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50 KB
  • 2021-06-04 发布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智慧停车,这一概念试图通过技术支持,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支持诱导停车、反向寻车、智能支付。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问题。2015年《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有过这样一组数据:北上广深停车位平均缺口率达76.3%,而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却高达44.6%。车位绝对缺口与相对利用不足并存的状况足够说明: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近两年来,智慧停车已经迎来了一轮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然而诸多实践也表明,技术固然是化解难题的手段,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因为企业分头行动,城市内部“山头林立”、数据彼此独立,用户不方便,城市管理也难以升级,停车也就难以真正“智慧”。在拥有千万级人口、超160万辆乘用车,不亚于京沪拥堵程度的情况下,哈尔滨城投集团通过联合优先科技股份公司,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地磁传感、近场支付等技术,搭建了一个实时化、可视化的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为国内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创新样本。‎ 停车问题一头直通动态交通,一头扎进社区,甚至路内路外的管理方式都不尽相同。智能停车面临各种权利关系的界定与处理,涉及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问题。具体而言,泊位的普查与认证最为关键,没有完备的基础数据,后续管理无从谈起;管理短板也必须补上,只有避免“路面归交警、小区不要紧”的治理空白,才不会涌现“见缝插针”式的乱停放。再比如,有学者提出可以利用社区白天闲置车位实现车位共享,但增收的停车费如何共享,却有赖于更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这一系列问题都表明: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 智慧停车系统的目标,绝不止于方便停车,更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这便需要人们直面一个烧脑的思考题:停车管理到底是公益还是生意?从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推行“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车型、不同时段停车服务差别收费”来看,停车费尤其是民营资本独资的停车场收费已经放开;然而因为担心乱收费,各地对停车费的事实价格管制依然存在。智慧停车,能否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这可能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该说,加快发展智慧停车已经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子课题,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如果每一个城市都能落实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不仅有助于化解停车不便带来的心塞,也有望纾解城市交通拥堵,让城市多点从容。‎ ‎ (摘编自何鼎鼎《智慧停车,让城市更从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智慧停车,离不开技术支持,但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有利于解决停车难问题。‎ B. 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问题,盘活车位资源远比加强停车位的供给更重要。‎ C. 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还要有一个政府交通部门的智慧治理架构。‎ D. 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重要环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通过哈尔滨搭建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这一例证,论述实现智慧停车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证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的可行性。‎ B. 第三段通过列举泊位普查认证、管理短板、停车收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归纳推理出智慧停车所要面临的关键所在。‎ C. 第四段对智慧停车系统目标的定位,旨在论证智慧停车目的在于有效调节车流,从而使论述走向了深入。‎ D. 文章先阐释智慧停车的内涵,然后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和智慧治理架构以及停车收费管理等方面,多层次论述了智慧停车这一创新管理手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智慧停车,其智慧不只体现在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还体现在智慧化综合管理上。‎ B. 如果拥有更加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解决好增收的停车费共享问题,社区白天闲置的车位实现共享的设想就有可能变为现实。‎ C. 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如果得到落实,有望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让城市多一份从容。‎ D. ‎ 发展智慧停车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方面,它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曲解文意,“盘活车位资源远比加强停车位的供给更重要”不符合原文,原文只提到“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C项,“政府交通部门的智慧治理架构”表述不对,原文说的是“关键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D项,“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重要环节”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可能是”。故选A项。‎ ‎【2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C项,“对智慧停车系统目标的定位”理解有误。“智慧停车目的在于有效调节车流”与原文不符,原文说的是“绝不止于方便停车,更在于有效调节车流”。故选C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有望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理解有误,原文是“”,是“有助于”“有望纡解”。故选C项。‎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都在深耕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区域特色产业正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科技支撑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互联网等。这些都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省农科院农信所党支部书记田建民认为,传统的农业已经不能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适应新格局,支撑新格局,引领新格局。‎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 材料二:‎ 材料三:‎ 来自湖北秭归的脐橙、甘肃礼县的苹果……数据显示,“双11”当天阿里巴巴全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45亿元。产自东北的五常大米仅用10秒钟便卖了1‎ ‎ 00万斤,四川的平武蜂蜜,更是在售罄后预售到明年9月。火爆的销售,让这些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地。撑起这些数据离不开买家的热情,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突出。从硬件看,目前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的地区、网络普及水平较低的区基本上都是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从软件到与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网上支付及互联网理财等应用方面,农村网民的使用率也远远低于城镇网民。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的释放,农村居民生活便捷、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亟待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统筹解决。‎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l月)‎ 材料四:11月24日上午,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第三届全国民族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一乡一品产业发展论坛。兴仁市委副书记、市长方先红首先介绍了兴仁市的基本情况。兴仁市于2018年8月撤县设市,同时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这里享有“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牛肉粉之乡”等称号。下一步,兴仁市将从打造产业展示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杭州筑家易集团董事长杨斌认为,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让科技提升农村影响力。比如精选一乡一品,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销售通路,让农民种出来的东西能更方便、更快捷地卖出去。科技还可以赋能生态宜居。比如建设平安乡村、素质乡村,比如发展绿色农业和文旅IP。在健康医疗方面,科技也可大有作为。比如可以打造专家远程在线系统,不用跑城里就可以连接专家服务乡村。浙江创业学院院长何伏林则分享了高校的举措和思考。他认为,一乡一品最关键的是平台,需要整合各方力量。要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和农民在一起,帮助他们实现一乡一品的梦想。 ‎ ‎(摘编自“北国网”2018年11月26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元,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都得益于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B. 材料二体现了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逐年上升,尤其在2015年增长迅猛。‎ C. 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兴仁市努力打造产业展示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拉动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D. 材料三表明在“双ll”农产品在网上热销的背后,离不开买家的热情,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再加上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所以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网络普及水平较低。‎ B. 为了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传统农业必须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C. 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入,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 杨斌认为,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让科技在提升农村影响力、乡村生态宜居、乡村健康医疗和打造一乡一品平台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6.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综合以上材料,请具体谈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答案】4. C 5. B ‎ ‎6. 1)坚持发展科技,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2)加快农村产业调整,使农村产业尽快适应、支撑、引领新格局。‎ ‎3)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绿色农业和文旅IP,打造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旅游业发展。‎ ‎4)加快偏远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销售通路,提升居民生活便捷度。‎ ‎5)打造一乡一品,推动产业再上新台阶。吸引并留住人才。‎ ‎6)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与农民一起建设美丽乡村。‎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C,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兴仁市努力打造产业展示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曲解文意。这些措施都是兴仁市已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后的下一步计划,并不是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故答案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扩大范围,原文是“目前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的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并不是指我国所有的农村地区。选项C,无中生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于文无据。选项D,张冠李戴,“打造一乡一品平台”不是杨斌的看法。故答案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综合以上材料,请具体谈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根据对以上题干的把握,考生可以从原文中筛选如下内容: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区域特色产业正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科技支撑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适应新格局,支撑新格局,引领新格局。撑起这些数据离不开买家的热情,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的释放,农村居民生活便捷、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亟待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统筹解决。从打造产业展示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一乡一品最关键的是平台,需要整合各方力量。要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和农民在一起,帮助他们实现一乡一品的梦想。‎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序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要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只羊的冬季 纪东方 大风刮了七天,大雪下了七夜。‎ 战备公路边三四米深的大沟平了,不但平了,连公路上也积了半米厚的雪。暴风雪把路封了,阿拉嘠哨所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军”前沿。‎ 大清早一起床,王平均连长召集司务长、给养员、炊事班长开会,讨论一连人的吃饭问题。司务长愁眉苦脸抖搂所有的家底:米够吃一天,菜窖里还有三个大萝卜,一棵瘦白菜。全连已经吃了五天的盐水煮饭,今天山下再送不上来给养,战士们就要饿肚子了。‎ 山对面,不足200米直线距离就是另一个国家的哨所。边境,前沿,战备紧张,难道真的要让我们的战士饿着肚子去站岗吗?‎ 王连长急得满脑门子汗,在屋里转了三个圈,忽地甩脱披着的皮大衣,下决心地扔掉手里的烟,说:“不行,我带一班下山。背也得背给养上来。”‎ 司务长红了眼圈:“这事责任在我,没有在暴风雪来之前安排好,我去。”‎ 一班长腾地站起来:“这条路我最熟,还是我带人去。连长你要指挥战备,不能离开。”‎ 门忽地开了,寒风追逐着雪花,低吼着扑向地面,打了个旋。一个小战士阅进来,报告都没有打,结结巴巴地说:“连长,连……长,后院,后院。”‎ ‎“有情况!”‎ 连长顺手掏出了手枪,一班长仲手去撲墙架上的冲锋枪。小战士更急了。“不是,不是,敌人,是……”转眼工夫,刚才愁眉苦脸的一屋子人迅速集合,成战斗队形把后院包囤得水泄不通。‎ 一只羊躺在后院的栅栏门前,可能是冻的,也可能有伤,已经奄奄一息,无助的大眼睛睁开又闭上,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 营房后面就是山,山上经常有老百姓放羊,国境那边的这边的都有。羊是吃草的,羊吃草不分国境,哪边的草都可以吃饱肚子。昨天晚上的风太大了,估计是风雪中羊跑迷糊了,从山上摔下来。‎ 连长松了口气,摇摇头,把手枪插回枪套:“嗨,一只羊。”‎ 一班长如释重负地关上枪机:“嗨,一只羊。”‎ 司务长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嗨,一只羊。”‎ 对呀,一只羊!大家的眼刷地都亮了,亮得红彤彤的,好像把山上的雪都照亮了。‎ 一只羊啊。一只无主的羊。‎ 看看门脚奄奄一息的羊,大伙看司务长,司务长看一班长,一班长又看看连长。连长说:“先把它弄到炊事班,其余人回连部。”‎ 连部继续开会。‎ 战士们也在开会。话题自然离不开羊。有的说,当然是杀了炖一锅,全连美美地吃一顿,留着羊头和骨头,熬成老汤,吃上三天五天没有问题。有的说,不能随便吃老百姓的东西。不能违反群众纪律,尤其是边境,闹不好会引起国际纠纷。对方马上反驳,现在牧民有的是羊,不在乎少一只两只。再说,咱们自己不说,吃到肚子里谁知道?不要假积极。双方争得气呼呼,但又谁也不能说服谁。‎ 想吃肉的似乎已经闻到了伙房里羊肉的香味。怕犯纪律的把脸贴在窗户上,悄悄把玻璃上的冻雪画出一只羊的样子。‎ 晚上开饭的时候,还是米饭盐水萝卜。那只羊没有成为晚饭,而是在灶房里溜达嘴里叼着连里仅存的细莱半棵瘦白莱,没有菜心只有菜帮的当地产的小白菜。‎ 据说,连长派通讯员卫生员给羊当“保镖”,挡住了炊事班长举起的菜刀。半棵白菜也是连长特批的。司务长心疼得差点和连长吵起来,那是他给连长留的最后的一点特殊“伙食”。王连长的胃病犯了,吃萝卜吃得直吐酸水儿。‎ 据通讯员说,连长一夜没睡,打了十几个电话。最后一个电话没有说完就断了,大雪结成的冰凌把电话线压断了。‎ 第二天,雪停了,一班长集合队伍准备下山背粮。临出发的时候,一幅场景让他目瞪口呆:最少有两三百只的羊群争先恐后的涌来,密密麻麻的羊蹄印在雪地里踩出了一条瓷瓷实实的“天路”,后面是旗里拥军模范乌日格愣大叔赶着爬犁,爬犁上是粮食、冻羊肉。麻袋最下面,还有一口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过年都难得的细菜真真正正的内地大白菜。‎ 那只羊一直养在连队,乌日格愣大叔说不是他家的羊,一冬天也没有人来认领。一只羊温暖了我们整整一个冬天。直到我复员下山,那只羊还在山上。‎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叙述了阿拉嘎哨所的军人在大雪封山、给养缺乏时发生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工作认真负责、思想纪律性强的连长形象 B. 寒风追逐着雪花,低吼着扑向地面,打了个旋”一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风雪交加的恶劣气候,渲染了气氛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刻画人物。在发现是一只羊误人后院的情节中,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连长等人的心理 D. 战士们就“杀羊饱吃一顿”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一情节展现了战士们不同的性格,也表达了对想杀羊吃肉战士的批判。‎ ‎8. 小说围绕“一只羊”展开情节,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9. 小说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7. D 8. ①作者借哨所军人在大雪封山给养缺乏的情况下最终善待了那只无主羊的故事,以小见大,表现了对身处困境但纪律严明、精神高尚的边防军人的赞颂。②正是因为这样,军人们受到了人民拥戴,也蕴含着了军爱民,民拥军的主题。 ‎ ‎9. ①交代了这只羊在连队的命运,使情节更加完整。②连队一直养着那只羊,等着人们来认领,表现了军人们美好的精神境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③最后一句使用第一人称,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小说的主题,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D项,“……也表达了对想杀羊吃肉战士的批判”说法不正确,“战士们就‘杀羊饱吃一顿’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没有表达对想杀羊吃肉战士的批判的意思。故选D项。‎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弄清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揣摩概括作者借此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作答时从“一只羊”的情节角度考虑,小说描写了哨所军人在大雪封山给养缺乏的情况下,面对从山上摔下来滚落到后院的一只奄奄一息的羊,最终选择喂养它,善待它的事件,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了对身处困境(给养极度缺乏),却善待老百姓一只无主羊,表明了阿拉嘠哨所军人纪律严明、精神高尚的赞颂。正是由这“一只羊”才引出后面“最少有两三百只的羊群争先恐后的涌来”,旗里拥军模范乌日格愣大叔送来了粮食、冻羊肉和过年都难得的内地大白菜情节,凸显了军人们受到了人民拥戴,也蕴含着了军爱民,民拥军的主题。‎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此处主要考查小说段落的作用,对于段落作用,一般根据段落所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大的方面去把握。文章尾段作用:内容上,画龙点睛,点明主题,深化主旨。结构上,总结全文。或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本题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答。比如内容上:本文尾段写到“那只羊一直养在连队,……,一冬天也没有人来认领。一只羊温暖了我们整整一个冬天。直到我复员下山,那只羊还在山上”。交代了这只羊在连队的命运,使得文章情节比较完整。“那只羊一直养在连队,……,一冬天也没有人来认领”,表明连队一直养着那只羊,等着人们来认领,体现了军人们维护百姓利益,遵守群众纪律的崇高的精神。‎ ‎“一只羊温暖了我们整整一个冬天”,这里羊是边境人民利益的象征,“羊一直在山上”,体现了军民关系和睦融洽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结构上交代了这只羊在连队的命运,使情节更加完整。还有本文最后一句话“直到我复员下山,那只羊还在山上” 使用第一人称,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点睛】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揭示主旨;呼应开头,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卒章显志,点明中心;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回味深长,引发读者思考。尾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作答时,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来回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第各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匿,罪灭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 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季布母弟丁公,为楚将。丁公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臣光曰:高祖起丰、沛以来,网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独以不忠受戮,何哉?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当群雄角逐之际,民无定主,来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为臣;苟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贰心以徼(求取)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而怀私结恩者,虽至于活己,犹以义不与也。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子孙享有天禄四百馀年,宜矣!‎ ‎(选自《资治通鉴第十一卷·汉纪三·太祖高皇帝中》)‎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10. 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B.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C.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D.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 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 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 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12. 下列对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光不仅认为高祖处置季布和丁公是必要的和恰当的,而且对处置的深远意义评价很高。‎ B. 司马光认为高祖之所以这样做不是恩将仇报,而是因为“进取”与“守成”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C. 司马光认为,高祖将丁公处死的目的是要让天下千千万万人明白礼仪并引以为戒。‎ D. 司马光写这段话的目的是赞扬高祖富有远见、与时俱进的政治才能。‎ ‎13. 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匿,罪灭三族。‎ ‎(2)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 ‎【答案】10. B 11. B 12. D ‎ ‎13. (1)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论罪要灭三族。‎ ‎(2)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画线句子的大意是: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 ‎“今臣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意思是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无所”不是“至”的宾语,故不能与“至”连在一起,排除A C;“罢去”紧承“无所受事”,二者的主语都是“臣”,因为没有接受任何事情,所以就此作罢,被遣回原郡,故应从“罢去”后面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B项,“说服吕后收回成命”说法错误;原文只说“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可见季布并没有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通读文章,理解文章中心观点,再抓住段落中关键词,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对照各个选项揣摩得出答案。‎ D项,目的是启发君王吸取高祖的治国经验。‎ ‎【13题详解】‎ 第一句得分点:及,等到;购,重金征求,悬赏捉拿;匿,藏匿,窝藏。‎ 译为: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 第二句得分点:将,率领;奈何,怎么;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译为: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要想翻译得通顺正确,平时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做题时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好逞意气,爱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项羽派他率领军队,曾屡次使汉王刘邦受到困窘。等到项羽灭亡以后,汉高祖出千金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有胆敢窝藏季布的论罪要灭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阳一个姓周的人家。周家便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他的脖子,穿上粗布衣服,出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心里知道是季布,便乘坐轻便马车到洛阳去了,拜见了汝阴侯滕公,乘机对滕公说:“做臣下的各受自己的主上差遣,季布受项羽差遣,这完全是职分内的事。项羽的臣下难道可以全都杀死吗?现在皇上刚刚夺得天下,仅仅凭着个人的怨恨去追捕一个人,为什么要向天下人显示自己器量狭小呢! 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是位大侠客,猜想季布一定隐藏在他那里,便答应说:“好。”滕公等待机会,果真按照朱家的意思向皇上奏明。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在这个时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任命他做了郎中。‎ 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王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论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有人妄誉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 ‎ 楚地有个叫曹丘的先生,擅长辞令,能言善辩。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先生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先生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您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况且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季布的舅舅丁公担任楚军将领。丁公曾经在彭城西面替项羽追逐汉高祖,使高祖陷于窘迫的处境。在短兵相接的时候,高祖感到危机,回头对丁公说:“我们两个好汉难道要互相为难吗!”于是丁公领兵返回,汉王便脱身解围。等到项羽灭亡以后,丁公拜见高祖。高祖把丁公捉拿放到军营中示众,说道:“丁公做项王的臣下不能尽忠,使项王失去天下的,就是丁公啊!”于是就斩了丁公,说道:“让后代做臣下的人不要仿效丁公!”‎ 臣司马光说:汉高祖刘邦从丰、沛起事以来,网罗强横有势力的人,招纳逃亡反叛的人,也已经是相当多的了。待到登上帝位,唯独丁公因为不忠诚而遭受杀戮,这是为什么啊?是由于进取与守成,形势不同的缘故呀。当群雄并起争相取胜的时候,百姓没有确定的君主,谁来投奔就接受谁,本来就该如此。待到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臣服时,如果不明确礼义以显示给人,致使身为臣子的人,人人怀有二心以图求取厚利,那么国家还能长治久安吗!因此汉高祖据大义作出决断,使天下的人都清楚地知道,身为臣子却不忠诚的人没有自己可以藏身的地方,怀揣个人目的布施恩惠给人的人,尽管他甚至于救过自己的命,依照礼义仍不予宽容。似此杀一人而使千万人畏惧,考虑事情难道不是既深刻又远广吗!汉高帝的子孙享有上天赐予的禄位四百多年,应当的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积雨辋川庄作①‎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③。‎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④。‎ ‎【注释】①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②迟:缓缓地升起来。藜:一种草本植物,嫩叶新苗皆可食。菑(zī):已开垦一年的土地,这里泛指田亩。③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形容树木茂密,环境幽深。④野老:自称。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尾联两处用典。‎ ‎14. 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理解错误的一项 A. 首联写田家,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使人感受到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B. 颔联写自然,两种景象互相对比,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C. 尾联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D. 在这首七律诗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15. 本诗颔联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1)动静结合:广漠空蒙的水田,蔚然深秀的密林,此为静;白鹭翩翩起飞,黄鹂互相唱和,动静结合,体现田园风光优美,富有生机。‎ ‎(2)映衬: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浓绿的夏木,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相映成趣。‎ ‎(3)多角度描写:绘形绘声绘色,“阴阴”写夏木茂密之形,“飞”写白鹭翩翩起飞之状;“啭”写黄鹂啼啭之声;白鹭、黄鹂、浓绿的夏木,色彩鲜明。‎ ‎(4)运用叠词:“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突出强调了景物的特点。‎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B项,“两种景象互相对比”说法错误,应为映衬手法。颔联写白鹭飞行,黄鹂婉转,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生机盎然。‎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写景的手法。写景的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还有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写、实写、白描、细节,以及写景的角度变化,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视听结合等。‎ 颔联写景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辋川之夏,诗人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白鹭翩翩起飞,黄鹂互相唱和,这是动态描写;“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夏木”描状夏木茂密,广漠空蒙的水田,蔚然深秀的密林,此为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体现田园风光优美,富有生机。‎ 颔联还使用了映衬手法,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浓绿的夏木,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相映成趣;另外,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颔联还使用多角度描写的手法:“阴阴”写出夏木茂密之形,“飞”写白鹭翩翩起飞之状,“啭”写黄鹂啼啭之声,白鹭、黄鹂、浓绿的夏木,写出夏季的色彩;当然,也可说颔联使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黄鹂啼啭是听觉,白鹭翩翩起飞以及水田、夏木都是视觉描写。‎ 颔联还使用了叠词“漠漠”、“阴阴”,既突出强调了景物的特点,又读来朗朗上口。‎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鲍照的《拟行路难》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泻水置平地 (2). 各自东西南北流 (3). 出师未捷身先死 (4). 长使英雄泪满襟 (5). 我欲因之梦吴越 (6). 一夜飞度镜湖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泻,捷,长,襟,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门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①)。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诗的传统,(②)。它靠的不是_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③)。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印。‎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悠闲自得 平分秋色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B. 自得其乐 平起平坐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C. 悠闲自得 平起平坐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D. 自得其乐 平分秋色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B.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 C.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D.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前的情景和心情。‎ B. ①要得益于杜甫 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后的情景和心情。‎ C. ①要得益于杜甫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间的情景和心情。‎ D. 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悠闲自得:心无牵挂,随意而满足。形容神态悠闲、心情安逸,不在乎事事所为,只在乎自身感觉的快慰;本着对自己好和对别人好的意义,才是真正的快悠闲适和闲得乐哉;自由清闲,心情舒畅。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句中重在强调“乐趣”。平起平坐:比喻地位相当,身份不分高低。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 表示平局。句中重点强调“地位”。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把某个人(或某种人)看得不同于一般。另当别论:原来看法等不成立,另加以有评论。句中重在强调“看法”;晨钟暮鼓:意思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可以用来形容寺院僧人的生活。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句中强调“时间短”,因此选B。‎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根据语境,A项“衍生”搭配不当不当,B项,“心领神会”不合语境,搭配不当;D项,包含AB项的错误。‎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陈述对象的衔接,第一空后面是“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强调的是“杜甫和草堂”;第二空,根据后面的“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可知重在强调“底蕴”;第三空,注意前面的“《堂成》”,可知是“建成时”。‎ ‎2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从容闲谈,①所谈是饶有趣味之事, ② 世间琐屑无聊之事,都能以率真性情相见,这真是一大快乐, ③ 这样的人是很难遇到的。 ④ 言谈之人对自己的意见一味认同,这与一个人独坐有何差异呢?我们平时交谈,有完全倾向于对方意见的, ⑤ 意见略有分歧的,说“我的看法不完全是这样”“因此,我认为”等,这些 ⑥ 可以用来享受言谈的乐趣。‎ A. 不论 或是 但是 因为 但 都 B. 不论 还是 可是 如果 但 也 C. 无论 还 只是 如果 也有 都 D. 无论 或是 只是 因为 也有 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及关联词。“饶有趣味”“琐屑无聊”两者是选择关系;“很难遇到”表示转折;“意见一味认同”表示假设,可以排除AD;“因此”等应该是都可以用来享受乐趣的,综合C项合适。‎ ‎21.阅读下面所给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句子,使之与所给句子组成一副语意相关的对联。‎ ‎(1)三尺讲台,三寸笔,三寸舌,三千桃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 ‎【答案】 (1). 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2). 如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对联的能力。要做好对联题,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结构一致。考生课下多读多练,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第一小题,所给出句中都以“三”开端,“三尺讲台,三寸笔,三寸舌,三千桃李”都与教师的工作有关,所以考生可以根据出句的特点构思对句,如: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一天时间,一年时间,一生时间,一世无悔;一柄红烛,一点光,一点热,一片温暖;一腔热血,一颗心,一园春,一代新人。‎ 第二小题所给对句以“像”开头,构成比喻句,“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与教师奉献精神有关。考生可以依据对句结构和内容,构思出句,如:似清风,拂衣拂面,轻轻洗濯世隅尘意;似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 ‎22.修改两段病文 ‎(一)下面这段文字在标点使用、语言结构、用词得体方面各有一处不当,请指出并作修改。‎ 要弄清楚蛋白质在体内为什么不可或缺?就要了解它对人体的作用。蛋白质在人体中担负着传递信息、大脑活动的维持、促进化学反应和抵御外来“入侵者”等任务,在人体生长和组织修复方面有着极为要紧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经常吃一些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豆制品、鸡蛋、瘦肉、鱼虾等。‎ ‎(二)下面是X市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匠》编辑部投稿信,其中有三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找出并作修改。‎ ‎《语文匠》编辑部:‎ 我是 X市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学生。久闻贵刊大名,决定向贵刊投稿。现奉上大作《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还望务必拔冗回示为谢!‎ 此致 敬礼!‎ 张晓 ‎2018年7月6日 ‎【答案】(一)①“问号”改为“逗号”;②“大脑活动的维持”改为“维持大脑活动”;③“要紧”改为“重要”。‎ ‎(二)(1)“大作”改为“拙作”或“拙笔”“作品”; (2)“拜读”改为“指正;(3) “务必”改为“能”或“能够”。‎ ‎【解析】‎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把握语病、标点、语言得体的能力。解答语病类题目,先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等;解答标点题,应准确捕捉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和规律;解答语言得体题,应能够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 ‎(一)“要弄清楚蛋白质在体内为什么不可或缺”的主谓语应该是“(我们)要弄清楚”,它是陈述语气不是疑问语气,因此不能用问号;“大脑活动的维持”动宾颠倒,应该为“维持大脑活动”;“要紧”表示时间紧,而“重要”才表示重要性。‎ ‎(二)“现奉上大作《蒙茶飘香》一篇”,“大作”,敬辞,称对方的著作,此处应称为“拙作”;“敬请拜读”,“拜读”是用于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此处说别人读自己的文章,不当,改为“指正”;“务必拨冗回示为谢”,“务必”带有命令语气,不当。‎ ‎【点睛】解答语言得体题时要注意以下四点: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另外,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农夫出资买下了一片农场,不久,他便发现自己吃亏上当了:这是一块既不适合种植果树,又不适合放牧的贫瘠山坡地。它除了拥有用途不大的白杨树之外,就是漫山遍野令人望而生畏的响尾蛇。农夫在“痛定”之后,决定把这块贫瘠山坡地的价值充分利用起来,将其建设成为响尾蛇的生产基地。他有计划地捕捉、繁殖响尾蛇,从中提取蛇毒,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制药,还把响尾蛇的肉做成罐头,销往各地。仅仅几年光景,生意越做越大,订货的客户络绎不绝,每年到他的农场来考察、参观的多达几万人次。‎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横看成岭侧成峰 贫瘠的农场,视角不同,价值便不同。农夫把“贫瘠山坡地的价值充分利用起来”,便让其发挥出令人惊叹的价值。他教会了我们什么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看问题的角度一变,山重水复便会是柳暗花明。‎ 以色列总统佩雷斯说,“我们从来没有停止从贫瘠中挖掘财富”。以色列国土总面积的45%是沙漠,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但以色列人创造了沙漠农业的“神话”, 一个农夫能养活400人,农产品出口全球。极其匮乏的自然资源和极其发达的现代农业,对比是如此强烈!以色列农业发展如何突破资源环境限制?有人将其归结为技术,但首先是有人转变了看问题的角度,看到贫瘠沙漠中的财富、沙漠农业的价值,然后才是技术。‎ 横看成岭侧成峰,看问题的角度一变,废物也会产生价值。‎ ‎ “其实破碎与完美没有明显的界限,一切全靠你从哪个角度去看。”刘墉如是说。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翻新自由女神像的废料而向社会广泛招标,但没人应标。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有个犹太人“傻傻”地签了字。他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块和木头加工成底座;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像身上扫下的灰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不到3个月的时间,这堆废料变成了 350万美元现金。‎ 横看成岭侧成峰,看问题的角度一变,人生便会与众不同。‎ 马云从小就是一个普通人,想进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都失败了,考大学失败了3次,申请工作失败了30次,他人生的改变是从发现一块贫瘠土地的价值开始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互联网,尽管当时在中国互联网领域仍是一片空白,尽管马云不懂互联网,但他发现了互联网的价值。尽管全国的人都说他是疯子 ,但是他创造了一个帝国。一件事有没有价值,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史铁生在最生龙活虎的青春年华里突然失去了双腿,他有过迷惘,想过轻生。想活下去就得转变思维,一个废掉的人价值在哪里?他给自己折了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适时转换思维,陡峭的山路,也许是通往秀丽瑰美山谷的必由之路;漫山遍野致命的响尾蛇,也许是发家致富的良方。‎ 横看成岭侧成峰,视角一变,挑战也会变成机遇。‎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达国家不断发起新的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习总说这是我国“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转换思维角度,就能在挑战中看到发展的机遇。让我们像农夫一样,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庐山成岭或成峰,首先取决于你独到的视角。沙漠里有黄金,废物也可以变成财富,关键在于你独特的眼光。‎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材料作文,从阅读材料中农夫的故事里,我们发现他的处境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由吃亏受骗变成了生意兴隆。由果溯因,农夫没有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无用的痛苦之中,没有被木已成舟的损失击垮,而是积极探寻解决办法,即如何把眼前的不利因素巧妙地转化为有利因素,并创造性地获得利润。整个事件中,农夫并没有被常规思维局限住,而是逆向思考,打破常规,充分发挥贫瘠山坡的条件,把漫山遍野的响尾蛇变成了致富的资源。材料有寓言性质,要求考生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面对灾难,很多人只会习惯性地看到损失挫败,而看不到其中潜藏的机遇,失去了另辟蹊径、创新思维的胆识。写此作文时,考生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在对立中找到统一。‎ 参考立意:‎ ‎(1)用独到的眼光破解人生难题;(2)打破常规,变废为宝;(3)逆向思考(换个角度思考、善于变通),柳暗花明;(4)换个角度,让不利因素成为有利因素;(5)因地制宜,合理发展。‎ 结构示例:‎ 开头直接点题“视角不同,价值便不同”;然后从“横看成岭侧成峰,看问题的角度一变,山重水复便会是柳暗花明”“横看成岭侧成峰,看问题的角度一变,废物也会产生价值”“横看成岭侧成峰,看问题的角度一变,人生便会与众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视角一变,挑战也会变成机遇”四个角度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庐山成岭或成峰,首先取决于你独到的视角。沙漠里有黄金,废物也可以变成财富,关键在于你独特的眼光”强调观点,照应开头。‎ 材料链接:‎ ‎1.生路上难免有许多的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不要死钻牛角尖,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我们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闻名沪上的劳动模范徐虎,只是一名普通的水电工,换了别人在他这个岗位上,他或许会想:我再怎么说总有些才干,却叫我给别人修水管、修马桶,简直是埋没人才。为此而整天大呼没遇伯乐。而徐虎却从小事上做起——“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徐虎从这个角度上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他安心于做一名普通的水电工。这是他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收获。‎ ‎2. 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自己容貌不是国色天香,抱怨今天天气糟糕透了,抱怨自己总不能事事顺心……刚一听,还真认为上天对他太不公了,但仔细一想,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容貌天生你不能改变,但你为什么不想一想展现笑容,说不定会美丽一点;天气不能改变,但你能改变心情;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这样一想是不是心情好很多?‎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