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50 KB
- 2021-06-04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语文综合测试卷
试题说明:1、本试卷总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共8页。
2、试卷分Ⅰ(阅读题)和Ⅱ(表达题)两部分,共五大题16小题。
3、选择题将答案涂在答题纸的答题卡上,主观试题答案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阅读题 共56分)
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现实主义小说从当前现实情况出发,冷静客观的剖析社会现状,塑造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普通人。作家们也不在以启蒙者的身份俯瞰人世,而是以一种平视的角度把自己溶入平民的生存空间,表现出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同情和关爱。
新现实主义小说是在20世纪末社会转型期这个特定历史阶段出现的,这就自然决定了它不同于以往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态。如果从现实的社会境况和文学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它既是对以往现实主义文学现象的继承和超越,也是对其他文学现象的纠正和批判。
进入新时期以来,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形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从人性的角度看,它最先关注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使中断多年的现实主义传统又恢复起来。而"反思文学"的产生则是人们试图站在一个较高的历史角度来观照“文革”的历史,思考归结经验教训。可见,“反思文学”是对“伤痕文学”的正常续接和发展。它不但写出了“伤痕”,而且写出了造成这种创伤的原因和渊源,重新审视和评价这段历史,以使这种社会和人生的悲剧不再重演,这无疑有着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但是,这两种文学现象总的看来,仍然笼罩在较浓重的政治色彩中,主题的显现也比较单一。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必然向着更为广泛更为直接的现实生活接近,以推动社会的前进。接下来的“改革文学”便是推动社会改革和前进的现实主义文学潮流。
"改革文学"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和人民审美需求的满足。从现实生活的发展看,党和国家已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一个空前高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潮已经到来。从文学创作上来看,深刻变化的社会现实也为作家们提供了创作的广阔天地,他们响应时代的召唤,把审美的目光从反思历史转向改革变化的现实,反映时代的脉动和人民的愿望,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时代风貌。从人民的审美需求看,他们急欲看到改革变化了的活生生的生活图画。这些,都很自然地促进了“改革文学”创作潮流的兴起。
新现实主义小说与以往的“改革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它表现出对“改革文学”的超越。它不是从人的观念关系把握现实生活,而是从人的现实关系反映社会冲突。它也继承了"改革文学"的理想精神。因为理想是现实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现实主义精神不仅要求作品真实地再现现实,而且要求"以热情为元素",把所生活的愿望和理想展现出来。一个现实主义的作家不仅要关注热爱生活,而且应该站在社会时代的高度看取社会走势,把握时代脉向,同时将自己的审美激情灌注到审美形象中去,给人们以感染和鼓舞,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节选自百度百科《新现实主义小说》,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述的“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一项是( )
A.周梅森的《人间正道》塑造了一个英雄群体,他们抓住历史机遇,领导平川人民进行了大发展的改天换地的社会主义建设,使平川经济全面腾飞。
B.关仁山的《风暴潮》写出了改革者在巨大的社会和内部的羁绊下,挣脱阻力、开拓进取,在时代风暴的洗礼中建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港口的艰难的历程。
C.
陆天明的《苍天在上》是一部反腐倡廉的长篇小说,表现了新任代理市长的励精图治、市委书记的冷静沉着,宣扬了人间正气,抒发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D.莫言的《蛙》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进入新时期以来,中断多年的现实主义传统又恢复起来,这得益于“伤痕文学”能够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加以关注。
B.进入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形态先后出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后者总是能够在前者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C.“反思文学”是人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历史角度来观照“文革”的历史,它有着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因此比“伤痕文学”更有价值。
D.“改革文学”与之前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形态相比,政治色彩得以淡化,主题的显现也比较丰富,向着更为广泛更为直接的现实生活接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革文学”的出现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无论是从现实生活的发展看,还是从文学创作上看,抑或从人民的审美需求来看都很迫切。
B.深刻变化的社会现实为作家们提供了创作的广阔天地,“改革文学”应运而生,作家们响应时代的召唤,表现新的人物和新的时代风貌。
C.新现实主义小说对以往的“改革文学”既有超越又有继承。它从人的现实关系来反映社会冲突,同时也继承了“改革文学”的理想精神。
D.现实主义精神就是要求作品真实地再现现实,站在社会时代的高度看取社会走势,把握时代脉向,将自己的审美激情灌注到审美形象中。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循,字德遵,泰和人。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习朝廷典故。帝幸北京,命取秘阁书诣行在,遂留侍焉。
洪熙元年,进侍讲。宣德初,受命直南宫,日承顾问。赐第玉河桥西,巡幸未尝不从。进侍讲学士。正统元年兼经筵官。久之,进翰林院学士。九年入文渊阁,典机务。
初,廷议天下吏民建言章奏,皆三杨主之。至是荣、士奇已卒,循及曹鼐、马愉在内阁,礼部援故事请。帝以杨溥老,宜优闲,令循等预议。明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土木之变,人心汹惧。循居中,所言多采纳。进户部尚书,兼职如故。也先犯京师,请敕各边精骑入卫,驰檄回番以疑敌。帝皆从其计。
景泰二年,以葬妻与乡人争墓地,为前后巡按御史所不直,循辄讦奏。给事中林聪等极论循罪。帝是聪言,而置循不问。循本以才望显,及是素誉隳焉。
二年十二月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帝欲易太子,内畏诸阁臣,先期赐循及高谷白金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半之。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加兼太子太傅。寻以太子令旨赐百官银帛。逾月,帝复赐循等六人黄金五十两,进华盖殿大学士,兼文渊阁如故。循子英及王文子伦应顺天乡试被黜,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为给事中张宁等所劾。帝亦不罪。
英宗复位,于谦、王文死,杖循百,戍铁岭卫。
循在宣德时,御史张楷献诗忤旨。循曰“彼亦忠爱也”,遂得释。御史陈祚上疏,触帝怒,循婉为解,得不死。景帝朝,尝集古帝王行事,名《勤政要典》,上之。河南江北大雪,麦苗死,请发帑市麦种给贫民。因事进言,多足采者。
亨等既败,循自贬所上书自讼,言: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而亨等侥幸一时,计不出此,卒皆自取祸败。臣服事累叶,曾著微劳,实为所挤,惟陛下怜察。”诏释为民,一年卒。成化中,于谦事雪,循子引例请恤,乃复官赐祭。(《明史·陈循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B.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C.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D.天位陛下/所固有当天/与人归之时/群臣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非特宫禁不惊/抑亦可示天下万世。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翰林院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秘书机构,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B.用帝王年号来纪年是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纪年法,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以后都只有一个年号,如“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景帝)的年号。
C.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各省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有做官资格。会试是中央政府组织的考试,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及第者称为“进士”,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第一名称为状元。
D.古代任职授官很有讲究,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拜、授、除”是授予官职,“徙、迁、调”是一般的官职调动,“擢、右迁、进”是升官,“谪、迁谪、左迁”是降官,“罢、黜、夺、免”是解除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一些朝臣拥立景帝即位。当时朝中人心恐惧,对立帝之事争论不休,而陈循采取中间立场,得到景帝器重,升户部尚书,至少保兼文渊阁学士、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就是因违纪有罪,受人弹劾,也未受追究。
B.景帝时,他上书《勤政要典》,编辑古代帝王的事迹,建议皇上学习古代帝王治理朝政。他体察民情,好为民排忧解难,当时黄河南岸长江北岸大雪,麦苗冻死,他请求拨库银、买麦种给农民。向朝廷进言,多为皇帝采纳。
C.陈循为官比较清正,乐于助人,宣宗时,御史张楷向皇帝献诗本为邀宠,谁知反惹恼皇帝,多亏陈循为他说话才得免罪。御史陈祚上奏疏,触怒了皇帝,陈循婉言为他解脱,使他没有被处死。
D.明英宗再次登位,石亨等诬陷大臣于谦谋逆,以致于谦、王文等以谋逆罪被杀,陈循受到牵连,被刑杖一百,充军铁岭卫。后来石亨等人的阴谋败露,陈循在贬谪地申述,于谦终于昭雪,他才被释放,恢复官爵。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循子英及王文子伦应顺天乡试被黜,相与构考官刘俨、黄谏,为给事中张宁等所劾。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鲁港
(宋)柯茂谦
十年回首付沾襟,断甲沈沙齿齿深。
可惜使船如使马,不闻声鼓但声金。
人歌鬼哭都堪泪,木落江空正独吟。
遗老萧条渐无语,酒旗飐飐出芦林。
(注)鲁港,地名,在今安徽芜湖西南。南宋末期,贾似道把持朝政,纵情行乐,在不做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领军与元军在鲁港交战,惨败;第二年,南宋灭亡。本诗即写于战后十年。
8.唐代诗人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有“折戟沉沙铁未销”句,意在赞美周瑜的军事才能;而本诗与之相类似的“断甲沈沙齿齿深”句表达了什么?请分析说明。(5分)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结句“酒旗飐飐出芦林”又展现了什么样的生活境遇?请概括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0分)
10.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
别人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 ”。
(3)在《曹刿论战》中,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 , ”。
(4)李商隐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从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2分)
潘际銮自述
我出生于江西九江,10岁的时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紧接着,日军南下,九江也不安全了。于是,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全家流亡到云南。在云南,父亲到哪儿工作我就跟到哪儿,至少上了四五个中学,因为家里实在贫穷,有时候不得不辍学打工,真正念书的时间也就3年。但我一有闲暇就拿起书本,1944年高中毕业时,云南省会考,我拿了全省第一,被西南联大录取。我父亲一直怀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受他的影响,我选择了机械系。机械系是工学院最大的一个系,当时和我一同入学的有44名学生。
入学第一年,西南联大就给了我两次“下马威”。一次是“普通物理”课,由著名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讲授。霍秉权是我国首批研究宇宙射线和核物理的学者之一。他风度儒雅,讲课深入浅出,一边和同学探讨着自然现象,一边给大家讲解它背后蕴含的科学、哲学原理。我非常认真,把老师课堂上讲的问题都弄明白了。但是,第一次期中考试,我居然考了个不及格!
按照现在的说法,我可是当时的“高考状元”,物理一直属于我的强项,“不及格”太不可思议。总结原因,我发现考试的题目不限于课堂上讲过的内容,也不限于平时做过的习题,内容非常广泛。
这逼着我改变了学习方式,老师讲一个问题,我要融会贯通。除了教科书,我还从图书馆借、从高年级同学手上买来各种相关的书,对同一个问题反复研究。
第二次,我栽在物理实验上。按照学校要求,我先用英文写了实验的预备报告,通过之后就进实验室操作。但反反复复几次下来,实验结果仍与标准相差甚远。匆忙之下就抄了一套数据,递交了正式报告。但这没有瞒过老师的眼睛,我受到了严肃的批评,被要求重新实验。这件事也给我很大的触动,令我养成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
学校特别重视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每学期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大概有三分之一。不过不及格也不要紧,下个学期可以重修。学校实行“弹性学制”,不管是4年还是5年,只要你修满了学分,就可以毕业。但每一个要学几门课,修多少学分,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有些重要科目如果总是不及格,要么转系,要么就自动离校,没有一个人能在联大随随便便就混到毕业文凭。
一年级,我学习了国文、英语、微积分、物理、工程画法等学校规定的必修课,还选了冯友兰教授的“哲学概论”和陈岱孙教授的“经济学概论”。老师上课的时候,有时候临时出题小考,学生必须10分钟以内回答出来。所以我们一点都不敢怠慢。
联大的很多老师都用英文授课,教材和参考书都是英文的,要求学生也要有很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一开始,接触大量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词汇,我感到十分吃力。刚进学校,我狠狠地下了一番功夫,过了几个月才慢慢适应下来。
当时办学条件艰苦,但教育理念是先进的。校长梅贻琦反复强调“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在延聘原先三校教授的基础上,还不断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形成了杰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
整个学校的风气非常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课,有些喜欢的课程可以跨系、跨院选修。我记得有一门经济学的课,我看了相关的书籍,老师讲什么我大概都知道。有一次我没去上课,被老师发现了,他只是说了一句“怎么不来上课还总是考得那么好”。老师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是联大所倡导的。
联大被称为“民主的堡垒”。学校没有公开的党团组织,只有一些社团,可以发表各自意见。政治主张不同,但师生们的爱国之心是一样的。学校总共招收了8000多人,毕业3800人左右,其中一部分是学不好或者家庭困难没有毕业,另外一部分就是参军了。抗战危急之时,日本人占领缅甸北部和云南西部,对昆明虎视眈眈,滇缅公路这条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军火补给线也将被切断。国民党号召大学生参加远征军,联大就去了1000人左右。
抗日救亡是当时联大师生的共同目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不过参军的大多是高年级的学生,像我这样入学不久的新生学校不建议去。对于我来说,10岁就穿梭在炮火之中,知道国家要亡了的滋味。所以读书纯粹为了求学问,将来能够救国和报国,功名利禄那时根本没有想过。
整个抗战八年对我的影响很大。丰富的经历教会我如何去生存、生活和治学。1948年我本科毕业,1950年赴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深造,师从俄国教授普罗霍洛夫。如果说在西南联大我掌握了学习的本领,那么研究生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则是学会了如何去精研理论、探索真理。
我从此选择了焊接领域作为我的终身职业。当时中国几乎没有工业,大家对焊接没有一点概念。有人笑话我:“学焊接?焊洋铁壶、修自行车吗?”实际上,焊接是非常重要的。火箭、导弹、军舰、航母都是焊出来的,清华的第一个核反应堆是我负责的,建秦山核电站时,我也是顾问,我得保证每一个焊缝的质量。因为整个工程的安全可靠,事关重大。
1993年,我受命担任南昌大学的校长。我发现校园里打篮球、谈恋爱、跳舞的学生很多,跟我们上大学时候的气氛完全不一样。大家经过高考进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肯定能毕业。但当年在西南联大,淘汰率很高,而且很自然。我就结合实际,学习联大的制度,实行“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当了10年的校长,2002年我回到清华,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一个人一生有几条道路,从政、从商、从学,在我看来,还是“从学”最简单。我常说,这辈子我做事有两个驱动力,年轻时候父母很少过问我的学习,靠的是“兴趣”。后来是“成就感”,当自己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成绩、为国家建设解决了实际问题时,那才是最快乐的时刻。(摘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潘际銮,生于1927年12月24日,祖籍江西。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原校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在焊接领域做出杰出贡献,曾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1944 年至 1946 年就读于西南联大机械系。1955年,潘际銮领头建成清华大学“焊接馆”,并筹建了清华大学焊接专业。
②潘际銮一生俭朴,读书时期从家带点猪油,拌着食堂的饭,就无比满足。担任南昌大学校长时,一辆老旧尼桑轿车用到接近报废。学校的财务、人事、房屋他统统不管,一心主抓教育。远离权与利、专注学问、生活中无欲无求。如今的他,还是骑着自己的老旧自行车穿梭于宿舍楼和他的办公室之间,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科研项目,自在而洒脱地生活着。
(1)西南联大办学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6分)
(2)潘际銮告诉了我们哪些求学的道理?(6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6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中央巡视组在各地巡视时发现,许多政府部门人浮于事,一些公务员在完成工 作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人以为自己很忙。
②2015年两会召开期间,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深化改革”“反腐倡廉”“养老改革”“环境治理”等话题。
③一直不瘟不火的京津冀一体化问题,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路线图越来越明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之间的产业转移也提上日程。
④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仍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却是不易之论。
⑤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打破“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对待工作既不凑合也不麻痹,恪尽职守,力求做到曲突徙薪。
⑥九寨沟自然山水巧夺天工,那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令人流连忘返。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④⑤⑥ D. ①④⑤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中国是一个电视剧生产和播出大国,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有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成功销往海外,走红世界。如《西游记》《三国演义》《上海滩》等就是爆红海外深受外国观众所喜爱的电视剧。
B. 随着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令的启动,北京市将彻底叫停所有烟草促销活动,并在饭店和景区的部分地区设立巡查员。
C.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D. 两岸商定会面使用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互称“先生”。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做出的务实安排,也体现了双方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
1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同龄人的观点①是不相上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拉开差距靠的就是语言了。②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语言的形成和构建,核心③来源于阅读,实际取决于考生视野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④语言的锤炼比较难,⑤只要平时用心,多阅读多积累,提高语言能力⑥是有路可循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应该
而
仍然
尽管
但
也
B
一定
当然
/
因为
所以
就
C
可能
但是
必然
虽然
那么
仍
D
尽量
/
最好
即使
也
都
15.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5分)
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言传身教。读古人,可遇到远年的知音;读今人,① 。阅读,② 。所以,读美丽而永恒的文字,让心走得远些,也就增加了人生的长度和宽度。在俗世的尽头,有一个书的世界。走到那儿,往往需要一生的时间。蓦然回首,今生已老。但不必伤感,③ 。何况,还有来生啊。来生,接着再走。
五、写作(5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却不懂得敬重和爱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民族。 ——-鲁迅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郁达夫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习近平
读了上面几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联想、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D(答非所问,《蛙》的主题与文章的“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要求不一致,具体见文章最后一段)
2.C(乱置因果、无中生有“因此比‘伤痕文学’更有价值”文中无据)
3.D(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见原文最后一段后几句,重点关注两个“不仅”“而且”)
4.B(“天位”是话题所指,“天位”“陛下”是两个不同内容的名词,应该停顿,所以C和D不正确。第三处“当……时”做状语,停顿。“群臣”支配三个内容“备法驾大乐”“恭诣南内”“奏请临朝”,且都是动宾短语,分别停顿。所以A是错误的。“非”引出后面内容,“抑”表示前后关联的词语,停顿。答案是B。)
5.B(一些皇帝的年号不止一个,明朝之前的皇帝许多有几个年号,明朝以后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B不正确。)
6.D (陈循被释放成为平民是在于谦昭雪之前的事,所以D不正确。)
7. 陈循的儿子陈英和王文的儿子王伦参加顺天府的乡试被除名,(因为)一齐拉拢(勾结)考官刘俨、黄谏(违法乱纪),被给事中张宁等人弹劾。
8.“断甲沉沙”指断裂的甲胄沉入江河的泥沙之中,“齿齿深”指甲胄在泥沙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2分)作者以战时留下的残迹揭示鲁港之战惨败的情状,由此哀叹南宋的覆亡境地。(3分)
9.诗歌既揭示了诗人对贾似道草率出兵以致惨败的谴责,又抒发了诗人对南宋由此灭亡的沉痛追悼之情。(3分)结句“酒旗颭颭出芦林”展现了眼前所能看到的萧瑟秋景,以此揭示遗老孤臣阴冷苦痛的内心世界。(3分)
10.(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1. (1)
①严进严出。招生时最大的机械系才40多人,总共招收8000多人,毕业才3800人左右。
②学风自由,要求严格。学生选课自由,老师上课深入浅出;考核严格,不容许作假。
③政治上民主自由,思想上爱国。社团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有1000人左右参加远征军。
(2)
①要有兴趣才能懂得学习的快乐。
②要真正懂得一个问题,就要博览群书,融会贯通。
③学习上要实事求是,知错能改,养成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严谨学风。
12. D(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津津乐道:饶有兴味地谈论。 与“谈论”重复,且其后常不加宾语,常作“对……津津乐道”。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乏味也不过火。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造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清除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防患于未然。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不能指天然形成的事物))
13.D(A项句式杂糅,去掉“所”B项表意不明“饭店和景区的部分地区”项C项否定不当,“避免”与“不再”连用导致表意错误)
14.A
15. ①能碰上天涯的朋友
②其实是心在走路
③因为那是在书香中老的
16. 近年来,一股恶意抹黑民族英雄、革命英烈的歪风在上越刮越烈、越刮越无所顾忌。社会上、络上不断出现“恶搞”甚至“诋毁”英雄的现象。对此现象应引导学生关注,并通过探讨深入认识其存在的原因、危害及本质。
1.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精神精髓所在。他们是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民族的精气神,理应成为我们弘扬和学习的对象。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是没落的,终会走向灭亡
2. 为了博取眼球,一些电视节目“别出心裁”,恶搞、扭曲民族英雄,自以为搞笑;为了赢得点击率,一些不法分子在路上肆意散播“流言蜚语”,抹黑民族英雄。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如果忽视和冷漠英雄,那就将失去未来。因为,只有崇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只有尊重英雄,才能尊重我们内在的精神坚守,彰显一个民族的胸怀与价值认同。
3. 时过境迁,很多英雄都是战争年代诞生的,有的人质疑这样的英雄放到现在是不是过时了,英雄并不会过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崇尚英雄,呼唤英雄,就是要倡导一种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社会风尚。今天,我们常常抱怨世风日下,慨叹朝气不足,暮气沉沉,说到底就是缺乏这种“英雄气质”。英雄气质是对待职业、对待他人、对待命运的一种积极态度,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无怨无悔的精神追求。当很多人还在抱怨生不逢时、社会不公时,有人用行动阐释了职责的意义。当很多人在命运的打击下一蹶不振时,有人用行动谱写了生命的赞歌。正是有了英雄,“人”字更加高大,社会更加美好,发展更加给力。
4. 对英雄人物的“污名化”现象,可能导致民族记忆与集体记忆消解,损害民族文化的凝聚力。除了邱少云、雷锋、黄继光、江姐等革命人物,还有大禹、孟姜女、花木兰等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他们都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记忆的重要部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尤其是英雄形象,更是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品质。如果对这些人物和故事进行否认,对英雄形象肆意污名化,摧毁的将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引发的将是人们对历史的怀疑,这将大大削弱人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5. 欲灭其国,先亡其史;欲亡其史,必否烈士。“恶搞”甚至“诋毁”英雄的现象从深层上讲是在有意歪曲国史、党史、军史。
铭记革命英烈、继承他们的遗志,就是传承我们民族最伟大的精神魂魄;崇尚英烈的革命精神,就是守望我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面对那一支支射向英烈的毒箭,我们不能冷漠无视,更不能无意中沦为阴谋者的帮凶。而应该运用明辨、辟谣、管理、司法等手段坚决与其斗争。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广大友也要自觉行动,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精心守护革命英烈的精神和荣光,为英雄形象的维护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参考译文;
韩偓字致光,是京兆万年人。考中进士科,在河中节度使幕府里任职。召入朝拜授为左拾遗,因患病而去职。宰相崔胤掌管度支,上表朝廷让韩偓担任自己的副手。王溥举荐他做翰林学士。韩偓曾与崔胤定计诛杀了刘季述,昭宗复位之事,他是功臣。皇帝痛恨宦官骄横跋扈,打算将他们全部铲除,韩偓说:“陛下诛杀刘季述时,对其余的人不予追究,如今又要处死他们,谁不害怕被杀?对忠诚老实可以重用的宦官,加以恩宠,让他们自己去剪除同党,这个办法绝不会失败。如今宦官依赖度支供给的人有八千,虽然杀掉六七个为首的,不见得会有什么好处,正好坚定了这些人的反叛之心。”皇帝向前移膝道:“这件事就完全托付给你了。”
中书舍人令狐涣玩弄机巧,皇帝曾准备让他执政,不久又反悔说:“令狐涣做宰相可能会误国,朕要先用你。”韩偓辞让道:“令狐涣世代为相,通晓熟悉朝廷的旧例,陛下已经答应了他。假如对令狐涣的允诺可以更改,为什么对臣的允诺偏偏不可更改呢?”皇帝说:“我并没有当面任命,这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韩偓乘机举荐御史大夫赵崇说他刚正稳重,可以统领朝廷内外。皇帝知道韩偓是赵崇的门生,感叹他能够谦让。
宰相韦贻范为母亲服丧,皇帝准备下诏让他复职,应当由韩偓草拟诏书,韩偓进言道:“韦贻范守丧还没几个月,马上让他任职,会伤害孝子的孝心。如今中书省的事务,一位宰相就能办理。陛下如果确实爱惜韦贻范的才能,等到脱去丧服再召他也可以。”学士使马从皓强迫韩偓让他起草诏书,韩偓说:“手腕可断,诏书绝不能起草!”马从皓说:“你找死吗?”韩偓说:“我在翰林院任职,怎能一言不发呢?”姚洎听后说道:“假使轮到我值班,我也要以死相继。”从此宦官们极度痛恨韩偓。
皇帝复位以后,励精图治,韩偓身处参预机要之位,常常与皇帝的意图相符合,皇帝三四次想要任用他做宰相,他一再辞让而不敢担当。当初,韩偓在陪侍天子的宴席时,与京兆尹郑元规、威远使陈班同坐一席,他推辞说:“翰林学士不能与地方官接触。”主持宴席的人一再请求他,他才入席。朱全忠、崔胤到陛前宣布事情,在座的人都离开了自己的坐席,韩偓安坐不动,朱全忠恼怒韩偓蔑视自己,忿然而去。朱全忠觐见皇帝时,指斥韩偓的罪状,皇帝多次用目光示意崔胤,崔胤不作解释。朱全忠来到中书省,打算将韩偓召来杀掉,郑元规说:“韩偓位居侍郎、翰林学士承旨,你不要太急于行动。”朱全忠这才作罢,韩偓被贬为濮州司马。皇帝握着他的手流泪说道:“我的身边没有人了。”天祐二年,重新召入朝任翰林学士,官复原职。韩偓不敢入朝,带着家人南下投靠了王审知,后来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