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真正高层次的诗歌鉴赏,应该透过对诗歌字句语词的诠释、结构美感的把握、对诗人生平遭际的了解以及诗人心性思想的深刻领悟,直至与诗人的心弦发生生命的共振才能最终完成。而这几个方面可以用“文学本位”“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予以概括。
“文学本位”的鉴赏视角是一种深入诗歌内部语境的解读,它以语词涵义的训诂诠释、经史典故的查勘考据为基础,延伸到对诗歌字法、句法、章法的研析和审美。但是古代很多诗评家皆深信一切“评点笺释,皆后人方隅之见”,诗之高妙者实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这种不求甚解只求会心的印象式的鉴赏风气直到清代才有根本性的改变。如金圣叹对杜甫诗的评点方法显然迥别于传统的诗评家,十分注意作品文本的形式技巧。他要“分解”唐诗,像庖丁解牛那样,“细读”这个具体文本,通过对诗歌具体语词形式的把握,达到对诗歌整体神韵的体会。可是,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太具体了,就很容易变得机械、呆板,而且中国古代诗学传统中所说的“言外之意、味外之味、象外之象”等现象也的确存在。
“知人论世”作为诗歌鉴赏的一个视角,是根据诗人的生平际遇,如家世背景、仕宦经历、婚姻爱情等推断诗歌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情感,进而诠释诗歌语词的深层意蕴。后来历代诗评家大都奉此为圭臬,因此便成为了诗歌鉴赏中最普遍、最传统的一种方法。但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在采取这种鉴赏视角时,常常会对历史背景材料的分析过于具体,甚至穿凿附会,使得诗歌的鉴赏失去文本应有的艺术美感。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极其生动逼真地把离家日久的游子在返乡途中惴惴不安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是,当“知人论世”的考据和分析,认定这是宋之问从流放地逃亡洛阳途经汉江所作时,读者心中那份美好的情感顿时烟消云散。
“以意逆志”,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读者在鉴赏诗歌时,应当以己之心,设身处地地忖度诗人之心,这样方能领会诗歌的本旨。“志”作为诗人当时的“心境”,不仅是作诗的冲动和前提,也是由语言文字凝结在诗中的情感和思想。比如宋代诗评家以散发着儒家人伦光辉的理想人格来诠释杜诗,得出杜甫“一饭不忘君”的结论。这种对杜诗的解读,显然是以己心忖度、逆料杜甫当时之心境,对杜甫在困厄逆境中,仍然无时不北望朝廷、忠贞不渝之精神的极大肯定和颂扬。但是,这种说法是否有“过分”之嫌呢?杜诗是否处处皆表现“一饭不忘君”的忠君思想呢?人们在运用“以意逆志”的解读方法鉴赏诗歌时,先在心中定下一个自己的“意”,而后为了迁就自己这个“意”,不惜削足适履、曲为解说,这难免附会穿凿。所以,“以意逆志”还须回归诗歌文本本身,结合“文学本位”与“知人论世”,有理有据地以己之“意”去体悟诗人凝结在诗歌语词中的“志”。
当然,从以上三方面的鉴赏视角去鉴赏一首诗歌,未必就真正能做到对一首诗作的全面欣赏,但有法可依,总比模糊的感受与盲目的偶合要切实多了。
(摘编自朱子辉《文学本位•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试论诗歌鉴赏的三个视角》)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本位”的鉴赏视角,是一种透过对诗歌字句语词的诠释、结构美感的把握,深入诗歌内部语境的解读。
B. “知人论世”指凭借对诗人生平遭际的了解,来推断诗歌语词的深层意蕴,进而诠释诗歌作品的思想情感。
C. “以意逆志”指读者通过对语词形式把握来逆料和领悟诗人当时的心性思想,从而领会诗歌的本旨。
D. 我们结合“文学本位”和“知人论世”的视角,有理有据地“以意逆志”,就能对一首诗歌进行全面的欣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通过对比论证了金圣叹对杜甫诗的文本解读方法优于传统的诗评家。
B. 文章第三段用《渡汉江》的例子证明对背景材料的分析太具体会妨害诗歌的美感。
C. 文章第四段通过对宋代诗评家解读杜诗的分析,说明“以意逆志”可能会穿凿附会。
D. 文章对三种鉴赏视角都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鉴赏诗歌应该更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古代诗评发展看,“文学本位”理念的成熟应晚于“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
B. 金圣叹对唐诗庖丁解牛式的解读,注重作品的形式技巧,无法读出诗歌的言外之意。
C. 鉴赏诗歌时,对作者的生平际遇等历史背景材料的考据与分析,并非越细致就越好。
D. 高层次的诗歌鉴赏,应综合借鉴不同鉴赏方式,有所取舍,直至与诗人心弦共振。
【答案】1. A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
B项,“来推断诗歌语词的深层意蕴,进而诠释诗歌作品的思想情感”错误,第三段说的是“是根据诗人的生平际遇,如家世背景、仕宦经历、婚姻爱情等推断诗歌作品中蕴涵的思想情感,进而诠释诗歌语词的深层意蕴”,选项中“思想情感”和“深层意蕴”搞反了。
C项,“通过对语词形式的把握来逆料和领悟诗人当时的心性思想”错误,第四段“读者在鉴赏诗歌时,应当以己之心,设身处地地忖度诗人之心,这样方能领会诗歌的本旨”,可见“应当以己之心,设身处地地忖度诗人之心”和“词语形式的把握”没有关系。
D项,“就能对一首诗歌进行全面的欣赏”错误,由最后一段“从以上三方面的鉴赏视角去鉴赏一首诗歌,未必就真正能做到对一首诗作的全面欣赏”可知选项说法太绝对。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方法。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
A项,“对比论证”错误,文章第二段并没有运用对比论证,主要是论述“文学本位”的发展,并无孰优孰劣的论断。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
B项,“无法读出诗歌的言外之意”于文无据,文章第二段只是说“如果对文本的解读太具体了,就很容易变得机械、呆板”。
故选B。
【点睛】解答论点论据论证的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材料一:
2016年8月,“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2017年9月29日,连接北京、上海,贯穿济南和合肥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正式开通,通过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的连接,是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这条干线可满足上万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已实现北京、上海、济南、合肥、乌鲁木齐南山地面站和奥地利科学院6个点之间的洲际量子通信视频会议。
安徽大学校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委员说,随着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的开通,以及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三大科学实验任务,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实力。2019年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委员表示,目前,我国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较强的实力,甚至在部分方向上,还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有些相关领域的优势也受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冲击。“当前,量子信息科学已经进入到深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布局。”潘建伟委员建议,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12日)
材料二:
这些年来,针对量子通信的质疑几乎从未中断过,甚至有人认为量子通信就是“伪科学”。对此,潘建伟回应,量子力学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很大不同,哪怕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于量子通信的先进理论都未必能很好地理解,所以公众才会对量子通信的科学性产生怀疑,担心这项技术不成熟。潘建伟进一步解释说,创新成果从产生到广泛应用,通常会经过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公众接触到一个全新领域的东西,最开始的反应通常是:不靠谱。比如最早的照相机,大家觉得魂魄被吸到相机里面去了,都不太敢用。所以早期的量子通信,有人认为是伪科学,当它发展比较成熟之后,又觉得这个技术还没有广泛应用,有疑虑。“现在我们确实有很多创新性的成果已经走在世界前沿,我们应该有自信。”不过,潘建伟也表示,目前,量子通信正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转换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当量子通信被广泛应用后,大家觉得没什么稀奇了,创新过程也就完成了。”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2019年3月11日)
材料三:
2010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组实现了4个量子接口之间的纠缠,代表此前的国际纪录。此次,清华大学段路明团队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把世界纪录提高了约6倍。25个接口意味着,接口更多了,能把大家有效地连接起来,就像是在互联网里,用户更多了,能把更多不同的内容都包容进去了,量子互联网构建的“万里长征”又往前走了一步。
那科学家想要实现的量子纠缠是什么呢?量子世界有两个重要特性: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量子纠缠通俗理解常常被比喻为“远程心灵感应”,爱因斯坦也称其为“鬼魅般超距作用”。也就是说,两个量子纠缠,量子A状态改变可以对量子B产生影响,就像有心灵感应一样。有这样属性的量子纠缠,是信息传递、信息保密的最重要的基本资源,是实现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的基石。但有效的量子纠缠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有效的量子信息传播需要高纯度的纠缠状态。“我们需要的纠缠是很纯净可控的纠缠,就像是两个人之间心心相印。”段路明说。
(摘编自《新京报》,2018年5月1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五地和奥地利科学院6点间的量子视频会议的实现,是通过“京沪新干线”和“墨子号”连接的方式完成的。
B. 中国的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在部分方向上已经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有很多量子通信的创新性的成果走在世界前沿。
C. 尽快实质性启动国家实验室建设和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是我国进入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初步发展阶段的必然需要。
D. 照相机出现的早期,部分人不敢使用它是因为他们害怕可能会吸走他们的魂灵,这与人们对量子通信的误解相似。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量子通信深奥的先进理论,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能和普通人一样理解困难,因此它受到的质疑几乎没有中断过。
B. 创新成果的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任务和认知,当它被广泛应用后,人们习以为常,创新过程才算完成。
C. 清华大学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比加州理工学院的纪录提高了约6倍,这说明量子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D. 量子纠缠如同远程心灵感应,两个纠缠的量子可以相互产生影响,但是有效纠缠并不容易做到,需要纯净可控。
6. 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C 5. C
6. ①材料一主要说我国量子信息研究的成就及主要任务。
②材料二侧重说明我国量子通信受到的质疑。
③材料三主要说量子纠缠的技术突破及其重要特性。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C项,“进入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初步发展阶段的必然需要”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当前,量子信息科学已经进入到深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各项关键技术的攻关’潘建伟委员建议,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可知,原文说的是“深化和快速发展的阶段”,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
C项,“这说明量子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错误 ,依据材料三第一段“25个接口意味着,接口更多了,能把大家有效地连接起来……量子互联网构建的‘万里长征’又往前走了一步”,可见原文是说使量子互联网向前发展了一步。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三则材料,报道的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回归原文,从每则材料立足的时间(历史、现实、未来)、涉及的角度(经济、科技、文化等)、突出的特征(成就、意义、挑战等)角度思考材料的侧重点。
材料一依据第一段“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量子通信骨干网络‘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第二段“但是,有些相关领域的优势也受到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冲击”“潘建伟委员建议,尽快实质性启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可知,材料一主要说我国量子信息研究的成就及主要任务。
材料二依据“这些年来,针对量子通信的质疑几乎从未中断过,甚至有人认为量子通信就是‘伪科学’”“所以公众才会对量子通信的科学性产生怀疑,担心这项技术不成熟”“目前,量子通信正处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转换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可知,材料二侧重说明我国量子通信受到的质疑。
材料三依据第一段“清华大学段路明团队首次实现了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把世界纪录提高了约6倍”、第二段“量子纠缠通俗理解常常被比喻……也就是说,两个量子纠缠……就像有心灵感应一样。有这样属性的量子纠缠,是信息传递、信息保密的最重要的基本资源”“但有效的量子纠缠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有效的量子信息传播需要高纯度的纠缠状态”可知,材料三主要说量子纠缠的技术突破及其重要特性。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深山来客
朱山坡
有一年夏天,洪水过后,镇上的人看到一个陌生的中年人背着一个女人走进电影院。
中年人是撑船从上游的支流鹿江来的。鹿江很长,它的源头是鹿山。对蛋镇上的人来说,鹿山既陌生又遥远。中年人长得高高瘦瘦的,脸膛比镇上男人的都白净,还显得比镇上的男人更斯文。人们不知道中年人叫什么名字,他们都叫他鹿山人。背上的女人是他的妻子。鹿山人的妻子五官长得真好看,是一个美人,很年轻,但脸色苍白,嘴唇没有一点血色,浑身没有力气似的。
后来他们都知道了,鹿山人的妻子病得很重,来日无多。她的身世也很复杂,她是来自武汉的知青。鹿山来了十一个知青,到最后只有她一个人留了下来。武汉没有亲人了,她不愿意回去了。更重要的原因是,她和鹿山人好上了。
镇上的人几乎每个月都能见到一次鹿山人背着他的妻子来电影院。从河边到电影院的路上,鹿山人会不断地转过头来问背上的妻子:累不累?饿不饿?晕得厉害吗?妻子每次都是作出否定的回答,还不时给鹿山人擦汗,轻轻抚他的脸……蛋镇人把鹿山人当成了楷模,不少平时经常争吵的夫妇自从见识鹿山人之后竟然变得相敬如宾。
蛋镇人还把鹿山人夫妇当成了客人。每次女人们都主动凑上去,问鹿山人:这次又带什么山货给我们?她们往山货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一抢而光,扔下来的钱让鹿山人感到既惊喜又不安。她们更关心的是鹿山人的妻子。电影还没有开始时,她会坐在电影院墙脚下等。她们就围着她嘘寒问暖,有时给她递上一碗热粥,一杯热开水,或者一根冰棍。还有人给她塞鱼肝油、麦乳精甚至雪花膏,都被她婉拒了。
“你们不必为我们担心。鹿山,除了电影院,什么都有!”她苍白的脸上带着笑意。
鹿山人说:“她哪里也不愿意去,只喜欢看电影。只要看上一场电影,她就觉得病好了一大半。”大家都相信他的话是真的,因为,从电影院里出来后,鹿山人的妻子原来苍白的脸竟然变得有些绯红,耷拉着的头也抬了起来,尤其是那双暗淡无光的眼睛,变得像野草叶尖上闪亮的露珠。
这天晌午,鹿山人背着妻子又来到了蛋镇电影院。却发现院门口海报墙上,贴着一张白纸黑字的告示:台风将至,今日停映。
妻子难掩失望,瘫软在鹿山人的背上,用力扯他的耳朵,责怪他来晚了,要是昨天或前天来就不会错过电影。鹿山人不断地解释安慰。他的两只耳朵红彤彤的,都被扯裂了吧。
鹿山人背着妻子要走,却被妻子阻止了。
“我要看电影!”妻子像孩子撒娇似的说。
鹿山人说:“台风要来了,今天电影院不放电影。我们赶紧回家吧。”
妻子说:“可是,我们比台风先到呀。”
鹿山人说:“台风过后,我们再来。”
妻子说:“你害怕台风呀?你害怕回不了家呀?”
鹿山人沉默了。谁不害怕台风呀?台风来了,摧枯拉朽,地动山摇。还有暴雨、山洪,猛烈得惊心动魄。
妻子从鹿山人的背上挣扎下来,扶着墙挪步到电影院正门,伸手摸了摸“蛋镇电影院”的牌子,突然哀伤起来,竟掩面低声地抽泣。
鹿山人吃惊地问:“好好的,你为什么哭?”
妻子说:“我心里的悲苦,像台风,像鹿江,像山洪暴发。”
鹿山人知道妻子内心的悲苦,但她还是第一次说出来。平时,她从不埋怨,也从不哀叹,心里最难受、最绝望的时候,也只是对鹿山人说我想看一场电影。于是,鹿山人连夜准备,第二天一早便出发。这一次,是因为要收割最后的一亩庄稼而推迟了。
鹿山人也黯然神伤,向妻子保证说:“台风过后我们还来看电影,一个月看两场。”
妻子说:“我不等了,等不及了……我等不到台风过后了。”
风似乎越来越紧,天空中的云朵也变得慌乱起来。鹿山人不知道怎么说服妻子,只是俯下身子,试图让妻子爬到他的背上,可是她固执地拒绝了。鹿山人站起来,要抱她。她躲闪开了,双手抚着电影院的牌子,突然号啕大哭。那哭声如同山洪暴发,悲痛欲绝。路过的人们都停下手里的活,围过来劝慰她。
可是,谁也无法劝止她的哭。因为那不是一个孩子在哭,而是一个内心悲苦的人在宣泄。这个时候,电影院的老吴走了出来。“这是哪个龟孙子贴的告示?”他一把撕下自己亲手贴的告示,对鹿山人的妻子说,“今天照常放映!”
她的哭声戛然而止,用哀求的眼神将信将疑地盯着老吴。老吴让鹿山人背起妻子跟着他走进电影院。不一会,电影院里便传出片头曲的声音。
这次,鹿山人始终没有离开电影院一步,一直到电影结束,传来片尾曲的歌声,才进去把妻子背出来。
这一次,鹿山人妻子脸上的绯红色更加明显,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亢奋。她在他的背上仍兴致勃勃,热泪盈眶。那是电影带来的泪水。
这是蛋镇人最后一次见到鹿山人和他的妻子。
(摘自《芙蓉》2018年第5期,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台风、山洪暴发等词语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既是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也能够折射出主要人物的特殊心理。
B. “鹿山,除了电影院,什么都有”,可能并不符合鹿山人夫妻的物质生活现实,反映了妻子自卑和凄苦的深层心理状态。
C. 小说塑造了蛋镇妇女的群像,虽然未对其中个体进行精细刻画,但是也能够凸显她们热心、善良等形象特点。
D. 鹿山人和妻子的故事说明,哪怕物质匮乏、生活悲苦,但精神世界的丰富却可以为爱情和生命都带来一丝亮色。
8. 小说以“看电影”为中心来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充满了沈从文笔下那种浓郁的“边城”气息,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看电影作为线索,串联起鹿山人夫妻与蛋镇人之间的故事,使情节集中、紧凑;②看电影是鹿山人爱的承诺(表达爱的方式),也是妻子化解悲苦的方式,(是他们爱情和生命中的一丝亮色),有助于表现夫妻相濡以沫的恩爱;③看电影反映了时代的贫困与无奈,更凸显了人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求,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9. ①小说讲述了鹿山人夫妻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与《边城》里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一样,具有令人惋惜的悲剧色彩;②小说塑造了以老吴为代表的蛋镇人的群像,他们善良热心、轻财重义、乐于助人,与《边城》里船总顺顺、翠翠祖父一样,具有淳朴的传统美德;③小说与《边城》一样,赞美了人情的温暖与人性的美好,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把握文本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选项中的人物、时空、事件、艺术手法、情感等,常见错误类型有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
B项,“自卑”错误,依据第六段“她苍白的脸上带着笑意”、第七段“鹿山人说:‘她哪里也不愿意去,只喜欢看电影。只要看上一场电影,她就觉得病好了一大半’”“从电影院里出来后,鹿山人的妻子原来苍白的脸竟然变得有些绯红,耷拉着的头也抬了起来,尤其是那双暗淡无光的眼睛,变得像野草叶尖上闪亮的露珠”可知,鹿山人妻子喜爱看电影,把电影当成凄苦生活中美好的精神享受。故选B。
”文中只写了鹿山人妻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结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熟悉情节安排的技巧相关知识,可以从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三个角度答题。答题时,条分缕析,要点清晰。
本题问“以‘看电影’为中心来叙事写人”有什么好处,实际是问以“看电影”作为全文线索来安排情节,串联全文,对情节、人物特征和主题的作用。考生思考这三个角度,联系原文,容易思考对情节的作用是:使情节集中、紧凑;对人物的作用是:“看电影”是鹿山人妻子化解悲苦的生活方式,是鹿山人对自己妻子的关爱和呵护的体现,“看电影”反映了他们悲苦生活中的积极美好和浪漫喜色;对主题的作用是;在贫乏悲苦生活中对丰富精神生活的积极追求。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题材特征、作品风格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一般从文本的内容、语言特色、表达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和鉴赏,答题时,要将本文和《边城》比较,寻找相似点,分要点答题。
分析《边城》和本文,内容上都写得是青年男女之间的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让人感觉纯粹又美好又凄苦;人物上,来自鹿山的男女主人公和蛋镇上周围人们都是善良淳朴、热心并乐于助人的,与《边城》里翠翠及周围人一样善良、热心、重轻重义;主题上,都赞美了美好的人性,赞美了悲苦生活中对美好精神生活的积极追求。
【点睛】小说客观题的解答,通常要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定出符合题干的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王珣,字元琳,琅邪临沂人。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温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王掾当作黑头公①。皆难得之才也。”珣转主簿。其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文武数万人,珣悉识其面。从温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太傅谢安既与珣绝婚,由是二族遂成仇衅。时人希安意,乃出珣为豫章太守,珣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安卒后,珣迁侍中,孝武深杖之。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帝雅好典籍,珣与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王国宝自媚于会稽,与珣等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珣尚书令。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隆安初,国宝用事,谋黜旧臣。王恭赴谒帝陵,欲杀国宝,珣止之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时望除之,亦无忧不济也。”恭乃止。四年,以疾解职。岁余,卒,时年五十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也。时事艰难,其崎岖九折,风霜备经,逼于嫌谤,才用不能尽。初,珣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薨,便出京师,诣族弟王献之,曰:“吾欲哭谢公。”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于是直前哭之甚恸。法护,珣小字也。
(《晋书·王珣传》,有删节)
【注】黑头公:头发还是黑的,便已位列三公的人。指一个人年少时即有作为。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B. 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C. 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D. 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非良谋也/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劳师动众/谁谓非逆/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表示成年,但因为体犹未壮,故有如此称谓。
B. 杖节:指执持旄节,古代帝王授予将帅兵权或遣使于四方,给予旄节以凭信。
C. 晏驾:晏,迟;驾,皇帝车驾;晏驾原指宫车迟出,这里隐讳地说帝王不上早朝。
D. 小字:古人的“小字”,就是乳名,比较著名的如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字“寄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珣年少得志,为桓温所赏识。王珣年青时与谢玄一起担任桓温的属吏,桓温对二人敬重有加,认为两人是难得的人才,将来会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
B. 王珣富有才学,为文颇有造诣。皇帝特别委任王珣为尚书令,王珣梦见有人把如椽大笔交予他,他以为这是有大手笔之事的预兆,后王珣之梦果应验。
C. 王珣不计前隙,深切表达哀情。虽然王谢二家有前怨,但在谢安去世时,王珣表达了想去为谢安哭灵的意愿,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但王珣坚持己见。
D. 王珣德能兼备,因时不能尽才。王珣精通经史,拥有众人认可的风流之美,可惜他遭逢艰难的时势,经历坎坷,迫于嫌隙诽谤,未能充分发挥才能。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出珣为豫章太守,珣不之官。除散骑常侍,不拜。
(2)帝雅好典籍,珣与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于是让王珣外调做豫章太守,王珣没有去就职。任命他为散骑常侍,王珣不接受任命
(2)皇帝非常(或向来)喜好典籍,王珣与王恭、郗恢等人一起凭借才学文章而被皇帝亲近。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同处,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特殊句式和句间逻辑关系来断句。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王国宝虽然终将酿成祸乱,但关键在于他的罪行尚未显露,如果事先发起进攻,一定会使朝野大失所望,不是好的计谋。况且我们拥有强兵,私自发兵至京城,调动军队惊动百姓,谁会说这种举动不是叛逆呢?句中,“而发”应该属于前句,“今便先事而发”是一个整体,意为“现在就事先发起进攻”。据此分析可排除AD两项。“窃发”属于后句,“窃发于京辇”是一个整体,意为“私白发兵至京城”。据此分析可排除C项。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
C项,“隐讳说帝王不上早朝”解说错误,晏驾,旧为帝王驾崩的隐讳说法。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
C项,“族弟王献之表示异议”错误,原文“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意为“王献之惊讶地说:‘我期望法护你这样做。’”所以王献之是理解和支持的。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直译为主。基本方法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词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但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
(1)乃:于是;出:外调为官;之:动词,到、去;除:被任命;拜:接受任命。
(2)雅:一向、向来;好:喜欢、喜好;以:凭借;见……于:被动句,表示“被”
【点睛】文言文翻译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参考译文:
王珣,字元琳,是琅琊临沂人。二十岁时与陈郡人谢玄共为桓温的属吏,一起被桓温敬重。桓温曾对他们说:“谢掾在四十岁时,一定拥有使臣所执的旄节。王掾应当作身居高位的青年人。都是难得的人才。”王珣转任主簿。当时桓温筹划治理中原,始终没有安宁的时刻,桓温把军队中机要的事务全部委托王珣办理。文臣武将数万人,王珣全都能认识他们的面孔。王珣跟随桓温征讨袁真,被封为东亭侯,转任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王珣兄弟都是谢氏的女婿,因为猜忌而产生了嫌隙。太傅谢安与王珣断绝婚姻关系,因此两个家族结成冤家。当时的人为了迎合谢安的意旨,于是外任王珣为豫章太守,王珣不去就职。任他为散骑常侍,王珣不接受任命。谢安死后,王珣升任侍中,孝武帝十分信赖他。转任王珣为辅国将军、吴国内史,王珣在郡中受到士人庶族的爱戴。朝廷征召王珣为尚书右仆射,兼领吏部。皇帝向来非常喜好典籍,王珣与王恭、郗恢等人一起凭借才学文章而被皇帝亲近。王国宝向会稽王谄媚,而与王珣等人不和,孝武帝考虑到自己辞世后诸人必定会产生仇怨,因而派遣王恭、郗恢出京担任一方之长,而委任王珣为尚书令。王珣梦见有人给他如椽大笔,梦醒后,他对人说:“这预示着将有大手笔之事。”不久,孝武帝去世,哀册谥议等所有文章,都由王珣起草。隆安初年,王国宝掌握实权,谋议废黜旧臣。王恭赴帝陵谒墓,想杀掉王国宝,王珣制止说:“王国宝虽然终将酿成祸乱,但关键在于他的罪行尚未显露,如果事先发起进攻,一定会使朝野大失所望,不是好的计谋。况且我们拥有强兵,私自发兵至京城,调动军队惊动百姓,谁会说这种举动不是叛逆呢?王国宝如果顽固不改,罪恶遍布天下,这之后我们顺应时人的愿望而除掉他,无须忧虑不会成功。”王恭便打消了原来的想法。隆安四年,王珣因病解职。一年多后,死去,当年五十二岁。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号献穆。王珣神情开朗聪颖,精通经史,具有公私都有所寄望的风流之美。时势艰难,他历经坎坷,饱经风霜。迫于嫌隙诽谤,没有充分发挥才用。当初,王珣与谢安有矛盾,在东都听说谢安逝世,就出都城,到了族弟王献之处,说:“我想去为谢安哭灵。”王献之惊讶地说:“我期望法护这样做。”于是王珣径直去为谢安哭灵且十分悲痛。法护,是王珣的小字。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西江月
苏轼
照野弥弥① 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②。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②层霄:云气。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斜卧绿杨桥,在鸟啼声中醒来,妙在又将展现一幅清晨春景,却留下空白,让读者自己去联想。
D. 词人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表现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15.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答案】14. B 15. (1)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2)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蕴含诗人愉悦、惬意之情。
(3)叠词,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对仗,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是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B项,“借代”错误,“琼瑶”即美玉。这里借以比喻水上皎洁的月色,故是借喻。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艺术手法和妙处的能力。鉴赏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分析句子使用的手法和在诗中的作用,如写出了什么或表现了什么等;②说出这个句子的含意及其描绘了怎样的景象;③点评该句的妙处,如该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或该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等。
“弥弥”,叠词,形容“浅浪”,是水盛的样子。月光照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不但突出了月色之佳,而且也写出了春来河水上涨的景象。“隐隐”,叠词,隐约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放在“横空”中,表现的是宽广的景象。辽阔的天空中隐约有层叠的云朵,宽广的景象不但为明亮皎洁设置了背景,也更加突出了天宇之美。词人在此运用了衬托手法,用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云层,映衬出了月色明亮皎洁之美。两句诗借景抒情,营造出清丽的意境,蕴含诗人愉悦之情。
【点睛】诗歌鉴赏客观题常常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1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指出“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境界,并列出了三类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亡羊补牢”意在告诫人们不要纠结与悔恨过去,而应及时补救、放眼未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表达相似道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表达相似道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答案】 (1). 我决起而飞 (2). 抢榆枋而止 (3). 至人无己 (4). 神人无功 (5). 圣人无名 (6). 悟已往之不谏 (7). 知来者之可追 (8). 东隅已逝 (9). 桑榆非晚 (10).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情景式默写题是名句默写中较难的题型,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古诗文,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素养。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名句名篇,同时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依据题中艺术手法和意境特征、思想情感等关键词准确填写。(1)依据“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容易推知答案;(2)依据“‘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境界,并列出了三类人,分别是”,容易推知答案;(3)依据“不要纠结与悔恨过去,而应及时补救、放眼未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表达相似道理的句子”“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表达相似道理的句子”,容易推知答案;(4)依据“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容易推知答案;。易错字:决、抢、榆、至、谏、隅、期、僮。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一段时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应用爆红,成为这两年最流行的一种新文化形态。这些短小的表演最初以模仿流行歌曲等的“秀”作为基础,形式随意,花样繁多,虽____,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地“表演式”展开生活记录,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短小的片断并不追求很深的意义,而注重某种片刻的“感觉”。比如今天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爽”或“萌”。这当然说不上是高雅的趣味,( ),其中展现出来的活力_____。它所表现的一些积极内容、所传播的“正能量”,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也能让青少年群体____,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史上历来有“文”“野”之分:一方面,文艺精致化提升的功能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草根文化的滋养和丰富也____。“文”要提升“野”,“野”要丰富“文”,这样的规律是文化和文艺发展的必然。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B. 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C. 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D. 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18. 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瑕瑜互见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大有可观
B. 鱼龙混杂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不可或缺
C. 鱼龙混杂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大有可观
D. 瑕瑜互见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不可或缺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它确实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B. 因为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C. 但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D. 因为这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确实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答案】17. C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画横线的句子,一是搭配不当,“表达”与“追求”不搭配,可改为“体现”,故排除AB。
依据第二段“短小的片断并不追求很深的意义”可知,“片断式”是“生活记录”的短视频的特点,故“片断式”应该放在前半句,故排除BD。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瑕瑜互见: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句中“这些短小的表演最初以模仿流行歌曲等的‘秀’作为基础……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是指短视频,从使用对象来看,应该选用“瑕瑜互见”,故排除BC;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不容小觑:不能小看;不能轻视。依据“其中展现出来的活力……”,形容蕴含着很大的活力,故从语境看,应该选用“不容小觑”,故排除AB;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根据“它所表现的一些积极内容……也能让青少年群体……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积极作用”可知,句意指青少年喜欢并乐于接受短视频内容,故用“喜闻乐见”更准确,故排除AB;
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大有可观:很值得一看,也指达到很高的程度。依据“一方面,文艺精致化提升的功能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草根文化的滋养和丰富也……”可知,语境强调草根文化也很重要,故从语境看“不可或缺”更为准确,故排除AC。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注意关联词、表情感态度的动词、形容词、副词以及顿号、分号、破折号等标点,还要注意所填句子的位置,综合相关信息,得出最佳答案。
分析括号中的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可知,这里并没有因果关系,故排除B、D两项;
比较A、C两项,A项强调它是一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C项强调这种现象突然兴起,两者表达的“重心”不同;又因为前句说“这当然说不上是高雅的趣味”,后句应该强调它已经成为有“主流化”趋势的现象,故选A更合适。
故选A。
【点睛】补写句子语言灵活,语境多样。要整体把握语段的话题对象和中心观点,确定补写类型是总揽式补写、结论式补写还是过渡式补写,重点抓住关联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或冒号、分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做到文从字顺,语义贯通,逻辑严密,不超字数。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所谓“字如其人”,写字既体现了一种精神状态,①_____________。历史上多有依人品论书品的论点。汉人认为品评书法首先要品评一下书者。受人尊敬的王羲之、颜真卿都是正面色彩极强的形象,他们刚正阳光的人格魅力,②__________。而曾经当过贰臣的王铎和赵孟颓,则显然不能够如前者那样为所有书法爱好者所崇敬倾心,毋庸深究他们书艺上的高低,单就人格的高下而言则强弱胜负已判矣。可见③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也透露着一种人格品性 (2). ②为他们的书法作品锦上添花 (3). ③书法和书法家的人格有密切关系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第①处结合后面“依人品论书品”可知,透露人品;②
处结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③处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书法和书法家的人格有密切关系。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著名作家带一位做生意的朋友去希腊看阿波罗神殿。到达目的地后,朋友一脸错愕:“难道就是来看六根石柱?还有三根是断的。”作家向他解释说:“这些柱子是古希腊两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标志。其宏伟典雅的美学风格和丰富厚重的文化价值,让它们成为‘会说话’的世界艺术珍品。如今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这样的柱子。很多国家的国会大厦,都依循希腊柱式而建。”但朋友还是认为,辛苦走几个小时山路看一眼光秃秃石柱,拍几张照片留念,这“太不划算了”。看到朋友遗憾连连,作家只好笑笑。
作家和朋友的故事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珍视古迹的价值
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必看的该是它的古迹。去希腊,该看看阿波罗神殿;去埃及,该看看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去法国,该看看巴黎圣母院;来中国,该看看圆明园或长城……
这些古朴的遗迹,并不只有残缺的门柱、蔓延的杂草、肆虐的苔藓。它们是活化石,穿过千年的时光,静静地为我们一窥历史开了一扇小小的窗:建筑的宏大精美、历史的辉煌传奇、文化的创新与积淀、民族的腾飞与发展。即使你的双眼看不真切,至少还能想象和探寻。大明宫的遗迹存在着,我们便能想象盛世的辉煌,圆明园的遗迹存在着,我们便能体会那一场烈火带来的耻辱。看得见的遗迹,将看不见的历史,通过我们的想象,一幕幕地呈现。虽是仅存模糊的旧影,依然震撼人心。
去看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去看看那个盛世王朝所留下的遗迹。对着如阴山如祁连的大汉长平侯之墓,想象当年的鲜衣怒马羽林郎,想象那个融入河朔草原的辉煌背影,想象“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少年豪情。这种令人热血沸腾的体验,会唤醒身上沉眠的汉家魂汉家魄。但也许不用去茂陵,我们也能体会这种感觉。有一些遗迹是看不见的,它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里。汉匈之战所留下的尚武精神,一如儒家文化的尚和精神,从一开始就在我们心里刻下痕迹,成为一个民族的图腾信仰。
看得见的古迹,看不见的古迹,在历史中存活,构成了我们的民族记忆!
曾经参观过我国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以及台湾凤仪书院、龙山寺、安平古堡、东便门、双慈亭、打狗领事馆、台南孔庙。位在凤山区的双慈亭让人印象深刻,双慈亭的外观看起来古色古香,飞檐上的神像和吉祥动物刻得十分精致,栩栩如生。一走进双慈亭,就能看见墙壁上刻画着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龙飞凤舞,令人着迷。
相传,双慈亭是在清朝时期建立的。最初供奉的神明是观音菩萨,后来才加盖前殿,祭拜妈祖。为了感念观音菩萨和妈祖以慈悲渡化众生,因此将原本的名字天后宫,改名为双慈亭。可见,有的古迹就连名字都蕴含着历史文化和信仰习俗等。
我们要珍视古迹,古迹是先人留下的印记,是千金不换的无价之宝。如果没有古迹,我们如何知道古老的传说和先人伟大的古迹?如果没有古迹,我们又怎么了解古代的文化、建筑、习俗、精神?
珍视古迹,才能使历史代代流传!珍视古迹,才能使文化代代绵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通读材料,用关键词句法、以果溯因法、情感倾向法等把握材料中心内容和出题人的观点态度,确定出恰当的立意后才能更好地作文。
材料中著名作家和生意朋友一起看阿波罗神殿,朋友看到的是“古希腊两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标志。其宏伟典雅的美学风格和丰富厚重的文化价值,让它们成为‘会说话’的世界艺术珍品”,是阿波罗神殿对国家、对世界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朋友看到的是“光秃秃石柱”“还有三根是断的”,并觉得“太不划算了”。最后二人没有达成共识,可见根源于二人看问题角度不同,作家看重内在历史文化价值,商人看重利益价值,而看不到神殿的内在价值。考生据此思考,容易得出立意.
立意:
不同的人看问题角度不同;
珍视历史遗迹的价值;
职业不同,看重的价值不同;
认知层次不同的人,很难沟通;
……
素材:
1.加拿大工学院曾为政府设计了一座大桥。但由于设计失误,这座桥交付使用后不久就倒塌了。痛定思痛,该校花钱买下了这座塌桥的全部钢材,加工成数百万只戒指。从此,每年毕业典礼上,每个毕业生都会庄重地领到一枚“耻辱戒指”并戴在左手无名指上。毕业生们牢记戒指上凝聚的教训和希望,工作中精益求精、兢兢业业,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可见,该校在处理塌桥事件时便不是只看经济利益,而是看到这座塌桥的历史意义,才激励了更多的设计者精益求精。
2.《爬墙的虫子》一文写了两个人同时观察一只正在努力爬墙的虫子,结果得到的启发却截然不同。第一个人从中知道了遇到挫折不能气馁,要坚持下去才能成功。第二个人明白了失败后不能只知蛮干,要总结教训,才能实现理想。有人问智者谁对谁错,智者的回答是:他们都十分棒!
3.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这一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的,此后又有多名学者对其进行了发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发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
结构:
本材料可多角度立意,考生要辨析,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有素材可写、有能力写好的立意,注意把握驾驭的文体。如写“珍视遗迹的历史价值”,考生可简析材料,批判商人只重经济利益,引出“珍视古迹的历史价值”的观点。接着可写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王道士不懂得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反面材料,王道士“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而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接着可写西班牙圣家大教堂的几百年断断续续建设,写该大教堂在绘画、建筑、宗教方面的作用;还可写巴黎圣母院起火被焚后的修复,正是对历史文化的看重和尊重。最后再批判商人对阿波罗神殿的看法,联系现实分析我们对古迹应有的珍视态度,结尾点题,再次呼吁。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关键词句法:即在材料中寻找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词句等,抓准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更好地把握主旨,确定立意;2、以果溯因法: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入手立意,是行之有效的立意方法;3、情感倾向法:材料中往往有表明感情倾向的形容词、动词、关联词,把握住这些词的内涵,可以选择出最佳角度立意;4、寓意揭示法:对寓言、童话、漫画等寄寓性材料,须透过材料表象,“由物及人”、“由物及事”地联想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内涵,从而确立论点;5、辨明关系法:审题时要明确材料中人物或事件或行为的主次、轻重,思考其对比或关联关系,从而准确把握材料最佳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