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0 KB
  • 2021-06-04 发布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7)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祖缵,典农中郎将。父衡,以儒素显,仕至国子祭酒。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绍并奇之。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杜弢功封咸亭侯。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鲲不徇功名,无砥砺行,居身于可否之间,虽自处若秽,而动不累高。敦有不臣之迹,显于朝野。鲲知不可以道匡弼,乃优游寄遇,不屑政事,从容讽议,卒岁而已。每与毕卓、王尼、阮放等纵酒,敦以其名高,雅相宾礼。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亲重。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温峤尝谓鲲子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喻孙权不过也。”‎ 敦既诛害忠贤,而称疾不朝,将还武昌。鲲喻敦曰:“公大存社稷,建不世之勋,然天下之心实有未达。若能朝天子,使君臣释然,万物之心于是乃服。杖众望以顺群情,尽冲退以奉主上,如斯则勋侔一匡,名垂千载矣。”敦曰:“君能保无变乎?”对曰:“鲲近日入觐,主上侧席,迟得见公,宫省穆然,必无虞矣。公若入朝,鲲请侍从。”敦勃然曰:“正复杀君等数百人,亦复何损于时!”竟不朝而去。是时朝望被害,皆为其忧。而鲲推理安常,时进正言。敦既不能用,内亦不悦。军还,使之郡,莅政清肃,百姓爱之。寻卒官,时年四十三。敦死后,追赠太常,谥曰康。 ‎ ‎(节选自《晋书·谢鲲传》)‎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B.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C.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墩其为人所慕如此 D.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稷”,古时君主为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到郊外祭祀土神和谷神,后就借指国家。‎ B.“东宫”,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在汉也代指太后。‎ C.“谥”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奖的称号。‎ D.“祭酒”,古代官职名称,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鲲年少成名,多才多能。他年少知名,通达简傲有超人见识,不修饰威仪,爱好《老子》《易经》,能唱歌、善弹琴,王衍、嵇绍都认为他是奇才。‎ B.谢鲲高远畅达,不竞权势。他不求功名,居身于可否之间,虽然自居好像秽浊,而行事不求积功高升。后来悠闲自得地寄居,不致力于政事。‎ C.谢鲲敢于讽议,稳定朝野。王敦诛害忠贤后,称病不上朝,谢鲲不惧淫威,斥责他有狼子野心,并用自身作保,希望他人朝觐见天子请罪。‎ D.谢鲲清廉肃静,深受爱戴。他临政清廉肃敬,百姓爱戴他。不久他死在官署,享年四十三岁,后被迫赠为太常,谥号叫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 ‎(2)每与毕卓、王尼、阮放等纵酒,敦以其名高,雅相宾礼。‎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   臧焘,字德仁,东莞莒人。少好学,善《三礼》。贫约自立,操行为乡里所称。晋孝武帝太元中,卫将军谢安始立国学,刺史谢玄举焘为助教。孝武帝追崇庶祖母宣太后,议者或谓宜配食中宗。焘议曰:“前汉孝文、孝昭太后,并系子为号,祭于寝园,不配于高祖、孝武之庙。谓宜远准《阳秋》考宫之义,别建寝庙,则严祢之义显。”议者从之。顷之,去官。以母老家贫,与弟熹俱弃人事,躬耕自业,约己养亲者十余载。父母丧亡,居丧六年,以毁瘠著称。服阕,除临沂令。义旗建,为太学博士。高祖镇京口,与焘书曰:“顷学尚废弛,后进颓业,衡门之内,清风辍响。良由戎车屡警,礼乐中息,浮夫恣志,情与事染,岂可不敦厉风尚。想复弘之。”参高祖中军军事,袭封高陵亭侯。时太庙鸱尾灾,焘谓著作郎徐广曰:“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乃上议曰:“求之礼籍,未见其可。昔永和之初,大议斯礼,于时虞喜、范宣并以渊儒硕学,咸谓四府君神主,无缘永存于百世。或欲瘗之两阶,或欲藏之石室,或欲为之改筑,虽所秉小异,而大归是同。准傍事例,宜瘗埋。然经典难详,群言纷错,非臣卑浅所能折中。”时学者多从焘议,竟未施行。义熙十四年,除侍中。元熙元年,以脚疾去职。高祖受命,征拜太常,虽外戚贵显,而弥自冲约,茅屋蔬餐,不改其旧。所得奉禄,与亲戚共之。永初三年,致仕,。其年卒,时年七十。‎ ‎(选自《宋书•臧焘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 B.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 C.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 D.昔孔子在齐/闻鲁庙灾/曰必桓僖也/今征西京兆四府君宜在/毁落而犹/列庙飨此/其征乎/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庶,指宗族的旁支,封建社会中,人们的身份会因其母亲的身份而有嫡庶之分。 B.博士,古代学官,主要从事教授生徒之职,学术专业上常专通经典或精通技艺。 C.太庙,是我国古代皇帝的宗庙,起初仅供奉先皇,后来宗室、功臣等也可入庙 D.儒,此处指“儒学”,我国自封建社会以来,“儒学”便是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臧焘贫苦好学,熟悉经典。他家境贫寒,却富有自立的精神,喜好读书学习,对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颇为熟悉。 B.臧焘恪守孝道,精心侍亲。他曾与弟弟一同辞去官职,回家亲自参与农耕,自己省吃俭用,服侍父母长达十余年。 C.臧焘善于言辞,受到认可。针对朝政、灾祸,他引经据典,清晰地陈述看法并提出建议,其建言每次都被采纳、实行。 D.臧焘官至显贵,严于律己。高祖登基后,他身居要位,但仍保持节俭自律的一贯作风,粗茶淡饭,与亲戚共享俸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由戎车屡警,礼乐中息,浮夫恣志,情与事染。‎ ‎(2)然经典难详,群言纷错,非臣卑浅所能折中。‎ 一、答案:1.D;2.C;3.C;‎ ‎4.(1)母亲去世(谢鲲)离职,服丧期满,调任为王敦的大将军长史。 ‎ ‎(2)(谢鲲)常常与毕卓、王尼、阮放等人纵情饮酒,王敦因为他名声高,一向像待宾客一样礼待他。‎ 解析:1.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王澄""敦""鲲""话""谢长史""人",虚词"与""其""所",标志性词"惟",一般放于句首,排除C项;"谈话无倦"的主语是"鲲",意思是"谢鲲谈话不疲倦",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当时王澄与王敦同坐,见谢鲲谈话不疲倦,只是赞叹可与谢长史交谈,都不顾盼一下王敦,他为人所羡慕就像这样。句子可以断开为: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故选D;‎ ‎2.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谢鲲是夸王敦建立了不朽勋业,只是天下人不了解实情,并用自身作保,希望他入朝觐见。‎ ‎ ‎ 二、答案:1.A; 2.D; 3.C; 4.(1)这的确是由于战事频频,礼乐教化为之中断,轻浮浅薄者任性而不务正业,求学的情趣受到事功的影响(干扰)。 ‎ ‎(2)然而经典难以详解,众人议论纷杂,这不是微臣卑陋的见识所能说准的。‎ 解析: ‎ ‎1.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而”表示转折,"犹'’的意思是"还”,“列庙飨”的前面省略主语"征西京兆四府君”,意思是(征西将军以及京兆尹四位府君)却仍列于太庙受供享,意思完整,结构独立I前后断开,排除B、D两项。“此”作“其征乎”的主语,结构完整,“此"前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A。 2.本题难度小,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D项,"自封建社会以来”错,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是从西汉时开始的。 3.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项,“其建言每次都被采纳、实行”错,原文说"时学者多从焘议,竟未施行”,意思是"当时学者大多赞成臧焘的意见,但最终还是没有实行"。 4. 本题难度大,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1)良:的确。戎车屡警:战事频频。中息:中断,停止。染:影响,干扰。(2)详:详解。言:议论。卑浅:形容词作名词,卑陋的见识。折中:说准。‎ ‎【参考译文】‎ ‎   臧焘字德仁,东莞莒人。他年少时爱好学习,精通《三礼》。贫乏穷困却能自立,操守品行为家乡邻里称道。晋孝武帝太元年间, 卫将军谢安开始建立国学,刺史谢玄举荐臧焘为助教,孝武帝追尊他的庶祖母宣太后,有的议者认为宣太后当附祭配享中宗。臧焘建议说:“前汉孝文、孝昭太后,都是依照儿子取得尊号,在陵寝祭祀,不在高祖、孝武的庙中附祭。(臣以为追尊宣太后一事,)应当远依《春秋》考宫的古义,另建寝庙,则尊奉崇敬的礼义得以显明。”议者采纳了他的意见。不久,臧焘辞去官职,由于母亲年老,‎ ‎ 家中贫穷,他跟弟弟臧熹一起放弃仕途,以耕种谋生,自己节约而供奉双亲十多年。父母去世后,臧焘守丧六年,以居丧过哀闻名。 守丧期满后,被任命为临沂县令。义旗树起后,任太学博士。高祖镇守京口时,写信给臧焘说:“近来求学的风尚衰微,后辈学人学业荒废,民间户内,不闻琅琅读书声。这的确是由于战事频频,礼乐教化为之中断,轻浮浅薄者任性而不务正业,求学的情趣受到事功的影响(干扰),怎么能够不大力鼓励学习的风尚呢?希望您对此事再有所光大。”臧焘担任高祖的中军军事,承袭封爵为高陵亭侯。当时太庙发生火灾,臧焘对著作郎徐广说:“过去孔子在齐国,听说鲁国太庙发生火灾,说一定是由于桓公、僖公的事。如今征西将军以及京兆尹四位府君本应当撤除神主,却仍列于太庙受供享,这火灾大概就是征兆吧?”于是上奏议说:“核査礼法典籍, #不出这种做法的允当。从前永和初年曾热烈讨论过此事,那时虡喜、范宣都是学识渊博的儒学大师,都认为四位府君的神主,没有理由世世代代永远存放,有的计划埋葬在蕙室两边的石阶下, 有的主张收藏在石室中,有的提议为他们另外筑室,虽然所持的意见略有区别,但是大方向基本相同。依准有关事例,(对四府君神主的处理〉应当采用埋祭的办法。然而经典难以详解,众人议论纷杂,这不是微臣卑陋的见识所能说准的。”当时学者大多赞成臧焘的意见,但最终还是没有实行。义熙十四年,臧焘被任命为侍中。元熙元年,他因为脚病离职。高祖受命登基,召拜臧焘为太常,他虽然身为外戚权责,然而更加自我约束.住茅屋吃蔬菜, 不改变原来的习惯,所得俸禄,与亲戚共享。永初三年,退休。同年去世,时年七十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