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8)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朱小健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话,出自学生记录其言行的《传习录》。其中学生陆澄记的是:“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但这个意思大概王阳明不止一次说过,学生们也觉得这种观念很重要,也就不止一次地加以记录。‎ 知、行是人的两类基本活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概念。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始自格物致知。“知”字由“矢”与“口”两部分组成,矢有疾义,所以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知”字的造字之意是“识也,憭于心,故疾于口”,即心中了然明白,嘴里可以很快地说出来。“知”指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识所觉,所得越多越深入,具备的能力就越强,“知”也被用来表示智慧。《荀子·王制》说“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这里的“知”是感知义。《论语·阳货》“好知不好学”,《庄子·外物》“心彻为知”,其中的“知”都是智义。‎ ‎“行”在甲骨文里的写法像个十字路口,本指道路,引申为行走,再表示行为。与知相对的行,指人有意识的动作,泛指各种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在意识指使下发生,当然也就离不开知。《荀子·儒效》:“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闻、见、知、行递进,这里的知,指的是理解认识,行则为知之用。《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将知分为三类,相对的行亦有三类,含行与知相协的意思。这些都是着眼知行之关联说的。‎ 着眼知行之差异的,《尚书》所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可算知易行难说的滥觞。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是知先行后说,同时认为行更重要。王阳明则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认为知行相依,不分先后。‎ 古人有真知、常知之辨,《二程遗书》中说:“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即真知需经实践而得,有知离不开行的意思。但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强调心性,与程颢有所不同。‎ 王阳明的说法,既有对前人的继承,也是针对其所处时代而发,饱含竭力救世的情怀。他对知行关系的阐述有其特色,更可贵的是他毕生追求理想信仰,践履知行合一,这对后人影响甚大。近代著名教育家陶文濬赞赏知行合一说,于是改名陶知行。后受杜威影响,认为做为学的起点,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再改名为陶行知,主张“即知即传”。他的观念与王阳明所说不尽相同,但在重视知行关联互促上是一致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第二、三段多处引用古代文献中的内容,有何作用?(6分)‎ 答: ‎ ‎ ‎ 解析:第二段首先指出“知、行是人的两类基本活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概念”,然后用两段内容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解释,这中间引用了不少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显然是为阐述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服务的。同时,所引用的内容对“知”“行”两个概念的阐述,也为下文分析“知”“行”的关系做铺垫。另外,还要指出引用古代文献资料的一般意义与效果,即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等。‎ 参考答案:①这些引用内容从多个层面阐述了“知”“行”两个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含义,加深了读者对两个概念的理解;(2分)②为下文分析“知”“行”的关系做了铺垫;(2分)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2分)‎ ‎2.请简要归纳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答: ‎ ‎ ‎ 解析:解答此题,要概括每一段的大意,然后“合并同类项”,进行层次划分,最后归纳层意。第一段指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话,出自学生记录其言行的《传习录》。这是第一层,提出话题。第二段主要阐述“知”的内涵,第三段主要阐述“行”的内涵以及与“知”的关联,这两段联系紧密,为第二层。第四、五段主要分析朱熹、王阳明、程颢等人在知行关系上存在的几种不同观点,为第三层。最后一段为第四层,着重分析了王阳明对知行关系的阐述有其特色,同时指出其观点对后人影响很大。‎ 参考答案:①首先指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句话的来源;②接着引用古代文献分析“知”“行”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内在关联;③然后论述古人在知行关系上存在的不同观点;④最后指出王阳明观点的特点及对后人的影响。(6分)‎ ‎3.在知行关系上,王阳明和陶行知的观点有何异同?(6分)‎ 答: ‎ ‎ ‎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回到原文,看哪些段落包含王阳明和陶行知有关知行关系的阐述,找出关键语句,然后加以归纳。第一段写王阳明提出了“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观点,第四段结尾有王阳明对知和行关系的认识,即“认为知行相依,不分先后”。最后一段有陶行知“认为做为学的起点,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的观点,同时指出两人“在重视知行关联互促上是一致的”。据此可得出两人观点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异:王阳明认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认为知行相依,且二者不分先后;(2分)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认为行为知的起点。(2分)同:两人都强调知行关联、相互促进。(2分)‎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18分)‎ 文人和穷 周木斋 从来文人和穷,这中间好像有什么联系似的。其实,穷的,何止文人?文人的穷又怎么比得非文人的穷?然而文人以穷为“常谈”了,好像只有文人是穷,非文人的穷也不算什么。‎ 文人说穷,一方表示其雅,一方则认为穷和文有关,所谓“穷而后工”虽不是原动力,至少是推进力。穷了,文就“工”了,这就显得。但非文人的穷,是说不到这些的。他们正因为穷才被所谓文雅之士称为俗人。他们正因为穷,才非但不能做文人,而且被文隔绝了,丧失了这相互间传达情意的工具。文人正因为穷,才形成这特殊的文人一群。而且,连穷都成为他们自命和标榜的工具,而非文人的穷则被摈弃在圈外,不算什么。‎ 文人的穷,该和非文人的穷不同罢。‎ 那么非文人的穷,是生活的穷;文人的穷,则是遭遇的穷。文人是读书人中间的优秀群体。读书人就是士。士者,仕也,要“学而优则仕”。不仕,就是不遇;不遇,就是穷了。古人往往以“穷”字和“达”字对称并用,就这个意思。如孟子说:“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如穷是指生活的穷,怎能“善其身”呢?从来文人是沿袭了这意义的。‎ 因穷达的不同,文学也呈异观。达者的文学,是歌颂文学。穷者的文学,是牢骚文学。这一分派,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说得清楚:“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这里所说“非诗之能穷人”是很对的。诗文非但不能穷人,反之且能使人不穷,显达。诗文原是从士到仕的工具。工具有效,便达,便做歌颂文学。这就是“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工具无验,便穷,便做牢骚文学。这就是“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可不惜哉!‎ 但若所谓“穷者而后工”“愈穷则愈工”,却有一个分辨。首先,这穷是指遭遇的穷,非指生活的穷,穷的内容决定“工”‎ 的内容。其次,即使由于遭遇的穷,也影响到生活的穷,但这不过是对达而言,为穷而已。因此,也还不能感到真正穷的生活经验,不能写出真正穷的生活实况。假如说“工”且是牢骚的“工”的话,所谓“工愁善病”而已。‎ ‎(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文人之穷与非文人之穷的区别。(6分)‎ 答: ‎ ‎ ‎ 解析:通读全文可知,本题答题区间为前四段,考生要先在这四段中找出关键语句,如“文人说穷,一方表示其雅……至少是推进力”“非文人的穷……正因为穷……丧失了这相互间传达情意的工具”“连穷都成为他们自命和标榜的工具,而非文人的穷则被摈弃在圈外,不算什么”“非文人的穷,是生活的穷;文人的穷,则是遭遇的穷”等,然后归纳整合,从不同角度分点表述。‎ 参考答案:①文人之穷可表示其雅,与“穷而后工”有联系;非文人则因穷而被文隔绝,丧失了相互之间传达情意的工具。②文人之穷是文人标榜自己的工具,非文人之穷则为文人所不屑。③文人之穷是遭遇的不幸,非文人之穷是生活的艰难。(每点2分)‎ ‎2.请简要理解文中“非诗之能穷人”的内涵。(6分)‎ 答: ‎ ‎ ‎ 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这句话。“非诗之能穷人”出自引文,后面对此作了分析,那么答案就应该从后文中寻找。后面先说诗文不但不能穷人,反而能让人显达,诗文只是个工具;然后说工具没有效用时文人才“穷”,才会做牢骚文学。抓住“诗”和“穷”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分析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并不是诗文让文人陷入“穷”境的,而是文人因境遇的“穷”满腹牢骚,寄情于诗文;诗文是一种工具,不但不能穷人,反而能让人显达。(每点3分)‎ ‎3.阐释文章末尾画线语句的内涵。(6分)‎ 答: ‎ ‎ ‎ 解析: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考生要分析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是否定、批评还是肯定、赞扬。“工愁善病”显然含有贬义,即写文章有无病呻吟的弊病,表明了作者的否定态度。根据上文,文人“遭遇的穷,也影响到生活的穷,但这不过是对达而言”,也就是说文人的穷是相对于达而言,文人不能真正感受到穷的经验。‎ 参考答案:含蓄表达作者对“愈穷愈工”的否定;文人不能真正感到穷的生活体验,不能写出真正穷的生活实际;因而此类文人作品有无病呻吟之嫌。(每点2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