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吉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2021.1
语文试卷
(测试时间:150 分钟 卷面总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庐陵文化,简单来说就是吉安的传统文化,是有史以来庐陵先人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包含很多方面,
博大而精深。在江西腹地仅 2 万多平方公里范围里,产生如此“重量级”的文化,在古代州府中是少见的;
不仅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中华文化宝库中闪现夺目的光彩,还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不管你熟
不熟悉,喜不喜欢,都真真实实地珍藏在史册中,在人们的记忆里,得到学术界和有识之士的认同和肯定。
地域文化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特征上,具有较为突出的特色。庐陵文化的主要人文特征不少
专家总结提炼过,但似乎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我认为还是古人的评价更确切明了,那就是“文章节义并
重”。虽然别的地方也可用这句话,但在古庐陵特别突出。早在宋代,庐陵就誉为“文章节义之邦”,并
得到历代文化界的推崇。“文章”的含义是指精神面貌、道德风尚、礼义法度、文明程度,后来引申到诗
文词章等;“节义”说的是气节操守和信义。以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解缙为代表的庐陵先贤,忠义
节烈、经时济世的观念特别浓烈,胸怀天下,不计较个人得失安危,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
不管是春风得意还是面临逆境,始终保持高洁的操守,注重道德的修养,坚守气节,维护民族利益和人间
公道,为大义而不屈不挠。同时,挥洒卓越的才华和辛勤的汗水,留下了累累雄篇华章,留下了许多传颂
千古的经典诗文。这个人文特征的核心便是浩然正气,有人说古庐陵是“中华正气的原乡”,虽然有些过
誉,但从庐陵先贤所作所为所言的实际来看,的确突显了一个“正”字,即为官持正义,做人尚正直、做
学问发正言。先贤们以模范的行为,影响和带动了更多的士民百姓,促进了崇尚正气的良好传统和风气。
“庐陵正气”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忠贞爱国的精神、刚正不屈的品性、清正廉洁的风范等,值得我们去
挖掘探讨和弘扬。“文节俱高"可以称作是庐陵先贤的主体精神,不是发生在几个人身上或在某个朝代,而
是一批批一代代传承不息,这在古代州府范围内是少有的,是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觉得,崇文重教是吉安历史上最主要的文化传统。不说古代的书院学舍遍布乡野,不说先人如何苦
读和藏书刻书,也不说三千进士可能为全国之最的荣耀,你去看看经百年沧桑依然顽强存留的大量古村里
的家训格言和楹联牌匾,就能被崇文重教的气息所感染,领略扎根于民间经久不息的乡风民风。普遍所见
的楹联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歌高
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我最喜欢青原区渼陂村敬德书院的鎏金家训“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这些都无不彰显崇文的价值。崇文是吉安光辉的传统,更应是新时代的新风尚和新要求,在重视文化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应推崇文明的言行,形成良好的文风,打造文雅的气氛,尊重有文化的人,这就
是传承和发展。
优秀的庐陵文化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吉安市在弘扬开发方面作了努力,取得了累累成果,有口皆
碑。如何继续深入和扩展,是个宏大而艰巨的课题。这需要眼光和情怀,需要规划和政策扶持,更需要文
化界、企业界的参与,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与现实需要相吻合的精华,生产出适应市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产品。这样才能把沉淀在历史中、写在书里、说在口头上的文化资源激活,固化起来,物化出来,形
成产业,加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来。
(摘编自李梦星专访《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与庐陵文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庐陵文化,是吉安的传统文化,是庐陵先人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博大而精深。
B. 庐陵文化不仅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中华文化宝库中闪现夺目的光彩,还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C. 作者认为,庐陵文化的主要人文特征就是“文章节义并重”,核心是浩然正气。
D. 以文天祥、欧阳修等为代表的庐陵先贤,他们坚守气节,维护民族利益和人间公道,为大义而不屈不挠,
是最为珍贵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首先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庐陵文化的含义、地位、贡献和影响力。
B. 作者在第二段阐述庐陵文化的主要人文特征时,分别解读了“文章”“节义”的含义。
C. 文章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主要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
D. 由文章我们可以推断,井冈山精神在某些方面一定传承和发展了庐陵文化的精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庐陵先贤为官持正义,做人尚正直,做学问发正言,突显了一个“正”字,很好的诠释了古庐陵是“中
华正气的原乡”的说法。
B. 目前,我们只在以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解缙等为代表的庐陵先贤身上找到忠贞爱国的精神、刚正
不屈的品性、清正廉洁的风范。
C. 依然顽强存留的大量古村里的家训格言和楹联牌匾,才让我们感染到崇文重教的气息,领略到扎根于民
间经久不息的乡风民风。
D. 继续弘扬开发优秀的庐陵文化资源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持、参与,进一步激活、固化、物化这些文
化资源,形成产业,加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来。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人类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
动之一,由来已久。它是城市里的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登堂入室”。
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特质。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高学历、技能要求;失败风险
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
多实惠。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地摊经济也是如此。地摊经济由于属于边缘经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
定的负面影响。如流动商贩自身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对合法经营商户构成不公平竞争,妨碍交通,各种
扰民以及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等。
(摘自《百度百科》,有增删)
材料二:
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这是城市
治理的方向。但是,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了一条生存之路,让一些市民买东西
路途更远,价格更贵了。同时,“地摊经济”的不断消失,也让街道变得冷清,少了一些生活气息。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地方已经迈出了“地摊经济”的步伐。成都市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
浙江也提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场所,鼓励灵活就业等等。这些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灵活政策,得到了广泛好
评。
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
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一务实、灵活的举措,也将引导各地支持
“地摊经济”的发展。
当然,发展“地摊经济”并不是说一放了之,重走老路,而是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
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比如实行“地摊经济”准入许可证,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
保证场地卫生,等等,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0 年 5 月 28 日)
材料三: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到此摆摊的商铺注册时必须出示营业执照、货品资质证明书,以及个人有效
证件等。”呼和浩特某物业管理人员向谷河传媒表示。
“其实,政府部门加强资质管理应成为地摊经济的基础。低门槛是地摊经济的标签,加强资质管理不
仅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渠道,也让经营者感受到了平等与保障,让他们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意,
更愿意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金台咨询报道称。
“城管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者,其在公共服务管理层面对地摊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释放地摊经
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绣花一样精细’的管
理,让地摊经济尽可能地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第一财经日报》消
息称。
“我觉得还要提升摊主的公共素养,按照规定有序经营,保障食品质量,自觉维护秩序,保持环境卫
生。多方相互协调才能让地摊经济长久健康发展。”呼和浩特一市民向谷河传媒表示。
(摘编自《以史为鉴,地摊经济如何发展长久?》)
4. 下列对“地摊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形式,自古以来就有,是一种原始的、充满生命力的商业活动形式。
B. 发展地摊经济不是一放了之。如何把握“放”与“管”的分寸,考验着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C.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独特的创业优势,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能够缓解就业压力。
D. 为鼓励“地摊经济”发展,中央文明办在历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
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让城市街道变得冷清,少了生活气息,还增加了部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一些群
众失去一条生存之路。
B. 只要城市主管部门拍当起城市管理的主题责任,在公共服务管理上下足功夫,科学引导,就能平衡好地
摊经济与规范管理的关系。
C.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省市积极支持地摊经济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者治理观念的转变
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D. 分析事物发展规律,辩证思维必不可少。虽然地摊经济有诸多利好,但是也不要勿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
染、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
6. 如何保障地摊经济更加科学有序、健康长久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树
陈忠实
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
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
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的必修课。或者说,每次回家事由
里不可或缺的一条,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花草浇水,秋末扫落叶,冬天铲
除积雪,每一回都弄得满身汗水灰尘,手染满草的绿汁。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
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
前院的草已铺盖了砖地,那些草无疑都是从砖缝里冒出来的。两月前回家已拔得干干净净,现在又罩
满了。我的哥哥进门来,也顺势蹲下拔草,和我间间断断说着家里无关紧要的话。我们兄弟向来就是这样,
见面没有夸张的语言行为,也没有亲热的动作,平平淡淡里甚至会让人产生其他猜想,其实大半生里连一
句伤害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更谈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事了。世间兄弟姊妹有种种相处的方式,我们却是于
不自觉里形成这种习惯性的状态。
说话间不觉拔完了草,之后便坐在雨篷下说闲话,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雨篷
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记不清谁先说到这棵树,是说这椿树当属村
子里现存的少数几棵最大的树,却引发了我的记忆,当即脱口而出,这是咱爸栽的树。
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大约是在“三年困难”中最困难的一年,我正上高中,周日回到家,父亲
在生产队出早工回来,肩上扛着镢头,手里攥着一株小树苗。我在门口看见,搭眼就认出是一株椿树苗子。
坡地里这种野生的椿树苗子到处都有,那时椿树结的荚角随风飘落,在有水分的土壤里萌芽生根,一年就
可以长到半人高的树秧子。这种树秧子如长在梯田塄坎的草丛中,又有幸不被砍去当柴烧,就可能长成一
棵大椿树;如若生长在坡地梯田里,肯定会被连根挖除晒干当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响麦子生长。父亲手
里攥着的这根椿树苗子是一个幸运者,它遇到父亲,不是被扔在门前的场地上晒干了当柴烧,而是要郑重
地栽植,正经当作一棵望其成材的树,进入郑重的保护禁区。
我对父亲的一个尤为突出的记忆,就是他一生爱栽树。他是个农民,除了农作本职外,业余爱好就是
栽树。我家在河川的几块水地,地头的水渠沿上都长着一排小叶杨树。地头的水渠里大半年都流淌着从灞
河里引来的自流水,杨树柳树得了沃土好水的滋养,迎着风如手提般长粗长高。我的父亲还指望着在地头
渠沿培植的这些杨树,能补贴家用,能供给哥和我的学杂费用。
我在每个夏天的周日从学校回到家中,便要给父亲的那棵椿树秧子浇一桶水。这树秧长得很好,新发
出的嫩枝竟然比原来的杆子还粗,肯定是水肥充足的缘由。这椿树就一直长着,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日
抽空回到老家,到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椿树,父亲就站在我的眼前、树下或门口;我便没有任何孤
独空虚,没有任何烦恼……
现在,在祖居的宅院里,两个年过花甲的兄弟,坐在雨篷下,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却于无
意中很自然地说起父亲的两棵树。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年,他经手盖的厦屋和承继的祖宗的老房都因朽木
蚀瓦而难以为继,被我们拆掉换盖成水泥楼板的新房子,只留下他亲手载的两棵树还生机勃勃,一棵满枝
尖锐硬刺的皂英树,守护着祖宗的坟墓园,一棵期望成材做门窗的棒树,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撑
立在家院门口,也撑立在儿子们的心里。
每到农历六月,麦收之后的暑天酷热,这椿树便放出一种令人停留贪吸的清香花味,满枝上都绣集着
一团团比米粒稍大的白花儿,招得半天蜜蜂,从清早直到天黑都嗡嗡嘤嘤的一片蜂鸣,把一片祥和轻柔的
吟唱撒向村庄,也把清香的花味弥漫到整个村庄的街道和屋院。每年都在有机缘回老家时闻到椿树花开的
清香,陶醉一番,回味一回,温习一回父亲。今年却因这事那事把花期错过了,便想,明年一定要赶在椿
树花开的时日回到乡下,弥补今年的亏空和缺欠。那是父亲留给这个世界也留给我的祷椿树,以及花的清
香。
(选自《陈忠实自选散文集》,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回老家拔草常常能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原因是回老家后可以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远离
世俗的纷扰。
B. 文中“我”与哥哥拔草闲聊这一闲笔,既表明兄弟间平淡又真实的关系,又引出了下文对父亲栽树的回
忆。
C. 从文中看,父亲爱栽树,只是想通过种树卖钱来补贴家用和供给哥哥与“我”上学的费用。
D.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比拟的手法描写蜜蜂,写出了村庄朴素、清新、宁静、祥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老
家村庄的热爱。
8. 文章标题“父亲的树”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 有人评价陈忠实的作品风格朴素平实,请结合这篇文章作具体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又精方药,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
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
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
因破取。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正多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
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
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
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
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
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
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教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
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
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邪?”
遂考竟佗。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B.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C. 伦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D.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汉代选举官员的科目。汉代推举孝悌、清廉之士的察举制与征辟相反,自下而上选拔官员。
B. 士人,文中指读书人。在崇儒社会,读书人普遍把《礼记·大学》中提出的“修齐治平”作为理想。
C. 太祖,年号,此处当指曹操。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
为皇帝的称呼。
D. 郡县,行政区划名。郡县制是古代中国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实行郡、县两级管理的地方行政制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华佗精通方药,谙熟于心。他治疗疾病,所配药汤剂并不多;且对所用药物,心中能估算出分量,不用
再称量。
B. 华佗医术高明,精于辨证。给病症相同的倪寻、李延治病时,他能准确辨别病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
疗方法。
C. 华佗医者仁心,主动救治。在路上偶然遇到患者,他主动前去救治,让患者饮用三升蒜泥和酸醋,治好
患者。
D. 华佗不畏强权,身死狱中。他为太祖治病,回家却延期不返,在郡县多次写信召而无果后,惹怒太祖,
被拷问致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
(2)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慢,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
子所戴的帽子。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中“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
B. 颔联写春来水涨,江流浩瀚,隔雾看花,诗人不由豪情满怀,踌躇满志。
C. 颈联运用叠词,具有韵律美,写景由近及远,由蝴蝶而鸥鸟,层次分明。
D. 尾联总收全诗,诗人北望长安,思朝廷,忧愁顿生,有沉郁苍茫之美。
15.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愁”的原因。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诗中,屈原以采荷花裁衣来表明自己刻意追求高洁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通过写老人小孩来表现村民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文章《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引起广泛关注。2 月 19 日,主管汉字读音审定的教育部有关部
门就此回应称: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多数人的意见,也考虑了便于推广应用,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经
过审音委、标准委的审议,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标准。
几个古诗词用字的读音调整,为何叫人如此__________?诗词歌赋最讲究的就是韵律美,诗歌创作不过
就是为了选择最合适的字,而最合适的字,显然是有着声、色、味等__________。古诗词中的异读词正音
“正”了这么多年,忽然就因为读错的人多而从众了,想问一问 诗作者答应吗 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毛将焉
附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言文字因时因地的变化,其实早是无
须敏感的常事。这些年,不少时代新语或网络流行语就成为汉语言文化中“__________”的“正词”,那
么,校准或者改变一些汉字的拼音规则,自然也无须__________。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牵肠挂肚 权衡 登堂入室 大动肝火
B. 耿耿于怀 考量 登堂入室 大惊小怪
C. 牵肠挂肚 考量 无伤大雅 大动肝火
D. 耿耿于怀 权衡 无伤大雅 大惊小怪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缺少标点符号,下列填充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想问一问,诗作者答应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毛将焉附?
B. 想问一问,诗作者答应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毛将焉附?
C. 想问一问:诗作者答应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毛将焉附?
D. 想问一问:诗作者答应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毛将焉附?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多数人的意见,也考虑了便于推广应用,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经过审音委、标
准委的审议,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B. 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便于推广应用,也考虑了多数人的意见,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经过审音委、标
准委的审议,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标准。
C. 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便于推广应用,也考虑了多数人的意见,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经过审音委、标
准委的审议,对于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D. 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多数人的意见,也考虑了便于推广应用,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经过审音委、标
准委的审议,对于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标准。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0 个字。
吉水县八都镇东坊村的土路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晴天一身灰,①_______”是常有的事,村民们为此
愁眉不展,想修路却苦于没有资金。省教育厅扶贫工作队来到后,②_________,帮助村民修建公路。没多
久,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顺着山势蜿蜒而入,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公路通车的那一天,整个村子锣鼓喧
天、鞭炮齐鸣,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村民们的脸上。工作队中有一名摄影爱好者,在为他们拍照时说:
“③_______。”村民们这下笑得更加灿烂了。
21.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取一个标题。要求保留关键信息,简洁流畅,不超过 15 个字。
新华社北京 11 月 25 日电 11 月 25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约瑟夫·拜登,祝贺他当选美国总统。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国际社会的
共同期待。希望双方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
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同各国和国际社会携手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同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致电卡玛拉·哈里斯,祝贺她当选美国副总统。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习近平总书记
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
雄。——习近平总书记
英雄不应该站在云端和神坛,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亲情的普通人。——李越胜《前进的时代需要英雄》
(1)你身边有英雄吗?请写一篇文章讲述他的故事,表达你对他的崇敬之情。
(2)你将参加一个以“崇尚英雄”为主题的座谈会,要求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任选一个任务,完成作文。要求:紧扣材料,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吉安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2021.1
语文试卷(答案)
(测试时间:150 分钟 卷面总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庐陵文化,简单来说就是吉安的传统文化,是有史以来庐陵先人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包含很多方面,
博大而精深。在江西腹地仅 2 万多平方公里范围里,产生如此“重量级”的文化,在古代州府中是少见的;
不仅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中华文化宝库中闪现夺目的光彩,还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不管你熟
不熟悉,喜不喜欢,都真真实实地珍藏在史册中,在人们的记忆里,得到学术界和有识之士的认同和肯定。
地域文化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不同的特征上,具有较为突出的特色。庐陵文化的主要人文特征不少
专家总结提炼过,但似乎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我认为还是古人的评价更确切明了,那就是“文章节义并
重”。虽然别的地方也可用这句话,但在古庐陵特别突出。早在宋代,庐陵就誉为“文章节义之邦”,并
得到历代文化界的推崇。“文章”的含义是指精神面貌、道德风尚、礼义法度、文明程度,后来引申到诗
文词章等;“节义”说的是气节操守和信义。以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解缙为代表的庐陵先贤,忠义
节烈、经时济世的观念特别浓烈,胸怀天下,不计较个人得失安危,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
不管是春风得意还是面临逆境,始终保持高洁的操守,注重道德的修养,坚守气节,维护民族利益和人间
公道,为大义而不屈不挠。同时,挥洒卓越的才华和辛勤的汗水,留下了累累雄篇华章,留下了许多传颂
千古的经典诗文。这个人文特征的核心便是浩然正气,有人说古庐陵是“中华正气的原乡”,虽然有些过
誉,但从庐陵先贤所作所为所言的实际来看,的确突显了一个“正”字,即为官持正义,做人尚正直、做
学问发正言。先贤们以模范的行为,影响和带动了更多的士民百姓,促进了崇尚正气的良好传统和风气。
“庐陵正气”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忠贞爱国的精神、刚正不屈的品性、清正廉洁的风范等,值得我们去
挖掘探讨和弘扬。“文节俱高"可以称作是庐陵先贤的主体精神,不是发生在几个人身上或在某个朝代,而
是一批批一代代传承不息,这在古代州府范围内是少有的,是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觉得,崇文重教是吉安历史上最主要的文化传统。不说古代的书院学舍遍布乡野,不说先人如何苦
读和藏书刻书,也不说三千进士可能为全国之最的荣耀,你去看看经百年沧桑依然顽强存留的大量古村里
的家训格言和楹联牌匾,就能被崇文重教的气息所感染,领略扎根于民间经久不息的乡风民风。普遍所见
的楹联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歌高
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我最喜欢青原区渼陂村敬德书院的鎏金家训“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
这些都无不彰显崇文的价值。崇文是吉安光辉的传统,更应是新时代的新风尚和新要求,在重视文化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的同时,更应推崇文明的言行,形成良好的文风,打造文雅的气氛,尊重有文化的人,这就
是传承和发展。
优秀的庐陵文化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吉安市在弘扬开发方面作了努力,取得了累累成果,有口皆
碑。如何继续深入和扩展,是个宏大而艰巨的课题。这需要眼光和情怀,需要规划和政策扶持,更需要文
化界、企业界的参与,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与现实需要相吻合的精华,生产出适应市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产品。这样才能把沉淀在历史中、写在书里、说在口头上的文化资源激活,固化起来,物化出来,形
成产业,加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来。
(摘编自李梦星专访《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与庐陵文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庐陵文化,是吉安的传统文化,是庐陵先人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博大而精深。
B. 庐陵文化不仅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中华文化宝库中闪现夺目的光彩,还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C. 作者认为,庐陵文化的主要人文特征就是“文章节义并重”,核心是浩然正气。
D. 以文天祥、欧阳修等为代表的庐陵先贤,他们坚守气节,维护民族利益和人间公道,为大义而不屈不挠,
是最为珍贵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首先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庐陵文化的含义、地位、贡献和影响力。
B. 作者在第二段阐述庐陵文化的主要人文特征时,分别解读了“文章”“节义”的含义。
C. 文章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主要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
D. 由文章我们可以推断,井冈山精神在某些方面一定传承和发展了庐陵文化的精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庐陵先贤为官持正义,做人尚正直,做学问发正言,突显了一个“正”字,很好的诠释了古庐陵是“中
华正气的原乡”的说法。
B. 目前,我们只在以文天祥、欧阳修、杨万里、解缙等为代表的庐陵先贤身上找到忠贞爱国的精神、刚正
不屈的品性、清正廉洁的风范。
C. 依然顽强存留的大量古村里的家训格言和楹联牌匾,才让我们感染到崇文重教的气息,领略到扎根于民
间经久不息的乡风民风。
D. 继续弘扬开发优秀的庐陵文化资源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持、参与,进一步激活、固化、物化这些文
化资源,形成产业,加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来。
【答案】1. D 2. C 3.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人类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
动之一,由来已久。它是城市里的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登堂入室”。
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特质。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高学历、技能要求;失败风险
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
多实惠。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地摊经济也是如此。地摊经济由于属于边缘经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
定的负面影响。如流动商贩自身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对合法经营商户构成不公平竞争,妨碍交通,各种
扰民以及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等。
(摘自《百度百科》,有增删)
材料二:
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这是城市
治理的方向。但是,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了一条生存之路,让一些市民买东西
路途更远,价格更贵了。同时,“地摊经济”的不断消失,也让街道变得冷清,少了一些生活气息。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地方已经迈出了“地摊经济”的步伐。成都市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
浙江也提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场所,鼓励灵活就业等等。这些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灵活政策,得到了广泛好
评。
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
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一务实、灵活的举措,也将引导各地支持
“地摊经济”的发展。
当然,发展“地摊经济”并不是说一放了之,重走老路,而是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
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比如实行“地摊经济”准入许可证,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
保证场地卫生,等等,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0 年 5 月 28 日)
材料三: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到此摆摊的商铺注册时必须出示营业执照、货品资质证明书,以及个人有效
证件等。”呼和浩特某物业管理人员向谷河传媒表示。
“其实,政府部门加强资质管理应成为地摊经济的基础。低门槛是地摊经济的标签,加强资质管理不
仅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渠道,也让经营者感受到了平等与保障,让他们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意,
更愿意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金台咨询报道称。
“城管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者,其在公共服务管理层面对地摊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释放地摊经
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绣花一样精细’的管
理,让地摊经济尽可能地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第一财经日报》消
息称。
“我觉得还要提升摊主的公共素养,按照规定有序经营,保障食品质量,自觉维护秩序,保持环境卫
生。多方相互协调才能让地摊经济长久健康发展。”呼和浩特一市民向谷河传媒表示。
(摘编自《以史为鉴,地摊经济如何发展长久?》)
4. 下列对“地摊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形式,自古以来就有,是一种原始的、充满生命力的商业活动形式。
B. 发展地摊经济不是一放了之。如何把握“放”与“管”的分寸,考验着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C.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独特的创业优势,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能够缓解就业压力。
D. 为鼓励“地摊经济”发展,中央文明办在历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
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让城市街道变得冷清,少了生活气息,还增加了部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一些群
众失去一条生存之路。
B. 只要城市主管部门拍当起城市管理的主题责任,在公共服务管理上下足功夫,科学引导,就能平衡好地
摊经济与规范管理的关系。
C.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省市积极支持地摊经济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者治理观念的转变
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D. 分析事物发展规律,辩证思维必不可少。虽然地摊经济有诸多利好,但是也不要勿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
染、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
6. 如何保障地摊经济更加科学有序、健康长久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
【答案】4. D 5. B
6. ①政府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从业者资质管理,出台便民政策,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
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②城市管理者要提高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精细管理,引导规范经营,维护经营
环境。③经营者要提升公共素养,自觉遵守管理制度,在规定时间和区域内规范、有序经营,保证商品质
量,保持环境卫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树
陈忠实
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
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
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的必修课。或者说,每次回家事由
里不可或缺的一条,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花草浇水,秋末扫落叶,冬天铲
除积雪,每一回都弄得满身汗水灰尘,手染满草的绿汁。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
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
前院的草已铺盖了砖地,那些草无疑都是从砖缝里冒出来的。两月前回家已拔得干干净净,现在又罩
满了。我的哥哥进门来,也顺势蹲下拔草,和我间间断断说着家里无关紧要的话。我们兄弟向来就是这样,
见面没有夸张的语言行为,也没有亲热的动作,平平淡淡里甚至会让人产生其他猜想,其实大半生里连一
句伤害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更谈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事了。世间兄弟姊妹有种种相处的方式,我们却是于
不自觉里形成这种习惯性的状态。
说话间不觉拔完了草,之后便坐在雨篷下说闲话,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雨篷
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记不清谁先说到这棵树,是说这椿树当属村
子里现存的少数几棵最大的树,却引发了我的记忆,当即脱口而出,这是咱爸栽的树。
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大约是在“三年困难”中最困难的一年,我正上高中,周日回到家,父亲
在生产队出早工回来,肩上扛着镢头,手里攥着一株小树苗。我在门口看见,搭眼就认出是一株椿树苗子。
坡地里这种野生的椿树苗子到处都有,那时椿树结的荚角随风飘落,在有水分的土壤里萌芽生根,一年就
可以长到半人高的树秧子。这种树秧子如长在梯田塄坎的草丛中,又有幸不被砍去当柴烧,就可能长成一
棵大椿树;如若生长在坡地梯田里,肯定会被连根挖除晒干当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响麦子生长。父亲手
里攥着的这根椿树苗子是一个幸运者,它遇到父亲,不是被扔在门前的场地上晒干了当柴烧,而是要郑重
地栽植,正经当作一棵望其成材的树,进入郑重的保护禁区。
我对父亲的一个尤为突出的记忆,就是他一生爱栽树。他是个农民,除了农作本职外,业余爱好就是
栽树。我家在河川的几块水地,地头的水渠沿上都长着一排小叶杨树。地头的水渠里大半年都流淌着从灞
河里引来的自流水,杨树柳树得了沃土好水的滋养,迎着风如手提般长粗长高。我的父亲还指望着在地头
渠沿培植的这些杨树,能补贴家用,能供给哥和我的学杂费用。
我在每个夏天的周日从学校回到家中,便要给父亲的那棵椿树秧子浇一桶水。这树秧长得很好,新发
出的嫩枝竟然比原来的杆子还粗,肯定是水肥充足的缘由。这椿树就一直长着,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日
抽空回到老家,到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椿树,父亲就站在我的眼前、树下或门口;我便没有任何孤
独空虚,没有任何烦恼……
现在,在祖居的宅院里,两个年过花甲的兄弟,坐在雨篷下,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却于无
意中很自然地说起父亲的两棵树。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年,他经手盖的厦屋和承继的祖宗的老房都因朽木
蚀瓦而难以为继,被我们拆掉换盖成水泥楼板的新房子,只留下他亲手载的两棵树还生机勃勃,一棵满枝
尖锐硬刺的皂英树,守护着祖宗的坟墓园,一棵期望成材做门窗的棒树,成为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撑
立在家院门口,也撑立在儿子们的心里。
每到农历六月,麦收之后的暑天酷热,这椿树便放出一种令人停留贪吸的清香花味,满枝上都绣集着
一团团比米粒稍大的白花儿,招得半天蜜蜂,从清早直到天黑都嗡嗡嘤嘤的一片蜂鸣,把一片祥和轻柔的
吟唱撒向村庄,也把清香的花味弥漫到整个村庄的街道和屋院。每年都在有机缘回老家时闻到椿树花开的
清香,陶醉一番,回味一回,温习一回父亲。今年却因这事那事把花期错过了,便想,明年一定要赶在椿
树花开的时日回到乡下,弥补今年的亏空和缺欠。那是父亲留给这个世界也留给我的祷椿树,以及花的清
香。
(选自《陈忠实自选散文集》,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回老家拔草常常能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原因是回老家后可以不说官场商场,不议谁肥谁瘦,远离
世俗的纷扰。
B. 文中“我”与哥哥拔草闲聊这一闲笔,既表明兄弟间平淡又真实的关系,又引出了下文对父亲栽树的回
忆。
C. 从文中看,父亲爱栽树,只是想通过种树卖钱来补贴家用和供给哥哥与“我”上学的费用。
D.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比拟的手法描写蜜蜂,写出了村庄朴素、清新、宁静、祥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老
家村庄的热爱。
8. 文章标题“父亲的树”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 有人评价陈忠实的作品风格朴素平实,请结合这篇文章作具体分析。
【答案】7. A 8. (1)实际的树:指父亲栽种的各种树,是“补贴家用,供给哥和我的学杂费用”的来
源;(2)是父亲精神的象征:既是父亲一生爱栽树的体现,也是一生勤劳朴实善良无私的父亲的象征;(3)
是我的精神寄托:是一种心灵的感应的象征,是“我”精神的依靠,让“我”摆脱孤独、空虚、烦恼;寄
寓着我对村庄的爱,对父亲的爱和赞美。
9. (1)内容层面:文章选材集中于生活小事,文中的景物朴素,作者笔下的村庄朴素清新祥和,文中的人
物朴素平实,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我和哥哥之间也是朴素而又平实的真情。(2)情感层面:情感
朴素平实,文章通过描写父亲的树,展现了父亲朴实无华伟大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爱。(3)句
式层面:多用散句+举例。(4)语言层面:用词朴素平实,文中的语言多是生活化的语言,如“罩满”“脸
红脖子粗”“有一搭没一搭”“搭眼”等词语。(答出 3 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又精方药,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
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
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
因破取。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正多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
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
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
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
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
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
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教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
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
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邪?”
遂考竟佗。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B.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C. 伦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D.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孝廉,汉代选举官员的科目。汉代推举孝悌、清廉之士的察举制与征辟相反,自下而上选拔官员。
B. 士人,文中指读书人。在崇儒社会,读书人普遍把《礼记·大学》中提出的“修齐治平”作为理想。
C. 太祖,年号,此处当指曹操。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
为皇帝的称呼。
D. 郡县,行政区划名。郡县制是古代中国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实行郡、县两级管理的地方行政制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华佗精通方药,谙熟于心。他治疗疾病,所配药汤剂并不多;且对所用药物,心中能估算出分量,不用
再称量。
B. 华佗医术高明,精于辨证。给病症相同的倪寻、李延治病时,他能准确辨别病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
疗方法。
C. 华佗医者仁心,主动救治。在路上偶然遇到患者,他主动前去救治,让患者饮用三升蒜泥和酸醋,治好
患者。
D. 华佗不畏强权,身死狱中。他为太祖治病,回家却延期不返,在郡县多次写信召而无果后,惹怒太祖,
被拷问致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
(2)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病人就按照华佗的说法做了,立刻吐出一条蛇,他把蛇悬挂在车边,想去拜访华佗。
(2)华佗说:“这病短时间很难治好。长久实施治疗,可以延长寿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慢,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
子所戴的帽子。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中“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
B. 颔联写春来水涨,江流浩瀚,隔雾看花,诗人不由豪情满怀,踌躇满志。
C. 颈联运用叠词,具有韵律美,写景由近及远,由蝴蝶而鸥鸟,层次分明。
D. 尾联总收全诗,诗人北望长安,思朝廷,忧愁顿生,有沉郁苍茫之美。
15.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愁”的原因。
【答案】14. B 15. ①年老体衰,从“老年花似雾中看”可以看出诗人年老体衰、老眼昏花;②穷困潦
倒,漂泊流浪,落寞失意。从“淹留潭州”可以看出诗人漂泊在外,从“萧条戴鹖冠”; 可以看出诗人生
活困苦,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③忧虑朝廷,从“愁看直北是长安”可以看出诗人牵挂国家安危。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诗中,屈原以采荷花裁衣来表明自己刻意追求高洁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通过写老人小孩来表现村民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舞幽壑之潜蛟 (2). 泣孤舟之嫠妇 (3). 制芰荷以为衣兮 (4). 集芙蓉以为裳
(5). 黄发垂髫 (6). 并怡然自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文章《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引起广泛关注。2 月 19 日,主管汉字读音审定的教育部有关部
门就此回应称: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多数人的意见,也考虑了便于推广应用,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经
过审音委、标准委的审议,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标准。
几个古诗词用字的读音调整,为何叫人如此__________?诗词歌赋最讲究的就是韵律美,诗歌创作不过
就是为了选择最合适的字,而最合适的字,显然是有着声、色、味等__________。古诗词中的异读词正音
“正”了这么多年,忽然就因为读错的人多而从众了,想问一问 诗作者答应吗 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毛将焉
附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言文字因时因地的变化,其实早是无
须敏感的常事。这些年,不少时代新语或网络流行语就成为汉语言文化中“__________”的“正词”,那
么,校准或者改变一些汉字的拼音规则,自然也无须__________。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牵肠挂肚 权衡 登堂入室 大动肝火
B. 耿耿于怀 考量 登堂入室 大惊小怪
C. 牵肠挂肚 考量 无伤大雅 大动肝火
D. 耿耿于怀 权衡 无伤大雅 大惊小怪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缺少标点符号,下列填充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想问一问,诗作者答应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毛将焉附?
B. 想问一问,诗作者答应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毛将焉附?
C. 想问一问:诗作者答应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毛将焉附?
D. 想问一问:诗作者答应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毛将焉附?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多数人的意见,也考虑了便于推广应用,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经过审音委、标
准委的审议,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B. 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便于推广应用,也考虑了多数人的意见,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经过审音委、标
准委的审议,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标准。
C. 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便于推广应用,也考虑了多数人的意见,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经过审音委、标
准委的审议,对于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为准。
D. 读音改变主要是考虑多数人的意见,也考虑了便于推广应用,但目前改编后审音表尚未经过审音委、标
准委的审议,对于古汉语生僻音,还应以原读音标准。
【答案】17. B 18. C 19. C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0 个字。
吉水县八都镇东坊村的土路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晴天一身灰,①_______”是常有的事,村民们为此
愁眉不展,想修路却苦于没有资金。省教育厅扶贫工作队来到后,②_________,帮助村民修建公路。没多
久,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顺着山势蜿蜒而入,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公路通车的那一天,整个村子锣鼓喧
天、鞭炮齐鸣,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村民们的脸上。工作队中有一名摄影爱好者,在为他们拍照时说:
“③_______。”村民们这下笑得更加灿烂了。
【答案】 (1). 雨天一身泥 (2). 多方筹措资金 (3). 我看到了幸福的模样
21.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取一个标题。要求保留关键信息,简洁流畅,不超过 15 个字。
新华社北京 11 月 25 日电 11 月 25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约瑟夫·拜登,祝贺他当选美国总统。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国际社会的
共同期待。希望双方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
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同各国和国际社会携手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同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致电卡玛拉·哈里斯,祝贺她当选美国副总统。
【答案】习近平祝贺拜登当选美国总统。
四、写作(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习近平总书记
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
雄。——习近平总书记
英雄不应该站在云端和神坛,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亲情的普通人。——李越胜《前进的时代需要英雄》
(1)你身边有英雄吗?请写一篇文章讲述他的故事,表达你对他的崇敬之情。
(2)你将参加一个以“崇尚英雄”为主题的座谈会,要求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任选一个任务,完成作文。要求:紧扣材料,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示例:
致敬英雄,传承精神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致敬英雄,传承精神”。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英雄,新时代更是英雄辈出,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自己的英雄”。新征程上,
如何弘扬英雄精神?我们要学习时代先锋,将英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点滴行动中,在平凡工作中实现人生
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英雄事迹。
英雄不问出处,榜样的力量一直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
行。无论寒暑秋冬,祖国边防线上,总有一群熟悉的身影挺立边疆,守护祖国的大门;一年又一年,感动
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行动点亮了这个时代的明灯。生而平凡,我们常常喟叹与不能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对未来充满迷茫。但看看我们的时代楷模,哪一个不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平凡不可怕,踏着时
代的步伐,稳步前行。
群众利益无小事,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能发光发热。工作岗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
岗位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无论是行色匆匆的白领,为赶进度而夜以继日;还是外卖小哥奔走于大街小
巷,用心送好每一单;抑或是无数扶贫干部行走于高山小路,不让任何一个贫困户掉队。心中沉淀有多少
激情,脚下就有多少力量。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履行好每一份责任,点滴之中,彰显我们的不平凡。
奋进新时代,我们要用奋斗定义人生价值,在奔跑中抵达远方。自古以来,有为青年都渴望建功立业,
但成功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吴孟超院士勤勤勉勉七十余载,兑现了为医学事业奋斗终生的诺言。而如今,
一些青年人沉迷于短暂性快乐中,陷入无休止的焦虑中,失去积极进取的勇气。殊不知,人生出彩靠奋斗,
梦想成真靠拼搏。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梦想虽远,坚持可达,用行动弘扬执著以求的精神,在坚守中成为自己的英雄。抖音上有一句话说道: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这就是坚持的意义,前行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不可能一帆风顺,
唯有持之以恒,才能迎来梦想花开的时刻。海南鹦哥岭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坚持扎根深山,与寂寞为伍,保
护自然环境,帮助当地农民搞生态养殖,谁能说这样的青春不够亮丽?正值伟大时代的我们,更需不负时
代的重托,用执着于坚守为青春染上亮丽的底色!
感动有力量,平凡亦闪光。生于英雄辈出的年代,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力奔跑,
追逐人生梦想。将时代楷模的精神内化于心,融入到点滴行动中去,肩负起砥柱中流之责任,让人生梦想
与家国情怀共振!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 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2021-06-0419页
- 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21-06-0410页
- 西藏省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1-06-046页
- 山西省运城市东康一中2020-2021学2021-06-047页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2021-06-0422页
- 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2021-06-0423页
-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2021-06-0421页
-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2021-06-0427页
- 2019-2020学年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21-06-0418页
- 湖北省黄冈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2021-06-04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