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62 KB
  • 2021-06-04 发布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教版选修上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测试 Word版含解析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单元测试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这次疫情充分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缺陷和短板。从领导体制上看,需要增加对国际领导机构的授权和支持。疫情发生后,作为全球卫生领导中枢的世界卫生组织,立即采取启动多家实验室、建立全球检测网络、总结推广经验做法等重大举措,在全球阻击战中尽全力发挥了关键作用。但由于疫情来势迅猛、发展超乎想象,尤其是国际法授权不足或缺失,世界卫生组织在统筹调配全球力量、资源和手段等方面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从协作机制上看,缺乏优质高效的联防联控机制。要打赢抗疫斗争,打好凝神聚力的全球协同战是关键。从体系能力上看,缺乏完善的全球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有效处置疫情风险连锁联动的能力处于低水平,战略科技能力、战略储备能力尤其是体系化对抗能力远未形成。‎ 问题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问题的无视和默然,可怕的是在惊慌失措中找不到问题的根本症结和正确的解决方法。应该看到的是,在各方面治理赤字积重难返的困境下,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与治理体系严重滞后的矛盾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主要矛盾,治理能力不足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强调的是,以落后于时代发展、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治理理念、治理体系和治理工具去应对急难险重的风险挑战本身就是重大危机。当前,全球抗疫正处于关键当口,如何通过强有力的合作尽快渡过难关并将危害降到最低?当灾难再次来临的时候,如何领导、如何协调、如何推进、如何落实?这些问题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加快推动实现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摘自孙东方《推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有删改)‎ 材料二 传染病具有起病快、有时死亡率高、多数情况下原因不明、疫情结束机制不明,以及很多其他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传染病防控倍加困难。传染病传播还有其更加独特的社会性特点,此特点与生物学相关,例如因发病快而不能及时了解其生物学本质,更容易引起恐慌,人们生活中的一些非理性方面便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有些传染病也与地理、气候、环境以及生活卫生状况等密切相关。继而在传染病防控中需要把社会习俗、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一个国家的治理手段和文化传统等结合起来考虑。另外,一个人携带了病毒或细菌载体,他可能属于无症状感染;即便他被传染发病,但是否会传染给他人,也不是由当事人能决定的。即便防护措施很严格,有时也可能会传染给他人;有时携带病毒或细菌载体的人也许只是打个喷嚏,老人或抵抗力差的人群就可能会被传染,但有的人可能就不受影响。很多情况难以预测,并不与一个人的行为完全相关,因此,只是指责传染病人,‎ 15‎ 在有些情况下难以体现道德合理性,其复杂性可想而知。因此,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其实并不容易。‎ 疫情防控经常需要对人群行为进行干预。而如何干预与科学界对载体的认识和个体的认知能力有关。即,在分子水平上越清楚地认识疾病,对个体的行为总体的干预越精准,引起的相关的社会问题也越少,包括减少歧视(很多歧视的发生是因为不理解而造成的),对人的行为的最小干预等。如果只是基于传染病患者个人的视角,可能会局限于“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基于公共卫生伦理的思路,则应考虑到影响疾病的传播和健康的社会因素,及不同因素的交互作用。如果我是健康的,而你患病了,恰当的思维方式不是我同情你,而是我们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看到你的情况与我的情况密不可分,社区内的人们的生活是互相影响的、互相决定的,守望相助成为一种可能。‎ 回乡、回家,是中国人的一个情结。当我们回家,回到某个村庄或进入某个小区,那种安全和归属感是很惬意的。这时我们很容易理解社群,理解自己作为社群中的一员。但当范围扩大到其他社群,比如我们所不熟悉的楼群、村庄、城市、省份,我们是否仍然能做到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看到报道的消息中有从湖北回来的老乡,有些村庄不让其进入,也不允许其回家自行隔离。尤其是对于没有症状的,无论是携带者,还是健康的个体,是否能有更加合理的方式允许其在家隔离?虽然这说明的是我们百姓对于科学层面的问题不理解而导致恐惧,做出的非理性决定,但并没有体现出守望相助,这样,归属感的满足只能成为一种奢望。‎ ‎(摘自丛亚丽《论“守望相助”作为公共卫生伦理的核心 价值之一——基于传染病伦理问题的思考》,有删改)‎ 材料三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公共卫生应急状态的管理,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既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度,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又抓好“扁平化”管理,防止出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的“脑梗阻”“中梗阻”和“高反”等问题,真正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高效运转、务实管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必须树立“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理念,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一分事前预防胜过十分事后治疗。还要在“救”字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要健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战时如何救、紧急如何援等方法论、战术性问题,更涉及平时如何防、后方如何保等保障性、战略性问题。要以信息化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现代化,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要筑牢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要加强政策保障支持,健全重大疾病风险排查制度、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15‎ 完善应急医疗救助机制。要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摘自周廷勇《切实健全国家公共卫生 应急管理体系》,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于国际法授权不足或缺失,世卫组织在统筹调配全球资源方面难免力不从心。‎ B.不应该指责传染病人,因为很多情况难以预测,与他个人的行为并不相干。‎ C.公共卫生伦理考虑社会因素对疾病的传播与健康的影响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D.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要树立先预防后救治的理念,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 答案C 解析A项,对“力不从心”的原因分析不全;B项,选项表述“并不相关”与原文“不与一个人的行为完全相关”不一致;D项,选项表述“先预防后救治的理念”,与原文“‘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理念”不一致。‎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打赢公共疫情防控战的关键,是优质高效的联防联控机制并全球协同作战。‎ B.公共卫生安全威胁与治理体系的缺失的矛盾在赤字困境下尤其突出。‎ C.病毒传染因人而异,老年人或抵抗力弱的人更容易受到传染而染病。‎ D.作者认为对从湖北回来的老乡不让其进村的做法是有悖于守望相助的。‎ 答案B 解析原文表述为“严重滞后”,选项改变为“缺失”,夸大了程度。‎ ‎3.下列说法中,可以直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传染病因发病快容易引起人们恐慌,人们非理性的方面容易表现出来。‎ B.传染病防控需要综合考虑社会习俗、人们的交往方式及国家文化传统等。‎ C.科学界对疾病的如何干预与其对载体的认识和人们的认知能力有关。‎ D.社区中人们的生活是互相影响、互相决定的,应该减少对病人的歧视。‎ 答案D 15‎ 解析A项,“人们非理性的方面容易表现出来”能支撑传染病的社会性特点,无法直接作为“守望相助”的论据。B项,因“有些传染病也与地理、气候、环境以及生活卫生状况等密切相关”,故“在传染病防控中需要把社会习俗、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一个国家的治理手段和文化传统等结合起来考虑”。原文说的是防控要考虑多种因素,而选项表述的因素不全。C项,“如何干预”的方式其实与“科学界对载体的认识和个体的认知能力”有关,实施干预的是“人们”,而不只是选项说的“科学界”。D项,由“如果我是健康的,而你患病了,恰当的思维方式不是我同情你,而是我们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推知“社区内的人们的生活是互相影响的、互相决定的”,因而得出“守望相助成为一种可能”。此处直接证明“守望相助”的可能性,故选项正确。‎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1)举例论证,阐述传染病传播的独特的社会性特点,表明建立“守望相助”之艰难。‎ ‎(2)假设论证、对比论证,通过一般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对比,突出“守望相助”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解析第一段,举例论证,阐述传染病传播的独特的社会性特点。第三段,假设论证、对比论证,通过一般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对比,突出“守望相助”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5.请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概括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要点。(6分)‎ 参考答案(1)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综合协调。‎ ‎(2)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和防控救治体系。‎ ‎(3)建立科技运用、广泛参与、政策支持的保障体系。‎ ‎(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小 杜 果 ‎[土耳其]苏阿德·得尔威希 老太太弯下腰对小杜果温柔地说:“来吧,小宝贝,上我家去吧,你可以在花园里玩,那儿有的是李子,你随便吃多少都行。”‎ 小杜果惊讶地看着这个老太太。这是阿依色奶奶,她就住在隔壁的那所小白房子里,房子前边,有个小小的花园,花园当中有棵大李子树。‎ 小杜果知道阿依色奶奶不喜欢小孩,孩子们一走近李子树,她就冲着他们大声嚷嚷,要不就用她那根老不离手的大棍子吓唬他们,把他们轰走。‎ 可是今天她怎么啦?变得这么温柔,几乎是慈爱了。‎ 15‎ 这简直不能使人相信。说真的,今天,从爆炸发生以后,一切事都没法叫人相信,一切全跟平常不一样。‎ 爆炸以后,军火工厂的汽笛长鸣着;人们都从房子里跑了出来,涌到工厂的大门口去了。在这些平常上工的时候很少看见人影的街道上,那时忽然有了很大的骚动。‎ 家里来了好多陌生人,他们的脸都是很苍白而又很难过的样子,有些女人甚至在啜泣着,这是为什么呢?小杜果想不出。‎ 阿依色奶奶把杜果的小手握在她的手里。对这个,杜果觉得不大舒服,当他在阿依色奶奶身边走下台阶的时候,他喃喃地自语:“我已经够大了,能自己下去,干吗还领着我?妈妈从来不这样……她知道我已经长大了。”‎ 啊,妈妈!……当想到她的时候,小杜果觉得鼻子有点发酸……‎ 他妈妈今天晚上从工厂下工回来的时候,他要把阿依色奶奶请他上她那儿去玩,去吃李子的这件了不起的事告诉她……妈妈一定会因为他而骄傲的。‎ 小杜果也因为这个邀请感到骄傲,尤其是他忽然间变成一个惹人注意的目标了,所有挤在房子里和小路上的人都那么注意他,有的抚摸他的长头发,有的轻轻地拍拍他的小脸蛋,有的还拥抱他,路角上那个卖杂货的还给他一大块巧克力糖。杜果十分满意于自己的显要地位。‎ 花园里起风了,那棵李子树孤零零地立在角落里,挺老实,挺安静,几乎是一动不动的。小杜果一个人坐在花园的台阶上,那只小狗又碰到了小杜果,似乎很满意,快活地摇着尾巴,要和杜果一块儿玩。可是,小杜果不想和它玩,也不想吃李子。他想:妈妈下工回来的时候,他要向妈妈要钱去买个西瓜;他爱那红红绿绿的颜色,还有那香甜的味道……‎ 他的妈妈……他是多么爱她呀!妈妈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今天早晨去上工的时候,她的嘴唇是多么红,她老是那么笑嘻嘻的,老是那么美丽,他的妈妈……想到他的美丽的妈妈,他忽然打了个冷战,有点想哭。他只有一个愿望——离开这里,回到家里去找妈妈。‎ 花园的门又打开了。杜果还在原来的地方,但他不再是站着,而是躺在地上,睡着了。一只抚摸着他的脸蛋的手把他弄醒了,他突然喊出一声:“妈妈……”不,那不是妈妈,那是和妈妈长得很像的玛利哈姨。听到“妈妈”的叫声,玛利哈姨那只抚摸他的手缩了回去;她用两只手捂着脸呜咽起来了。阿依色奶奶喃喃地说:“瞧你怎么啦……安静下来吧,别吓着孩子!……这孩子……”‎ 这个年轻的女人重新俯下身子把小杜果抱了起来,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并且亲吻着他那苍白的小脸,把它浸在眼泪里。‎ ‎“来吧,小宝贝,咱们回家去吧!”她抱着他,向花园的门口走去。‎ 15‎ 小杜果,每当人家抱着他的时候,他便觉得好像是受了侮辱。可是,今天,他没有反抗,他疲乏地把他的小脑袋靠在玛利哈姨的肩膀上,闭上了眼睛。‎ 他的姨把他带到她家去了。杜果没有问她:“为什么把我带到您这儿来?妈妈在哪儿呢?……”‎ 几个月过去了,杜果从来没有提过她的妈妈,好像他的妈妈根本没有存在过,这孩子用安静和漠然来对待他失去了妈妈。‎ 可是,有一天,当工厂里的爆炸再一次震撼了工人们的小房子,工厂汽笛的长鸣在空中激荡着的时候……这孩子,突然脸色苍白,放下了手里的玩具,站起来迟缓地走近玛利哈姨,用一种沉重的声音说:“我知道,妈妈死了……就是在爆炸声音以后,工厂汽笛响起来的那天,像今天一样……”‎ 在很短的时间里,他想抑制住自己,可是,他的嘴唇颤抖了,在玛利哈姨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他以前,眼泪从他的眼睛里涌出了。忽然,他好像从自尊心的重担下解脱了出来似的,他开始哭泣,嘴里呻吟着:“妈妈!……妈妈!……”‎ ‎(俞天民译)‎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描述了兵工厂爆炸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故事,更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呈现灾难给人们精神上的创伤,增强了小说广泛的社会意义。‎ B.面对在灾难中失去了妈妈的小杜果,不仅邻居阿依色奶奶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都对小杜果表示了关切,这些都体现出了社会的温暖。‎ C.小杜果从大爆炸发生后就已经感觉到了大家对待他的态度与往日不同,尤其是从阿依色奶奶态度的变化中就清楚明白妈妈已经死了。‎ D.灾难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小杜果一直没有提到妈妈,“这孩子用安静和漠然来对待他失去了妈妈”,小小的年纪竟能这样,读来让人心疼。‎ 答案C 解析“尤其是从阿依色奶奶态度的变化中就清楚明白妈妈已经死了”错误,小说中没有明显的依据。‎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周围的人和事,故意造成一种与恐怖环境的距离感,巧妙地表现了人们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逃避现实的精神状态。‎ B.小说开头交代阿依色奶奶一向不喜欢小孩子和现在对小杜果出乎意料的温柔慈爱进行对比,引出下文对小杜果不幸遭遇的叙述。‎ 15‎ C.小说中,小杜果的表现先是惊讶、满意,继而安静、漠然,最后哭泣、呻吟,这一系列的变化合情合理、自然可信。‎ D.妈妈是一个一直没有出场的人物形象,但她一直以“妈妈”的身份在小杜果的心目中存在,这样来写,更加增添了小说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答案A 解析“表现了人们不敢面对残酷的现实、逃避现实的精神状态”错误,以小杜果的视角看周围的人和事,更能体现出真实感,不能说明人们逃避现实。‎ ‎8.小说塑造小杜果这一形象的手法较为多样,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小杜果的心理、语言、动作等,如“鼻子有点发酸”“忽然打了个冷战,有点想哭”等表现小杜果对妈妈的深深依恋与深刻思念。②侧面描写。写周围人对小杜果的态度,如阿依色奶奶给他吃李子,杂货店老板给他吃糖果,陌生人抚摸、亲他,玛利哈姨拥抱他等细节暗示小杜果悲惨的遭遇;③以环境描写衬托小杜果内心的孤独。如“李子树孤零零地立在角落里”。‎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描写方法的分析。一般是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角度切入,正面描写可以从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几个方面考虑,找出较为突出的句子稍作分析即可;侧面描写,一般从次要人物、环境等方面的烘托、对比的角度去考虑,举例分析即可。‎ ‎9.有人说,小说最后两段以军火工厂再次发生爆炸为结尾有重复之嫌,删除更好;有人认为不可以删除。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案示例(1)我同意不删除。①小说以军火工厂爆炸开头,又以此结尾,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小杜果的妈妈在爆炸中遇难的残酷事实,首尾呼应,使情节更加完整;②再次爆炸后,小杜果的语言和抑制不住的哭泣使小杜果形象更加饱满真实,不仅渲染了悲伤的氛围,也将整个故事情节推向高潮;③军火工厂再次爆炸,说明小杜果的悲剧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当时的社会悲剧,增强了小说广泛的社会意义,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 ‎(2)我同意删除。①以“几个月过去……”一段为结尾,小杜果的悲剧遭遇已经交代完毕,读者已经知道他的妈妈在军火工厂爆炸中遇难,情节完整;②以漫长的时间和小杜果从不提妈妈的反常举动结尾,给读者留下悬念,让读者为他的命运深深担忧;③以孩子的安静和漠然对待母亲的不归引发反思,表现了爆炸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的能力。一般先表明自己的观点,接着从情节、人物、主题、效果等角度考虑,关键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言之有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谦,周荆州总管。彭少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匈奴中,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从幸洛阳,彭督后军。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子宝德嗣。‎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B.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C.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15‎ D.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答案D 解析句中“彭”“纯”是人名,“察”的主语是“彭”,“彭出传舍迎之”语意完整;结合语意,崔彭观察到宇文纯有怀疑神色,担心宇文纯不听从征召,“因诈纯曰”,推知“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断句正确,排除B项和C项。根据句意,“将密有所道”是崔彭的行为,“将”前断开,排除A项。故选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家经典“三礼”。《诗经》《易经》《道德经》也是儒家经典。‎ B.践阼,意思是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在这里指皇帝登基,亦作“践祚”。‎ C.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从汉代起,政府机关规定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唐代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 D.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给他们追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答案A 解析《道德经》是老子的作品,是道家经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周武帝时,官至门正上士。高祖即位,被任命为监门郎将。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 B.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智。崔彭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 C.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能够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 D.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到达匈奴国中后,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答案A 解析A项,分析有误。联系最后一段文字,可知这里的“帝”,应该是炀帝,是炀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而非高祖。‎ 15‎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 ‎(2)上尝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参考答案(1)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就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2)皇上曾经对崔彭说:“你值班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你射箭骑马的技艺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 解析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1)“因”,就。“诈病”,假装生病。“传舍”,指驿站。(2)“尝”,曾经。“当上”,当值,值班。“寝处”,休息睡觉。“弓马”,射箭骑马。“固”,本来,确实。“绝”,超出。“颇”,稍微。“不”,同“否”。‎ ‎14.崔彭得到帝王器重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事例分析。(3分)‎ 参考答案崔彭为人机智,带回陈王后被高祖升职。崔彭生性谨慎缜密,尽职尽责,得到皇上的喜欢。崔彭清廉受到炀帝奖赏。‎ 参考译文崔彭,字子彭,是博陵安平人。祖父崔楷,魏时任殷州刺史。父亲崔谦,是北周荆州总管。崔彭少年失父,事奉母亲以孝闻名。他性格刚直勇敢,有军事才略,精于骑马射箭。他爱读《周官》《尚书》,粗略知晓其大概意旨。周武帝时,他任侍伯上士,几经改任后任门正上士。‎ 等到隋高祖杨坚担任北周丞相时,北周陈王宇文纯镇守齐州,高祖怕他会反叛,于是派崔彭带领两个骑兵去召宇文纯回朝廷。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就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派人对宇文纯说:“天子有诏书交到陈王住所,崔彭苦于疾病,不能勉强步行,希望陈王屈尊到这里来。”宇文纯怀疑事情有变故,多带随从的骑兵来到崔彭的住处。崔彭走出驿站迎接,看到宇文纯有怀疑神色,担心他不听从征召,于是骗宇文纯说:“陈王可以令众人回避,我将秘密告诉你。”宇文纯挥手叫从骑走开,崔彭又说:“将要宣读诏令了,陈王该下马聆听。”宇文纯急忙下马,崔彭回头对自己的两位从骑说:“陈王不听从皇上征召,可以把他抓起来。”两骑士于是抓住宇文纯,并把他锁起来。崔彭于是大声说:“陈王有罪,皇上征召入朝,旁人不准乱动。”陈王的随从惊愕地离去。高祖见后大为高兴,拜任他为上仪同。‎ 等到隋高祖登基后,高祖升任崔彭为监门郎将,让他兼领右卫长史之职,赐予他安阳县男的爵位。几年后,崔彭改任车骑将军,随后又改任骠骑将军,一直主持宫中的值班警卫。他生性谨慎缜密,在禁宫二十多年,只要当值在仪卫之中,他就整日端坐着,从未有懈怠懒惰的样子,皇上很喜欢他。‎ 皇上曾经对崔彭说:“你值班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你射箭骑马的技艺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崔彭说:“臣小时喜欢《周礼》《尚书》,每遇休闲假日,也不敢废弛。”皇上说:“试着给我说说。”崔彭于是就谈了君臣警惕谨慎的义理,皇上称好。看到这一幕的人认为他懂得如何进言。后来皇上加任他为上开府,升任他为备身将军。‎ 15‎ 皇上曾在武德殿宴请达头可汗的使者,有鸽子在殿梁上鸣叫。皇上叫崔彭射它,一发即中。皇上大为高兴,赐给他一万钱币。到使者回去后,可汗又派使者对皇上说:“请求与崔将军见一面。”皇上说:“这一定是因为擅长射术而闻名于胡人王庭,所以来请求相见。”于是派他前往。等到到达匈奴国中,可汗召来几十个擅长射箭的人,把肉抛投在郊野,用来聚集飞鸢,派那些善射的人去射,大多射不中。又请崔彭去射,他连射数箭,飞鸢都应弦坠落,突厥人互相对视,无不赞叹佩服。可汗留住崔彭不放有一百多天,皇上赠给匈奴丝缯彩帛,这样以后崔彭才得以回朝。仁寿末年,崔彭升爵位为安阳县公,食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后,崔彭升任左领军大将军。崔彭随驾前往洛阳,总督后军。当时汉王杨谅叛乱刚刚平定,余党到处聚集,朝廷派崔彭率数万士兵镇守防备山东,又兼领慈州职事。炀帝因他清廉,赐予他绢帛五百匹。崔彭不久去世,终年六十三岁。皇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他为大将军,谥号为肃。儿子崔宝德继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5~16题。‎ 送国棋王逢 ‎ 杜 牧 玉子纹楸①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伏柱②,鏖兵不羡霍嫖姚③。‎ 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注①玉子纹楸:精美的棋子、棋盘。②周伏柱:指老子,曾做过周朝的柱下史。③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两次大破匈奴,屡建战功,曾为嫖姚校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开篇即言棋,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下笔,一下子便引发人悠悠缕缕的棋兴。‎ B.“最宜檐雨竹萧萧”融情于景,以秋雨淅沥、竹影萧瑟表现与好友相别的悲凉。‎ C.颈联用老子和霍去病的典故,赞叹友人以静制动、进攻厮杀、战无不胜的棋艺。‎ D.中间两联淋漓兴会,极力渲染烘托,表现出友人高超的棋艺和两人真挚的友情。‎ 答案B 解析B项,结合句中“最宜”来看,“檐雨竹萧萧”应是两人对弈时优雅又惬意的棋境,而无悲凉之感。‎ 15‎ ‎16.本诗标题为《送国棋王逢》,而全诗却句句写“棋”,那么作者是怎样借“棋”写情的?(6分)‎ 参考答案①首联描绘了淅淅沥沥的秋雨,萧萧作响的竹篁环境,此时作者与友人窗下摆棋对弈,给人幽雅又惬意的感受。中间两联运用比喻和典故,表现了友人高超的棋艺,可见两人对弈之趣。然而这种惬意会随着友人的离开而不得,棋艺越妙,离别之情越浓。②尾联侧面揭示,以期代送。作者与王逢相约,要将万余日时间,尽用于棋局上销用。这两句含蕴极丰,表面上是几多豪迈,几多欢快,实际上却暗含着百般无奈和慨叹,抒发的离情别绪极为浓郁,极为深沉。‎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的分析。首先应理解诗歌大意,尤其是诗歌尾联。友人王逢是一位棋艺高超的围棋国手,于是诗人紧紧抓住这点,巧妙地从对弈出发,以爽健的笔力委婉深沉地抒写出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前三联写友人棋艺之高和对弈之趣,棋妙更见两人别情之重。尾联入题,说与友人约定将余生都用于棋局上,侧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对人生失意深沉感慨的诗句是:“          ,          。” ‎ ‎(2)《赤壁赋》中苏轼写夜游赤壁的欢乐情景,以“         ,         ”两句写月亮从东山升起前的江面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 ‎(3)杜甫《登岳阳楼》中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浩瀚无边、气势磅礴的诗句是:“          ,          。” ‎ 答案(1)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2)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3)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帮闲的职业,历来不大被人看得起。皇上把他们“俳优畜之”,达官们对其也往往只有表面上的客气,因此有抱负或有骨气的文人便往往不屑为之。比如司马相如,就常常装病,不到武帝面前去献殷勤,一心要做“封禅”的大文章。又比如李白,听说玄宗召他,以为会委以重任,高兴得“仰天大笑出门去”,声称“我辈岂是蓬蒿人”。到了长安,才发现不过是做“文学弄臣”,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小曲,便气得在街上喝得烂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最后终于挂冠而去。其实依我看,这两位也用不着这么恼火,因为①                         。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其实不宜持政,因为②                         ‎ 15‎ ‎。试看会作诗的李煜、会画画的赵佶等人,哪一个不是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让他们帮闲,倒真是“知人善任”。 ‎ 何况帮闲也不容易。鲁迅先生说过,“必须有帮闲之志,又有帮闲之才,这才是真正的帮闲”(《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否则便不过是扯淡。所谓“真正的帮闲”,第一要“会说”,也就是要有好的口才,能够举重若轻,挥洒自如,风趣幽默,引人入胜,相当于“口头文学家”。第二要“能讲”,见多识广,知今鉴古,无论什么话题,都能接上茬,对上口,说出名堂来。这就要肚子里有货,至少是半个“学问家”。第三要“善道”,也就是要知道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无论讲什么,都只会让人高兴,不会让人反感。这就简直要有点“政治家”的天赋了。‎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A.夸张   比喻   反问 B.比喻 反语 设问 C.引用 反问 排比 D.引用 夸张 借代 答案C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第一要‘会说’,也就是要相当于‘口头文学家’那样有能够举重若轻,挥洒自如,风趣幽默,引人入胜的好的口才。”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原句表达效果好。①原文多用短句,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将“会说”的具体表现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②原文整句、散句结合,连用成语,灵活多样,简洁凝练,将“口头文学家”放在最后,也与后文的“学问家”“政治家”相对应并构成排比,颇有气势又不乏生活气息。‎ 解析选文语段在语言上比较有特色,大多是短句,并且整句、散句相结合。可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效果。‎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4分)‎ 参考答案①实在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政治才能 ②他们只会“乱政”‎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①②两处前面都是“因为”,就是对上文所说内容进行解释,①处前面“其实依我看,这两位也用不着这么恼火”,后面“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其实不宜持政”,可知作者认为司马相如和李白没有得到重用并不冤枉,“实在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政治才能”这样的句子比较合适。②处前面“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其实不宜持政”,后面又有“‎ 15‎ 试看会作诗的李煜、会画画的赵佶等人,哪一个不是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作为补充,可推出“他们只会‘乱政’”比较合适。‎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的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②智慧城市,让国家更现代化。③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纵深推进,④我们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⑤在重点上求突破,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难点上见实效。⑥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⑦不断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和保持可持续性发展,⑧增加城市承载力和应对危机能力,⑨使我们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 参考答案③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纵深推进”前加上“随着”;⑤“在重点上求突破,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难点上见实效”语序调换一下,应为“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在难点上见实效”;⑧“增加城市承载力和应对危机能力”改为“增加城市承载力和提升应对危机能力”;⑨去掉“使我们”。‎ 解析③处“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纵深推进”语意不明,需要在前面加上“随着”。⑤处语序不当,应该先“统筹”,然后“重点”“难点”。⑧处搭配不当,“增加城市承载力”搭配合理,但“增加”不能继续搭配“能力”,在“和”后面加上“提升”。⑨处缺少主语,去掉“使我们”。‎ ‎22.给下面这一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5分)‎ 新华社成都11月26日电(记者李华梁) 我国新一代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目前建设顺利,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开展相关科学实验。这是记者26日从正在四川乐山举行的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上了解到的。核聚变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又被称为“人造太阳”。“中国环流器二号M”是我国新一代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位于四川成都,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建,是开展聚变堆核心技术研究的关键平台。该装置以氢、氘气体为“燃料”,通过把它们注入装置并击穿、“打碎”产生近堆芯级别的等离子体,来模拟核聚变反应。2019年6月,伴随着主机线圈系统的交付,其全面工程安装拉开序幕。“目前工程安装进展顺利,预计2020年‘中国环流器二号M’就可以投入运行,开展相关科学实验。”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段旭如说。‎ 参考答案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 解析新闻的标题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因此我们只需要从材料中找出这些要素即可。‎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5‎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永远有一个明天,生活给我们另一个机会将事情做好。可是如果我搞错了,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人们都想伫立在巅峰上,殊不知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 阅读材料后,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本作文题是属于“名人名言材料+任务型”作文。要扣住材料中的关键句:“永远有一个明天”“今天就是我们所剩的全部”“幸福恰恰就在于今天攀登险阻的过程”等。而题干中又隐含着“今天与明天关系的思考”的限制。具体来说,从第一句的关键词中,可以立意为“明天可改正今天的错误,使明天更美好”“明天是今天的希望”等;从第二句的关键词中,可以立意为“不把握今天,何来明天的辉煌”“今天是明天的基础,不容蹉跎”等;从第三句的关键词中,可以立意为“今天努力是为了明天幸福”“把握住今天,才会有明天的辉煌”等。既可以从个人的成长方面来谈,也可以从国家层面来写,还可以从社会的“今天与明天”来分析。但无论从哪个方向立意写作,都要注意扣住材料含意和“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关系来写。‎ 15‎