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 MB
  • 2021-06-04 发布

2020年金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解答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1 金山区 2019 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 高三语文试卷 (时间 150 分钟,分值 150 分) 第一部分 积累应用(10 分) 1 按要求填空。(5 分) (1)万里归弄长笛, 。(黄庭竖《登快阁》) (2)念去去、千型烟波, 。(柳水《 》) (3)在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 , ”两句直接体现了 道义与生存发生冲突时,追求道义的特神境界。 2 按要求选择。(5 分) (1)下列诗句不符合此次抗击新冠病毒的一项是( )。(2 分)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C.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D.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 分) 在山水审美中,我们让自已的本性逼近对象, , , , , 山水文学的独特魅力由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①于是我们就在对象中看到了气韵,看到了情调,看到了生命,看到了我们自已 ②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③体味对象,濯注生命给对象 ④并由此获得“自得”与“忘我”的喜悦 A.①③②④ B.③0④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第二部分 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3-7 题。(15 分) 超越现实:艺术形式的批判性 ①可以这样说,形式感是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的重要前提,是艺术表达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艺术家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对于艺术家,要提高自己的艺术感受 能力,就不能满足于日常生活经验。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家的艺术形式感有多广,他的感受 领域就有多广,他的形式感达到什么程度,他对事物的把握就到什么程度,艺术表达也就达 22 到什么样的高度 ②形式感的根本即感受方式,不同的感受方式生成了不同的形式感。无艰丰富的白然 和同样无限丰富的人,决定了人类有着无限丰富的感受方式。感受方式的多样性构成了丰 富的形式感。一个人所感受到的生活与他的心灵成正比。现代心理学表明,人通过自己的 需要把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的能动作用,在感受阶段就己经开始了。心理结构愈复杂,情 感愈丰富,就愈能感受生活。 ③我们常常惊叹 20 世纪艺术家们创造出的瑞璨艺术世界。无论是 20 世纪上半叶的中 西方文学、西方的美术,还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文学艺术,丰富的艺术形式都给我们 以丰富的精神享受。但再放眼西方杜尚之后的先锋艺术,以及我们当下的艺术,只能沮丧地 看到,处处是似相识的形式,处处是同样的经验。深究下,就公发现,形式的重复,关键在 于( )本身的贫乏。艺术从来都不是一个独立的额域,而是世界的组成部分。当世界失去 深度后,艺术的深度结构也就随之丧失,作品的平面化已是必然。艺术就是现实的影像,现 实的摹本,自然可以进一步要求艺术就是实世界本身。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多数 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充其量把生活的某一片段放大凸显,目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艺术被取 消了。是世界不再需要艺术吗?不,问题在于艺术家的艺术形式与日常经验相统一,生活经 验的贫乏,导致了艺术形式的贫乏,朱光潜先生对此早有预见:“一般事物对干我们都有一 种‘常态’,所谓‘常态’就是糖是甜的,屋子是居住的,女人是生孩子的这类的意义,都 是在实用经验中积累的。这种‘常态’完全占住我们的意识,我们对于‘常态’以外的形象 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经验日益丰富,视野也就且益狭窄。所以有人说,我们对于某些事 物见的次数愈多,所见到的也就愈少。” ④我们不应也不能让艺术承载太多的意义,艺术承载不了它自身之外的东西,但艺术 之所以是艺术,在于它给人们展示一种个体化的经验,一种他人能够理解或者部分理解,但 只属于艺术家自身的经验,这种经验是偶然的、纯个人的,当然是表达出来的经验。能够表达 的经验才是人们所知道的经验,才具有现实性。这种个体经验的表达方式是公共的,是一种 群体间的公共的表达方式,这就使得个体经验同时也是一种公共的经验。艺术作品是艺术家 创造的一种客观存在,必与人发生某种关联。倘若艺术家用只属干其个体的表达方式表达其 个体经验,这种表达不为他人所知,与他人无关,于他入只是“无”。艺术家的经验因其表 达方式的公共性,作品才能激起欣赏者的反应,把他们引入特定的氛围里,唤起他们相似或 相近的感受,得到与作者相似或相近的经验。艺术的性质决定了它必然介入生活,成为人们 生活的一部分,一旦它脱离生活,就表失了存在的理由。然而,艺术介入生活的性质并不意 23 味着它只能是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艺术之所以为人们所需,是因为它所表达的经验展示了 理想,一种现在的未来,一种未来的现在,一种人们希里的生活形式。这种生活形式不在现 实之中,但它与现实息息相关,离开它,我们就无法评价现实,就无法对现实做出判断。当 我们在现实中感受到幸福或者沮丧时,当我们说现实好或者不好时,理想在我们身后挥舞着 指挥棒,决定着我们的感受,支配着我们的评价。艺术就是这种理想的形式,艺术形式就是 理想的感性显现。假如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生活的形式就是艺术的形式,艺术形 式仅仅是生活形式的重复,艺术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⑤所以,当我们要艺术表现当代人的经验时,就已经暗含了艺术要面对并且超越日常 生活经验的要求。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从日常生活中抽身而出,与日常生活拉开一定距离, 与其他人拉开一定距离,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保持感觉的独立性,审视现实,这样才能创 造出新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表达的是不同于普通人的经验,一种完整的人生,一种 理想的社会,是一种贯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度的立体结构。这种艺术可以是否定性的, 也可以是肯定性的。共同点是克服了现实认识和现实价值观的局限,使人获得自由的意识, 通过对现实人生缺陷的解释和对理想社会人生的展示,引导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 (选自王卫东和司马倩的《创造形式——艺术创作的一种阐释》,有删改) 3.第②段加点词“这一角度....”在文中指的是 。(2 分) 4.根据上下文内容,填入第③段括号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心理 B.情感 C.经验 D.审美 5.不能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2 分) A.即便生活经历简单,只要心灵丰富,也可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 B.艺术创作不是对现实形式的发现,而是要创造出一种新的形式。 C.艺术家用个体的表达方式也能激起欣赏者对其艺术作品的反应。 D.艺术克服自身贫乏的过程,即批判和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过程。 6 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4 分) 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5 分) 24 二、阅读下文,完成 8—11 题。(17 分) 城市里的菜地 晓寒 ①河对面那一大片叫唐家洲,狭长的河洲,都用来种菜,绿色像织带子一样,编织着一 年四季,新的绿,老的绿,高的绿,矮的绿,贴着地皮的绿。菜地太大了,要把它围起来, 费人工,费材料,只能让它敞开在天空下,头顶一天的云,几千朵云,几万朵云。河岸是它 的一扇篱笆,山是它的另一扇篱笆。依山傍水,云影山光水色一样不少,都凑齐了,这是菜 地的福气,菜的福气。 ②早晚站在窗前,看种菜人在地里忙碌,翻地,播种,搭架,除草,施肥。我隔着长街,隔着一 条河,隔着风和雨,和种菜人一起,经历一些温温火火的日子,参与另一种生活。河把土地分开, 这边一块,那边一块,同时也把生活分成两种,河这边一种,河那边一种。我的窗成了这座城市的 一面镜子,照天照地,照山照水,照一座小城,照出一片菜地的丰歉,种菜人寻常的朝朝暮暮,喜怒 哀乐。 ③我是菜地里的常客,有闲了就去,不喊别人,喊过几回,理由经过一根电话线之后,变得无 可挑剔,后来才知道,理由都是假的,不喜欢菜地才是真的,在城市里土生土长的人,有几个会像 我一样惦记一片菜地呢?我算是又觉悟了一回,生活中最不值钱的就是理由,随便拿一个,就把 我打发了。从那以后,我就一个人去,点一根烟,慢慢地走,边走边看,丛这一畦到那一畦,黄瓜开 花了,偷偷绕过巴掌大的叶子,高举在阳光中,泼辣辣的黄,做好了准备招蜂惹蝶。苦瓜开始显山 露水,沟沟壑壑都在膨胀,一刻不停地忙着扩充自己的地盘。芹菜拱出来,挤眉弄眼,芽尖上的泥 土还没来得及抖落干净。白菜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肿大,不起眼的白菜,也学会了用夸张的比例 来表现自己的憨态可掬。这些花朵,叶子,瓜果上,都挂着不同的节令,像超市里货物上贴着的标 签。我一路走过去,邂逅不同的节令,惊蛰、小满、立秋、寒露,我不必一一去数,一一去记,菜 地,已成为我另一本鲜活的日历。 ④有时候能碰到种菜人在地里忙碌,我停下脚步,递一根烟过去,问问收成怎么样。对方接 过烟点燃,连吸几口,直到烟雾在黧黑的脸上盘盘绕绕才回答我的问话,还过得去,就是很累人。 ⑤我和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从头到脚都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来到这座小城以后,渐渐 疏离了农事,把一片菜地当成风景看了。我像是被对方窥探到了心事,不好意思地跟着呵呵一 笑,不容易,确实很累。然后赶紧把话题岔开,扯些不咸不淡的事情。攀谈过后,碰上运气好,还 能从他们手中买一些即将上市的菜带回去,新鲜,水淋淋的,家里不时能吃到菜市场上买不到 的蔬菜。 25 ⑥这片菜地,仿佛成了我家的菜园。事实上,它不仅仅是我家的,而是整座小城的菜园。菜 熟的时候,种菜人把菜摘了,就地装进篮子,撮箕,蛇皮袋,搭船过河,这些菜就随着主妇们的双手, 进入家家户户的锅碗飘盆,养活了一座城市的胃。 ⑦有一次例外,是和母亲一起去菜地的。母亲很少来城里住,有什么事情都是匆匆打个来 回。城市在她眼里,一身的毛病:你看你住那么高,抬起脑壳一看吓死人,夜里睡着都不踏实:一 眼看过去,到处都是屋;街上车子打架,走条路都提心吊胆。我能理解母亲,她一辈子生活在村庄 里,打开大门就对着田垄和山冈,到处撒满了稻子,瓜菜,花草树木,鸡鸭牛羊,往东一望是王家, 往西一望是巫家,喊一嗓子就有人答应,这种敞亮和温情是城市里拿钱都买不到的。有年春天, 儿子过生日,母亲破例来住了两夜。一天傍晚,我领她去菜地里看看。一路过去,母亲指指点点, 这个菜栽得好,你看苗嫩葱葱的,以后肯定结得多。这块不行,要赶紧松土,放肥,还不搞就迟了。 你看这人不能懒,人一懒,地也懒了。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母亲几乎没停过嘴巴,脸上的表情随着 菜秧子的长势时起时伏,阴晴不定。母亲种了一辈子的菜,她不需要凭着刚出土的菜苗去虚构 一根爬在藤上的黄瓜,或者一把长在苗上的四季豆,这些东西都定格在她的经验里。 ⑧一根藤蔓爬到沟里来了,母亲把它牵回架子上,一条虫子在叶子上爬,母亲把它捉了,母 亲在不自觉中就把这些事做了。我提醒母亲,妈,这菜不是我家的,是人家的呢。母亲呵呵一笑, 谁家的都一样。我听了哑然一笑,母亲的话没错,这菜地,不管是李家的还是赵家的,还真是一个 样,气息都是一样的。泥土酥松,仿佛有了弹性,踩上去软绵绵的,一种温润在脚板底下流动,各 种瓜菜,没有一样是闲着的,拔节的拔节,长个的长个,散发着不同质地的清香。蚂蚁和蚯蚓在地 里爬,虫子时不时地叫几声。在里面走着,亲切,踏实,知道自己离土地最近,离庄稼最近,离根最 近。 ⑨这个傍晚,母亲显得很高兴,大概是没有想到,城市里还有这样一处地方。不过,并没有因 为一片菜地,使母亲改变对城市的看法,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很少进城。只是我没想到母亲会牵 挂着这片菜地。我回家去,母亲总会去菜园里摘些菜给我带走,每次摘菜的时候便会问我一声, 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老样子。过了几年,母亲再一次问我,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好 着哩。母亲不再说话,看样子她对我的回答很满意。 ⑩事实上,这时候那块菜地已经被推平,几条街道纵横穿过,一些商品房从上面拔地而起, 菜地以另一种形式变得高耸幽深,生活不再分河而治,统一了版图,河这边和那边都变成了同 一种生活。那些菜如今被埋在了城市的底下,人在上面走过,汽车从上面碾过,只有日子还在流 转,雨仍然从天空落下。 (选自《人民日报》2017.5.24) 26 8 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 分) 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部分。(4 分) 10.文章构思精巧,请联系标题,结合内容加以赏析。(4 分) 11.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意义。(5 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8 分) 送崔融 (唐)杜审言 君王行出将,书记①远从征。 祖帐②连河阙③,军麾④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茄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⑤扫,秋风古北⑥平。 [注]①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②祖帐:为送别设的酒宴帷帐。③河阙:河,黄河。阙, 官殿。指京城。④军庵:军旗。⑤烟尘:这里指战事。⑥古北:指北方边境。 12.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1 分) A.《诗余选集》 B.《乐府诗选》 C.《古诗菁华》 D.《律诗集粹》 13.以下评价适合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 分) A.含蓄委婉 B.清新流畅 C.刚劲凝练 D.凄清悲凉 14.清代画家方薰认为,用笔的神妙,就在于有虚有实,所谓“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 不穷。”请结合本诗的内容加以赏析。(5 分) 27 四、阅读下文,完成 15-20 题。(18 分) 刘昌传 ①刘昌,字公明,汴州开封人。善骑射。天宝末,从河南防御使张介然讨安禄山,授易州遂城 府左果毅。史朝义兵围宋州,城中食尽且降。昌说刺史李岑曰:“李光弼在河阳,江淮足兵,势必 来援,今廪麴尚多,若屑以食,可支二十日,则救至。”岑听之。昌乃被铠登城,以忠义谕贼,贼畏 不敢攻。俄而光弼援兵至,贼夜溃。 ②对玄佐领宣武节度使,擢昌左厢兵马使。李希烈取汴,玄佐别将高翼是精卒守襄邑,城陷, 翼赴水死,江淮大震。昌以兵三千守宁陵,希烈众五万攻之,昌掘堑以.遏地道,相拒凡四十余日, 贼数败,乃解围去。更攻陈州,昌从玄佐以浙西兵三万救之。西去陈五十里,昌薄.其军,大战破之, 禽贼将翟曜,希烈奔还蔡州。 ③贞元三年入朝,诏以宣武兵八千北出五原。士卒有逗留沮.事者,斩三百人乃.行,举军慑伏。岁 余,改四镇、北庭行营兼泾原节度。七年,城平凉,开地二百里,扼弹筝峡。又西筑保定,捍青石 岭,凡七城二堡,旬日就.。城平凉,当劫盟后,将士骸骨不藏,昌始命瘗之。夕梦若诣昌厚谢者,昌 具以闻。德宗下诏哀痛,出衣数百称,官为.赛具①,敛以棺槥,分建二冢,大将曰旌义冢,士曰怀忠 冢,葬浅水原,诏翰林学士为铭识其所。昌盛陈兵卫具牢醴率诸将素服临之边兵莫不感泣。昌 在边凡十五年,身率士垦田,三年而军有羨食,兵械锐新,边障妥宁。及感疾,诏赴京师。未行, 卒,年六十五,赠司空。 (选自《新唐书·列传九十五》,有删改) 【注】①赛具:祭祀用的酒肴与食器。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西去陈五十里,昌薄.其军( ) (2)凡七城二堡,旬日就.( ) 16.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2 分) (1)以忠义谕.贼( ) A.阐明 B.知道 C.教导 D.了解 (2)士卒有逗留沮.事者( ) A.阻止 B.败坏 C.颓丧 D.诋毁 1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城中食尽且.降 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B.昌掘堑以.遏地道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28 C.斩三百人乃.行 乃.奋臂以指拨眦(《左忠毅公逸事》) D.出衣数百称,官为.赛具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笋 18.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 分) 城平凉,当劫盟后,将士骸骨不藏,昌始命瘗之。夕梦若诣昌厚谢者,昌具以闻。 19.第③段画浪线句的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3 分) 昌盛陈兵卫具牢醴牌诸将素服临之边兵莫不感泣 20.第①段“登城谕贼”和第③段“在边十五年”分别塑造了刘昌 ; 和 的形象。(3 分)(要求用四字短语) 五、阅读下文,完成 21-25 题。(12 分) 送方希则序 (宋)欧阳修 ①庄子以绅笏为柴栅,班固以名声为缰锁。夫官位爵禄,人之所甚欲,彼岂恶之邪?盖将有 感云尔。是以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故其气浩然,勇过乎贲、育①,毁誉不以屑,其量 恬然不见于喜愠。能及是者,达人之节而大方之家☐! ②希则茂才入官,三举进士不利,命乎数奇②。时不见用,宜其夷然拂衣,师心自往,推否泰以 消息,轻寄物之去来,渊乎其大雅之君子,而几类于昔贤者乎! ③余自来上都,寓谒舍,穿履金门者,再见春矣。会天子方向儒学,招徕俊良,开贤科,命乡举, 而四方之杰赍贡函诣公车者,十百千数。余虽后进晚出,而掎裳摩趺攘臂以游其间,交者固已多 矣。晚方得君,倾盖道涂,一笑相乐,形忘乎外,心照乎内,虽濠梁之游不若是也。未几,君召试中 台,以枉于有司,夺席见罢。缙绅议者咸伤冤之,君方澹乎冲襟,竟于使人不能窥也。后数日,资 装具舟,泛然东下。以余辱交者,索言以为赠。 ④夫恢识宇以见乎远,穷倚伏以至于命,此非可为浅见寡闻者道也。希则,达人尔可一言 之。昔公孙③尝退归,乡人再推,射策遂第一;更生书数十上,每闻报罢,而终为汉名臣。以希则之 资材而沉冥郁堙,岂非天将张之而固翕之邪?不然,何徘徊而若此也?夫良工晚成者器之大,后 发先至者骥之良。异日垂光虹,濯发云汉,使诸儒后生企仰而不暇,此固希则褚囊中所畜尔,岂假 予说言之哉?觞行酒半,坐者皆欲去,操觚率然,辞不逮意。同年景山、钦之、识之亦赋诗以为 别,则祖离道旧之情备之矣,此不复云。 29 (选自《欧阳修集》,有删改) 【注】①贲、育:传说中两位战国的勇士。②数奇(j1):命运不好。③公孙:指西汉的公孙弘。 ④更生:指西汉的刘向。⑤沉冥郁埋:埋没湮没。⑥褚(zh):口袋。⑦祖离:饯别出行之人。 21.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最恰当的是( )(1 分) A.也 B.尔 C.矣 D.乎 22.下列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作者认为庄子和班固对官位和名声都淡然。 B.作者认为追求官位爵禄和显耀是人之欲望。 C.作者认为君子看淡官位和名声,事理通达。 D.引出下文,交代方希则就像古代贤能的人。 23.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 24.第④段作者提及公孙、更生二人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 分) 25.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 分) 第三部分写作(70 分) 26.生活中,他人通过思想、情感、行为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甚至改变着我们的行 为。这是社会传染现象。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3)不要写成诗歌。 30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积累应用 10 分 1.(5 分)(1)此心吾与白鸥盟(2)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 (3)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5 分)(1)B(2 分) (2)B(3 分) 二 阅读 70 分 一、15 分 3.(2 分)形式感是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的重要前提,是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衡量艺术家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4.(2 分)C 5.(2 分)C 6.(4 分)这段话在说明我们对一般事物都有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在实用经验中积 累,完全占住我们的意识,如果固守或不超越,就会导致视野狭窄。(2 分)引用这段话作 为论据,有力地论证了前文艺术家“生活经验的贫乏,导致了艺术形式的贫乏”的观点,提 醒艺术家要超越“常态”(或不能让日常生活平面化),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丰富的艺术形 式。(2 分) 7.(5 分)本文首先论述了“形式感”对艺术家的意义;接着论述了形式感的根本即感受方 式,不同的感受方式生成不同的形式感;接着联系 20 世纪艺术家们创造出的璀璨艺术世界, 指出当前艺术形式重复的突出问题和原因;然后论述艺术家展示的是个体化经验,用公共的 表达方式激起欣赏者对作品的反应(同时,艺术是理想的形式,以此证明艺术和生活不完全 相同);最后进一步论述艺术家要用艺术表现当代人的经验时,要面对并超越日常生活经验 的要求,与其拉开距离,保持感觉的独立性。(1 点 1 分) 二、17 分 8.(4 分)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自由而幸福的菜地画面,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2 分) (照应标题《城市里的菜地》)引出下文描写与菜园相关的人和事;(1 分)与最后菜地的 消失形成了强烈对比。(1 分) 9.(4 分)(“偷偷绕过”、“挤眉弄眼”等词语)运用拟人手法(1 分),生动形象地(1 分)写出了菜地中黄瓜、苦瓜、芹菜和白菜的不同姿态、充满生机活力的特点,(1 分)表 达了作者对菜地的无比喜爱。(1 分) 10.(4 分)构思精巧的角度一般来说有立意、选材和组材、结构、技巧或手法(线索、误会 巧合、以小见大、虚实相生、悬念、反衬等)。 答案示例 1:(1)本文的题目“城市里的菜地”是线索,(1 分)串连了素材,把“我”对 菜地的无比喜爱,把母亲对菜地的不时牵挂以及“我”对菜地最终消失的遗憾和惆怅很自然 地表达出来。(2 分)就题目而言,菜地是乡村的缩影,身处城市的“我”对菜地的亲近和 关注是为了表达了“我”对以往乡村生活的怀念和追忆(或隐含了“我”对城市化或现代化 进程带来乡村的凋敝和没落的思考)。(1 分) (相比之下,示例 1 更好)答案示例 2:本文写作技巧独特,用了不少的篇幅(或笔墨)写 母亲,(1 分)如母亲不满城市的生活、去菜地给“我”指指点点、把一根藤曼牵回架子、 在叶上捉虫,还对菜地的牵挂等。(2 分)就题目中的“菜地”对母亲来说,具有“根”的 意义,表达了母亲这老一辈人对土地和庄稼的深情。(1 分) 要求:有构思的角度,要联系题目,结合内容分析。 31 11.(5 分)本文叙述了身处城市中的“我”对楼下河边的菜地的喜爱和母亲对菜地的牵挂, 最后菜地消失的事,(1 分)表达了作者对敞亮、温情的乡村生活的怀念,对城镇化进程中 的“同一种生活”的担忧,(或隐含着城市化进程冲击着乡土的意思,城市的扩张挤压了乡 村,让像作者这样的人缺失了情感寄托。)呼吁人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该有一处心灵的家 园,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放在评价部分的最后比较好)(2 分)这种思想情感对我们当下 的城镇化建设、一味追求城市生活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值得反思。(2 分)(内容概括 1 分, 主题思想 2 分,意义评析 2 分) 三、8 分 12.(1 分)D 13.(2 分)C 14.(5 分)答案示例:首联交代送别的原因,颔联实写送别的场景,描绘出一幅饯别的帐蓬 连绵不断、从宫阙直伸延到河边的景致。“连”和“动”分别体现了热烈隆重的场面和威严 雄壮的军容(或出征和送行的场面声势浩大、气势强劲)(与本题无关,可删)。颈联和尾 联是虚写,是诗人想象奔赴战场后的情景:旌旗在晨光下迎着朔风招展,笳声在月色里放声 长鸣,响彻边城,友人稳坐军中筹划灭敌计谋,待到北疆秋风劲吹之日传来平定的捷报。通 过虚实结合,写出了送别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必胜的信心和对友人荡平敌寇的鼓励与祝 愿,达到了情景和谐、韵味深长的艺术效果。(虚实内容的分析各 2 分,效果 1 分) 《送崔融》赏析: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五月,契丹攻陷营州,七月朝廷命梁王武三思为榆吴道 安抚大使,东征以防契丹。崔融也随军东征。崔融当时在武三思幕府掌书记。这首五言律诗 是杜审言送别好友崔融出征时所写。 君王将派遣大将出师远征,你作为书记官也奉命随行。饯别的酒宴规模十分盛大,雄 壮的军威轰动整个洛城。军旗在早晨的寒气中飘扬,胡笳在夜晚的边境上传鸣。你稳坐中军 筹划灭敌计谋,北方的边境秋天就能平定。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以叙事的方式,交待友人远出的原因和形势,描绘出一幅 君王为歼敌派将出征、书记随主帅即将远行的景致。“君王”与“书记”、“行”与“远”的对举, 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称赞和羡慕之情,也暗含诗人殷勤送别之情,也表现出诗人想建功立业 的寄望。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以写景的方式,紧接前两句,描绘出一幅饯别的帐蓬连绵 不断、从宫阙直伸延到河边的景致。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使得结 构显得严谨,写出征时热烈隆重的饯别场面和威严雄壮的军容。“连”、“动”两个动词,用得 贴切自然,可谓一字传神,觥筹交错中,使得出征和送行的场面声势浩大、气势强劲。 “旌旃朝朔气,茄吹夜边声”写诗人想象奔赴战场后的情景:旌旗在晨光下迎着朔风招展, 笳声在月色里放声长鸣,响彻边城。“朝”、“朔气”、“吹”、“边声”,富有烘云托月之意,字 里间处处充溢着豪气四溢、志兴翻飞的气势,流露出军营严肃、高昂的士气和战场的悲壮气 氛,侧面夸赞行军和驻屯的整肃和警惕,暗寓出诗人对此次战争必胜信念的情愫。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描绘出一幅友人稳坐军中筹划灭敌计谋、待到北疆秋风劲 吹之日传来平定的捷报的景致。诗人虽然没有把杀敌的情况加以叙述,却把友人那种飘逸豪 放的气度、扬眉剑出鞘的神情,活灵活现,洋溢着诗人寄托着对朋友的希望和鼓励。诗人将 饯行离别和抒怀融为一体,情意深长而又志气干云,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又衬写了包括 友人在内的将士们的无畏精神。“坐觉”、“扫”、“平”,突显出诗人对友人的勉励,表现出对 友人才华的信任和王师必胜的信心。 32 一二句以叙事方式,写友人奉命随行远征,交代送别的原因。三四句写送别的场面, 气魄宏大、阵势壮观。后四句写诗人设想大军到达边境后的情景,并推想此去必然扫平叛军, 清除烟氛,表达了诗人对崔融的鼓励与祝愿。 全诗虚实相照,机趣盎然,格调古朴苍劲,音韵铿锵流转。在写作上善于运用衬托的 手法,特别是颈联用“朔气”和“边声”来反衬唐军的威严和警觉,显得十分传神,是初唐五律 中不可多得的送别佳品。清代画家方薰认为,用笔的神妙,就在于有虚有实,所谓“虚实使 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诗画道理相同。此首送别诗,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 法,写出了别情,充满了军威,写出了胜利,取得了情景和谐,韵味深长的艺术效果。 四、18 分 15.(2 分)(1)接近,靠近,逼近 (2)完成 16.(2 分)(1)C (2)B 17.(3 分)A、B 18.(5 分)在平凉建城时,恰逢会盟失败之后,牺牲将士的尸骨全都暴露荒野没有掩埋,刘 昌(到任后)才开始下令埋葬他们。当天晚上刘昌就梦到有人前来他这儿深谢,他把情况全 部上报让朝廷知道。(关键词:“城”“诣”“瘗”“闻”各 1 分,语意 1 分) 19.(3 分)昌盛陈兵卫/具牢醴/率诸将素服临之/边兵莫不感泣(1 处 1 分) 20.(3 分)大义凛然(“智勇双全”是否更好?) 身先士卒 戍边有方(顺序不能颠倒,意 思接近即可) 参考译文: 刘昌,字公明,是汴州开封人。他擅长骑马射箭。天宝末年,他跟随河南防御使张介 然讨伐安禄山。史朝义军队包围时,城里粮食吃完了,官兵们将要投降。刘昌劝刺史李岑说: “李光弼就在河阳,江淮一带驻军很多,他一定会前来救援。现在仓库里酿酒的原料还很多, 如果研成碎末来吃,军队还可以支撑二十天,那么救兵就等到了。”李岑听从了他的意见。 刘昌于是就身披重铠登上城墙,用忠诚节义的大道理教导叛军,叛军因害怕而不敢攻城。不 久,李光弼的救援部队到达了,叛军当晚就败逃。 刘玄佐担任宣武节度使时,提拔刘昌担任左厢兵马使。李希烈攻打汴州时,刘玄佐的 别将高翼率领精兵防守襄邑,城池陷落后,高翼投水死亡,于是江淮一带大震动。刘昌率领 三千士兵防守宁陵时,李希烈部队五万人进攻他。刘昌挖掘壕沟来阻止叛军挖地道,抵挡叛 军总共四十多天,叛军屡次遭受失败,才解除包围撤离。接着李希烈又进攻陈州,刘昌跟随 刘玄佐率领三万浙西军前去救援。在西边距离陈州五十里时,刘昌逼近李希烈军队,大战击 败李军,并活捉了叛将翟曜。于是李希烈逃回蔡州。 贞元三年进入朝廷,朝廷命令他率领八千宣武兵向北到达五原驻防。士兵中有人逗留 败坏事情,刘昌杀了三百人后才出发,全军士兵害怕屈服。一年多,他调任四镇、北庭行营 兼泾原节度使。贞元七年,他在平凉筑城,开拓了二百里边疆,扼守着弹筝峡。接着他又建 保定堡,保卫着青石岭。他总共建造了七座城两个堡,并在十天内完工。当初在平凉建城时, 恰逢会盟失败之后,牺牲将士的尸骨全都暴露荒野没有掩埋,刘昌到任后才开始下令埋葬他 们。当天晚上刘昌就梦到有人前来他这儿深谢,他把情况全部上报让朝廷知道。德宗皇帝下 令要深深哀悼,朝廷要拿出几百套衣服,地方官府要置办祭祀用品,用小棺材装殓尸骨,还 要分开建造两个大坟,大将坟叫旌义冢,士兵坟叫怀忠冢,尸骨安葬在浅水原上,同时下令 翰林学士撰写墓志铭标记在那安葬地。祭奠时刘昌大规模集中士兵,准备了牲品和甜酒,率 领各位将军穿白衣到坟前。戍边的士兵看到后没有人不感动哭泣。刘昌戍守边疆总共十五年, 他亲自率领士兵开垦田地。三年后军队就有多余的粮食,兵器崭新锋利,边疆一片安宁。到 33 了患病时,朝廷下令让他回到京城。他还没动身,就去世了,时年六十五,朝廷追封他为司 空。 五、12 分 21.(1 分)D(C 矣同样有感叹语气,如何区分?) 22.(2 分)A 23.(3 分)以四言为主(四言句是否就算整句?),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1 分),有力地 表达了作者见到方希则如故人的欣喜以及和他交往的默契(1 分),节奏感强,富有气势(1 分)。(句式特点 1 分,内容 1 分,表达效果 1 分。) 24.(3 分)作者以公孙、更生的屡挫屡进而终成其事其名的故事,(1 分)安慰和鼓励处于 人生低谷的方希则,(1 分)并对方希则以(未来平步青云的,或未来大放才华的)期许。 (1 分)(1 点 1 分,意思接近即可。) 25.(3 分)本文通过叙述作者和方希则相识并了解他在科举和官场上的不幸遭遇,借助送别, (1 分)表达了作者对方希则的同情,对其学识才华和豁达心态的钦佩以及勉励并相信他大 器晚成。(2 分)(主要内容 1 分,情感态度 2 分) 参考译文: 庄子把大带和笏板(官位)当作柴草和栅栏,班固把名声当作缰绳和锁链。官位爵禄、 显耀的名声,是人们非常希望得到的,他们怎么会憎恶呢?大概只是有激发的作用罢了。因 此,道德修养高的人把担任或不担任官职看得很轻,行为顺应自己的心境,财物的富有、地 位的高贵不能诱惑他们。所以,他们的气节正大恢弘,他们的勇气超过孟贲、夏育,别人的 毁谤或赞誉都不放在心上,他们的气量宽阔泰然,欢喜或怨恨的感情不表现出来。能达到这 种境界的人,就具有了事理通达人士的节操,从而称得上是大方之家吧! 方希则凭秀才的身份被举荐担任官职,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考中,命运不好。不 被当朝所用,当然要平静地离开,顺遂自己的心意做事,推求好坏运气的征兆,看淡身外之 物的去留,比那些学识渊博的君子深广,很像过去那些贤能的人啊! 我自从来到上都,寓居在旅舍,为尘俗之事奔波劳顿,已经过去两个春天了。恰好赶 上皇上此时正倾心于儒学,招揽贤能优良之士,广开官吏选拔之道,命令乡里举荐人才,因 而各地的有才能的前往参加科举的人,成百上千。我虽然是后辈,出生较晚,但我也前搭后 连挤在他们中间,兴奋地与他们交往,结交的人确实已经很多了。后来才遇到方希则,一见 如故,相见甚欢,行为上不拘形迹,内心里相知默契,即使是庄子和惠子那样的交往也比不 上啊!不久,方希则经由皇帝面试选拔做了中台,因被有司冤枉,而被罢免官职。那些议政 的官绅们都为他痛心鸣冤,方希则襟怀正直恬淡,以至于让人无法窥探。此后几天,整顿好 装束,准备好船只,飘然向东而去。因为和我是朋友,向我索要文章作为赠物。 扩大见识和器宇来放远自己的眼光,穷尽祸福依存的道理来知晓命运,这不是能给那 些目光短浅见闻不广的人说的。方希则是通达的人,完全可以和他谈。当初公孙弘曾经退隐 归居乡里,乡里人再次推荐他,射策应试取得第一;刘向几十次上书皇帝,常常听说不被准 奏,然而,最终他成为了汉代名臣。凭着方希则的禀赋学识却被埋没湮灭,难道不是上天将 要让他显扬却一定(先)让他收敛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会困顿到这种地步呢?手 艺高明的工匠最晚做成的是珍贵的器物,最后出发却最先到达的是马中的良骏。将来有一天 像彩虹一样光芒四射,平步青云,让那些读书的年轻人仰慕都来不及,这本来就是方希则所 拥有的学识和才华,难道还用借我详细来说吗?饯行的酒已经进行到一半,在座的人都要离 开,我轻率贸然地写下这些文字,言辞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意。同年景山、钦之、识之 34 也分别写诗表达送别之意,那么,饯行叙旧的深情都详尽地说出来了,在这里就不再重复说 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