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0 KB
  • 2021-06-04 发布

河北省唐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唐山市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共39分)‎ 一、基础积累 ‎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瞋目(chēn) 攒射(cuán) 否泰(pǐ) 虚与委蛇(yí)‎ B. 桀骜(ào) 屋椽(chuán) 逶迤(yí) 寥(liáo)若辰星 C. 旸谷(yáng) 訾詈(lì) 炽烈(zhì) 冯(píng)虚御风 D. 慰藉(jí) 愤懑(mèn) 搽粉(chá) 琅琅(láng)上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识记的能力。对于一些易错字音字形,需课下仔细识记,也可总结一些易读错的字音易写错的字形进行强化识记;字音字形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B项,寥若辰星,应写作“寥若晨星”;‎ C项,炽,应读作chì;‎ D项,藉,应读作jiè。‎ 故选A。‎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六月的校园弥漫着不舍与忧伤,九月的校园又充满了青春与朝气。亲爱的母校在这吐故纳新之中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②钱老在领奖时说道:“我本人只是沧海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美国高举大棒,在世界范围内制造不稳定因素。面对正义国家的指责,依然振振有词,充分表现出虚伪与虚弱的一面。‎ ‎④著名诗人、学者流沙河仙逝。先生一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安之若素,他的诗歌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⑤‎10月4日晚,香港遭遇四个月来最惨烈、最惊心的一夜。香港十四个区全部遭到了暴乱分子的疯狂袭击,真是骇人听闻啊。‎ ‎⑥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开园以来,来此“打卡”的市民趋之若鹜。遛弯儿的老人有之,拍婚纱照的新人有之,嬉戏的孩童亦有之。‎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②⑤⑥ D. ①④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的能力。成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另外,还要看看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 ‎①吐故纳新: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句中通过“六月的校园”“九月的校园”意欲表达时光的流逝,用“吐故纳新”不正确。‎ ‎②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句中钱老用“沧海一粟”谦称自己的渺小,使用正确。‎ ‎③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句中用于美国面对“正义国家的指责”强词夺理,使用正确。‎ ‎④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句中没有出现“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的语言环境,使用“安之若素”不正确。‎ ‎⑤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句中用于表达香港十四个区遭到暴乱分子的疯狂袭击,使用正确。‎ ‎⑥趋之若鹜:多比喻许多人争着追逐不好的事物。句中用于表达人们到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锻炼游玩,不正确。‎ 故选B。‎ ‎【点睛】作答成语类题目,考生需对成语本身含义、使用范围、情感色彩特别重视。成语应用需要结合语境,不能一味强记。归纳解答成语题的几个注意点,褒贬失当、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轻重不当、谦敬错位、修饰失当等,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多年来,国图旨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为目的,积极践行“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理念,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B. “十三五”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切忌不能落下一个贫困乡镇、一个贫困村庄、一个贫困群众。‎ C.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经过精心谋划与周密部署,打击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在全国展开,大批违法违规的房地产业务机构被查处和曝光。‎ D. 彰显唐山历史文化、地域风情、城市精神的唐山展园在河北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上力压群芳,获得组委会最高奖项。这是唐山首次获此殊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语病类题目,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等。‎ A项,杂糅;“旨在……为目的”错误。‎ B项,否定失当;“切忌”或“不能”删掉一个。‎ C项,中途易辙;把“经过”放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前面。‎ 故选D。‎ ‎【点睛】高考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平时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辨析病句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3、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4、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大肠和小肠是“通往身体的门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乏有助于消化和分解脂肪的膳食纤维。‎ ‎①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 ‎②快餐红肉等高脂饮食不断增加 ‎③每天不停地消化食物,吸收养分 ‎④而当今许多人食谱中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 ‎⑤蔬菜水果摄入较少 ‎⑥因此肠道状态的好坏对健康至关重要 A. ③⑥④①⑤② B. ④①③⑥⑤② C. ③⑥④①②⑤ D. ④①③⑥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作答时,分析各句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再进行排序。‎ 横线前面说话题是“大肠和小肠”,③⑥表述内容紧承前句,都与“肠道”有关,其中⑥是表示总结的句子,后面应该出现句号,所以⑥放在③的后面,排除BD;②“快餐红肉等高脂饮食不断增加”对应着前面①句中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⑤“蔬菜水果摄入较少”对应着①句中的“蔬菜水果摄入较少”,所以②放在前面,⑤放在后面,排除A。‎ 故选C。‎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若不阙秦(《烛之武退秦师》) 舞幽壑之潜蛟(《赤壁赋》)‎ B. 箕踞以骂曰(《荆轲刺秦王》)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C. 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 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D. 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能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A项,阙,使动用法,使……减少;舞,使动用法,使……舞动。‎ B项,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双脚张开;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C项,迟,意动用法,认为……迟;齐,意动用法,把……视为等同。‎ D项,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事物;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故选D ‎6.下列各组句子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 A. 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B. 长余佩之陆离(《离骚》) 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C. 謇朝谇而夕替(《离骚》)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D.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以解忧(《短歌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特殊句式运用的能力。所谓特殊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与平常的结构组成存在着区别和不同。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等。‎ A项,省略句,应为“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句,应为“为(我)击破沛公军”。‎ B项,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长陆离之余佩”;没有特殊句式。‎ C项,被动句,“夕替”译为晚上被贬黜;被动句,“见”表被动。‎ D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厌”;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解忧”。‎ 故选B。‎ ‎7.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楷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沿用至今。“楷”有“规则”之意,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 B. 星宿,我国古代为观测天象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徘徊于牛斗之间”即指其中的牛宿和斗宿。‎ C. 下九,即二十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初九为初九,十九为中九,二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二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D. 变徵,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羽声则声调激愤。‎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C项,二十九为上九 ,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互联网企业扎根非洲更需“巧劲”‎ 近日,继“非洲手机之王”中国传音手机携手网易进军非洲移动支付之后,美团点评也成功进入尼日利亚市场。中国互联网企业在非洲不断取得突破,引起了国际互联网产业的广泛关注。‎ 当前非洲互联网发展极为迅速,过去十余年非洲互联网使用人数的增长速率居全球首位,使用互联网的人口比率从2005年的2.1%增至2018年的24%,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很多风投机构都设立了专门面向非洲的投资基金。但是,目前非洲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国家还没有建成国家级的IP骨干网,网络覆盖不完善,再加上网络犯罪猖獗,执法机构的人员、情报、基础设施及其他执法资源配置不足,这些都给互联网企业在非洲的发展带来很多挑战。‎ 面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不足和谷歌、微软等国际互联网巨头的激烈竞争,中国互联网企业要想扎根非洲,还需要做更精准的分析,善用巧劲儿、综合发力。‎ 首先,项目选择要提高精准度。以在非洲创造销售奇迹的传音手机为例,该品牌将中低端市场定为重点,密集铺开涂墙广告等宣传,与本地供应商和代理商合作,建立多重销售渠道,逐渐从诺基亚等强劲先行者手中拿下市场中国互联网企业要想在新兴的非洲市场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充分洞察非洲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行为习惯等,深耕本土文化,紧贴用户需求,找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契合点,以极致的用户体验来获得市场和用户的认可。‎ 其次,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当前在新兴市场的竞争已经越来越聚焦于投融资策略的竞争。如何将政府提供的发展性质的贷款、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发展融资以及商业贷款进行高效、有机的结合,最终决定了一个孵化项目是否能够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功。建议中国互联网企业可以大胆探索资金组合模式创新风险和利润分层方式,从而实现既说服中国政府注入发展资金支持,又动员非洲当地资金加入,为非洲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动能。‎ 最后,加强互联网技术培训。除了商业活动之外,中国互联网企业也需注重非洲的能力建设,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储备人才,达到主动塑造发展环境的目的。建议中国企业积极与非洲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互联网技术培训通过影响老师,帮助更多年轻学生了解、拥抱数字经济,从而将中国的数字化发展经验转移到非洲,帮助非洲进行跳跃式发展,加速将其打造为适合互联网发展的沃土。通过锐意创新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中国互联网企业将在非洲扎根,并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升华。‎ ‎(摘编自《参考消息》)‎ ‎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非洲网络基础设施不足,但中国互联网企业在非不断取得突破,并引起国际关注。‎ B. 中国互联网企业通过探索资金组合模式等手段,为非洲数字化可持续发展创造动能。‎ C. 虽然当前非洲互联网发展非常快,但由于种种原因,互联网企业在非洲面临很多挑战。‎ D. 一个孵化项目能够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功,最终决定于三种融资方式高效有机结合。‎ ‎9.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非洲互联网发展现状为前提,论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扎根非洲更需“巧劲”。‎ B. 在论述如何“善用巧劲儿,综合发力”时文章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维度加以阐述。‎ C. 文章在论证“项目选择要提高精准度”时,采用举例论证给中国互联网企业指明方向。‎ D. 文章从储备人才、发展环境两个方面论述了加强互联网技术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0.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数字化发展经验转移到非洲目的是影响老师,并帮助学生了解、拥抱数字经济。‎ B. 只要做好精准的分析,善用巧劲儿、综合发力,中国互联网企业就会顺利扎根非洲。‎ C. 中国互联网企业要想在非洲扎根并实现发展,就要锐意创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D. 中国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复制传音手机的销售奇迹,建立本企业在非洲的竞争优势。‎ ‎【答案】8. B 9. D 10. C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 B项,将未然当作已然,原文说“建议中国互联网企业……从而实现既说服中国政府注入发展资金支持,又动员非洲当地资金加入,为非洲数字化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动能”。‎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所分析的材料进行分析。‎ D项,最后一段说“除了商业活动之外,中国互联网企业也需注重非洲的能力建设,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储备人才,达到主动塑造发展环境的目的”,可见文章强调了加强互联网技术培训的“必要性”,“可行性”说法错误。‎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A项,目的和结果倒置。依据“建议中国企业积极与非洲当地政府合作开展互联网技术培训通过影响老师,帮助更多年轻学生了解、拥抱数字经济,从而将中国的数字化发展经验转移到非洲,帮助非洲进行跳跃式发展,加速将其打造为适合互联网发展的沃土”,可知“影响老师,并帮助学生了解、拥抱数字经济”是手段,“中国数字化发展经验转移到非洲”是目的。‎ B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 D项,“中国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复制传音手机的销售奇迹”,原文无表述。‎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三年春,东巡岱宗,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有诏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馀,道路皆为陨涕。‎ 岁余,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朝廷咸称其忠,乃下诏除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 ‎(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旬日中皆见拔擢 见:发现 B. 樊丰等因乘舆在外,竞修第宅 竞:竞相 C. 遂共谮震 谮:诋毁 D. 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 诣:到某地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B.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C.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D.‎ ‎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震年少好学,博览群书。他对学问肯钻研,被人们誉为“关西的孔子”。在五十岁以前,州郡也有聘请和任命他做官的,但他都没答应。‎ B. 杨震为人清廉,不置办产业。故人王密深夜怀金前来拜访,他用“四知”的说法巧妙拒绝。老友和长辈有人劝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他不同意。‎ C. 杨震为官正直,不受私人请托。他担任太尉时,帝舅耿宝和皇后的哥哥阎显私下向他举荐人选,尽管二人权势地位都很高,但他都没有答应。‎ D. 杨震嫉恶如仇,深受百姓爱戴。他遭奸人谗害,在逼迫下饮鸩而死。他死时连和他没有亲属关系的人都痛哭流泪,改葬时远近的人们都来祭奠他。‎ ‎1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2)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 ‎【答案】11. A 12. B 13. D ‎ ‎14. (1)让后世称道(我的后人)是清白官吏的子孙,把这个名声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遗产)吗?‎ ‎(2)李常侍是国家倚重的人,想让您征召他的哥哥,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意思罢了。‎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A项,见,表被动;“旬日中皆见拔擢”译为:十天之内他们都被提拔。‎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必要时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 这段话的大意是:在他到郡上任时,途经昌邑。先前他所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拜见他,到夜里揣着十斤金送给杨震。‎ ‎“之郡”是去郡里(上任)的意思;“道经昌邑”是途经昌邑的意思,从语法上讲,“道”与前文“之郡”没有关联,应该放在后边,排除AD;“故人知君”与“君不知故人”结构对称,句中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D项,“在逼迫下饮鸩而死”错误;原文说“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因饮鸩而卒”,可见杨震之死并非“在逼迫下饮鸩而死”。‎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称,称道;遗,留;不亦……乎,不也……吗;厚,丰厚。‎ 译为:让后世称道(我的后人)是清白官吏的子孙,把这个名声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遗产)吗?‎ 第二句得分点:重,倚重;辟,征召;传,传达;上意,皇帝的意思。‎ 译为:李常侍是国家倚重的人,想让您征召他的哥哥,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意思罢了。‎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年轻时就喜欢学习,通晓经学,博览群书,对学问没有不深究到底的。儒生因此说杨震是“关西孔子杨伯起。”平常客居在湖州,几 十年都不回复州郡的礼聘和任命,人们说他出仕时间已太迟,但他的志向却愈发坚定。五十岁时,才在州郡任职。‎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有才能就征召他,以茂才举荐他,四次升迁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在他到郡上任时,途经昌邑。先前他所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拜见他,到夜里揣着十斤金送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黑夜没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地退出客舍。后来他转任涿郡太守。生性公正廉洁,不接受私人请托。杨震的子孙经常吃粗食,出门步行,老朋友和长辈有人想让他为子孙置办产业,他不答应,说:“让后世人称道他们是清白官吏的子孙,把这个名声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丰厚的遗产吗?”‎ 延光二年,杨震代替刘恺担任太尉。国舅大鸿胪耿宝向杨震举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杨震不听从。耿宝就亲自前往看望杨震说:“李常侍是国家所倚重的人,想让您征召他的哥哥,我只是传达皇上的意思罢了。”杨震说:“假如朝廷想让三府征召人才,按旧例应该有尚书的公文。”最终拒绝没有答应,耿宝非常怨恨地走了。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举荐他亲近的人,杨震又不答应。司空刘授听到这两件事,随即征召了这二人,十天之内他们都被提拔。从此之后,杨震更加被人怨恨。‎ 延光三年春,皇帝向东方巡行泰山,樊丰等人趁着皇帝在外地,争相修建宅第,杨震的部属高舒召来大匠令史稽查这件事。得到樊丰等人伪造颁发的诏书,写了奏书,要等皇上回来再上奏。樊丰等人听到消息,极度恐慌,适逢太史令说星象反常,于是他们向皇上一同诋毁杨震。皇帝下诏遣送杨震回原籍。杨震走到城西几阳亭,就情绪激昂地对他的儿子和门生们说:“死是读书人的本分。我承蒙国恩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猾却不能惩处他们,厌恶后宫作乱却不能禁止她们,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天地日月!”于是喝毒酒而死,当时他七十多岁,没有亲属关系的过路人,皆为之流泪。‎ 一年多后,顺帝即位,樊丰等人被杀,杨震的学生虞放、陈翼到朝廷申诉杨震事。朝廷都称赞杨震忠心,于是皇上下诏授予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赠钱百万,按照礼仪将杨震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的人都来祭奠他。‎ 第Ⅱ卷(共111分)‎ 四、诗歌阅读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书愤二首(其二)①‎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②,壮图万里战皋兰③。‎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本诗写于1197年,作者时年七十三岁,已退居山阴(今浙江绍兴)老家多年。诗人一生力主抗金,收复失地。②的博,山岭名,在四川理番县东南。这里泛指川陕。③皋兰,县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南。‎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年华流逝,但是一颗报国的红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 B.颔联写自己年老衰弱,不该穿这窄窄的戎装了但悲愤存胸,仍想手握宝剑为收复失地拼一场。‎ C.“关河”,指关塞河防,一般是兵家争夺之地,自古以来关河就是征战无休无止发生的地方。‎ D.尾联说现今“关河”仍有战事,没想到自己年老力衰,不能上阵立功,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 ‎(2)分析诗的颈联的含意及作用。‎ ‎【答案】(1)D ‎(2)①曾经有十年时间驻守在遥远的的博山,那时我怀有壮心,转战万里之外的皋兰,收复失地。②诗人回想当年豪迈的战斗经历,与最后一句只能袖手旁观形成对比(或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向往军旅生活,欲杀敌报国,却不能实现(没有机会)的悲愤之情。‎ ‎【解析】‎ ‎【详解】(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D项,“没想到自己年老力衰,不能上阵立功,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错误;尾联说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表达了诗人不能实现抱负的悲痛苍凉之感。‎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及作用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可以从诗歌的题目、诗歌的作者、下面小注、以及诗歌中关键词句入手,还可以借助诗歌中某些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借助某些传递情感的意象等去理解诗句的内容。作用题一般从手法,内容、情感、结构几方面回答。‎ 颈联“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紧承上句,作者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诗人回想当年豪迈的战斗经历的作用是与下文形成对比,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在作者身上终究无法实现。当年是壮志凌云,岂料到今日成了一个袖手旁观之人。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从情感上讲,作者这样写更能表达自己向往军旅生活,欲杀敌报国,却不能实现(没有机会)的悲愤之情。‎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痛斥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从侧面表现箫声凄切婉转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为了追求心中的美好品德至死不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士也罔极 (2). 二三其德 (3). 舞幽壑之潜蛟 (4). 泣孤舟之嫠妇 (5). 亦余心之所善兮 (6). 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罔,壑,潜蛟,泣,嫠,犹。‎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清风沉醉 朱以撒 ‎①当老郑站在我面前时,全然是一个山野劳作者的形象。‎ ‎②孔夫子曾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鸟兽草木身上获得一些识见也是很必要的。老郑识得许多草木,以为每一棵树每一茎草都有如一个人,是活脱脱的生命,是可以琢磨的。没有两片树叶是一个模子,也没有两个树种的气味如合符契,当旭日东升,每一棵树都会在开张中散发出自己的香味,清淡的飘忽的,似有若无的。一个人陶醉于一棵树,一片树林,是相看不厌的,特别是品相端庄者,挺拔光洁,无一疤痕,枝杈果断恰如其分,可以让人想起玉树临风,喻一切美好。如果一个人没有切实的劳动,他对于一棵树难有如此的感受。‎ ‎③老郑对树有一种敏感,其中玄奥难以对外人道。他能看出种苗之雌雄,雌雄只有在一定的时候才会显露在叶片的色泽上,此时就要及时将雄株去掉,留下雌的。这些育好的树苗经过漫漫行程,落实在他的山上。海南降香黄檀、印度檀香紫檀、檀香、沉香、红酸枝、金丝楠木,树名上闪动着名贵的光芒。树与树是可以对比的,形态、神韵,尤其是树的品质,那些优秀者,往往更让人挑剔和考量,然后是期待。老郑说:“名贵树种的前程都在远方,在我们不知道的时间刻度里。”‎ ‎④名木生长何其缓慢,像印度檀香紫檀、红酸枝,每次走过去,都好像纹丝不动,看不出变化。当一棵黄花梨能做成一张八仙桌,且面上是两块独板,几百年就过去了。有时看一棵树有海碗ロ粗,但里面可以做木料的那个树芯不过一个食指粗细。清人袁枚曾说,“物须见少方为贵”,一座山在百年后成为名贵之山,天下无山似此山,实在是让人开怀的憧憬。作长久计,为后世计,在这个时日,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会太多。当老郑融入青翠之中,他的背影就是一棵洁净的黄花梨或是一棵沉实的紫檀。‎ ‎⑤南朝的刘勰说,“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说的是人与植物的关系的微妙。当人在选择植物时,植物也在不动声色中窥视种植者。草木有本心,不负主人,便你前我后地伸展起来了。‎ ‎⑥我们站在两棵大小悬殊的黄花梨面前,静静感受世界万物的差异。同样的土质,同样大小的树苗,同样的培养。后来,往往是变数,一棵渐渐长高起来了,另一棵则难以跟上。我问老郑何以如此,老郑没有吭声。生命的过程复杂幽微,充满奥秘,没有哪一种仪器可以测量清楚,只能说命运如此,长不高自有长不高的道理,而终了命运更是无从猜度。秦汉时的植物有的被制成木牍,写上文字传到现在;有的则在倒地之后作为劈柴,在炊爨中化为袅袅青烟。这棵快长的黄花梨,它充分地占据了享受阳光的先机,长得越发招展,而那棵慢长者享用就少,在阴影下,局限大了起来。可以说,一片树林就是一个世界,人在草木中看到了自己。‎ ‎⑦老郑说一起去看一棵古樟树。樟树巨大无朋,想当年周围还有许多树,只不过渐渐消失了。一棵树老到没有同伴,它的沧桑感就出来了,很古拙很质朴。如同老人,老树也是让人敬畏的,绝大多数的树无从生长到此时。老郑理应无数次来此看树,看树时可以想很多问题。他种下的树在多年间已大有起色,生长总是一日一程的,顺其自然,至于今后如何,毋须多想。在人情往来中,老郑最喜爱赠送他人黄花梨树苗,他希望大家多种树,日后长成老树、古树,会越见美感。我们虽然看不到一棵黄花梨最终长成,但所谓希望往往就是这样,种下再说,除了浇水施肥,余下的就是耐心等待。‎ ‎⑧在老郑绿叶掩映的山庄住了一宿,静谧无声亦无尘。一个人,由于热爱劳动,渐渐使一座山有了诗意。一个人在绿林中穿行,览树木生长,循四季变化,若清风一般自在。老郑一直庆幸自己因热爱劳动才有所托寄。我一直视老郑为劳动模范,后来才知道他早些年就是全国劳动模范了。老郑的劳动观和其他人可能有点区别。时至今日,谈起劳动,大部分人会想到实验室里、流水线上、电脑屏幕前的工作,老郑从事的却是脚踏实地、有泥土味、有汗水的劳动。在劳动中,他看到了大地深处的力量和润泽,看到了每一棵树都在追慕阳光。‎ ‎(摘编自《光明日报》‎ ‎17. 老郑的劳动有哪些特点?‎ ‎18. 赏析第五段,指出运用的手法及作用。‎ ‎19. 理解画线句子的含意。‎ ‎(1)名贵树种的前程都在远方,在我们不知道的时间刻度里。‎ ‎(2)当老郑融入青翠之中,他的背影就是一棵洁净的黄花梨或是一棵沉实的紫檀。‎ ‎20. 作者为什么说“一片树林就是一个世界,人在草木中看到了自己”?请结合第六段内容分析。‎ ‎【答案】17. ①从劳动对象上获得见识和感悟。②对树有一种敏感。③对树的种类和品质有极高的要求。④眼光长远,为后世计。⑤老郑的劳动承载着寄托。⑥脚踏实地、有泥土味、有汗水。 ‎ ‎18. ①拟人,满山的绿色是对老郑劳动的最好回报。②引用,说明老郑对树充满了感情。 ‎ ‎19. ①名贵树种成材需要很长时间,老郑知道自己虽不一定能享受成材的快乐但他依然对此充满了期待。②老郑种树的价值像名贵树种的价值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显现出来。 ‎ ‎20. ①人生命运无法猜度。②成长快的会占得先机,成长慢的会受到局限。‎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 ‎①依据“老郑识得许多草木,以为每一棵树每一茎草都有如一个人,是活脱脱的生命,是可以琢磨的”,可知老郑能从劳动对象上获得见识和感悟。②依据“如果一个人没有切实的劳动,他对于一棵树难有如此的感受”“老郑对树有一种敏感,其中玄奥难以对外人道。他能看出种苗之雌雄,雌雄只有在一定的时候才会显露在叶片的色泽上”,可知老郑对树有一种敏感。③依据“当人在选择植物时,植物也在不动声色中窥视种植者”以及“老郑最喜爱赠送他人黄花梨树苗”,可知老郑对树的种类和品质有极高的要求。④依据“作长久计,为后世计,在这个时日,有这样想法的人不会太多。当老郑融入青翠之中,他的背影就是一棵洁净的黄花梨或是一棵沉实的紫檀”,可知老郑眼光长远,为后世计。⑤依据“老郑一直庆幸自己因热爱劳动才有所托寄”,可知老郑的劳动承载着寄托。⑥依据文章最后一段,可知老郑的劳动具有脚踏实地、有泥土味、有汗水的特点。‎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手法及作用的能力。语句使用的手法,常见的是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对比、引用、借代等;回答“作用”,一般要回答出使用手法的作用,或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植物也在不动声色中窥视种植者”一句使用拟人的手法,“不动声色”和“窥视”是人具有的表情的动作,在这里用于树木,写出树木的灵性;“不负主人,便你前我后地伸展起来了”也使用了拟人手法,“不负”“你前我后”等词语的出现,表达了满山的绿色是对老郑劳动的最好回报。句中引用刘勰的“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说明老郑对树充满了感情。‎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要找到在文段所在位置,根据上下文,看看句子的表层含义下,是否具有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句子有没有指代某种东西,或者作者想传递的特殊情感。‎ ‎①依据“名木生长何其缓慢,像印度檀香紫檀……但里面可以做木料的那个树芯不过一个食指粗细”,可知“在远方,在我们不知道的时间刻度里”这句话是说名贵树种成材需要很长时间;文中老郑是一个种树者,老郑说这两句话,并且他喜爱“赠送他人黄花梨树苗”,可知这句话是在说老郑知道自己虽不一定能享受成材的快乐,但他依然对此充满了期待。‎ ‎②黄花梨和紫檀都是名贵的树种,并且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成材长大,老郑却用脚踏实地栽下一株株树苗,文中用“一棵洁净的黄花梨或是一棵沉实的紫檀”表达老郑种树的价值像名贵树种的价值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显现出来。‎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作答时,首先通读文本,抓住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依据题干所问,到指定区域去筛选概括内容要点。‎ 第⑥段通过两棵大小悬殊的黄花梨,写出世界万物的差异。“同样的土质,同样大小的树苗,同样的培养。后来,往往是变数,一棵渐渐长高起来了,另一棵则难以跟上”,说明人生命运也像这树一样无法猜度。“这棵快长的黄花梨,它充分地占据了享受阳光的先机,长得越发招展,而那棵慢长者享用就少,在阴影下,局限大了起来”是说成长快的会占得先机,成长慢的会受到局限。第⑥段说的是树,却时时影射人的命运,所以作者说“一片树林就是一个世界,人在草木中看到了自己”。‎ 六、语文运用 ‎21.提取下面这句话的主干。‎ 习近平主席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欢迎和认同。‎ ‎【答案】倡议受到欢迎和认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把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要求提取这句话的主干,句子的主干是主谓宾,定状补是辅助成分。‎ 在所给句子中,“习近平主席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定语,修饰主语“倡议”;“随着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是状语;“受到”是谓语;“越来越多的国家”是定语,修饰宾语“欢迎和认同”。把主谓宾综合起来,句子的主干是:倡议受到欢迎和认同。‎ ‎22.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个字。‎ 坊间传言,喝荷叶茶能降血脂、降胆固醇、快速减肥。对此,专业人士发表声明,目前关于荷叶茶减肥的科学研究,尚停留在动物实验层面,还没有严密、科学的人体实验证据,也没有人体摄入多少量可以达到减肥功效的科学成果面世。实际上,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只有消耗量大于摄入量才能达到减肥目的。任何快速的减肥方法,都会造成机体伤害。‎ ‎【答案】荷叶茶减肥的传言缺乏科学支持,快速减肥的方法会造成机体伤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有: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首先给文段划分层次,从开始到“实际上”前面为第一层,后边为第二层。第一层主要针对坊间关于荷叶茶的功效进行批驳,指出荷叶茶减肥的传言缺乏科学支持;第二层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快速减肥的方法会造成机体伤害。‎ 七、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 这首诗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选择一条正确的路 正如弗罗斯特所说:黄色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所以,当人们行走在人生路口,难免要进行选择。而选择正确之路,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至关重要。‎ 有的人,他们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的道路,路的开头也许并不光明,也许一开始就充满坎坷,但他们不放弃,他们坚信这条路上旅人虽少,但这条路“更诱人,更美丽”,迎接他们的,终是一条充满阳光的道路。就好比居里夫妇,他们走过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流水的光阴中,居里夫妇犹如在梦境里一般,忘却了时间,不论严冬或盛夏,不分黑夜和白天,整天紧张地工作着。由于睡眠太少,体力消耗太大,他们的健康受到损害。皮埃尔全身疼痛,玛丽明显地消瘦了。但是,他们坚持着,整整花了45个月的劳动,经过几万次的提炼,终于成功地获得10克纯镭。 ‎ 还有秦玥飞,他是耶鲁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做了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立个人一等功一次。秦玥飞认为“输血”并非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放弃提拔机会,转至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官,用“造血”建设乡村。秦玥飞选择的道路在别人看来,也许“荒草萋萋”,但是他在这条寂寞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所以说,选择一条正确的路非常重要,我们现如今有很多“富二代”“官二代”,摆在他们前面的道路非常光明,但是他们不思进取,不想付出,却在光明之路上放纵自我,让自己落得一个纨绔子弟的骂名。其实,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自己去拼搏,去努力,像弗罗斯特所说,选另外一条路,它虽然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但是走起来也许更诱人,更美丽。‎ 因此我们不能怕坎坷与困难,我们度过了最初的困难时期,就有光阴等待着我们,而我们的双眼一但被蒙蔽,就等于走上了一条绝望的道路,再也不能折回了,因此要擦亮双眼,慎重选择一条正确的路。‎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材料中有两个关键词——“路”和“选择”。“路”可以是一段行程,也可以是一段过程,人生之路、事业之路、求学之路、爱情之路、民族之路、国家之路、法治之路、复兴之路,不一而足。“选择”是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做出的判断,材料中的“我”把“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的这条路看得比留下了很多人足迹的那条路更重要,做出了“我”的选择。但是诗歌的题目是“未选择的路”则意味深长。所以,诗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考生可以据此悟出哲理: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的人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在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立意:‎ ‎1.慎重选好自己的路;‎ ‎2.勇敢踏上“幽寂”之路;‎ ‎3选择寂寞之路,开拓人生境界;‎ ‎4.英雄不走寻常路。‎ 素材:‎ ‎1.当玄奘准备从印度回国时,印度人民劝他从海上坐船走,这样会省力。但玄奘还是选择了艰难的陆路。“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玄奘的心却没变,他想在多年以后,看一看来时路上的朋友。乘香象而渡恒河,以苦行而感诸国,骑白马而至洛阳,译经卷而对佛陀,他做到了。当人大彻大悟之后,他不会怀念另一条道路。‎ ‎2.秦玥飞被万人所争议,有着优秀的文凭却不去干大事,偏偏去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乡疙瘩去当个村官,收入也是毛毛细雨,环境也是寸草不生。相信他会说:“自己是好了,但是如果没有农民的艰苦奋斗,我们会给过上舒服踏实的日子吗?不缺粮,不缺穿,这些供给都是他们辛辛苦苦用汗水累积起来的啊!这也导致他们的经济条件与社会秩序等相对的落后,其实我们现在把重心放在农村上,不仅仅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祖国的繁荣做好基础,尽自己的一份力。” ‎ ‎3.孙悟空是一只石猴,说性情顽劣,“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他有着自己想走的路:追求长生不死、成为齐天大圣。然而,他终究没有敌过如来佛的五行山,没有敌过观音菩萨的定心真言,也没有敌过那九九八十一难的宿命。最终,他还是走上了那必须要走的人生之路,也就是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之路。之后,他才走上自己想走的路,达到人生至高境界,成为斗战胜佛。“不悟不成佛,不疯不成魔”,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的时候,我们不妨先走脚下的现实之路,先把这条路走得漂亮!‎ ‎4.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1951年,于敏从研究量子场论转行研究原子核;1961年,他又毅然决然地从研究原子核转向研究氢弹原理。由于核武器的保密原因,从接受这份任务开始,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国产土专家1号”从此销声匿迹,也再没有公开发表过论文。研制氢弹,中国完全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在中国,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用来氢弹设计。在这样的条件下,于敏凭借惊人的记忆力,以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领导工作组人员,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不到五年的时间,于敏靠着独立自主,突破了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的封锁,并用轰动世界的“于敏方案”为中国研制氢弹打开了一扇大门——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勋章。15年后,89岁的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回顾自己一个甲子的科研历程,于敏淡然地说:一切都是为了国家需要!‎ 结构层次:‎ ‎《选择一条正确的路》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文章开头援引材料,得出中心论点:选择正确之路,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居里夫妇和秦玥飞的事例,证明选择一条正确之路,加上自己的拼搏努力,终会让“荒草萋萋”之路更诱人、更美丽。文章提到现代社会很多“官二代”“富二代”选择了看似光明的路,不努力不付出也会落得骂名。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心突出,紧紧围绕中心来展开论证,逻辑流畅,结构清晰。‎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和条件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