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能力训练 古代诗歌鉴赏(一)
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1~2题。
永 平①
顾炎武
流落天涯意自如,孤踪终与世情疏。
冯欢原不曾弹铗②,关令安能强著书?
榆塞晚花重发后,滦河秋雁独飞初。
从兹一览神州去,万里徜徉兴有余。
注①顺治十四年春,诗人自昆山启行北上,第二年秋,从北京到达永平,这首诗就是当时的感事之作,此时,南明已亡。②冯欢弹铗:即冯谖弹铗。铗,剑把。谓处境窘困而又欲有所干求。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首联,摹写出作者在报国无门、羁旅天涯的境遇下达观自如的情态,而“孤踪”一词,融自叹与自赏于一体,毫无身世浮沉之感。
B.颔联化用“冯谖客孟尝君”中的典故,以冯欢自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期待为君所用,却怀才不遇,不甘终老林下的忠君报国之心。
C.“原不曾弹铗”与“安能强著书”表明作者为求闻达于诸侯,在自谦之中表达出诗人的恃才傲物、目无余子的自得之情和狷介之气。
D.诗歌“一览神州去”与“天涯意自如”,“万里”与“孤踪”相照应,不仅在结构上首尾圆合,而且情感表达上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E.这首七律,基调昂扬向上,充溢着诗人顾炎武的傲岸不群,耿介旷达之气,毫无悲戚之态,有极强的感染力。读后令人振奋。
2.后人对顾炎武的诗有“一首诗歌一字金”的评语,联系全诗,赏析“滦河秋雁独飞初”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第1~2题。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①
元好问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②。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②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后用“元龙百尺楼”来指高峻。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起笔不凡,辞采雄壮,又巧借典故,既写出了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也暗指了亭名之由来。
B.颔联写眼前的景色引发了诗人对“千年豪杰”的追忆,这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的情感一致。
C.颈联中疏星、淡月、老木、清霜加之“秋”与“夜”,描绘凄凉之景;而鱼龙潜江,雁掠长空,却写豪迈之情。
D.“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两句,写得慷慨悲壮,让人联想到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苍凉悲壮。
E.这首诗长于用典,借咏横波亭及周围山川形势,勉励青口帅勇往直前,收复失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2.古人称元好问的诗有“豪放迈往之气”,请结合具体诗句,从语言角度加以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纵游淮南
张 祜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①山光好墓田。
注①禅智:禅智寺,旧在江都县北五里,本隋炀帝故宫。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题中的“纵游”二字,既表现出诗人的游兴所至,也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的赞美与喜爱,褒赞之情溢于言表。
B.诗中“十里长街市井连”暗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既有扬州市井的概貌之美,也有细节传神之妙。
C.“月明桥上看神仙”与“二十四桥明月夜”意境相似,都摹写了扬州的绿杨城郭、红袖楼台的繁盛之境。
D.在诗人笔下,有“十里长街”,有“月明桥”等名胜,有“看”“只合”的动作与感叹,均是兴之所至。
E.诗人以生花妙笔,用扬州的繁华反衬自己心境的落寞与惆怅,以至于想在禅智山上寻找一方土地做墓田。
2.联系全诗,简要回答本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突出特点。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片起句,写出了送别的季节为初秋,点明当时自然环境是天气微凉,其中“嫩”字,将秋天天气微凉、清爽和清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B.“春蚕食叶”一句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应考的人们奋笔疾书的声音,如春蚕嚼桑叶般的沙沙声。
C.“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写出廓之在成功之后,嘲笑世间的举子正在为功名而奔波的情景。
D.虽是送别词,但因为是送人参加科考,自然不必如一般的送别诗般抒写离情别绪,而侧重于对应考者热情的鼓励和美好的祝愿。
E.此词在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豪放而略带婉约的特点。大鹏意象豪迈,丹凤意象比较婉约;北海、朝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既文又武,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2.本词多处运用了“虚写”的艺术手法,请举出三例,并结合本词内容进行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 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①,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②。
今夜秦城③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①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②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③秦城: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乡风物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回忆起在故乡山中听到的钟声,还有那满眼的青翠欲滴的山色。
E.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
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秋雨夜眠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甁②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大和六年(832)秋,是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当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先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颔联的“卧迟”体现了老年人的特性,瞌睡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正说明他怕冷、体衰。
C.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点。
D.诗歌对人物的描写极具层次,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写到老翁睡醒,又写到醒后起床赏景的情况,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老翁形象?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答案:
一、1.BC B项,“以冯欢自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期待为君所用,却怀才不遇,不甘终老林下的忠君报国之心”错,与原诗意思相反,诗中“不曾弹”与“安能强”表明诗人誓绝“世情”的决绝形象。C项,“为求闻达于诸侯,在自谦之中表达出诗人的恃才傲物、目无余子的自得之情和狷介之气”错,诗中为反用典故。
2.参考答案诗句中诗人以独飞的孤雁自诩,寓意丰厚:一是以失群的孤雁自比,凸显自己心系南明,永葆节操的意志;二是与“孤踪终与世情疏”中的“孤”字相应和,表达自己耿介傲岸,不向清政府低头的决心;三是引出“一览神州”“万里徜徉”之“兴”,抒写自己翱翔万里的志向。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两点:一是明晰诗句所处位置,此句诗位于“转”的位置,上有“承”,下有“合”,由此切入,即可赏析诗句之妙;二是从关键词“独”字入手,结合注释,理解“独”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结合上述两点,即可得出答案。
二、1
.AD B项,“与‘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的情感一致”错,此处不是“英雄无觅”,结合注释可知。C项,“描绘凄凉之景……却写豪迈之情”错,应为“描绘出一派清寒江景,而鱼龙潜江,雁掠长空,更添清寥之感”。E项,“长于用典,借咏横波亭及周围山川形势,勉励青口帅勇往直前”错,这首诗是融情于景。
2.参考答案从炼字炼句角度看,本诗遣词用字不同凡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再如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于胸的豪迈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风格,“豪放迈往”即“豪放、一往直前”的意思,应从具体诗句入手,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意象,在品味语言中体悟其“豪放迈往之气”。
三、1.BE B项,“也有细节传神之妙”错,没有细节描写。E项,“反衬自己心境的落寞与惆怅”“想在禅智山上寻找一方土地做墓田”属于望文生义,于诗无据。
2.参考答案(1)用典。首句“十里长街市井连”化用“春风十里扬州路”的意境,次句“月明桥上看神仙”化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境。“禅智山光好墓田”借用隋炀帝典故,除赞美扬州之美外,诗人对隋炀帝亦略带讽刺。(2)夸张,想象奇特。第一、二句诗笼统描写扬州胜景,而“人生只合扬州死”以其设想之奇、夸张之巧险而出人意外,读之令人拍案叫绝,惊叹不已,成为全篇中之警策。虽仅七字,足以表现扬州风姿。
解析首先,体察诗句,抓住“十里长街”“月明桥上”等,比附联想,确定其是化用杜牧的诗句;“禅智山光好墓田”是用典。其次,由“人生只合扬州死”中的“只合”,体察其想象之瑰奇,夸张之奇特。稍加整合即可答出。
四、1.CE C项,“却笑人间举子忙”中的“笑”并无“嘲笑”之意,而是想象中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是一种轻松的笑。E项,“辛词豪放而略带婉约的特点”错,没有婉约的特点;“丹凤意象比较婉约”也错,“丹凤”的意象特点是豪迈。
2.参考答案①“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是虚写,想象仲秋时节廓之参加秋试的情景、此次秋试的结果以及下一年参加会试(春闱)的结果,写出了词人对廓之的信心和良好祝愿。②“鹏北海,凤朝阳”是虚写,写出廓之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以虚喻实,充满对廓之的鼓励。③“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完全是虚写,想象廓之连中两试后轻松愉快的心情,表达了对廓之的美好祝福。
解析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虚写,一般描写想象、回忆、梦中的情景是虚写;然后结合本词内容具体分析,本词主要描写了想象之景,想象廓之以后参加考试、蟾宫折桂、青云直上的情景;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举出三例具体分析。
五、1.AD A项,“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错,诗人回忆中的故山生活是轻松闲适的。D项,解读错误,“却听疏钟忆翠微”是说听到钟声忆起了故乡的山色。
2.参考答案从意象上看,颔联两句各选三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接成画,描画故山风情,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从意境上看,用杨柳、大风、潮水、蒹葭、冷霜、飞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悠远的意境;从语言上看,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自然,更突出了对故乡景物的记忆之深。
解析赏析诗句一般从字词、意象、意境、手法、情感等角度进行。结合本诗颔联的具体内容,选择典型角度分析即可。
六、1.CD C项,“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点”错,“寒”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D项,“又写到醒后起床赏景的情况”错,“霜叶满阶红”并非老翁晨起后所见。
2.参考答案①安闲清静的老翁形象。颔联“卧迟”写老翁年老瞌睡少,不喜早睡;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却安然“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②
年老体衰的老翁形象。颈联燃料经夜化为灰烬,夜已过去,老翁却“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睡,体现老翁的体衰闲散。③孤寂淡泊的老翁形象。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漫不经心地看满阶红霜叶,突出了老翁的闲散无事、孤寂淡泊。
解析概括分析老翁的形象,可通读全诗,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如首联的“安闲”,颔联的“卧迟”“睡美”,颈联的“香添暖被笼”,尾联的“晓晴寒未起”,都描写了老翁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