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00 KB
  • 2021-06-04 发布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6课时文言断句限时测试1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第 26 课时文言断句 (时间:45 分钟,分数:30 分) (说明:①文言断句考点题目必做,其他题目酌情选做。②只计文言断句考点试题分数,每小 题 5 分。) 1.(2016 届江西省高安、玉山县第一、临川区第一等九校 2016 届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下面 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娄机,字彦发,嘉兴人。乾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丁母忧,服除,调含山主簿。郡委治 铜城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设庐以处之,器用材植,一出于官,民乐劝趋,两旬告毕。 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机曰:“设得金,将谁归?”迁宗正寺 主簿,请宽恤淮、浙被旱州县。时皇太子始就外傅,遴选学官,以机兼资善堂小学教授..。机日 陈正言正道,又以累朝事亲、修身、治国、爱民四事,手书以献,太子置之坐右,朝夕观省。 随事开明,多所裨益。都城大火,机应诏上封事,力言朝臣务为奉承,不能出己见以裨国论; 外臣不称职,至苛刻以困民财;将帅偏裨务为交结,而不知训阅以强军律。时年七十,丐闲.., 不许。迁右正言兼侍讲,首论广蓄人才,乞诏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军各举将帅边 郡一二人,召问甄拔,优养以备缓急。召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言:“至公可以服天下, 权臣以私意横生,败国殄民,今当行以至公。”又言:“两淮招集敢勇,不难于招而难于处。 若非绳以纪律,课其勤惰,必为后害。”仍请检校权臣、内侍等没入家赀,专为养兵之助。迁 礼部尚书兼给事中,进参知政事。当干戈甫定,信使往来之始,疮痍方深,敝蠹纷然,机弥缝 裨赞甚多。嘉定二年八月,行皇太子册命,机摄中书令读册。数上章告老,帝不许,皇太子遣 官属勉留之。卒,赠金紫光禄大夫,加赠特进。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 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居乡以诚接物,是非枉直判于语下,不为后言,人惮而服之。称 奖人才,不遗寸长,访问贤能,疏列姓名及其可用之实,以备采取,其所荐进,亦不欲人之知 也。机深于书学,尺牍人多藏云。 (选自《宋史·娄机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 B.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 C.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 D.机初登/第其父寿戒之曰得官/诚可喜然/为官正自未易尔/机抚其弟栋/卒为善士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乾道”为年号,汉代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追称“元狩”以前年号 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 B.“进士”,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 甲称“同进士出身”。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C.“教授”是我国古代的学官名称,宋代除宗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 的州、县均置教授。 D.“丐闲”文中是指请求辞官归家,类似的提法还有“乞休”“乞骸骨”等,而“致仕” 是指出来做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娄机为政有方,体恤民情。他治理铜城堤岸时,为民工置建房屋,提供工具,升为宗正 寺主簿,还请求朝廷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 B.娄机为人正直,关心国事。做皇太子老师时,向皇太子陈说正直道理,并上密奏章陈述 将帅专权,对军纪的管理松懈,不训练检阅军队。 C.娄机重视人才,富有远见。他提出广泛储备人才,请求下诏从侍从、台谏、学士等分别 选拔可担任边州将帅的一二人,以行危急之事。 D.娄机为人诚恳,做事严谨。对是非曲直,他当面判断,事后从不再说;赞人全面,不遗 漏特长;造访贤能者,列出其可任用的事实,以供选拔之用。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改知西安县,巨室买地为茔域,发地遇石,复索元价。 ②若非绳以纪律,课其勤惰,必为后害。 2、(2016 届海南省海口市湖南师大附中海口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 性素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太宗甚礼遇之。常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①司.晨,惟 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 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 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 以妾兄为宰执。”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后又密遣无忌苦 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 “东宫器用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 也!”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②。魏徵谏曰:“昔 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 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 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 臣矣。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 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将大渐③,与太宗辞诀, 曰:“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 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 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 〔注〕①牝鸡:母鸡。②长公主:古代皇帝册封自己的姐妹为长公主。资送:嫁妆。③大 渐:病危,处于弥留之际。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司:掌管。 B.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 豫:参与。 C.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 逊:谦逊。 D.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 怿:欢喜。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 /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B.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 /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C.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 /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D.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 /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孙皇后爱好读书,知书达理。她谨遵礼法,受太宗礼遇。太宗想和她讨论赏罚之事, 她认为妇人不可参与政事,拒绝回应太宗所谈话题。 B.长孙皇后谨慎自律,极力抑制外戚。她吸取汉朝吕家、霍家的前车之鉴,不愿自家兄弟 子侄遍布朝廷,曾想方设法推脱了兄长的宰执之任。 C.长孙皇后为人大度,敬重正直大臣。魏征曾建言减少她亲生女儿长公主的嫁妆,她不仅 不生气,还私自派遣使者赏赐魏征,表彰他的正直。 D.长孙皇后节俭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她在世时所穿衣物所用物品,仅仅够用就行;临死 前还向太宗表明节俭下葬之愿,不想劳费天下百姓。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 ②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 3、(2016 届山东省枣庄第八南校区高三 1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 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 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 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 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 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日:“范中行氏尊 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 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 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 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 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 B.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 C.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同“仇”,仇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登高以.望,太息而叹 秦人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 C.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B.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 而下士。 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 贤臣就好了。 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 能够尊贤用贤。 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 不能去”而导致灭亡。 (5)把文言文阅读中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②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4、(2016 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嘉祥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以下小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董其昌,字.元宰,松江华亭人。举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俊以教习 卒官,其昌请假,走数千里,护其丧归葬。迁授编修。皇长子出阁,充讲官,因事启沃,皇长 子每目属之。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 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 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 归。起山东副使、登莱兵备、 河南参政,并不赴。 光宗立,问:“旧讲官董先生安在?”乃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擢本寺 卿,兼侍读学士。时修《神宗实录》,命往南方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其昌广搜博征,录成三 百本。又采留中之疏切于国本、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者,别为四十卷 。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寻转 左侍郎。五年正月,拜南 京礼部尚书。时政在奄竖,党祸酷烈①。其昌深自引远,逾年请告归 。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居三年,屡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 十有三。赠太子太傅。福王时,谥文敏。 其昌天才俊逸,少负重名。初,华亭自沈度、沈粲以后,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 莫如忠及子是龙皆以善书称。其昌后出,超越诸家。始以宋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 。其画集宋、 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潇洒生动,非人力所及也。四方金石之刻,得其制作手 书,以为二绝。造请 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精于品题,收藏家得片语只字 以为重。性和易,通禅理, 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人撅之米芾、赵孟頫云。同时以善书名者 ,临邑刑侗、顺天米万钟、晋江张 瑞图,时人谓刑、张、米、董,又曰南董、北米。然三人者 ,不逮其昌远甚。 (选自《明史·董其昌传》) 【注】①党祸酷烈:此处指明朝东林党人受到宦官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 詹事府事/寻转左侍郎 B.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 詹事府事/ 寻转左侍郎 C.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 詹事府事/ 寻转左侍郎 D.仿史赞之例/每篇系以笔断/书成表进/有诏褒美/宣付史馆/明年秋/擢礼部右侍郎/协理 詹事府事/ 寻转左侍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是古人入学时取,通常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也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 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礼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其长官为礼部尚书,主要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 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疏”在文中指古代一种重要文体,用于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疏还可指对古书的 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D.“致仕”在文中意为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 词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A.董其昌为人仗义,礼部侍郎田一俊教习庶吉士,死在任上,董其昌为此事请假,奔走数 千里路程, 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里安葬。 B.董其昌很正直,他担任南京礼部尚书时,看不惯宦官把持朝政,对东林党人残酷迫害, 就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 C.董其昌做事很踏实,修撰《神宗实录》时,朝廷派他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 事,他搜 集记录了三百多本,受到皇上褒奖。 D.董其昌有多种才能,擅长书法、绘画、书画鉴赏,还精于禅理,并取得很大成就,人们 把他比作 米芾、赵孟頫,后又称他为“南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 ②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5、(2016 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郎,复举 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俄又举进士,王祐典 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故事.., 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迁太子左 赞善大夫,以官称与父名同,辞,不许。太平兴国二年,知乾州,会李飞雄诈乘驿称诏使,事 败伏法。太宗以若拙与飞雄父若愚连名,疑其昆弟..,命殿直卢令珣即捕系州狱,乃与若愚同宗, 通家非亲,不知其谋,犹坐削籍流海岛。岁余,起授卫尉寺丞、知陇州。四年,复旧官。 以政 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 之改右补阙。时诸王出阁,若拙献颂称旨,召见,赐绯鱼,同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 尝诣阙言边事,太宗嘉之。又同掌水陆发运司。雍熙三年,假秘 书监使交州。 先是,黎桓制 度逾僭。 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是桓听命, 拜诏尽恭。燕飨日,以奇货异物列于前,若拙一不留眄。取先陷蛮使邓君辩以归,礼币外, 不受其私觌。使还,上谓其不辱命。迁起居舍人,充盐铁判官。淳化二年,出为两浙转运使。 契丹寇边,改职方员外郎,徙河北路,赐金紫。五年,直昭文馆,迁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 若拙质状魁伟,尚气有干才,然临事太缓。宰相以为言,罢使知泾州。至道二年,黎桓复侵南 鄙,又诏若拙充使,至,则桓复禀命。使还,真宗嗣位..,召见慰问,进秩金部郎中。咸平初, 同知贡举,被疾,改右谏议大夫。车驾北巡,判留司御史台。明年,使河朔按边事,知升、贝 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 (节选自《宋史•李若拙传》)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的“字”,是男子 20 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 15 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 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B.“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C.“昆,兄也”所以“昆弟”就是兄弟的意思,也可以比喻亲密友好,文中是后一种意思。 D.“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 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B.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 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C.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 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D.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几/御史 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若拙机敏渊博,深受众人赞赏。他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王祐将他列在上等,并任命 他为密州防御推官,后来他又因科考成绩优异而得到皇帝称赞。 B.李若拙谨遵孝道,非常敬重父亲。在父亲做符彦卿幕府时,他在身边侍养;后来他被升 为太子左赞善大夫,但因官名与父名相同而推辞,但未被允许。 C.李若拙廉洁守正,奉诏不辱使命。他曾出使平息边患,黎桓在宴会上将奇货异物陈列于 前,他连一眼都不看,礼币之外,不接受私自赠品。 D.李若拙才干非凡,政绩十分突出。他先后被提拔担任过监察御史、起居舍人、主客郎中 和江南转运使等职务,这与他的尽职尽责和工作绩效是分不开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 ②若拙既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礼,繇是桓听命,拜诏尽恭。 6、(2016 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题。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 以治行闻。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 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 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 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 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 使,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 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 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 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 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 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请自今藩镇幕僚, 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 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 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 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城平,以衎权知州 事。归朝,权知开封。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 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 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宋史·列传二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 也/俄废枢密院 B.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 也/俄废枢密院 C.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 也/俄废枢密院 D.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 荐也/俄废枢密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褐”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 比喻开始进入仕途。缙绅,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原意 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 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B.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 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 C.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意思。因年老、身 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填沟壑”。柤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 式,祭祀祖先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 。 D.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遇父母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 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权知开封”中的“权知”是“暂且管 理”的意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衎曾因向符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推官, 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B.颜衎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 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 C.父亲去世后,颜衎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后又两次上疏请求,最终得 到皇帝褒奖,与母亲回家了。 D.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最 后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4)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②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 参考答案 1.【答案】 (1)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 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发语词、句 末语气词、时间词等),借助句式,借助修辞(对偶、排比、顶针、反复等),借助对话 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该句可以从“主语”入手——“其父”。 从语法、虚词、句式、文言知识等判断。 【考点定位】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 B (2)D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学常识。D“致仕”也是指请求辞官归家。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 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 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3)B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 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 高等等。B“将帅专权”有误,应是“将帅和手下的偏将副将结党,不知训练检阅军队加强 军纪”。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①改任西安县知县,有大户人家买地作坟场,掘开地碰到石头,又要索回原价。( “巨 室”、“发”、“元”各 1 分;句意“知西安县”“买地为茔域”各 1 分)②如果不用纪 律来约束,并考核他们的勤勉懒惰,他们一定会成为后患。(“绳”、“课”、介词结构 后置 ,各 1 分;句意“其勤惰”“必为后害”各 1 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 “巨室”、“发”、“元”各 1 分;句意“知西安县”“买地为茔域”;(2)“绳”、“课”、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介词结构后置 ,各 1 分;句意“其勤惰”“必为后害”。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娄机字彦发,是浙江嘉兴人,乾道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盐官县尉。(不久)母亲去世, 娄机为母亲守孝,服丧期满,被调任含山县主簿。州府委派他治理铜城堤岸八十四处,当时在 这里服役的民工有三千多人,娄机建房屋给他们居住,工具木料一概由官方供给。(措施实行 后)百姓都非常乐意工作,二十天宣告完工。改任西安县知县,有大户人家买地作坟场,掘开 地碰到石头,又要索回原价。娄机说:“假如挖到金子,那将归谁?”升为宗正寺主簿,请求 朝廷抚恤淮、浙两路遭旱灾的州县。当时太子出宫跟老师学习,朝廷选择学官(老师),让娄 机兼任资善堂小学教授。娄机每天对太子陈说正直道理,又将历代侍奉双亲、修养身心、治理 国家、爱护百姓的事,手抄献上,太子把它放在座位旁边,每天早晚观看自省。遇事翻看了就 明白,多有帮助。京城大火,娄机奉诏上密封奉章,强调说朝廷官员专事奉承,不能提出自己 的见解从而对国家政策有所裨益;地方官员不称职,以致苛刻而使百姓财用困乏;将帅与偏将 副将专事结党,却不知训练检阅军队加强军纪。娄机时年七十岁,请求退休,皇上不允许。升 为右正言兼侍讲,首先提出广泛储备人才,请求下诏令从侍从、台谏、学士、待制、三牙管军 中各举荐可充边州将帅的一二人 ,(并由)皇上召问选拔,享受优厚待遇以行危急之事。被任 命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娄机说:“公正可以使天下信服,有权势的大臣因为私心膨胀, 败坏国家伤害百姓,现在应该实行公正之道。”又说:“两淮招募勇猛的士兵,最困难的事不 是招募新兵,而是管理军队。如果不用纪律来约束,并考核他们的勤勉懒惰,他们一定会成为 后患。”便请求查核权势大臣、内侍太监等人没有收入官的家产,专门作养兵费用。升为礼部 尚书兼给事中,进参知政事。当时正是战争刚刚停止,信使开始往来,战争所造成创伤最严重, 破败坏损到处都是的时候,娄机提出了很多弥合创伤有助于国政的政策。嘉定二年八月,朝廷 颁布册立皇太子的诏命,娄机代理中书令宣读册命。娄机多次上疏请求辞职,皇帝不同意,皇 太子派属官极力挽留他。娄机去世后,被追封金紫光禄大夫,加赠特进。娄机进士登第之初, 父亲娄寿告诫他说:“能够做官虽然是值得祝贺的事,但做官真正是不容易啊!”娄机抚育弟 弟娄栋,他最终成为有道德的人。娄机居住在乡里时诚恳待人接物,是非曲直当面判断,事后 从不再说,人们都非常畏惧而信服他。他夸赞人才,不遗漏任何一点点特长,访问有德行有才 能的人,都会将他们的姓名及其可以任用的事实记录排列出来 ,以供选拔,他所举荐的,也不 想让人知道。娄机精通书法,书信大多被人收藏。 2【答案】 (1)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C 项,“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中的 “逊”如解释为“谦逊”,就与后面的“职”不搭配;根据前文“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 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后文“太 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可以得知长孙皇后不愿让哥哥高官厚 禄,故“逊”应解释为“辞让、退让”。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妾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 费天下为有识者笑”,这句话的大意是:妾活着既然没有对时世有益,现在死了也不能厚 葬。况且葬就是藏,是想让人看不见。自古圣贤的人,都崇尚节俭薄葬。只有无道的乱世, 才大起山陵,劳动耗费天下人,被有见识的人嘲笑。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 断句,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名词(包括专有名词)、动词进行断句,比如“妾”“葬者” “圣贤”“无道之世”“有识者”,动词“生”“死”“费”“藏”“不见”“崇”“ 起”, 被动句“为……笑”。“且”是断句标志。“大起山陵”的主语是“无道之世”而非“世 (人)”。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3)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 项“魏征曾建言减少她亲生女儿长公 主的嫁妆,她不仅不生气,还私自派遣使者赏赐魏征”说法有误,原文为“后所生长乐公 主,太宗特所钟爱”“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因此她女儿应是“长 乐公主”;且不是“私自派遣使者”。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1)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太宗特别钟爱她,等到将要出嫁,皇帝敕令主管部门(主 管官员)嫁妆比长公主多一倍。(大意 2 分。译对“出降”“所司”“倍于”三处各给 1 分。) (2)采纳忠言,百姓(社会)就会安宁;阻塞(拒绝)忠言,政事就会紊乱。衷心希望陛下清 楚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天下人将幸运之极。(大意 2 分。译对“俗”“杜”“详”三处各 给 1 分。) 【试题分析】翻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出降”,出 嫁‘“所司”,主管部门(主管官员);“倍于”,比……多一倍。第二句中,“俗”, 百姓(社会);“杜”,阻塞(拒绝);“详” 清楚明白。同时要关注句中的人名、官职 等专有名词,比如“后”“长乐公主”“太宗”“陛下”“天下”。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唐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皇后小时候 喜欢读书,即使匆忙之中也一定遵循礼仪规则。生性朴素节俭,凡是所穿衣服所用物品,只取 所需罢了。太宗很是礼遇她,常和她讨论到赏罚的事情,皇后回答说:“母鸡在清晨打鸣,这 个家庭就要破败。我是妇道人家,怎么敢干预听闻国家政事呢?”太宗一定要和她说,皇后最 终没有回答他。当时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一直与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辅佐太宗的开国元勋。 太宗把他当做心腹,让他在寝宫出入,准备把朝政托付给他。皇后坚决不同意,经常利用机会 奏报说:“我已经是皇后,尊贵已极,实在不愿兄弟子侄出现在朝廷上。汉代的吕家霍家,可 以作为深刻的教训。我只愿圣朝不要让我的哥哥成为宰相。”太宗不听,最终任命长孙无忌为 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皇后又私下让长孙无忌苦苦请求辞职,太宗不得已同意了, 改授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皇后才感到欢喜。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对皇后说:“东宫器 用缺少,想奏请添置。”皇后不听,对太子说:“作为太子,所担忧的应是品德没有养成,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名没有远扬,怎么担忧器具物品缺少呢!”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太宗特别钟爱她,等到将要 出嫁的时候,皇帝命令有关部门准备的嫁妆比长公主多几倍。魏徵劝谏说:“昔日汉明帝时, 将封赏皇子,皇帝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同先帝的儿子一样呢!’我们称呼长公主,确是因为 她比公主尊贵,感情虽有差别,道义上却无等级区别。如果让公主礼超过了长公主,道理上恐 怕不行,希望陛下三思。”太宗退朝以后把他的话告诉了皇后,皇后叹息说:“曾经听说陛下 重用魏徵,却不知道其中缘故。现在听了他的劝谏,确实是一个能用道义限制主上私情的大臣, 他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皇帝采纳忠言,那么社会(百姓)就会 安宁;如果皇帝拒绝忠言,那么朝政就会紊乱。衷心希望陛下清楚地明白这个道理,那将是天 下幸事。”皇后因此请求派遣中使带了五百匹帛,到魏徵家来赏赐给他。贞观八年,皇后跟随 太宗来到九成宫,染病生命垂危。即将离世,与太宗告别说:“妾活着既然没有对时世有益, 现在死了也不能厚葬。况且葬就是藏,是想让人看不见。自古圣贤的人,都崇尚节俭薄葬。只 有无道的乱世,才大起山陵,劳动耗费天下人,被有见识的人嘲笑。只请求就着山形埋葬我, 不用起坟,不用棺材,所必需的器物服饰,都用树木泥瓦,节俭送终,这就是您不忘我了。” 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在立政殿过世,那时年龄三十六岁。 3【答案】 (1)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B 项,可联系上文具体语境“范中行氏尊贤 而不能用也”得出,“贱”认为……是低贱的,轻视,意动用法。故选 B。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A 项,前一个为连词,表修饰;后一个为介 词,用。B 项,前一个为代词,他的;后一个为语气副词,难道。C 项,前一个为连词,于 是、就;后一个为介词,趁机。故选 D。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3)C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例如,者、也;还可根据名词作主语或宾语来 断句,例如,丑妇等。C 项,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 邪枉所憎也。故选 C。 【考点定位】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 E 级。 (4)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的分析能力。可将选项分别带入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判断, B 项,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了。故 选 B。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5)①想要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的君王,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 地对待士人。(定语后置,1 分;平定,治理/使……太平安定,1 分;垂,使……流传,1 分;下,谦虚地对待,1 分;句意 1 分)②知道厌恶历史上那些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 却不去追求、学习历史上那些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 人的行为没有差别。(所以,……的方法,1 分;未有异乎,与……没有不同,1 分;却走, 倒退着跑,1 分;逮,到,追上;句意 1 分) 试题分析: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补出省略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平定,治理/使……太平安定;垂,使…… 流传;下,谦虚地对待;所以,……的方法;未有异乎,与……没有不同;却走,倒退着 跑;逮,到,追上。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的君王,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 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 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 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 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 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 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 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 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 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 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 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 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你的士中见到了有过失的人。”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 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 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 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 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 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 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没有永远安定的国家,没有一直自觉的人民;得到贤能的人才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贤能 的人才国家形势就会变得危急甚至国家灭亡,自古至今,没有不这样的。明镜是用来清晰地反 映外物,过去是用来认识现实的。知道厌恶那些历史上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去追求、 学习那些历史上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 4【答案】 (1)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 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发语 词、句末语气词、时间词等),借助句式,借助修辞(对偶、排比、顶针、反复等),借 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D“例”为名词,作“仿”的宾语, 不应与前面断开;“笔断”是笔写的断语,即文字结论,附在每篇之后,故应与前面合在 一起; “褒美”为皇帝“召”意,应为“有诏褒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4 (2)A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学常识。A 项,“入学”误,“字”是古人成年时取。古代男子 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 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旧五代史·周书·王峻传》:“ 太祖 虽登 大位,时以兄呼之,有时呼表字,不忘布衣之契也。”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3)B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 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 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 任意拔高等等。B“对东林党人加以援手,从而受到牵连被贬”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是 说他遇事则远远躲开,并请假回乡,并没有受到牵连被贬。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①他不谋求私情(宴请嘱托),受到有权势人的怨恨,他们唆使数百个生儒闹事,捣毁了 他的衙门。(“徇”“为……所”“嗾”“鼓噪”各 1 分,句意 1 分。) ②每天都有许多 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 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造请”“尺素短札”、省略、“宝”各 1 分, 句意 1 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 “徇”“为……所”“嗾”“鼓噪”各 1 分,句意 1 分;(2)“造请”“尺素短札”、省 略、“宝”各 1 分,句意 1 分。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董其昌,字元宰,是松江府华亭县人。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改为庶吉士。礼部侍郎田一 俊教习庶吉士,死于任所,董其昌请假,奔走数千里路,把田一俊的灵柩护送回乡安葬。回来 以后,被任为编修官。皇帝的长子就学读书,董其昌充任讲官,他在讲书中根据史事随时对他 进行启发诱导,皇长子不时报以会心的一瞥。由于董其昌未按执政大臣的意志行事,被外任为 湖广副使,董其昌称病回乡。后来起用,官得原职,提督湖广学政。因他不谋求私情(宴请嘱 托),受到有权势人的怨恨,他们唆使数百个生儒闹事,捣毁了他的衙门。董其昌当即上奏朝 廷,请求离职,皇帝不允许,下令有关部门对闹事的书生审查处治,董其昌最终辞职回乡。朝 廷起用他为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他都不去上任。 光宗即位后,问道:“原来的讲官董其昌先生现在在哪里?”于是朝廷征召他为太常少卿, 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提升为本寺卿,兼侍读学士。当时修撰《神宗实录》,派他去南方 搜集神宗朝时大臣的奏章和遗闻逸事。董其昌广泛搜集征召,记录有三百本之多。他又选择没 有批复的奏章中有关太子、藩封、人才、风俗、河渠、食货、吏治、边防的论述,分门别类, 录成四十卷。他仿效史书论赞的体例,每篇之后都附以自己的论断。书编成后,上表进呈,皇 帝下旨,加以褒奖,命交给史馆备用。第二年秋天,提升他为礼部右侍郎,协助管理詹事府事 务,不久转为礼部左侍郎。天启五年正月,被授予南京礼部尚书。当时朝政被宦官把持,对东 林党人残酷迫害,董其昌遇事则远远躲开,过了一年即请假回乡。崇祯四年,起用为原官,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5 管詹事府事务。过了三年,多次上奏请求退休,皇帝下旨给他加太子太保衔准予退休。又过了 二年就去世了,终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子太傅。福王在位时,赠谥号为“文敏”。 董其昌天资过人,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声望。当初,华亭地方的人物,从沈度、沈粲以后, 南安知府张弼、詹事陆深、布政使莫如忠及其儿子莫是龙,都以擅长书法著称。董其昌后起, 超越各家。他起初学习米芾,后自成一体,名闻外国。他的绘画,汇集宋、元各家的长处,按 照自己的意愿作画,形成潇洒生动的画风,这不是人力可以达到的。四面八方的金石刻词,如 果能得到他的撰文和书丹,被认为是“二绝”。每天都有许多人来求书画,(他的)一小幅画 或一封短信,流传到社会上,人们竞相购买珍藏他的书画和书信(把他的书画和书信当作宝贝)。 他又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家得到他有关的片言只字,都十分重视。他生性平和,平易近人,精 通佛理,谈吐高雅,整日无一句世俗语。人们把他比作米芾、赵孟頫,同时以书法著名的人, 有临邑的邢侗、顺天的米万钟、晋江的张瑞图,当时人称之为邢、张、米、董,又称之为南董、 北米,但其他三人,成就远不及董其昌。 5【答案】 (1)C 试题分析:“故事”在此文中是“惯例”的意思。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B 试题分析:以政闻,超授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政弛,又徙若拙通判焉,未 几,御史中丞滕中正荐之,召归台,顷之,改右补阙。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3)A 试题分析:改任他为著作佐郎是因为“太祖赞赏他的机敏渊博”。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1)李若拙因为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上书为自己陈述,参知政事厌恶他,让他出任监 商州坑冶。(2)李若拙入境后,就派身边人以臣子应有的礼仪劝告,从此黎桓听从,接受 诏书的态度极其恭顺。 试题分析:重点词语:“以”“自陈”“出”“既”“戒”“以臣礼”。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亲李光赞,曾任贝、冀观察判官。李若拙起初靠父荫补任 太庙斋郎,又考取拔萃科,被任命为大名府户曹参军。当时符彦卿在军镇,李光赞在其幕府, 李若拙得以侍养父亲。很快他又考中进士,王祐当时主持科举,他将李若拙列在上等,李若拙 被任命为密州防御推官。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赞赏他的机敏渊博,改任他为著作 佐郎。按惯例,考中制策者要被委任为拾遗、补阙。李若拙因为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上书为 自己陈述,宰相厌恶他,让他出任监商州坑冶。后来升为太子左赞善大夫,因官名与父名相同, 推辞,没有得到允许。太平兴国二年,任乾州知州,适逢李飞雄诈乘官府驿站车马,称自己是 送诏的使臣,事情败露被依法惩处。太宗因李若拙与李飞雄父亲李若愚名字相连,怀疑他们是 兄弟,就命殿直卢令珣将他抓捕关进州狱,后来知道他与李若愚同宗,但已非亲族,不知其谋, 但仍被革去官职流放海岛。过了一年多,才起用他为卫尉寺丞、陇州知州。太平兴国四年,恢 复原有职务。以政绩突出闻名,越级委任为监察御史、通判泰州。同帅宋偓年老疏于政务,又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6 调李老拙前往担任通判。不久,御史中丞滕中正举荐他,召他回御史台。很快,他被改任为右 补阙。当时诸皇子出就封国,李若拙献颂,皇帝很满意,接见了他,赏赐给绯鱼,任命他为同 勾当河东转运兼云、应等八州事。曾前往京城奏报边境情况,太宗表扬了他。又任命为同掌水 陆发运司。雍熙三年,以秘书监名义出使交州。此前,黎桓的规格超过了应有的标准。李若拙 入境后,就派身边人以臣子应有的礼仪劝告,于是黎桓听从,接受诏书的态度极其恭顺。宴会 那天,黎桓将奇货异物陈列于前,李若拙一眼都不看,只取了以前被扣押的使臣邓君办回朝, 礼币之外,没有接受私自赠品。出使回来,皇上认为他不辱使命。升任起居舍人,充任监铁判 官。淳化二年,出朝任两浙转运使。契丹侵入边境,改任职方员外郎,调任河北路,赏赐金紫。 淳北五年,在昭文馆任职,升职为主客郎中、江南转运使。李若拙身材魁伟,崇尚气节,有才 干,但处理事务太慢。宰相因此替他说明,免去转运使,任泾州知州。至道二年, 黎桓又入侵 南部边境,朝廷又下诏令李若拙出使,到后,黎桓又服从朝廷。出使回来,真宗即位,召见慰 问,进级为金部郎中。咸平初年, 任同知贡举,患病,改任右谏议大夫。皇帝北征,任判留司 御史台。第二年,出使到河朔巡视边境事务,又任升、贝二州知州。咸平四年去世,享年五十 八岁。 6.【答案】 (1)B 试题分析: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 “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C 试题分析:“填沟壑”是死的自谦的说法,“柤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祀 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 。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3)D 试题分析:应是“担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4)⑴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诉讼。⑵守丧期满,(皇帝)下 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朝,颜衎以腿脚有病为由推辞不去。 试题分析:重点词语:“以”“故”“寻”“服除”“津遣”“赴阙”“辞”。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颜衎,字是祖德,兖州府曲阜人。小时候学习刻苦,研读《左氏春秋》。五代时梁朝龙德 年间科举考试及第,脱去布衣,开始进入仕途,担任北海主簿,靠政绩而闻名。五代时后唐天 成年间,颜衎做邹平县令。符习当初镇守天平,用书信告诉所辖城邑的官员不要聚敛财物作为 贺礼。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诉讼。符习立刻召来颜衎用鞭子 打了他,幕僚和下属都认为是羞辱了正直的人,符习很后悔,立即上书推荐颜衎做了观察推官, 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长兴初年,皇上下令任命颜衎做太常博士,符习极力上奏挽留颜衎。 符习退休,颜衎也回家奉养双亲。 不多久,房知温镇守青州,又征召颜衎做了幕僚。房知温阴险固执,聚敛的财物多是违法 的,颜衎常常极力劝谏,不考虑后果。晋祖进入洛阳,房知温依仗兵力强而非常傲慢,颜衎劝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7 说他向晋祖进贡。房知温能有好的结局,全是颜衎的功劳。房知温的儿子不聪明,颜衎劝说他 们用十多万的家财献给晋祖。晋祖很赞赏他们,这也是颜衎的功劳。不久颜衎被提拔为都官员 外郎,充任东都留守判,后改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管理州中事务。过了半年,收到家中的书 信,得知父亲在青州身患重病,颜衎没有奏报就辞去官职回家侍候父 亲,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过了一年多,父亲病得不能起床,颜衎亲自捧屎捧尿,从没有一点倦怠。晋祖听说后,召他为 工部郎中,接连派使者催促他到朝廷,颜衎推辞说“我没有其他才能,不知道什么人误传让您 听说。希望能让我回家,遂了我奉养双亲的愿望。”晋祖说:“我本来就了解你,不是其他人 推荐的。”不久废除了枢密院,凭着原来的官职参加朝会。过了一年,又上书请求回家侍奉双 亲,被授予青州行营司马。后父亲去世,非常哀痛。不久又被召做了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 母亲年老为由恳请辞官,晋祖下诏让他保有现在的官职。开运末年,授予左谏议大夫,暂且代 管河南府,又拜为御史中丞。经过战乱之后,朝廷中纲纪混乱,颜衎执政却很有神采。曾经进 言说:“刚出任御史的人,又接着兼任边远州郡的幕宾佐吏,再有因为个人的原由和小事请求 到外地任职,州郡中缺少参拜的礼节,进出没有风纪法度,担心会渐渐地让各地州郡轻视,百 官失去 了遵循的标准。请求从今以后各藩镇的幕僚不能担任御史以上的官职;即使是亲王和宰 相出镇,也不能奏请出任幕宾。不是接受皇帝命令下去巡查,不得擅自出京,从此不能管理杂 务。”下诏只有征召做幕宾的还和以往一样,其余的都按颜衎的提议。又上表请求回家奉养老 母,被改任户部侍郎。颜衎坚决请求辞官,皇帝下诏赞扬了他,然后颜衎与母亲回到老家。 五代汉朝乾祐末年,颜衎母亲去世。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 朝,颜衎以腿脚有病为由推辞不去。周朝广顺初年,起用他做尚书右丞,不久做了端明殿学士。 周太祖征讨兖州时,驻军城下,派颜衎前去曲阜到孔庙祭祀。攻克兖州后,让颜衎暂且管理兖 州。太祖回朝后,又让颜衎暂时管理开封。当时王峻把持朝政,颜衎和陈观都是由王峻推荐的。 等到王峻倒台,陈观贬官,颜衎被免去其他职务,只任兵部侍郎一职。显德初年,上书请求辞 官,又任命他为工部尚书,退休后回到家乡,朝廷官员都到京城门外给他送行,达官贵人很多, 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很荣耀。建隆三年春天,死在家中,享年七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