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6 M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十二 精准突破古诗选择题
第四章 古代诗文阅读
Ⅰ
把脉学情
准确诊断
1.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
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①
[
宋
]
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
罥
②
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注
①
干誉、才卿:皆叶梦得友人。来禽: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
②
罥
:缠绕。
1
2
3
4
鉴赏
本词上片写景,景中含情。昨夜一场风雨,落花无数。晓来天气放晴,庭院中半是残花。内容极为简单,写来却有层次,且有气势。从时间来看,重点在清晨,也即
“
晓来
”
之际;昨夜景象是从回忆中反映出来的。词中词人不说风雨无情,摧残落花,而以落花为主语,说它在风前飞舞,把
“
黄昏雨
”
给送走了。创意甚新,格调亦雅。晓来残红满院,本易触发愁情,然词人添上一句
“
惟有游丝千丈
罥
晴空
”
,情绪遂随物象扬起,给人以明朗之感,音调也就高亢起来。
1
2
3
4
下片抒情,情真意切。前两句正面点题,
“
殷勤花下同携手
”
,写主人情意之厚,朋友感情之深,语言简练通俗而富于形象性,令人仿佛看到这位主人正在殷勤地拉着干誉、才卿入座。
“
更尽杯中酒
”
,一方面看出主人殷勤劝饮,一方面也显出词情的豪放。结尾两句写得曲折有味。其中
“
酒阑时
”
直接点出具体情境,酒阑意味着人散,人散必将引起留恋、惜别的情怀,美人不禁为此而敛起蛾眉,词人也因之受到感染,故而设身处地,巧语宽慰,有同其悲欢之慨。
1
2
3
4
1
2
3
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上片写一场风雨过后,落花无数,清晨天气放晴,庭院中半是残花,只有游
丝飘荡。写景富有层次,意境凄清迷蒙。
B.
上片写景的重点从时间上来看是在清晨,即
“
晓来
”
之际,是实写;而前两
句是回忆昨日风雨落花的景象,是虚写。
C.
“
落花
”
两句用了比拟的修辞,一个
“
舞
”
字,写出落花随风飘舞的景象;
一个
“
送
”
字,赋予落花以人的情态,创意新奇。
D.
词的最后两句表面上是在用
“
我亦多情
”
劝慰美人不必悲伤,实际上表达了
词人与情人分别时内心的伤感与无奈。
E.
全词既有
“
落花
”“
风
”“
雨
”
等哀景,又有
“
游丝千丈罥晴空
”
的高旷清
新,婉约中有豪放之气,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
√
答案
解析
√
解析
A
项
“
意境凄清迷蒙
”
错。
D
项
“
实际上表达了词人与情人分别时内心的伤感与无奈
”
错,此处为词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伤感。
1
2
3
4
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
2
3
临江仙
[
南唐
]
冯延巳
秣陵
①
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
②
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注
①
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
②
一晌:很短的时间。
4
鉴赏
这首词所描写的离索之情、惜别之意,乃诗词中的常见题材。但把送别之人的思想感情,写得如此曲折多变,极尽低回婉转之妙,却不多见。
开头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和地点。
“
秣陵江上
”
点明离别之地;
“
雨晴
”
点明离别时的天气;
“
芳草烟深
”
为春天景象,点明离别的季节。这两句含蓄地告诉我们:一对青年男女
(
或为夫妇,或为情侣
)
于春雨过后的清晨,在烟雾迷蒙的秣陵江上依依不舍地离别,惆怅难禁。这是词意的曲折层深之一。
“
路遥人去马嘶沉
”
,是写分手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离人去远,不仅望不见人影,而且还听不到马嘶声。这是从
1
2
3
4
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表现空间距离之远的。然而这句词的重要含意,还在于从时间上描写送别之人的缱绻情怀。人影不见,马声不闻,还呆呆地站在江边凝望,正是以离人空间距离之远来表现送别之人凝望时间之长。这是词意的曲折层深之二。
“
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
两句,一是指出别离之地是在江边柳树之下的客舍,这使我们想起了古人以酒饯别和折柳送行的礼俗;二是指出送别之人已从别境的迷惘之中清醒过来,蓦地看到沐浴在春阳中的
“
新柳
”
和飘荡在春风中的
“
青帘
”
,才意识到他们是离别在芳辰丽景之中。这位送别之人在
“
新柳万枝金
”
面前恐怕也有
“
悔教夫婿觅封侯
”
(
王昌龄《闺怨》
)
的懊恼吧。这是词意的曲折层深之三。
1
2
3
4
过片两句,
“
何处吹横笛
”
是所闻之声,
“
惊起双禽
”
是所见之景。一个
“
惊
”
字,一个
“
双
”
字,寄托了无限情怀。
“
禽
”
惊飞尚能聚在一起;人离散则天各一方,是人不如鸟啊!这种表现手法与温庭筠《菩萨蛮》中的
“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词的内容也是借景物以寄离情,是承接
“
青帘
”
二句意脉的。
这是词意的曲折层深之四。
“
徘徊一晌几般心
”
,是对上文所抒之情的复杂变化而言的。
“
一晌
”
在这里犹如一霎,指时间之短暂;
“
几般心
”
,指感情变化之剧烈。在
“
一晌
”
的短暂时间之内而
“
几般心
”
,
1
2
3
4
充分表现了送别之人极不平静的内心世界。这种不平静的内心还表现在
“
徘徊
”
的行动上,使我们仿佛见到了一个在
“
青帘
”“
新柳
”
之下徘徊往复、内心极度不安的身影。她妒忌
“
双禽
”
在惊散之后又能聚在一起,而叹惜自己在芳辰丽景之际与亲人离散,天各一方。这或许就是
“
几般心
”
的内涵了。这是词意的曲折层深之五。结尾两句,以
“
天长烟远
”
一语结景,以
“
凝恨独沾襟
”
一语结情。
“
天长烟远
”
写眼前景物的空阔,但描写自然境界之阔,正是为了展示离人的相距之遥;末句所
“
凝
”
,之
“
恨
”
,当然是在内心痛苦挣扎而不得解脱的
“
几般心
”
了。
“
独沾襟
”
三字点明了离索之情,惜别之意。这是词意的曲折层深之六。这首词语疏意密,惟出自能手,故有高浑之度。
1
2
3
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冯延巳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以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
对
“
雨晴芳草烟深
”“
天长烟远
”
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
B.
“
路遥人去马嘶沉
”
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
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C.
“
沙头惊起双禽
”
中
“
惊
”
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
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
D.
“
徘徊一晌几般心
”
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她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
方,哀怜自己孤独寂寞,更从
“
一晌
”
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
E.
全词最后定格于
“
凝恨独沾襟
”
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
心,无以宣泄,唯终日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画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
答案
解析
√
1
2
3
4
解析
A
项
“
天长烟远
”
是一种整体的、开阔的意境,而不是
“
局部细景的雕琢
”
。
C
项
“
惊
”
字并非指笛声将送别之人吓了一跳,从美梦中惊醒,而是从满腔愁绪中惊醒;且
“
禽
”
被惊飞犹成双成对,离散的人却天各一方,人不如鸟,更增离人心头愁苦。
D
项
“
一晌
”
指时间之短暂,该句表达的是在短暂时间内感情剧烈的变化,说
“
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
”
不准确。
1
2
3
4
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
唐
]
皇甫冉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1
2
3
4
1
2
3
4
鉴赏
“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
江城
”
,点明送别之地,是江南某处的临江城市。这两句写相送,上句的关键在一
“
阻
”
字。它似指相送之人
(
皇甫冉等
)
视线为烟波所阻,无法看到孔巢父所乘的渐渐远去的船只,又似指孔巢父的行舟为烟波所阻,
“
烟波
”
二字,给送行抹上一层凄迷的色彩。送别本已令人心绪索然,何况又值新秋时分,孤雁掠过长空,更增人惆怅,下句翻进一层,借悲秋抒伤别之情,与韩
翃
的名句
“
星河秋一雁
”
异曲同工,雁之孤单又暗指孔巢父途中的孤独、寂寞。
1
2
3
4
“
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
”“
北虏
”
,指吐蕃。吐蕃在广德时,已尽占河西、陇右之地,故称为
“
北虏
”
。全师出征,说明
“
北虏
”
强大。下句中
“
南河
”
指何地,不易确定,唐时虽有南河县,但地在广西,与孔巢父所去之地了不相涉,故推测
“
南河
”
为
“
河南
”
之倒文。这两句意思是说朝廷已派大军征讨吐蕃,诸将又会集南河,孔巢父应召赴军,必然对军事有所策划,由于这些消息都来自传闻,所以说
“
闻道
”“
更言
”
,以含糊的语气说出。
1
2
3
4
“
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
”
,是设想孔巢父到河南后的情景。
“
边心杳杳
”
,写孔巢父驻守边防心情复杂、难过;
“
乡人绝
”
,预想孔巢父到彼处后无同乡伴侣,从反面写出为他送行的友人的情谊。
“
塞草
”
句,极写塞上草青马多,衬托出当地的荒凉寂寥。此联写边地的荒寒和友情的缺乏,为下文埋下伏笔。
“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
尾联紧承上联,笔势陡起。意思是说:军中虽荒寒而少友,但一为国事,二为自己的功名,还是应义无反顾地前往,何况因才华出众,人们都把你比作工于奏记的陈琳呢。下句说
“
由此可知,你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不曾潦倒蹉跎
”
。
这两句借众人的赞语来作推断,显得实而有据,并非溢美之辞。
1
2
3
4
这首诗两句一层,起承转合分明。首联送孔,写烟波孤雁,依依惜别,此为一抑;颔联叙
“
征北虏
”“
会南河
”
,大书军威之壮,此为一扬;颈联写杳杳边心,景荒意冷,又是一抑;尾联以功业许孔,祝其成功,再一扬,振起全篇作结。结构纵横变幻,令人眼花缭乱。
1
2
3
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相送,
“
江城
”
点明送别的地点,
“
新秋
”
点明送别的时间。
B.
首联中的
“
阻
”
既指相送之人视线为烟波所阻,又指行舟为烟波所阻。
C.
颔联
“
闻道
”“
更言
”
两词语言含糊,表明这些消息都是来自传闻。
D.
陈琳是
“
建安七子
”
之一,才华出众,尾联写陈琳是为了表现诗人对
他的仰慕之情。
E.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通常是四联八句,也可以是四句,也可
以多于八句。
答案
解析
解析
D
项
“
表现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
错,这里是将孔巢父比作陈琳。
E
项
“
也可以是四句
”
错,四句是绝句。
√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城道中
(
其二
)
①
[
宋
]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②
。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③
。
注
①
宋神宗熙宁六年
(1073)
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党争中,苏轼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
②
钲:古代乐器,击之而鸣。
③
耦耕:指二人并耕。
1
2
3
4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新城县时所作,主要写山行时的感慨。诗人骑马行进在山间小道上,放松了缰绳,任马沿着山里的小溪缓缓前行,觉得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和脚下的山路一样崎岖不平。接下来以
“
散材
”
和
“
疲马
”
自况。自己就像毫无用处的
“
散材
”
,害怕搜林之斧;又像一匹疲惫之马,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号令。几日春雨给茶农带来了无限的喜悦,乱山之中的新城县还有自己为官清正的友人。临近新城县,诗人浮想联翩,沉思之间却迷路了,那就去问问田间的农夫吧。这里的
“
路
”
既是脚下的山路,也是自己的人生之路,暗引《论语》中孔子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以此表达作者的归隐之心。
1
2
3
4
1
2
3
4
下列对本诗颔联和颈联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散材
”“
疲马
”
都是作者自况,
“
散材
”
指无用之才,语出《庄子》,和下
文
“
乱山
”
呼应;
“
疲马
”
与上文
“
委辔
”
相承,诗歌承转自如。
B.
“
搜林斧
”
,喻指深文周纳的党祸。本句是说即使无用之材,也畏见搜林利斧。
即使任官在外,也担心随时可能飞来的横祸。
C.
“
疲马
”
一句,写山中行进已久,马早已疲惫不堪,希望听到战场上的号角声。
此句写出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的热忱。
D.
颈联作者想到茶农因为下够了的细雨而喜悦,在这乱山深处还有自己的清官好
友,情感和颔联相比发生了变化。
E.
颔联和颈联主要描绘了诗人前往新城县的
“
道中
”
所感,格律纯熟,自然贴切。
答案
解析
√
√
解析
A
项
“
和下文
‘
乱山
’
呼应
”
有误,并不呼应。
C
项此句意为作者对政治斗争、官场角逐感到厌倦,就像那久在沙场冲锋陷阵的战马,早已疲惫不堪,很想听到鸣金收兵的休息讯号。
1
2
3
4
古诗赏析多项选择题是一种综合性考查题型,对考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生作选择时不是选不对,而是选不准。尤其是选不准得分最多的那项,以致得分不高。解决的办法是在平时多积累的同时,加强对这种题型的认识,尤其是针对题目的设误点作精准的应对之策,培养自己静心、细心的良好答题习惯。
问题直击
Ⅱ
读文答题
精细突破
一、充分认识古诗选择题的题型特点
1.
考查全面。
作为一道多项选择题,它主要是从词句的内容、结构、意象与意境、作者情感与主旨、艺术手法与效果等方面全面考查,集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于一题。
2.
设误细微。
命题者采用曲解原意、弄错对象、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及随意引申等方式,把错误点放在选项的细微之处,尤其是多放在一两个词语上。
3.
读懂助手。
虽说解答该题要全面、细致地阅读原诗,但有时是边阅读边判断思考,无论是选择恰当的或不恰当的,错误总集中在选项的某一两处细节上,绝大多数选项内容是正确的,所以,答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准确理解原诗的过程,答题答对了,诗也就基本上读懂了。因此,它是帮助理解全诗的极好的
“
拐杖
”
,更有助于下一道主观题的解答。
4.
阶梯分值。
五个选项中,最恰当的那项得分最高,较恰当的那项得分次之。考生不仅要选正确的,更要选最正确的才能得高分。
二、掌握应对常见设误点的突破之道
设误点一:词句解说不准,内容理解有误。
命题者故意把诗中一些关键词语及句子的含义理解错误,特别是在写景状物的诗句解说中歪曲季节、时辰、地点等。
应对之道:把词语、句子作为平常的文言词句进行翻译,同时进行相关联想,在头脑中复活诗句所说景物或事物,由此确定词义、句意到底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将选项涉及内容与具体诗句对应,关注景物描写的时节、地点、特点,关注事件、人物、动作或评价。
平凉
①
[
明
]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
②
,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
①
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
②
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
即时小练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鉴赏
破题出句用
“
萧条
”
,显示诗人心目中所感受的平凉春色十分冷落、寂寥,毫无勃发的生机。
“
白日斜
”
不仅点明时间推移,日过中天,夕阳残照,而且渲染了凄迷、惘然的气氛,更使那荒芜的边城蒙上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诗人写眼前景,却寄情于景,因此景中有情。对句用
“
天涯
”
拓展空间,开阔视野,抒发诗人放眼西北穷边极塞,关心国家社稷安危的情怀。平凉城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可是明王朝自永乐年间弃大宁徙东胜,宣德年间又迁开平与独石,嘉靖时复弃哈密、河套,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疆域日蹙,这怎能不使诗人在平凉城头遥望西北时,徘徊终日,黯然神伤,发出天涯路尽的感慨!
颔联对仗工整,用事自然,不露雕琢痕迹。从平凉城上俯视阡陌纵横却只有青草萋萋,昔日横行霸道的帝子王孙,已不见踪迹,表明这里不再是属于他们的封疆领域了。诗句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蕴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从上到下,思绪随之起伏、推移。思绪翻腾之际,从历史与现实交叠之中闪耀出新的更高、更美的雄奇境界。颈联转折得好,体现诗人力求另辟蹊径的艺术构思。他由边防、时事到缅怀远古,心灵中映照出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他抚今追昔,借助想象,
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期望明王朝就像秦汉强盛时扬威塞外的图景。
“
汉苑
”
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平凉府西有群牧监。
“
宛马
”
原为汉代著名的大宛马,这里借指当地饲养的西北良种战马。
“
如云
”
形容奇多,其奔跑迅猛似天上彤云翻滚,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动态感。
“
开
”
更具动作性,马苑开放,意味着骑兵部队的行动,一马当先,万马奔腾,战旗迎风招展。陕西为古秦地,
“
秦兵
”
指明朝的军队。
“
走胡沙
”
,形容部队在边关塞外广袤的沙漠中驰骋作战。全诗的情调,由低回婉转至此变为昂扬振奋。沉郁的忧愤,暂时获得舒畅。
结句又转为咏叹的低调。从遐想中回到薄暮的平凉城,面对现实,他引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示愿意效法班超,在保卫祖国的征战中,建功立业。可是,自己感到惭愧的是,大半生空谈治国济民的经术,坐以论道,如今已经双鬓花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一年,诗人四十四岁,人到中年,要投笔从戎,谈何容易。全诗展现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缅怀往昔,关注时事,立志报国,却又力不从心的封建士大夫形象。他的感叹是真诚的。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天涯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
寄情于景,景中有情。
B.
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
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C.
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练的语言描绘出秦汉强盛时军队在边关塞外
沙漠中驰骋作战的图景。
D.
本诗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如
“
宛马如云
”
,描绘出战马迅猛奔跑如彤云
翻滚的情景,极具动态感。
E.
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从上到下,思绪随之起伏、推移,在历史与现实的交
叠之中闪耀出新的境界。
答案
解析
解析
A
项首联描写的应是
“
平凉
”
春色。
C
项描绘的是明朝军队作战的情景。陕西为古秦地,诗中
“
秦兵
”
指明朝的军队。
设误点二:情感理解有误,不明诗人意图。
命题者故意在某些诗句、某个典故中的情感上设误,要么弄错情感基调,如把乐观说成悲观;要么在情感内涵上过度解读,任意拔高,把貌似正确的情感放进去;要么弄错情感表达的方式,把间接表达说成直接表达,把
“
明显
”
说成
“
含蓄
”
等。
应对之道:在把选项与原诗进行对照分析时,一要注意诗句的陈述主体是否与选项所述一致;二要注意诗句中的词语、典故、意象,对其感情色彩进行深入感知;三要注意诗歌下面的注释,看注释有怎样的提示;四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敏感词语,如
“
悲苦
”“
喜悦
”“
直接抒发
”“
情感含蓄
”
等。
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
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
宋
]
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
①
,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
②
未如鸥鸟伴;经惯
③
,也应学得老渔蓑。
注
①
居士:指未做官的士人,彼时稼轩正罢官家居,故聊以自称。
②
借使:即使。
③
经惯:经历一段自我修养。
即时小练
鉴赏
本词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
(1190)
,时稼轩仍闲居带湖。范廓之,即范开,辛弃疾的学生。据稼轩同时所作《醉翁操》题序知,范廓之将去临安应试。
“
游建康
”
,当是预拟之行。
本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明快爽朗,开人心胸。开篇点明离宴,似悲实旷;
“
但使
”
三句,语意尤为拓展,既情谊深厚,又胸怀开阔。下片寄语建康故人,而今归退田园,当略无宦海风波之虞。
“
听我
”
两句,谓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尊:同
“
樽
”
,酒杯。
“
寄语
”
三句,寄语建康山水,我已再无风波之虞。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浑:全。风波:此指政治上的风波。
“
借使
”
三句:借使,即使;经惯,意指经历一段自我修养,已经习惯于隐居生活;渔蓑,指渔夫。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本词为送友人范廓之而作,起句点明离宴,叹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
B.
“
但使
”
句,上承离别之情又有转折,情深意厚,与
“
无情
”
句形成对比。
C.
词人寄语建康水,自己归退不再怕
“
风波
”
,
“
风波
”
双关,暗指政治风波。
D.
词人无
“
鸥鸟伴
”
,深以为憾,但能效仿
“
老渔蓑
”
生活,也是人生幸事。
E.
本词上片抒离别情,含蓄婉转;下片写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追求,情感深沉。
√
√
答案
解析
解析
D
项诗句理解有误,词人并无遗憾之情。
E
项
“
含蓄婉转
”
判断不当,本词情感显露,多直接抒情。
设误点三:意象内涵分析有误,意境特点判断错误。
诗词意象内涵很复杂,有的意象有多种含义,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诗句中的象征义、比喻义、语境义往往不同,命题者故意把其内涵分析错,让考生辨别。命题者还对全诗
(
词
)
或是某一句、某一联、某一片所营造的意境特点作出错误的概括,如把
“
明丽
”
说成
“
朦胧
”
,要求考生判断。
应对之道:找出诗句中出现的意象,分析各自特征,结合情感,弄清其语境义。再整合意象,整体感知营造的氛围,把握意境的特点是雄浑还是恬淡,是壮阔还是清幽,是苍凉还是闲适等。
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其一
)
[
注
]
[
宋
]
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注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秋,当时陆游六十八岁,罢归山阴故里已四年。
即时小练
鉴赏
一、二句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
“
一再鸣
”
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
“
有感
”
。一个
“
欲
”
字,一个
“
怆
”
字表现了诗人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以沉郁胜。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一、二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上描写了银河西坠、鸡鸣欲曙的秋晓景象,
同时也照应了标题中
“
秋夜将晓
”
之意。
B.
前两句描写了悠远开阔的景色,并寓情于景,渲染出蓬勃昂扬的氛围,
为下文抒写情感做好铺垫。
C.
三、四句照应标题中
“
有感
”
,抒发了诗人六十多年来的无尽感慨。
D.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之作,诗人当时尽管体弱多病,但依然心怀壮志,
连夜出门为抗金大业而奔走。
√
√
答案
解析
解析
B
项
“
渲染出蓬勃昂扬的氛围
”
错,应该是一种苍茫静寂的氛围。
D
项
“
但依然心怀壮志,连夜出门为抗金大业而奔走
”
错,诗人说自己的壮志已经被疾病消磨殆尽,且诗人早起也是为了
“
迎凉
”
,而不是
“
连夜出门为抗金大业而奔走
”
。
设误点四:手法判断失误,效果分析不准。
命题者故意在艺术手法上设置错误,如把本该用拟人的说成比喻,本该用借喻的说成借代,把实写说成虚写,把正衬说成反衬;在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设置错误,把并非
“
生动形象
”
说成
“
生动形象
”
,把没有这种效果硬说成有这种效果,等等。
应对之道:平时要熟练积累诗歌中的写景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只要是选项中出现了
“
手法
”
术语,就要揣摩其判断是否准确。在精准把握内容和情感与艺术手法的基础上,看命题人对艺术效果的赏析评定是否正确。
4.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
唐
]
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即时小练
鉴赏
首联
“
凄凄
”“
秋凉
”
寓情于景,表达了登台的凄凉心境;
“
客思哀
”
直抒胸臆,表达了思乡之愁。颔联写景,
“
寒浪
”
渲染了凄清的氛围,
“
早鸿
”
寄托着思乡之情。颈联虚实结合,诗人听到了妇女赶制寒衣的捣衣声,想象远方的游子写信回家索寄寒衣,归期杳杳,由个人之愁推及到天下的游子思妇共同的忧愁。尾联收束到自身,表达了寓居他乡的漂泊之愁,而
“
菊花三笑
”
暂时驱散了郁结的忧愁,诗人暂时开颜,情感由悲转喜。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结合诗题和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与友人在杨公台上宴饮集会,共度重阳节。诗中涉
及了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重阳习俗。
B.
颔联描写了高台所见之景,染上秋霜的群山寒浪阵阵,空中一行早雁已翩然飞来。
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广阔的秋景图。
C.
“
捣练
”
是古代女性常见的劳作,即捣制煮过的熟绢,为缝制寒衣做准备。正日暮
时分,孤城响彻捣练的声音,以声衬静,越发渲染了秋日黄昏的寂寥冷清。
D.
“
菊花三笑
”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笑
”
生动地写出了菊花绽放得灿烂热烈
的景象。诗人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将盛放的菊与客之
“
哀
”
形成对比,更显
其哀。
E.
诗歌观察细致,描写传神,用语清新,将秋日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熔于一炉,
以寻常语写眼前景,却能做到心物感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
√
答案
解析
解析
B
项
“
白描
”“
不事雕琢
”
错。颔联上句描写群山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了其寒的特点;下句写高飞的雁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雁阵的整齐。
D
项菊
“
笑
”
与客
“
哀
”
没有反衬关系,菊
“
笑
”
暂时驱散了旅途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