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6.51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08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裴谞,字士明,擢明经..,调河南参军事。性通绰,举止不烦。累迁.京兆仓曹参军。会史思明
乱,逃山谷间。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谞名,遣捕骑迹获之,喜甚,呼为“郎
君”,伪授御史中丞。贼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又尝疏贼虚实于朝,事泄,
思明恨骂,危死而免。贼平,除太子中允,迁考功郎中,数燕见奏事。
代宗幸陕,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帝曰:“疾风知劲草,果可信。”拜河东租庸、盐
铁使。时关辅旱,谞入计,帝召至便殿,问榷酤①利岁出内几何,谞久不对。帝复问,曰:
“臣有所思。”帝曰:“何邪?”谞曰:“臣自河东来,涉三百里,而农人愁叹,谷菽未种。
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治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
故未敢即对。”帝曰:“微公言,朕不闻此。”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元载忌之,出为虔
州刺史,历饶、卢、亳三州,除右金吾将军。
德宗新即位,以刑名治天下,百吏震服。时大行将蒇陵事
②
,禁屠杀,尚父郭子仪家奴宰羊,
谞列奏,帝谓不畏强御,善之。或曰:“尚父有社稷..功,岂不为庇之?”谞笑曰:“非君所
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
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时朝堂别置三司决庶狱,辩争者辄击登闻鼓。谞上疏曰:“谏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
延直言。今诡猾之人,轻动天听,争纤微,若然者,安用吏治乎?”帝然之,于是悉归有司。
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
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卒,年七十五,赠
礼部尚书。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五》)
[注] ①榷酤(què gū):制酒业。②大行将蒇陵事:大行,刚去世的皇帝;蒇(chǎn),完成。
此句意为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
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B.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
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C.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
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D.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
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答案: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
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
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代,至宋代被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故以“明经”为名。
C.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
处是第二种释义。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
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解析:A 项中的“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说法错误,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
答案: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谞性格豁达宽厚,沉稳而不急躁。安史之乱时被史思明抓获,迫受伪职。但他能暗中
保护唐宗室并向朝廷汇报叛贼虚实,事情泄露,险些被杀。平定叛贼后朝廷授予他官职。
B.裴谞一心忠于朝廷,深得皇帝信任。关中大旱,唐代宗一见面就问他制酒业全年的收支
情况,裴谞立即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劝谏,代宗深为感动,并多次向他征询关于政事的意见,
后授官左司郎中。
C.裴谞做事机警变通,智保郭子仪。在代宗丧事禁屠期间,裴谞向德宗举报尚父郭子仪的
家奴在家宰羊。有人责怪他为小事而弹劾功臣,裴谞解释了其良苦用心。
D.裴谞反对集中办案,建议取消击登闻鼓。他认为谏鼓、谤木之类的设置如今被一些狡猾
之徒利用,建议发挥各级官吏的作用,民间诉讼交由各有关部门处理。
解析:B选项“立即引用孟子的话”有误,裴谞开始没有回答;“并多次向他征询关于政事
的意见,后授官左司郎中”先后颠倒。
答案:B
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
译文:
(2)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
译文:
答案:(1)本以为陛下悲念天下百姓,见臣后必定首先问老百姓的疾苦,哪曾料到却拿营利
多少询问我。(“元元”“访”“责”介状后置、句意顺畅是考查重点)
(2)尚父正处功高位尊、隆盛无比之时,天子初即位,一定以为结党亲附他的人很多。如今
他有小错我即举发,恰好证明了尚父并不恃权仗势。(“党”“众”“发”“恃”、句意是
考查重点)
参考译文:
裴谞,字士明,明经科及第,调任河南参军事。他性格豁达宽厚,举止沉稳而不急躁。多次
升官做到京兆仓曹参军。适逢史思明叛乱,裴谞逃到山谷里躲藏。史思明曾是裴谞父亲裴宽
的部将,因感念裴宽旧日的恩德,并且早就听闻裴谞名声,于是派出骑兵追踪行迹,找到之
后,高兴得连呼“郎君”,授以伪职御史中丞。叛贼在洛阳大肆残害唐室宗亲,裴谞暗中予
以宽解拖延,使数百人赖以保全性命。他曾向朝廷报告叛贼内部虚实,事情泄漏后,史思明
愤恨得连声责骂,几乎要把他杀死。安史叛乱平定后,官拜太子中允,又升为考功郎中,多
次被唐肃宗设宴召见。
唐代宗避乱陕州,裴谞带上考功南曹的印鉴徒步奔赴皇帝行营,代宗感叹地说:“疾风知劲
草,果然值得信赖。”官拜河东租庸、盐铁使。当时关中大旱,裴谞入朝议事,皇帝把他叫
到便殿,问他制酒业全年的利润和收支情况,裴谞迟迟未予回答。唐代宗又问,裴谞说:“我
正在想问题。”唐代宗问说:“想什么?”裴谞答道:“我从河东到京师,行经的三百里之
内,农民们愁苦忧叹,庄稼全部未能种上。本以为陛下悲念天下百姓,见臣后必定首先问老
百姓的疾苦,哪曾料到却拿营利多少询问我。孟子说过:‘治理国家,讲仁义就可以了,为
什么还谈论利字?’所以我没敢马上回答。”代宗说:“如果没有你这番话,我也听不到这
样的道理。”授官左司郎中,代宗多次向他征询关于政事的意见。元载忌恨他,外调做虔州
刺史,历任饶、卢、亳三州刺史,后调回做右金吾将军。
唐德宗刚刚登基,用严刑峻法治理天下,满朝文武震恐顺服。当时,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
而禁屠杀的命令尚未撤销,尚父郭子仪的家奴却在家宰羊,裴谞将此事向皇帝陈奏,唐德宗
认为他不畏强权,对他很有好感。有人责问裴谞说:“尚父郭子仪为江山社稷建立功勋,难
道你连一点小过也不肯庇护他?”裴谞笑道:“这里的奥秘你就不懂了。尚父正处功高位尊、
隆盛无比之时,天子初即位,一定以为结党亲附他的人很多。如今他有小错我即举发,恰好
证明了尚父并不恃权仗势。对上我尽了为臣之道,对下则维护了大臣的安全,这不也是可以
的吗?”
当时朝堂之上特地设置了一个三司合议机构,审决民间狱讼,凡有争辩不服者就来敲击登闻
鼓。裴谞上奏说:“谏鼓、谤木的设置,本是用来洗雪沉冤、引进采纳正直的话。如今诡谲
狡猾之徒随随便便就来惊动皇帝,所争不过是一些细微小事,这样下去,还要各级官吏干什
么?”德宗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各类案件又复归于有关机构处理。裴谞憎恨各级执法官员往
往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有的带着旧怨随意判定刑罪的轻重,于是献上《狱官箴》来讽劝警
戒。因为朋友受罚受到牵连,被贬为阆州司马。不久即召还为太子右庶子,后升任兵部侍郎,
做到河南尹、东都副留守。裴谞因先祖曾有四代都曾担任过河南尹这个职务,所以上任后,
一直不肯坐在主位上处理公务。去世时,年七十五,追赠礼部尚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皮豹子,渔阳人也。少有武略。泰常中,为中散。太武时,为散骑常侍,赐爵新安侯.,又拜
选部尚书。后除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淮阳公.,镇长安。坐盗官财,徙.于统万。真君..三年,宋
将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杨难当,遂陷仇池。太武征豹子,复其爵位,寻拜使持节、仇池镇将,
督关中诸军与建兴公古弼等分命诸将,十道并进。四年正月,豹子进击乐乡,大破之。宋使
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镇仇池,至汉中,闻官军已西,惧不敢进。豹子与司马楚之至浊水,击禽
崇之,尽虏其众,仇池平。未几,诸氐复推杨文德为主以围仇池,古弼讨平之。
时豹子次下辨,闻围解,欲还。弼使谓豹子曰:“贼耻其负败,必求报复,不如陈兵以待之。”
豹子以为然。寻除都督秦、雍、荆、梁、益五州诸军事,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仇池镇将、
持节、公如故。宋复遣杨文德、姜道盛寇浊水,别遣将青阳显伯守斧山,以拒豹子。浊水城
兵射杀道盛。豹子至斧山,斩显伯,悉俘其众。
初,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守葭
芦城招诱氐羌。于是武都阴平五部氐人叛应文德,诏豹子讨之。文德阻兵固险,以拒豹子。
文德将杨高来降,文德弃城南走,收其妻子寮属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师。宋白水太守
郭启玄率众救文德,豹子大破之。启玄、文德走还汉中。
兴安..二年,宋遣萧道成等入汉中,别令杨文德、杨头等率氐、羌围武都。豹子分兵将救之,
闻宋人增兵益将,表状求助。诏高平镇将苟莫干率突骑二千以赴之,道成等乃退。征豹子为
尚书,出为内都大官。宋遣其将殷孝祖修两当城于清东,以逼南境。天水公封敕文击之,不
克。诏豹子与给事中周丘等助击之。宋瑕丘镇遣步卒五千助戍两当,豹子大破之。追至城下,
其免者千余人而已。既而班师。先是,河西诸胡亡匿避命,豹子讨之,不捷而还,又坐免官。
寻以前后战功复擢为内都大官。
卒,文成追惜之,赠.淮阳王.,谥曰襄。子道明袭。
(选自《北史》,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
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B.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
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C.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
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D.南秦王杨难当归命/诏送杨氏子弟诣京师文德/以行赂得留/出奔汉中/宋以文德为武都王/
守葭芦城/招诱氐羌
答案:B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公”“王”都是古时的爵位封号,其中“王”为最高爵位。
B.“徙”表示官职的调动,“徙于统万”指将皮豹子调到统万去任职。
C.“赠”表示朝廷对已逝官员的职位或爵位进行追封,如赠太子太保。
D.年号是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如“真君”“兴安”等,是帝王正统的标志。
解析:文中“徙”是流放之意。
答案:B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皮豹子少有武略,被皇上器重,多次授官封爵,号“征西大将军”,身经百战,屡立战
功。
B.皮豹子骁勇善战,被派往仇池镇守的宋将胡崇之听说他率领官军西进,恐惧不敢前进。
C.皮豹子拙于言辞,不善辩论。仇池之围解除后,他想退兵,但被古弼用语言说服而放弃。
D.皮豹子作战稳健,在武都之战中,宋人增兵益将,豹子向皇上请求增援,以保证取得胜
利。
解析:“皮豹子拙于言辞,不善辩论”错,原文“豹子次下辨”意思是皮豹子驻军在下辨。
答案:C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德弃城南走,收其妻子寮属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师。
译文:
(2)先是,河西诸胡亡匿避命,豹子讨之,不捷而还,又坐免官。
译文:
答案:(1)杨文德弃城向南逃走,(皮豹子)俘虏了杨文德的妻子儿女、僚属以及嫁给已故的
武都王(杨)保宗为妻的(北魏)公主,并将他们送往京城。
(2)在此之前,黄河西部几个胡人部落遁逃避命,皮豹子追讨他们,无功而返,又因此而被
免官。
参考译文:
皮豹子,渔阳人。少年时代即有军事才能。(北魏)泰常年间,任中散。魏太武帝(拓跋焘)
时,任散骑常侍,赐爵新安侯,又授官选部尚书。后来又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晋爵淮阳公,
镇守长安。后因盗取官家财产,被流放到统万。(太武帝)真君三年(442 年),(南朝)宋的将
领裴方明等人侵犯南秦王杨难当的辖地,攻陷仇池。太武帝征召皮豹子,恢复其爵位,不久,
拜授他为使持节、仇池镇将,督领关中诸路军马,与建兴公古弼等人分统诸将,兵分十路并
进。太平真君四年(443 年)正月,皮豹子进击乐乡,大破敌军。宋派遣秦州刺史胡崇之镇守
仇池,(胡崇之军马)到汉中,听说魏军已向西而来,心生恐惧,不敢前进。皮豹子与司马楚
之到了浊水,击败擒拿了胡崇之,尽俘其部下,仇池被平定。没多久,众氐人又推举杨文德
为首领围攻仇池,古弼讨伐并平定了叛乱。
当时皮豹子驻军在下辨,听说围势已解,想回师。古弼派使者对皮豹子说:“敌人以其负败
为耻,必定要寻求报复,不如现在就派兵与之对阵。”皮豹子觉得有道理。不久被任命为都
督秦、雍、荆、梁、益五州诸军事,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仇池镇将、持节、公爵等照旧。
宋又派杨文德、姜道盛侵犯浊水,另派将领青阳显伯据守斧山以迎击皮豹子。浊水城士兵射
死姜道盛。皮豹子到了斧山,斩杀青阳显伯,全部俘虏了他的士兵。
当初,南秦王杨难当归顺朝廷,(皇帝)下诏送杨氏子弟到京城。杨文德以行赂得以留下,逃
亡汉中。宋封杨文德为武都王,让他据守葭芦城,招诱氐、羌人入伍。于是武都、阴平五部
氐民反叛响应杨文德,皇帝下诏让皮豹子讨伐。杨文德领兵固守天险以阻挡皮豹子。杨文德
将领杨高前来投降,杨文德弃城向南逃走,(皮豹子)俘虏了杨文德的妻子儿女、僚属以及嫁
给已故的武都王(杨)保宗为妻的(北魏)公主,并将他们送往京城。宋朝的白水太守郭启玄率
部解救杨文德,皮豹子大破敌军。郭启玄、杨文德败逃汉中。
兴安二年(453 年),宋朝派其将萧道成等人进入汉中,又令杨文德、杨头等率领诸路氐、羌
人马围攻武都。皮豹子分兵准备救援,听说宋人增加了兵力将领,(皮豹子)上表请求援助。
皇帝下诏让高平镇将苟莫干率领突骑两千人前往,萧道成等人才撤退。帝诏征皮豹子为尚书,
出任内都大官。宋派将领殷孝祖在清水以东修两当城以威胁魏之南境。天水公封敕文攻打他
们,没有取得胜利。皇帝诏皮豹子与给事中周丘等人助其攻击。宋朝的瑕丘镇派五千步兵帮
助戍守两当,皮豹子大破敌军。皮豹子追到城下,免死难的只有一千多个人而已。不久皮豹
子班师。在此之前,黄河西部几个胡人部落遁逃避命,皮豹子追讨他们,无功而返,又因此
而被免官。不久又因为前后所立的战功,重新被提拔为内都大官。
去世时,魏文成皇帝追挽他,追赠他为淮阳王,谥号为襄。儿子皮道明承袭他的爵位。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向拱字星民,怀州河内人。少倜傥负气。弱冠..,闻汉祖在晋阳招致天下士,将往依之。中途
遇盗,见拱状貌雄伟,意为富家子,随之,将劫其财。拱觉,行至石会关,杀所乘驴市酒会
里中豪杰,告其故,咸出丁壮护拱至太原。以策干汉祖,汉祖不纳,客于周祖门下。
周祖即位,授宫苑使。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
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贼平,命为陕州
巡检。
显德二年,世宗亲征淮南,以拱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时扬州初平,南唐令境上出师,
谋收复。时周师久驻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恣横暴,不相禀从,惟务贪滥,至有劫人
妻女者。及拱至,戮其不奉法者数辈,军中肃然。
时周师围寿春经年未下,江、淮草寇充斥,吴援兵栅于紫金山,与城中烽火相应。而舒、蕲、
和、泰复为吴人所据。拱上言欲且徙扬州之师并力攻寿春,俟其城下,然后改图进取。世宗
从之。拱乃封库,付扬州主者;复遣本府牙将分部按巡城中。秋毫不犯,军民感悦。及师行,
吴人有负糗粮以送者。
宋初,太祖征李筠,拱迎谒至汜水,言于上曰:“筠逆节久著,兵力日盛,陛下宜急济大河,
逾太行,乘其未集而诛之,缓则势张,难为力矣。”帝从其言,卷甲倍道趋之。筠果率兵南
向,闻车驾至,惶骇走泽州城守,遂见擒。
拱尹河南十余年,专治园林第舍,好声妓,纵酒为乐,府政废弛,群盗昼劫。太祖闻之怒,
移镇安州,命左武卫上将军焦继勋代之。雍熙三年,卒,年七十五。赠中书令。
(选自《宋史·向拱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
//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B.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
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C.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
//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D.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
//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答案:C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高祖是古代帝王的谥号。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C.显德,年号,指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用来表示年份)。
D.兼,古代官职用词,指兼任两种或两种以上官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知识识记、理解。B项,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与谥号虽都是有
影响的人死后追加的封号,但庙号与谥号是有本质区别的。
答案:B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拱年轻时有才智,但求功名未果。向拱听说汉祖招揽人才前去依附他,半路上遇见强
盗,强盗想打劫他,他卖驴买酒款待石会关豪杰得到了保护。因汉祖没有采纳他建议,他求
取功名的目标没有实现。
B.向拱富有军事才能,多次击退敌军。周祖在位期间,向拱带兵先后击败并人的侵略,征
讨慕容彦超获得胜利,后来跟随世宗平定扬州叛乱,消除寿春一带充斥的草寇。
C.向拱治军严厉有方,部属爱护军民。向拱到达军纪混乱、都将违法乱纪的淮阳后,杀掉
几个不守法纪的人致使军中严肃谨慎。后来他派遣部属巡查扬州时秋毫无犯,军民感动。
D.向拱晚年疏于政务,触怒了太祖。向拱在担任河南尹的十余年里,不事政务,专心园林
住宅建造和声色酒乐,致使府政废弛,盗贼白天抢劫,最终被太祖调离河南。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项,“后来跟随世宗平定扬州叛乱,消除
寿春一带充斥的草寇”不合文意。世宗征伐的是淮南,向拱没有跟从;草寇充斥的是江淮。
答案: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周师久驻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恣横暴,不相禀从,惟务贪滥。
译文:
(2)筠果率兵南向,闻车驾至,惶骇走泽州城守,遂见擒。
译文:
答案:(1)当时后周军队长期驻扎在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横残暴,相互之间不听命
服从,只专心贪污作假。
(2)李筠果然率领军队向南进发,听说皇帝的车马赶到,惊慌害怕逃到泽州城防守,最后被
擒获。
参考译文:
向拱字星民,怀州河内人。年轻时性情洒脱而不肯屈居人下。二十岁时,听说汉祖在晋阳招
揽天下有才之人,将要前去依附他。半路上遇到强盗,盗贼见向拱身材魁梧,料想一定是富
家子弟,就跟随着他,想要抢劫他的财物。向拱发觉后,走到石会关,杀掉所骑的驴子买酒
会聚当地的豪杰,告诉他们缘由,这些人都派出壮年男子一直把向拱护送到太原。向拱打算
用计略向汉祖求取功名,汉祖没有采纳,向拱就在周祖门下做了门客。
周祖即位,授予向拱宫苑使之职。并人带领十五都的骑兵步兵前来侵犯,向拱与巡检陈思让
在虎亭南迎战,杀死并人三百余人,擒获一百人,俘虏他们的统帅王璠、曹海金,又在壶关
打败了他们的军队。班师回朝后,恰逢征讨慕容彦超,任命向拱为都监,当日派他出行。贼
军平定之后,又任命向拱陕州巡检。
显德二年,世宗亲征淮南,任命向拱执掌东京留守兼任开封府事判官。当时扬州刚刚平定,
南唐命令边境派兵,图谋收复。当时后周军队长期驻兵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横残暴,
且相互之间不听命服从,专心贪污作假,甚至有人抢劫他人的妻子女儿。向拱到来后,杀掉
了其中几个不守法的人,于是军中出现了严肃谨慎的局面。
当时后周军队围困寿春过了一年尚未攻下,江、淮一带充斥着强盗,吴援兵在紫金山建立营
寨,与城中用烽火相呼应。而舒、蕲、和、泰又被吴人占据。向拱向皇帝上奏想要暂且转移
扬州的军队合力攻打寿春,等到这座城被攻下,然后再另想计谋进攻夺取这些地方。世宗听
从了他的建议。向拱于是封闭仓库,交给扬州的主管人;又派遣本府牙将分部在城中巡查。
秋毫不犯,军民感动喜悦。在军队出发的时候,吴人有背着干粮来送行的。
大宋初年,太祖征讨李筠,向拱到汜水迎接拜见,向皇上禀告说:“李筠叛逆的行为早已显
著,兵力越来越强盛,陛下应该赶快渡过黄河,翻越太行,趁他们还未聚集就消灭他们,行
动慢了他们的势力就会扩张,就很难消灭他们了。”皇帝听从了他的话,轻装兼程赶赴那里。
李筠果然率领军队向南进发,听说皇帝的车马赶到,惊慌害怕逃到泽州城内防守,于是被擒
获。
向拱担任河南尹十余年,专心营建园林住宅,喜好声色歌妓,任意饮酒作为快乐,府内政治
废弛,大群强盗白天抢劫。太祖听说这样的情况很生气,将其调任安州镇守,任命左武卫上
将军焦继勋接替他。雍熙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中书令之职。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明州慈溪县学记(节选)
[宋]王安石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
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
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
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
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
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州
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
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
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
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而治其四旁为学舍,构堂其中,帅县之
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
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
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
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
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
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然,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王安石卷》,有删减)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
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
B.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
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
C.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
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
D.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
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
解析:注意连词和并列用法作为断句标记。
答案:D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学记》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党庠、遂序、
国学指各级各类学校。
B.井田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
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作“井田”。
C.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
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
D.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合称唐宋八
大家。
解析:D 项中的“范仲淹”改为“曾巩”。
答案: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人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维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答案:B
8.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
译文:
(2)吾虽喜且幸其将然,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译文:
答案:(1)大概治理国家的人,不再都从学校中产生。
(2)我虽然为它即将推行而感到高兴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思想),
于是(我)推究它的意义来告诉后来的人。
参考译文:
国家一天也不能没有刑赏与教化,所以,学校也一天都不能没有。古时候把天下的田地用井
田制来管理,而乡里的学校、县里的学校、国家的学校的制度在这基础上建立了起来。这样,
士大夫们早晚看到的听到的,无外乎是些用来治理国家的方法。他们熟悉的内容一定是仁义
道德,所学的知识也一定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展示。(如果)有一天被选去担任公卿、大
夫等各级官员,那么他们的才能、品行都已经是事先确定了的;那些被选作后备官员的人,
他们施展的也都是平时的所见所闻罢了,不用等到训练演习后才能够做好。
后世没有实行井田制,而学校也有的保存下来有的废弃了。大概治理国家的人,不再都从学
校中产生。求学的人聚居在一起,那些当老师做学生的,也只是谈些文字、讲讲章法而已。
国家衰败时间长了,各地的学校也被废弃了,人们就兴建庙宇来祭祀孔子。大概庙宇的兴建
缘于学校被废弃,近代的情况也是这样吧。
现在皇帝在位多年了,他很重视整顿法纪,并且改变了近些年来那些不正确的做法。在这个
时候,学校渐渐地在全国各地兴办了起来。不过,还是规定:一个州的学生满两百人,才能
够办学校。在这个时候,慈溪的士人还不能在学校读书,人们依旧修建孔庙。随后,孔庙又
被毁坏了,没有被修复。县令刘在中先生向州官说,让百姓出钱,打算修复孔庙,但没来得
及办这件事就离任了。
之后,林肇来到此地,他说:“古代兴办学校的原因,我无法弄懂,但他们办学校的方法我
不能不遵循。既然这样,我的百姓在这里不可以没有教育。”于是就利用百姓的钱兴建了孔
子庙,并且整理庙宇四周,在那里修建校舍讲堂,带领全县的子弟,请杜醇先生担任他们的
老师,兴办学校。
林先生本来是贤能的县令,慈溪是个小地方,没有珍贵的物产、奢侈工巧的物品吸引各地游
民商贩来此;田地、桑树这些东西,可以自给自足,没有水灾旱灾的忧患。没有游民商贩,
所以这里的风俗单纯而不芜杂;能够自给自足,所以人们不会轻易触犯刑律而容易治理。我
看到的这里的士人,也大多英俊有才华,容易成功。杜先生,是越地的隐士,他的学识与品
行均可做人们的老师。凭借一个小县城,得到贤明的县令,又得到适合担任人们教师的人做
学校的老师,来纯化容易治理的风俗,从而培养英俊有才华的容易成才的学子,虽然受到法
律的制约、形势的限制,不能够完全像古代那样去做,但我坚信,这里的教育一定会成功,
良好的社会风气一定能够形成。教育可以美化风俗,即使这样,也一定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
能达到完美的境界。而现在的县令,看情形是不能够长久做下去的。我虽然为它即将推行而
感到高兴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思想,这种情况下,(我)推究它的
意义来告诉后来的人。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
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
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
货志》兼他纪传,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寻充日讲起居注官......,修《实录》、《圣训》。
尝应诏陈言,谓:“建言古无专责,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陈东
以太学生攻六贼,杨继盛以部曹劾严嵩。本朝旧制,京官并.许条陈。自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
止,凡非言官而言事为越职。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今乃禁之,岂盛世事?臣请弛
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献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于此辈甚不便,于国家甚
便也。其在外监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许其条奏。水旱灾荒,州县官得上闻。如此,则民
间疾苦无不周知矣。”更请许台谏官得风闻言事,有能奋击奸回者,不次超擢..,以作.敢言之
气。二十三年,分校礼闱,称得士,名益甚。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
忌者颇众。议起,坐浮躁降调,遂归。
耒有至性,初被征,辞以母老,不获命,乃行。既除官,三牒吏部以独子请终养,卒格.
于议不果归。逮居丧,哀毁骨立。少受学同郡徐枋、顾炎武。枋殁,睭恤其孤孙,而刻炎武
所著书,师门之谊甚笃焉。四十二年,圣祖南巡,复原官。大学士陈廷敬欲荐起之,力辞而
止。平生嗜山水,登高赋咏,名流折服。有《遂初堂集》。又因炎武《音学五书》为《类音》
八卷。炎武复古,耒则务穷后世之变云。当时词科..以史才称者,汪琬、吴任臣及耒为最著。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职任分而义例一. 一:统一,一致
B.京官并.许条陈 并:并且,而且
C.以作.敢言之气 作:振作,提升
D.卒格.于议不果归 格:停止,停留
解析:选 B。B 项“并”,一概,一同,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书生穿麻、葛织
物。
B.“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修国史的
材料。
C.“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
人。
D.“词科”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渊博、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
人才。
解析:选 A。“布衣”指平民,非读书人,且平民穿麻、葛织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潘耒很有才干。他天生聪慧,读书一目十行,从经史、音韵、算数到佛教知识,没
有不精通的,后来参与朝廷《明史》的编辑修订。
B.潘耒敢于直言。他引用典故,指出不是言官而向皇帝进言被视为逾越职权的做法是
错误的,请求放松禁令,让群臣能够进言劝谏。
C.潘耒事母至孝。当初被征召时,他以母亲年老推辞;被授予官职后,三次上书吏部
请求归乡奉养老母;母亲去世,他因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
D.潘耒敬重师长。他年少时求学于徐枋、顾炎武,徐枋去世后,潘耒周到地抚恤徐枋
的孤孙,刻印了顾炎武的著述,思想上师承顾炎武。
解析:选 D。D 项从原文最后部分的“炎武复古,耒则务穷后世之变”可以看出“思想
上师承顾炎武”分析不当。顾炎武主张复古,潘耒却主张变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主明目达聪,宜导之使言。今乃禁之,岂盛世事?
译文:
(2)既以布衣进,齿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因此忌者颇众。
译文:
【参考译文】
潘耒,字次耕,是吴江人。天生异常聪慧,读书一目十行,从经史、音韵、算数到佛教
知识,没有不精通的。康熙时,以平民身份参加鸿博考试,被授予检讨的官职,编辑修订《明
史》。他曾给总裁上书,提出编纂史书的八个重要原则:应当广泛搜罗采集,考证精当,分
工明确而主旨、体例统一;书写历史不隐瞒、不夸大,真实地反映情况,发表议论要公正;
所记时间要长,文字要简短总裁认为他的观点很好,让他撰写《食货志》,兼及其他纪传体
史书,从洪武以下五任皇帝的史稿都是潘耒修编定稿的。不久担任皇帝身边的日讲起居注官,
修订《实录》、《圣训》。潘耒曾应皇帝的诏命进言,说:“向皇帝进言自古就没有专门的职
责, 梅福凭南昌尉的身份进言外戚,柳伉凭太常博士的身份进言程元振,陈东凭太学生的
身份攻讦六贼,杨继盛凭部属的身份弹劾严嵩。我朝有旧规定,京官一概允许向皇帝进言。
从康熙十年宪臣上奏请求停止后,凡不是言官却向皇帝进言的都视为逾越职权。皇帝您目明
耳聪,应当引导群臣让他们敢于进言。现在竟然下令禁止,难道这是安定兴盛的朝代所应该
做的事吗?臣请求放松禁令,让大小臣子们都能够进言劝谏,或许那些欺君罔上专为私利的
人,就会有所顾忌而不敢肆意妄为。这样做对于这些人是很不利的,但是对于国家却非常有
利。那些在朝廷外做地方官的,遇到地方上有大的利益与弊病,允许他们上奏。水旱灾荒,
州县官要向上报告。像这样,那么民间百姓的疾苦就都知道了。”又请求允许台谏官可以根
据传言进谏,有能够奋力抗击奸恶邪僻的人,可以不按照规定越级提拔,来振作敢于进谏的
风气。康熙二十三年,主持礼部考试,被称誉为善于得士,名声更加显著。潘耒凭平民的身
份任官,年龄最小,又轻慢不能容人,因此忌恨他的人很多。非议的声音渐起,因行事浮躁
的罪名而降职外调,于是归乡。
潘耒性情诚挚纯厚,当初被征召,他以母亲年老推辞,没有被批准,于是赴任。被授予
官职之后,三次上书吏部以自己是独子请求归乡奉养母亲,最终没有被批准而无法归乡。等
到母亲去世守丧时,因为过分悲伤而异常消瘦。年少时求学于同郡的徐枋、顾炎武。徐枋去
世后,周到地抚恤徐枋的孤孙,刻印了顾炎武所著的书籍,对老师的感情很深。康熙四十二
年,皇帝南巡,潘耒恢复原来的官职。大学士陈廷敬想推荐起用他,潘耒极力推辞而作罢。
潘耒平生嗜好山水,登高赋诗吟咏,名流常被他折服。著有《遂初堂集》。又沿袭顾炎武《音
学五书》而写了《类音》八卷。顾炎武主张复古。潘耒却主张变革。当时博学宏词科以史才
被称道的,汪琬、吴任臣及潘耒最为出名。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裴昭明,河东闻喜人,宋太中大夫松之孙也。父骃,南中郎参军。昭明少传儒史之业,
泰始中,为太学博士..。有司奏:“太子婚,纳征用玉璧虎皮,未详何所准据。”昭明议:“礼
纳征,俪皮为庭实,鹿皮也。晋太子纳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
详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虎豹虽文,而征礼所不言;熊罴虽古,而婚礼所不及;珪
璋虽美,或为用各异。今宜准的经诰,凡诸僻谬,一皆详正。”于是有司参议,加珪璋,豹
熊皮各二。元徽中,出.为长沙郡丞,罢任,刺史王蕴谓之曰:“卿清贫,必无还资。湘中人
士倘须一礼之命者,我不爱也。”昭明曰:“下官忝为邦佐,不能光益上府,岂以鸿都之事
仰累清风。”历祠部..通直郎。永明三年....使虏,世祖谓之曰:“以卿有将命之才,使还,当以
一郡相赏。”还为始安内史。郡民龚玄宣,云神人与其玉印玉板书,不须笔,吹纸便成字,
自称“龚圣人”,以此惑众。前后郡守敬事之,昭明付狱治罪。及还,甚贫罄。世祖曰:“裴
昭明罢郡还,遂无宅。我不谙书,不知古人中谁比?”迁射声校尉。九年,复遣北使。建武
初为王玄邈安北长史、广陵太守。明帝以其在事无所启奏,代还,责之。昭明曰:“臣不欲
竞执关楗故耳。”昭明历郡皆有勤绩,常谓人曰:“人生何事须聚蓄,一身之外,亦复何须?
子孙若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则不如一经。”故终身不治产业。中兴二年卒。
(节选自《南齐书·卷五十三》,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太子纳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详王公之差/
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B.晋太子纳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详/王公之差/故
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C.晋太子纳/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详王公之差故/
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D.晋太子纳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详/王公之差故/
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解析:选 B。这段文字,语意不好理解,可根据重复的字词在语句中的结构作用,以及
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断开。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士是学官名,秦汉时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指学术上专通一经
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出,常常指官员离开家居地出任某个官职或京官外调为地方官员。本文的“出”指
的是后者,相当于京官外放、外迁。
C.祠部是东晋时设的以祠部尚书为主官、掌祭祀之事的官署。朝代不同,其主官有不
同的称呼,管辖的部门也有所不同。
D.我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永
明三年”是用王公即位年次来纪年的。
解析:选 D。D 项错误,“永明三年”是年号纪年法。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昭明见多识广。太子结婚时用的纳征礼是玉璧和虎皮,有关官吏不清楚这样安排
的依据,裴昭明根据晋代纳征礼的规格标准解释了原因。
B.裴昭明洁身自好。刺史王蕴看到裴昭明很清贫,把湘中人士求职的馈赠礼物转赠给
他,但裴昭明为不连累长官的一世清名坚决回绝了此事。
C.裴昭明为官严明。因为有出色的做官才能,历任过好几处郡官,曾担任长沙郡丞、
始安内史等职,敢于逮捕以四处吹嘘迷惑民众的“龚圣人”。
D.裴昭明廉于财力。在他看来,除了自身必需之外,没有必要为子孙留下财物,因此
尽管有不少政绩,但一辈子都不经营积聚产业,很贫穷。
解析:选 B。B 项理解错误,原文中“湘中人士倘须一礼之命者,我不爱也”一事还没
有发生,是一种假设。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裴昭明罢郡还,遂无宅。我不谙书,不知古人中谁比?
译文:
(2)明帝以其在事无所启奏,代还,责之。
译文:
答案:(1)裴昭明罢职回来,连住宅也没有。我不太熟悉历史,不知道古人中有谁和他
一样?(2)齐明帝因为他在任期间没有章表上奏,所以让人代替他的职位命他回京都,并且
责备他。
【参考译文】
裴昭明,河东郡闻喜县人,是宋太中大夫裴松之的孙子。其父裴骃任南中郎参军。裴昭
明年轻时便传授儒学和史学,宋泰始年间,任太学博士。有司奏报说:“太子结婚,纳征礼
用的是玉璧和虎皮,不清楚这有什么标准和依据。”裴昭明发表见解说:“周礼男方给女方
送聘礼,把成双成对的皮作为礼物陈列于中庭。这成双成对的皮就是鹿皮。晋太子用两张虎
皮纳征礼,晋太元年间公主结婚时的纳征礼,用了虎皮豹皮各一张,大概是认为周礼中关于
婚礼条款并不完备详尽。王公之礼应有等差,所以取用花纹华美的虎皮豹皮,为的是使公主
的婚礼显得隆重。虎豹皮虽有彩色花纹,征礼并没有说要用它;用熊皮作为礼物虽然很古朴,
婚仪中并没有说要用它;珪璋虽然很美,其用途却各不相同。现在应当以古代的典籍为准则,
凡是违离典籍的,都应当加以补充、纠正。”于是有司又多次讨论,决定在礼品中增加珪璋
和豹皮熊皮各二张。元徽年间,裴昭明出任长沙郡丞。任职完毕时,刺史王蕴对他说:“你
很清贫,一定没有回去的路费。湘中人士中如果有馈赠礼物给我而求职的,我是不会吝啬
的。”裴昭明说:“下官我愧为郡的辅佐,不能够对长官您有所帮助为您争光,怎能因为鸿
都之事连累您清正的名声呢。”历任官职至祠部通直郎。齐永明三年,裴昭明奉命出使北魏,
齐世祖对他说:“因为你有承担重任的才能,出使回来之后,一定奖赏你做一个州郡的官
员。”回来之后裴昭明作了始安内史。郡中有一个叫龚玄宣的百姓,说是神人传给他玉印玉
板书,不须用笔,只须对着纸吹气就能现出文字,自称“龚圣人”,以此来迷惑民众。前后
任郡太守对他很恭敬,而裴昭明把他逮捕入狱治罪。等到裴昭明任满还都,贫困得几乎一无
所有。齐世祖说:“裴昭明罢职回来,连住宅也没有。我不太熟悉历史,不知道古人中有谁
和他一样?”提升他为射声校尉。永明九年,又派他出使北魏。建武初年,裴昭明任王玄邈
的安北长史、广陵太守。齐明帝因为他在任期间没有章表上奏,所以让人代替他的职位命他
回京都,并且责备他。裴昭明说:“我是不想和别人争着执掌大权才这样做啊。”裴昭明历
任过好几处郡官,都有勤劳的政绩,他常常对人说:“人生有什么事需要积蓄财物呢?除了
自身之外,你还需要些什么呢?子孙如果没有才能,我积蓄财物会让他们给散失殆尽;子孙
如果能够自立,则不如使他们精通一种经书。”所以裴昭明一辈子都不经营积聚产业。齐和
帝中兴二年,裴昭明去世。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杨选,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迁易州兵备副使。俺答
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超拜选右佥都御史代之。与侍郎江东、总兵官张承勋解其围。
忧.归,再起,仍故职。
四十年擢总督蓟辽副都御史。条上封疆极弊十五事,多从其请。以居庸岔道却敌功,进
兵部右侍郎。
明年五月,古北口守将遣哨卒出塞,朵颜卫掠其四人。部长通汉叩关索赏,副总兵胡镇
执之,并缚其党十余人。通汉子惧,拥所执哨卒至墙下,请易其父。通汉者,辛爱妻义父也,
选欲以牵制辛爱,要其子入质,乃遣还父。自是诸子迭为质,半岁而代。选驰疏以闻,自诩
方略。选及巡抚徐绅等俱受赏。
十月丁卯..,辛爱与把都儿等大举自墙子岭、磨刀峪溃墙入犯,京师戒严。帝大惊,谕阁.
臣.徐阶曰:“朕东见火光,此贼去京不远,其令兵部谕诸军并力剿逐。”明日,选以寇东遁
闻,为将士祈赏。帝疑,以问阶。对曰:“寇营尚在平谷,选等往通州矣,谓追杀者,妄也。”
帝衔之寇稍东大掠三河顺义围诸将傅津等于郑官屯选遣副将胡镇偕总兵官孙膑游击赵溱击
之。膑、溱战殁,镇力战得脱。寇留内地八日不退。给事中李瑜遂劾选、绅与副使卢镒,参
将冯诏、胡粲,游击严瞻等,俱逮下诏狱。又二日,寇始北去,京师解严。
初,谍者言寇将窥墙子岭,部檄严待之,而三卫为寇导者绐选赴潘家口。寇已入,选、
绅惧得罪,径趋都城,屯东直门外,旋还通州。及遣镇等御,又不胜。内侍家蓟西者,哗言
通汉父子实召寇。帝入其言,益怒。法司坐选、绅、诏守备不设律斩,镒等戍。帝谕锦衣朱
希孝坐以纵通汉勾贼罪,复下选诏狱。选不承,止承质通汉父子事,且言事已上闻。希孝录
其语上,刑部如帝指论选死。即戮于市,枭其首示边,妻子流二千里。绅论死系狱,诏及镒
等戍边。帝虽怒选甚,但欲诛其身,法司乃并坐其妻子。隆庆初,始释还。
(节选自《明史·杨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衔之/寇稍东/大掠三河/顺义/围诸将傅津等于郑官屯/选遣副将胡镇偕总兵官孙膑
/游击赵溱击之
B.帝衔之/寇稍东大掠/三河/顺义/围诸将傅津等/于郑官屯选遣副将胡镇偕总兵官孙膑
/游击赵溱击之
C.帝衔之/寇稍东大掠三河/顺义/围诸将傅津等/于郑官屯选遣副将胡镇/偕总兵官孙膑
游击赵溱击之
D.帝衔之/寇稍东/大掠三河/顺义/围诸将/傅津等于郑官屯选遣副将/胡镇偕总兵官孙
膑/游击赵溱击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
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
朝。
B.忧,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居
丧。具体说来,此人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
C.丁卯,是干支纪年、纪日的方法。干支纪年使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组成
六十干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当六十干支轮回一次时又称之为一甲子。
D.阁臣,明、清大学士的别称。大学士入阁办事,故称。自朱元璋废中书省、罢宰相,
到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并逐渐发展成为明代替代宰相制的政治机构。
解析:选 B。B 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错,应为“朝廷官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选是嘉靖时期的进士。俺答包围大同右卫,在巡抚朱笈被逮捕后,被破格提拔,
代替朱笈。独当大任,遂解大同之围。
B.杨选为总督蓟、辽副都御史时,逐条上奏封疆极弊十五事,皇上多采纳他的意见。
因居庸岔道退却敌人有功,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
C.嘉靖四十一年副总兵胡镇将通汉及其同党十多人捉住,杨选以通汉的儿子来做人质
作为释放通汉的条件。从这时起通汉的诸个儿子轮流作为人质,杨选和巡抚徐绅等人都因此
受到赏赐。
D.皇帝因听信传言治杨选、徐绅、冯诏守备不设之罪,杨选不承认。皇帝虽然特别恼
恨杨选,但只想诛他本人,法司则连带问他妻与子的罪。隆庆年初,他的妻与子才被释放回
家。
解析:选 A。A 项“独当大任,遂解大同之围”错,应为“与侍郎江东、总兵官张承勋
解大同之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通汉者,辛爱妻义父也,选欲以牵制辛爱,要其子入质,乃遣还父。
译文:
(2)选不承,止承质通汉父子事,且言事已上闻。希孝录其语上。
译文:
答案:(1)通汉是辛爱妻子的义父,杨选想用他来牵制辛爱,要求他的儿子来做人质,
才遣还他的父亲。
(2)杨选不承认,只承认抓住通汉父子这件事,并说这件事已经报告皇帝知道。朱希孝
记录他的话呈上皇帝。
【参考译文】
杨选,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迁易州兵
备副使。俺答包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捕,越级升杨选为右佥都御史代替他。与侍郎江
东、总兵官张承勋解大同之围。因父丧回家,再次被起用,仍然任原职。
四十年(1561)提升他为总督蓟、辽副都御史。他逐条上奏封疆极弊十五事,皇上多听从
他的请求。因居庸岔道退却敌人有功,进官兵部右侍郎。
第二年五月,古北口守将派遣哨兵出塞,朵颜卫抓住其中四人。部长通汉叩关索要赏赐,
副总兵胡镇将他捉住,并将他的同党十多人捆缚起来。通汉的儿子恐惧,带被抓住的哨兵到
墙下,请求交换他的父亲。通汉是辛爱妻子的义父,杨选想用他来牵制辛爱,要他的儿子来
做人质,才遣还他的父亲。从这时起通汉的诸个儿子轮流作为人质,半年换一次。杨选急驰
上疏报告皇帝知道,并自夸有方略。杨选和巡抚徐绅等人都受到赏赐。
十月十一日,辛爱和把都儿等人大举从墙子岭、磨刀峪毁墙入侵内地,京师戒严。皇帝
大惊,告诉阁臣徐阶说:“我看见东边的火光,说明此贼寇离京城不远,下令兵部告诉诸军
并力剿除驱逐敌人。”第二天,杨选报告皇帝敌寇向东逃遁,并为将士祈求赏赐。皇帝怀疑
这件事,就问徐阶。徐阶回答说:“敌寇的军营还在平谷,杨选等人往通州去了,说追杀敌
人,简直荒谬。”皇帝怀恨他。敌寇逐渐向东,大肆抢掠三河、顺义,包围诸将傅津等人于
郑官屯。杨选派遣副将胡镇偕同总兵官孙膑、游击赵溱攻打敌人。孙膑、赵溱战死,胡镇竭
力作战才得以逃脱。敌寇逗留内地八天不退走。给事中李瑜于是弹劾杨选、徐绅和副使卢镒,
参将冯诏、胡粲,游击严瞻等人,他们都被逮捕下狱。又过了二日,敌寇才向北离去,京师
解除戒严。
起初,侦察的人说敌人准备窥探墙子岭,兵部檄文要求严阵以待,而三卫为敌寇引导的
人欺骗杨选说敌寇开赴潘家口。敌寇已经侵入,杨选、徐绅恐怕有罪,径直趋向都城,屯兵
东直门外,不久返回通州。等到派遣胡镇等人抵御敌人,又不能取胜。内侍住在蓟西的人,
纷纷传说通汉父子实际召来敌寇。皇帝听到这个话,更加恼怒。法司以杨选、徐绅、冯诏守
备不设之罪按律论斩,卢镒等人贬戍边关。皇帝告诉锦衣朱希孝问杨选放纵通汉勾结敌寇之
罪,又将杨选下诏狱。杨选不承认,只承认抓住通汉父子这件事,并说这件事已经报告皇帝
知道。朱希孝记录他的话呈上皇帝,刑部按皇帝的意思判杨选死刑。立即在市杀戮,枭首到
边关示众,他的妻子儿女流放二千里。徐绅被判死罪拘囚在狱,冯诏和卢镒等人贬戍边关。
皇帝虽然特别恼恨杨选,但只想诛他本人,法司则连带问他妻子儿女的罪。隆庆年初,他的
妻子儿女才释放回家。
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牟子才,字荐叟,井研人。八世祖允良生期岁,淳化间盗起,举家歼焉,唯一姑未笄.,
以瓮覆之,得免。子才少从其父客陈咸,咸张乐大宴,子才闭户读书若不闻见者,见者咸异
之。嘉定十六年举进士。 时丁大全与宋臣表里浊乱朝政,子才累疏辞归。 初,子才在太平
建李白祠,自为记.曰:“白之斥,实由高力士激怒妃子,以报脱靴之憾也。力士方贵倨,岂
甘以奴隶自处者。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
顾为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其后分提禁旅,蹀血宫廷,虽天子且不得奴隶
之矣。”又写力士脱靴之状,为之赞而刻诸石。属有拓本..遗宋臣,宋臣大怒,持二碑泣诉于
帝,乃与大全合谋,嗾御史交章诬劾子才在郡公燕及馈遗过客为入己,降两官,犹未已。帝
疑之,密以椠问安吉守吴子明,子明奏曰:“臣尝至子才家,四壁萧然,人咸知其清贫,陛
下毋信谗言。”帝语经筵..官曰:“牟子才之事,吴子明乃谓无之,何也?”众莫敢对,戴庆
炣曰:“臣忆子才尝缴子明之吴子聪。”帝曰:“然。”事遂解。盖公论所在,虽仇雠不可
废也。未几,大全败,宋臣斥,诬劾子才者悉窜岭海外,乃复子才官职,提举玉隆万寿宫。
帝即欲召子才,会似道入相,素惮子才,仅进宝章阁待制、知温州;又嗾御史造飞语目子才
为潜党,将中以危祸。上意不可夺,遂以礼部侍郎召,屡辞,不许。乃赐御笔曰:“朕久思
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故事,近臣自外召者,必先见帝乃供职;子才至
北关,请内引奏事,宦者在旁沮之,帝特令见,大说,慰谕久之。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
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度宗在东宫,雅敬子才,言必称先生。即位,授翰林学士、
知制诰,力辞不拜,请去不已。进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赠四官,官其后二
人。
(节选自《宋史·牟子才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
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B.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
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C.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
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D.白非直以气陵亢而已/盖以为扫除之职固当尔/所以反其极重之势也/彼昏不知/顾为
逐其所忌力士/声势益张/宦官之盛/遂自是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笄”是古代用以盘头或别住帽子的簪子,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可以插簪子的年龄。
B.“记”是古代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如《桃花源记》;也可按时间记述史实,如《史记》。
C.“拓本”是把碑刻、铜器等器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拓下来的纸本。
D.“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宋代以翰林学士等任经筵官。
解析:选 A。A 项“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理解不恰当,应该是特指“女子十五岁成年”。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牟子才少年时苦学上进。他随父亲寄人篱下,闭门读书,专心学习,不受外界干扰,
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B.牟子才敢于为国得罪宦官。他借为李白作记表达了对宦官专权的不满,以致后来他
从外地召回皇宫时,宦官董宋臣从旁阻挠。
C.牟子才屡遭权臣忌恨。丁大全、贾似道都曾唆使御史对他诽谤诬陷,罪名分别是侵
吞公款和暗结叛党,但均未能完全得逞。
D.牟子才深得皇帝信任。他被人中伤,皇帝暗中写信给吴子明询问真实情况;度宗做
太子时,就对他很尊敬,即位后给予重用。
解析:选 B。此题考查概括分析。B项,牟子才作记不是“以致”后面内容的直接原因;
“从旁阻挠”的是其他“宦者”,不是董宋臣。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赐御笔曰:“朕久思见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为我强起。”
译文:
(2)时士大夫小忤权臣,辄窜流,子才请重者薄惩,轻者放还。
译文:
答案:(1)于是亲自写信给他说:“我想见你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
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难出来做官吧。”
(2)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 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
处罚。
【参考译文】
牟子才,字荐叟,井研人。他的八世祖牟允良生下来一岁时,遇上淳化年间强盗作乱,
全家在此难中灭绝,仅有一个未成年的姑姑幸免,她用缸盖住允良,允良得以幸免。牟子才
小时候跟着父亲寄居在陈咸家,陈咸大奏音乐大摆宴席,牟子才闭门读书好像没听到看到,
见到他的人都觉得他与众不同。嘉定十六年牟子才考中进士。当时丁大全与董宋臣内外勾结
败坏朝政,牟子才多次上疏请求辞职还乡。当初,牟子才在太平州建造李白祠,自己写了一
篇记说:“李白被贬斥,实在是因为高力士激怒杨贵妃,来报复李白让他脱靴之仇。高力士
当时位尊倨傲,怎么会甘心以奴仆自居呢?李白不是只以气势压人,而是认为担负清除奸佞
的职责本该这样,所以冒犯了君王。唐玄宗糊涂不知真相,反而替高力士驱逐了他所嫉恨的
李白,高力士声势益发嚣张,宦官猖獗之势就从这里开始。之后高力士分权率领禁兵,在宫
廷中厮杀,虽是天子也不能使唤指挥他了。”又描摹了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样子,为李白写
赞而且刻在碑石上。恰好有人将碑文拓本给了董宋臣,董宋臣大怒,拿着二篇碑文向皇帝哭
诉,于是就和丁大全合伙谋划,唆使御史先后上奏,诬陷弹劾牟子才私自侵吞在州郡的公宴
以及馈赠客人的花费,降官两级,仍不罢休。皇上怀疑这件事,暗中写信询问安吉太守吴子
明,吴子明上奏说:“我曾经到过牟子才家,家徒四壁,人们都知道他清廉贫穷,陛下不要
听信谗言。”皇帝对经筵官说:“牟子才的事情,吴子明却说没有,为什么?”众人没有敢
回答的,戴庆炣说: “我记得牟子才曾经退还吴子明的哥哥吴子聪的任命。”皇帝曰:
“对。”事情于是了结。有公论在,即使是仇人也不能置公论于不顾。没多久,丁大全垮台,
董宋臣被贬斥,诬陷弹劾牟子才的人都被流放到岭海之外,于是恢复牟子才官职,做玉隆万
寿宫的提举。皇帝想要立刻征召牟子才,适逢贾似道入朝为相,他向来忌惮牟子才,仅让他
升为进宝章阁待制、温州知府;又唆使御史捏造流言把牟子才视为吴潜的党羽,要中伤加害
他。皇帝的旨意不可改变,于是以礼部侍郎的职位召用他,他多次推辞,不被允许。于是亲
自写信说:“我想见你很久了,所以有这个任命,你千万不要有疑虑,为了我(你就)勉为其
难出来做官吧。”按照旧例,从外地召回的近臣,一定先拜见皇帝后才能就任;牟子才到北
关,请宦官带他进宫奏事,宦官从旁阻挠,皇帝特地下令召见,非常高兴,安慰开导了他很
久。当时士大夫稍微触犯当权者,就被流放,子才向皇上请求重罪的轻罚,轻罪的免除处罚。
度宗做太子时,一向尊重牟子才,开口闭口必称他为先生。太子即位后,授牟子才翰林学士、
知制诰,牟子才极力推辞不接受任命,一再请求离去。进官端明殿学士,以资政殿学士的身
份退休,去世后,追赠四级官,给他两位后裔授官。
九、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 1~4 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
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
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
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
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
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
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
是外户不闭。
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
而取一,省费数倍。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
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
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
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
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
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
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
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
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
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1.下列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
B.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
C.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
D.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
解析:选 B。先结合前后句把握大意,再根据动词与搭配关系可断开。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
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
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
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
《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
《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
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
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
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解析:选 A。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
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名闻四方是弱冠
之时,强加因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
译文:
(2)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
译文:
答案:(1)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载着赏给他的钱
财,让他在四处夸耀。
(2)曾巩在官府公开张贴文告,拒绝私下赠谢,来杜绝身边人窃取贿赂的弊端。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郡南丰县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数百字文章他能脱口成诵。十二
岁时,尝试写《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刚到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
修看到他的文章,认为很是奇异。考中嘉祐二年进士。出京担任越州通判,当年收成不好,
曾巩估计常平仓的粮食不够来救济百姓,而分居在四方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邑求得救济。
于是他告诉下属各县,劝说富人自行按实情报告粮食数目,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按着比常
平仓稍高一些的粮价卖给贫民。百姓得以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
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治理政务以痛恨邪恶、严打盗贼为根本。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
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调配了三十一个人,让
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查看、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出
动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
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载着赏给他的钱财,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
自首。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河北发派百姓疏通黄河,从其他各路征调民力,齐州应当出民夫两万人。各县起初按照
户籍,让三个男丁出一个夫役,曾巩搜括了隐瞒和遗漏的户口,使之达到了九人派出一个,
从而节省了好几倍的费用。调到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驿站,
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
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把他们医治的效果记载下来,以多寡分出成绩的优
劣。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
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提前)分别处理(筹划安排)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问
题,军队离开,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龙图阁、任福州知州。南剑州将乐地方的盗匪廖
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属溃散以后又纠合在一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各个州,
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曾巩设计谋抓住了他,接着相
继出来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侣认为佛寺的富饶有利可图,争着想做寺院主
持,行贿之事公然进行。曾巩让僧徒们共同推选主持,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次序补缺。
在官府公开张贴文告,拒绝私下赠谢,来杜绝身边人窃取贿赂的弊端。福州没有职田,官府
每年用卖园圃蔬菜来增加薪俸,太守自己收入常常三四十万。曾巩说:“太守与民争利,怎
么可以?”就停止了这种做法,后来的官员也不再这样获取收入了。调任明州、亳州、沧州
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
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几个月以后,
因母丧离职。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曾巩写文章,引古论今,纵横
捭阖,而且越写越好。他的写作以“六经”为本,借鉴司马迁、韩愈,当时善于写文章的人,
很少能超过他的。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
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
“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
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
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
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
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
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
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
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
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
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
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
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
事减约十分居一
B.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
事减约/十分居一
C.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
事减约/十分居一
D.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
事减约十分居一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
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
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进言天子时须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成
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
D.“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
崩、仙逝、薨、不禄”等等。
7.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
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B.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不娇宠。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她对皇上特许她母亲
和兄弟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C.邓皇后宅心仁厚,明察秋毫。有一次宫里丢了大珠,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
而是通过察言观色把罪犯找了出来。
D.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
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太平。
解析:选 C。C 项理解错误,“首服”说明偷窃者是自首服罪的,并不是邓皇后亲自找
出来的。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
译文:
(2)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译文:
解析:这两句翻译的重点是:“非”,批评;“女工”,即“女红”,女性要做的纺织、
刺绣、缝纫等事;“务学”,致力于学习;“衣服”,是两个词,裁剪衣服,做好服饰;“举”,
考,参加科举考试;“官爵”名词作动词,译为“加官晋爵”;“辄”,就;“终帝世”,
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
答案:(1)母亲常常批评她,说:“你不去学习女子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这些事来
为自己做衣裳做服饰作准备,却改为致力于学习经书,难道你要去考博士吗?”
(2)和帝每次想给邓皇后家族里的人加官晋爵,邓皇后就哀求辞让,所以她哥哥邓骘在
整个和帝在位时期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
【参考译文】
和熹邓皇后邓绥,是太傅邓禹的孙女。父亲邓训,是护羌校尉;母亲阴氏,是光烈皇后
堂弟之女。邓皇后五岁时,太傅夫人很疼爱她,亲自为她剪发。夫人因为年龄大眼睛看不太
清,误伤邓皇后的额头,邓皇后忍住痛苦不吭声。身旁看到的人感觉奇怪就问邓皇后,邓皇
后说:“不是不痛,太夫人怜爱我为我剪发,不忍伤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邓皇后六岁
能读史书,十二岁通读《诗经》《论语》。她的哥哥们每次诵读经书,她就虚心请教。她的志
趣在研究诗书典籍,而不过问居家事务。母亲常常批评她,说:“你不学习女子要做的纺织、
刺绣、缝纫这些事来为自己做衣裳做服饰作准备,却改为致力于学习经书,难道你要去考博
士吗?”邓皇后难以违背母亲的话,白天操练女工,晚上就诵读经书典籍,家人称呼她为“诸
生”。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详细计议。
和帝永元七年,邓皇后与诸家女子一同选入宫中,进入掖庭成为贵人,当时的年龄是十
六岁。她恭谦肃穆,小心谨慎,一举一动,有规有矩,和帝深深地嘉许而喜爱她。邓皇后有
病,皇帝特许她的母亲和兄弟入宫服侍医药各事,而且不限定留宫的日数。邓皇后对和帝说:
“宫中禁地至为重要,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宫之地,对上来说让陛下蒙有偏袒私幸的讥讽,
对下来说使我获得不知足的诽谤。上下两相受损,我实在不情愿啊!”和帝说:“别人都以
经常能到禁宫走走为光荣,而你却反以为忧虑,深深地自我抑制宁愿吃亏,真是难能可贵而
为人们所做不到的啊!”和帝每次想给邓皇后家族里的人加官晋爵,邓皇后就哀求辞让,所
以她哥哥邓骘在整个和帝在位时期不过是一位虎贲中郎将而已。
元兴元年,和帝去世。殇帝刚出生只百余日,邓皇后就迎立他为皇帝。殇帝尊邓皇后为
太后,太后临朝听政。这个时候刚刚遭受大丧之事,法规禁条没有完备。宫中丢失了一箧大
珠,邓太后考虑到,如果加以拷问,必定伤及无辜。于是亲自检看所有宫人,观察她们的脸
色和神情,偷窃者马上就自首服罪。左右侍从没有不叹服的,认为邓太后圣英明哲。等到殇
帝去世,邓太后决定迎立安帝,仍临朝听政。因接连遭受大丧之事,老百姓苦于差役,殇帝
的随葬品以及各项丧葬之事,事事都减省节约,只有常规的十分之一。自从邓太后临朝听政
以来,水旱之灾共有十年,周边外夷入侵,国内盗贼兴起不绝。太后每听到老百姓饥荒,有
时通宵不能入睡,亲自减少或撤除生活供给,用以救济灾难困苦,所以天下恢复太平,年景
还得到丰收。
相关文档
-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晨背19新人2021-06-043页
- 2013高考语文新课标陕西卷(精校版)2021-06-049页
-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2021-06-04123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 考点32021-06-0442页
-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课件专题5 Ⅰ2021-06-0436页
- 广东省中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18届2021-06-0416页
- 专题10 识记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易2021-06-046页
- 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用版大二轮讲义2021-06-047页
-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2021-06-048页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六章文言文阅读2021-06-0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