自己做早餐的声音、住校天冷后想起妈妈唠唠叨叨的多加衣服的声音、看望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返程时的再见声、特定时段的鸟叫声、好朋友惊喜的喊叫声等等,以这种声音来串联一个或几个故事,令其表达出一种情感或哲思。‎ ‎②这种声音这只是一个载体,或者是一个线索,它应该承载某一种让你产生触动的情感,而这是全文升华主题的关键之处;‎ ‎③作为记叙文,细节描写是生命,没有细节就缺乏真实感,所以文章要在刻画某种声音及这种声音对人的感受上下功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