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四川省棠湖中学高 2020 届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22 题,共 150 分,共 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罗马时期伟大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在《历史》一书中提到:“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
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都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在现代社会,当政府失去公信力时,
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种现象便被称作
“塔西佗陷阱”,它是当前我国社会公信度面临困境的侧面反映。目前社会的总体信任下降,
除了自媒体的特性及其传播特点等工具原因之外,“塔西佗陷阱”的形成还有着深刻的社会
原因。
首先,从宏观层面看,信任具有“社会嵌入性”特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阶段、
文化传统等“社会背景”对社会信任的水平、内容和特点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一
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信任问题,必须在特定的行政生态环境(社会背景)下进行。随着经济体
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日益凸显,
社会矛盾逐渐显现。转型期的资源分配不当、利益分配不均使得部分民众心理失衡,产生“仇
富”的情结屡遭曝光的官员贪腐行为或官商勾結,更是刺痛着公众的敏感神经。
其次,从微观层面看,政府工作人员在作风、纪律、形象、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负面特
征容易引起不信任的发生。媒体上曝光的个别官员学历、履历造假,抽“天价烟”,戴“豪
华表”,都引发对政府工作人员执政能力、道徳品行的拷问和质疑。此类事件在互联网上蔓
延开来,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政府对民众的利益诉求不作为或态度不当,加之少
数意图不轨者借助网络煽动群众,试图将群众与政府的矛盾扩大化,都导致政府滑入“塔西
- 2 -
佗陷阱”。
最后,从公众心理角度看,影响政府信任的直接因素有两点:一是公众对于政府的公共政
策和公共服务的期望;二是公众对政府整体角色与运作的认知。而“政府信任度=对政府的认
知/公众期望”。公众期望的提高会致使其对政府满意度下降,从而产生对政府信任的不利影
响。自媒体时代,政府通过互联网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增进了二者之间的了解,提高了公
民对政府的认知度,但政府内部的一些不和谐声音也在通过自媒体散播出去,降低了公众的
期望值。党的十八大之后掀起一阵网络反腐热潮,“公民记者”对政府机构和行政官员展开
“全景式监控”,网络與论聚滴成浪,官员迫于压力快速辟谣,其态度的斩钉截铁反而更惹
怀疑。民众步步紧逼,挖掘出事件真相,最终权力部门对官员腐败行为进行查处与遏制。由
此可见,民众对政府期望与认知的相对剥夺感、失落感成为其对政府产生不信任的最根本的
原因。
在社会转型期,“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政府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
繁面对的挑战。政府工作人员应当转变观念,积极塑造自媒体时代的新形象,增强公众对政
府职能的正面认知,维护政府公信力。首先,政府工作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道
德素养,时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本位的价值取向。只有时刻关注社情民生,刚正廉洁,才
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地取信于民。其次,通过新媒体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
和话语形象也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问题。应掌握说话技巧,多进行脱稿训练,塑造自
己的讲话风格,尽量避免使用官话套话,塑造良好的话语形象。自媒体时代,政府面对危机
事件和公信力的新挑战时,第一时间把握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便可引导與论的走向。危机事件
来临时及时应对,平日注重形象维护,双管齐下必将有助于政府公信力的重塑。
(摘编自《公信力的缺失导致政府跌入“塔西佗陷阱”》)
1. 下列所列的事项,属于“塔西佗陷阱”效应的一项是( )
A. 放羊娃多次在没有狼的时候喊“狼来了!救命啊!”,等到狼真来了,他的呼救没有凑效。
B. 晚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盘剥百姓民不聊生,终致民怨沸腾、土崩瓦解。
C. 武汉红会官微辟谣,网传“可凭介绍信去红会领取物资”说法不实,此举引发民众不满。
D. 国家卫健委深切哀悼因发布华南海鲜市场疫情被训诫而后在工作中染病离世的李文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思路清晰,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结构全文。
B. 文章主体使用了因果论证方法,逐层递进分析了“塔西佗陷阱”形成的原因。
C. 文章从工作人员的角度阐述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策略,提素养、树形象两不误。
- 3 -
D. 文章摆事实讲道理,前者用反例三言两语警醒读者,后者深入浅出易于接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一定区域内如果经济资源分配得当、经济利益分配均匀,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就会有
所提高。
B.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德能勤绩等方面表现出了某种负面特征,导致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滑坡。
C.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与期望值密切相关,然而对政府期望值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对其信任度
的提升。
D. 平时注重形象维护、取信于民,危急事件时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及时应对,有助于政府公
信力的重塑。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做题时首先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文
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同时还需要掌握设题的陷阱,如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
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类题型尤其要注意答非所问的错误选项。
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塔西佗陷阱”效应的基本含义,通过文章第一自然段可以找到它的
概念:在现代社会,当政府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
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种现象便被称作“塔西佗陷阱”。据此分析选项如下:
A 项,“狼来了”的故事与“政府公信力”无关;
B 项,不符合政府“说真话、做好事”遭误解的特征;
C 项“武汉红会辟谣”是说真话,但却引发公众不满。符合“塔西佗陷阱”的特征。
D 项,只说到政府行为,不涉及是否遭误解。
故选 C。
【2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 项,“逐层递进分析”错误,从原文“首先,从宏观层面看”“其次,从微观层面看”“最
后,从公众心理角度看”,可以看出这三者是并列关系,而非“逐层递进”。
- 4 -
故选 B。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
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A 项,“如果……就……”的推理过于绝对化。通过原文“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
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日益凸显,社会矛盾逐渐显现”等
文章内容分析可知,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的不是只有经济一方面的因素。
故选 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
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
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
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
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
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北京大学教授陆绍阳看来,引进大片、建设影院、拍摄类型片和降低拍摄门槛,是中
国电影能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上世纪 90 年代后步入快行轨道的核心推动力。可是,上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电影市场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观众流失严重。
上海大学教授陈犀禾认为,40 年来,主旋律电影在建构国家形象、弘扬正能量方面作用
巨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诞生的《开国大典(大决战)》等一批主旋律电影,通过叙事对战
争的正义与非正义进行区分,帮助观众进一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如何取得胜利、反动势力怎
样走向失败的历史事实。创作者将党的历史、革命历史进行像化处理,让观众对国家、民族
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中国加今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但为何电影创作的高峰并没有随着市场的繁荣
而出现?陆绍阳坦言,如果中国电影依旧照此路径前行,可以预见其面貌不会有本质的改观,
这种完全寄希望于市场调节的发展略径,其实是需要反思的。陆绍阳说:“未来,我们要从
- 5 -
追求数量转变为以质量提升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
(摘编自《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后,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中国艺术报》2018 年
11 月 12 日)
材料二:
春节期间,中国电影《流浪地球》在北美等海外市场同步上映。上映首周,北美、澳大
利亚、新西兰的票房合计达 263 万美元,创近年来华语电影海外开画最住成绩。《流浪地球》
的出现,证明中国可以制作出足以比肩美国好莱坞的科幻大片。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流浪地球》意味着中国电影升级换代,是中国
电影从大国走向强国的一部标志性作品。”这部作品填补了国产硬科幻电影的空白,值得自
豪的是,这部电的核心主创国队成员都是中回人。
澳大利亚影评人特拉斯・约输逊称,《流浪地球》或许是 2019 年最好的科幻片。在他看来,
这部电影摒弃了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选择了中国文化中的责任、谦卑、自我牺牲与对家
庭、社会的忠诚。
(摘编自《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光明日报》2019 年 2 月 17 日)
材料三:
2012—2017 年中国电影播映收入年增长率及电影广告收入年增长率走势
(摘编自《2019—2025 年中国电影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表 1 2017 年中国内地票房排前十名的电影
- 6 -
排
名
影片名
类
型
总票房/
万元
平均
票价/元
场均
人次/人
国家
及地区
1 《战狼 2》
动
作
567875 36 38 中国
2
《速度与激情
8》
动
作
267079 37 30 美国
3
《羞羞的铁
拳》
喜
剧
220175 33 25 中国
4 《功夫瑜伽》
喜
剧
175260 38 33
印度
/中国
5
《西游伏妖
篇》
奇
幻
165593 39 36 中国
6
《变形金刚 5:
最后的骑士》
动
作
155124 37 23 美国
7
《摔跤吧,爸
爸》
喜
剧
129912 30 22 印度
8 《芳华》
战
争
118754 34 28 中国
9
《加勒比海盗
5:死无对证》
动
作
177991 36 22 美国
10
《金刚:骷髅
岛》
动
作
116050 35 20 美国
(数据来源于艺恩网)
- 7 -
材料四:
对于春节的电影市场而言,一直以来“票房之争”都是大众媒介主要关注和聚焦的核心
问题。然而,对于 2019 年春节档而言,与其将视点聚焦于票房收益,不如将关注点转向票房
之外,毕竟,以刘慈欣作品为代表的中国本土科幻文学和中国本土视效田队才是 2019 年春节
档的最大赢家。
从《流浪地球》到《疯狂的外星人》等,本土视效团队无论是在概念设计的艺术创造性、
技术手段的应用、云计算的特效渲染等层面,还是在工业化的制作流程层面,整体的工业化
水准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与快速发展,其中,影片《流浪地球)中 75%的视觉特效都来自中国
视效团队的制作,已然体现出本土视效团队现阶段较高的制作水准。
(摘编自《科幻当红:时尚背后是品质》,《中国文化报》2019 年 2 月 16 日)
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2-2017 年,中国电影播映收人每年都在增长,且年增长率均在 5%以上,增幅最大的
是 2015 年,增幅最小的是 2016 年。
B. 2014 年中国电影广告收入年增长率比其他五年高,而 2015 年中国电影广告的收入大幅度
减少,此后两年有小幅度回升。
C. 2017 年中国内地票房排前十名的电影,票房均超过 10 亿元,其中《战狼 2》的票房以绝
对优势领先,但其平均票价并非最高。
D. 2017 年中国内地票房排前十名的电影,影片类型多样,但主要是动作类和喜剧类,由此可
见,中国内地观众的观影偏好较明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引进大片、建设影院、拍摄类型片等手段,为上世纪 90 年代后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了推动
力,但未能真正解决中国电影的突出问题。
B. 中国电影创作者创作的一批体现国家良好形象的主旋律电影,满足了观众的消费需求,增
强了观众对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 《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性作品,创造了良好的票房业绩,填
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空白,赢得国内外好评。
D. 材料二、三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内地电影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而《流浪地球》的出现,表
明中国能够制作出与美国相媲美的科幻电影。
6. 如何提升中国电影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C
- 8 -
6. ①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市场调节,而应把握主动发展权。②挖掘和融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思想。③创作多种类型的高品质电影。④进一步提高中国视效团对的专业制作水准。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
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 项,“2015 年中国电影广告的收入大幅度减少”表述有误,由
图表可知,虽然 2015 年中国电影广告年增长率大幅降低,但仍处于正增长状态,所以 2015 年
中国电影的广告收入并没有减少。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
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
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流浪地球》是中
国电影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性作品,创造了良好的票房业绩,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
的空白,赢得国内外好评”曲解文意,由材料二可知《流浪地球》取得斐然的成就,是一部
标志性的作品,但不能以点带面,就此认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同时材料的标题
也反映出中国电影正在走向成熟,而不是已经步入成熟。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以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
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
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
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本题要求结合
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提升中国电影的品质。据材料一“这种完全寄希望于市场调节的发展略径,
其实是需要反思的。陆绍阳说“未来,我们要从追求数量转变为以质量提升为中心的内函式
发展”,概括出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市场调节,而应把握主动发展权,从追求数量转变为以质量
提升为中心的内函式发展;由材料二“这部电影摒弃了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选择了中国
文化中的责任、谦卑、自我牺牲与对家庭、社会的忠诚”,可见提升中国电影的品质需要挖
掘和融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由材料三 2017 年中国内地票房排前十名的电影统计可以
- 9 -
看出,提升中国电影的品质需要创作多种类型的高品质电影;由材料四“本土视效团队无论
是在概念设计的艺术创造性、技术手段的应用、云计算的特效渲染等层面,还是在工业化的
制作流程层面,整体的工业化水准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与快速发展”,可以发现提升中国电影
的品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视效团对的专业制作水准。综合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
字分条表述即可。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
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
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
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
中生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罨【注】画池听雨
汪建中
罨画池,作为一处极为精致的园林,其名字取得实在美妙而贴切。就是没有去过罨画池
的人,一听这名字,眼前浮现的也应该是一幅幅高古的图画,精雅的丹青。今春三月踏青的
时候,我就是在“罨画池”这个美名的一再诱惑下而去崇州的。
去的时候,一路上愉悦的心情实在难以述说。因为,在罨画池儒雅的牵引中,我一路上
步着杜甫的后尘、裴迪的后尘、赵卞的后尘、范成大的后尘,以及那个长吟过“红酥手,黄
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的大诗人陆游的后尘。步着这样一些人的后尘,而又是去罨画池作
一番文化意义上的畅游,所以,即便是一路风尘仆仆,其心情也愉快如彩蝶、逍遥似春燕了。
罨画池浓缩了江南园林精华中的精华,她小得可人,雅得大度,幽得深厚。进得园来,
简直是一步一景,更是一步一惊。琴鹤堂带来的愉悦都还没有收场,问梅山馆的惊喜又向我
扑来;湖心亭的美景才刚刚开始欣赏,望月楼的画卷又为我次第展开了。在罨画池里,脚下
的曲径引我又诱我,两旁的奇花拥我更醉我,举目处是老树横空,回眸处是新绿拥娇红,是
小桥接了短亭,是涟漪揉着楼影,是游鱼栖于鸟巢,是绿水浣着白云。左看似画,右看似画,
前后左右看了,居然就是画了。
正当我陶醉在罨画池的美景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雨。先是点点滴滴,继而是窸窸窣窣,
接着是噼里啪啦,好在我正在望月楼里,否则,这一场春雨将逼我于狼狈中四处躲雨。
此刻,雨点紧一阵慢一阵地敲打着望月楼上的瓦片,叮叮当当又窸窸窣窣,疑似一张古
琴在嘈嘈切切的奏鸣,一声声,抒发着一个梦境。在烟雨中有一只翱翔着的白鹤,在罨画池
- 10 -
的上空兜了几圈后,停在湖心亭的亭尖上,以金鸡独立的优雅与我遥对着共听这一场湿漉漉
的琴声。在如此的情景里,我不知道当年一代廉吏赵卞是否也遥对着白鹤如痴如醉地鼓琴?
不知道当年那只白鹤是否依然金鸡独立,在春雨中静听琴弦上的云卷云舒、潮起潮落?按节
令计算,这该是今年最后的一场春雨,滴滴答答,迷迷蒙蒙,把罨画池笼罩得格外旖旎而缠
绵。湖边的柳,绿得蓬勃而婆娑,春燕们翻飞在柳丝和雨丝间,似要把这最后的春雨沐浴得
个淋淋漓漓。园子里的那些梅,还在春雨中修整,所有的枝脉和叶脉都在努力地孕育今年冬
天的梅香。如今,梅还在,那一段缘,那一份情,不知缠绕在哪里?如今长亭还在,回廊还
在,整个罨画池还在,陆游祠还在,惟有主人陆放翁不在了,独留下我,在满园春雨中空空
的地等待。
茶,浓了,又淡了。雨,去了,又来了。整整一个下午,我被这雨殷殷地挽留在罨画池
里。留我的,还有湖边的柳、园里的梅和楼前的株株红海棠。罨画池的一切都在留我呵,留
我在这里听雨,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留我年年岁岁在这里看白鹤翱
翔,听水淋淋的音乐,再在“红酥手,黄藤酒”的缠绵里追逐大诗人那多情的背影……
错、错、错,莫、莫、莫,陆放翁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叹息,声音很低沉,语气很微弱,
但它引发的生命的共振,却持续了八百多年,还会一直共振下去。此刻,凝神听雨,瓦片上
的雨声,犹如陆放翁的声声叹息:“错、错、错”,声声都在荡人魂魄,催人思索。八百多
年了啊,八百多次的春雨与秋风,花开与花落,沧海与桑田。我的放翁啊,你是否依然豪迈
如苏轼,英武如岳飞?在黄泉路上,你是否已经与唐婉结成了连理,了却了前世的遗恨与悲
歌?
雨,一直在淅淅沥沥地下,雨中的罨画池,又多了几分妩媚。这时,我是多么想备一桌
好酒好菜,在这春雨中与陆放翁对饮。只可惜放翁不在了,虽有好酒,但缺少了他,酒亦寂
寞,雨亦寂寞。寂寞的,还有这望月楼,还有那间梅山馆,整个罨画池已经在风雨中寂寞八
百年了,如此漫长的寂寞,试问人间,哪里还有?
好在罨画池还在,而且日新月异,海棠还在,梅魂还在,那些犹如宫墙柳的柳树还婆娑
在我的眼前。沿着这些景物,我依然能够清晰地追逐陆放翁的身影,依然能够感觉到他一腔
爱国的热血在澎湃。这热血,从宋至今,一直不曾冷却,一直在激情地燃烧。
这雨似乎不知劳累,淋淋漓漓了整整一个下午,还在淋淋漓漓,此刻瓦片上雨声还噼里
啪啦地响,一园子的雨声依然在为我奏着交响。在这春雨的交响和飘洒中,蜀州的大地有福
了,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透过雨雾,我仿佛看见了一大片秋天的金黄。这田野里的
金黄是赵卞和陆游期盼了千百年的,终于要在今年金灿灿地铺满蜀州大地。
- 11 -
【注】罨(yǎn)画池:蜀中名胜,位于四川成都。
7. 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并没有写罨画池的美景,而是从罨画池的名字写起,未见其形先闻其名,就让作
者想象到了罨画池的魅力。
B. “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表明“我”被这罨画池的美景所吸引,
表达了作者以后每年都要经常来这里听雨,直至自己老去的决心。
C. 文章语言文字清新雅致,善用修辞写景。如第 3 自然段对罨画池景物的描摹尤为典型,采
用了拟人、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罨画池美景图。
D. 文章形散神聚,写景,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景物优美雅致;写情,富于变化,由最先的
愉悦到中间的落寞再到最后的喜悦。
8. 简析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9. 作者对罨画池的雨声有不同的感受,试分析其内蕴。
【答案】7. B 8. 含义:虽然陆游已不在,但寄寓着陆游生活和精神的罨画池还在,我们
仍然能从今天的罨画池怀想陆游的身影,感觉到他的爱国精神。作用:承上启下,作者的情
感由落寞转为欣慰;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以及自豪感。
9. ①雨声叮叮当当又窸窸窣窣,似一张古琴在嘈嘈切切的奏鸣,表达了作者对一代廉吏赵卞
高尚人格的钦佩;②雨声滴滴答答,迷迷蒙蒙,把罨画池笼罩得格外旖旎而缠绵,寄寓了作
者对陆游唐婉的爱情的惋惜以及对陆游命途多舛的同情;③雨,淅淅沥沥地下,雨中的罨画
池,又多了几分妩媚,表达了作者对陆游爱国精神的颂扬和共鸣;④雨,淋淋漓漓一个下午,
瓦片上还噼里啪啦响,一园子的雨声奏着交响曲。蕴含了作者对蜀州大地的赞美与祝福.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
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 项,“表达了作者以后每年都要经常来这里听雨,直至自己老去的决心”分析错误,是为了
表现作者对在罨画池听雨的喜爱程度,并无每年都要经常来听之意。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重要语句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关键句子的作用,一方面要照应结构,
- 12 -
一方面要照应内容(包含情感)。
解答本题第一问,一方面要结合画线句语境分析,另一方面要注意本文要表现的思想内容。
如答出“虽然陆游人已不在,但我们仍然能从今天的罨画池怀想并触摸到陆游的生活与精神;
并且罨画池的一切已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等内容即可。解答第二问,可以从内容和
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从内容上来说,画线句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以及自豪感;从结构上来
说,可以根据文中画线句的位置考虑,作为文中的句子,其作用应是承上启下。分条回答,
意思对即可。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作品的意蕴要从不
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角度”是对作品的一种横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形象、主旨、语言、
技巧、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作者的思想经历、作品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层面”是
对作品的一种纵向的审视,比如作品的意义层面、思想层面、价值层面、审美层面等。对散
文来说,最重要的探究方法就是“因形悟神”法。就是看散文写了哪些不同材料或材料的不
同方面,据此来探究其思想意蕴、情感意蕴等。
解答该题,首先要立足原文本,从文中找出作者对罨画池的雨声有不同的感受内容的描写,
然后根据语境、作者情感及本文主旨等方面深入考虑,逐一分析其内蕴即可。同时注意把握
文中的“在如此的情景里,我不知道当年一代廉吏赵卞是否也遥对着白鹤如痴如醉地鼓
琴”“我的放翁啊,你是否依然豪迈如苏轼,英武如岳飞?在黄泉路上,你是否已经与唐婉
结成了连理,了却了前世的遗恨与悲歌”“在这春雨的交响和飘洒中,蜀州的大地有福了,
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透过雨雾,我仿佛看见了一大片秋天的金黄。这田野里的金黄
是赵卞和陆游期盼了千百年的,终于要在今年金灿灿地铺满蜀州大地”等内容概括,意思对
即可。
【点睛】答句子作用分析题一般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
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
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
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
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中间,则其句子作用
有:①过渡,②照应(呼应),③转折(换)--全文内容或思路的转折,④总结。如果句子所
在的段是在文章结尾,则其句子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
深思等。
- 13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幼有至性,弱不好弄,博弈杂戏,初不经心。勤苦厉精,
以夜继日。年十二,便能属文。年十三,梁简文帝时在东宫,即引于宣猷堂听讲论难,为儒
者所称。及简文嗣位..,尤加礼接。起家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值梁室丧乱,东土兵
荒,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给。察常以己分减推诸弟妹,自甘唯慕藿而已。在
乱离之间,笃学不废。元帝于荆州即位,授察原乡令。时邑境萧条,流亡不反,察轻其赋役,
劝以耕种,于是户口殷盛。中书侍郎领杜之伟与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
初,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及陵让官致仕..等表,并请察制焉,陵见叹曰:“吾
弗逮也。”太建初,补宣明殿学士,除散骑侍郎,寻兼通直散骑常侍。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
咸相慕,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初,梁季沦父僧
垣入于长安,察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至是凶问因聘使到江南。时察母韦氏表制适除,后主
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寻以忠毅将军起兼东宫..通事舍人。俄敕知著作
郎事,服阕,除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察自居显要,甚励清洁。尝有私门生不敢厚饷,止
送南布一端,花练一匹。察谓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练,此物于吾无用。既欲相款揍,
幸不烦尔。”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
生计笑而不答。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吏。大业二年,终
于东都,年七十四,遗命薄葬,务从率俭。两宫悼惜,赗赙甚厚。
(节选自《陈书·姚察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营生计/笑
而不答
B. 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
计/笑而不答
C. 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计
/笑而不答
D. 此人逊/请犹冀受纳/察厉色驱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馈遗/清洁自处/资产每虚/或有劝营生
计/笑而不答
- 14 -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B. 吏部,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文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C. 致仕,交还官职,即辞官。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D. 东宫是太子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以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姚察才华出众,得人称赞受人倾慕。姚察十三岁在宜猷堂听讲并参加论辩,被儒生们称道:
太建初年,先前在关右的江左年老旧交,都倾慕他。
B. 姚察善于管理,恢复经济造福百姓。原乡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他担任县令
后,减轻赋税徭役,鼓励百姓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
C. 姚察擅长写作,多得举荐编写史书。先有杜之伟举荐他为佐著作,一起撰史书,后有徐陵
引荐他任史佐;元帝下诏书命他完成梁、陈两代史书的编撰。
D. 姚察位居显要,拒收财物生活俭朴。他身居显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洁,曾经拒收一门生送
来的布匹;还给家人留下遗命,要求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值梁室丧乱,东土兵荒,告籴无处,察家口既多,并来野蔬自给。
(2)时察母韦氏丧制适除,后主以察羸瘠,乃密遣中书舍人司马申就宅发哀。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正逢梁朝王室遭遇祸乱,东部发生战闹饥荒,无处买粮,姚察家里人口又多,都到
外面采野菜来满足自己所需。(2)当时姚察为母亲韦氏守丧刚刚除下丧服,后主因为姚察瘦
弱,就暗地派中书舍人司马申到姚察的家里办理丧事。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
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
“逊”是谦虚,谦恭的意思,修饰“请”,不应该断开,排除 A 项、D 项。
“虚”是空的意思,修饰“资产”,“或”是代词,有的人,作为后面“劝”的主语,“或”
- 15 -
前面需要断开,排除 C 项。
句意:这个门生好言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姚察严厉地把他赶走了,于是下属们没有谁敢
送礼。以清心洁行的标准来自处,财产总是空乏,有人劝他经营生计,他笑着不回答。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 项,“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错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
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古代官员辞官的原因
有很多种,只说是因受到权臣诋毁不准确。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
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
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C 项,“元帝下诏书”理解错误,应该是“文帝下诏”。文中是“陈灭,入隋,开皇九年,诏
授秘书丞,别敕成梁、陈二代吏”分析,陈天亡后到隋朝,开皇九年,文帝下诏授子姚察秘
书丞的职务,另外命他完成梁、陈两代书的编撰。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
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值”,正逢;“丧乱”,遭遇祸乱;“告籴”,请求买粮;“自给”,满足自己所需。
(2)“时”,当时;“适”,恰好;“除”,去掉;“以”,介词,因为;“羸瘠”,瘦弱;
“密”,暗地里,秘密地;“就”,到;“发哀”,办理丧事。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 16 -
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姚察,宇佰审,是吴兴武康人。(姚察)幼时就有很高的悟性,年少时不喜欢游戏玩耍,
对下棋或其他的游戏,从来不放在心上。勤奋刻苦,夜以继日地读书学习。十二岁时,就能
写文章了。十三岁那年,梁简文帝当时还是太子,就让姚察到宣猷堂听讲并参加论辩,被儒
生们称道,等到梁简文帝继位,更加对他礼遇。起用他为南海王国左常侍,兼任司文侍郎。
正逢梁朝王室遭遇祸乱,东部发生战争闹饥荒,无处买粮,姚察家里人口又多,都到外面采
野菜满足自己所需。姚察经常把自己的那份食物减省下来分给弟弟妹妹们,自己只有吃野当
作美味。在荒年离乱中,他坚持学习不曾荒废。元帝在荆州即位,授予姚察任原乡县令。当
时县内萧条,流亡在外的人没有回来,姚察减轻了赋税徭役,勉励耕种,于是人口增多百姓
富足。中书侍郎领著作杜之伟与姚察深相爱重,上表任姚察为佐著作,跟随他一起撰史。永
定初年,吏部尚书徐陵任当时领著作,又引荐姚察任史佐,连徐陵的让官致仕等表,都请姚
察来写,徐陵看到姚察写的文章叹息说:”我不如他啊。”太建初年,补为宣明殿学士,授散
骑侍郎,不久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先前在关右的江左年老旧交,都倾慕姚察,沛国的刘臻私
下到公馆询可《汉书》中的十多条疑难之事,姚察都给他分析,全是有经典依据的。当初,
梁衰微灭亡时,姚察的父亲姚僧垣流亡到长安,姚察粗食布衣,不听音乐,到这时父亲的死
讯由使者带到江南。当时姚察为母亲韦氏守丧刚刚除下丧服,后主回为姚察瘦弱,就暗地派
中书舍人司马申到姚察的家里办理丧事。不久以忠毅将军的职务起用,兼任东宫通事舍人。
不久命他管理著作郎事务,服丧期满,就授予他给事黄门侍郎,领著作。姚察身居显要,很
是注意清正廉洁。曾经有个门生不敢送厚礼,只送一端南布,一匹花练。姚察对他说:“我
的衣服,只是麻布蒲练,这些东西对我没有用处。既然要诚心交往,希望不要如此烦劳。这
个门生好言请求,还是希望他收下,姚察严厉地把他赶走了,于是下属们没有谁敢送礼。以
清心洁行的标准来自处,财产总是空乏,有人劝他经营生计,他笑着不回答。陈天亡后到隋
朝,开皇九年,文帝下诏授子姚察秘书丞的职务,另外命他完成梁、陈两代书的编撰。大业
二年,死于东都,享年七十四岁,留遗书要求从简办理丧葬,一定要遵从省俭。朝超吊唁,
助丧物品很丰厚。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 17 -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注]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 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岐亭,
在今湖北麻城西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诗人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却是柳丝披拂,春风荡
漾。
B. 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溪流潺潺之声,小草新绿之色,用词准确形象,画出春意盎
然。
C. 颈联写送别情形,作者用“留我住”“待君温”表达朋友们的盛情,突出了朋友间深情厚
谊。
D. 尾联的“细雨梅花正断魂”,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
15. 汪师韩在《苏诗选评笺释》中说尾联“含蕴无穷”,请结合尾联说明之。
【答案】14. D 15. ①用典:化用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点
明诗人“在路上”,既指仕途,也指人生。②对比:将“去年今日”与“今年今日”对比,
写出去年的孤独寂寥的迁谪之苦,也表现出今年朋友饯行的深情厚意,从而消解诗人人生旅
途中的诸多凄楚。(意思对即可)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
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
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
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
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 项,“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理解错误,诗句“去年今日
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的意思是“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
魂”由“去年今日关山路”可知,去年的今日,诗人奔赴黄州途中孤苦寂寥,只有梅花相伴。
- 18 -
故“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表述有误。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
题是对诗歌鉴赏中“诗评题”的考查,“诗评题”选用的“评语”涉及诗歌的结构思路、艺
术手法、意象意境、思想情感、语言风格特色等内容。本题涉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解答
提示诗论评析就是结合诗论具体评析作品,一般是古代名家或近代名家就对某首古人评论的
诗发表意见,表示看法或赞,或批,或分析指瑕等。它在题型设计上多采用古评今释方式(即
就后人对某首古人评论的诗发表意见,表示看法)来命题。做题时先要初步了解诗论评析句本
身的含义,这样才便于对症答题。当然,诗论涵义许多时候只须明白其基本大意,答题时不
需在题中答出来。
具体而言,此题题干拿汪师韩在《苏诗选评笺释》的评论,引出所要考查的内容,汪师韩“说
尾联‘含蕴无穷’,请结合尾联说明之”。考生须理解尾联的意思,看写了什么内容,使用
什么手法,与“送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尾联“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首
先运用典故,化用杜牧《清明》中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它意思是“去
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这是诗人在送别之时想到“去年今
日”的情景,属于虚写,此时此刻朋友正送别诗人,朋友之间洋溢着深情厚谊,而去年的今
天,诗人只身一人行走在旅途之中,只有梅花细雨相伴,凄苦无比,今年和去年的情形构成
对比,突出朋友之情对诗人孤苦寂寥的人生旅程的安慰之状,看似与“送别”无关,实际恰
恰展现了友人之间的情深意重。
考生围绕这些内容作答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
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
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
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
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附诗歌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 19 -
初春的严寒里,十天来我未曾走出家门,不知道江边柳丝,已摇曳着新的青春。 渐渐听到山
谷中流冰融化的声音,原野上一望无际的新草,遮没了烧过野火的旧痕。 几亩荒僻的田园留
我在这儿居住,半瓶浑浊的老酒等待友人来温。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
正暗自断魂。
注释:
⑴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潘、古、郭:苏轼黄州新友,指潘
大临(一说为潘丙,大临之叔)、郭遘、古耕道三人。女王城:《东坡志林》卷四《黄州隋永
安郡》条:“今黄州都十五里许有永安城,而俗谓之女王城。”一说为楚王城的讹音。东禅
庄院:即定惠院。 ⑵稍:犹“渐”。决决,水流貌。冰谷:尚有薄冰的溪谷。 ⑶青青:指
新生的野草。烧痕:旧草为野火所烧,唯余痕迹。烧,指野火。 ⑷数亩荒园:指女王城东禅
庄院。 ⑸温:稍微加热。 ⑹断魂:形容情深或哀伤。
赏析:
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一片嫩绿。“江柳
已摇村”的“摇”字很形象,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
颔联进一步描写春景。关于决决,卢纶《山店》有“决决溪泉到处闻”之句。关于冰谷,
柳宗元《晋问》:“雪山冰谷之积,观者胆掉。”谷中尚有冰,说明是早春。早春溪流甚细,
故冠以“稍闻”二字,用词精确。青青,新生野草的颜色。后句说青青新草覆盖了旧有烧痕。
冠以“尽放”二字,更显得春意盎然。
颈联写潘、古、郭三人为他饯行。“数亩荒园”,点明了饯行的地点。“留我住”,“待
君温”,写出了三人对苏轼的深厚情谊。而这个地方正是他一年前赴黄州所经之地,此时友
人的情谊,使他回想起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因此,尾联转以回忆作结。
前一年苏轼赴黄州途中所作的《梅花二首》,写得非常凄苦,催人泪下。其一说:“春来
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的皪的梅花生于草棘,
已令人心寒,又被“东风”吹落殆尽。其二说:“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
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梅花开于草棘中,无人欣赏,已够无聊了;而又为“东风”
摧落,或随飞雪度关山,或随清溪流黄州,更令人愁苦。所谓“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
正断魂”即指此。末句化用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他此
时也是“路上行人”,尾联不止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汪师韩评价
说:“含蕴无穷。”(《苏诗选评笺释》)
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末二句因饯别而联想到前
- 20 -
一年无人“把酒慰深幽”。表面上看,全诗“于题不甚顾”(冯班语,见《纪批瀛奎律髓》),
实际是紧扣题意。写初春之景,景色如画;写友人之情,情意深厚。全诗一气贯注,看似信
笔挥洒,实则勾勒甚密,有天机自得之妙。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
叹:“____,______。”
②《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③“面朝黄土背朝天”,写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
中,将这种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哀吾生之须臾 (2). 羡长江之无穷 (3). 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
(4). 謇朝谇而夕替 (5). 足蒸暑土气 (6). 背灼炎天光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
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此题默写容易漏掉的字和词是:须臾、修姱、
羁鞿、謇朝谇、灼等,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书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一场________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在武汉蔓延,席卷全国,人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一时间,多地“封城”,武汉乃至湖
北铁路公路阻断,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奔赴前线,一场抗击疫情的攻坚战和人民生命的保
卫战打响了!文化艺术界也积极行动起来,为人民鼓劲,为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________,
为百姓提供线上的精神食粮。
文艺向来是( ),抗疫一线逆行者的故事、“封城”期间湖北同胞们的生活、病毒肆虐
- 21 -
之际科学家们艰辛的工作,怎能不令文艺工作者们动容?于是,在这个早春,我们发现:电
视上、手机里,喜气洋洋的节目少了、加油鼓劲的歌曲多了;令人捧腹的节目少了、歌颂英
雄的诗篇多了。无论是封城日记、一线见闻,还是诗词朗诵、歌曲 MV,抑或是莲花落、京韵
大鼓、快板等民间文艺作品,都将目光__________到抗 击疫情的头号目标上,文艺工作者们
正和全国人民一道,__________、同气相求,全力声援一线、潜心创编新篇。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突如其来 助力 聚集 同声相应
B. 祸从天降 助力 聚焦 同舟共济
C. 突如其来 助威 聚焦 同声相应
D. 祸从天降 助威 聚集 同舟共济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一时间,武汉乃至湖北铁路公路阻断,多地“封城”,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奔赴前线,
一场抗击疫情的 保卫战和人民生命的攻坚战打响了!
B. 一时间,武汉乃至湖北铁路公路阻断,多地“封城”,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奔赴前线,
一场抗击疫情的 攻坚战和人民生命的保卫战打响了!
C. 一时间,多地“封城”,武汉乃至湖北铁路公路阻断,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奔赴前线,
一场抗击疫情的 保卫战和人民生命的攻坚战打响了!
D. 一时间,多地“封城”,武汉乃至湖北铁路公路阻断,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奔赴前线,
一场抗击疫情的 攻坚战和人民生命的保卫战打响了!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B.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C.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D.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答案】17. C 18. B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
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
的词语。
突如其来: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祸从天降:意思是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发生。祸从天降,
不能做定语,另外“祸”与下文的“疫情”语法上重复。排除 B、D 项。
- 22 -
助力,提供帮助,一般强调直接性的;助威,帮助增加气势,后者更符合文化艺术界的实际
功能,后方助声势。所以选用“助威”。排除 A 项。
聚集:集合;凑在一起。聚焦:1.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2.比喻视线、注意力等集中
于某处。语境的对象是“目光”,所以选用“聚焦”。
同声相应: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
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同舟共济:本意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结合语境“同气相求,全力声援一
线”,所以选用“同声相应”。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
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本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的问题:语序不当,“多地‘封城’,武汉乃至湖北铁路公路
阻断”错。应改为“武汉乃至湖北铁路公路阻断,多地‘封城’”。排除 C、D 项。A 项“抗
击疫情的保卫战和人民生命的攻坚战”搭配不当,应改为“抗击疫情的攻坚战和人民生命的
保卫战”。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
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
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
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
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
A 项,“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最早形容汉代乐府诗的艺术风格,意思是的创作是有感于现实
生活中的悲哀或快乐,是源自于具体的事件而发出的感慨。与下文“……故事…… 生活……
工作……怎能不令文艺工作者们动容”更加吻合。
B 项,“哀其不幸”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怒”是愤怒,遗憾的意思。“怒其不
争”是说对某人或者某种落魄境遇的不争气、不抗争而感到愤怒和遗憾。整句的意思是说:
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对他(她)不抗争、不争气而感到愤怒和遗憾。不合语境,错
误。
- 23 -
C 项,“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意思是说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 现在指
真情实感源于内心对外界事物的感动,而后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与 A 比较内容狭隘,而
文艺工作者范围很广,不合语境,错误。
D 项,“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意思是说诗人进行艺术构思、艺术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
骋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合语境,错误。
故选 A。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
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
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
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
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最近流感肆虐,下面是某幼儿园给家长的一则通知的初稿,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准确、得
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最近流感盛行,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脑袋疼、四肢无力。早上来园前,请做好晨检。
如有以上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并上报老师。注意平时勤开窗,多通风;让孩子
多饮水;确保孩子多睡觉,防止过度疲劳。祝孩子们身体倍儿棒!
【答案】“脑袋疼”改为“头疼”;“看病”改为“就诊”或“检查”;“上报”改为“通
知”或“告知”;“多睡觉”改为“睡眠充足”;“倍儿棒”改为“健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辨析和修改能力。这类题目需要学生阅读全文,在
了解文章或句子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语言运用是否恰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地位,注意谦
敬词。 本题要根据通知的文体特点、通知的对象、通知的内容来答;要注意措词的得体,
既要谦虚,又要说明通知的内容,还要让人易于接受。“脑袋疼”不得体,过于口语化,改
为“头疼”;“看病”不准确,此时还不能确定孩子一定生病,应改为“就诊”或“检查”;
“上报”不得体,家长与老师之间不是上下级关系,应改为“通知”或“告知”;“多睡觉”
不准确,因为“多睡觉”不一定对健康有利,应改为“睡眠充足”;“倍儿棒”不得体,过
于口语化,改为“健康”。
21.下面是教师网上阅卷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
- 24 -
【答案】教师开始网上阅卷时,首先要获取用户名和密码,输入 IP 地址登录系统,然后进入
培训阶段,培训阶段会先获取培训答卷,接着进行培训卷评阅,提交等待审核,审核如果通
过,试评转正评,如果没通过,再次获取培训答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具体考查流程图。解答此类题目,先确定叙述顺序,方
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注意箭头走向,不能违背这一顺序,若横线上出现词语,属于概念
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不能遗漏,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题目是教师网上阅卷
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本题注意箭头方向,由上往下依次表述。关键点是“审核”没有通过的话,回到“获
取培训答卷”上来。
【点睛】答好流程图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看出所给构思图形的构思特点,二是将所给构思
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雇主家干活,木匠干得满头大汗,于是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脱
掉。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生怕他热着,也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脱掉,结果孩子冻病了。
(2)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故事:森林王国中的梭子鱼犯了罪,法官是怕水的山羊,它
的裁决是,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
- 25 -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己所欲,亦应勿施于人
峭风梳骨寒,透子薄衣衫。水阔凭鱼跃,逃易溺毙难。木匠自己满头大汗,便认为孩子也应
脱掉衣服;山羊自己怕水,便认为淹死是对鱼最严酷的裁决。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是在告诉我们,自己不认可的,不要强加给他人。逆而思之,难道自己认可的,便能
随便加于他人吗?在此,请允许我谈一谈:请怀有一颗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己所欲,亦
应勿施于人。
学会换位思考,需要理解他人感受。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生命,都拥有自己打量世界的独
特角度。学会换位思考,就要求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感官去替他人感受,而要学会移情,学会
理解,去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魏晋之际,人心浇浮,原本避世退隐的山涛亦想入
世求官,不懂得换位思考的他“热心”地想到了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挚友嵇康,便想提携其
一同为官,结果等来的却是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试想,若当初山涛能够尝试理解嵇康内
心的真正追求的话,或许自己也就不会因这绝交名篇的传世而沦为历史的笑柄了吧。
学会换位思考,需要尊重他人选择。正如摩西奶奶所说:“我有我的路,你有你的路。至于
适当的路、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是不存在的。”这世上没有一条坦途能够普适所有人,当
其他人依据自身需求去寻找自己生命中的那条阡陌时,我们要懂得尊重。不由想到了民国大
师梁启超先生,在教育子女时,他能够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从未将个人意志强
加给孩子。于是,梁门 5 子 4 女,专业全都不同,却个个成才。当“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
俊”的美谈传颂百年,我们可以悟到,强扭的瓜不甜,和而不同,方为大美。
揆诸现实,在当今时代,同理心缺失的问题实非鲜见。小到亲友之间的相处,总有人打着“我
这是为你好”的幌子,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人,丝毫不顾对方的内心意愿;大到国际关系
领域,总有国家施行强权政治,不尊重他国发展理念,横加干涉他国内政。因此,我们更需
要学会换位思考,一同大声呼唤同理心的回归。
《中庸》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说的便是一种彼此理解、互不干
扰的和谐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形成,实离不开每个人胸中的那颗同理心。愿我们都能理解他
人感受,尊重他人选择,真正学会换位思考,让孩子不再于冷风中颤抖,让罪鱼受到应有之
惩罚,让世界因“己所欲,亦应勿施于人”的精神而变得心心相照,物物相谐。
心开天籁体人情,勿施己欲于世间。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的学生写作能力。本题为多则材料综合立意的寓言类作文,主要考查考生
的理性思考能力。行文前,考生先要认真审读材料,并在概括中心事件的基础上,由此及彼,
联系社会人生,挖掘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材料一中,木匠的孩子冻病了,这是故事的结果;原因则是木匠因为自己干活热便觉得孩子
也热,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脱掉了。那么孩子到底热不热呢?木匠没有考虑自己和孩子的具
体情况不同(一个干活了,一个没有干活),就主观地判断孩子也热,这才是导致孩子冻病的
根本原因。
材料二中,山羊法官断案,裁决结果竟是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那么这个结果能否成立呢?
很显然不能,梭子鱼被扔到河里,不但不会被淹死,反而会逃之夭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是,法官山羊没有考虑到自己和梭子鱼的客观情况不同(一个怕水,一个喜水),从而做出了
错误的决断。
由此观之,材料中的木匠与山羊虽然具体表现不同,但实质上都是不顾客观实际,仅凭主观
臆断,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他物。考生如果能够按照这个步骤去审视材料,立意基本
就不会跑偏了。
此外,多则材料作文还需要注意材料间的逻辑关系。木匠与山羊虽然都是应该批判的对象,
然而一个是好心办了坏事,一个则是违背了司法公正的初衷。如果考生要从为什么的角度来
确定分论点的话,不妨利用好材料所给的提示。然而,在实际考试过程中,很多考生因为找
不到恰当的例子,而只将原材料照搬过来,作为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参考立意:
1.别用自己的标准衡量他人。
2.理解他人,尊重差异。
3.主观臆断他人不可取。
4.莫把别人当自己,客观理性看差异。
5.学会正确地换位思考。
适合本文的素材:每个人的为人处世,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标准。可是,做人不要以己度人。
你无法理解的,不一定就是错的。你无法接受的,不一定就是有问题的。你想要得到的,也
许是别人想丢弃的。你羡慕不已的,也许是别人习以为常的。
做人,别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会做人的人,永远懂得将心比心。会做人的人,永远不会
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有句话叫“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意思是说别人送我木桃,
- 27 -
我便用琼瑶做为回报。所谓礼尚往来,在人类的社会中,你付出一分便会有一分的回报,不
会多不会少,总有一天一定实现。这是规则。规则在大多数时候对大多数人都是平等的,所
以你对他人的尊重礼貌会在他人心中留下美好印象,随后他们亦会如你所做般对待你。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观指非对象化的人的意识、精神、观念;客
观则是人的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及其状态,作为研究对象的人的精神和意识也属于客观范畴.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认识的基本矛盾,也是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贯穿于人类认识中的主
观和客观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认识不断发展、思维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人的认识过程都是从客
观到主观,又从主观到客观,在主观和客观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永远不会从认识中消失或得到彻底解决,人类必须不断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去解决这一矛盾.
以往出现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正是在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的不断解决而又
不断产生的过程中,人类的认识才得以不断在更高的水平上达到与客观世界的一致。
适合本篇作文的结构建议:例如本文第一段通过引用材料,紧扣文章的立意中心“学会换位
思考,己所欲,亦应勿施于人”。第二段分论点:“学会换位思考,需要理解他人感受”。
第三段分论点“学会换位思考,需要尊重他人选择”。两个分论点体现了层层深入的形式,
进一步深入的论述了中心论点。第四段“一同大声呼唤同理心的回归”的角度进一步结合现
实挖掘论述的可信,文章第五段进一步结合现实挖掘论点:尊重他人选择,真正学会换位思
考。己所欲,亦应勿施于人。整篇文章的结构体现了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中
心论点,并能充分结合现实生活去挖掘论点的现实意义。
【点睛】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
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它具有三个特点即: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
明道理;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言
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寓言类材料的审题(1)把握整体寓意:具体操
作时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
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主旨(寓意)。(2)围绕寓意,拓展思路,由假托的故事作
相似联想,联想人生、社会等。(3)多角度思考: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
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 28 -
相关文档
- 【语文】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1-06-0414页
-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上2021-06-0426页
-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0学2021-06-0429页
- 语文卷·2017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06-0411页
- 【语文】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1-06-0313页
-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0学2021-06-0325页
-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下2021-06-0325页
- 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102021-06-0324页
- 【物理】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1-06-029页
- 【物理】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192021-06-0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