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0 KB
  • 2021-06-04 发布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3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44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常常指文本中存在的分歧、结构上有争议之处、主题上有多面性、观点上有不同性,以及文本的内容空白处、有疑问的地方等。命题者从上述方面提出疑问,让考生进行思考并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考生答题时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不能似是而非;分析要切合文本与实际,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 结合传记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是高考考查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考查频率较高。常见的命题类型有两种:‎ 一是辨析类。此类题目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给出观点,让考生辨析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命题形式有,“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看法进行探究”“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某个观点的认识”,等等。此类题目指出文本思想、内容、方法上可供借鉴的地方或可能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更广阔、更个性化的探究空间。考生可以选择认同或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是启示类。命题形式有,“本文传主对你有哪些启示?谈谈你的看法”“某人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某人取得成就或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 考向一 辨析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品作风 一九八三年,全城经济市道都在风雨飘摇之中,谁的环境都好不到哪儿去,有些人前些日子过于急进,弄得家无贮备之粮,就难保不会被这个经济低潮拖垮了。‎ 在李兆基身边任事多年的一位姓陈的老伙计正因自己炒楼炒股失败,血本无归,又被证券经纪行迫仓,真是走投无路,欲哭无泪。‎ 这事给李兆基发觉了,也不待对方开口求援,李兆基就把会计何永勋叫进办公室来,嘱咐他:“替他平仓吧。”‎ 何永勋忍不住问:“在这个时候帮他吗?”‎ 意思是说又不是太平盛世,在此大难当头,谁都兼顾不了谁。况且,其时恒基也欠下银行相当多的债务,应是自顾不暇。‎ 李兆基说:“就是这个时候,我不帮他,还会有谁帮他?”‎ 别说是跟了自己一辈子的老伙计,就是才在李兆基身边任秘书不久的郭志云,也有类似的危难发生,只不过“炒浓”了股票的不是她本人,而是她的家人。‎ 李兆基发觉了郭志云有一点神不守舍,愁眉不展,于是关心地向她查问,郭志云把心上的困扰说出来。她说:“我想帮助家人,可是,自己没有能力,但见死不救,又于心不忍。”‎ 这就是郭志云的困难了。‎ 于是那个慷慨而又关怀下属的老板李兆基,又一声不响地为一个好伙计解决了难题。‎ 李兆基于1980年初往新加坡探望已在当地工业界有名望的旧友萧经岳。萧经岳看到李兆基,便说 ‎“四哥,别怪我坦率,你的衣着未免过于寒酸了吧!”‎ 李兆基闻言吃吃笑:“啊,是吗?是吗?男人不必太着重打扮吧,我也没有这个闲情逸致。”‎ 萧经岳正色道:“这不是你个人问题。今时今日,你背负着恒基兆业之名,是集团信心的标志,就应该在人前人后都光彩清新,令人看上去舒服,这根本是你的责任。”‎ 李兆基回港,一下了飞机,回到办公室去,嘱咐秘书的第一件事就是:“请代我找个裁缝来,我要订造一批新西装。”‎ 李兆基很年轻时,也没有太注重健康,只知埋头苦干,其后发觉两位业务伙伴冯景禧和郭得胜都每天早泳,他便又养成了这个习惯。‎ 加上好朋友如郑裕彤、廖烈智、王增祥等,老是提点他运动之不可缺,极力推荐他打高尔夫球,包保他在如茵的绿草之上,在温暖的阳光之下,一棒一棒地把球打进洞去,会觉得舒筋活络,头脑清醒,心境开朗。‎ 李兆基也就从此决心打起高尔夫球来。‎ 好友们对李兆基学习打高尔夫球的毅力相当佩服,他除非不致力做一件事,否则必然做到成功为止。李兆基不但礼聘多位名师教导,而且买了很多录影带回家,一有空就自行补习,终于成为众朋友公认的一个“好波”之人。‎ 印度籍之梅真利家族名下,在澳门黑沙湾经营的制衣厂在1996年终于宣布倒闭了,这令李兆基损失了两千八百万元。‎ 远在一九八八年时,梅真利来向李兆基求救,这家制衣厂近年来经营不善,加上制衣已成夕阳工业,故此欠下银行债项,被追迫清还,他们在红磡荣光街五十二号有一座梅真利工业大厦,地皮有两万平方尺,共十层,希望李兆基可以承购以济燃眉之急。‎ 李兆基于是以一亿多元买入该项物业,然而梅真利仍然不能完全清还银行债务,加上有一项坏账无法追回,周转再度不灵。于是在一九八九年又往恒基求援。‎ 李兆基虽与他相识多年,但交情并非很深,感念梅真利也算是在香港艰苦创业的家族,不忍见死不救,于是又慷慨地提供了两千八百万元现金做周转。‎ 可惜,制衣厂苟延残喘至一九九六年,终于返魂乏术了。‎ 听说梅真利家族在乍甸山仍有一幢祖屋,李兆基应可提出以此房产作为抵押,但李兆基从来没有这样要求。‎ 香港之内,富豪兴衰,无日无之,对于没落的家族,多的是一沉百踩,少的是雪中送炭。‎ 不忍心落井下石,且存厚道、且保温情的,试问在这个以成王败寇见称的压力之城内,能有几人?‎ ‎(摘自梁凤仪《李兆基博士传记》,有删改)‎ 相关链接 李兆基,生于广东顺德大良。香港地产发展商,恒基兆业、香港中华煤气董事会主席,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他是2008年1月福布斯杂志公布之香港富豪榜第三位,排名次于李嘉诚及郭炳湘等三兄弟。身家为230亿美元,折合1795亿港元。他在家中排行第四,故有“四叔”的称号。李兆基与同为新鸿基创办人的郭得胜及冯景禧,连同胡兆炽、黄少轩、戚宗煌、吕贤藻及郭锦涛,在1958年组成永业,合资经营地产。 ‎ ‎(摘自新浪财经)‎ 有人认为作者写李兆基着装与学打高尔夫球不足以表现他的高尚人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一 不同意。①李兆基改变自己的行头,换上新西装,是听从了朋友萧经岳的劝说,表现了他善于听从朋友建议,勇于承担公司责任的品德;②学习打高尔夫球,不仅仅表明李兆基注重健康,更表明他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勤奋,足以表现他做事有毅力、认真勤奋的品性;③作者正是通过写日常生活中李兆基的生活态度来表现他的为人品性、作风,使文章更平易近人,亲切自然。‎ 示例二 同意。①李兆基听从朋友萧经岳的建议,改变自己的着装,就改变了自己过去“男人不必太着重打扮”的准则,过分注重自己的穿戴,改变了自己节俭的品行;②李兆基致力于学习打高尔夫球,就会玩物丧志,就会分散对事业的热情;③这两件事破坏了李兆基的高尚品行,不应该写这两点。‎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该题要求就“作者写李兆基着装与学打高尔夫球不足以表现他的高尚人品”的观点进行探讨,其中“高尚人品”是关键词,因此要从文本中概括出李兆基的“高尚人品”,然后,结合题干中提示的“着装”“学打高尔夫球”这两个事件来具体阐述自己的看法。先找出对李兆基“着装”的描写,文本中写李兆基改变自己的行头,穿上西装,是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的,因此,可以深入挖掘出李兆基“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的人品。然后,再从文本对李兆基“学打高尔夫球”的描写中来挖掘李兆基的人品。如从“李兆基也就从此决心打起高尔夫球来”“好友们对李兆基学习打高尔夫球的毅力相当佩服,他除非不致力做一件事,否则必然做到成功为止”等描写中可以概括出李兆基“认真勤奋”“做事有毅力”的人品。分析文本之后,要回扣文本,进行总结。作者写这两件事正是通过写日常生活中李兆基的生活态度来表现他的为人品性和作风,使文章更平易近人,亲切自然。‎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建立自信 那是一个糟糕的赛季的最后一场冰球比赛。当时我在塞勒姆高中读最后一年。我们分别击败丹佛人队、里维尔队和硬头队,赢得了头三场比赛,但在随后的比赛中,我们输掉了所有的六场比赛,其中五场都是一球之差。所以在最后一场比赛,即在林恩体育馆同主要对手贝弗利高中的对垒中,我们都极度地渴求胜利。作为塞勒姆女巫队的副队长,我独进两球,我们顿时觉得运气相当不错。‎ 那确实是场十分精彩的比赛,双方打成2比2后进入了加时赛。‎ 但是很快,对方进了一球,这一次我们又输了。这已是连续的第七场失利。我沮丧至极,愤怒地将球棍摔向场地对面,随后头也不回地冲进了休息室。整个球队已经在那儿了,大家正在换冰鞋和球衣。就在这时候,门突然开了,我那爱尔兰裔的母亲大步走进来。‎ 整个休息室顿时安静下来。每一双眼睛都注视着这位身着花色连衣裙的中年妇女,看着她穿过屋子,屋子里有几个队员正在换衣服。母亲径直向我走过来,一把揪住我的衣领。‎ ‎“你这个窝囊废!”她冲着我大声吼道,“如果你不知道失败是什么,你就永远都不会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你就最好不要来参加比赛!”‎ 我遭到了羞辱,就在我的朋友们面前,但上面的这番话我从此就再也无法忘记,因为我知道,是母亲的热情、活力、失望和她的爱使得她闯进休息室。她,格蕾丝·韦尔奇(Grace Welch),是我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她不但教会了我竞争的价值,还教会了我胜利的喜悦和在前进中接受失败的必要。‎ 她对朋友非常热情慷慨。如果一个亲戚或者邻居来家里玩,称赞橱柜里的玻璃水杯款式不错,那么母亲会毫不犹豫地将玻璃杯拿出来送给他。‎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得罪了她,那你就得多加小心了。她会怨恨任何一个辜负了她信任的人。我继承了母亲的性格特点。‎ 除此之外,我的很多管理理念都可以从我母亲身上找到原型,譬如下面这些原则:通过竞争去获得成功,面对现实,利用欲擒故纵的方式来激励别人,确定苛刻的目标,严格地跟踪工作进展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她在我身上培养出的洞察力从未消失过。母亲总是坚持要面对现实。她的一句名言是:“不要欺骗你自己。事实上它就是这样。”‎ 她总是警告我说:“如果你不学习,你将一事无成,绝对一事无成。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言。不要欺骗你自己!”‎ 这些就是每天萦绕在我脑海里的生硬而又坚定的忠告。每当我欺骗自己,以为一笔交易或一项业务上潜在的严重问题会奇迹般出现转机时,母亲的话总能纠正我。‎ 从我入学开始,母亲就告诉我优秀的必要性。她知道怎样对我严厉,同时也知道如何拥抱我,亲吻我。她让我确信自己是被需要和被爱的。如果我带回家的成绩单上有四个A和一个B,我的母亲就会问我为什么得了个B。不过她最后总是会以祝贺我得了A来结束话题,然后给我一个热情的拥抱。‎ 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检查我是否在做家庭作业,就好像我现在总是要检查每天的工作一样。我还记得小时候在楼上卧室写作业的时候,老是听到母亲的声音从客厅里传来:“作业做完了没有?如果没做完,最好就别下来!”‎ 但只有在厨房的桌子上和母亲一起玩金拉米牌(gin rummy games,一种双人牌戏)时,我才感受到竞争的乐趣。小时候,我还在读一年级时,中午一放学,我就像赛跑一样从学校飞奔回家,希望能有机会和母亲玩金拉米牌。每当她赢了我,当然通常都是这样,她会将她的牌一下子扣在桌子上,喊道:“金!”这会使我一下子疯狂起来。所以每次我都迫不及待地回家,期盼能够有机会赢她。‎ 我的母亲从来没有管理过任何人,但是她知道如何去建立一个人的自尊心。我从小就得了口吃症,而且似乎根除不掉。 ‎ 我的母亲呢,总是为我的口吃找一些完美的理由。她会对我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这样聪明的脑袋瓜。”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我充分相信母亲对我说的话:我的大脑比我的嘴反应得快。‎ 我想这就是我在棒球场、冰球场、高尔夫球场和商场上颇有竞争心理的肇端吧。‎ ‎(摘自《杰克·韦尔奇自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 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1935年11月19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市。他从小爱好运动,母亲对其非常严厉。1960年他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获化工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通用电气塑胶事业部。1971年底,杰克·韦尔奇成为通用化学与冶金事业部总经理,并不断晋升,1979年8月成为公司副董事长,1981年4月,年仅45岁的杰克·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和CEO。从入主通用电气起,在20年间,他将一个弥漫着官僚主义气息的公司,打造成一个充满朝气,富有生机的企业巨头。 ‎ ‎(摘自“百度百科”)‎ 有人认为杰克·韦尔奇的母亲是一个刻薄的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答案】观点一:不同意。理由:①杰克·韦尔奇的母亲不是一个刻薄的人,面对因冰球比赛失败而沮丧的杰克·韦尔奇,她给予了“疯狂”的鼓励,让杰克·韦尔奇懂得了在前进中会有失败,但是要知道如何面对失败。②杰克·韦尔奇的母亲是一个对朋友热情慷慨的人,会毫不吝啬地把东西送给别人。③杰克·韦尔奇的母亲是一个懂得鼓励别人的人,面对杰克·韦尔奇的口吃的缺陷,她总是鼓励杰克·韦尔奇,从而让他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观点二:同意。理由:①杰克·韦尔奇的母亲是一个刻薄的人,面对冰球比赛失利的儿子,她不顾及儿子的情面,当着队员的面就揪着儿子的衣服破口大骂“窝囊废”。②杰克·韦尔奇的母亲对别人非常严苛,她会怨恨任何一个辜负她信任的人。③杰克·韦尔奇的母亲对杰克·韦尔奇非常苛刻,作业没有做完,就让他不要下来。‎ 吃的缺陷,母亲总是鼓励儿子,使他获得自尊心和自信心。杰克·韦尔奇的母亲还是一个对朋友热情慷慨的人。这样联系文本中对杰克·韦尔奇母亲的有关描写,可概括分析出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如果认同,就要将杰克·韦尔奇母亲的行为阐述为“刻薄”“严格”“严厉”。杰克·‎ 韦尔奇的母亲为了他能够成功,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甚至于苛刻。总之,同样的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无论提出怎样的观点,都要阐述支撑自己的观点的理由,且要言之成理。‎ 技巧点拨 ‎1.审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探究什么,是辨析观点,分析启示、感悟,还是做出评价,要审清探究点。另外,还要明确“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等不同的要求。要求不同,答题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如“结合文本”主要侧重于从文本材料中寻找依据,而“联系现实”则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则要求在联系文本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如上题,要求“结合文本”阐述理由,就要侧重从文本材料中寻找答题依据。 ‎2.明确无误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对于辨析类探究题,首先要明确“同意”还是“不同意”,“矛盾”还是“不矛盾”等,然后结合题干合理地阐述理由。如上题,要先回答“不同意”或“同意”,观点要非常明确,不能似是而非。‎ ‎3.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明确观点、看法之后,应先在文本中寻找得出此观点的依据,然后由文本论据引申到生活实际。如上题观点一中“面对因冰球比赛失败而沮丧的杰克·韦尔奇,她给予了‘疯狂’的鼓励”来自文本,而“让杰克·韦尔奇懂得了在前进中会有失败,但是要知道如何面对失败”则属于 “外联”。 ‎ ‎4.陈述理由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尊重文本,不主观臆断;(2)明辨是非,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3)要把人物放在时代、社会的大背景中进行分析、评价;(4)紧扣传主的生平事迹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尤其要紧扣传主给社会、时代带来的影响、贡献等。 ‎5.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答题模式:阐明观点(我认为,我同意,或直接表明观点)+分条陈述理由+回扣观点(此步骤也可以没有)。回扣观点就是要求对上述阐述的理由进行归纳总结,回归到自己的观点上来,可以采用“所以说……”“总之……”“由此可见……”等语言进行回扣。‎ 考向二 启示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对话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 记者: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您有什么感想?‎ 于:其实我是深感惭愧和不安啊!和在岗的老师比,我的工作压力和身心紧张程度跟他们不可同日而语;和其他获得荣誉称号的老师比,我身上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一直认为上课就要打开学生的心门。但是我看到蒋院士把两个星期的课程用一节课就讲得那么清楚,我就觉得自愧不如,对不起学生。又比如湖南农业大学那位六十几岁种葡萄的教授,带领团队攻克难关。他说:“葡萄不是种在黑板上的,是种在地里的。科研论文不是写在纸上的,是要装到农民的腰包里的。”我一直在对照这两句话,我觉得我是真的对不起学生。所以去北京领奖的三天里我一直处于激动、感动和不安之中。我想,能够受到这样的殊荣绝不仅是个人的光荣。‎ 记者:那您想过通过从政,用政策手段去影响更多的人吗?‎ 于:我还是喜欢教书,做一个实实在在、普普通通的教师,才是我愿意做的事情。我曾经有一个梦想,就是把当时带的所有的年轻教师都培养成特级教师,现在基本实现了。培养青年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教师可以使很多学生受益。‎ 记者:现在的学生很小就开始学英语,受外来文化影响很大,这个您怎么看?‎ 于:法国课文《最后一课》里面说:“语言是打开牢门的钥匙。”语言没有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消失了。以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数理化改成英语了,真的是内忧外患啊。每一个国家都得重视母语教育。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感应该是第一位的。这次教育规划纲要里头,对学生的要求非常明确的就是“社会责任感”,从一个自然的、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社会的人,负责任的人。所以我们现在不能“重术轻人”,技能技巧是可以学的,但做人的道理从小就要懂得。‎ 记者:您和其他教师之间发生过什么矛盾吗?‎ 于:以前有过。1964年全市开始教学改革,我被推上了上公开课的行列。但那时候,我自己教的班级都已学过了,只能借同年级的其他班,学校做了安排。连上了两次公开课,看似热闹,实际上埋下了教师之间不和睦的根。后来在“文革”中的一次批斗会上,有位老教师说:“公开教学,借别人的班上课,你知道带给别人怎样的伤害吗?你教得好,到别的班级上课,别人怎么进课堂?”所以做任何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非常重要。教师教学各有各的特点,你去教别人的班级,学生有新奇感,气氛容易调动,当然就会给别人的教学制造难题。我反思,虽然借班上课很紧张,但也夹杂着自我表现的念头。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如果日后还上公开课,绝不借别人的班级上课。其实借班上课由于对学生情况不了解,违背了教学原则,针对性差,更多的是在展示甚至推销授课教师的“才艺”,有沽名钓誉之嫌。 ‎ 记者:您做了校长之后,有什么感悟?‎ 于: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当了校长,从事行政性工作之后,就不教课了,这样自己会轻松一些。我自己是一辈子都在选择:在一个岗位上你应该做什么?我经常有很多的学术会议要开。我看到现在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如果能再多一些三十几岁、四十几岁的人就好了。其中既有体制上的问题,也有个人素质方面的问题。所以我现在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青年教师要跟培养学生一样,要精心,这样他们就能少走弯路。‎ ‎(有删改)‎ 于漪老师有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为人谦逊,认为荣誉不仅仅是个人的;②善于学习,能从其他老师身上发现优点;③淡泊名利,不愿从政,只愿做普通教师;④有钻研精神,对教育工作有自己的思考研究;⑤善于自我批评反思,借别的班上课会给其他教师制造难题,以后不再借班上课;⑥提携后进,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话剧事业的开拓者:唐槐秋 吴静波 唐槐秋于1898年10月14日出生于湖南湘乡,原名唐震球,辛亥革命那年,唐槐秋被送到日本东京。中学毕业后,正值孙中山第二次革命失败,唐槐秋立志投身革命。不过,此举遭到了父亲与祖母的强烈反对,于是,家人发来电报,谎称祖母患病,将其骗回国。‎ 回家以后,恰逢李石曾、吴稚晖等发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唐槐秋便自费到法国留学,在华尔曼航空专科学校学习航空技术。‎ 在法国,唐槐秋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着欧洲不少剧团,自备大篷车,沿途搭建舞台,到小镇演出,唐槐秋由衷地希望,有一天中国也能拥有这样的旅行剧团和游动表演的大篷车。‎ 因为学习航空的学生非常稀少,唐槐秋毕业回国后,立马成了“抢手货”。然而,就在这前程似锦的关头,唐槐秋却突然放弃了触手可及的良机,走上了戏剧之路。‎ 那时候,唐槐秋正在上海,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昔日好友欧阳予倩重逢了。为尽“地主之谊”,欧阳予倩请唐槐秋到家里吃饭。餐桌上,除了欧阳予倩的家人,还有一个人,那就是田汉,一个同样对电影和戏剧充满狂热的男人。志趣相投,自然相言甚欢。‎ 随后,唐槐秋放弃了南下广州的决定,田汉也谢绝了郭沫若邀其担任教授的盛意,两人共同在上海成立了“南国电影剧社”(“南国社”前称)。唐槐秋的父亲得知后,气得七窍生烟。在当时,演戏者,戏子也,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官宦子弟做倡优,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最初只有八名社员,由田汉主持剧务部,唐槐秋主持事务部。由于经济拮据,剧社的处境非常困难,只能靠田汉卖文、唐槐秋当物换得资金维持生计。一次,为了到杭州拍摄外景,唐槐秋不得已将父亲寄存的皮箱拿去当了数百元,父亲得知后暴跳如雷,父子关系几近断绝。‎ 后来,为了谋生,唐槐秋也曾遵父亲之命到湖北从政为官,其间当过硝磺局长、印花局长,全是肥缺。不过,八个月下来,看不惯溜须拍马,又不屑于胡乱捞钱的他却净亏了三千元。唐槐秋只好辞职重回上海,帮助已是上海艺术大学校长的田汉管理校园事务,职务是副校长。后来,两人重新办起了“南国社”。只可惜,由于唐槐秋坚持艺术至上的立场,与田汉的主张存在差异。此外,唐槐秋还认为,以业余时间追求艺术,很难得到精进。于是,他最终选择了脱离“南国社”,开始探索话剧职业化的道路。 ‎ ‎1933年,唐槐秋创办一个旅行剧团的梦想开启了,中国第一个民间职业话剧团——中国旅行剧团成立。‎ 剧团成立了,但演出筹备并非易事,因为“中旅”并无官方或资方的资助。所幸南京陶陶戏院的经理是唐槐秋的老乡,出于乡情无条件为“中旅”提供了演出场所。演出布景也是另一友人所赠。于是,在南京陶陶剧院,“中旅”展示了其“处子秀”《梅萝香》。整部戏只有六个演员,唐槐秋偕妻子吴静、女儿唐若青悉数亮相,唐家人竟占据了演员总数的一半,因此,“中旅”又被称为“唐家班”。‎ 凭借首演之功,“中旅”逐渐有了名气,团员也增至十五人,个个仍然身兼多职,唐槐秋本人也是又当导演又当演员,成绩喜人。‎ 不久,唐槐秋看到了曹禺所著《雷雨》,发现了其中的艺术价值,便希望将它搬上舞台,于是致信曹禺,希望获得首演权。此时的“中旅”声名渐响,曹禺同意了,并到北平与唐槐秋就演出问题进行交流。然而,就在话剧排练成熟之际,北平当局却以“乱伦、有伤风化”的罪名加以禁演。唐槐秋几次申请均遭驳回。不过,大家并未放弃,全体团员每天就着酱菜喝两顿稀饭,却依然乐观地等待时机。‎ 果然,不久便传来天津一个学生剧团演出《雷雨》的消息,唐槐秋与曹禺大喜,相约观赏。确定天津不禁此剧后,“中旅”立马转战天津,并且一炮而红。从此,《雷雨》成为“中旅”的代表作品,“中旅”的表演也借此再展雄风,场场爆满,开始有了不小的盈利。所有演员不仅分得不少奖金,并且在出门时总是被市民认出,要求签名。‎ 唐槐秋戏剧职业化的梦想终于露出了曙光。‎ ‎(原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当时,中国人民正遭受着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侵略的无穷苦难,话剧作为西洋艺术被介绍到中国来,能够欣赏的观众并不多。“中旅剧团”努力支撑了14年,闯出了一条路,扩大了话剧的影响,推动了话剧的职业化。‎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②1936年,唐槐秋率领中国旅行剧团回到上海,创造了“话剧卖座之盛超过电影”的记录。1937年抗战爆发,唐槐秋率“中旅”在武汉、香港演出救亡戏剧。1945年9月,他满怀振兴“中旅”的希望,奔向南京,但拒绝官方津贴。1947年初,“中旅”被迫解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唐槐秋在中国戏曲研究院担任京剧导演,1954年4月25日逝世。‎ ‎(选自《戏剧人物》)‎ 唐槐秋成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开拓者”带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加以探究。‎ ‎【解析】(1)发现并坚持自己的兴趣。在法国留学时,唐槐秋看到欧洲有流动的剧团,希望中国也拥有这样的剧团,回国后放弃大好前程,走上戏剧之路。(2)与志同道合的人合作。唐槐秋与田汉一见如故,在共同的兴趣下成立“南国电影剧社”。(3)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南国社”的处境十分困难,唐槐秋典当物品换得资金维持剧社的运行;“中旅剧团”‎ 刚成立时,没有资助,演出场所、布景等都是别人无偿提供,但唐槐秋敢于白手起家,勇敢去做。(4)善于发现,等待机会。唐槐秋发现《雷雨》的艺术价值,就致信曹禺希望获得首演权,在当局禁演的情况下等待时机,最终使得“中旅剧团”一炮而红。 ‎ 并在艰难中坚持自己的理想;再后来,因为理念的不同,唐槐秋脱离了“南国社”,成立了“中国旅行剧团”,因为演出《雷雨》而走红。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唐槐秋给我们的启示体现在他的兴趣、追求、品格、行为等方面。回答问题时,从这几个角度加以概述即可。‎ 技巧点拨 ‎1.注重分析探究的角度。分析探究题的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探究的角度,比如是探究事件产生的原因还是对文中体现的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是探究人物体现的人生价值还是对文中事件体现的现实意义进行探究等。如上题,题目要求回答唐槐秋成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开拓者”给我们的启示,其实要求回答的是唐槐秋为何能够成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开拓者”,这样就确定了探究的角度。 ‎2.注重答案的思维流程。无论是哪种能力的考查,答案要体现出答题者的思维流程,所以答题时,除了对某些观点作出合理的判断外,还要对这个观点形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并分析形成这个观点的依据,判断这些依据的合理性、全面性等。回答唐槐秋成为“中国话剧事业的开拓者”的启示这个问题时,要体现出对文章具体内容梳理、概括的思维过程,即不遗漏相关要点并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等。 ‎3.注重呈现明确的观点。对于要求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观点中挑选一个并说明理由类题,考生要注重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进行辩证分析。 ‎ ‎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 连环画家贺友直 ‎1980年,贺友直先生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教学,他说自己是1937届的,学生们纷纷猜他是1937年毕业于比利时或巴黎的美术院校,他却回答说是小学毕业。面对满堂的大笑,他正色道,我是没有什么文化的,所以我珍惜现在学习的环境及展示的舞台,我就是一直没有放弃,才能在64开小本上,在方寸小框里一步步提高。‎ 如今若问先生一开始是如何走上艺术道路的,他只记得自己从小就喜欢画。‎ 先生是宁波镇海人,5岁丧母,由于父亲无法独自抚养他,就将他托付给乡下的姑妈。他所就读的小学校舍设在庙里,里面有个戏台,周围画着《三国演义》中的场景,先生迷上了那些传神的画——他一次次细心地去描摹、比照、思索、修改,凭着这些“瞎折腾”性质的实践,他的美术成绩在小学里遥遥领先。‎ 虽然姑妈待他不错,但家境贫困,早年失学的先生开始了做学徒当小工的日子。彼时的生活体验,对身边人群事态的观察,成就了他记录民生万象最原始的积累——或缅怀,或嘲讽,或旁观,尽将老上海的风貌人情绘成一幅幅连环画,过去连着现在,短暂连着永恒。‎ ‎2004年出版的《贺友直画三百六十行》中,先生画了卖报童、那摩温、黄包车夫、裱画师傅、白相人、兑币黄牛、押宝人等,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劳动者们,都从尘封的老上海记忆里走出来,陈旧而鲜活,简单而深刻。这三百六十行的连环画也被誉为老上海社会文化记忆中的珍宝。‎ 先生说过,他来自民间,所以他懂得升斗小民关心啥。‎ ‎1938年他来到上海,先在亲戚开的小工厂做工,后在印刷厂当学徒,对于弄堂里的小工厂、旧式里弄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境况、各行各色人等的种种行当最熟悉不过,平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深深地印入他的脑海。时代终究会过去,但他相信,于许多在上海生活过的人而言,老上海的情结总是难以释怀的。总结先生笔下的三百六十行,尽是平民百姓的悲欢离合,他独有的历史记忆,展示了二十世纪上海各行业人物的典型形态。华君武先生称先生“目光如炬,观察人间万物”,冯其庸先生则称先生“画笔实亦史笔”。‎ 先生感慨:“大环境不一样了,我们那时画连环画是当做饭碗的。1996年我在美术馆举办一个连环画展,我给它取名为《谈情说爱》,情就是我对连环画的感情,爱就是我爱上了这碗饭,当时真的非常投入,画什么像什么,现在画什么都不像了,因为没有了那个生活底子。”‎ 他坦言:“现在艺术浮躁得很,不少是乱七八糟的东西。”他谈到现在绘画界追赶潮流的风气,许多作者的作品缺乏对受众接受度的考虑——“有些画,我们画画的人都看不懂,更有甚者,动不动就炒作,自封名家大师”。对此先生严肃地批评道:“什么是大师,那是开一代风气的人,如今真正称得上大师的人没有几个。”‎ 先生认为艺术应与生活相联系,艺术是要“引导人,引导社会风气的,是关系到民族文化积淀的”,他呼吁每个艺术家心里都应该有个标杆。当初,先生这一辈人画连环画都秉持着主流的信念,那就是按照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把作品画好,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艺术家们创造一本本作品不但是积极用心的,而且是无功利的,“如果存在功利思想,好作品就出不来了”。‎ 说到当年的那种信念,先生觉得,现在不少艺术的出发点就是市场,“现在就坏在两个‘M’上,一个是市场,一个是钱”。他眼中的好艺术家,必须要有把自己从事的艺术当成宗教来对待的信念,以虔诚之心去待人待己。‎ 除了对艺术家的操行的判断,先生对社会上种种卑劣恶俗的世情,也是毫不遮掩地横眉冷对。他画过一幅自画像,给自己画了个夸张的长耳朵,画了一对睿智、锐利的眼睛,双眼从镜片上方注视着纷繁复杂的人世万象,仿佛是在审视:“什么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贺友直(1922—2016),我国著名连环画家、线描大师。自学绘画,1949年起开始画连环画,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他从事连环画创作50多年,共创作了百余本连环画作品,对我国的连环画创作和线描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 ‎(百度百科)‎ ‎②1959年,上海人美社派贺友直去画反映农村搞合作化的作品《山乡巨变》。接到任务后,贺友直就奔赴湖南下生活,一去几个月,犁田、耕种、舀粪,与农民保持“三同”。久而久之,老乡们都夸他“内行”。后来,他带着学生下生活时说:“知识分子要真正做到和农民打成一片,谈何容易?能做到像个农民就很不错了,至少不让人家对你生厌。” ‎ ‎(《连环画界泰斗贺友直逝世:从底层而来,带着大观而走》)‎ ‎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2.冯其庸先生评价贺友直先生“画笔实亦史笔”,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贺友直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请简要回答。‎ ‎3.在贺友直先生眼中,怎样才是好的艺术家?请简要回答。‎ ‎4.贺友直先生对艺术有怎样独到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 李亚舒:“80后”的翻译人生 黄忠廉 ‎1991年春,无锡,第四次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 ‎“小伙子,来自哪里?”长者问道。‎ ‎“湖北荆州监利。”青年回答。‎ ‎“啊,小伙子,我们是老乡。我是公安人,县挨县。你就直呼我‘亚舒’吧,以便平等交流。”‎ 这样,一问一答,两人从此结下深厚的友谊。会上,长者还赠诗一首:“黎明倾听风争鸣,学得雄文艺更精。智商高下无须问,好学苦读事必成。”那位初出茅庐的青年正是笔者,①而那位长者,今年已成“80后”,他就是中国科学院李亚舒教授。‎ 求 学 李亚舒,1936年生于荆州公安。抗战胜利后,他入新式学堂。1947年考入县城公立中学,不到两个月因溃堤失学,后投考长沙林枫中学。初中毕业后,亚舒顺利考入省立一中。课余时间,他钻图书馆,办板报,作品频见校刊。‎ 从中学起,亚舒就有写英语日记的习惯,这得益于英语老师张普安的循循善诱:“解放后特别需要人才。年轻人学外语不仅要有自己的兴趣,还要想到将来拿它干什么。”听从师训,他选了法语专业。‎ ‎1956年,组织派他至越南河内综合大学文学系学习越语。当时,这位“文青”有幸与越南著名作家陶武、诗人黄忠通等成为邻居,与之畅谈文学之际,也燃起了创作热情。他先后发表了《鲜花》《戴红领巾的小姑娘》等数十篇作品。‎ 笔 耕 ‎1959年,亚舒开始笔耕译坛,主译诗文集《越南的女儿》等。毕业后,他留校主修越南文学,兼修法语,回国后拟做中越文化关系史研究。1959年底,亚舒被分配至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从事东南亚、南亚及欧美相关文献的翻译与写作工作。但创作之路被各种政治风潮挤兑,亚舒也因此抱憾:“那时的笔译基本被迫停止。”他曾被下派到安徽搞“四清”,下放到河南“五七干校”劳动。亚舒的译作不多,却有档次,如《海鸥》(刊于《世界文学》)等。‎ ‎1972年,亚舒回京,被正式调入中科院外事组从事外事接待翻译工作。“文革”一结束,已近“知天命”的亚舒更是惜时如金,1983年他还去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补学英语。人到中年的亚舒,外事工作异常繁忙,可译作著述从未间断。文学翻译仍是他不舍的追求,20世纪90年代,他先后翻译了《熄灯》《亨利六世》(第三部)等。‎ 前 瞻 回眸21世纪头十几年译事译学的发展,已雄辩地证明了亚舒的高瞻远瞩。‎ 为提升科技翻译的地位,1990年前后,亚舒在《中国科技翻译》辟出“科学家谈翻译”专栏,先后采访了钱三强等百位科学家,并将相关报道汇成《译海采珠——科学家谈翻译》一书。‎ 与时俱进,前瞻学术,是亚舒思想敏锐的常态。2011年,青年学者贾宏伟研究语言安全问题时,写成《译员安全机制》一文,偶遇亚舒时,随口谈及,亚舒很感兴趣,读后就打电话给贾宏伟:“有关译员安全方面的文章不多,能从澳大利亚借鉴有关译员安全的政策经验,为我国译员管理政策提供必要参考,值得称道。”‎ 亚舒眼光极具战略性。1991年,基于中国科技翻译史,他首倡“中国科技翻译学”。此后,亚舒舍“中国”去国别,使“科技翻译学”之名更趋共性;而后,又将“科技”升至“科学”,完善为“科学翻译学”,更趋宽广。1994年,他主编了《科技翻译论著集萃》,完成了科学翻译史的奠基工作。2000年,亚舒与黎难秋联袂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它被严济慈院士誉为“我国科学翻译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2004年,亚舒主编“十五”国家重点图书“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科学翻译研究卷”,先后推出五本著作。其中,第一本专著《科学翻译学》(合著)也是国内外第一本为科学翻译立说的著作,标志着“科学翻译学”的创立。 ‎ 仁 者 ‎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亚舒善于发现和培养译学人才,甘当人梯和伯乐,激励了一代代青年学者成才。‎ ‎199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国际翻译教学研讨会,笔者首次提出“变译”的理念。可是,有一位知名教授批评说“变译”算不得翻译。亚舒开腔了:“对年轻人的思想不要一棍子打死,他刚提出来,我们让人家发展,观察观察,再下结论也不迟。我们应该有鼓励学术的雅量。”‎ ‎2011年,亚舒荣退《中国科技翻译》主编岗位,可他退而不休,仍参与审稿把关工作,但他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培养年轻人:“我撰文出书,多一篇少一部,意义不大,现在更重要的是培养后来人。”‎ ‎“都80了,自行车还骑得像年轻人。”见过亚舒的人常感惊讶。殊不知——仁者寿!译者寿!‎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本篇传记从作者与李亚舒的对话写起,有什么作用?‎ ‎2.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3.文中从哪些方面写了李亚舒的高瞻远瞩?请简要概括。‎ ‎4.有人说,文章在叙述传主经历时打破了全部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的惯例,这样的安排别具匠心;也有人说,文章在叙述传主经历时没有全部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导致结构有些混乱。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 大络应用情况调查报告 胡化令 商秀春 手机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和移动性,资讯收费低廉,受到了大络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各方面。为确切了解络的具体情况,笔者针对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第一,大络使用状况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智能手机人均拥有数量超过120%(少数同学有2部或者2部以上的手机,每人至少有一部手机),每月所用话费(含上网流量以及音乐下载等费用)30元以下的占21.60%,30~60元的占54.90%,60元以上的占23.50%。据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反馈:每天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比较零散,无法准确计算。问卷调查显示:使用手机时间每天平均为1小时以内的占11%,1~3小时的占65%,3小时以上的占24%。通话时间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大部分同络聊天、查看新闻、发微博、玩手机小游戏以及阅读各类文学著作。其中34%的2小时以上,超过80%的人用来阅读文学著作。时间的分布情况:上课前、下课后休息时间上网的学生占23%,饭后休息时间上网的学生占24%,上课、晚自习时间上网的学生占12%,就寝前上网的学生占41%。‎ 据大络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手机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媒体是网络,他们的信息也主要来自手机网络和电脑网络,而通过传统的信息来源,如广播、报纸等,获得的信息却相对较少。不仅如此,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已经和手机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天利用手机网络查看各种信息已经成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必修课,并且手机网络也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大学生接收到的来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传媒的信息经过层层过滤,剔除了不正确、不健康的内容。而手机网络则缺乏这种筛选过程,学生从中汲取的不仅仅是“营养”,还有很多不健康、不正确的东西。大学生习惯了这种交流方式就更加渴望打破指示、命令和说教等传统教育模式。希望能够实现将手机网络中的多向、互动的交流教育方式纳入学生教育管理中去。手机网络的沉迷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信息网络环境容易加剧学生的自我封闭,与传统具有亲和力的人际交往不同,网络交往不易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使人产生非社会化的倾向,导致大学生情感的淡化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但是,手机网络的广泛利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手机网络的新形势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手机网络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参与性、及时性等特点,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比传统方式更为快捷、有效。‎ 第二,如何利用手机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适应手机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还要掌握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不仅要成为实际生活中的德育专家,还要成为一个经常上网了解信息和上思想政治教育者。培养一批熟悉网络的德育工作者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手机网络监控、管理和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及时了解络思想动向,加强对手机网络中信息的收集、分析。对于正面的信息,要发挥手机网络的迅捷性特点,扩大宣传和影响,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对于负面的声音,要具体分析,利用手机网络进行评判,使学生从中了解真相,从中受益。还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鼓励他们建立校园微博协会等,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摘自《吉林农业》,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该报告主要围绕大络的状况及手机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而进行。‎ B.学生手机用来通话的时间越来越短,用以网络聊天、查看新闻、发微博、玩手机小游戏以及阅读文学著作等的时间越来越长。‎ C.大时间不低于两个小时,或利用上课前、下课后的休息时间,或利用饭后的休息时间,就寝前上网时间最长。‎ D.传统媒体层层过滤后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手机网络信息没有经过筛选,大学生除了汲取“营养”,还可能受到不良影响。‎ E.高校思想工作者要加强对手机网络的监控,及时收集与分析手机网络中的信息,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科络空间。‎ ‎2.手机网络对大学生有哪些不好的影响?请作简要分析。‎ ‎3.手机网络缘何受到大学生的喜爱?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结合材料,针对新时期学校应如何利用手机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谈谈你的看法。‎ 一、【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 ‎。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二、【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科学巨人玻尔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 ‎。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1921年正式成立的。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600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论和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 术精神,人们誉之为“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1943年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间的科学合作。195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原子为了和平”奖授予玻尔,以表彰他“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作出了榜样”。 ‎ ‎ (摘编自邹丽焱《玻尔传》)‎ ‎ 相关链接 ‎①玻尔(1885—1962),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对应原理”。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1927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1918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信中说:“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的物理学研究工作……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摘自戈革《玻尔集》)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爱因斯坦与玻尔在争鸣中惺惺相惜,爱因斯坦高度评价玻尔的贡献,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他们之间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B.玻尔以自己创办的研究所为平台,通过邀请各国科学家前来交流学习,使团队的成员能有机会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量子力学理论。‎ C.玻尔敏锐察觉到纳粹将要对犹太人实施迫害,及时转移了大批犹太科学家,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 D.玻尔不但有科学家的直觉,也不乏政治家的远见。他预感到核武器的危害,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 E.玻尔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为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合作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作出了卓越贡献,并获得了“原子为了和平”奖。 ‎ ‎2.为什么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被称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3.文中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哥本哈根学派有哪些“优秀特质”。‎ ‎4.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闯关检测 ‎ 一 ‎1.①表现传主幽默风趣的性格,高度概括其人生经历,揭示传主成功的秘诀;②引出下文对传主走上艺术之路的经历的具体介绍。‎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对于段落作用的题目,要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思考。本题问的是首段的作用,在内容方面,细读文段内容可知,贺友直与学生的对话表现了贺友直幽默的一面,他的话又高度概括了人生经历和成功秘诀;结构上,作为首段一定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2.“画笔实亦史笔”这句话是说贺友直先生的连环画像历史学家忠实记录历史一样,能真实反映一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贺友直生活在社会底层,对普通人民的生活有真切了解,并善于观察人群事态。‎ ‎3.好的艺术家应该考虑作品的受众接受度,不追赶潮流;好的艺术家应谦虚、踏实;好的艺术家应该全身心投入创作,抛却功利思想;好的艺术家应把艺术当成宗教来对待。‎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回到原文,寻找贺友直的观点句。“他坦言”“先生认为”“他呼吁”等是标志性信息,分析他的观点,可以发现他对好的艺术家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贺友直对艺术家的批评中也隐含着好的艺术家的标准。‎ ‎4.观点:①艺术应该紧密联系生活,艺术应该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只有熟悉生活的人,才能创作出人民读得懂、认可的作品;②艺术是要引导人,引导社会风气的,艺术创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贺友直对艺术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都进行了较为合理的阐发,他对艺术的理解是深刻的,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对当今艺术发展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文中涉及贺友直先生对艺术的看法的文字较多,主要集中在第八段以后。细读原文,可筛选出关键信息“艺术应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艺术要能引导人,引导社会风气”等,据此可概括出贺友直先生的观点。然后对贺友直先生的观点进行评价,评价时要联系当下,阐述现实意义。‎ 二 ‎1.①以对话开头,自然引出交谈的对象,导入下文对传主李亚舒人生经历的叙述。②从交谈中可以看出李亚舒对年轻人的亲切态度,让读者对传主李亚舒有一个大致的印象。③交代作者与传主之间的关系,增强传记的真实性。‎ 可见传主的亲切态度,给读者一个大致印象。传主和作者是老乡,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说明作者对传主的经历等是有一定了解的,这样就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 ‎2.(1)李亚舒虽已年届八十,但拥有“80后”的朝气。‎ ‎(2)引用、比喻。引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名言说明李亚舒的巨大成就、低调的品格以及人们对他的敬仰;运用“人梯”的比喻,写出了李亚舒对青年一代的帮助与提携。‎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品味句子,要从句式特点、修辞运用、情感抒发、意蕴体现与内容表达几方面入手。(1)句中,关键在于理解“80后”的含义,从文中来看,李亚舒已80岁了,因此“80”体现了他的年龄;而“80后”又是一个特定称谓,意指年轻,富有朝气。明确了这些,不难理解句子的含意。(2)句中,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看,是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联系传主经历分析其寓意;从“人梯”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结合“亚舒善于发现和培养译学人才”“激励了一代代青年学者成才”等内容,不难看出李亚舒帮助与提携青年一代的仁者形象。‎ ‎3.①在杂志上开辟 “科学家谈翻译”专栏,并编成《译海采珠——科学家谈翻译》一书,提升科技翻译的地位。②称道《译员安全机制》一文,思想敏锐,具有学术的前瞻性。③首倡“中国科技翻译学”,后将其改名为“科学翻译学”,使其更趋宽广,并完成科学翻译史的奠基工作。④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和“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科学翻译研究卷”,创立“科学翻译学”。‎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题干中的“简要概括”表明这是一道概括归纳题。解答此题,要先紧扣题干中的“高瞻远瞩”这一核心词,在文中找到写李亚舒高瞻远瞩的相关内容范围,文中的“回眸21世纪头十几年译事译学的发展,已雄辩地证明了亚舒的高瞻远瞩”表明要从这句话的下文寻找相关信息;其次要逐段梳理李亚舒的事迹,并筛选出与题干相关的事迹;最后对相关事迹进行概括归纳,并用简洁的语言分点表述出来。‎ ‎4.示例一:同意第一种观点。①从全文来看,文章是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结合。文章的主体是按横截面来组织材料的,分李亚舒的求学、笔耕、学术前瞻以及帮助提携青年几部分;但每一板块在叙述时又基本上按时间顺序来进行,使文章行文有起伏。②从各部分来看,属于总分结构。先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然后具体介绍。③这样的结构方式在整体上虽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但将能反映人物同一品质的事例进行组合叙述,一点也不混乱,让读者先有整体印象,然后了解细节,符合读者的认知规律。‎ 示例二:同意第二种观点。①本文没有全部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安排材料,而是将材料按类别整合,虽然将关于李亚舒的同类性质的材料集中,但从全文来看,有些地方打乱了时间的先后顺序,没有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如文章开头先从1991年写起,后面又讲到李亚舒在21世纪头十几年在译事译学方面的成就,最后又写到1997年帮助作者的情况,这样的安排给读者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也不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②文章若能以时间推移为序,将李亚舒的人生经历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可使各个材料串成一体,有条不紊,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就更有利于读者进行整体把握。‎ 三 ‎1.AD ‎【解析】B项,“学生手机用来通话的时间越来越短”错,文中说“通话时间所占比例越来越小”。C项,“大时间不低于两个小时”说法不正确,文中说“使用手机时间每天平均为1小时以内的占11%”。E项,“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科络空间”不够准确,应是引导学生科,杜绝不良信息的影响。‎ ‎2.①手机网络会使大学生接触到不正确、不健康的信息。②过度沉迷手机网络,会使大学生产生非社会化倾向,导致大学生情感淡化和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解析】解答这道题,要注意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学会对关键语段概括分析,本题答案区间在第四段,围绕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不好的影响进行筛选归纳即可。‎ ‎3.①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小,阅读更加自由方便。②信息来源丰富、及时,能够快速掌握所需要的信息,节省了不少时间。③大学生渴望打破指示、命令和说教等传统教育模式。‎ ‎【解析】解答这道题,要在阅读、理解文章大意基础上加以归纳概括。通过第三段讲述大时间零碎及上网看新闻、读著作等反向归纳出①。通过第四段中“而通过传统的信息来源,如广播、报纸等,获得的信息却相对较少”反向推出②。③在原文有表述。‎ ‎4.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自主性不断增强,思想表达更具个性化,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善于借助网络表达自我。络的智力资源,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构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优质网络,利用网络这种迅速、及时的传播方式及时传播健康、科学的思想政治信息,并充分发挥网络媒介交互性强的优势,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答题时,注意站在学校的角度,结合第六、七两段内容,加入自己的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 高考链接 一 ‎1.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合度。B项,前半句“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对,后半句“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错,原文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才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C项,“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理解错误。E项,“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判断错误。‎ ‎2.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3.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的意思,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 ‎4.“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中剥离,寻找到 “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题为探究题。一是探究“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的关系”,二是探究这种关系“在文本中的表现”。第一问要理解“剥离”“寻找”的文本意思,传主写作的过程中“寻找”是一种浅层次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才会蜕变,才想要“剥离”。第二问“哪些”可以是多角度思考,可以理解为文学营养、时代精神、典型性格、自身成就等方面,重点是阐述剥离什么与寻找什么的关系。答案可以百花齐放,但是一定要以文本为基础,既要有观点,更要有分析。‎ 二 ‎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玻尔也感念爱因斯坦的支持”不恰当,文中说“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C项,“后来还亲自参加了丹麦的抗敌组织,反对纳粹暴行”错误,文中说“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D项,“试图尽力说服各大国首脑达成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协议”错误,文中说的是玻尔“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 ‎2.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 ‎3.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②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③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为三、四两段,将分散在这两段的相关信息整合一下,分项概括其特质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洁、准确。‎ ‎4.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解题时要注意探究点的选择:一是从他与爱因斯坦的辩论中,理解其积极追求真理,认识其坦荡的胸怀;二是从他积极为祖国丹麦工作,积极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认识其赤子情、爱国心;三是从其领导哥本哈根学派,可以得出其慧眼识才;四是从积极想方设法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认识其人道主义精神。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